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

2024-04-25

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精选5篇)

篇1: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

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

甘肃省正宁县永正初中 姚小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感谢你们又一次给了我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接下来我就谈一谈自己在当班主任其间的一些小小的感受和心得。

在短短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我只是做着一名平凡的、普通的班主任应该做的琐事。例如每天早晨早早起床,我先到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督促他们尽快朗读,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提醒同学们增减衣服,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经常询问就餐学生对食堂的伙食有什么看法。遇到学校分派的任务我能够第一时间完成,碰到班上临时发生的一些事情我能及时处理。久而久之,我感觉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可能这就是我的职业,我的本分。

我知道我是一位老师,一个班主任,我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所以日常生活中,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的健康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对那些学习退步的,考试发挥不好的,有困难的,缺少母爱父爱的学生,我常常用温和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不时与他们谈心,这样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求自己做到不以家庭出身高低、智力好坏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谈话时机,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总之,我感觉到他们离我很近,我的工作开展起来还算得心应手。

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还发现,其实所谓的 “坏学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往往也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用爱心去观察,就一定会发现。有的学生不遵守纪律,但做事积极主动;有的文化课成绩差,但体育是强项;有的道德素质差,但写得一手好字„„.对于这些优点,我们要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唤醒他们的自信,调动他们心灵深处的自尊。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确实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放下架子,在课余时间尽量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活动,课堂上、作业里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平时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走近学生内心深处,洞悉学生的心理,这样我发现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了解了他们进而对他们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能够润物无声。同时学生也会与 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那么,班级管理起来你才能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曾经也听过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班主任不在于他当了多少年班主任,而在于他用心当了多少年班主任。所以,我也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用心,用爱心去唤醒我们的学生。

也许,我们的学生无法成为豪杰、义士或者伟人,但是我们应该要大声地告诉所有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家长:请您放心,我会还您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我想这就是我们分内应做的事,我会让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另外,我想说的是,班主任在角色上,应该能弯得下身子,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说,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长带着孩子逛商场,商场商品繁多,人潮如流,家长逛得怡然有趣,可孩子却扯着要回家。家长觉得很奇怪,这么热闹的地方,如此新奇的商品,怎么就打动不了孩子呢?于是他蹲下身来与孩子交谈,这时他终于明白了,因为他顺着孩子的视线看去,能看到的全是顾客那一双双晃动的腿。这个故事说明,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像故事中的家长一样,弯下身子找问题。只有换位到孩子的角度,放眼于孩子的视觉,掌握住孩子的心思,才可能与孩子产生情趣共鸣。

“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真理,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无限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的空话。教师的威严并不是靠刻意的修饰来实现的,而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来展现的。每当在教室里走动时,发现过道上有一片小纸片,可能有的班主任会示意某某学生捡起来,并且在班中再三强调要注意讲究卫生,保持地面整洁。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此时学生往往是在认真学习,班主任完全可以弯下自己的身子把它捡在起来,在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学生意识到保持教室环境整洁是每个人的责任,也包括班主任。学生不是用眼睛来看你,而是用心灵来感知你,每个学生在你弯下身子之际,集体的责任感在心中产生,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当我弯下身子捡起黑板前的粉笔头,地面上铅笔头、橡皮时,同学们总会抢在我的面前。教育学生并不是完全靠说教,更多的是从平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重视细节的处理很重要。

再就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处理班务时要善于动脑子、想办法。经验告诉我,最需要教育的学生是心理需要帮助的学生,因为他们个性孤辟,思想脆弱。但空洞说教对他们是不会 有效的,你得用心,你得想招,你得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让他们感受温暖,让他们萌生希望。这一学期开学,我发现班上有一学生不爱笑了,不爱说话了,作业也开始马虎了。我原以为是寒假后遗症,可是经过班级收心教育和个别教育之后,这孩子仍然沉默寡欢,作业马虎。这得另想法子呀,有一天,我问他,你家长能来学校吗?他很犹豫,似乎很痛苦,但我还是坚持。后来他才告诉我,他父亲因骑车出了车祸,母亲离家出走,他也就就此开始灰心。当时我听了很震惊,也有些惭愧。之后,我坚持经常与他交流,甚至有事没事找他说几句话,有时给他讲讲做作业,就这样,这孩子开始转变了,如今已渐近正常了。因此,我说,班主任教育学生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动脑子,想办法。

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我想,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班主任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最后,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

谢谢大家!

2012.3.24 3

篇2: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

——做于永正老师一样的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咱们大家共聚一堂,讨论“像于永正老师一样做教师”这个严肃的话题。能够代表三年级组站在这里作汇报,我感到很荣幸但更多的是惶恐与不安,因为在座的各位有教育教学专家杜校长、王校长、庄校长,有教研先锋、教学改革带头人夏主任、张主任、刘主任、尹主任,还有咱们台下的各位老师,你们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倾注着自己的满腔热情,为了咱们运平路小学的孩子,你们披星戴月,呕心沥血,你们用自己的行动无言地诠释着什么是于永正一样的老师。

开学初,王校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布置本学期第一次论坛以“像于永正老师一样做教师”这一主题后,我们组立即组织三年级组的全体老师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我们组将这一活动分为三步走,即:(课件展示)

认真阅读,领悟思想

课堂实践,渗透理念

形成材料,汇报展示

首先我们认真阅读于永正老师的书籍深入领会于老师的思想,然后把于老师的思想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最后我们进行反思提升,使 1

我们的思想意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逐渐地像于老师靠近。

我轻轻的翻开他老人家的教育文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进行细心研读,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是一项用爱心构筑的长期事业。怎样做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从这本书我读到了以下几个关键词:(课件出示)

一,用童心润童心,童心未泯

二,用真情换真情,情真意切

三,用智慧点燃智慧,妙趣横生

(一)用童心润童心,童心未泯。

于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孩子,不单要学习,还要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为孩子留出玩的时间。于老师自己就非常喜欢玩,所以在带着孩子玩的过程中,常常能玩出新境界,让孩子在其中受益良多。课堂教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比较严肃的,但于老师让课堂变得既像课堂又不像课堂,一个个幽默的故事,一场场富有情趣的游戏,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之中获得了新知,体悟到了成长。课外的玩就更加有趣了,带领孩子们去钓鱼、钓虾、野炊,和他们一起去参观苹果园、登山,到农村去拔草、捉虫……于老师坚信: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给孩子的都是一颗珍珠。当他长大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为人生宝贵的项链。于老师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像老师,如果太像教师,师生间必有距离。无论在任何地方行走,于老师都要求自

己不将手倒背起来。他认为倒背着手站在学生面前,就有树立自己权威、确定自己教师身份的意义在其中;班长在教室里给大家布置大扫除的任务,于老师会非常顶真地询问:“班长,我的任务是什么?”在领了任务之后,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和同学一道去做,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课间,他总是尽可能呆在学生中间,和他们说说话,和一些学生扳扳手腕,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经常讲一些故事、笑话给大家听……于老师认为,一个童心未泯的教师,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老师,是理解和宽容学生的老师,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的老师。学生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老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定格在学生的人格光盘上,并且自动终生播放。王校长给孩子上作文课,陪孩子钓鱼,让孩子亲身经历钓鱼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其中,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用真情换真情,情真意切。

于老师说,教育有一种最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情。这种情可化为对学生的理解和体谅。

于老师强调不强求喜欢每一个学生,要努力做出喜欢的样子。样子和行为是关键。上课时亲切的目光;学生发言时期待、鼓励的眼神;学生红领巾歪了,为他扶正; 于老师的行为更多的体现在表扬上,从来不吝啬。摸摸学生的小脑袋;拍拍学生的小肩膀;竖起大拇指。我们组李玉梅老师和蔼可亲,每天脸上都洋溢着迷人的微笑,如春风般温暖着每个孩子,热爱学生的老师必定会得到最纯洁真挚的爱,用真情换真情,每天无论课间还是放学后,李老师的身边都会围满了学

生,有她现在班级里的,也有六年级的大孩子,李老师总是亲切地看看这个,温柔地摸摸那个,嘘寒问暖„„这些方法、行为的背后都是“情”字在支撑。

三,用智慧点燃智慧,妙趣横生。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课堂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我们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有了这个“看家本领”,想让学生不喜欢老师都难。于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我虽是个平凡的小学数学老师,却也希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们虽然任教学科不一样,但在教学方法上是融会贯通的。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激发,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就连那些平素很“笨”的学生也似乎变得聪明了!为了让我的课堂越发精彩起来,每堂课之前我都要认真备课,仔细筛选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有时一篇教案我要修改好几次,尽管如此,课堂上还是不尽人意。我感到很苦恼,怎么办呢?于是,我就向我们级组的张道富、沈二莲等几位于老师一样的教师学习,只要有空就去听他们的课,在他们的课中,我看到了于老师影子,慢慢地我悟道了如何将于老师的思想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那就是要给枯燥、抽象、乏味的数学知识裹上香甜的巧克力外衣,也就是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这样孩子们才能快乐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要用童心润童心,要用真情换真情,要用行动推行动,要用激励促成长!

合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我在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最低要求,它不需要轰轰烈烈更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只需要老师有一颗爱心,只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关注学生的眼睛,只需要老师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所以,我告诫自己:多去走进学生,多去关注学生。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可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是,我也向于老师一样课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发现哪个女孩子头发乱了,我会帮她梳理;遇到哪个孩子鞋带开了,我会及时给他们系上…….(图片展示)最后我想把我用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改写的一首诗献给大家(课件出示):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

便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地追求、探索与奋斗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幸福 既然钟情于三尺讲台

就鼓起热切的心,义无反顾、呕心沥血舍青春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篇3: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

一、研究意识的觉醒

长久以来,中小学班主任忙于学校各项事务,而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对班主任研究尚未形成群体投入的研究态势,致使班主任研究相对滞后。在本次论坛上,代表们发出了加强研究力度、聚焦研究领域、形成研究成果的心声。

1. 情境意识的增强

代表们普遍意识到中西对话的必要性。曾访学美国的学者,分享了美国中学导师制的实践图景、理论脉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但有学者则提出要关注欧美国家学者和教师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制度,不能过度美化西方的教育体系;而来自美国的学者则以其亲身体验和认识,倡导尊重中国的班主任制,加强科学研究,促成本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对话。

在中国情境中,也形成了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对话。来自香港的学者介绍了有关公民学习的研究成果,大陆学者则在学生班级的微观政治学研究、班级治理等主题下分享了成果,由此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启示我们增强对不同地域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特殊性的理解。

加强历史研究,也是本次论坛所涉及的主题。有学者延续第一届论坛的主题,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前班主任工作的多维影响,认为以管代教、管理主义盛行的缘由之一,在于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中儿童缺失应有的地位;有代表详细分析了中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发展史,呈现其历史发展的脉络;还有学者在个体生命史研究的立意下,呈现了50年前班主任工作对一群小学生的终身影响。

有学者强调,班主任研究不能缺失当代意识,要增强研究的时代性,尤其是加强对当代学生特点与成长需要的系统研究。有代表指出,班主任正承受着诸多重负,心理健康状态堪忧;但也有代表指出,要结合时代问题,包括教育系统改革与教师群体的发展特征来理解,不应把问题过度夸大和简单化,更不应离开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来分析问题。

2. 研究需要的感知

班主任一直存在并发展着,为什么需要研究?本次论坛分享了研究者们的认识与理解。

一是实践变革的需要。有代表分享了班主任研修的发展历程,也有代表以图片形式呈现了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情境,还有代表呈现了某初中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由“一”而“多”的变革经验,突出了当前实践改革对理论研究的呼唤。这些内容初步揭示了当前班主任实践变革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校内制度建设、培养培训研究的迫切需要。参与本次论坛的中小学校长提出:如何才能让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小学班主任的行为?如何理解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高校研究人员是中小学班主任的指导者还是服务者?这些问题都呈现出实践改革对于专题研究或系统研究的需要。

二是政策更新的需要。有代表呼吁,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压力大、生存状态堪忧,迫切需要政策更新;也有代表分享了相关调研体验,指出当前班主任承受着时间之重、责任之重、琐事之重、工作量之重、人际之重、期望之重等,迫切需要研究班主任的准入制、薪金报酬、责任与义务、管理制度、工作量、评价制度等政策问题。

三是教育学发展的需要。有学者从教育学知识的创生、积淀与发展出发,提出了班主任的教育资源观更新问题。有代表分享了对中小学班主任、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管理的主题,倡导在研究共同体中明晰知识论基础,强调要重视“知识”中具体个人的视角,重视从个人知识到组织知识,重视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的互动与转换,重视从知识存储到知识创造的转变。研究者进一步讨论了建构知识分享与创造的多元策略,提出要营造知识分享与创造的可能条件,探索班主任发展共同体中相关主体的知识角色分工。

3. 研究成果的表达

有代表指出,班主任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归纳的基础上,而是需要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需要有实践与理论的深度对话。与会的相关杂志编辑呼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应充分考虑中小学班主任的实际需要,能积极作为,参与到班主任工作变革之中,形成更多接地气的研究成果。为此,代表们就班主任研究成果的理论形态、政策形态和实践形态进行了交流,强调要敏感于班主任研究领域中的理论创建,主动提交相关决策咨询报告,通过工作坊、工作室、沙龙、研修、高校课程等建设,促成研究成果的形成、推广与发展。

二、研究范式的形成

本次论坛直接聚焦方法论主题,代表们的发言和成果分享也大量涉及方法论主题。相对于当前较多的经验总结、故事叙述等形态,这一聚焦将极大提升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境界。

1. 研究立场的清晰

研究有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气质,有着对理解实践、改变实践的追求,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在本次论坛上,代表们特别强调了班主任研究中的育人取向和理性取向。

育人取向直接与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有关。有代表延续第一届论坛的内容,聚焦学生发展主题,倡导从管理主义向育人思想转变。有学者明确提出“让教育重返班级”,认为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子系统和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其存在的首要价值是对儿童施以引导和教育,班级的教育性是班级的首要属性。有学者提出要关注“班级管理”的专业品质,并与“学科教学”形成对照发展的关系。有代表认为,班级日常生活并不全是单调与琐碎的日常事务,应是矛盾与生命力共存,是具有丰富教育性的日常活动。有代表分析了当前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建设主体的替代包办问题,即主题选择方面的依附上级、自我缺失,内容选材倾向假大空,建设形式追求高大上等,提出要重新认识班级物质文化的本质属性和育人价值。有代表提出,班级管理组织建设必须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有代表聚焦班主任的发展,提出“实践+反思+重构”是一种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还有代表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了某地区骨干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指出专业生活重建是班主任发展的可能路径。

理性取向则直接与研究者的班主任研究有关。与会代表都基于自己的研究实践,通过调查、个案研究、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相关发言和专题论文主题明确、论证清晰,代表间的交流民主、开放、务实而富有生产性。与会代表对相关研究视角与方法的讨论,更为这份理性增添了内涵。

2. 研究视角的拓展

有研究者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挖掘出班主任工作中教育资源观的主题,在班主任研究背景下具体化,形成了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理论研究的对话状态。这一视角往往以对班主任工作之教育性的认可为前提,强调对学生发展的研究、教育过程的理解和变革过程的思考。

有研究者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班级教育,分析班级日常生活,认为班级存在着外在和内在的权力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而又具体而微的权力生态。其有关学校中的教育权与管理权的阐述、有关家庭权力的介入、有关学生在校权利的特殊性等论点,拓展了班级研究的理论视野,有助于认识班级组织及教育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有代表从管理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组织模式的现状,并就多年一贯制、学年学期轮换制、值月班长制、值日班长制、全员参与制等类型做了分析,指出在班级管理组织的设置上存在管理主义倾向,在学生干部的安排上存在随意性、民主选举的规则不稳定与不明确等问题,进而指出了改革方向。

有代表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强调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者认为,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和教育的基本责任。鉴于当前中学生因适应不良而时常出现危机事件的现状,研究者和实践者要关注班级层面对学生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促成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有代表从哲学的视角出发,认为要关注班主任发展、研究中的若干本原问题。如对研究的理解、对班主任作为研究者身份与追求的自我意识、对研究内容特殊性的思考、对研究思维的清晰、对研究风险与收获的理解等。

有研究者用“对话理论”促成班主任职后培训质量的提升,认为要建立主体间性的“我一你”关系,使单向权力关系走向双向权力关系,促成孤独的教学者走向共同体成员,实现面向精神的开放和彼此的接纳。研究者进一步讨论了叙事分享式策略、圆桌对话式策略、工作坊式对话策略等内容。

3. 研究方法的多元

一是量化研究。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借助相关工具,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在实证研究背景下,研究者对儿童公民学习的影响因素,熟手教师和准教师的内隐学生观,中小学班级氛围、班主任情感素质对青少年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等主题,借助多层线性分析等方法开展分析,形成了相关研究成果,如,有代表分享了以量化研究的方式所做的对小学优秀班主任核心能力的研究。代表们还就香港、美国等地的数据库建设及在中国大陆建立相关研究数据库的思路与策略问题开展了讨论,这进一步表明,以“基于数据的研究”的意识已经在论坛中得到提升,该类研究方法的应用,将为班主任研究领域增添新的活力。

二是质性研究。有代表认为,结合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可以开展相关质性研究,具体分析某些常见的学生问题,探讨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有研究者通过对近百名中小学班主任的访谈研究,形成了对当前班主任工作生活质量的新认识。也有代表分享了其对某班级学生的回溯研究,对一群50多年前的小学生、现在已经是60岁开外的老人进行了系统研究,呈现出班主任对这一个班级学生的生命影响。还有论坛代表提出评述研究、个案研究等具体方法。

除上述两大类研究方法之外,有论坛代表提出一个“实地研究”的概念,指的是研究者深入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情境中,在以半天、一天为单位的时段内,深入观察、了解、体验班主任的工作,从而对其工作实践等获得更清晰的理解。

有代表阐述了改革实验研究的特殊性,认为研究者正在开展着的改革实验研究,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持续的、合作的、动态生成式的、生态型的改革研究。这一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关注研究对真实世界的改变、理论的创生和研究主体的自我发展。

4. 思维方式的更新

理解当前复杂的班主任工作状态与发展环境,必然需要依靠一定的思维方式。在本次论坛上,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得到提升。

有代表从内源性教育变革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班级日常生活变革的前提假设、理论视角、思维方式、分析框架等问题。明确提出班级日常生活变革需要复杂思维,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性、矛盾与冲突,厘清班级变革中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积极与消级、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有代表提出要借助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生成思维、关系思维等,将班级中的个体与班级的联系看作相互支持、相互成全的关系,从而把握班级管理的双层教育目标。

有代表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认为它是一个复杂系统;但已有研究大都依据还原论思想,对班级文化中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构成要素做分门别类的研究。研究者认为班级文化应全息渗透于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凭借,文化建设需要整体布局、有机推进,从而形成班级自行组织的、各文化要素之间横向融贯的、纵向发展阶段循环递归的、确定的文化方向与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处理实现弥合的文化建设脉络。

三、研究生态的建设

1. 理论工作者联合体的形成

有论坛代表指出,各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可以联合起来,有节奏、有结构地开展研究性合作,促成班主任研究主题的凸显和成果的形成。有代表指出,班级生活变革包括价值取向变革、组织形态变革、生态环境变革、运行机制变革等内容。有研究者指出,让教育回归班级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目标回归班级、班级管理应有教育性、教师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改进、班主任面对不良的教育生态环境时教育信心的建立和对既定日常教育生活的超越、班主任由班级管理到班级领导的转变、建立共生的班级生态环境等。有学者倡议,要整体策划圆桌论坛的主题,实现整体、有序推进,这事实上提出了班主任研究的内容结构问题。相关代表还就农村班主任发展、班主任培训与培养、班主任政策研究等,展开了具体讨论。

与上述研究内容或主题相关的,还有研究主体系统、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方法系统等需要整体策划、不断清晰、动态发展等问题。

2. 理论工作者与中小学班主任关系的清晰

在论坛中,有代表指出,理论工作者与班主任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相互指导、相互服务、共同创生新理论与新实践的关系形态,而当务之急是促成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代表以自己开展的工作坊研究为例,突出了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对于中小学班主任的积极影响。有研究人员从班主任研修的视角,分享了高校介入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促成其专业觉醒的重要意义。也有代表指出,当前的出版社与学术期刊的选材、发表机制都存在局限性,呼吁有更多理论研究者介入其中,提升实践研究的品质,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的状态。

3. 班主任研究群落的形成

篇4:岳池一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发言稿

初三语文组

石春梅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机会代表初三年级班主任做发言。说实话,从接到这个光荣的任务起,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我冥思苦想总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太平凡、太平常,无经验可言,更别说系统的理论。说是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班门弄斧。所以如有不恰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此我先谢谢大家。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处理班级事务上的一点小小心得:

一、多冷静一分钟

我班是一个普通班,共有学生83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39人。我曾开玩笑地称之为“三多”班,即留守学生多,学困生多,行为纪律差的人多。初接这个班上时我火气也比较大,很容易发脾气批评学生,总觉得学生不听指挥,做事情也不让我满意,成绩也老上不去„„。一切作班主任的苦恼,都化作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学生在我眼里就是不服管教的“犯人”。我给他们制订了铁的纪律和严厉的惩罚。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让学生服服帖帖,反而使师生关系一度紧张。我从他们眼里看到的不是“敬”,更多的是胆怯、无辜甚至是怨恨。难道我奉行的“宽是害,严是爱”错了吗?直到有一天我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看到那个故事,我才醒悟到自己错了。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男孩很任性,常常对别人发脾气。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你每次发脾气时,就订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墙上”。第一天,这个孩子发了37次脾气,所以他钉下了37颗钉子。慢慢的,男孩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一颗钉子要容易些,所以他每天发脾气的次数就一点点减少了。终于有一天,男孩终于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了。父亲告诉他:“从现在起,每次你忍住不发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过了许多天,男孩终于将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围墙前,说“孩子,你做的很好,但现在看看这布满小洞的围墙吧,他再也不能回到以前的样子了,你生气时说的伤害别人的话,也会像钉子一样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伤口,不管你事后说了多少句对不起,那些伤痕都会永远存在。”事啊,回想起自己很多次对学生的发火,口不择言,除暴地处理问题,甚至动不动就请家长,这些不都是钉在学生心头的一根根钉子吗?为什么在处理事情之前不先冷静一分钟,想想这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做的效果会不会很好,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如果一开始的成长就是一面布满了漏洞的墙,他也许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修复那些伤害。为什么不给他愉快地改过机会,那样至少不会伤害他们脆弱的心灵。

二、换位思考

那天,在听了上海尚文中学黄静华老师的报告后,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假如是我的孩子”和“假如我是孩子”。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深深懂得母亲对孩子的感情。记得今年夏天我的儿子九个月了还不会爬,我查资料,向别人请教,使出浑身解数,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试图让他学会爬,对孩子的不愿意、哭闹、总是耐心的安抚,几天后,当孩子成功时,我忘记了天气的炎热,也忘记了自己的辛苦。心中充满了喜悦。而对待自己的学生,我有这么尽心尽力吗?我关注过每个孩子的真实想法了吗?我自认为做的不够。我们也曾是孩子,也曾犯过无数的错误,哪怕是到了今天,我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与赞扬,而绝不是严厉的批评。对学生宽容一些,在耐心一些,想想如果是我的孩子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会怎么处理,也许结果往往会让人意想不到。

三、不抛弃、不放弃

作为普通班的班主任,我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要把学生从平庸转化为聪颖是多么的艰难,想让学生在学习上有突破性的进步更是难上加难,他们从一进校就没有让我省心,桀骜不驯的个性,随心所欲的行为,他们的无组织无纪律使班级永无宁日。我整天忙忙碌碌,辛勤耕耘,但收获甚微。我也想过放弃,谁不想教成绩优异,听话懂事的学生?但差生也总得有人教,既然已经遇上了,我就该有责任把他们教好。即使不能让他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但至少可以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如果因为学生差就放弃,那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他们缺少的可能就是展现自己的机会。蒋斌是我班上的一个特别内向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跑运输,他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缺少对他的管教,成绩一直很糟。又由于个子小,反应有些木讷,很少有同学和他交往,经常孤零零的,就像课文中的丑小鸭。我也多次鼓励他和其他同学交往,可他却总是流露出胆怯的神情,害怕同学的取笑。正是这样的一个学生,我都以为无可救药的时候,却对学校开设的机器人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跑去做他的实验。讲起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时更是眉飞色舞,头头是道。俨然一个专家似的,和那个内向、木讷的蒋斌简直判若两人!最后,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在我校的第一届机器人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看到他那天领奖时自信的笑容,我懂得了:每个孩子都应该有适合他的位置。在学校,一个学生对班主任来说也许是几十分之一,而在家里,可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就等于埋没了一粒神奇的种子。哪怕他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作为园丁的我们,也请静静等待花开的声音!

我的发言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篇5:永正初中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演讲稿

北京市中民大厦

2004年12月21日第二届中国公益论坛

全程纪录

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

作者:贾治邦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10:04:00

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

我非常高兴出席第二届中国公益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道路。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民政部向参加这次“公益论坛”的各位专家、企业界认识、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各位来宾,向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向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公益与中国新动力”。这个主题把公益事业放到推动中国发展的新动力的战略高度来探讨,旨在通过对如何解决时代发展强烈需要公益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等问题的交流,旗帜鲜明地张扬现代公益理念,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大力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紧扣时代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民间组织是发展公益事业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稳步发展,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级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多个,遍布全国城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民间组织体系,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倡导互助友爱、疏缓就业压力、反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贸易纠纷、促进科教兴国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对外交往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证明,民间组织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期。在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地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单靠以利益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手段,和以强制为特点的政府行政手段,都难以解决。只有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一套现代公益的制度,构建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各尽所能、相互配合的良好互动机制,才能从宏观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市场和政府难以解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同时,我们一定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还是相对滞后的,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就更大。我国民间公益组织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还比较弱小,公益民间组织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不多;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对公益事业发展的研究和支持工作还不够;公民意识还不强;体制创新还不力;人才还短缺等。这些,我们要逐步地、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可喜的是,今天中国公益事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现实的需要,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强调指出,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些英明的决策为我们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公益事业追求的就是社会公平、公正、协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妥善协调好,特别是要把社会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好。从这种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公益社会。因此,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是建设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是政府工作特别是民政工作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民政部门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指导、联系、服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认真履行好管理、规范、指导、服务的职责。要重视民间组织的发展,发挥民间组织作用,提高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间组织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以民间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民间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明显的民间组织发展体系以及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级负责的民间组织管理体系。我们深信,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有利于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女士们、先生们,时代需要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弘扬现代公益理念,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和志愿者精神,鼓励公益捐赠,实施公益项目。我们民政部门愿意与大家一起,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任重道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中国公益事业,有更多的企业支持中国公益事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中国公益事业。希望大家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这次“论坛”富有成效。

预祝第二届中国公益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公益和财富文化---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艾丰 作者:艾丰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10:02:15

我要讲的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公益事业虽然很关注,但是没有研究,所以我想讲的比较宏观一点,然后看看能不能给我们的公益事业找一个定位。

我最近两年想了一个很宏观的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前头有三个很好的形容词,叫“勤劳”、“勇敢”、“智慧”,“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我们神州大地上干了五千年,干到1949年,我们干出了什么业绩?毛泽东同志说“一穷二白”,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中国人是勤劳而不懒惰、勇敢而不懦弱、智慧而不愚笨,干的时间还这么长,为什么到49年只干出了一个“一穷二白”?但是这是一个现实,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中国有过很兴盛的时代,但是为什么没有保持住,唐朝、汉朝,我们现在又处于一个新的中心时代,我们这个辉煌能不能永远持续?所以值得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思考。我本人思考的结果不一定对,愿意在这个地方向大家奉献出来。

我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化光辉灿烂,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有严重的缺陷。有两个方面的文化缺陷很明显:第一个方面的文化是人才文化。我们的人才文化有很多论述,应该说非常精辟的,但是它的缺陷是什么?缺陷我给它概括这样一句话“对干事的人求全责备”,“对不干事的人委曲求全”,所以在中国干事很难,而且风险很大。那么,很多有创造性的敢于开拓的人不能实现他的抱负,是在这样的文化下受到压抑。还有一个文化就是财富文化,我们中国的财富文化,我认为在几千年的传统财富文化主流是有问题的,这个财富文化的主流就是孔子说的一句话“不换寡换不均”,当然这件事大家听起来可能和今天的主题有悖,但是我还是要讲,然后看一看应该怎么看。不怕少,就怕大家不一般多,这是我们的财富文化。

这个财富文化和财富本身的规律是相违背的,几千年的人类历史都告诉我们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迄今为止的社会,财富的发展都是靠财富不均而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直到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也是财富不均的;第二个结论,财富一发展,就一定不均,因为体制的原因,还有因为个人的原因,从个人来讲每个人先天的素质、后天的努力,以及在社会上获得的机遇都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财富靠不均发展,财富一发展就一定不均,这样一个财富本身共有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不怕寡就怕不均。所以,当财富发生不均的时候,我们中国历史上常见的现象就是革命,穷人起来,把富人推翻,然后把财富搞均了。革命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现象,但是它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这样一个财富文化在建国以后,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又用社会主义把它包装起来,变成了“大锅饭”。所以在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文化中间,有一种文化,我给它起个名字叫“两恨文化”是很普及的,所谓“两恨文化”就是恨能人、恨富人,能人倒台了,大家都很高兴,大家茶余饭后来讨论,富人家着火了,大家都很高兴,说烧的都是不义之财。这样的“两恨文化”,这样一个文化土壤和文化氛围,就使我们中国人得了两个消息的结论,第一个结论,人不要出头,出头就显摆。第二个结论,人不要露富,露富是最危险的,所以过去的老地主有钱就买坛子把钱装在地底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农业社会很难积累的货币资本通过这种方式变成了黄土,全中国的老地主把若干的资本变成了黄土,也就是把中国的资本主义埋葬掉。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仍然有这个问题?其实仍然有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现在不同的是,从中央的最高领导层对中国的财富文化进行了不懈的拨乱反正,第一个对中国财富文化的负面进行拨乱反正的就是邓小平,邓小平发动中国的改革,说了若干的话,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富。第二句话“对传统文化的拨乱反正,对于财富文化的拨乱反正”。他说“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是要有差别”。大家现在都可以看的很清楚,如果只说第一句话,而没有第二句话,就不会有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好局面,也就是他懂得财富是怎么样生长起来的,而不是靠平均的速度、同步的速度,需要靠有差别才能够发展。小平这两句话都兑现了,中国也富了,中国也出现了一批新富人。江泽民同志面对的就是这两句话的结果,对第一句话大家都没有意见,中国富了,人们都是爱国的。对第二句话议论纷纷,第二句话的结果也就是如何看待新富人,看法很不一致。江泽民同志用“三个代表”解决了这个问题,十六大写的很清楚,“不能以有没有财产和财产有多少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政治标准”。不一定因为他富,而恨他,而要看他对社会其他方面的贡献,而不是靠有没有财富和财富多少。应该说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第一次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以有没有财产和财产有多少来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政治标准。

我以上说的是个什么问题?说的是我们国家在财富文化上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了深刻的拨乱反正,但是这个“拨乱反正”我认为从群众文化的观念看,还只是开始。“两恨文化”的解决需要长期的时间,不仅需要中央的政策,而且需要广泛的社会的努力。在“两恨文化”的面前首当其冲的是谁?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既是能人又是富人,没有能力他干不好企业,干好了就要发财。如果我们既要恨能人,又要恨富人,我们首先就要恨他们。反过来说,我们不克服这个“两恨文化”,中国企业特别是企业家们的成长就会遇到极大的文化上的困难。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是综合的,我为什么在这个方面讲,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主角并不是政府,政府是创造环境、政策环境,真正实施的主角是谁呢?是企业家们,用你们的言行改变社会所谓为富不仁,有钱一定不做好事这样一个看法。让大家感到有钱的人他们掌握着资源,如果加上他的本事,可能对社会贡献更大,不应该因为他们有钱我们就反对。在这个中间,说你搞好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政府提供更多的税收之外,就是我们今天谈的主题,积极地参与公众事业,积极地参与公益事业,是改变社会对有钱人、对企业家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和措施。因为你的钱来自社会,用一种恰当的方式回报社会,是应该的,是应有之意。如果我们所有掌握资源的人、有钱的人,都能够不仅为自己赚钱,而且把赚来的钱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且持之以恒,我想我们的文化就会改变。这种“两恨文化”不能靠说教去改变,只能靠大家看到的事实去改变,所以就这一点来讲,我认为我们做得公益事业不仅是为某一个企业争光,为某一个企业树立形象,为社会某一个方面提供福利,而且对于改变我们中华民族多年来使我们发展慢的财富文化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换寡换不均”是一个财富问题,不换寡,没有财富也不行,但是财富增加了,也要解决财富不均带来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财富才能够源源不断地生长。

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讲公益和财富文化,我是想了好长时间,总想有机会向企业家们发出呼吁,这样一件事情不是我们简单地说为社会做好事这样一个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我就提供这么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不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澳门东井圆佛会永远会长林东先生发表讲演

作者:林东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10:01:15

今天我很高兴来参加民政部举办的爱心捐赠和2004第二届中国公益论坛。我现在旅居澳门,从小没有读过书,全靠自力更生,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东井圆佛会于1997年在澳门正式成立,及注册为非牟利团体。香港东井圆佛会于98年底撤离,现时正申请成为非牟利团。

东井圆佛会宗旨为秉承创会会长林东先生慈悲济世之大愿,佛会弟子除信佛学法敬增之余,亦要将佛法加以弘扬,文化教育等各项慈善活动,以佛陀之慈悲本怀为体,会长的济世方针为用,投身贡献国家社会,努力建设人间净土。

东井圆佛会乃一佛教慈善团体成立之目的除为弘扬佛法,推广佛学外,更希望能团结护法信徒及善信之力量,在学佛的道路上互相勉励扶持,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发扬东井圆的精神,以达成林东先生普渡众生的悲愿。香港东井圆佛会之成立,主要使区内会务的推动更具灵活性,亦更有效率地举办各项慈善工艺技康乐活动。开设方便之门让香港的会员参与并加强会员对佛会的归属感。

希望回馈社会、照顾人民,国家富强之道在于国民的教育和人才的栽培,我历年推动教育工作,在全国各地兴办学校。三,民族的团结,中国侨联会联系海外侨胞助学工程,自主有困难的归国侨胞。怀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提倡各类公益事业,衣包国家,身体力行,利用有神纸捻为国家多做贡献,以报答祖国对我的关怀。对侨务工作非常关心希望凝聚海内外的力量,为中国作出努力。除了积极效应侨联的号召,教育路线跟有困难的归侨。对侨务给予了很大的鼓励。有一个老乡是香港的慈善家,他打电话给他,问大做什么,要做一个公益扶贫的活动,他的朋友听了觉得很尊敬。爱国爱教,他教育我们要多学习,群众就是我们的老师,会长还说,大家都是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应该不分种族、国家、宗教,所以在国外有印度等地,只要有困难他都会帮忙。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每天东奔西跑地帮助别人,他说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姊妹,国家与人们要互相配合,互相爱护和帮忙,而国家是属于大家的,国家那么大,不能光靠政府的资源,要大家通过合力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他的儿女超过1千人,都以他作为榜样。所以他办的很多公司都很成功,他说公司是属于大家的。专访的报道中山日报、桂中日报,北京公益时报等等,但是他接受访问并不是想个人出名,只是希望他的爱心城能够得到广泛宣传,如果国内外侨胞都能够知道,我们会走的更快、更好,人民也会更加幸福。希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吉祥。谢谢大家。

社会稳定不等于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教授、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

作者:郑功成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10:00:33

我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中国公益论坛,记得第一届中国公益论坛开的非常成功,每一次

论坛都有收获,包括刚才贾部长讲的和谐社会是公益社会,我觉得这个讲的非常好,艾丰先生通过文化的解释,让我懂得了很多。我想讲的是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趋向,其中一个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很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因为它相对于前面的小康社会目标而言,它从物质方面扩展到精神、文化乃至伦理道德方面,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今天的演讲是三个方面:一个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现在阶段出现的不协调、不和谐。第二是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目标。第三个方面,公益事业在我国社会中如何发展的机制。

首先应该肯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整个世界所瞩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群众为文化需求的矛盾也极大地化解了生产关系,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经常讲改革开放的两大基本矛盾是根本上没有化解。我们城乡居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和谐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或者很严重的挑战。

现在这个时期,我把它称之为后改革开放时期,它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相比已经是截然不同了,我们社会不和谐、不协调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分配的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差距。最近党校有一个调查,党校的高级干部调查中间,排在第一位,80%以上的人赞成财富差距问题大于社会和谐问题。一个是劳动关系的失衡,靠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以及由此带来的劳资之间的矛盾。第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以及由此带来城乡之间的风险。第四,地区发展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之间的风险。第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失衡,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念的扭曲,包括官德、医德、师德,实际上都存在严重滑坡的问题。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先富起来的思想并不很佳等等都反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失衡的问题。

造成刚才我讲的五个方面的不协调的原因,我简单总结了一下,可能有这么一些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经济发展的GDP增长,社会发展滞后了经济发展。二是重视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轻视共同富裕。三是重招商引资,轻劳动成本。四是重视经济效益,公平、负责、正义等一些理念通常是被这个时代忽略。六是重社会稳定,轻社会和谐,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是两个概念,但是社会稳定不等于社会和谐。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比如农民要不到工资,跳楼了,没有要到工资自杀了,这已经波及到社会稳定,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等等,所以稳定和和谐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我们比较重视社会稳定,对社会和谐是比较忽略的。我认为社会和谐是物质生活文化综合协调发展的方面,这不是社会稳定能够包容的。七是是重政策的调整,轻法制建设,法制的缺失现象存在,执法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法制意识亟待提升。因为和谐社会需要权威的执法机关和执法者来监督,当然也需要公民来遵守。八是重打破旧的制度,轻完善制度。我们才摧毁旧的房屋的时候,不知从哪个时候,只要把房子推倒了就行了。现行的制度有好多是不够的,比如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即便是一个部的管理,也存在分割状态。社会保障依然处在不协调的状态。我们看到的是各大政策的相互分割,各项改革都有很大的成就,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这都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新的时代在发展中存在不协调和不和谐。一个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我一致认为和谐是理想的社会状态,它可以很好的解决社会对抗,在讨论和谐社会时,我觉得有必要澄清几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和谐社会不等于贫困主义,也不等于大锅饭,应该允许差别存在,但是差别或者差距应该被控制社会各个阶层的限度里,这是一个方面。第二,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但是稳定不等于和谐,因为稳定是社会和谐的结果,而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的良性状态。三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但并不等于社会的和谐。还需要各种制度的规范和公共权力的建立以及伦理道德的建设等等。四是和谐社会必然以平等、公平为基本准则。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急切地树立平等和公平的理念,并且把这个理念贯彻到我们具体的制度安排中。五是协调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只有通过和谐、只有政策相互协调,经济社会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理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已经得到确立,但是事实上还要经过观念上重大的变革。

我这一两年来有一个观点,一个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应该放在一个位置上。分好蛋糕和做好蛋糕应该并重,财富太少,蛋糕太小,经过二十年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应该说蛋糕已经是较大了。我经常讲财富已经不是一穷二白,国家不能简单地再用“贫穷、落后”来看待中国的今天。所以说分配财富与创造财富,分好蛋糕和做好蛋糕已经到并重的时代。

第三个问题,慈善公益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获缺的机制。构建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政策,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强有力是刚性的约束,它当然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但是不能包揽所有的问题。并且不具备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问题,所以党和社会应该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我觉得国家应当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更加把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机制,通过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来促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有机结合,并且在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中,通俗的讲就是文化道德标准。希望我们这个事业不断发展,但是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差距还很大。虽然我们的GDP发展很快,GDP有大的差距,但是我们的爱心不应该有这样的差距。所以,慈善公益事业滞后,我感觉到在今天再也不能以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作为理由,我们看到的是在公益事业的发展当中,法制有欠缺,管理有漏洞,资源非常薄弱,发展公益事业是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这个时代政府必须要承担的新的责任,当然也是社会各界,包括企业、个人尤其是慈善公益机构的责任。我期待我们的公益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当然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有关捐赠的几个新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资中筠

作者:资中筠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58:53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尽量地简短地讲一下。我很高兴听到艾丰先生和郑功成先生的谈话,我可以接着他们的意见往下讲。我讲几个观念是这样,自从我出版了《散财之道》这本书,引起了这方面的注意,就应邀做了一些报告,从我收集到的一些问题来讲,我就发现我们国家的人有很多观念是很有意思,而且跟现代的公益事业认识有很大的距离。我随便找几个简单的讲一讲一些观念。

第一,有钱的人,资本家捐钱到底是什么动机?他凭什么有那么好的心,要捐钱来做慈善事业。刚才艾先生讲的觉得富人不会有好心眼,一个是说我们常年的人的“阶级论”观念。还有一个,因为我们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的诚信缺乏,人受骗上当太多了,所以就有一种说法,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常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的看法是这样。人性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是有多方面的。那么,在这个市场经济里面,“在商言商”,你在做生意的时候,你从事商业的时候,当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你叫他唯利是图也可以,只要在法律规范之下。但是全社会的人或者是一个人在所有生活各方面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个人就不是人了,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一个普通的人,他都有追求利润这一面,即使他不从商,他也要追求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他必然在很多方面也有“爱心”,要有人性的善良的一面,有同情心,并且对社会有责任感。所以,我觉得对人性的看法,不管是富人也好,不是富人也好,他有一个观念的问题。那么,一个健全的社会,一个好的制度,可以鼓励人信善这方面,大量地发展。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鼓励人信恶的这方面。我觉得第一个观念,为什么要捐献?这个动机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对人性的看法。那么,用美国洛克菲勒一句话,“尽我最大的能力去获取,尽我所有去给予”,就是他赚钱的时候尽量去赚,然后我有了多少钱,我就要回报社会,要给予人。这跟中国传统的财富观就不太一样,中国的思想是这样,我自小常常听长辈说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是不太在意追求财富,反正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外国人也认为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他不阻止他在有生之年拼命赚钱,因为带不去,所以在有生之年要捐献出来,给予社会。捐献出来的动机有一个观念。

第二,你接受了捐献以后,是不是就“施恩图报”,拿着人家的手短,吃着人家的口软,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对于现代的公益事业,特别要打破这个观念,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就是说我成立了一个慈善组织或者公益组织一个基金会,我把钱用到比如支持教育、支持科研等等方面,没有一个图报的问题。比如说福特基金会,它成立了一个福特基金会,他存在了那么多年,支持了好多的事业,他没有一个人会说谁拿了福特基金会的钱,就想着去买福特汽车,没有,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或者对福特家族感恩戴德,或者对福特基金会的项目的人特别要感谢、报答他,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组织它的功能就是要给钱,他钱没给出去,他不但没有尽职,而且他还违法,因为他每年必须要花多少钱,它有法律规定的,他百分之几的财产要捐献出去,所以这是职责的存在,不存在回报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另外的一个观念,外国基金会是不是都是和平演变的思想渗透的工具,是不是都是替政府做另一方面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观念打破了就会把那个观念给打破。

还有一个观念,企业的捐赠必须和企业本身是分开的,这个在我们国家常常不是太分开,所以这也引起人们怀疑这个企业家捐献的目的,他不是做广告,不是变相的广告,所以我最近看到《公益时报》登了,还有其他报纸也登了,就是哪一个基金会跟一个企业打官司,说你答应捐的钱,你没有给我,然后那个企业说你答应做得宣传你没做到家,我认为这样一种事情本身是一个非常荒谬的问题,是一个荒唐的事情,根本那个基金会就不该答应这个条件,那个企业家根本也不应该提出这样的条件,这就不叫捐献,这不是公益事业,这是广告,是广告事业,这就是营利的,不是非营利的。所以有一些企业单位不弄清楚这个问题,总是以为这样做,把他给电视剧赞助,跟这个混为一谈,电视剧也是营利的,非营利是非营利,这是两回事。我觉得这个观念在我们国家特别是企业捐赠里面,这个是常常分不清楚的,而对我们一些接受单位也常常答应人家这些条件,这本身就不对,最多就是能做到,就是个人捐一座楼,以个人名字命名,我们看到好多大学都有逸夫楼,充其量也是做到这一点,就是自己个人留一个纪念,但是这也不应该是捐赠的主流,是一种妥协,我觉得捐助的主流不应该有任何回报。如果要有回报的话,你自己本人今生有寄托,同时有一个最大的回报,它能够使得这个社会和谐和稳定,一个企业最需要的就是社会和谐和稳定,假如社会发生**的话,最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干不下去了。

所以这个问题在国外的一些大慈善家看来,大家老早都想通了这一点,就是在贫穷的汪洋大海里,大家一枝独秀这种巨富是存在不下去的,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跟社会在一起的观念,就是社会的发展跟我的发展是一致的这样一个观念。另外,假如要是牵扯到财富如何去做,因为牵扯到基金必然会牵扯到钱,会不会有作弊,会不会有腐败这些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就要靠法制健全,靠制度健全来管,而不是说因噎废食,而处处限制,不应该是这样。刚才艾先生说到,现在公益事业主要是看先富起来的人的行为问题,这当然是很重要,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国家现存的具体情况下,关键还在于政府,在于政府的法律和政策,在于政府对它采取的是防范的态度还是鼓励的态度,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的政府看起来对于鼓励民间公益事业、鼓励捐赠已经有了比较高的觉悟,包括现在这个论坛,也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但是我觉得不能够只要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为什么呢?你要鼓励私人捐赠,鼓励企业家捐赠,你又不给他政策,不创造一个捐赠起来非常容易的,而且是能够看到效果的这样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在什么地方?我认为瓶颈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税收。就是说一个健全的免税机制,就是非常明确,你做了什么样的公益事业就可以免税。第二个是主管单位,这是多少年来也去不掉的一个东西,但是你只要有主管单位,你就绝对限制民间组织的发展。因为既然要民间来做这个事情,说明什么呢?说明承认这一块政府管不了,也不能由市场来管,所谓第三步就是政府和市场都不能管的这么一个领域,现在意识到必须要放给民间去管,但是你又要政府什么什么都去管住他,就是主管单位也是政府单位,这实际上是矛盾的。我一向都呼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鼓励民间的捐赠有一个非常方便而又健康的渠道。当然在我国的情况之下,要把所有的NGO马上都去到主管单位,恐怕不太现实,但是我想是不是可以先把公益组织这一块单独地来考虑。你怕公益组织以公益为名干别的,你可以用法律来规定,违反了法律,按法律来做。市场有诚信,整个国家有诚信的情况下,公益事业是能够得到蓬勃发展的。政府的态度应该以鼓励为主,而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很多人可能做好事,而使大量做好事的人得不到方便的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有良心的企业家会越来越多,只要你给他方便的渠道,这个事业会蓬勃发展。我先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社会公益事业是大爱的事业---珍奥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潘晓非 作者:潘晓非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57:20

我很高兴作为企业来参加这次的公益论坛,继去年以来,这是珍奥集团和珍奥集团董事

长第二次获得“爱心捐助奖”,这个荣誉的获得,在此我们非常感谢民政部、国家各部委、相关社团以及在座的同仁,给予了珍奥集团和珍奥集团董事长这样一个信任和鼓励,我们将在这种信任和鼓励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好。

从珍奥集团1996年创立之初开始,社会公益事业是大爱事业、神圣事业的观念,在公司当中已经根深蒂固。“立足生命科学,造福人类健康”是珍奥集团的企业宗旨,我们企业文化是以“爱心为基础的财富文化”,珍奥的员工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爱给了您才博大,爱的种子力量大”。这是珍奥普普通通员工们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同时也是对我们一种激励和鞭策。

下面,我想讲三个观点:

第一,以社会责任和义务践行着对公益事业的大爱,才能说到做到,一言九鼎。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感恩,它就不会有未来,因为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昨天历史和前辈沉淀的结果。那么,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回报,那么他将永远止步于今天,因为失去了社会的认可,也就失去了给明天奠基的一种力量。

珍奥倡导的大爱文化的内涵在于以社会责任和义务去关心公益事业,主动自觉地把做好公益事业作为一种份内的事,这样才能说到做到。从2001年11月开始,在珍奥集团董事长陈玉松先生倡议和直接参与下,我们珍奥集团与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共同携手,投资了1.5个亿,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0多个城市启动了“关爱老年健康爱心工程”。该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健康调查和健康科普教育活动,使数千万人直接受益,在整体上提高了中老年人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与此同时,投入4000多万元,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老年旅游联谊”活动,截止到今年11月底,已累计接待来连旅游人数达20万人次。

过去常说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行为,一个企业的“当家人”要想做到对公益事业有着深深的大爱,他就从思想认识方面确立上首先应该是这样的:做得不仅仅是产品和生意,比产品和生意更重要的是尽自己的那种社会责任和责无旁贷的社会义务。对公益事业的认识,真正需要解决的是“份内”和“份外”的界定。通常意义上来讲,“份内”就是应该的,也毫无怨言,“份外”往往说是多余的,做起来就是额外的负担。珍奥一直把公益事业作为“份内”的事,所以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这就是负担了。

第二,以大爱胸怀和真情服务于公益事业,才能持之以恒。珍奥集团每一步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企业人要知道饮水思源,源在哪里,源于社会,水从哪里来,水从社会而来。应该说,社会公益事业是大爱事业,尽我们的绵薄之力,想到和做到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比任何激励都重要,更具有意义和价值。秉承这样的认识,由于企业性质的关系,珍奥集团对社会老年公益事业一直实行着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把老年公益事业看作是神圣的、份内的。从2001年开始,珍奥集团董事长陈玉松先生就领导珍奥集团利用我们所搭建的这个平台在全国建了将近2000家珍奥爱心家园,在这里免费为老年人提供科普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健康检测等等。三年来,共向全国各地的老年朋友赠送《老年健康参考》等健康科普书300多万册,聘请全国资深的保健专家,进行了上万场的讲座。我们一直认为,做公益事业要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我觉得这一条特别重要,因为你从事的事业是什么事业,公益事业要有一个对接点,这就是说我们要以自己的产品关爱着老年,播撒着公益事业的大爱。

近年来,我们全国各地的公司在做公益事业方面的成绩都被当地政府做了总结,而且都写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去了。我们用自己的产品和行为使老年人身体健康、精神愉悦了,为社会增加了和谐、安定的因素。这应该是做公益事业的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第三,以不求回报和索取,着眼于对公益事业的、全方位的企业的奉献,这样才能一心一意地稳步前行。社会公益事业的大爱,一个突出特点不在于多,而在于新,不在于回报,而在于给予。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大对社会贡献就应该大一些,能力小可能对社会的贡献就小一些。但是那份真情、那份真心是一样的,不求回报,不求索取。2004年7月份开始,我们珍奥集团董事长陈玉松先生投资了1000多万元,然后与当地的老龄委举办珍奥杯全国银铃大赛,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的、美的舞台,这项活动得到党和国家机关很多方面的重视、支持和鼓励。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也接见了珍奥集团的代表。在2000年,我们启动了相约健康社区型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投入到5000万元以上,如今珍奥已经将爱心工程延伸到老年人的亲情服务当中。我们在2004年春节的时候,开展了珍奥大爱亲情送百万亲情过大年的活动。因为珍奥有将近两万名的员工,在2004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公司因为我们这种服务也很特殊,和很多社区的老同志结成很好的关系,甚至有些员工被他们认为干孙女、干孙子,有的是干爹、干娘,这种亲情关系,使社会对我们非常认可,使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也有很大的提升。这样一来,我们在春节的百万亲情过大年的活动当中,有好多员工的家在外地,就不能回家过年,有很多社区的老年把他们请回去,把我们这些员工请回去,因为我们平常对他们做得工作特别多,他们特别感动,请回家过年。好多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

从2001年开始,珍奥集团将着手实施爱心工程、孝心工程、希望工程等十大公益活动,2005年我们重点工程就是孝心工程。其实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具有造血功能的细胞,提倡并参与公益活动,本来就是社会主义优越制度的表现,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相互关爱的表现,这也是大势所趋,而我们仅仅是先走了一步,这并不是说我们能力有多大,而在于确立自己有没有对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基点。在这样的思路准备下,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才能出自于心,终身不悔,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所以珍奥集团一如既往对社会公益事业尽力。谢谢大家。

2004--中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的转折之年---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

作者:徐永光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56:42

前面几位专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侧重从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自身发展的角度谈一些我的观点,我把“2004”看成是非营利组织治理、转折的一年。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非营利组织,它的生存发展有四个基本的特征:第一,改革以前的中国,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这就是我们改革的一个初始条件。第二,机制改革和政治改革导致政府职能重大改变,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留下了一些管理和服务的空间,这种空间给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刺激。第三,政治控制和市场化带来的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政府控制之外的资源,这样使非营利组织有可能不依赖于政府而发展。第四,在这样的政府和社会权力对比的格局当中,政府始终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人们用政府主导改革来概括了这样一个特征。上述这四个环境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产生了有力的制约。所以,整个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营养不良”,这是我的看法。

我对于现在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做一个概括。对于非营利组织有各种的概括,我想从它的发展程度做一个概括。我认为现在在政府主导和官民双重结构上面中国非营利组织现在大概有五种形态:

第一,由政府机构直接转型为社会团体,这些机构仍然还有很大的行政管理的权力,具有准政府机构性质的一些机构、一些行业协会,比如中国轻工业行业委员会等,这是属于政府职能转型当中的一种机构,它是有权的,所以我它叫做“权威型的机构”,这类机构它的官办性质在短时期内不会改变。

第二,由政府主办,并且直接控制的社团、基金会、慈善组织,这些组织有强大的政府背景,能够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利和影响,强行推行包括募捐在内的活动,有的成了政府垄断社会公益捐款的钱袋子和形象工程,这类机构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比如说某一个省2002年政府发文,说公益捐款只能有一家来搞,由民政厅批准,只有一家省的慈善总会,其他所有的基金会、慈善机构都不能公开募捐,包括那个省的希望工程都不能募捐,这个慈善总会统一来募捐,然后他再来分钱。2003年这个省的希望工程就分到了10万块钱,这一类机构我把它叫做“强势型的机构”,这类机构不代表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流。

第三,在由官而民的转型过程当中,自身的发展能力非常脆弱,习惯于行政资源断奶之后,他们体制内的好处没有得到,但是行政化弊端没有消除,是先天不足、后天不良,面对市场化这样一个趋势力不从心,无所作为。这一类机构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当中比较普遍,我把它称为“平庸型机构”。

第四,能够把握政府职能转换的时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需求的新变化,应运而生的各类公益性的社团、基金会、同业协会等等,这类组织当然有政府支持的影子,但是能

够比较独立地开展符合机构宗旨的活动,创造了注入希望工程,“微笑列车”、“幸福工程”等等一些公益品牌。还有一些行业协会努力推行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消费者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类机构我把它称为是“创新型的机构”。这类创新型的机构尽管数量不是很多,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在中国NGO官民转换的进程中,起着引领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第五,受非营利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一批没有官方背景的纯粹的民间公益组织,因为找不到合伙,没有出身的权利,他们为了获得法律地位,只好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这类组织我把它统称“草根型的机构”,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的生存,百折不挠,独立寻求发展,创造了不菲的业绩,他们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以上我把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形态概括为五种形态,就是权威型、强势型、平庸型、创新型、草根型。这一类组织现在的治理情况应该说不是很乐观,即便是现在发展的比较好的组织,它的内部治理,也就是说这些组织的理事会是不是在机构发展当中起了决策和核心作用,这个问题发展的情况都不太乐观。首先是权威型和强势型的机构,他们仍然受政府的直接领导,体现政府的意志,依靠政府的权力和资源,所以民间性独立性很差。平庸型机构所谓没有多少政府资源可以依赖,但是还是端着官架子,方向不明,能力很弱,没有什么理事会的作用。就是创新型的机构,一般来讲这类机构有比较活跃的执行者,理事会也有,有这样的架子,是一般理事会的规模很大,比如中国青基会,理事会最高的时候有200人,现在还有100多人,实际上不可能真正意识的决策,也不可能对机构的发展承担责任和风险。草根型的机构一般是靠领导人个人的影响力和他的影响力气来源凝聚志同道合者,多数没有健全的理事会,领导人是决策和操作于一身,这类机构虽然有很强的独立性,很高的效率和活力,但是因为游离于政府的管理之外,不是靠内部的有效管理来维系机构的管理,它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制度保证。

所以,在整个中国NGO发展当中,即便是比较好的机构,现在的治理也是成问题的。做得比较好的往往也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2004年,我认为是中国NGO治理的转折之年,这一年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发、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也是在8月18日颁布,明年5月1日执行。这个管理条例明确基金会是以管理公益财产和非营利为目的,有非营利法人,而不是过去的社团法人,就是明确了这个机构不是人和公司,而是管理公益资产的机构,理事会只能有5到25个人,要设立监事的职位,要求理事会确立在机构里面的决策地位,同时要求理事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随后马上出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这个会计制度的出台意义非常巨大,它结束了我国民间组织财务管理长期无章可循,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收统支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很先进,因为我参加了培训,它甚至吸收了国外最先进的一些观点、理念,有些国外正准备改还没有改的,我们已经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新的准则进行了修改,采取了新的办法。

这些法规和制度相继完善了,一方面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减少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风险,同时也要求这些组织必须依法规范管理,加强治理,提高合法性、透明性和问责性。当然,现在在治理当中也是有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最主要是我们现在还有主管单位,就存在着理事会的决策地位和主管部门的管理的冲突,理事会是不是能够真正地行使自己的独立的决策权利,同时也存在着理事会面对强大的管理层的挑战,因为管理层比较强,这些机构有可能也把理事会架空,而理事会这些新的理事不受新的制约,现在根据新的法则,治理有了一套规则,但是这种治理是不是能够真正到位,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面,NGO的治理要倡议出业务主管部门理事会和执行层的三国演义,也就是说要面临着理事会与业务主管部门和执行层,业务主管部门和理事会的执行层,执行层和业务主管部门理事之间的复杂局面,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三国演义何时休?”,但是我相信只要三方要共同遵守一个原则,也就是“公共利益为最大的利益”,在具体利益和合作的方式上,互相通过驳议找到最好的平衡点,在这个驳议当中你做得好还是不好,由公众来说话,是否承认你。在这个驳议过程当中,也需要有非营利组织、行业自律组织的参与,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组织有若干有影响、有代表性的非营利组织和专家参加的专门委员会,制定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标准,定期对各个机构进行评估,向社会公布各个机构的信用评级,接受公众的监督和选择。我希望经过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努力,在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当中形成一个健康的机制,这个机制我觉得有七句话28个字,“法律规范,政府监管,组织善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市场选择,优胜劣汰”,这就是我们健康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机制。谢谢!

加强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建设也是硬道理---丁元竹 作者:丁元竹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52:44

加强社会责任与精神世界建设也是硬道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丁元

我想稍微把我的题目换一下,因为我对今天论坛的题目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觉得对这个论坛的题目还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新动力。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我们回顾过去二十五年,看一下我们中国在过去二十五年的发展中的动力是什么?然后回过头来看,我们下一步整个中国发展的动力又是什么?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引申来讨论。

首先,从1949年到现在的25年,我想它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改革,我们通过改革,由于制度约束所释放的能量,使我们国家得到不断的发展。所以改革是重要的力量,先是从农村改革,然后到城市改革,从各个部门之间的改革,一直到目前正在启动的对于政府的改革,我想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是过去二十五年改革的成果,没有改革就没有现在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第二个动力来自于开放,正是由于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概念、新的资本,我们去年的FBI达到了500个亿,这个FBI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外资在中国直接投资,这是不可忽视的。第三就是贸易,由于我们今年我国GDP增长去年大约是60%,今年大约是60%以上的拉动来自于外贸。再一个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联系和国际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包括NGO文化,包括我们现在谈的公益的一些理念,不是全部理念,实际上是来自于这种全球化的相互作用,来自于我们的对外开放。所以,我想改革和开放是中国过去二十五年发展的两个基本的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是中国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想这个发展阶段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从去年开始,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有人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国家经济进入新的阶段。

第二,由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正在形成一个中产阶级,特别是在大城市,这个中产阶级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发育会发生巨大的推动。我们渐进式的改革已经推到了最深层次,特别是国有银行改革,这个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推进。从开放的角度看,明年我们就要完成WTO的过渡期,要进入全面开放时期,实际上是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今天来讨论中国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新动力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就是公益事业和新动力是什么关系?现在看来,紧紧依靠原有的改革模式和开放模式已经不够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改革措施,需要新的开放模式,还需要新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开放理念,换句话说,需要新的价值观念。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怎么样去看这个新的动力?我想如果说过去的发展、改革是靠大量的物资、资本和资源的投入,我想改革的新的动力要来自于社会资本的投入,新的发展必须注入新的社会资本,而不单是所谓的物质资本和大量的物质资源、社会资本,我想这是新动力。这个新动力当然涉及的问题很多,这个社会资本包括公益事业。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公益事业会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因为公益事业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认识在公益事业中的所谓非常重要的核心东西,社会责任感问题。社会责任感是指在在一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一种最基本的、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和公共准则,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人要生活在社会中,就必须遵循这样一种价值体系,社会才能有秩序。从文化价值体系来说,强化社会责任是我国长期发展最为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最需要的一个动力。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责任和状况,有人概括为叫“道德滑坡,世况欲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促进了发展,但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大大减弱,“一切向钱看”的极端思想正在促使一部分人在失去信仰和信念、意识形态的支撑,缺少社会责任感,使一些人精神空虚,社会责任感与丰富的精神世界是眼下我国国民最缺乏的资源,也是我们最需要的一种动力。这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为什么公益事业会成为一个动力。

第二,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去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今年提出来建设和谐社会,我想这个脉络我理解的就是价值体系的过程,可以更多体现人文色彩和人文价值。但是我想随着大家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特别是中央提出“两条腿不一样长”,现在要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我想社会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而且被人们所认识,而且也开始成为一个硬道理。我觉得还有一个软道理,我们要去考虑的,就是社会责任感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建设。我们必须看到要彻底解决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问题,紧紧依靠现有的社会政策,当前出台的所有社会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保证我们提出乐观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和社会政策的实施,我们必须强化社会责任和建设人们的价值体系,要提高社会责任和精神世界的战略地位,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责任也是硬道理,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

第三,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可持续地发展;没有责任感,自由市场就会充斥着欺骗和欺诈、没有责任感,企业的内部、市场的内部就会充满着黑幕交易;没有责任感,社会的精英只会去追求片面的、立即的知识,而不会追求社会责任感的知识。所以,没有责任感,个人的发展也会变成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没有社会责任感,社会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减弱,它的社会和谐程度也会大大减弱。所以,责任感是一种人道、人性和人格为本位的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责任感是自身的发展,是在自身的完善和自身需要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追求完善责任感,我觉得是我们公益事业的核心,也是我们进一步推动我国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

那么,如何来提高人们的责任感,使公益事业真正成为一个现实的动力。我一直在倡导我们应该有一个大慈善的或者说大公益的概念,所以我想这个大公益我理解应该是三个方面:

第一,就社会责任感来讲,应该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就是全体公民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对企业家提出某种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全体公民具有一种志愿的精神,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而且这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的精神。

第二,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体制。很显然,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学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这个模式,对于儿童、对于我们下一代的成长是不利的,对于他们心理的培育是不利的,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心理是残缺的,他对社会是没有责任的。所以,我想要改革我们的现有教育体制,就必须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里面增加公民服务课,让这种公民服务课不是课堂上上的课,而是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尽他公民的义务,去接触这个社会,去知道他的社会责任,这是我们培养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人力资本所必须的一种教育模式。另外要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也不想把它作为一个很狭隘的理解,就是企业你捐赠钱财,这不是我人为的、全部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不是最高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首先是对他的服务的对象、对市场、对他周围的环境和社区,对他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责任,这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层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一种公益的行动。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中国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够考虑他对于资源、对于环境、对于他的员工的责任,我们目前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事故,就不会出现多的工人劳资之间的冲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考虑企业的捐赠,企业对社会的最后,所以我们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不要片面地理解他的社会责任。

第三,要使企业和个人都要发挥社会责任,政府要问责,政府作为收纳税人的钱的组织,他要对他的纳税人负责,要对他整个政策的实施过程、政策的制定问责,官员要对自己的行为问责,只有我们的官员真正地对自己的问责,我们的政府真正地对自己的问责,我们政府能够作出一个表率,真正是一个有责任的政府,我想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公民也会更容易承担他们的责任和他们的义务。谢谢大家!

帮助弱势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实践---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经理洪军

作者:洪军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51:09

首先,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在这儿跟大家做交流,感谢民政部、感谢《公益时报》给微软公司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各位交流,跟公益事务和企业事务的责任相关的问题,也非常感谢主持人陆建华教授的主持。

我今天利用这个机会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微软公司是如何做公益工作;第二,我们具体从事的一些公益工作。第三,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做这些公益工作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点,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讲,对企业社会责任感所做的定义,因为我们觉得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而言,它的社会责任感首先体现在它通过自己开展一种核心的业务活动,对他的客户、对他的合作伙伴,以及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整体贡献,这种活动以及他所开展的这些公益活动都构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的一个部分。所以,从这一点而言,我们认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心首先体现在他开展的这些核心的业务活动。举微软(中国)的例子来讲,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工作,通过和政府部门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来作出我们相应的贡献,我们这个工作也是体现微软公司社会责任心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算是一个开场白。

第二点,刚才很多人谈到了,不同的企业做这种公益活动都有自己的方式,有自己的特点。那么,从微软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如果能够把我们的资源、产品、技术和我们的资金都集中在数字鸿沟这个问题,我们能够以自己比较独特的方式,为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这个问题来作出自己独特的奉献。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我们对于微软而言,解决或者为解决数字鸿沟这个问题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应该而且也应该持续,这是微软公司开展公益活动的一个重点。这是关于我们开展公益重点的选择说明。

另外,你已经确定了工作重点,你怎么样来实现这个工作重点?通过我们长期开展公益活动,我们认为如果要保证一个公益活动的成功,我们觉得有三个主要的成功因素:

第一,资源。像企业从事任何经营活动一样,你要做什么事情之前,你先要看有什么资源来做这个活动,从资源的角度而言,微软公司的公益活动同时都会有两个部分的拨款,一个是公司总部的拨款,另外一个是公司当地(中国当地)的拨款。这样一种拨款方式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我们从事的活动有一定的全球统一性,这样我们在各地虽然从事的公益活动不一样,但是他都围绕数字鸿沟这个主题,有全球的一致性。第二,我们也认识到,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你不能是总部有一个指示或者方针,你在各地必须严格地依照这些指示和方针,而不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做一些具体的改变,所以我们通过公司当地的拨款,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这方面的具体的项目。这是资源上的保证。

第二,流程。我们有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可能跟从事经营活动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公益活动确实不是一个经营的活动,但是由于它是要投入资源,并且要衡量产出效果的活动,所以我们在做公益活动过程当中,一定要尽力去找出一个能让你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方式,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从事公益活动的流程,这个流程大概包括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如果我们在中国要从事一个公益项目,首先我们要按照总部的方针,我们做一个非常详细的方案和计划,然后把这个计划、方案提交给总部,请他们来审核,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要随时准备总部对这个方案提出的很多问题。在这之后,总部才会把相应的款项拨付到当地,然后我们在当地通过跟当地合作伙伴实施来做这个项目,而做这个项目的过程当中,也有一系列的计划实施,是一个非常流程化的过程。每次做完这个项目,我们还需要跟合作伙伴一块儿对项目的成果来进行一些回顾和总结,也就是要看我们做完这个项目之后,是不是达到我们一开始申请这个资金的时候想达到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的话,是什么原因,我们下一回怎么进一步改进。

第三,合作伙伴。微软公司在中国所有的公益活动都是靠跟当地的政府部门、非营利机构、公立机构、志愿者的团体通过合作来共同开展,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跟合作伙伴是非常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因为微软公司主项并不是做公益活动,为弱势人群服务,这是公益团体、NGO和其他团体的专长,所以我们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他们的专长,通过跟他们的紧密合作,最终才能达到为弱势人群服务的目的。这就是资源、流程和合作伙伴。这三点我们认为是做一个公益活动决定它是否能够成功的非常关键的三个要素。

目前,微软在中国做的公益活动,像我刚才提到的,主要的都是紧紧扣住“数字鸿沟”这个主题,我们做得活动包括跟中国青基会这边合作的,为希望网校的老师提供的电脑信息技能的培训。另外,我们通过在大连、上海、广州等地跟当地的民政局和信息办开展一些合作,培训当地的失业工人,从而让他们掌握一些新的技能,由于他们增加了这些技能,他们再去做这些或者再去寻找一些就业机会的时候,他们能够比原来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是我们以前开展的一些具体的公益工作。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微软公司在全球开始做另外一个全球性的项目,这个项目中文叫“无限潜能”,这个说法有这么一个背景,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们相信微软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全世界的机构或者是个人通过运用我们的技术和我们的产品,来实现他们的全部潜能。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公益活动来讲,也是同样适合的。因为我们觉得很多的弱势人群其实从潜质或者才能方面,他们并不见得比任何正常人缺少什么东西,他们缺少的可能是这种资源或者是让他们来发挥潜能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通过我们跟很多合作伙伴的合作,我们能够为弱势人群提供这些资源,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他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所以,我们这个项目的主旨就是叫“潜能无限”,“潜能无限”这个项目下面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社区技术学习中心,主要的意思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跟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甚至还有社区的一些机构来设立建立一个叫社区技术学习中心,这个技术学习中心能够给弱势人群提供免费的或者是极低费用的电脑技能的培训,通过这种技能的培训,目前暂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他们可以学习新的技能,并且在学习新的技能过程当中,可以逐步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建设一个学习型的社区,或者帮助这些人群实现他们的潜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是“无限潜能”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全球支持网络,我们的计划是这样,一旦你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社区技术学习中心,这种社区技术学习中心他们分别有非常好的经验和做法,而这种经验和做法如果能够在一个所谓的社区当中,大家能够来充分进行交流,这对于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益处的。所以,我们计划在全球设立一个叫全球的技术支持网络,这个技术支持网络能够让各地的技术学习中心,把他们好的做法进行互相交流,把他们课件和课程放到网上,让更多人来分享,通过这个活动,来使世界各地为了同一个目的把这个工作更好地往前推进。

第三,基金的项目。这个基金的项目简单地解释一下,我们相信一旦如果有一种技术或者是产品,这种技术或者是产品,能够对弱势人群学习信息技术,或者改善他们的弱势地位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有一个类似于专家组织的机构,对于这种技术或者这种解决方案有一个评估之后,从微软的角度而言,我们非常希望资助这种技术或者解决方案它的研发或者是推广,因为这种技术的研发或者是推广,它能够让弱势人群受益,能够让弱势人群更好地学习这种信息技术。

以上的全球支持网络和基金的项目,我们正处在积极调研阶段,但是社区技术学习中心,我们已经在全球开展,我现在可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在中国具体开展的“潜能无限”的项目,我们现在开展项目主要是两类,第一类,在城市里面开展,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弱势人群,我们目前在北京已经开设的第一家社区技术学习中心,是通过跟北京市西城区团委,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还有一家NGO,我们一块儿来进行合作,通过给农民工开展这种技能方面的培训,目前第一期已经成功地开展了,第二期在1月5日的时候又有大概将近80位农民工会拿到毕业证书。第二类,我们同时在农村,主要在陕西的安塞、山西的左权、贵州的曦龙等地也开展类似的项目,不过这个项目有一个特点,我们在这个地方立足把信息技术跟小额信贷相结合,从而探索一个在农村地区为农民脱贫去探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是我们现在在中国已经开展的这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么多年在国内从事类似的公益工作,我们有几个体会,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第一,在中国做这种公益活动,如果确实希望帮助政府做一些具体问题,确实希望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一些实质性的贡献,从方法上来讲,把我们所做得事情和政府想做得事情尽量一致起来。第二,我们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计划阶段等各个阶段,我们始终依靠的是跟合作伙伴非常紧密的合作,因为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因为这是NGO的专长。我们会继续的、持续的跟国内各方面的非政府机构、公益机构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第三,我们还非常重视项目的可持续性,简单地说就是如果这个地方的项目,微软的资金停止之后,它还有可能继续做下去,而且它有当地政府比较强有力的支持,那么我们会把这一点作为考虑这个项目是否开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就是重视可持续的发展。第四,在我们所有的公益活动当中,我们都积极鼓励我们的员工去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是实践我们回馈社会承诺的最好的发言人。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微软公司向多年来支持我们开展公益活动的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包括今天在座的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这样的机构长期以来给于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而且我们也希望通过跟各界的合作,我们能够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持续全面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

探索“第四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团 作者:杨团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49:52

我讲的题目是探索“第四域”,大家首先可能会问“第四域”是什么概念,大家知道“第三域”是什么概念,“第四域”和“第三域”有些什么关系?我想先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我先想说探索“第四域”,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命题?今天的论坛是公益论坛,为什么要论“公益”,大家知道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现在成为中国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环节,甚至是“抵制库”,这里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在市场体制下快速有效发展公益事业的机制和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公益事业都是政府包办的,政府包办是把它分成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企业办了一部分公益,事业单位整体上教育、文化、新闻出版都是办公益,这些事业单位和政府是连在一起的,是政企不分的,市场体制下首先提出来的是命题,78年改革是政企分离,接着就提出了“政事分离”,但是“政事分离”是怎么个分法?是不是像把企业推向市场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者那样,我们要把事业也推向市场,成为一个独立的事业经营单位。我们认为“政事分离”就要要走“政企分离”的道路,所以我们提出了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还有的叫做私人化的口号,这样做了已经相当长时间了,从开始提出这个口号,比如在农村,我们把乡镇卫生业几乎整体肢解,变成个人承包,还有一些乡镇卫生院就卖掉,还有幼儿园、中小学,整体全卖了,这是最极端的,但是其他的地方像这样的一些改革也很多。

走到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发现问题非常大,也就是说,我们用一个解决政企不分的方法去解决“政事不分”,把事业完全像企业一样做,我们没能保护穷人的利益,这样我们才发现原来公益事业和做企业不一样,不能够用那样一种方法简单地去做。那么,这样就提出来了,到底我们该怎么做?我提出这个探索“第四域”,完全不是咬文嚼字,是完全思考上述这些问题,然后我提出来的从命题、概念、理论,然后到实践和政策的一套构造。

我提出的“第四域”,首先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是指的由社会公共服务运营机构,也可以称之为新事业服务机构构成的领域。是专门从事社会公共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它的领域是很宽的,包括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这些公共性的领域。

“第四域”独立于市场(第一域),也独立于政府(第二域),还独立于志愿域(第三域)。“第四域”为什么称之为“事业域”,我以为“事业”这个词来自中华文化的正语,它表达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比如中国历史上从来把文化发展称之为文化事业,从来不称为企业,这些领域的产品和运作既包括公共性的内涵,又包括经营性的内涵,只具有经营性内涵的产品,比如我身上的衣服,它是纯粹的市场产品,或者企业产品,而只具有公共性内涵,不可能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购买和实现它的,政府产品比如国防,这种产品也不是“第四域”,它是完全纯粹的政府产品。我所说的“第四域”是位居于两者之间的,就是既有公共性内涵,又有经营性内涵。那么,所有的这样的事业产品都具有公共性和经营性这两重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业产品都需要事业组织的外壳,只有当这个产品的公共性内涵不能够为经营性内涵所反映的时候,才需要事业组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有一些事业产品可以不用保持事业组织的形态,可以改为企业形态,尽管这样的企业它也是有公共性的,它的社会公共责任是要高于其他企业。

例如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很多科研机构划自负盈亏的机构,然后诚它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种公共性它用一种事业组织的形态,用一种企业形态,并不见得妨碍它

的公共性,它就出去了。另外还有一些是不能够用这样一种方式做,我们要考虑它是否保持事业组织的形态。我有一篇论文探索“第四域”,专门把这四个域做了比较,还有五个变量,这个内容在这里没有时间讲,这四个域在动力机制上靠近政府域,在组织结构和人员类型上和市场域、政府域同属于政府组织的范畴,在它的核心财源和资源的配置上,它和政府域也有类同的地方。它在手段和操作的方式上很像企业,它在理念上又很靠近第三域。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其他域的各种特点在它这里是有所反映的,但是它是可以独立于其他域的,因为它有它独立的品格,有它独立的一种形态,有它独立的发展空间。

那么,构建“第四域”,我以为有这么几个意义:第一,可以推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刚才我讲公益事业要“政事分开”,但是“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不一样,政事分开不是完全一样,也就是政府对于事业发展富有规划、组织、融资、安排生产、评估、管理、监督的责任,绝不是因为发展公益事业就要把它扔出去,让它和市场的企业一样。相反,政府对它赋予的责任在市场体制下,比计划体制下还难做,还困难,但是这样的一些责任,这样的一些功能,正是推动“第四域”发展最重要的关键。

这里就谈到了实际上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我把政府刚才讲的规划、组织、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评估这一套都叫它一个整体的决策体系,实际上这不仅是决策,还包括管理。执行是指这个公共服务的执行,“第四域”是它执行的主体,“第四域”执行的主体,它和“第三域”,就是我们所讲的志愿组织,那样一些主要是靠筹款来做事的这些组织不同,“第四域”的教育、“第四域”的卫生,它们都是一些专业化的机构,这些专业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服务,它们必须有一个正规化的结构,甚至它的人员也要有等级制五制。这些东西都和“第三域”的正规和不正规相结合,人员的组织更多是网络的,而且它的资源更多地来自于捐款,而不是收费,这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我们这样做得话,一个是推进工业事业找到一个把手,找到一个政策制度研究的概念。它可以把“第三域”和“第四域”分开,这样我们把国际上的“第三部门”这个词分成了两块,一块是以志愿作为主导的,以筹集善款,包括捐赠自己的劳务作为主导的,这是属于“第三域”的工作。而“第四域”工作是非营利的,但是它又是经营性的,那么它这种非营利和经营性的结合,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市场和公共服务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来解释“

三、四域”和现在的“第三部门”有什么关系,我认为中国的“第三部门”和世界上的“第三部门”不一样,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第三部门”,为什么它不提“第四域”,因为它的“第四域”是从“第三域”里长出来的,最早都是教会来办学校和医院,后来是大量的慈善的捐款组织来办服务的组织。而在中国不一样,中国在我们计划体制下已经有了大批的服务组织,就是这些事业单位,而我们的“第三域”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发展,它是非常弱小的,由这样的“第三域”来办“第四域”几乎是很艰难的。

所以,中国走的路一定和西方不一样,如果把“第三域”和“第四域”划分开来,它被统称为中国的“第三部门”的话,我们可以了解这两类机构,也就是志愿的组织和事业机构、新事业机构之间的关系,这样可能会推进公益事业更能够找到一种把手。

最后,探索“第四域”对于对于二十一世纪公共服务的动机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从服务的提供的角度,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的区别,主要就是在于服务的选择和供给,是集体负责还是个人负责,是集体选择还是个人选择。而不在于服务的享用者,也就是公共服务最后也都落到每一个人,从服务的享用者和接受者讲,他们两个没有区别,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个公共机构在这里给你提供的服务,来公共推动融资、管理、监督、评估这个工作,或者政府、或者社区的公共机构在做,这才是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最根本的区别。生产者是谁?生产者是私人部门,是私人企业,还是属于我刚才讲的新事业机构——“第三域”,还是属于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志愿组织带领的事业机构,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三角型的头,是谁在规划组织,没有谁规划组织,就是私人服务,有人来规划组织,这类服务就是公共服务。按照这个观点来看,也就是说公共服务在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有大发展的,因为它可以容纳私人服务,它可以把提供私人服务的这些机构都当做生产者,在这个角度上对它加以规划组织和安排。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服务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势必是一个很迅猛的发展,公共服务发展会导致公共服务产业形成,而公共服务产业的概念跟传统私人产业不同,就是它有规划者,这个规划者和生产者之间结成的常规的一种关系,我们可以叫它是一种“产业形态”。关于这些东西,是一些探索的概念,同时也做了一些试点,包括我们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第一是在陕西洛川做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我们在建设公共资产,同时在探讨怎么样建立“第四域”的公共服务组织。另外,我们在大连也在做试点,在大连的试点已经做了四年,在那里建立公共服务社,而这个公共服务社是属于志愿域(第三域)的组织,“第三域”组织的发展我们发现需要“第四域”的支持,所以下一步我们在大连的试点要做成“第四域”组织。

伟大的共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作者:张晓明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49:04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来谈一下自己的研究体会。关于自由人之间的“伟大的共谋”,这个出自我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去年出版的,书名就叫《伟大的共谋》,这里谈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应该如何建立,人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理论性的探讨。

今天,我在想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感触还是比较深的。我觉得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本身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前几年讲的比较多的是“经济论坛”、“发展论坛”,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公益论坛”,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进步也非常快。如果说“经济论坛”象征性地肯定了“自我利益”的合法性,代表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历史进步的开始,“公益论坛”应该说是从“利他”的角度,这样一个利益关系结构的建立,代表了一个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出现。今天我主要想讲三个观点:

第一,我说一下关于公益事业或者说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关系两者极端的思想。如何把公益事业看成是一种一场自由人之间的“伟大的共谋”的发展。可能我书上讲的是谋求个人利益的或者说谋求个人利益之间的最大的部门。追求个人利益对人个人之间如果形成共谋,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有两种极端看法。一种是从古典经济学开始,人们认为出于自立了,自发的交换,完全可以达到或者自动达到社会总体利益的和谐。我想应该说在亚当斯密的一段话当中表现的最充分,那段话原文就不舒服了,意思就是每天早上面包都是来源与个人私利,而是一种牟利的行为,在古典经济学看来,从个人私利的愿望出发,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需要,国家从中加以调节,国家的重量越少,越有利于这个社会的总体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亚当斯密甚至说,我们没有见到哪个从总体利益出发,从公共利益出发的行为,达到什么好的结果,它反过来把这个观点进一步推向极端。亚当斯密的思想来源更早经济学家的观点。应该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利益协调和均衡,把它先天包含在自利的交换动机之中。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我利益的交换无法自发地形成社会总体利益的和谐,必然要造成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济危机。因此,应该由某个社会机构代为个人作出经济决定,从社会总体利益出发调节生产活动。这种看法是错误地将可能出现的不平衡与不和谐为理由,否定自我利益动机作为出发点的合理性。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一种基本思想,以所谓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构建为代表,而后一种以社会主义指令性计划经济为代表。我们如何实现“伟大的共谋”,曾经产生过这样两种极端对立的思想,这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观点。

其实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应该说这样两种思想都是没有存在的可能和理由的,因为没有一个依赖于叫大规模公共与交换来满足其需求的现代社会,能够完全建立在行政命令基础上,而抹煞个人的经济意愿。同时,也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建立在个人利益和自发条件基础上,实现均衡和和谐整体的发展,应该说这两种经验的思想,也没有这样一个社会能够完全建立在个人利益的自发调节的基础上。因此,所有社会都必定是两种因素的不同混合,只有对利益交换关系进行多种制度性安排,才能真正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其经济愿望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制度建构,只有建立起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多层次的社会利益转交体制,市场经济才是稳定和可持续的。

这样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最关键的观点,作为一场市场经济环境下叫自由人之间的“伟大的共谋”,它最关键的问题是一个制度的建构,它关键取决于一个制度的建构,所以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多层次的利益转交系统,它实质上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制度的建立,在这样一个制度的体系中,首先人们通过市场的自动机制相互直接交换其利益;其次,人们通过社会过程,以社会共同利益的名义间接交换利益。在这个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思想,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利益转交”系统,在这里“转交”意义是特别突出的。现在我们国家有转移支付的功能,人们已经习惯于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在理论上称为国家对于一般经济收入的“转移支付”的职能的建立。

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是稳定的:在正常的经济交换秩序中获得成功的人,在完成一次“游戏”后,也通过种种社会和政治的机制,为不知名的不成功者有所贡献,使他们在重新进入经济竞争领域时有更好的条件。“游戏”是要多次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这样一种经济活动才是能够持续的。如果是进入一次“游戏”之后,出来的人是失败者,而下一次进入的时候,他再次进入这个“游戏”之后,低于上一次“游戏”成功者,这个游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市场经济这个游戏可持续,它必须在完成游戏之后,成功者对失败者有所贡献,这是这个“游戏”得以持续的最关键的因素。那么,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贡献不应该是以个人恩赐的方式直接给予他人,而是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机制间接地到达他人的手上,它是作为普遍的个人的“应得”的权利的方式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培育独立的人格,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才能在个人心中树立对社会共同体的忠诚,从而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和富有生机。

我曾经跟研究经济人讨论,澳大利亚这些学者说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不提倡这么做,我们提倡通过一个制度,个人跟这个制度打交道,我们不提倡个人之间的交换,哪怕是一种非市场机制的交换,这样不利于养成个人独立的机制,不利于养成个人独立的人格。这样一种社会利益交换体系的建立,其实它最终导致的是文化变迁,一种文化的变迁。公益事业是可以由道德教育来强化、来推进的,但是它并不是建立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出发点不能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只有在这样一个制度结构上,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日益完善的制度结构,在这个结构制度基础上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基于社会共同利益,被深化了的良好的文化和道德的观念,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这是我对于今天这样一个论坛的感想,和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体会。谢谢大家!

公益是和谐社会的新动力---公益时报社社长、企业公民委员会总干事刘京

作者:刘京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47:02

我演讲的题目是“公益是和谐社会的新动力”。大家知道,我不是专家,应该讲我是一个公益的实践者,三年以前,我们创办了《公益时报》,在座的有很多负责人,也有做企业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创立,实际上第一是寻求一种为社会服务的手段,我们在做《公益时报》的时候,当时我在想一个问题,“公益”对我们当今社会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寻求一种为社会服务的手段,你在从事的事业你都不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很难满足社会的一种需求,也就是说你提供的服务很难让社会承认。所以,当时我们在《公益时报》创刊的时候,也做了“公益论坛”,我当时坐在最后排,虚心地听很多专家在谈论“公益”,听完了以后,我觉得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是没有回答公益对社会的发展到底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觉得更是一头雾水。今天提出这样一个题目,应该基于我三年多的实践,当然最主要有这么几件事情来作出这个题目。

第一,我看到资中筠先生写的《散财之道》,她这本书提了一个观点,因为基于对美国形形色色的基金会的总结,她提出一点,说公益是社会进步的三大动力,而在美国社会里面,大家公认的公益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三大动力之一,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第二,我们在上一次跨国公司公益论坛的时候,认识了朱传一先生的哥哥朱传巨,他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实践家,我们一见如故,我们在很短时间交流很多,他有一次打电话告诉我,他说刘京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他讲公益可以让共产党员万岁。最近他到北京来,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流,当时他问我一个观点,也可能大家能回答上来,他说你知道美国这么强大是为什么?按照常人的想法,美国的强大可能是三权分立、资本主义等等很多,我们想的一些答案不是他所说的,他告诉我美国的强大是基于形形色色的NGO组织,这么一只看不见的手。我觉得朱先生的观点非常让人深思。

第三,我们现在提出来“和谐社会”,所以基于这么一个情况,和我们做《公益时报》三年多的实践,我们提出来“公益是和谐社会的新动力”,在我们《公益时报》创刊三周年的时候,我们的一个社论就是这么一个题目,所以今天拿这个题目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一共讲三点:

一,公益是一面新的旗帜。

我们知道每次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都需要有一个新的强大的推动力,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才能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日益增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并不断发展进步。二十世纪中叶,我们找到了政治上的利剑,就是民主革命的大旗,斩断了身上的枷锁,实现了民族的解放。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次解放。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寻到了经济的法宝——市场经济的旗帜。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的繁荣,这是中国人的第二次解放。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与社是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人的第三次解放,这就必须高举公益大旗。

最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我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社会公正、鱼水交融的社会组织环境,和充满信任、热情、正义、道德、勇气、负责的社会。建设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公益是和谐社会成功的秘码。

今天,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加剧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既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做得好,经济社会持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关于这一点。朱先生跟我讲,我这一辈子该有的都有了,我缺的是一个伟大的强劲的祖国,他担心我们在转型时期可能出现因为不协调出现的我讲的这么一点。

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能不能解决,或者说社会是否和谐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最后成功,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前途和中国的命运。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这种深层次的危机单靠以利益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手段,和以强制为特点的政府行政手段,都不能解决;只有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一套现代公益制度,才能从宏观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市场和政府不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公益制度是保护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推动市场经济建设保障体系。

谁最需要公益?穷人需要公益,弱势群体最需要公益。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城市贫困人口、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外地人、女性、艾滋病等弱势群体、社会边缘部落需要公益。

现代公益事业,就是通过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来促进基本社会服务的改善,以满足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的迫切需要,进而缩小社会矛盾,实现全面小康的。

其次,公益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提高政府效益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大量的政府事物通过NGO组织去做,NGO组织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它运作的效率的高低。

最后,公益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新的思路。公益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公益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富裕阶层、强势阶层怎么对待贫困者、弱势群体的问题。一个公益制度缺失的社会不可想象。各国历史上出现的社会动荡和倒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归结到一点,是没有了公益,没有平等,没有公平,没有公正、正义。没有公益的历史,没有公益制度的历史只能有两种,一种是和平时期富人侵犯穷人,还有一种是革命时期,穷人侵犯富人。我们今天可谓正处在一个公益饥渴的时代。建立公益制度还是让基尼系数继续高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选择。

在这方面,美国是我们的榜样,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人之一,著名华侨朱传榘先生讲过一句话,美国为什么能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就是因为美国有公益事业——成千上万个公益性民间组织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刚才我讲的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也不是搞公益方面研究的,他是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和中国对比得出来的结论,我在很多著作中还没有看到这么一种说法。

最后一点,公益给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动力。

恩格斯讲,社会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现在中国最需要公益精神。我们报纸上要做的就是要传播公益价值理念,唤醒整个社会的公益精神。

我印象深的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报纸前一段有一个论坛,讲了一个作家,讲了一个故事,说到美国去,看美国的富人区,带他去的朋友,他问这个朋友,你看到富人嫉妒不嫉妒,他说我有机会要超过他,要向他学习,到了日本之后也是问同样的问题,回答也是今后我要赶超他。后来他带着同样的问题到了中国的南方,看到富人区,有很高的院墙,还有狼狗,当时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恨不得一把火把它烧了。这个故事反映了当前中国的仇富心态,刚才艾先生已经解答的很好了。社会责任感的普遍下降,爱心和公益性的严重缺失,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严重危机和不争的事实。

如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如何建立中国的公民价值体系?在一个现代公民社会里,传统的道德说教已经显得过时,而来自于西方宗教的感恩观念,显然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现代公益事业不同于传统的慈善事业,第一,公益不只是一时的救济救贫,而是从制度出发,来考虑从根本消除社会贫困;第二,它不只是一种道德上的施予与恩赐,而是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使穷人或不成功者在重新进入经济竞争领域时,有更或的条件和更平等的机会,以便让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够得到有的保障,每个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获取各种信息、过上体面的生活。

在这里,“帮助”不是以个人“恩赐”的方式直接地给予他人,而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公益机制间接地达到他人手上,是作为普遍的个人“应得”的权利的方式实现;

在这里,没有人身依附,没有私人恩怨,所产生的是对社会共同体的凝聚与认同。

因此,这这样的公益制度产生两个最积极的结果:一是可以培育独立的人格,激励每个人的奋斗精神;二是在个人心中树立对社会共同体的忠诚,从而使得我们这个社会更加稳定和富有生机。

因此,现代公益精神不是建立在传统社会道德教育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个人之间“感恩”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日益完善的社会公益制度的基础上。

美国的布什总统曾经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讲,美国最美好的事,就是至少有一半美国成年人,每半个月至少做去做一次公益活动。美国的公益之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穷人和富人,要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要建立和谐关系。另一位大企业家洛克菲勒曾经富可敌国,他捐赠建立的芝加哥大学为他的国家持续不断地生产光荣和梦想,他的财富也因此获得了永生。诺贝尔留下的财富成为全球科学家、文学家致命诱惑,成为新宗教,成为现代文明的一极,成为全人类的光荣与真理的代表。是卡耐基、洛克菲勒和诺贝尔的财富,代表了财富的信心和理想,代表了财富的品格,代表了财富的生命,也代表了他们民族与国家的命运。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商人、企业家们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支柱、主流阶层。中国企业家阶层崛起之后,也非常需要并正在寻找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构建。而现代公益观念和社会责任,无疑是当代中国企业家阶层最紧迫的需求。企业家的公益,核心就是社会责任,人文关怀和新财富精神,除了对外热心参加社会捐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还包括对内的员工关怀,和鼓励企业员工参加各类志愿、社工等公益活动。

公益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生活方式。自然经济条件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产关系是一种低生产力水平的产物。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中国将从一个熟人社会向一个公民社会转变。现代公民社会通过公益制度培养每个人对社会共同体的忠诚何主任翁精神——“这个社会是我的,我有责任把它变得更好”。

公益是一种普遍的互助的价值观念。主动性是人性当中最有革命性的要素,公益凸显了人性最革命的力量,不靠神仙皇帝,一切要靠我们自己。在公益组织里,每个人参与公益活动,不再需要光环,也没有压力,只要愿意奉献,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做事。中国自古以来的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帮老助残的传统美德,将通过制度化、专业化的公益服务体系得以传承、光大。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就来源于现代公益制度的创建。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们认为,21世纪是不是中国的世纪,除了经济上的强大,还要看中国重不重视公益精神。如果中国人没有公益谨慎,中国只能成为一个一般的国家,只有公益,才能使中国走向伟大。

如何加强和谐社会的新动力---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 作者:王振耀 来源: 公益时报 发布日期: 2004-12-31 9:43:46

要总结,题目怎么定,我觉得我只能定一个新动力怎么加强,听了半天的发言,需要政府,我们司就管公益事业款捐赠,能说轻飘飘鼓励大家的话,说完了之后,说什么也不是,走了。行吗?我想各位要求的恐怕是你这个司长代表你这个司,实际也是政府,对下面发言有什么反映,交一个什么卷子。

我的认识很多,感触很多,但我觉得直接的看感触先是两点,一是中国文化包括我们自己,包括本人在内,长期以来有根反公益的毒刺在我的脑子里,我不解剖别人,我们想想谁同意给从事公益事业的人,拿我们捐赠的款收入到中级以上,那怎么行,做公益还领高工资,拿我们捐款要发高工资,什么思想,不让人家做,做公益活该死,活该干什么,这不是仇视公益嘛。美国基金会的工资都不低,我们不是,查这个基金会,查那个基金会,我觉得查的比我们查政府还查的严,要查了,社会舆论了,他不查了,社会舆论推波助澜,第二,我们的政府也染上了毒刺了,也中毒了,干什么呢?多年我就说这个,公益事业要发展,很多公益慈善家出来,给了人家什么荣誉呢?很少,我们倡导了半天,这是第二届公益事业捐赠奖,第二届既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脸红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建国以来这么多年来,政府表扬了多少慈善家?上一届是去年。同时对税收有什么免税的政策呢?刚才大家呼吁了,我们做得也很不够,免税政策非常缺位,这个东西怎么还要免税呀?政府管理体制上就遏制或者不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今天非常受震动,我检讨以来,我们自己,我们身上管理组织方面,在理念以及在政策机制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这个不能回避。今天听完了,就不能光说说,听完了怎么办,我想就我这儿今天想到了四个反映,是四项措施:

第一,调整政策,把“免税”这件事情真正办好,一定要开始免税,要免到什么程度呢?我倾听今天的舆论有一个立足点,请大企业捐,可是有一种观点认为,都讲美国,说美国真正捐款的大部分是我们平常人,我们在座的这些一般人,一般人的捐赠才是美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牢固不破的社会阶层,可是一般人的捐赠能免税吗,美国做到了,经常捐的旧衣服,也有教会写上条子,免税,算到税里,缴税的时候抵税,你捐赠一件旧衣服,教会都给你折价了,一般人都愿意捐了。我们不要说一般,扣工资,免税吗?愿意吗,大家扣烦了,扣到最后,大家都来扣工资,最后就别扣了,索性就一家扣算了。这样公益事业瞄准于大企业,不鼓励和支持每个普普通通的公民来参与这项事业,这个事业是不行的,还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应该既鼓励大公司,同时更在乎日常人,他们的捐赠,他们的免税政策,来真正使我们的公益事业生长于我们每个不同人的生活之中。

第二,要更深入、多种形式地开展表彰活动,要授予各类各样的公益事业家以更多的荣誉,不仅仅是公益爱心捐助奖,还有更多奖。比如今天公益事业都很多,比如在座的徐永光秘书长,从事这项事业很有名气,政府给了他什么名号?没有。没有就说明政府没有认同人家,或者认同不够,自生自灭,你表扬很多事,表扬很多人,为什么缺一个徐永光,就想不出一个名字呢,别人谁不够,不能空泛地说政府不够,本司不够,本人工作不够,不要说的太宽泛了,太宽泛了,没法解决。

第三,要搭建各种平台。搭建什么平台?刚才徐永光先生说“评级”是一种,但怎么定级怎么评,可以研究,我们同时开了捐助网,同时公开各类各样的公益事业的项,不是我们做,是政府牵线搭桥,鼓励大家多种形式地来做,我们想搭建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在这方面也需要我们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第四,立即组建专家组,这个专家组的名称就应该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专家组。我们一定请来一个,偶然的因素,他没有有意识,偶然的因素,表演艺术家姜昆,我们问你愿不愿意当公益事业方面的专家?他说你们司请我就够了,要够了,这个事很好。今天我们很受启发,有很多好的主意,为什么只能到现在才提出来,为什么不能源源不断地提出来,是因为我们不太谦虚,请这些公益事业很多有思想的人作为我们的专家,比如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我们经过认证立即执行,这样才能建出一个比较好的机制来促进我们公益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镇)2008年度档案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科学精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