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现场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

2024-04-11

多次现场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精选4篇)

篇1:多次现场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

多次现场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聆听他的学术报告,总是感觉淳厚、细腻和新鲜,平凡中见神奇,心向往之。“润物细无声”是于永正教书、育人的诗意写照。

在于永正的报告和文章中,不时提到一个人:朱作仁(浙江大学教授)。朱作仁对语文教学有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而于永正对于朱作仁的一些主张、观点进行了发展和丰富。

“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朱作仁)于永正在教学实践中将其总结、发展为“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他说,自己爱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学生喜欢我,我就会喜欢我教的语文。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才意味着教学上的真正成功。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永正在《格言——我的导师》中回忆自己受第斯多惠这句话的影响:我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句话的。我如梦方醒,开始把注意力从关注课本、关洋教法的选择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转向了如何对待学生上,特别是如何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不是说钻研教材不重要,不是说教学方法不重要,而是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要走出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误区,转向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句话:以人为本。的的确确,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于是,于永正内化为“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无论从大语文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角度来看,都是可资借鉴和实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五重教学法”指: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伯棠在1985年徐州空军后勤学院礼掌听了于永正《草》后,按捺不住激动心情,撰写了《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教得雅朽,学得愉快》,赞扬于永正的课堂让学生“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他说,一节课是“于老师智慧、功力、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及其品格的信念体现。”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于永正认为要做到:第一,要善良,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第二,有责任心,严而不厉。第三,要爱读书,爱写作.

篇2:多次现场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观摩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珍珠鸟》,第二部分结合该课教学做了以“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整个过程体现了简单语文教学理念,听完后受益匪浅。

于老师重视读。<<珍珠鸟>>朗读课文时,因为学生手里拿的是暂时打印的课文,"蔓(wan)"字音出现错误。于老师由这个多音字的讲解,提出了“以学定教,顺势而学”。文中儿化音让好几个学生反复读。长句子先让学生读,自己示范读。指出读书要自然。“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句中,“真好”读出好几种语气,不同语气传达出不同感情,用于老师的话说是“以情带文”。提倡默读课文,便于思考,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做记录。注重用词准确,形容小鸟只能用外形,外貌、外表都不准确。由此联系到写作文,要写好植物动物外形,除了仔细观察,还要反复读作文、课外书。他说,多读书能力会渐渐提高,老师讲的是方法,书中营养要自己吸取。讲完课文后,让老师们思考:学生缺少什么?

通过这节课反映出这些问题: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精神,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篇3:多次现场观摩于永正老师的示范课

一、幽默能调节课堂气氛

幽默有多种功能, 最明显的就是能将平淡化为趣味, 将繁杂化为简洁, 将单薄化为丰富。不但能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能让教师的课堂收到余味隽永的艺术效果。

例如,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 请一个学生进行朗读。这个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 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叫人越吃越爱吃……”学生读完后, 于老师扫视一遍教室, 一本正经地说:“小建同学最投入, 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 使劲咽了两次口水。”学生们先是一愣, 很快便回过味来, 全都“咯咯”地笑起来。“课文中描写的事物, 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 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 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 仿佛看到了杨梅果正在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 于是才不由自主地流出了‘哈拉子’。”学生们笑得更响了。

可见, 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使课堂变得轻松,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了课堂活力, 不着痕迹地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重要的读书方法。

二、幽默能启迪学生思维

富有幽默的教学, 不仅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而且能开启心智, 给人以艺术的灵气, 促进学生思维灵敏性, 使理性认识建立在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之上。

例如, 于老师在教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时, 让一位同学读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说的有气无力的话:“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 这位同学读的时候, 声音很大, 既有“力”又有“气”。于老师幽默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 要么这个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 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位同学再读时, 耷拉着脑袋, 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响起来。

教学幽默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 于老师把他的幽默融入课堂, 又深入浅出, 使语文变得简单。并且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 启迪了学生思维, 活跃了学习气氛,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幽默能使课堂更为和谐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对于能否使双方都有良好的情绪, 最终归结到能否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至关重要。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通常会以宽厚、温和的态度对待各种学生。

例如, 于老师在让同学读《翠鸟》第三自然段时, 发现小庆打了个哈欠, 还用胳膊碰了同位一下, 并在嘀咕什么。“小庆, ”于老师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请你去逮一只翠鸟来。”小庆慢腾腾地站起来, 茫然地看着老师。于老师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并加上一句:“请你不要推辞。”“到哪儿去逮啊?”小庆可怜巴巴地扫视着, 全班同学也面面相觑, 神情迷惘。“大家都在读第三段, 谁知道, 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开口, 小庆自己说道:“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 洞口很小, 里面又很深, 谁上得去呀!”于老师哈哈大笑, 同学们也立刻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篇4:于永正老师的本色教学

平实而睿智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其参与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方式是以文本为中介的,是凭借文本进行交流沟通的。阅读对话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师生各自阅读文本,同文本进行对话。第二层是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就这两个层面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和发展。因此,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也就失去了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吧!

(板书完课题)“作者是鲁迅的什么人?周晔的父亲是鲁迅的什么人?”于老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拉家常式自撇话引导学生了解清了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提生读课文时,一生不举手)“你为什么不举手?是没把握,还是害怕?多读几遍,你会读得很好的……”在教学中关注学困生,于老师站在学生立场上分析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既拉近了师生关系。也让学困生在教学中得到了发展。

(与一女生演完周晔与鲁迅的对话,面对一直发笑的男生)“你一直在笑,说说你为什么笑?”调侃式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激励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为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奠定了基础。

反思:在教学中,教师常能深入地解读文本,组织凝练而优美的语言,但因为没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让教学变为无效劳动,把学生隔离在了对文本解读的门槛之外。

朴实而巧妙的教学设计

纵观于老师的这节课,家常味十足,最奢侈的教具不过是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俨然我们平耐上课的样子:板书课题导入——按要求自由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指导朗读感悟——小练笔。可细一琢磨,于老师的课随意中却独具匠心。

其一,板书。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张庆老师曾说:“阅读教学要提领而顿”。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于老师利用板书的字词、句子抓住了“领”。如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鲁迅在用婉转的话语教育不认真读书的侄女。于老师在与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夸自己的记性好,周晔却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看到了慈祥的伯父。再如教学第三部分“饭桌上的对话”时,于老师抓住“你想,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引导学生联系课后查阅的资料理解字面背后的含义,学生看到了与黑暗社会不屈不挠作斗争的“伯父”。

其二,三读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水就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在读完每个故事后分别让学生读这段话,随着“伯父”形象的丰满,学生朗读越来越动情。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朴实的气息。但并不空洞,于永正老师用最本真、最有效、最直接的、最能触动儿童心灵的语言进行交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就是朴实,就是本色。

扎实而有效的训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听、说、读、写训练贯穿于整节课。于永正老师从板书课题时指导“鲁”“迅”二字写法,引导学生树立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在“追悼、吊唁”“爱抚、爱戴”两组词词义的辨析中,学生学会了准确用词;在声情并茂地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融入了文本,与文中人物共悲喜;在想象写出“饱经风霜”的车夫的形象中,学生触摸到了饱受黑暗社会折磨的劳动者的脸。于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扎实地履行一名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高三总结会校长发言下一篇:教师党员自我批评发言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