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

2024-05-20

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共7篇)

篇1: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

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确保全省安全社区建设深入持续健康发展,规范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11]38号)和省政府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鲁安办发[2011]3号)及省安监局有关加强安全社区建设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受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简称省安监局)委托,负责省级安全社区申报登记、评定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申请创建安全社区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根据自身条件,本着自愿的原则,自行确定申请创建国家级或省级安全社区。

省级安全社区申报和评定工作,应当遵循严格标准、简化程序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依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等标准实施。第四条国家级安全社区申报和评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应经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备案盖章后,再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提出申请。申请创建省级安全社区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创建工作启动前,应参照国家标准要求填写《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备案表》,经县级安监部门初审、市级安监部门复审同意并加盖公章后,由市安监局集中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申报。第五条申请安全社区评定验收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应提出书面申请材料,经县级、市级安监部门出具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由市安监局在每年第一季度集中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创建省级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

(二)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有:社区概况、工业与商贸网点分布情况、按照AQ/T9001-2006标准各项要素开展工作的情况,安全促进工作成效、各类伤害与事故监测结果、持续改进目标与计划等;

(三)社区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网址、电子信箱和联系人等。第六条省级安全社区的评定验收,先由市级安监部门参照国家现场评定标准组织初审,得分在100分以上的,形成初审意见,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提出评定验收申请;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接到申请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提出终审建议。

第七条终审采取现场评定方式。由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现场评定组(3-5名安全社区专家组成),现场评定组职责: 编制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 组织实施现场评定; 协调现场评定有关事宜;

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根据现场评定情况反馈现场评定意见。

第八条现场评定组完成现场评定工作任务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提交评定工作报告。评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一)评定的过程;

(二)评定的项目与方法;

(三)材料初审与现场评定情况、随机调查和指标评定结论;

(四)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五)评定结论性意见。第九条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收到现场评定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研究作出综合评定结论,报省安监局研究批准后由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予以公告。第十条省级安全社区有效期三年。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对获得省级安全社区命名的社区进行抽检。获得命名的社区期满前应提出复评申请,逾期未提的,自动废止。获得命名期间,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或社会影响重大的事件,将撤销其称号,并予以公告。

篇2: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推进深入安全社区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11‟38号)和省政府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鲁安办发„2011‟3号)及省安监局有关加强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为确保全省安全社区建设深入持续健康发展,规范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安全社区申报和评定参照《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等标准实施,遵循严格标准、简化程序、自愿申报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受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简称省安监局)委托,山东省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负责省级安全社区申报登记、评定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申请创建省级安全社区的乡镇(街办),启动创建工作前,应参照国家标准要求填写《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备案表》,经县(市、区)、市安监部门审核同意并加盖公章后,由市安监局集中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报备。

第五条申请评定验收的社区,应提出书面申请材料,经县(市、区)、市安监部门出具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由市安监局在每年第一季度集中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应包括:

(一)创建省级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

(二)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有:社区概况、工业与商贸网点分布情况、按照AQ/T9001-2006标准各项要素开展工作的情况,安全促进工作成效、各类伤害与事故检测结果、持续改进目标与计划等;

(三)社区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网址、电子信箱和联系人等。

第六条省级安全社区的评定分初审、终审。先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组织初审,参照国家现场评定标准,得分在100分以上的,形成初审报告,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提出评定验收申请;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接到申请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提出终审建议。

第七条终审采取现场评定方式。由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现场评定组(3-5名安全社区专家组成),现场评定组职责:

(一)编制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

(二)组织实施现场评定;

(三)协调现场评定有关事宜;

(四)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五)根据现场评定情况反馈现场评定意见。

第八条现场评定组完成现场评定工作任务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提交评定工作报告。评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一)评定的过程;

(二)评定的项目与方法;

(三)材料初审与现场评定情况、随机调查和指标评定结论;

(四)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五)评定结论性意见。

第九条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收到现场评定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研究作出综合评定结论,以书面形式报省安监局备案并予以公告。

篇3:海安县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海安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了促进海安县安全社区建设、规范评定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社区评定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标准对申请社区实施评定,遵循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三条 凡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社区”定义的、达到《南通市海安县安全社区评定标准(试行)》(下简称《标准》)的城市社区、企业主导型社区和农村社区均可提出申请。

以街道为单位申请的,其所属社区/村应有80%以上通过安全社区评定且为合格。

第四条 海安县全面创建安全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授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简称创安办),负责海安县安全社区的评定与管理工作。

第五条 安全社区的评定与管理程序,分为申请、初审、现场评定、综合评定与证后管理(含复评)。

第二章 申请及初审

第六条 启动安全社区建设的社区应填写《创建“海安县安全社区”备案表》并递交创安办备案。

第七条 申请评定海安县安全社区的条件:

(一)按照《标准》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1年以上;

(二)上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指标在当地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内。

第八条 凡符合申请条件的社区,应按要求填写《海安县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经社区所在镇(区)审核同意、出具推荐意见并加盖印章,向创安办提出评定申请;若镇(区)整体提出评定申请,应加盖镇(区)印章后向创安办提出评定申请。

第九条 申请社区提交材料:

(一)《海安县安全社区评定申请书》;

(二)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报告,主要内容:社区概况(人员、地域、辖区单位等)、按照《标准》各项要素开展工作情况,安全促进工作成效、各类伤害与事故监测结果、持续改进目标与计划等。

第十条 创安办收到社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于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社区完成材料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社区。

第三章 现场评定

第十一条 现场评定由创安办派出现场评定组。现场评

定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对现场评定的质量控制负全面责任。

第十二条 现场评定组通常由3-5人组成,组长须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安全专家或具有丰富安全社区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 评定组成员的职责:

(一)编制现场评定计划和评定工作文件;

(二)组织实施现场评定;

(三)协调现场评定有关事宜;

(四)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五)根据现场评定情况反馈现场评定意见。第十四条 评定计划的编制。评定计划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目的与任务、评定依据、评定人员、日程安排等。评定计划应在评定前通知申请方并应得到申请方确认。

第十五条 评定工作文件的编制。评定工作文件是评定组实施评定和确认评定质量的依据。评定工作文件通常包括:评定检查表、会议纪录、调查问卷、指标评定汇总表等。

第十六条 现场评定人员的条件: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社区评定程序和评定标准;

(二)具有安全或安全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三)有较丰富的安全社区工作经验或经历;

(四)与申请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第十七条 现场评定人员职责:

(一)全过程参加现场评定工作;

(二)及时报告现场评定工作情况和评定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三)准确记录评定工作情况、对现场评定提出评定意见;

(四)客观公正、严谨务实、清廉自律、遵守保密规定。第十八条 现场评定程序

现场评定主要程序包括首次会议、现场考察和末次会议。

首次会议:介绍现场评定安排和评定方法、安全社区创建过程、安全促进项目计划与实施;

现场考察:通过查阅、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安全社区建设情况,验证安全促进项目效果;

末次会议:向被评定方通报现场考察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章 综合评定

第十九条 现场评定组完成现场评定工作任务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创安办提交评定工作报告。

第二十条 评定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一)评定过程;

(二)评定的项目与方法;

(三)材料初审与现场评定情况、随机调查和指标评定结论;

(四)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五)评定结论性意见。

第二十一条 创安办收到现场评定组的评定工作报告后,研究作出综合评定结论。

第二十二条 创安办对综合评定结论进行公示后,3个工作日内将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申请社区,通报镇(区),对达标社区颁发“海安县安全社区”证书和牌匾。

第五章 证后管理

第二十三条 “海安县安全社区”称号有效期五年。期满三个月前,持证社区应该提出重新评定(复评)申请,并提交复评申请书和工作报告,由创安办派出评定组进行现场评定。逾期未提出复评申请的,“海安县安全社区”称号自动废止。

第二十四条 获得“海安县安全社区”称号的社区应于每年1月30日之前向创安办递交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上安全社区工作总结和持续改进计划。创安办组织抽查。

第二十五条 未提交工作报告的,创安办将要求社区限期提交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未提交工作报告和情况说明的,由创安办撤销其“海安县安全社区”称号。

第二十六条 社区在保持“海安县安全社区”称号期间,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或社会影响重大事件,创安办将撤销其“海安县安全社区”称号,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七条 对评定或评定管理工作有异议的社区,可

向创建领导小组投诉。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由创安办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篇4: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

申报评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鼓励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推动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合肥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以下简称示范工地)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等规范、标准,结合建办质[2013]11号《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14]111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文件要求以及合肥市文明创建工作要求进行检查评定。

第三条 “示范工地”的评选工作由合肥市城乡建委委托,在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愿申报条件下,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组织综合验评。

第四条 “示范工地”称号授予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示范工地”的工程项目应在合肥市行政区划内,且符合下列条件:

1、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含5000平方米)或建安工程造价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个别建筑面积和造价达不到上述标准要求,但建筑施工安全难度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高的建筑工程;

2、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市场行为规范;

3、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申报期间《安全生产许可证》合法有效。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定

第六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开工前应向协会提交创建“示范工地” 的目标,并在项目开工两周后,以文件的形式将创建“示范工地”工作方案(计划)报协会一份;县、区(开发区)的工程还应报所在地的安全监督机构一份。

第七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大门醒目位置悬挂“争创合肥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供社会监督(见附件1)。

第八条 “示范工地”的评定实行动态管理,采取日常监督和综合验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定。

第九条 市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申报的工程项目进行日常及过程监督,秉承“好中选优、示范引领”的原则,严格把关,择优推荐工程项目参加综合验评,并对申报示范工地的项目提出初审意见。

第十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在申报工地主体结构层数1/2前,填写《合肥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表》(见附件2);各县、区(开发区)安全监督机构依据标准和日常监管情况提出申报意见,经评估合格且符合条件的报送至协会;协会应在结构封顶前组织综合验评,并经评审委员会审定后,在合肥建设网上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待工程竣工后颁发证书。第十一条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示范工地”:

1、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的;

2、危险性较大工程未进行辨识、评价、登记建档和公示的;

3、高大模板、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无方案(含未组织专家论证)的或不按方案落实措施的;

4、塔吊、人货电梯和附着升降脚手架安拆不按要求告知、检测、验收、登记的,塔吊防外电、防碰撞措施不力的;

5、悬挑脚手架的悬挑型钢、悬挑高度超过规定的,悬挑层未用木板全封闭的或采用钢管悬挑脚手架的;

6、塔吊悬挑式卸料平台未与建筑物结构连接牢固的,人货电梯、龙门架安全防护门不符合规定的;

7、临时用电不符合“TN-S”接零保护系统的、或外电防护不严的;

8、现场封闭不严的,三区分离不清的,或生活区内“五小设施”不全的;

9、现场未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临时建筑设施安全管理的通知》(合建质安〔2014〕43号)文件要求设置临时设施的或工地食堂没有领取卫生许可证的;

10、项目专职安全员没有按照要求配备的,特种作业人员和食堂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的;

11、文明创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实行一票否决;

12、施工现场排污、噪音未按有关规定执行的其他情况。第十二条 “示范工地”依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检查验评得分为85分及以上,综合验评为合格。第十三条 工程竣工之前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示范工地”荣誉:

1、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事故的;

2、在各级安全大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或在各级文明创建检查中被扣分的;

3、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经责令停工后仍不整改的;

4、违反“扬尘治理相关规定的;

5、其他有关规定情况。

第十四条

“示范工地”评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于专家现场复查时的交通、通讯等实际发生的费用,实行专款专用。收取标准为:2万㎡以内1000元;2万㎡—10万㎡2000元;10万㎡以上3000元。

第四章 表彰奖励

第十五条

“示范工地”优良业绩,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按照《合肥市招标投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规定,建设、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示范工地”创建的奖励措施,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每年向社会公布评选结果,并在全市通报表彰,其创建情况作为“琥珀杯”奖(市优质工程)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获奖业绩可记入工程项目部的项目经理等参建人员的个人信用档案,并授予申报单位及项目经理荣誉证书。

第五章

评审纪律

第十六条

申报单位及评审人员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杜绝不正之风。

第十七条

申报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第十八条

评审人员要秉公办事,廉洁自律,不得谋取私利收受礼品礼金。评审时要做到科学公正。对评审讨论过程中,评审人员发表的个人意见不得对外公布。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直至撤消其参加评审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合肥市建筑工程协会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篇5:省级体育先进社区申报材料

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央文明办等7单位《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通知》,进一步推进沙河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创建第五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的通知》精神,特此申报省级体育先进社区。

沙河社区位于我市中心地段,一条铁道将所辖两个自然村长江新村、沙河新村一分为二,社区面积14万平方米,辖区内企事单位共28家,科级以上单位19家,5000多家商业网点,居民2500余户,人口8668人。社区工作者10名,开展服务范围有社区党建、社区民政、文体娱乐、社区创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区残联等。近年来,社区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不断发展和巩固社区居民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文体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打造社区品牌。通过不断努力、社区荣获了铜陵市“重阳杯”老同志棋类比赛中国象棋团体第一名;荣获市首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100米、200米短跑和女子垒球比赛三项冠军,收获三块金牌;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城市社区部大众广播操比赛二等奖;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城市社区部健身秧歌比赛三等奖;荣获市企业退休人员广播操团体比赛二等奖。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武术比赛集体项目三等奖;荣获市第二届体育大会暨“铜锋杯”第四届武术大赛少儿基本功项目一等奖。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重视、工作有计划

社区居委会每年将体育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计划,作为社 区体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日程,有人具体分管,有社区体育专项工作计划。每年能够研究体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年召开2--3次居民体育小组会议,调动体育骨干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

(二)规章制度建设

制定了社区体育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活动点章程及管理制度,使各种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点的管理规范化。具有较完整的社区体育台帐。

(三)机构、人员设置

社区居委会有居民体育领导小组,有1--3名兼职体育骨干负责社区体育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

(四)体育组织建设

社区体育领导小组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的人群或居民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爱好建立体育协会、活动小组或体育活动点,开展体育活动。发动辖区内的单位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拥有2--3个以上能经常开展活动的体育组织。每千人拥有1--2个体育活动点。

二、体育活动

(一)竞赛、表演活动

社区每年举行1至2次包含4个项目以上的综合性运动会。每个体育组织每年开展2--4次体育竞赛、表演活动。近年以来,沙河社区积极参与市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参与市第二届体育大会城市社区大众部广播比赛等。在社区的文化体育工作建设中,不断完善文体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把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体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体育工作站人员精心指导开展居民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社区内共有晨练点4处,配置了全民健身器材,如单杠、双杠、秋千架、健身房等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社区体育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群众性体育工作,需要调动广大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近年来社区十分重视体育工作的宣传,通过市新闻媒体、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努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新理念,使群众性体育活动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创新活动形式。活跃体育阵地

为了让健康身上的体育生活充实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沙河社区结合自身特点,以开展经常性健身活动为主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相结合,灵活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自2007年以来,举办了社区群众性不同类型运动会共20多次,完成了近50个项目的比赛,如重阳节期间开展的老年人定点投篮、定点

套圈、自行车慢车比赛。国庆元旦期间进行拔河、托乒乓球跑步等,开展文体活动如:气功六字诀、罐操、气功八段锦、易筋筋、五禽戏等。除此之外还开展经常性的广场文体活动和科普活动,参加铜官山区首届新型气功展示会,共创和谐、和睦、平安社会。

三、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一)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与管理

沙河社区十分重视体育指导人材的培养,目前共配备体育指导教练3人,其中国家级文体活动教练1人,省级文体活动教练1人,体育骨干成员5人,每两千人拥有社区体育指导员1--2人,并建立社区体育教练员档案。

(二)发挥骨干作用

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发动体育教师、文艺工作者、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参与社区各体育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每个体育活动点配备1--2名社区体育指导员,每个体育组织配备1--2名体育负责人。

四、体育场地、设施配置、设施管理

社区拥有一个100--200平方米的综合性室内体育健身室,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一所“文武体育学校”、一个围棋培训中心、八块5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小型综合体育运动场;每个运动场平均拥有8至10套健身器材,室内体育健身器材18套。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对居民开放,并有具体措施和办法。体育场

地由专人负责社区内各体育场地设施的登记、统计、维护、管理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所有体育场地设施

都有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社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不出现重大人身安全事故,保证社区居民日常体育活动的安全,做好各种体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五、经费保障

社区保障每年体育活动经费在18000元左右,不少于人均2元(常住人口)。主要使用方向为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体育用品和体育活动奖品的支出等。

今后我们要继续将体育活动纳入社区文体建设重要日程,立足群众、立足民间,充分发挥各类体育组织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社区文体站的建设,活跃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氛围,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把握社区体育活动最新动态,吸纳兄弟社区的先进经验,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工作再上新台阶。

沙河社区居委会

篇6: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

自成立以来,xx社区居委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为民为宗旨、以育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乐民为动力、以便民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促进家庭邻里团结、扶贫助困、奉献社区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社区建设严格按照“1+5”的模式标准,建立健全了社区工作组织网络,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深入扎实地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篇7:省级安全社区申报评定办法

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申报和评定管理办法

一、总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鼓励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工作,同时规范技术革新奖及合理化建议奖的申报和评定过程,促进开发和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会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该办法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三条 技术革新是指生产技术上实质性的改良、改进,其结果能带来产品质量的提升或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如对生产工装具、工艺流程以及原料配比等的技术性改革或改进;合理化建议是指建议人提出的对公司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有益并且有具体实施办法的意见。

二、申报方式

第四条 员工提出的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按要求填写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申报表,报送工会。

第五条 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一式两份(申报表见附件)。

第六条 申报材料要详实地阐明该技改项目的关键技术细节以及在为公司节省开支、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预期贡献。

三、评审程序

第七条 公司设立专门的革新建议评审小组: 组

长:孙保平

副组长:刘思壮、张欣、张子喜、翟立华、那顺桑

员:韩昌川、李化全、孙春生、杨学智、安德志、汪允春、史月军、刘立柱、王

亮、宋新元

第八条 革新建议评审小组及时对上报的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通过召开评审会的方式,根据建议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时效性进行评审,作出采纳与否的结论,通过后由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实施。

四、评

第九条 每年年末,各革新建议项目负责人上报评奖材料,着重对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客观描述,工会将年内已评审并实施的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连同评奖材料提交评审小组进行评奖。

第十条 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应不受情绪、人际关系的影响,做到公正 评定。

第十一条 评奖标准要看该项目是否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否推进了公司的技术进步以及是否有利于公司的总体发展。

第十二条 获奖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的数量由评审小组讨论决定,获奖项目的等级由评审小组成员投票确定。

第十三条 评审结果经组长签字后生效。

五、奖励办法

第十四条 技术革新奖设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四个层次,合理化建议奖设特别奖和一、二等奖三个层次。

第十五条 技术革新一、二、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3000元、2000元和1000元;合理化建议特别奖和一、二等奖奖金额分别为3000元、500元和300元;技术革新特别奖奖金额经评审小组针对产生的效益和发挥的作用评审后确定。

六、成果管理

第十六条 经评审小组认定获奖的技术革新项目,属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革新者在内的任何人在未经公司批准和授权情况下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该成果向外方泄露,违反者将按泄露公司机密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工会建立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档案,以备查用。

七、附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综合办企管科制定,由企管科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同时原有相关规定废止。

综合办公室

上一篇:办公室文员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七上数学教案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