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比武新闻稿件

2024-04-22

技术比武新闻稿件(共14篇)

篇1:技术比武新闻稿件

7月28日,全区专职消防队消防业务技能比武在顺德区消防救援大队举行。8支专职消防队共80名消防员同台竞技,全方位展现20XX年上半年全区专职消防队伍业务训练成果。

比武竞赛分为体能项目、操法项目两种形式,包括3000米跑、初战快速出水控火操和攀登15米金属拉梯操,每个项目对参赛队员来说,都是体能、技能、协同配合能力的检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8支队伍在各竞赛项目中相继展开激烈角逐。

全体参赛队员顶着烈日,争分夺秒,奋力拼搏,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上演了一幕幕“速度与激情”的对决。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比速度、比技能、比耐力、比作风,将日常训练的技能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勇于拼搏的队伍作风和过硬的综合战斗能力。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陈村专职消防队、杏坛专职消防队、均安专职消防队分获团体总成绩第一、二、三名;均安专职消防队、杏坛专职消防队和北滘专职消防队分别获得初战快速出水控火操(团体)第一、二、三名;陈村专职消防队、龙江专职消防队与均安专职消防队分别获得攀登15米金属拉梯操(团体)前三名;冯家勇、廖俭光、黄锦明分别获得3000米跑项目前三名。

篇2:技术比武新闻稿件

北青报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25日下午进行的比赛中有三项为整建制实战项目,分别为村民自建房火灾扑救、危险化学品槽罐车事故处置、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其中,村民自建房火灾扑救项目场景设置为凌晨3时,一座三层高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参赛队伍需要在45分钟内完成包括火情侦查、信息报送、搭建现场指挥部、现场破拆、控火、灭火、人员搜救等在内的全套灭火救援任务。

危化品槽罐车现场处置项目模拟的则是一辆化学危险品槽罐车在某地国道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槽罐车尾部出液阀损坏,罐内介质出现泄漏情况。参赛队伍需要在完成灾情评估和信息报送、做好现场安全管控、架设4G单兵进行现场图像回传的同时,完成现场人工、仪器搜索,现场槽罐车稀释冷却及伤员营救,车辆稳固的任务。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加规范评比,主办方特聘请了相关专家评审对该项目进行打分。

篇3:电视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新闻敏感就是对新闻的认知和鉴别能力。一件看似并不起眼的事情, 别人看到或听到只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你知道它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这需要具有高度新闻敏感的人才能做到。当然, 这是需要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和磨练的。当你以敏锐的触角发现一条新闻线索, 并准备对其进行采访报道之前, 应提前想好这条新闻该从哪个角度进行报道, 需要搜集哪些信息, 酝酿好需要了解的问题, 并在采访过程中把它记录下来, 对后期稿件的撰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到新闻线索, 有一点就不得不提, 任何新闻报道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坚持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特点。真实性也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 是新闻事业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记者不能因为一条罕见的新闻线索就不考虑它的真实性并对其进行报道。

2 积累新闻素材, 选好新闻题材, 找准新闻角度

作为一名记者, 应该重视新闻素材的积累。新闻素材就是从被采访对象身上或被采访事件中搜集而来, 没有经过记者归纳总结的原始信息。没有新闻素材的积累, 就没有新闻写作的开始。

新闻报道的切入点, 就是记者从哪一个侧面来展示被采访对象或被采访事件。记者从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大量信息中找到切入新闻事件的一个点, 把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同时, 找到受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梳理和归纳好碎片化的信息, 就对受众认识并接受新闻事件起到了引导作用。

电视新闻切入点的选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特色亮点切入, 逢年过节的庆祝活动每一年都不会有很大差别, 但是我们可以寻找不同的角度, 从另一个侧面展现节庆活动与以往的不同, 突出当年的特色和亮点来进行报道, 就能让新闻更加鲜活。

2) 从大众观点切入, 要时常关注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 贴近群众生活, 以点带面, 从小事入手, 才能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作为一线记者, 应当往基层走, 多接地气, 留心观察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了解他们的意愿, 反映他们的诉求, 从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才能做出受大家关注、让大家热议的新闻。

3) 从时间性或空间性切入, 一些新闻事件,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 新闻性也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发生变化。例如:常年干旱雨水不足的地方, 今年雨水偏多发生泥石流灾害了;在深山老林无意中发现了珍稀物种;常年值得信赖的名牌奶粉出现质量问题了等等。

3 掌握写作技巧, 文章通俗易懂, 逻辑结构清晰

要写好一篇电视新闻稿件, 应该做到简洁明了, 逻辑清晰。虽然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与文字类新闻一样, 但是电视的最终产品是画面、声音和字幕, 是以新闻事件现场摄录的活动画面为主, 以解说为辅的直观化传播形式, 文稿的写作规律就有所不同。

写好一篇电视新闻稿, 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文稿的写作必须通俗易懂, 要尽量做到口语化。电视新闻最终呈现出来之后, 文稿以解说的形式出现, 并没有字幕显示, 文稿不口语化就会让受众难以理解, 同时破坏一条电视新闻的完美。

2) 声音和画面的必须紧密相连, 相辅相成。电视新闻中, 声音分为解说和同期声, 它们作为对电视画面的补充, 穿插着整条新闻过程中, 对新闻事件进行说明和解析。解说必须和画面搭配, 同期声的灵活运用, 能让新闻更加鲜活。

3) 篇幅短小, 行文顺畅。电视新闻要做到短小精悍, 在琐碎的新闻信息中抓住重点, 在繁杂的新闻事件中把握主题。简洁顺畅才能让观众看得舒服, 听得明白。

4 善于谋篇布局, 突出新闻主题, 准确表达意境

1) 巧妙的创作标题。新闻标题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条电视新闻报道若能巧妙地创作出一条言简意骇的标题, 就能在一瞬间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新闻中来。当然, 标题必须紧扣主题, 突出主题。

2) 写好能够支撑整条新闻的导语。导语是对新闻的导读, 是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要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新闻中最核心的内容, 或单刀直入, 或制造悬念, 或引人深思, 这样才能唤起受众强烈的观看欲望。没有好的导语, 做到上下呼应, 就不能突出主题, 并且支撑整条新闻, 让受众看不明白。

3) 布局合理, 逻辑清晰。有了好的标题和导语之后, 正文该从哪个切入点入手, 同期声该在什么时候出现, 结尾该如何画龙点睛、突出主题都至关重要, 整篇新闻稿件的结构必须具有逻辑性, 是开门见山、由浅入深, 还是制造悬念、揭晓谜底, 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稿件在受众眼中的价值。

5 结束语

对于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每一次采访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新闻事件, 只有勤于学习, 深入采访, 积累经验, 善于总结,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在实践中不断磨练, 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才能把最真实、最具时效、最有价值的电视新闻报道呈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玉国.新编新闻写作技巧与范例[M].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6.

篇4:英文新闻稿件中译

【关键词】:新闻稿件 翻译 技巧

原文:

More rail stoppages likely in Britain

LONDON-Jan.25(AP)-- Britain’s 25,000 train drivers returned to work Monday after paralyzing the country’s rail network with a one-day strike Sunday, their fourth stoppage since January 13.

The state-run British Rail Network hoped for “ a near-normal service” Monday, but stressed that an overtime ban by the drivers will cause some disruption, particularly around London, signaling more misery for the capital’s one million trike-weary commuters.

Hopes of ending the dispute that has left Britain without trains for six of the last 13 days faded Sunday night after talks between British Rail and the Associated Society of Locomotive Engineers and Firemen (ASLEOF) broke down.

The drivers have now staged two one-day Sunday strikes and two 48-hour midweek shutdowns. Their union executive meets Tuesday and was likely to order more stoppages despite warnings BR may lay off other railmen during the shutdowns.

An ASLEOF spokesman reported:”the executive is expected to order another strike on Wednesday and Thursday and continue the ban on overtime and Sunday working.”

BR Chairman Sir Peter Parker warned Sunday that BR was considering laying off some 70,000 other employees on Wednesdays if the stoppages continue.

As the dispute entered its third week, the conservative Daily Mail reflected growing public anger at the chaos on the 17,700-km rail network with a front page editorial demanding though action by BR against the strikers.

译文:

英国铁路罢工可能会愈演愈烈

美联社1月25日伦敦电,在星期日的罢工导致全国铁路系统瘫痪之后,英国25000名火车司机在周一重返其工作岗位, 这是他们自1月13日以来举行的第四次罢工。

这场纠纷让英国人民在过去的13天中有6天没有火车可乘坐,在英国铁路铁路公司和机车司机及司炉工人联合会的对话陷入僵局之后,希望结束这场纠纷的愿望在周日晚上落空。

由国家运营的英国铁路系统称,希望在星期一看到工人们为民众提供“近乎正常”的服务,但是他们同时也强调工人们不加班的要求将会对铁路系统的便利性造成破坏,尤其是在伦敦地区,这对伦敦上百万厌恶罢工的乘车上班族来说,意味着更大的不便。

司机们正在筹划另外两次“星期日罢工”和两次为期48小时的“星期三罢工”。尽管英国铁路公司警告称可能会在罢工期间解雇一些铁路工人,但工会执委会在星期二露面时仍然声称可能会组织更多的罢工。

英国铁路公司主席皮特.帕克先生在周日警告称,如果罢工持续下去,英国铁路公司正在考虑在随后的几个周三里再解雇7,000名雇员。

机车司机及司炉工人联合会发言人透露称,预计执委会将会在星期三和星期四下令再次举行两场罢工,并将继续抵制加班及在星期天工作。

随着罢工持续到第三周,保守派的《每日邮报》也发表首页社论,要求英国铁路公司严厉惩处罢工者。同时,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发生在17,700公里铁路线上的混乱表示愤怒。

【参考文献】

[1] 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师梦霞.新闻翻译的超文本因素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3(2)

篇5:消防比武获奖新闻稿

此次比武涉及防火监督、法制与社会工作、火灾调查、消防产品及新闻宣传五个岗位。在实操考核环节,消防监督人员检查消防设施、判定10种消防产品、制作9类法律文书;火灾调查人员在仓储物流、酒店、超市、群租房等场景的17个真实火场,进行火灾调查;新闻宣传人员依据其他岗位比武内容,发掘新闻点,现场拍摄素材,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新闻线索并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在知识竞赛环节,四个岗位的64名业务精英同台答题,竞相角逐。

在为期四天的激烈比拼中,潍坊支队参赛队伍展现出了丰富的知识储备、精湛的业务技艺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比赛过程既有亮点,也有看点,呈现了极高的竞技水准,取得了比武竞赛成绩和业务能力增长“双赢”。

9月2日下午,支队为比武凯旋人员举行了欢迎仪式,对全体参赛人员的凯旋归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合影留念。王刚政委及其他支队在家党委委员和机关人员参加了欢迎仪式。王刚政委代表支队党委向全体参赛人员表示祝贺,勉励全体防火监督干部要以此次业务比武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加强自身业务领域、法律法规、科学技术各方面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增长才干、提升素质,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

篇6:消防比武获奖新闻稿

据悉,此次活动共有16支代表队伍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广州政兵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获得此次比赛的团体奖一等奖,广州市时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棠下经济联合社获得二等奖,安监中队、棠溪经济联合社、沙涌北经济联合社获得三等奖。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武项目由消防知识问答、快速着装加两盘水带连接、手抬机动泵操和原地佩戴空气呼吸器四个环节组合为一个连贯的流程,以最后完成的总时间计算成绩。

棠景街党工委负责人强调,安全稳定是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要求、第一责任、第一标准,希望各单位通过此次消防大比武,正视思想认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夯实消防管理基础,针对自身各个薄弱环节,不断细化和完善本单位的消防救援流程,从比武中积累经验,积极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救援知识和防灾自救知识的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灭火的实战救灾能力。

篇7:消防比武获奖新闻稿

8月29日至31日,会昌县应急管理局专业森林消防大队在兴国县参加赣州市举办的专业森林消防队大比武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橡皮艇操作第四名,文明同志教学评比竞赛个人第四名等多项佳绩。

大比武活动共历时三天,全市20个县(市、区)320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参赛,比武内容分理论知识考试、教学评比竞赛、单杠引体向上、3000米负重跑、目标搜救、森林灭火装备操作、野外架设水泵和橡皮艇操作等三大类八个科目。比武时,我县专业森林消防全体队员斗志昂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充分展示并运用此前备战时的新战术、新成果,最终顺利为我县拿下多项佳绩。

下一步,我县专业森林消防大队将以体、智、技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通过骨干带队、分组训练的方式科学规划,新战术、新成果带入日常训练,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并更进一步的以过硬本领,守护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篇8:技术比武新闻稿件

1.1 扎实的岗位能力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扎实、专业的岗位能力,编辑人员的岗位能力包括——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高端的艺术审美能力、现场指挥控制能力、文辞修饰和组合能力、理性逻辑能力等等。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会在其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新闻题材和体裁,编辑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更要求灵活巧妙、真实具体的驾驭、拼接、组合各种文字和体裁,让事件以多维立体的形式再现给大众。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要具备处理视频影像和图片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稿件处理软件对新闻画面和影像视频进行技巧修改和处理。不光要熟练画面排列、标题选取、内容提炼等基本功底,还要掌握音频录制、复制等技术能力。

1.2 敏感的新闻触觉

电视台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分别为——敏感的新闻触觉力、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和亲民的新闻姿态。其中,敏感的新闻触觉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编辑的先天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天资。敏感的信息咨询触觉就是编辑应有的对新闻咨询的价值判断和衡量。而后两者,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的和亲民的新闻姿态等岗位素质的养成则更多的依靠于电视台新闻编辑投入职业岗位后的历练培训。每天每刻都要整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新闻资讯和信息,新闻编辑可谓是遨游在信息的采取、信息的检定、信息的提炼、信息的整合和信息的定稿、发布等信息的海洋中。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很多,如果单纯的将事件复制给观众,或者转载其他媒体人发布的文章,是无法满足新闻的力量性与时效性的。新闻稿件的处理也要讲究一个宁缺毋滥,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咨询,或者是将其他媒体人已经发现的咨询以标新立异的角度和漂亮的技巧重新展现出来,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稿件编辑技术。

1.3 新闻素养

新闻编辑必须树立新闻素养,即把受众理念放在关键的地位,坚持以受众为本的理论思想,以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度和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为基础,进行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稿件的处理。在报道新闻稿件时,要采取与民众贴近、与生活贴近、与实际贴近的方式,报道的内容也要精选正在或者曾经、将要发生在大众身上的事。只有具备平民角度和平民眼光的新闻报道才能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给大众一种亲切的感觉。

1.4 编辑素养

第一,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但要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精通新闻中的画面语言,能够从大众的心理角度和思维认知出发,控制好新闻中的画面节奏感;

第二,要学会熟练的应用不同的画面转换技巧和镜头组接技巧,在渲染画面、强化画面的表现力度时,要能够熟练运用蒙太奇手法;

第三,新闻编辑必须能够熟练的操作同期声,要按照清晰、活泼、具体、形象、自然的原则进项同期声的选择和处理,以保障同期声与解说词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第四,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处理、编排新闻稿件的内容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节目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不能人云亦云,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受众吸引力,最大程度、最大范围的发挥出稿件的最佳传播效果。

2 新闻编辑应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

2.1 团队配合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编辑稿件,还有整合稿件。阵营庞大、程序复杂的专题性报告等新闻节目的制作所必需的文字稿件和视频画面等任务的分工,编辑应该事先明确。一个称职专业的新闻编辑不但自身具备新闻稿件处理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协调、组织自己的记者队伍,能够对团队成员的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岗位特长和不足有全面充分的掌握,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分配任务时做到针对性和层次性,实现队伍人才能源的系统利用。

2.2 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在处理新闻中大量的图像视频时,只有精通、熟悉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才能对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进行专业的稿件处理。

在播放电视新闻时,画面和声音是持续滚动的,具有稍纵即逝的性质,大众在对画面和声音进行信息的感知与存储时,具有一定的难度。新闻编辑的工作就是针对记者拍摄的镜头画面配置准确到位的文字补充。通过动画技术、特效技术、字幕技术等后续技术对新闻画面进行语言文字的补充,实现视频影像与文字语言的完美结合,保证信息的受众性。

3 新闻编辑应具有卓越的职业素质

3.1 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包括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内的各行各业中,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其它任何素养的基础。思想政治素养最直接、最明显的控制着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习惯。新闻具有时效性和力量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对社会的态度。新闻编辑的责任重于泰山,在新闻媒体工作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党性,保持新闻媒体的纯净性,坚守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党性。

3.2 灵活的创新素养

目前新闻媒体行业竞争加剧,社会需求日渐多元,新闻媒体不得不创新稿件的编辑质量,通过各具特色的编辑手段发挥新闻咨询的魅力所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编辑创新已经成为目前新闻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3.3 踏实的工作作风

新闻编辑是电视台的幕后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稿件处理任务,处理稿件时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冗杂繁琐。对每句话、每个文字都要细细推敲、认真审查。

例如,在编排电视节目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突出节目主题,又要辅之以绿叶点缀。各种表现形式交相搭配,灵活运用,吸引大众兴趣与关注的同时,给观众带来积极的人生启发。

4 结论

新闻编辑在电视台新闻工作中,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积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要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领,坚持新闻媒介的党性原则,为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篇9:怎样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

关键词:新闻稿件;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2-0165-01

说到新闻的写作,多数人都知道,新闻要具备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有些通讯员说:我经常给报纸、电台投稿,五要素也具备,可是投的多,采用的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觉得这就要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1 新闻写什么呢

(1)要写新事,写不见和少见的新闻;我们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如:有些事件属于特别新鲜或突发的,或者是重大的事件,你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只要具备5个W,字数不要求太多,一二百字也可,三四百字也可,这类新闻一定受听众或读者的欢迎,编辑在编发稿件时一般会采用。有时一些重大或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但还没有结果,事态还在继续,作为首次报道,应首先把事件发生的消息告知读者或听众,编辑在编发稿件时也会采用。然后再对发生的事件继续进行后续报道,对了解到的还在发生中的事件在当前的结果进行报道,同时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然后进行综合报道。有时候,有些重大事件发生后,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更超越事件本身分量,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的新闻,这就为新闻报道者提供了更大的报道空间,此时的后续报道也尤为重要,听众或读者也非常关注,作为新闻编辑也特别注重,此时报道者,应及时跟踪,把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报道,与编辑部配合及时播发。

(2)写新好事,就是效果好、办法好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新闻线索往往是从简报、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信息里找新闻眼,把一些呆板的简报变成鲜活的新闻。

(3)写故事,生动的、活泼的、有趣的东西必有含义,这就要求我们深思考,找由头,挖掘情景,了解背景,写出综合性的新闻,这样的新闻要符合主旋律,体现新闻正义。

(4)写新故事,新闻宣传要突出“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主基调,要特别注重发挥教育和引导的功能。因此,对负面的事情正面写,这就要求记者或通讯员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换位思考问题。这就告诉我们:①新闻稿件要具有时效性,要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把最新的消息告知广大听众或读者。②新闻稿件要有深度。

2 要提高新闻的深度

如何提高新闻的深度是由一个记者或通讯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所决定的。素质和能力涵盖了好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品格、性格、写作基础、概念、写作方法,还要博览群书,等等。新闻是一门综合学科,写新闻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用心感受,只要心中有大局,努力实践,都会写出好新闻。要写好新闻,一定要掌握与政策稳合的基本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新闻事实的规律点。评价一条新闻,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思想性,因为思想就是灵魂,有思想性的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写的角度不同,含金量就不同,含金量是新闻的内涵。一般来说,重要新闻、头条新闻应该是承诺少、解读多。对重要新闻延伸探索的话,就是深度报道,注重挖掘内涵、注重来龙去脉,善于背景的利用,引深故事,推波助澜。

3 如何写出好新闻

(1)写新闻要有眼光。一个记者或通讯员要想写出好新闻,必须有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通过现象去思考问题,要善于对事物分析,选角度、求突破。要抓住脉搏找准切口,细心研究。我们平时要多听广播、多读报纸、多看电视新闻,从中掌握新闻媒体当前重点宣传报道哪些方面的新闻,作者抓住新闻点就等于找到了泉眼,再进行归纳再提升,有针对性地为新闻媒体投稿,这样,命中率就比较高了。

(2)新闻要有品位。要使物质的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就要做很多考虑去分析研究,提高改进,我们写新闻时,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出什么样的目的。有品位的记者写出有品位的作品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了解事物的真谛,做到学习永恒的4个转变,即:从有文凭向有能力转变,从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从学习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从学有专长到一专多长转变。

(3)新闻要有理性。写新闻要具备对事物的判断力、推理过程、加工等工作,往往事物的本身会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影响并促使你去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不论是要当好一个记者或做好一个通讯员,只要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新闻工作。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强化学习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当成终身大事,作为职业追求。”这对于通讯员来说也同样重要。

How to Enhance the News Manuscript the Quality

Zhao Jianming

Abstract: How does the article in view of enhance the news manuscript the quality, how discussed the news to write anything and write the good content the question.

篇10:播音主持自备稿件:新闻稿件

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

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

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

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

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

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

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

篇11:作风整顿活动新闻稿件(新闻报)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从2月份开始到12月底止,在全县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2月27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全局干部职工作风大整顿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临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风大整顿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机关作风建设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工作重点。

这次作风大整顿,主要整顿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实施范围为全局干部职工,重点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解决精神不振、政令不通、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等七个方面的问题。

整个活动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开辟专题栏目,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自觉参加作风大整顿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二是从治懒、治散、治庸、治浮着手,严格考勤查岗,对上班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玩游戏和做与工作无关事情的,给予严肃处理。三是向社会作出药品安全“四项承诺”,(一,在本县范围内购买的假药,消费者能出具真实合法票据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退回药款;二,接到假劣药品实名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7个工作日内反馈查处情况;三,发现媒体发布虚假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及时提请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查处,对拒不改正的虚假药品广告,实行“产品停售”措施;四,本单位干部职工发生不廉洁行为以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公开监督电话,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药品监督执法行为。四是组建四个工作组,深入开展“转变作风走基层,倾听民声解难题”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加大问责力度,对违反《郴州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作风问责暂行办法》和《关于“五个一律免职”的通知》规定的,严肃查处。六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从制度层面建立保证良好作风的长效机制,及时把成功的经验转化为制度和规定。

篇12:民生新闻稿件

一大早,排队排3天(切入自然,看出买卡难),居然(居然、然而、但是、竟然、想不到、却、还是这样表达强烈感情的语气助词尽量在文章中少出现,此处用尚可)一张公交IC卡都没有买到,这是过新年最让陈女士郁闷的事。

昨日(在实效性不是很强的稿件中,导语中可以不提日期,放入正文即可),陈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明天就上班了(可省略),过节这几天就排队买卡了,起大早也买不到,这公交IC卡买得太费劲。”

与陈女士相同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数,在售卡点众多市民抱怨买卡难。

(引起读者共鸣)

小)公交IC卡全市告急

“早上7点30分售卡点就开门,我第一天是8点来的,结果来了就没有卡,售卡工作人员说,明天早点来估计能买上。

这是我第三天排队买卡,可是到我前边10个人的时候,又出现卡卖完的情况。

”王先生(从陈女士切换到另外一个买卡者,可以显示难买,不过略嫌生硬突兀,加上“同样是买不到卡的”更好些。)大声地说,“真不知道等我买上卡的时候是不是下个月的月票又开始使用了。”

在皇姑区黄河南大街四院对面的售卡点,记者看到前来买卡和充值的市民非常多。

“什么时候能有卡啊?”趴在窗口外的市民焦急地询问着(真实,曾经见过这样的镜头)。

“明天早上,7点半开门就来,肯定能买上。

”在窗口里忙碌的工作人员不断(准确)地解释。

随即,记者与沈城其他9家售卡点取得联系(可以看出记者一一核实的过程),只有铁西新区兴顺街258号的售卡点工作人员表示有卡,但是数量也不多。

天冷造成买卡人增多

谈到出现买IC卡难的情况,沈阳天龙金卡有限公司邱经理(采访时,尽量问到全名)解释说(引语有多种表现形式,上来就加引号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这句就很好),“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都选择乘公共汽车出行,买卡人增多,所以造成IC卡销售告急的情况(权威解释原因,尽管买卡难还存在成本等问题,但将这样身份的人说的话登出来,完全可以)。

目前,公司正在加班加点,每天赶制4000多张卡投放到售卡处,每天售卡点在早上7点30分开门,每个销售点根据情况都会投放几百张卡。(解决方法) ”市民也可以到退卡窗口看一看,如果着急用卡,市民可以租用别人退下来的卡。这样也能满足一些市民买卡的需要(另一种解决办法)。“邱经理说。

昨日11时许,经过记者与多个售卡点协调联系,终于帮助陈女士买到一张IC卡(给读者“有困难找晨报”的心理依赖)。

当陈女士从记者手中接过卡时,激动地说,”这张IC卡盼来的太不容易了。“(激动可以想象,可删)

小)买卡前可先打电话问问

售卡点到底有没有卡,市民在去买卡前可以给就近的售卡点打个电话

拓展阅读:

民生新闻困难与出路综述2

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为标志,中国电视媒体业掀起了电视民生新闻热。

电视以其传播内容的贴近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传播视角的平民化和播报方式的灵活性迅速拉近了与本地电视受众的心理距离,赢得了可观、稳定的电视收视群体。

毫无疑问,电视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境,亟待我们妥善解决。

第一,电视民生新闻内容日渐肤浅。

电视有别于传统新闻高高在上和严肃正统的话语风格。

它以平民化的视角和价值取向吸引普通观众的注意。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电视媒体往往刻意追求题材的“小”和视角的“低”,致使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日渐肤浅。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的琐事、杂事充斥我们的电视。

一些诸如邻里纠纷,街头打架,夫妻矛盾,被骗被盗的事情频频出现在电视上。

这些新闻除了满足一些受众的好奇心、窥视欲以外,并没有为受众的生活提供多少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

电视民生新闻大行“新闻娱乐化”之道。

第二,电视同质化问题严重。

民生新闻多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百姓生活,它平民化的视角和巨大的亲和力让观众找回了“认同感”和“方位感”,使新闻真正回归普通民众。

然而,民生新闻的这种地域性虽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局限。

可想而知,每天发生在一个地方,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毕竟是有限的,在民生新闻栏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内容和栏目设置的雷同化变得日益不可避免,多个栏目抢同一个新闻题材的事情经常发生。

,另一方面,同质化的节目内容容易导致观众的视觉疲劳,使观众多样化的需求仅仅局限在较为单一的层面。

此外,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处在节目和观众的中介位置,地位十分重要,这就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利用自己本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引导广大观众思考如何正确地实现自我需求,如何正确地看待新闻事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注意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和特色,以此吸引受众,带动节目收视地增长。

第三,电视角色常常越位。

现在有不少百姓悟出一个所谓的窍门:有事情找记者,想打官司找记者,业主搞开发商必定找记者,小区纠纷找记者等等。

许多民生新闻栏目的制片人感叹:“现在的电视新闻媒体与其说是在做新闻,不如说是在做“保姆”。什么寻人、找物这样的小事都来找媒体,有时候连婚介、求职这样的事情都做起来了。”

笔者认为,在当前我们大力提倡法制化社会的今天,作为重要的社会教化力量,媒体在用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什么事都包办,更不要越俎代庖干预到其他部门的正常运作。

要妥善解决当前电视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这一事业能够长期、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处理好短,碎,快的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关系。

在当今这个信息产品高速生产的时代,广大受众不仅需要短小、即时,碎片化的信息,而且需要媒体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事务。

尤其是当前民生新闻的一部分观众群文化水平不高,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分析能力也不足,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提供适量的深度报道新闻,满足他们思想、行为、决策的需要。

因此,笔者认为,电视民生节目要快慢结合,长短合理搭配,张驰有度,除了报道新闻事件的具体现象,还要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把握事件今后的发展方向,努力将电视做细做透,为受众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民生新闻要进行公共新闻地升级。

公共新闻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其主要内涵为提倡关注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去,提倡媒体的接近权。

媒体要努力搭建公共平台,有效促成政府、媒体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协商,共同探寻出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公共领域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公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已经为“公共新闻”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公共新闻”发展所需要的媒介生态环境已经渐渐成熟。

用电视民生节目的接近性、平民化视角吸引广大观众,再用公共新闻的相关原则有效提升的内涵和深度。

此举已经渐渐成为电视新闻传媒在意识到民生新闻危机后,寻求自身的创新和突破,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第三,电视民生新闻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与新媒体的互动合作随着媒介融合进程地加快和新媒体技术地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努力借助各种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努力扩大传播的渠道,增加传播的信息量,缩短传播的时间。

在面对一起突发事件时,电视媒体的转播设备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传输,于此同时网络配合视频和文字进行同步直播,广大手机用户也将通过手机接收现场实时信号的传输。

通过这层层交叉的覆盖,受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自己持有的各种便携设备与电视媒体开展积极的互动,他们提供的新闻线索和素材有时甚至能推动事件的进程。

篇13:广播新闻稿件采访技巧探析

一、采访前做足准备

在广播电台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需要做足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报道, 或是在采访名人、成功人士的时候, 更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只有深入了解采访对象, 有话题聊, 才能避免尴尬、冷场的情况出现。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中, 记者可以使用网络等资料查找法, 将采访对象的相关信息查找出来, 然后挑选出价值大的信息, 以便在采访时使用。[1]此外, 对于整个采访过程, 记者要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列出大致的规划, 准备好采访提纲, 确保在采访中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在广播新闻采访中, 若是记者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则不利于后续采访的正常开展, 严重时还会造成整个采访报道失败。例如, 在一次对某著名商业成功人士的采访中, 记者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对采访对象的情况也一知半解。在采访过程中, 提出的问题也不痛不痒, 价值不高, 导致整个采访现场的氛围极为尴尬。对于广播电台新闻记者而言, 这点应该引起重视。

二、采访中把握技巧

(一) 有效提问

在广播电台新闻采访过程中, 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尤为重要, 记者要正确引导对采访对象。记者如果要提出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那么之前一定要做好铺垫, 通过一些轻松的问题, 引导采访对象进入记者设计好的思路里面。采访对象对尖锐问题一般持回避态度, 为更好地将新闻事件背后的情况挖掘出来, 记者要精心设计提问问题。可以设置如下程序, 逐步引导采访对象进入正题:一是开始阶段。记者可以提出一些比较开放的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与采访对象熟悉的内容相关, 这样能够营造出良好的采访氛围, 有利于之后采访的顺利进行。二是引出关键问题。在做好前期铺垫以后, 记者要适时提出较为关键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般支撑着整个采访主题。三是提出尖锐问题。记者提出以上问题以后, 要观察采访对象的状态, 选择适当的时机提出尖锐的问题。为了让提问更加有效, 广播电台记者必须抓住提问的时机, 应敢于提问, 必要时可以追问采访对象。当然, 若是采访对象拒不回答记者的提问, 则应及时调整方法, 采用其他的提问方式。

(二) 善于倾听

广播电台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也要学会倾听采访对象的话语, 在提出问题后, 细心观察采访对象的反应, 判断其是否有所隐瞒。采访对象对某个问题进行叙述时, 记者要适当打断采访对象的思路, 并观察其反应, 通过之前准备好的资料, 判断出采访对象的回答是否合理、准确。[2]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还要专注地倾听, 这样才能找出采访对象叙述时的破绽, 将原来未能想到的时间线索找出来。记者在倾听时, 也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叙述是否与采访主题相关, 若是方向出现偏离, 应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调整。记者在倾听采访对象对某个事件的评论时, 还要找出其中的闪光点, 这对于提高后期采访报道制作质量很有帮助。

(三) 细心观察

广播电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善于倾听, 还要认真观察, 了解采访对象对新闻材料的情感反应, 分析新闻事件的外在影响。在广播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通过用眼睛去细心观察, 可以获得更多的新闻材料, 可以采集到情感丰富的场景素材。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观察, 能够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将事件本质性内涵体现出来, 从而使受众的信服。记者在深入生活采访的过程中应该擦亮双眼, 细致深入的观察新闻现场, 了解当事人的真情实感, 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情感表达来提升新闻采访报道的水平。不仅如此, 还要在广播新闻报道过程中将自身对事件的看法体现出来, 在采访期间学会察言观色, 尤其是要把握新闻事件相关人员的情感反应。

(四) 加强沟通

在广播新闻采访工作中, 记者只有加强与采访对象的沟通, 才能尽快与采访对象熟悉起来。若是遇到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情况, 记者可以通过交朋友的方式, 聊一些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话题, 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避免采访对象出现紧张的情绪。此外, 有些人在采访前谈话滔滔不绝, 但是在面对麦克风时就显得很局促, 说话也结结巴巴, 非常紧张。此时, 记者更要营造轻松的氛围, 缓和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 并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其进入采访主题, 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五) 认真记录

在广播电台新闻稿件采访中, 新闻采访记录工作也是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 记者主要采取手记、脑记、录音设备记录和录像等方式。[3]其中, 录音记录被广泛应用到广播电台新闻采访中, 其次是手记。在广播新闻采访中, 记录工作不能对正常采访造成影响, 记者要讲究记录的方法, 掌握记录的要点, 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记者在广播新闻采访中将记录工作做好, 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料, 并通过对记录技巧的合理运用, 确保广播新闻采访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三、结语

在广播新闻稿件采访工作中, 记者要细心的揣摩与学习采访技巧, 要充分考虑采访事件及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 灵活的调整采访的方法和形式。此外, 记者要做好广播新闻采访各环节的工作, 采访时保持自信, 并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有效的采访技巧,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广播新闻采访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升。

摘要:在广播电台新闻稿件采访中, 既要求记者掌握丰富的新闻理论, 还要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记者在广播新闻采访过程中, 要灵活运用好各种采访技巧, 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对话, 从而提升新闻采访工作的质量。本文探讨了广播电台的新闻稿件采访技巧, 旨在通过对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 确保采访任务圆满完成。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稿件,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文江丽.浅析广播新闻采访的写作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5) :168-182.

[2]林玉麒.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方法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12) :59.

篇14:谈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

一我们的报纸在为谁服务

这是我们在谈稿件选择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众所周知,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那么它的读者是所有的市民吗?不是!因为市民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这里面有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也有识不了几个字的文盲。的确,传播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受众群,但最大化不是全部。目前在目标读者群问题上,某些都市报类媒体走入了求全误区:既想抓住高端读者,又不愿放弃低层对象,结果把报纸弄成了“四不像”,两头抓不住。所以,我们不主张都市报的读者定位实现“全覆盖”,这不仅不可能,也不现实。我们办报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搞好宣传,弘扬主旋律外,就是要为报社创造广阔的广告空间,增强发展和生存的能力。而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报纸有一个什么样的受众群。如果我们报纸的受众群定位不明确,不是广告商所需要的,那么他会投广告吗?当然不会!

如果给都市报的读者进行定位,那就是生活、工作在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或区域组合城市的所有市民。而这样的一群人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处于社会中等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他们能够决定家庭的消费决策,文化层次中下,但属人群最多的那部分市民。

只有受众定位准了,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选稿。

二读者需要什么

一句话,都市报刊登的新闻应该是都市市民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市民看报有一种“趋利”心理,这张报纸对我有没有用?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是让我了解了相关信息,还是让我得到了娱乐,或者是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所以说新闻稿件里有没有百姓关心的信息十分重要。

都市报的影响力不能仅靠纯粹的“信息超市”,还得靠市民的爱读、必读、信赖、美誉、公信力和忠诚度,靠市民在报业市场的比较中,感觉到它是一张“有用”“有趣”的报纸。

要做到“有用”和“有趣”,就必须扩大“有效信息”的含量,特别是那些关乎市民切身利益的新闻信息,一定要做到及时、准确,使都市报切实成为市民生活的向导、行为的参谋,从而成为市民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必需品”。

在“有趣”方面。目前市场上有些都市报对娱乐性还没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加以审视,依然采取“老一套”做法:仅仅是登一些“轶闻趣事”,或者是凶杀、暴力之类的“犯罪”新闻来打发受众的娱乐要求。这只是简单地迎合读者的趣味,我们要做的是提升读者的趣味。

那么,都市报如何才能让受众得到真正的娱乐?可以从文字和图片两方面着手。从文字方面来讲,就是要求稿件内容能激发读者的某种情感体验,以达到愉悦身心之效。在图片方面,就是要求报纸多刊登一些优美、精彩的照片,给受众以视觉上的“愉悦”。

三我们青睐什么样的稿件

1.具有市民性的稿件

鲜明的市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内容上考虑了市民的需要,主要围绕市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城市生活展开。

人们读报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获取信息,要从新闻里或是资讯里获取信息,而传播信息正是报纸的主要功能。不论是中国的、外国的,还是全国的、地方的,不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不论是娱乐的,还是服务的,只要是和老百姓贴近的信息,都是要传播的内容。

其在新闻实践中常常会聚焦都市人关注的视点,抓住市民常年关心的主题,如就业、医疗、交通、物价、菜篮子等等。这些内容几乎每天都有。

二是在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市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

比如报道要求实实在在、不讲大话空话,会议报道是最容易出现大话空话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为此,都市报一般不刊登会议报道,就算对一些重大会议,也应跳出会议写会议,拎出会议中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把有价值的信息干货奉献给读者。比如报道某工作会议,按照党报的报道模式,一定是某月某日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由谁主持,谁谁谁要求,谁谁谁强调,谁谁谁参加会议。这种报道样式,在都市报上应该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记者在写这篇报道时,应突出新闻点,把会议中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拎出来,跳出会议写会议。

新闻报道不像公文、工作总结,公文、工作总结一样常要求全面,面面俱到,而这恰恰是新闻写作的大忌,新闻写作要求只选一点,不及其余,重点突出,主题分明。一个重大会议,可能会有很多内容,但在报道时就不能全部报道,把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拎出来就行,其余的可以舍弃。

关于平民化报道的形式,只要是老百姓接受方便,在思想上、情感上、心灵上能够达到于读者相通的目的,都可以使用。比如读者来信、读者反馈等等,直接把有用的信息罗列出来,这样更便于读者获取信息。

2.具有趣味性的稿件

除了获取信息,读者读报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消遣。所以新鲜、新奇的事物也应是都市报报道的对象。这主要体现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上,比如某报曾刊登过《有三个蛋黄的鸡蛋》《称排骨瞬间“狸猫换太子”肉贩“变魔术”堪比刘谦》的报道,这些报道趣味性都很强,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再如“全民皆拍”栏目,旨在给摄友们提供一个消遣的园地。发现有趣的事,或者让你惊讶、感动、气愤的场景,你都可以拍下来。

3.具有实用性的稿件

与党报相比,都市报作为市民的“生活报”,更加注重实用性传播功能的发挥,因为实用,所以市民才需要。《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一再强调:“突出实用性,变以指导性为主为以实用性为主。市民的需要就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我们讲求实,就是实际、实用、实惠、实在。”市民看报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以便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娱乐提供决策参考。重视便民服务和分类信息,这是得人心的工程。

记者和通讯员应和那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部门建立联系,请他们及时提供服务信息,比如停水、停电、就业、维权、就医、文艺演出、什么时候开始打疫苗、低保金什么时候申领等。新闻体裁以消息、图片为主,简洁明快,也可以打破消息的常规写法,直接告诉读者想知道的信息。

4.具有思想深度的稿件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文化的普及,受众整体文化素养日益提高,其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评判能力也不断增强。且已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者,对新闻事件表层信息的获知已不是其阅读新闻的唯一目的,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因此,单一的、动态的新闻报道已不能充分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深度、能够发掘事物本质的深度报道。对较为年轻、思维十分活跃的都市报受众来说,这一需求尤为强烈。

5.具有故事性的稿件

人是一种喜欢听故事的动物。故事往往因其曲折的故事情节而吸引读者。所以要善于用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报道。比如,对于身边的好人好事,完全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他们写下来。

上一篇:律师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公路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