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2024-05-04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共8篇)

篇1: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一书,让我从中领略到一代名师的风采。那一篇篇精彩的语文教学实录,颇有见地的教学论述,读起来令人折服,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素质得到提升,行动得到激发,智慧得到提高。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这是于老先生在本书的开头写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沉思了许久,而后读了他的课堂实录和他的论述“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他的爱是对学生的理解、欣赏与鼓励。他那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不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运用语言、通过爱抚、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表扬、肯定、鼓励学生。在《大红花》一课中,于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和那丰富充沛的情感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于老师把“重情趣”作为“五重教学”的首要内容,在他的很多课例中体现。这也是“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求真求实的艺术。他的爱是一种负责。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的自评中,于老师说,“课堂教学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没有平时的教育,学生没有读、思的习惯,”平时不善于、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在这里我看到了课的背后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真和实。于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这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这不是他在教学上追求的一种真,一种实吗?在《月光曲》教学札记中,于老师对自己说:备课,你一定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该弄明白的,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把所需要的东西一一记在备课本上,那怕是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彩色粉笔。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就反映了他这样一种“默”和“磨”。这种“默”和“磨”我认为这也是对教育事业求真求实的体现。而于老先生这种求真求实的教学艺术背后藏着的是什么?那就是爱,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爱。

一节成功的课是“综合”的,是教于学的完美结合,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于老师的课,是他智慧、人格、学识的结晶,是他的教学观、人生观、学生观的生动体现,处处折射出“五重教学”的思想火花。

这本书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从中看到像于老师这样的名师,这样的老教师是怎样把握教材,是在怎样的教学观、语文观、学生观的指导下,用什么方法教语文的。

想想自己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十分愧疚。我的身上有“语文”的气息了吗?没有。不过,今后我会努力让自己像个语文老师。我希望我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第二,认真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当然,我这些“努力”要倾注的是爱,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读书心得体会

祁生仓 2013.3.4

篇2: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读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实录荟萃》心得体会

最近在读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实录荟萃》感受很深,同时收获也颇丰。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他非常注重读与写的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也正是受于老师的启发,我在课堂上认真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来提高学生的读写习惯。在课文17课《相片》中我让学生站在妻子的角度给在前线的抗日丈夫写封信,由于课上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读、品、悟,再加上老师的气氛渲染,对课的内容理解的很透彻,布置下写作以后,每个学生都写得非常认真。起初我想,写作文是学生最发愁的事,担心孩子们会写不好。写完以后我让每个孩子读了自己的作文,并在课堂进行了评议。出乎意料的是每个学生几乎写的都非常好。课后认真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我想就是语文课上读写结合“量要适度,要求要低”。一切在不经意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不能把孩子教的太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  

篇3: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一、“激将”——溅起课堂上美丽的浪花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而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的窗口。如何在课堂上根据课题来“激将”学生质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呢?书中于老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激将法让我不禁拍案叫绝,再一次细细品味。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生:为什么第一次抱母亲?

师:为什么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问得……好像……得改一改。分两次问,能改一下吗……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

师:从这个课题看,第一次抱母亲,要么是她的儿子,要么是她的女儿。她提的问题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作为子女,抱母亲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问题要提?

生:他多大的时候第一次抱母亲?

师: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时候第一次抱母亲?

生: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

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抱母亲呢?

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

师:好,看来同学们很会提问题。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就是你们思考的结果,提得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我”是什么感受?还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现在打开书,答案在书里,请翻到《第一次抱母亲》。

《孙子兵法》中曾说过“请将不如激将”,“激将”在于老师的课堂里呈现得如此精彩。于老师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然、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们在这个愉悦的课堂里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成了语文课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真爱”——扬起课堂上美丽的风帆

在这本书中,我处处都可以看到于老师“真爱”的痕迹。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和谐。在这无声的世界里我看到于老师正“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我看到于老师把学生当成朋友,平等地对待学生;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正勇敢地向老师挑战,指出老师的错误;看到于老师面对学生的精彩正毫不吝啬地表扬,面对学生的错误正真诚地纠正……

读着读着,我终于明白于老师的教学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是因为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是这种真诚的爱让于老师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正是这种广博无私的爱赢得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于是一堂堂精彩的课在他真爱的呼唤下扬起了风帆,行驶在教育的前锋中,让后辈们为之赞叹,为之仰慕。

篇4: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师: 同学们,我姓什么? 叫什么?

生:(全体)姓于,叫永正。

师: (板书: 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我来自江苏徐州,是一位小学教师。怎么称呼我啊?

生:(全体)于老师。

师: 称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1: 还可以叫您于爷爷。

师: 握握手。叫我于爷爷,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亲人。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2: 于伯伯。

师: 于伯伯,我一下子年轻了,降一辈,由爷爷变成伯伯了。(笑声)

生3: 那我就再叫亲切一点——永正叔。(生笑)

师: 握握手!啊哟,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

(几秒钟后)

生4: 于永正好!

师: 我是说谁敢叫我于永正。

生5: 于永正!

师: 到! 在下便是于永正! (笑声)同学们,他叫我于永正,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朋友。名字就是由人来叫的,是个符号。叫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叫我于爷爷、于伯伯,是把我当作他的亲人。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齐声): 可以!

师: 据我所知温岭太平小学特别强调读书, 同学们读了大量的课外书,背了好多古诗。最近呀,我搞了一张试卷,据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专家出的,而且是专门给六年级的小学生出的。专家说,这张卷子可以测试你们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如果你做得很好,就说明你的知识很渊博。(板书: 知识渊博)我认真地把这张卷子看了一下,发现这张卷子并不难,特别是对你们太平小学的六年级同学来说,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看在座的都可以做出来,都可以证明自己是知识渊博型的小学生,不知道同学们对考试有什么看法?你们愿不愿意测试?

生: 愿意。

师: 有不愿意的吗?

生1: 老师,我不想考试,考试太多了不好的!

师: 嗯!她讨厌考试,考试给她带来很大的负担。(问另外的学生)你呢?

生2: 说实话,每个学生都不是心甘情愿参加考试的。可是仔细想想,考试好像对我们也有益,所以我有点愿意,有点不愿意。

师: 握握手,说了真话。她对考试作了认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就猜想你们当中肯定有又想考试,又不想考试的。你呢?

生3: 其实我们都不愿意考试,是尊敬您,为了给您面子,所以我们才说愿意考试。(生笑)

师: 是为了给我面子才说愿意考试。真好!有时候,是要给别人面子的。有愿意考试的吗?

生4: 我愿意考试,因为我觉得平时自己在班级里是读书比较多的,我想测试一下自己的知识是否渊博。

师: 噢!她想证明一下自己,很自信。你呢?

生5: 我是愿意考试的,虽然说我是打灯笼上茅房——找死,(生笑)但我家是开书店的,我阅读的也比较多。人们常说,重要的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参与,所以我愿意!

师: 握握手!虽然你引用的这个歇后语不好听,但是这个歇后语能说明问题,有意思!而且,我赞同你说的观点,过程比结论更重要。你呢?

生6: 我也是比较愿意考试的,虽然我的知识不是特别渊博,但是我觉得考试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如果现在知识已经比较渊博,也要继续学习;如果不渊博,今后就要更加努力学习。

师: 这种态度好。听见没有?证明一下,如果真的知识渊博,那对自己是一个鼓励,增强自信心。你呢?

生7: 我既喜欢考试,也不喜欢考试,喜欢的是那种另类的考试。

师: 另类的?什么意思?

生7: 比如说考的是课外知识而不是课内知识。因为课内知识要死记硬背,比如默写什么的,而课外知识只要你掌握了就好了,所以我不喜欢考课内的。

师: 这位同学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作为老师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见。但是课内的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学语文,更重要的是读课外书。这一点我很赞同。好的,最后一个。

生8: 我愿意考试,因为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些启发,从中知道哪些知识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

师: 多会分析问题,头脑多冷静!我听了你们的发言,觉得你们都很好。你们对考试的看法,对考试的分析,对于老师都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断定,你们会考好,你们的知识都是渊博的。咱们下面考一考好不好?即使不愿意考的,不妨试一试,行吗?

生:(全体)行。

师: 我有两个要求:第一,要细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书: 细心 要求)记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细心到什么程度?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时间5分钟。

(发试卷,生赶做)

师: 好,时间到。(收试卷)成绩马上就可以公布了。(师边翻着试卷,边自言自语: 怎么回事?坏了!真坏了!糟糕,糟糕!发现一个,终于发现一个!)咱们班谁姓赵?叫赵一帆,请站起来。

师: (投影仪投出试卷内容)赵一帆,请把卷子读一读。

生: (读)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要求: 先填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再读读每道题,读后再做。一、 写出你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二、 默写一首诗,不写题目和作者。(三至九题略——编者)十、 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

(全场哄堂大笑)

师: 白纸黑字,印得清清楚楚。赵一帆你请坐。全班只有赵一帆按要求做了。老师不是说了吗,第一要细心,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楚;第二,要按要求做。要求多明确啊!要求是先读每一道题然后再做。看到你们此时此刻的表情,我想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谁想说?

生1: 我觉得出试卷的教授简直神了!他想到我们心里去了。一般我们拿到试卷就写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开始就让我们读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没按要求做,其他题目有诱惑人的感觉。

师: 诱惑?你被诱惑了?是吗?你呢?

生2: 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耍”了一样,(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我真不明白,那个教授为什么后面还要写,多浪费字啊!前面两题写出来不就行了吗?多简单,一下子就写完了!偏偏让我们看清楚全文。我以为下面还有,已经翻过去看了,可是最后一题没仔细看就开始写了,害得我白写了很多字。

师: 那你现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自己的心情?

生2: 我好像被人给耍了。

师: 哈哈!被人给“耍”了!用北京话说就是被人给涮了!这话很深刻呀!如果这个“耍”加上引号的话,你就会思考得更多!你呢?

生3: 我觉得出这张卷子的专家就是您——于老师。

师: 没错,我故意说是专家出的,您真有眼光!

生3: 您本来就是一个专家。我是说,您设下的这个陷阱是够深的。(笑声)

师: 听见吗?他认为我设了一个“陷阱”,而且是很深的。(笑声)

生3: 首先,您说要细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不会注意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弱点,而您在最后写上只做前面的一、二两题,而且您要求是在5分钟之内做完。这就让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就只能“哗哗哗”地做,5分钟时间做不完怎么办?当听到您在阅卷时说“糟糕、糟糕”时,同学们以为名字忘记写了,这就说明您太聪明了!(生笑)

师: 我太聪明了!哈哈哈,感受很深刻。你呢?

生4: 我觉得像参加一次跑步比赛,快要到终点,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而到不了终点;也像一群乌龟面对着火锅,一直在纳闷儿,该怎么吃呀?所以,我觉得于教授出的这张试卷就像谢张天(生3)所说,陷阱太深了,每一个同学不细心按要求做的话,真的会考不好。

师: 不仅考试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好!你说!

生5: 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招聘公司也出过这样的试卷,结果许多人落聘了。当时我觉得那些人好笨呀!为什么他们会没看清呢?现在,自己也这么做,我也觉得自己好笨呀!而您于教授好聪明!您很会利用人之常情来给我们编这样的试卷,所以,我非常敬佩您!

师: 我利用了多数人的思维习惯。

生6: 刚才,同学们几乎把我的想法都说完了,可是我还是有话要说。我忽然想起昨天我们的语文老师跟我们说的话。他说,明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很有名的老师。现在我才知道,您这位老师有名在哪里啦!您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而且您刚才说有两点要求。一是要细心,二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您说的这几句话完全是在引诱我们走进那个很大很大的陷阱。

师: 不!我是真的在提醒你们要按要求做,恐怕你们上当,怎么反而说我的陷阱越来越深呢?(生笑)

生6: 也许于老师您没有注意到,您刚才说5分钟内做完,我们就在想,既然只有这5分钟,那就只能快点做,根本没有想过要看后面。如果说是以前考试的话,我都会去看后面,因为平时考试时间多。可是现在只有5分钟,谁还会去管下面的题目?谁知道您说的要细心、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是在后面?所以,我觉得于老师您真的好聪明!利用了我们的心理。怪不得别人说您书教得好,出题都出得这么妙!

师: 是吗?我题目出得不够妙,是你的话说得妙!出口成章,如果把你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赞叹声)

生7: 我现在觉得后悔莫及,我怎么没有发现于老师这么阴险狡诈?(生笑)

师: 听见吗?他说我“阴险狡诈”。

生7: 于老师设下的陷阱是环环相扣,因为您先是说要细心,然后说按要求做,后来又说在5分钟内做完。原来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看见后面第十题“只做一、二两题”,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师: 你既然看清楚了,为什么不去做呢?

生7: 因为我看题目有十题,又说只做一、二两题,当时就觉得莫名其妙了,就稀里糊涂地做了下来。

师: 哈哈!搞不大清楚就稀里糊涂做下来!要说的同学太多了,这样吧,下面我请赵一帆来说一说。

生8: 我和大家一样地觉得老师的陷阱挖得比较深。也许有人想我比较聪明,其实不是我比较聪明,我只是记清老师的话,要细心到最后一题。为什么除了我一个,其余都没看最后一题呢?很奇怪噢!(生笑)

师: 大家很有感受,考试以前有想法,考试当中也有想法,考试以后感受更多,刚才都是有感而发。想不想写下来?什么叫作文?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和现象动笔写一写,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实感。这件事你确实感受很深,那你一定能把作文写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如果你想写这次所谓考试的过程那是记叙文;如果把这件事简单说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就是议论文。请你们拿起笔来,就今天这次考试,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你准备先出个什么题目?

生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师: 好题目!还有别的题目吗?

生2: 都是您这个“老狐狸”惹的祸。(生大笑)

师: 哇!在你面前,我变成了“老狐狸”!我相信这个老狐狸是加引号的。对吗?

生2: 是的。

师: 如果加引号,我就接受;如果不加引号,我就要难受了!

生2: 加!

师: 加引号,第一,我不是老狐狸。第二,我不是在骗你。我一再说大家要细心,把每一个字看清楚,一定要按要求做。为什么你不做呢?那到底怪谁呢?

生2: 怪我这支笔!

师: 除了怪这支笔,还应该怪什么呢?(指指该生的脑袋)这就找到根源了,既不怪我“老狐狸”,又不怪这支笔,而该怪自己的大脑,请你写下来——用《到底该怪谁?》作为题目好不好?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好文题一半,什么意思呢?有个好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记住了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你们真实的感受写下来,写吧!

(生习作,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

师: 写完了的同学,我送给你们一句话:“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语)有人请教叶圣陶,怎么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什么叫念呢?出声音读作文。这样就会发现自己作文的毛病,但是不要理解为只读三次,而是反复念。如果你写好了,为了不影响大家,可以轻声念,这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写好的同学请按叶老的方法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 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因为任何人的作文,只要你听了,都会对你有帮助、有启发。学会倾听,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谁来读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指定。(一女生走到讲台前)请你指定一位不喜欢作文的人读。(生犹豫)

师: 指定一位平时跟你过不去的男同学。(笑声)

生: 平时跟我过不去的男同学多着呢!

师: 女同学也行!

生: 还是男同学吧!让我看看。

师: 看看谁不顺眼。(笑声)(被指定的一男生走上讲台)

师: 平时得罪她了吗?

生: 我没有得罪她,是她乱讲。(生笑)

师: 等会儿,你要感谢她的,因为她给了你很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喜欢作文吗?

生: 还成。

师: 还成,说话很有分寸。这一次作文写完了没有?

生: 写完了。

师: 来!读一下。

生: 题目: 《智力陷阱》。

师: 听见了吗?是智力陷阱,不是一般的陷阱,多好的题目啊!读!

生: 一张试卷,一个智力陷阱。这就是于老师出的试卷。于老师出的试卷主要是出其不意,就像“耍猴”。我们这群“猴子”,当然除赵一帆外,以为很安全,所以放心地被于老师引进他挖的不浅的陷阱。

师: 同学们,很安全、很放心地掉进我挖的不浅的陷阱,这句话多富有诗意。这句话写得好,就这句话该加5分。继续读。

生: 谁知他这是害我们——

师:“害”字加引号吗?

生: 没有。(生笑)

师: 大家说要不要加引号?

生:(全体)要。

生: 我觉得主要是我们太轻“敌”。以为陷阱很浅,走过去没关系,所以放心大胆地跟着“引导者”——于老师走。

师: 嗨,这个破折号用得好,跟着引导者——于老师走。继续!

生: 被牵进“陷阱”,还以为不但会顺利过去,而且会被称之为勇者。谁知这是白日做梦。朋友,做事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草草了事,不但会被人骂,而且要赔钱。这钱可是血汗啊!

师: 同学们听见没有?这钱可是血汗呀!继续!

生: 不扯远了,就说近的吧,比如做作业,如果不做好,不但会被老师骂,也会被家长骂。

师: 暂停,“骂”在温岭是不是批评的意思?

生: 是。

师: 那就好!(生笑)

生: 看,如果不三思,要惹多少祸,最后一点,我要提醒大家,做于永正老师出的试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仔细。(生笑)

师: 这是教训,做我出的试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仔细。最后这句话好,虽然有点扯远了,但是中心明确,说明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该按要求做。这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形散神不散。起评分100,再加5分,105分!

生: 谢谢老师!

师: 请你再来指定下一个同学。(继续在学生耳边嘀咕。这次于老师要求指定一位作文写得好的人来读。)

生: 那就找我好朋友啦!

师: 你好朋友是哪一位?

生: 钟可歆。

师: 读,什么题目?

生: 《粗心的惩罚》。

师:“粗心的惩罚”,粗心可以惩罚我们的。题目好!

生: 歌手“刀郎”不是唱过一首歌叫《冲动的惩罚》吗?现在我没有感受到“冲动的惩罚”,却感受到了什么叫“粗心的惩罚”。

师: 哎!(生笑)这个写法好呀,由别的事说到了今天这个事,这叫什么写法,大家明白吗?这个写法是很高明的!读!

生: 全国名师于永正老师来给我们上一堂作文公开课。在位子上我就思考,于老师会让我们写什么呢?是“公开课”还是其他什么?是不是要列提纲呢?……总之,我的想法就是: 一定是有关公开课的!一般来说,上作文课是让同学们先说“从几个方面写”“注意什么”等等,再让同学们写。可是,于老师居然说要考试,什么知识渊博卷,作文公开课要考试,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师: 嗯!这个歇后语好听呀!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好听多了。(生笑)很生动!因为这个歇后语加5分。

生: 当时,大家心里都不停地喊苦,可表面上都点头说好,我哭丧着脸想: 好好的考什么试啊?好不容易双休日了,又考试!考不好又得“竹笋炒肉”!

师: 嗯嗯,停下来,“竹笋炒肉”是什么意思?

生: 就是用竹片打屁股。(生笑)

师: 是我们当地流行的吗?

生: 嗯。

师: 这个比喻好!再加5分。

生: 当试卷发下来后,我看都没看就先写上姓名。这时,于老师又说:“限时5分钟。”我一听,“刷刷刷”下笔如流水,就稀里糊涂地写了大约5题左右,当做到“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时,无论我怎么想,都只想出了3个,我心里那个急呀!考试考不好啦!偏偏于老师又说:“停!交卷!”我们大家都“啊”了一下,不情愿地把试卷传了上去,同学们都埋怨自己速度不够快。你猜结果怎么着?这试卷最后居然写着:“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而我们班只有赵一帆过了这一关——细心关。

师: 停下来,这里有一个词用得好——“居然”这词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加5分,用词准确。继续读!

生: 我心里那个气啊,于老师再三提醒让我们按要求做,要细心。可是我是这么想的:“这很正常。大多数老师在我们考试前都会说这类话的。”谁会想到这是一次另类考试啊!在后悔之余,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你们说这次考试难吗?一点也不难!可是为什么全班只有1个人做对了呢?这就是因为——不够细心。如果把这份试卷给全校的同学做,有10个人做对已经很不错了吧!中国的教育始终如一: 死板。这很容易让学生养成粗心、考试之前不审题的坏习惯。

师: 批评我们老师啦!很深刻,我代表老师,至少我自己接受同学的批评,好好反思!

生: 如果中国的教育注重素质、心理、习惯的培养,我坚信这次考试,所有人都会过关的!今儿个给大家提个醒,粗心的惩罚比冲动的惩罚还要厉害。

师: 起评分是120,再加15分,一共135分。(生笑)

师: 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生笑)

生: 有。首先,我来听您的课非常荣幸;其次呢,我觉得这次考试吧,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人生当中最难得,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师: 祝贺你,掌声!下面请蔡佳钰同学读一读。

生: 于老师,还是我来拿话筒吧!我看您拿着挺吃力的。

师: (面对听课的老师)老师们啊!这就是太平小学学生的素质!她见我拿着话筒挺累的,就自己拿,多懂事!

生: 《到底怪谁》。我真的好后悔,于老师这只“老狐狸”(解释:“加引号”,笑声)给我们出了一张卷子,最后一题居然写着: 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害得我看也没看最后一题,就做到第三题。我到了这地步,只有在“陷阱”里大叫后悔,不过仔细想想,这到底怪谁呢? 第一,这份卷子我之所以会做错,是因为自己没看清题目才造成的;第二,“于狐狸”(还是加引号)先前也说过要看清楚题目,问题还是在我自己;第三,于老师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在卷子上设了个“陷阱”,把题目出得“另类”了点,卷子是我自己做的,又不是于老师写的,我干吗怪他呢?综合以上三点,我得出一个结论,于老师没什么错,怪只怪我们自己太粗心了。如果说于老师是只“狐狸”的话,那么他就是聪明的、老谋深算的“狐狸”,而我们不就是由于粗心而误入陷阱的兔子吗?如果老师们都像于老师这样,那我们岂不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了吗?总而言之,干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细心才能干好事。(插白: 我还没写完)

师: 话还没写完,但这已经够精彩,够深刻的了!

生: 于老师,我还想说一下。

师: 说。

生: 其实,我在班里的地位不是很高,习作水平只是一般。而您这回真是高估我了!我只不过口头表达能力好一点,说得好听一点而已,平时只是有勇气爱发言,其实这回您真的高估我了!(生笑)

师: 这回,我又进入了一个陷阱。(生笑)你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比较起来,可能说的更好一些,我也承认。你认识很深刻,很会归纳,你以后会更厉害的。我真的不是高估你了,你真的很优秀!

生: 评分是多少呀?(生笑)

师: 135分!掌声鼓励!

生: 好朋友钟可歆,我跟你的分数一样高!(生笑)

师: 对不起,想读的同学还有很多,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最后请赵一帆来读,看她怎么写?她的感受肯定跟大家的不一样。

生: 我想先说个开场白,这是我们班语文老师经常让我们说的。

师: 好!

生: 就是觉得我这一次写得很差很差的。因为毕竟这一次我跟大家都不一样,心里有点紧张,而且这次作文时间好像有点短,而我平时写的作文比较长,所以这次于老师叫我读真的是抬举我了。希望老师多多给我指教,我很高兴得到老师赐教。(生笑)

师: 能用“赐教”一词,说明你的语文能力非同一般。读吧!

生: 大家不要笑我。

师: 大家喜欢你才笑。(生笑)读吧。

生: 《神话发生在我的身边》。

师: 神话发生在她的身边,题目好不好?加上5分,读!

生: 今天,我到温岭中学上课,是全国名师于永正老师给我班同学上作文课,心情好激动!我在途中一直想象着老师的模样,是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

师: 是丑陋的还是英俊的?(生笑)

生: 可一到台前,竟发现老师是个平易近人的老爷爷,而且奇怪的是,一上课就给我们做试卷。于老师在考试前反复强调要细心,看清要求,只有5分钟的时间。我一听,想: 老师肯定有什么陷阱设在这张试卷里,我做试卷时一般都先审题。于是,我认真看了看所有题,结果发现最后一题让我们只做一、二两题,果然设有陷阱啊!想完,我就动笔写起来。不一会儿,老师就收了试卷。我想,同学们应该不会被“骗”吧!可老师一边看试卷,一边连声说“糟糕、糟糕”,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莫非中间又暗藏玄机?可老师说我是唯一看清要求并按要求做的人,其他同学都没按要求做,真是神话。

哎!“按要求做”,真是重要啊!上课要按要求做,做试卷要按要求,几乎所有事都得按要求做,如果不按要求可能就乱套了!开汽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不惨了?

审题是我平时的习惯,今天就因为这个好习惯按要求完成了试卷。看来只要大家人人按要求去做,神话就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今天这堂课不只是使我明白了怎样写作文、做试卷,也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按要求去做的道理。

生: 老师,我结尾写得有点潦草。

师: 噢!草稿可以潦草,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生: 是作文写得潦草,不是字写得潦草;当然,字也写得有点潦草。

师: 噢!如果说潦草的话,那不能怪你,因为时间来不及让你思考。多可爱的孩子,非常懂事!140分!

生: 老师您太高估我了,我只有几句写得比较好。

师: 你不要太谦虚了,只要有一句好就值千金;一个字好也值千金。“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一个“绿”字,那不值千金了?掌声鼓励!

(另一生提醒: 老师,你刚才忘加分啦,应该是145分)

师: 噢,对不起,你真细心。回校以后,大家修改一下,抄在作文簿上好吗?下课了,亲爱的同学们,咱们后会有期!

篇5: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可以叫他江泽民。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篇6: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实录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一种东西,他是透明的固体。它会出现在我们家的窗户上,也会出现在汽车的门上,还会出现在我们用来看见自己的镜子上,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吗?对了,是玻璃。那么你们知道不同地方的玻璃都有什么不同的用途吗?先说说家里的窗户玻璃有什么用呢?对了,遮风挡雨,保暖,透光,防灰尘。车上的玻璃呢?安全,挡风,透光,防雨水,说得很好。那你们知道银行柜台前的玻璃有什么作用吗?说得对,防盗,防弹,可以防子弹,因此我们把这种玻璃教防弹玻璃。我们在电视上看见外面和里面的人讲话却要用电话来讲,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对了,因为听不见,为什么隔着一层玻璃却听不见呢?对,因为那种玻璃可以隔音,声音穿不过去。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更加先进作用更大的玻璃,我们把他们统称为什么?对,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老师写字:新——型——玻——璃。(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介绍一下你的名字好吗?

生:(低声回答自己的名字)师:噢,XXX。——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XXX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师: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注意读音)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该生接着往下读。)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老师同学都在听你读,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小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小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同学们,请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师: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好吧,同学们表现真棒,下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新型玻璃好吗?生:好!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XXX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后三种玻璃的“自述”。前面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市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

最后一种玻璃谁来读?好,请你来。

生:(读)“《吃音玻璃自述》。我叫„吃音玻璃‟,我虽然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能防盗,不像„夹丝网玻璃‟那么坚强,(师插话:“„坚强‟改为„坚硬‟。)不像„变色玻璃‟那样能调节室内光线,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夏天能够把强光挡在外面,冬天把温暖留在房间里,但我也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能吃掉噪音。你们把我装在窗上,如果街上的噪音是6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8分贝了。我是消灭噪音的能手!

师:书上说,街上的噪音是40分贝时,传到屋里能减少到12分贝,如果是60分贝时,能减少到多少分贝?

篇7:《新型玻璃》名师于永正教学实录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

师: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

——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

(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第二教时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

[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信手拈来,因势利导。教给读书方法,强化良好习惯,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举重若轻,可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评:这项练习设计形式新款,颇具匠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他的丰富经验,以他的创造性,把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运用到自如的程度了。]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后三种玻璃的“自述”。前面的从略。)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评: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只要有了训练意识,到处可以找到训练点。]

(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

[评:于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不光从“文”的角度评改,也注意到从“道”的角度评点,抓住学生在行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与熏陶,可谓“循循然善诱人”。]

最后一种玻璃谁来读?好,请你来。

生:(读)“《吃音玻璃自述》。我叫‘吃音玻璃’,我虽然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能防盗,不像‘夹丝网玻璃’那么坚强,(师插话:“‘坚强’改为‘坚硬’。)不像‘变色玻璃’那样能调节室内光线,不像‘吸热玻璃’那样,夏天能够把强光挡在外面,冬天把温暖留在房间里,但我也有一种特殊本领,就是能吃掉噪音。你们把我装在窗上,如果街上的噪音是6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8分贝了。我是消灭噪音的能手!

师:书上说,街上的噪音是40分贝时,传到屋里能减少到12分贝,如果是60分贝时,能减少到多少分贝?

生:18分贝。师:对,18分贝,一点也不错!数学也学得好!(笑声。)她是最后一种玻璃,她把前面的概括了一下,等于替教师作了总结,我要好好谢谢这位同学。

篇8: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词语教学赏析

词语朗读巧比较

[片段一]

当于老师讲到《翠鸟》一段的朗读时:

师:同学们, “翠鸟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桅秆……”该怎样读呢?

生:“紧紧地”要读重音。

师:那好, 请你来读给大家听听。

(一生读, “紧紧地”读得非常重)

师: (笑了笑) 妈妈紧紧地 (重读) 抱着可爱的小宝宝。危险, 宝宝喘不过气来了。 (耸了耸肩, 摇了摇头) 你们笑什么?不是要重读吗?

生:老师, 我从你的朗读中知道了重音并不表示一定要重读。

师:真聪明。谁再把这句话来读一读? (生读) 太好了。你们从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翠鸟的灵活。

生:我体会到了翠鸟的敏捷。

生:我体会到了翠鸟的轻巧。

师:对, 这样的朗读, 就很自然地把翠鸟动作的轻巧、敏捷表达出来了。

[赏析]

于老师的课确确实实给每一位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紧紧”一词在这一片段, 是最能体现翠鸟的灵活和轻巧的, 而对“紧紧”一词朗读的正确处理, 正是对这一文本理解的关键。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紧紧”一词时, 没有一味地说教, 而是先让学生试读句子, 然后通过句子“妈妈紧紧地抱着可爱的小宝宝”类比, 而后用风趣的语言“危险, 宝宝喘不过气来了”作为补充, 甚至加以幽默的表情:耸耸肩, 摇摇头, 最后让学生谈听读感受。这样一来, 不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也很自然、轻松、愉快地领悟到“有些词语在朗读时, 重音并不一定就要重读”。

词语理解巧辨析

[片段二]

于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追悼”和“饱经风霜”这两个词语时:

师:“追悼”是什么意思?大家读下面的话, 下面写的都是“追悼”的具体表现。

生: (读) “许多人都来追悼他, 向他致敬, 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 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师: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 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现在谁来说说“追悼”是什么意思?

生:“追悼”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师:你真聪明。请继续往下读课文。 (学生读到“吊唁”时) “吊唁”和“追悼”都是对死者的怀念, 但它们又有不同。根据你们的理解, “吊唁”还有什么意思?

生: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师:学到这儿, 我突然想到, 还有一个词“饱经风霜”等我们来理解。请大家想想, 那位拉车人“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脸?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 现在, 请大家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人不过才30多岁——” (生写话) 谁来把写的话读一读?

生:那位拉车人不过才30多岁, 可看上去足有50多岁。脸黑瘦黑瘦的, 布满了一道一道的皱纹, 眼圈深深凹了下去, 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 蒙着一层灰。看上去, 这张枯瘦的脸, 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赏析]

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 联系上下文, 理解有关词语, 体会其表达效果。”于老师的这种巧妙理解词语的课堂教学, 远比查阅工具书有效得多。首先在理解“追悼”一词时, 于老师巧妙地让学生通过文本中人们在追悼中的具体表现来领悟, 对“追悼”与“吊唁”进行比较,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追悼”一词的理解。其次, 在理解“饱经风霜”一词时, 于老师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拉车人脸的句子进行朗读, 再让学生根据老师提示的开头, 展开想象写话。这样的教学, 让“饱经风霜”一词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

词语运用巧设境

[片段三]

于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中“悲惨”一词时:

师:读读“悲惨”所在的句子, 看看这里的悲惨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悲惨是指声音。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 叫人伤心。

师:小朋友, 我说一句话的开头, 看谁能接着往下说, 并用上“悲惨”一词:猎狗的腿断了, 夜里……

生:猎狗的腿断了, 夜里叫得很悲惨。

师:谁能用“悲惨”一词造一个句子?

生:小白兔死了, 它的妈妈哭了, 声音很悲惨。

师;“悲惨”不光可以说“声音”, 还可以说别的。 (出示:杨白劳被地主毒打了一顿, 悲惨地死去了。)

师:这个句子中的“悲惨”是说什么呢?

生:说杨白劳死的样子。

师:下面的句子, 你能不能加上“悲惨”一词说一说? (A.旧社会, 劳动人民吃不饱, 穿不暖, 有的卖儿卖女。B.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生:旧社会, 劳动人民吃不饱, 穿不暖, 有的卖儿卖女, 生活很悲惨。

师:看看第二个句子, “悲惨”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吗?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了。

师:说得真好!听于老师说个句子, 你们觉得怎样:一个日本鬼子被八路军打得头破血流, 样子很悲惨。

生: (纷纷举手) 不行。日本鬼子被打, 活该!谁叫他侵略我们呢!

师:这是罪有应得!看来我把词用错了。

[赏析]

于老师这节课中对“悲惨”一词的教学真可谓匠心独运。先让学生读文中的句子, 使其明白“悲惨”可以用来形容声音, 然后出示带有“悲惨”一词的范句, 让学生再次明白“悲惨”还可以用来形容死的样子。最后又出示两个不含“悲惨”的句子, 让学生自己给这两个句子加上“悲惨”, 使其真正掌握了“悲惨”一词的用法。特别是于老师的最后一句话,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词语的运用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上一篇:伊曲康唑口服液说明书下一篇:许昌市中考满分作文-许昌市中考满分作文-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