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示范专业申报汇报

2023-02-21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省级示范专业申报汇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省级示范专业申报汇报

省级示范专业汽修专业汇报材料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我们学校是扎根在中国五金之都永康的一所农村职校,大家都知道永康的电动工具、防盗门很有名,其实现在永康的电动车、永康的汽车、永康汽摩配行业也在迅猛的发展。为此,我将简要的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各位专家汇报一下我校及其该专业的一些情况。

一、学校历史与现状

永康职技校从十年前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职校,发展为今天的国家级重点职校,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国家级绿色学校。学生从十年前的不到800人到今天的近4000人;技师从十年的一个都没有到今天的50多人,双师型教师99人;实训设备从十年前的五十万到今天的上千万。专业从十年前的3个发展为今天的9个,其中汽修、机电、电工电子、数控为主干专业;我们学校的华康清校长也被评为了浙江省功勋教师。

二、汽修专业在我校的地位

我们学校从校长到老师都非常重视专业建设,认为搞好专业建设是增强职校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本来今天是华校长来参与答辩的,但是由于近几天深圳教育局集合了几百名校长,邀请华校长做报告去了,他几次协调都无法推托,实在是确之不恭。其实华校长非常重视汽修专业的建设,尤其近两年,他把几乎所有的心血都投在汽修专业的发展上。他告诫我们,告诉所有老师,专业的发展要立足于企业的需要,所以我们也深刻的意识到,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汽修专业也不例外。借这股答辩的东风,我们学校近几天,连续召开了校长办公会,共商汽修示范专业的申报问题,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市政府也明确表态,学校应该在把汽修专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以解决永康汽车制造业、售后服务业等人才紧缺的瓶颈问题。市政府也将对这个专业进行输血,为发展做强有力的后盾。

其实,近两年我们对汽修专业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

二、保障措施

1、校内制度与资金上的保障——支持师资队伍的发展

去年,学校教代会已通过了“师资培养371工程”。5年之内,学校将培养30位市级以上名师或硕士,70位技师或工程师;10位高级技师或高级工程师。每年用于师资培养的资金确保20万。从而也确保汽修专业委员会的运作及每年选择2-3位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进修与学习。

2、政府强有力的政策的支持与资金的支持

2010年我校的规划与发展已列入到永康市政府的十大重点工程。我校的发展工程,由卢跃东市长亲自当组长、主管工业的常务副市长蒋永根任常务组长,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目前,一幢占地6000平米的综合实训工场已破土动工。其中3000平米作为汽修的实训基地。蒋副市长说,基地的设备将由政府出资一部分、企业赞助一部分,届时,企业的工程师将入驻基地工作,进行技术的研发,并定时进入课堂讲学。

另外,市政府还依据省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职教师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出台了职校引进教师的配套文件,允许并鼓励学校向企业向社会招聘技师与高级工程师进入教师编制队伍。

3、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增强汽修专业的辐射面

在市政府的牵头下,学校将与企业进一步合作,增强汽修专业的辐射面。从目前的3个众泰技工班、到以后的众泰市营班、众泰商务班等。为众泰企业的制造、生产、售后服务、修理、保养提供系列化的人才。

最后,我应市政府领导及华校长的指示,代表永康市政府,代表华校长作出表态,无论示范专业的申报成功与否,我们都不会动摇做大做强汽修专业的决心,都不会停止汽修专业建设的脚步,争取近五年之内一年一个台阶,把汽修专业建设得更好,让它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永康一张名片。

第二篇:铜仁二中申报省级示范性高中校长汇报材料

呕心沥血铸高中办学品牌 与时俱进创教育发展示范

——铜仁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轮评估汇报

材料

铜仁二中校长 王德顺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

今天,我们很荣幸迎来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组的各位专家和一直关心着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在此,我谨代表铜仁二中全体教职员工向莅临我校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欢迎!现在我就铜仁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初评后的整改情况进行汇报,敬请指导。

一、学校基本情况

铜仁二中始建于1964年,为初级中学,当时只有16位教师,约160名学生,校舍简易。1970年增设高中部,2010年实施初高中剥离,成为独立高中。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级50个,在校学生2814人,平均班额56.3人。专任教师204人其中高级教师70人,一级教师66人,高中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7.0%,本科及以上学历14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0%。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8人,地市级骨干教师40人。

学校校园面积85000 m,生均30.21 m;校舍建筑面积

2231710 m,生均11.27 m;绿化面积16260 m,生均5.78 m,有运动场地7830.9 m。理化生实验室13间,按5:5:3标准配置。建有校园网,有信息技术教室3间,所有72间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班班通”。有图书室、阅览室,图书133000册,生均47册;老师、学生阅览室有座位224个,工具书256种,报刊杂志372种。建有科教大楼、综合大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拥有各种功能教室、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投资1300万元的400米标准运动场和5700 m学生食堂及室内活动室正在紧张施工,计划今年9月投入使用。

历代二中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国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3-2005年全省“文明单位”、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省“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省“模范职工之家”; 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获地级“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二类校)一等奖”、2009年获地区“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80余项荣誉称号。学校重视科研兴校,近三年来教师获国家级奖励207人次,获省级奖励68人次,获地市级奖励300人次;有20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地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

22222259人次,省级40人次,地市级120人次。

四十六年沧桑砥砺,栉风沐雨;四十六年韶音不辍,薪火相承。现在我校已实现了低进高出,连续三年获地区同类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是一所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的自己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级中学,是学生和家长向往的优质学校,是地区教育局批准的全区唯一一所面向全区招生的市县级普通高中,在本市乃至铜仁地区都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二、政府大力支持,齐心协力“申示”

中共铜仁市委、市政府根据“科教兴市”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扬“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的光荣传统,积极支持铜仁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将铜仁二中“申示”工作作为政府2010年和2011年的“十件实事”之一来抓。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铜仁市第二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出台了《铜仁二中“创示”方案》,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会,研究部署铜仁二中创示工作,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多次到铜仁二中调研并进行现场办公,解决学校“申示”工作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财政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加大了对二中的办学投入,拨650万元作为“创示”专款,改善办学条件:新购置了五套实验设备、图书6万册、网上阅卷系统、办公电脑,建起了班班通,完成了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宿舍的维 3 修等工作。政府采用财政贷款1300万元方式,建设二中标准化运动场和学生食堂,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政府在校园用地、人才引进、职称指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校园占地面积从45000 m,增加到现在的85000 m。专门为二中量身定制人才引进政策,2007年以来,引进“211”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70多人。职称指标方面,批准我校高级教师按32%,中级教师按45%配置。

2006年抓住地区教育局对我校高中办学评估的历史机遇,一面加强硬件建设,一面苦练内功。2010年我们再一次抢抓机遇,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的,在市委、市政府和地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并顺利通过第一轮评估。

2

2三、传承历史底蕴,形成办学特色

我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按照“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二中的办学“名片”,即“以德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以德立校”的内涵包括干部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历任二中校长正直廉洁,教师敬业奉献,学生思想健康,积极进取。“和谐”是我国“以人为本”的一种文化传承,在学校是一种促进各方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4 和行为文化。

铜仁市第二中学诞生于风雨如磐的60年代,由原铜仁市机械厂改造而成,地方偏僻,道路泥泞,校舍简易。最初只有几个初中教学班,教师十几人,学生一百多人。很长一段时间,二中的条件差,生源差,质量也差。80年代以来,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如何走出学校的办学困境,检验着每一个二中人的智慧,学校逐步走出了以“德育为首,重视艺体”的办学之路。

90年代,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工作,重视艺体学生的培养。历史的车轮走到了21世纪, 2000年学校抢抓国家高中发展的机遇,紧紧抓住“以德立校”不动摇,2006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同时广泛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是“全国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的德育网络课题已经结题。多途径渗透德育,实施成长教育,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德立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文化,浓缩了二中曲折而又辉煌的办学历程,沉积着丰厚的历史底蕴。

古话说,“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我校一直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动摇,有力的促进了我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5 学校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软硬件齐头并进,教师专业与品德共同成长,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教育并重,学校的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建设成了丰富多彩的二中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和谐发展”。

一是绿色成为二中校园物质文化的主旋律:学校依山而建,假山水池,长廊亭榭,花草满园,林木繁茂,四季长绿,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前地区专员李再勇说“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学校还开辟了文化橱窗,制作各种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教育标牌。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手段来教育学生。真正体现了“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

二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前地区教育局局长田必涛说:二中人有一种精神。什么是二中精神?我把它概括为:抓住机遇,脚踏实地,敬业奉献,拼搏进取。正是这种二中精神,二中才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为了搭建师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将决策权交给教代会,将活动交给团委和学生会。制度是保证,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落实,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四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

6 惯表现出的校风、学风等。在学生中开展“谈好话,做好事,出好操,扫好地,唱好歌,集体行动快、静、齐”等活动,并开展书法、演讲、诗歌朗诵、英语知识、作文等比赛,每年都有师生运动会、篮球比赛、读书活动等。这些活动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二中以绿色为特征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我校共有专任教师204人,其中高级教师84人,一级教师61人,中高级教师占71.1%。全部具备高中教师资格,合格率100%。有5名硕士研究生;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8名,地市级骨干教师40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铜仁二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我校狠抓了“四大”工程。

1、重视新进教师“入口”工程。铜仁二中高中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市委和政府对二中急需学科人才“量身定制”,开辟“绿色通道”,抓好“两个入口关”,吸收优秀教师到我校创业奉献。第一是敞开校门,向省内外引进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凡学校试教认可的市委、市政府都给予认可。第二是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由市委、市政府批准

7 实行单独招考,2007年来招聘的都是“211”工程学校的学生。

2、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程。一是定期组织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和普通话等的学习培训,实现教师知识更新。二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或派出学习培训,或邀请专家和教研员来我校开展讲座、评课等活动。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派出140多人次赴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三是加强校际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四是对中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学习和培训制度,在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培训、教科研活动和比赛等方面,全力扶持,提供成长平台。

3、优化教师竞争激励工程。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学校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对教师实行年级组分层管理,年级组下分备课组和班级,各类考试、学生评教,教师按备课组,学生按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推行年级组选班主任,班主任选教师,班级进行分组的管理模式,强化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4、完善师德师风培养工程。一是让每位教师了解学校的发展史,激发每一个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二是创新师德培养方式,化静态学习为动态培养。组织教师学习校内外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组织教师观看《师德启示录》,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三是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

8 道德规范》的要求规范教师行为,将师德纳入年终绩效目标考核、评级晋级考核、选拔任用考核内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多年来,二中虽然招收的是重点中学招生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却创造了一流的教学成绩,吸引了铜仁市以外无数优秀学子慕名前来就读。二中的经验证明,质量薄弱高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走“人才强校”之路,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核心竞争力不动摇。

五、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按照学校办学理念,构建了科学高效的分层管理体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低重心、少层次的校长负责制下的“两线三级”管理模式。

一条是以校级——年级——备课组为中轴的教师三级管理体系,年级组成了教师管理的平台,班主任选拔、教师日常管理、考试的组织和质量分析等常规管理工作由年级组负责。加强年级组管理,其成功经验主要是:第一,“化大为小”,一个年级就是一所小型的学校,提高了学校政策的执行力。第

二、学校采取给权、放权的方式,充分调动年级组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第

三、管理到位,提高了年级组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也调动了各年级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另一条线是学校——家庭——社会为中轴的学生德育

9 管理体系。实现了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管理的有效对接,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

“两线三级”,化大为小,有效激发了学校的活力,保证了学校整体管理的高效运转。两线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体系。铜仁二中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实施“分层”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分不开的。

六、重视教科研引领,创造优质教育品牌

学校重视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制定了较完善的校本研修制度,通过整合和强化教务处和教科处的职能,加强了对教研科研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学校有国家级课题三个,省级课题一个,校本课题十二个;编撰出版了《铜仁二中教师论文集》《铜仁二中学生作文集》《铜仁二中德育论文集》,国家级德育网络课题《科研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铜仁二中特色的校本教材《铜仁地区乡土地理》《生物》《化学》《心理健康教育》《田径运动》《篮球攻防技术》《铜仁传统龙舟》《基础与素描》《篮球教学与训练》《安全教育》《师德教育》《文明礼仪》《职业技术教育》等。田军老师和钟孟玲老师分获省语文和地理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重视体育教育是铜仁二中的优良传统,我校是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坚持每年开一届田径运动会,建校46年,

10 我校已成功举办42届田径运动会。体育教育成绩突出,2006年和2010年均获全区中学生“三好杯”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二名。特别是重视篮球训练,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7年获全区“三好杯”篮球赛男子第一名,2008年获全省首届农运会男子篮球第一名,2009年获全区“三好杯”男子篮球赛第一名,2010年获贵州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男子篮球赛第四名。

在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教师敬业奉献,校本研修平台的建立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学校的高考成绩在2004年一本上线6人,实现了零的突破后,近四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一本上线51人,二本上线155人,一本突破50人大关;2008年一本上线146人,二本上线294人,一本上线突破100人大关;2009年一本上线207人,二本上线373人;2010年一本上线224人,二本上线396人,连续两年一本上线突破200人大关。我校张毅同学以614分的成绩,夺得2010年铜仁地区高考文科状元。此外,2007年以来艺体考生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达210人。2007年以来高考升学率均达96%以上,我校是连续三年各科成绩平均分超过省平均分的全区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

铜仁二中在高考中取得的成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2009年高考结束,铜仁二中一本上线破200人大关,铜仁综合门户网站的“社情民意”和“发展论坛”栏

11 目展开了对铜仁城区高中办学问题的大讨论,《铜仁日报》去年12月16日以《长风破浪会有时》为标题,用整版来解读铜仁二中的崛起奇迹。

七、加强整改工作,迎接二轮评估

省教育厅专家组已于2010年12月23日对我校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进行第一轮评估验收。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铜仁市第二中学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进行第一次评估的评估意见》(黔教办基[2010]44号),对我校“申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我校高度重视省厅意见,向市委、市政府和地市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专题汇报。同时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逐条逐点落实。具体整改情况如下:

1、教学设施方面:校园网、72间“班班通”、办公电脑、网上阅卷系统、通用技术教全面投入使用,实验设施设备已按评估要求5:5:3配置;新增图书60000册。学生食堂和400米运动场完成预计进度。

2、班额问题:本学期开学前,学校在缺少教室和师资的情况下,在高

一、高二年级各增加一个班级,班额已由58.9减少到56.3。

3、初高中剥离问题:经市政府、主管局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完成初高中拨离的所有工作。

4、继续教育方面:为提高教师教育水平,转变教学理

12 念,学校已于今年开学初组织全体高中教师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通过近两个月的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材施教,对学困生、品行有缺陷学生以及个性特长生实施分层次教学,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5、评估资料问题:2011年1月,学校就评估资料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成立了资料整改小组,根据《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方案》“评估标准”的要求,结合第一轮评估时的专家意见,对资料进行重新整理,目前评估资料的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

丹青书伟业,宏图展春天。在历届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铜仁二中作为一所完全中学,曾经为铜仁的基础教育的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今天,在争创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各位专家的深深厚爱和悉心指导,有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怀,有铜仁二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乘胜前进,再铸辉煌!

第三篇:省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申报材料

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申报材料

2015年1月28日

国华徐电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申报材料

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徐电公司)始建于1975年,曾装机8 台国产机组,总容量143 万千瓦,为当时全国第三大火力发电厂,是江苏电网和华东电网主力发电厂之一。徐电公司先后隶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3日,成为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至2014年底在运2台100万千瓦机组,员工2867人。

徐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产业政策,2008年开始关停并拆除8台机组,在原址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并于2011年底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实现“上大压小”一期工程的圆满竣工。该项目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表彰为“2012年——2013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从第一台机组投产到2014年底,先后获得全国电力系统“达标企业”、“一流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百佳贡献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等荣誉。 徐电公司秉承神华集团公司及国华电力公司的文化理念,积极落实上级公司文化建设纲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上级公司“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企业安全文化为统领,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安全理念,全面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借助多种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营造“制度安全文化、物态安全文化、行为安全文化、心态安全文化”的管理新模式,发挥了安全文化在管理中的引导、激励、凝聚、约束作用,引导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把安全文化渗透到员工的思想观念上,落实到员工的具体行动中,努力培育和构建具有徐电公司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实现了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十年内未发生重伤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三年内未新增职业病病例,三年内无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记录,2014年12月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认证。

一、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营造制度安全文化。

1、 建立“安健环文化”先进的安全文化系统。

徐电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始终突出以安健环文化为主题,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责任文化为延伸,时刻以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及提高全员文化素质为核心,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等手段,将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到公司中心工作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格局。制定了安全愿景、安全规划、安全目标以及核心安全理念,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目标、完整的价值观、详尽的安健环文化宣示系统,做到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物化于境”。

安全方针(理念):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安健环目标:安健环表现持续改进,事故、伤害、火灾为零。 安健环价值观:安全为天、以人为本;一切风险皆可控制,一切意外皆可避免;安全地完成工作才算成功;所有员工均应接受安全培训;重视承包商安全、关注公众安全。

安健环使命:每一个员工平平安安回家。

安健环策略:安全“零容忍”,对标“持续化”,考训“常态化”。 安健环行动:第一责任人带头贯彻执行“九条禁令”,宣讲、示范、引领安健环工作,现场带班值班;实现风险预控体系全面落地;深化“一岗、一网、一中心”,落实安全责任;责任人员佩戴安全袖标、作业人员穿反光背衣,提供并有效应用个人防护;安全管理专业化、信息化、可视化、数字化;承包商管理“五统一”,共同共享安健环。

徐电公司在厂前区设置电子公告屏,在生产综合办公楼前设置“安全文化宣示系统”和“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公告栏、重要区域安健环文化宣示系统上墙,悬挂安全宣传横幅、员工阅览室放置安全类书籍等。公司编印了《安全文化手册》,并下发到班组,指导员工安全行为规范,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员工安全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使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成为一整套可操作的、务实的系统操作模式,为公司的安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用文化来推动安全生产稳步的发展。

2、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履行安全承诺 根据2014年初国华公司、徐州市政府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总经理助理,分别对分管的共20个二级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在责任书中明确了应控制的安健环指标,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管理指标、管理评价指标等四大项内容。各二级单位对165班组、班组对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公司、班组针对安全目标,制定了详细的确保实现安全目标的措施。公司相关职能部室(生产技术部、安健环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党建工作部)每季度对班组安全目标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公司通过“一岗双责制”,真正实现了安全管理分级控制,做到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徐电公司营造制度安全文化主要是与心态、行为、物态安全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以及建立的强有力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多年来,徐电公司建立起了切实可行的企业“负责”机制及安全管理网络,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奖惩制度和劳动保护监督体系等,使各方面、各层次的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奖惩严明,上下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各层次进行有效监督,使公司整个制度安全文化更规范、更科学、更实用,全面突出安全管理效果。

3、完善规章制度是安全发展的前提与保障

徐电公司始终坚持制度是安全发展的前提与保障的原则,在生产运营中,坚持抓机制、抓基础、抓标准、抓落实,建立了由风险管理、安健环监察、运行检修管理、评估与改进等22个子系统构成的发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全面完善的制度保障。公司每年对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复核,每三年组织一次全面修订,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合法性,现已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电监会的相关要求,每年组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预案包含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根据公司管控重点和风险高低,编制了1个综合预案、24个专项预案和43个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了门类齐全、体系完善、逐级管控的应急预案体系。在日常营运过程中,公司从以事故分析、追究事故责任的事后管理,逐步提升到以抓未遂分析为主的风险预控式管理,营造安全、健康、环保文化,实现了生产运营的安全、高效。2014年12月31日,取得了国家能源局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年初,总经理与各部门、部门与班组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分解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责任明确,从而在思想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动上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措施。各部门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安全目标,坚持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做到每个岗位都有与安全目标相统一,强调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责任制的建设落实中。在每周一生产早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对照安全责任制,汇报安全生产情况,形成下管一级,履行职责,上联一级,追究责任,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构建了一个层层有目标,条块有指标,人人有责任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进入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学轨道上来。此外,公司每月对照安全指标完成情况,对各部门与人员进行考核,及时兑现奖励金额。

在进行安全文化建设中注重加强队伍的建设,每个部门有专职的安全员,每个班组都有安全员及安健环小区代表,制定安全人员管理办法,规范了安全人员的安全意识、素质要求、从业资格、岗位职责。进一步强化公司各级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一岗同责”的落实,发生问题要严肃追究监察、管理和执行主体的责任。同时对承包商按照“五个关口、五个统一”要求做好管理。将承包商管控提前到承包商招投标审查流程中,严格评估承包商队伍自身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情况,确保符合公司的安全管控标准和要求。根据现场作业特点组织承包商安全再教育、再培训,开展新安规培训、安全座谈、定期召开承包商安全网例会等,提高承包商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意识。现场组织开展作业人员酒精测试、血压检测和安全测试桥,保证作业人员状态安全。培养长期与公司合作的承包商的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相融性,通过安健环宣示系统的深入实施,保证承包商与我们“文化一致、认知一致、管理一致、标准一致、执行一致”,有效发挥承包商自身管理体系的作用。

二、守土有责,营造物态安全文化

徐电公司厂区整洁,环境优美。定期组织安全文明检查,深入彻底消除各种事故隐患,不留死角,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大力推广应用安全新技术、新设备,使设备具有稳定可靠的安全品质特性,完善的自我保护功能。同时,不断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加强危险源的治理,为广大从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节能增效,优化环保指标

全年两台机组供电煤耗完成287.8g/ kWh,同比降低2.96 g/ kWh;SO2 排放量0.1g/ kWh,NOX 排放量0.36g/ kWh,优于年初目标。制定监测方案,将烟尘等环保数据在控制室、厂门口实时显示;对烟气处理设施存在短时超标等问题进行整改,优化机组协调控制,增加现场环保报警及监视系统,完善运行人员监视手段。两会保电期间严格控制入炉煤硫份,加强环保排放指标的监督,并积极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工作,各项数据均达标排放,受到地方环保部门的好评。

2、 完善现场危险源的标示和安全标志

安全文化标示的内容广泛丰富,包括安全标识、安全色标、安全警示语、安全漫画、现场防护实物等,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借助“找抓促”的契机,全面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现场地面、墙面全部粉刷,控制室门面重新装修,班组办公环境整体提升,使员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景,向家庭一样温暖;现场的色标清晰、规范管理、宣传醒目、设施齐全,工具合格,人员着装统一整洁;切实加强文化网络建设,全面开展网络办公,OA系统、腾讯通的开发,使办公速度更方便更快捷,BFS++系统的不断完善,使我们办理工作票流畅、快捷,增加了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星级班组建设网站的开通、合理化建议网站的启用,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了信息平台,从而也形成了开放式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交流平台。

3、“零事故不是安全,零隐患才是安全”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隐患管理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始终贯彻动态管理、闭环管理(PDCA)、分类管理、“五定”治理的四个方面原则,按照排查、登记、上报、监控、整治、评价和销号程序,实施隐患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按照“风险预控”一个流程,强化风险PDCA闭环管理,通过编制标准作业风险管控措施、有针对性开展非标准作业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的动态风险辨识,实现风险预控全覆盖。对重大隐患建立管控档案,并定期更新和公布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让公司各级人员了解隐患发生情况,掌握控制隐患的安全措施,从而有效控制风险,消除隐患危害。

4、遵照“闭环管理”原则,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落实整改 徐电公司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每两周召开三级安全网络会议,每月召开公司安全生产分析会,会上通报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对近期安全工作进行要求和部署,有效保证安全三级安全网的运作。通过定期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安健环整改通知单,每周、每月进行整改情况通报,组织验收,结合整改情况给予奖励、考核,确保闭环管理,实现持续改进,做到防微杜渐。及时跟踪隐患治理情况,并将治理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范围,隐患治理率达到100%。

三、以人为本,营造心态安全文化。

徐电公司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纲领,通过各种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全体员工有较高安全需求的安全心态,从而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对安全的认识,提高安全觉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思想。公司制定了《徐电公司2014年安全文化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与工作任务。编写、发布、印制《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文化导则》,将安健环文化融入员工自觉行为,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健环文化宣示系统一以贯之得到执行。同时,公司还要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形式,对员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能知识、生活安全知识、抗灾避险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活动,营造员工的心态安全文化。

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教育培训的常态化。对于每年的新员工在入职前,必须接受公司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为了巩固员工的安全技能,徐电公司每年开展各种安全管理培训,举办消防技能培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安全责任人及安全人员责任意识培训。保障员工熟悉安全知识,掌握必须的安全技能,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

除了集中培训,公司始终坚持常态化、多样化的安全教育方式,在安全工作中,利用各种媒体、书刊、安全文化看板、黑板报、宣传栏和公司各种会议,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事故警示及典型事迹。此外,在每周一生产例会上,全面汇报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案例,讨论、制定安全措施;每月编辑一期安健环监察月报,全面总结分析一月的安全工作;定期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注重安全教育培训的广泛化。国华电力公司通过手机报向员工发送相关的安全信息;利用办公网络系统的在线学习功能,观看了事故警示教育片《生命刻度》、《盲洞》、《生命的红线》、《生命之桥》等8个安全事故警示片。为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全体员工的的安全意识和素养,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达到人人重视安全,时时事事做到安全的目的,徐电公司还举办了安全生产漫画展。每年开展各种主题的安全宣传活动,突出安全生产宣传氛围,制作安全展板,播放安全生产月视频。 积极开展“练绝活、展技能”大赛、“运行操作无差错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工人先锋号创建”和“岗位明星评比”等活动,促进员工安全技能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以适应公司和职工发展的需要。

2、开展多种安全教育培训

公司根据不同的安全教育内容,针对不同的工种与岗位,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对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病安全、急救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全员培训。在异常天气,针对易发生水浸地带开展防汛演练、针对危险品区域开展防止危险品危害应急演练、针对易燃易爆区域开展消防演练、针对现场作业情况开展人员急救演练,2014年共完成公司级应急演练4项,部门级应急演练38项。对应急演练情况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提高了员工安全应急技能。

针对现场可能发生火灾、水灾等各种人为的、自然的灾害,徐电公司组织对员工进行技能安全培训。比如急救知识培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消防技能培训等,并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答题”、“现场急救演示”等活动。通过培训活动,使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学习、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3、积极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竞赛活动”

组织学习国华公司历年不安全事件,开展管理检讨和自查,重点是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并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实现管理“消缺”。同时,认真组织学习分析以往系统内外发生的安全事故和非停事件,通过警示和教育让员工牢记和吸取血的教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确保不发生同类事件。公司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开展安全漫画展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利用网络、报纸、电视、文化长廊等载体广泛宣传安全文化,营造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组织和策划开展安全生产月横幅签名,安全月活动板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合理化建议上报等各类专项的安全活动。

组织员工观看了事故警示教育片《生命刻度》、《盲洞》、《生命的红线》等安全事故警示片。为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全体员工的的安全意识和素养,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达到人人重视安全,时时事事做到安全的目的,徐电公司举办了安全生产漫画展。一幅幅漫画,风趣幽默,寓意深刻,有宣传安全生产常识的,有讽刺违章作业的,有揭示对安全生产麻痹大意的,融教育性、警示性、艺术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安全警示、安全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徐电公司在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的积极组织安排,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在应急预案演练周中安排公司级综合演练1项,其它各级演练32项。约300余人参加了演练。

安全月期间徐电公司进行了2014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公司总经理张艳亮、副总经理洪鼎华、公司应急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运行部、设备维护部、燃料生产部、后勤武保中心、后勤医务室的应急救援人员参加了演练。徐州市民防局副局长一行三人,对重大危险源氨区现场进行了了解,并观摩了整个演练过程。

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徐电公司被全国安康杯竞赛办公室评为“职工公共安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公司工会被徐州市总工会评为2014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4、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徐电公司落实集团公司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星级班组建设活动开展,明确班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了岗位的“一岗双责”,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发电本安体系建设及星级班组创建活动中,推动班组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深化了班组成员对安全的认知,强化了班组成员的安全职责和意识。同时,为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将安全活动辐射到家属成员,员工对公司的安全活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时,安全主管部门及党建宣传部门更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生产区域和集控室设置安健环文化长廊,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

三、警钟长鸣,营造行为安全文化。

徐电公司行为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并控制事故的发生,吸取经验教训,做到警钟长鸣。要求员工除了“应知”,更要“应会”,多方式组织进行反复的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和突发性事故处理及救援演练。同时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在标准化操作上狠下功夫,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落实了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了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PDCA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1、加强员工、承包商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徐电公司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办公室和8个应急处置组,统一指挥和协调事故处置,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响应、配合默契,正确处置。公司按照要求上级修订应急救援预案,本完成预案修订66项,报江苏省能源监管办和徐州市安监局、徐州市应急办进行了备案。

2、组建公司应急队伍,全面开展应急演练

先后组织开展了政治保电、防洪防汛等大型综合应急演练,举办了紧急疏散演练、现场突发事件演练,安保突发事件演练等。通过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加强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人员应急的技能,应急演练得到强化和常态化。2014年完成公司级应急演练4项,部门级应急演练38项。对应急演练情况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

公司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紧抓“四个”强化,对各项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和落实,把潜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筑牢安全根基。

公司每周开展一次综合安全大检查,对照标准检查现场各重点作业项目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提高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水平。公司定期将现场安全问题以照片形式在公司主页上进行通报,并对现场安健环执行标准一并进行培训,确保各项问题按照标准进行整改。公司将安全问题整改与绩效考核挂钩,将自查自纠问题数量、整改完成效果、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到具体考核,有效促进安全检查整改机制的有效运作,持续提升现场安全管控水平。

活动期间在公司食堂门口悬挂安全月活动横幅,通过网站、媒体等形式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普及教育,组织班组及承包商成员对事故案例进行反复的宣贯和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人员思想上杜绝习惯性违章及同类事故的发生。各部门都能认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隐患自查、针对部门不安全现象积极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并将建议和自查表报送安健环监察部,安健环监察部根据自查结果和所提建议现场核对,逐项落实,加强整改。同时,成立了由公司总工程师挂帅带队的安全检查小组对公司各生产部门及承包商区域进行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拉网式、全方位安全隐患排查。即一查事故隐患,二查危险源、重点安全部位和安全控制点,三查消防设施,四查生产现场安全环境状况及承包商施工现场安全状况,五查日常安全用电设施,六查安全防护措施。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立刻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安健环监察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明确责任人,通过监督、检查、落实和考核,使各种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徐电文化具有近40年发展历史的底蕴深厚,我们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导向、约束、激励、辐射、凝聚、品牌功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提升广大员工的幸福感;我们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实践着,公司的安全文化一定要是员工群众认可的并能够自觉践行的文化;我们要不断丰富、创新文化建设的载体,公司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理念,逐步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确保徐电公司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2015年1月28日

第四篇:省级科普示范基地申报要求

根据省政府法制办公告2015-1号,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属于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行政审批事项行政确认类。通过认定的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对科普资源合理布局、推进创新创业、科普基地经营模式创新、注重实效等进行绩效评估,择优给予后补助支持。

一、科普示范基地应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 特色明显,有一定的科普业绩,并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2. 重视科普工作,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具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科普工作计划或规划,建立科普基地档案。

3. 具有保障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设施、经费、专职工作人员及科普展教资源。

4. 具备持续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的能力,并将支持和承担重大科普活动纳入年度科普工作计划。

5. 具有较强的科普作品研发创作能力、科普活动策划和创新能力,具备承担省级科普项目的能力。

6. 已获得市级科普基地或省直有关单位部门科普基地认定的优先认定。

二、科普示范基地按类别划分还应达到以下条件

(一)场馆类科普基地 1. 科普场馆的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展厅面积占场馆建筑面积50%以上,配备专职讲解或指导人员。

2. 科技馆、博物馆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含法定节假日),青少年科技节、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期间,对公众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

(二)非场馆类科普基地

1. 有专设科普展区,展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或专有科普方式,开展科普活动时有不少于2名的科普工作者。

2. 动物园、植物园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其他具备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展示、示范功能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科技种养殖基地、中小学校等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天,以上机构应公布开放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内容。

3. 教育培训类科普基地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批准,具有开展科普培训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及教材的教育或培训机构。

4. 传播媒体类科普基地应具有主管部门批准的传媒资质并拥有专门从事科普内容策划、制作、编辑等业务人员。

三、其他要求

申报单位同时提交《贵州省科普示范基地认定申请表》一式三份报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窗口(贵阳市遵义路282号)。

第五篇: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申报材料

调产兴业齐致富,锦绣田园新农村

品荆楚历史,温昨日旧梦。繁华历经千年以后,已换新颜,沉寂的荆楚古道边,有一个村庄正如初燃的薪火,渐渐点亮了腾飞的希望,这就是团林铺镇XX村。XX村地处XX市南郊,国道经村西部穿境而过,北临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集镇。全村面积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61亩,荒山、林地 4.6亩,水面820亩,辖12个村民小组445户1815人。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组织带领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农村治理和生产发展模式,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

园区建设显成效

2010年,XX村两委一班人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曹XX教授为XX做了5000亩农业循环产业园规划。按照“一心二翼三圈四区”的整体布局,打造XX村循环经济。目前,示范园内有xx农牧有限公司、xx蔬菜专业合作社和xx奶水牛专业合作社3个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猪(牛)-沼肥(有机)-菜(菇)”循环农业模式,生猪、有机蔬菜、奶水牛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农业循环经济初现端倪。XX循环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扩大园区产业,同时建成了可供300余户家庭同时使用的6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建造了年产5000吨的生物有机肥厂,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有机蔬菜1000亩。XX村

4、

5、

9、11组及市农科所共80余户农户加入荆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统

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户种植”的方式,大力发展有机蔬菜。2010年底,合作社蔬菜产量达1500吨,创造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村民在农闲时到园区打工,收入不断增加,2011年,XX村居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8900元,较上年增长1100元,村集体经济得到夯实。

2007年以来,XX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制定系列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XX也由传统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XX市循环经济示范村。近年来,XX村引进了民峰油脂有限公司、碧水蓝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依托城郊优势,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以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村闲臵劳动力,使农民能在自己家门口打工,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随着园区的发展和壮大,农业产业内涵得到极大拓展,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大到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以及科普教育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产业化与其它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了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同时提高了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园的发展加速推动了XX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第一产业发展为基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目前,XX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业,依托XX园内的自然风貌和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建设

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教育为一体,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满足市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促进人与自然、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

XX村是省物资储备管理局新农村结对共建单位。省物资储备管理局调研组为XX新农村建设积极出谋划策,指导和帮助村规民约的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规划、选准发展项目、规范村级阵地建设并扎实推进新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同时为XX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X实现了水泥道路通村到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力不断加强,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科学发展初现成效。

省物资储备管理局协助XX村党支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作为工作出发点,村党总支把每年为群众办二至三件实事、好事纳入到村年度工作计划中去。制定了结对共建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成立了结对共建组织,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手拉手”活动,近两年,在省物资储备管理局的支持下,XX村完成了“村村通”道路公里,组组通完成了公里;改造了区的农电农网,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彻底清理了近公里的河道淤泥,新埋设道路涵管处;建设村级标准卫生室平方米;修建了村文体活动中心等,各项中心工作均走在了全镇的前列。 在省物资储备管

理局的支持下,给予万元的资金补助,支持我村实施项目建设,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

省物资储备管理局除每年都支持我村建设投入资金万元外,专门签订帮扶村民就业协议,既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又解决了村民就业。目前,省物资储备管理局已协调安臵我村名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大大促进和谐幸福XX建设。

区、镇共同扶持促发展

村总支委员会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村民理财小组,“一事一议”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各种议事组织参与村重大事务的决策,严格执行工作法,使村各项工作公开、透明,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实现了“监督由后到前,决策由少到多,财务由暗到明”的转变,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开展无职党员“建岗争先”和“双培双带”活动中,按照“科学设岗、以岗定责、严格考证、促进发展”的原则,设臵了守法经营诚信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等10个岗位,上岗人数达到41人。同时组织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的“双培双带”活动,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培育了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个示范基地,个示范大户,帮助和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共同致富。积极引进组织协调土地流转,抚持种植大户,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余亩,占全村耕地的%,是全市土地流转示范村之

一。对贫困党员的生产生活,村总支委一班人经常深入老党员家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上的问题,送去党组织的温暖,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感受到党组织没有忘记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

上一篇:手机卖了会泄露隐私吗下一篇:世界十大主题公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