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论文

2024-05-04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论文(共2篇)

篇1:《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论文

一、交往行为理论

在交往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无疑是其中的标杆。他在观察了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危机的前提下, 吸取了米德、迪凯尔姆和帕森斯等人的社会学理论以及语言哲学的成果, 重新构建了一套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 交往行为是基于两个及以上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一种内部活动[1]。行为者根据目前的行为状况, 通过语言的沟通、协商, 实现主体间的共识。也就是说语言是交往行为的媒介, 能使主体间的全面沟通得以实现, 因此在交往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为了使沟通达成共识, 语言的使用应当遵循三种有效性原则, 即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2]。真实性要求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 使听者能分享说话者的知识;正确性要求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正确的, 符合一定的情景和背景;真诚性要求互动者表达自身的意向必须是真诚的, 能使听者对说话者予以信任。此外,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过程中要受到交往理性指导, 但“交往中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 而是道德—实践合理性, 交往行为应以道德—实践合理性为准则”[3]。它保证了交往行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在对话中拥有均等的权利, 能自由、平等地投入辩论, 并排除了各种强制, 保证了讨论的合理性、公正性。在交往行为中,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价值取向, 但要遵守对话的规则和程序, 平等地参与讨论, 自由地发表意见, 从而达成共识。

二、师生交往冲突的原因

(一) 教师和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同

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较年长者, 常常以权威自居, 这也是社会赋予其职业的特性。教师通常用“权利的意识”去管教学生, 对学生缺乏耐心, 不容许学生发表反对意见, 也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味地灌输思想或知识, 而不是倾听学生的需要。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年轻者, 通常被认为是“权威”下的顺从者和倾听者, 不应该质疑或反对权威, 但实际上, 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同时, 青少年时期通常是学生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 学生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 自由、民主、平等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他们渴望与教师平等对话、协商问题。学生的平等意识与教师的权威意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就较容易引起师生冲突。

(二) 师生间交往信息的不对称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是正确的, 自己的价值观也是毋庸置疑的。一般说来, 教师的知识量要比学生多。如果一位教师上课时所讲授的知识, 学生对此一无所知, 这样会提高他的权威性。另一方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 教师原来所获得的信息被淘汰或被更新, 而现实中,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 信息量日益增加, 他们的思想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单纯, 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多元化了[4]。这时, 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信息量或许要大于教师, 但是教师一味地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传授自己所谓的真理, 而不考虑学生的认识差异和接受程度, 则会使学生丧失应有的语言和思想自由, 被迫或被动与教师交往, 成为教师思想的附属品, 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不平等的劣势地位,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造成师生冲突。

(三) 师生交往方式的抽象化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信件、网络等现代化方式进行交往、联系。这些技术固然带来了部分好处, 如提高了与人交往的效率, 也避免了全球交往中的时差问题。但是, 这些技术也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抽象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无法产生思想碰撞的交往。同样的, 随着过多的科技手段在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应用, 例如, 网络授课、网上学校等形式,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面对摄像机机械化地讲述知识, 而学生面对的是充满着符号、图片、图像等信息的屏幕。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缺少互动, 导致教师和学生间真实、对话性的交往变得空洞、抽象。教师和学生仿佛是庞大的社会机器体系中的零件, 被消除了情感、价值、多样性等特征, 只有教师对学生产生单方面的影响, 而学生的思想则不能立刻通过屏幕传递给教师, 形不成双向影响, 这样的交往方式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化的加剧。

(四) 师生交往目的的功利化

在教育实践领域中, 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 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教师会以新的社会目标观察自己的职业, 以新的价值参照系数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5], 从而改变教书育人的初衷, 他们只是机械化地完成工作, 教学态度不佳, 职业素养不高。有的教师由于受利益的驱使,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 这对和谐师生关系是重大的损害。此外, 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随着招生丑闻被接连披露, 独立学院的大肆兴起, 会使部分学生认为, 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更高一级的教育, 即使自己的学习能力远达不到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水平, 而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对这些学生而言, 教师只是获得文凭的工具, 无需在平时多加交流。由此, 师生交往的目的性越来越功利化, 师生之间的冲突也会随之而来。

三、师生冲突的解决途径

(一) 相互尊重, 师生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交往行为理论认为, 交往行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在对话中具有均等的权利, 也就表明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 都应受到对方的尊重, 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 一方面要淡化权威意识和敌对意识, 学生不是教师的附属品, 更不是教师的敌人。有的教师把学生当成附属品或是敌人, 不容许学生提出质疑, 完全按照自己固有的思路对学生进行教育, 这种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与自己平等的沟通者。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文化[6], 知道学生所关注的内容,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 转换角色,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师生间的相互交往才会顺利进行。同样的, 学生应该意识到教师是自己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要尊重教师, 尊重教师的人格, 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成果。对于已产生的疑问, 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跟教师是平等的独立个体, 都有发表疑问的权利, 所以不应惧怕与教师沟通, 而是要主动寻求与教师的沟通, 共同解决问题, 达成共识,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促进师生自由交往

交往行为理论认为, 语言的使用应当遵循正确性原则, 要求教师所教的内容是正确的, 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因此, 教师要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用专业素养赢得学生的信任。随着多元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需求就越来越大[7]。专业素养过硬的教师往往比较受学生欢迎, 这类教师机智勇敢, 能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同时关心学生, 乐意与学生交往, 会主动寻求与学生的沟通对话的机会, 因此他们信任学生也受到学生信任。当学生向其提出建议的时候, 这类教师会仔细考虑学生的意见, 并采纳正确的意见, 改正自己的不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 也会使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无论是参与学习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会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积极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无条件地满足学生的要求, 讨好学生, 对于不合适的意见, 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情况, 得到学生的理解, 维护自己引导者的形象。如果教师消极地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的意见不理不睬, 这样会给学生留下这位教师不关心学生、不信任学生的印象, 故而学生也不会信任这位教师, 自然也不会向教师提出意见, 教师与学生之间渐行渐远, 最后就会形成消极的师生关系。

(三) 巧用沟通技巧,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交往理论认为, 交往沟通要注重真诚性, 教师表达自身的心意要真诚,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 要善用批评与表扬, 不要吝啬表扬, 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地进行表扬, 但是也不要过分表扬学生, 要注意表扬的尺度。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不应该忽视错误的存在, 而要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批评方式。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时间场合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批评方式。对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教师要及时批评, 加以教育, 更正错误, 防止发生危害更大的惨剧;对由于贪玩而不好好学习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 教师应严厉批评帮助其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温暖, 这样学生也能够接受教师的批评;对于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 教师不应指责学生, 而该给予耐心的指导。当然, 由于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差异, 教师也不应该使用同一种沟通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腼腆的学生给予鼓励, 对性格强势的学生给予软化。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教师作为核心部分, 应该注重沟通的技巧, 这样才能避免师生间的冲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淡化金钱意识, 提倡师生交往本性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认为, 交往行为应以道德—实践合理性为准则。可见, 道德是双方进行交往活动的前提。因此, 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今天,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 不要受利益驱使而做出损害道德标准的决定[8]。对于已经做出的错误决定要矫正, 进行自我批评, 及时加强师德学习, 挽回作为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品德。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师生之间才能出现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交往关系, 这样才能避免师生之间的关系走向利益化。

总之,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交往关系, 虽然师生冲突不可避免, 但是根据交往行为理论中交往双方应当遵循的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原则, 师生之间要形成互相坦诚的交往方式, 共同找到冲突形成的原因, 运用恰当的方法及时化解冲突, 最后达成共识。这样才能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形成共同进步的氛围和局面。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交往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的成败。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 师生交往遵循交往的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原则, 提倡通过师生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巧用沟通技巧等, 最终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交往。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师生冲突,师生交往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洪佩郁,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121.

[2][3]刘泉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 2009.

[4]郝凤军.浅谈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原因[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6) :98-99.

[5]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 2009.

[6]陆海棠, 张品茹.学校教育情境中师生人际冲突的解蔽[J].教育探究, 2007 (2) :77-78.

[7]唐桂梅.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3) :200-201.

篇2:《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论文

关键词:全球化交往行为 交往理性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82-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全球化并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而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一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上的保护主义,政治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民族主义等问题,进而导致在当代社会里出现了道德沦丧、信仰缺失、规范失效、环境污染、资源危机……全球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时代问题,对全球化和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全球化问题,为解决全球化问题寻找新的途径。

1全球化的实质——交往关系的全球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强劲的全球化趋势。关于全球化,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认为经济生产的全球化,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及各种生产资源的全球化分配。马克思的这一科学预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一得到了应验,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营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从而使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性文学和世界性文化的产生。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反映了政治全球化的要求,在当今时代,以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侵略行为有所缓和,合作态势有所发展。可以说,全球化起因于政治全球化的需要,开端于经济全球化,深入于文化全球化,这就意味着各民族、国家、地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彼此间的交往成为必然趋势。就全球化的这一趋势,马克思曾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全球化促进了不同主体间的接触,促使交往关系的全球化发展。

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全球化问题,全球化实质上就是交往关系的全球化,表现为经济行为、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或扩张。一些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被剥夺了生存空间,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全球化问题。

2全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

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它推动了生产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理性的无限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又束缚了生产力进一步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为统治者提供合法性的异化力量。科学理性掠夺了价值理性的生存空间,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科学技术“导致第一个文明的出现或导致欧洲资本主义产生了伟大的、内在的进化性进步,尽管是跟随着生产力有意义的发展,却不是以生产力有意义的发展为条件的。”科学技术的大规模的广泛运用,使科学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开始统治人类的思想。人类道德、文化、艺术的空间逐渐被科学理性所侵占,人重新被沦落为奴隶,变成了科学理性的奴隶。在科技理性的功利性目的支配下,我们为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地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社会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由两个不能互相隶属的过程构成的,一是以有组织的社会劳动形成的社会生产过程,二是以道德和规范进行调节的交往过程,即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是劳动和交往。他认为劳动是一种工具行为,一种“目的理性”活动,是一种强调行为目的、行为手段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的行为。它涉及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作为目的理性活动的劳动组成了社会的生产力;交往行为则指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以普遍性的规范为基础的交互性作用,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哈贝马斯所寻求的交往关系是一种理想的相互关系,在交往关系中,不存在主动和被动之分,不存在外在力量的强制和干预问题,不存在限制和被限制的问题,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相互理解、求同、合作。哈贝马斯认为,只有在主体间自由交往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和谐,而不再是片面的征服与改造的关系。然而,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合理的关系并没有确立起来。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的“合理化”逐渐实现,变得越来越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但是,正是这种劳动的合理化削弱了主体间合理的相互作用,使“交往行为”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人的关系降格为物的关系,从而使当代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各种冲突矛盾不断加剧。

3全球化问题解决的途径——重建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对理性的批判不同于技术悲观主义,在他看来现代社会中,传统理性的确出了问题。但是,理性除了体现在策略和目的行为中表现为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同时也体现在相互理解的交往行动中。“我们把合理性理解为具有语言能力的主体的一种素质。合理性体现在总是具有充分论据的行动方式中。”即哈贝马斯认为真正的理性应是“实践理性”,也就是他所倡导的交往理性。交往理性具有包容性、多维性、对话性、非排他性,体现为行为主体之间的非强制性协商和意见一致的规则。因此,哈贝马斯认为要化解科学技术统治而造成的现代社会危机,必须弘扬“交往理性”,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建构主体间性,改变生活世界,从而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3.1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界定为一种语言理解行为,他认为,交往行为的实施主要依靠“以理解为趋向的语言用法”,是绝对服从“以言行事的目的”的行为。“语言理解的具体功能表现为:互动参与者就其言语行为所要求的有效性达成一致,或者充分注意到相互之间的分歧。言语行为提出了可以批判检验并且以主体间互相承认为基础的有效性要求。言语行为获得约束力的具体用途在于:言语者用他的有效性要求明确保证,必要的时候,他的有效性要求可以用正确的理由加以验证。”这就是说,交往行为本质上属于言语行为,语言理解在交往关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由此也可以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有着坚实的语用学基础。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般理论是普遍语用学,这也是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基本前提。普遍语用学,就是分析语言行为,研究语言的交往职能,探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两者之间如何达到相互理解的规范性、一般性的前提条件的学说。

哈贝马斯将言语行为视为普遍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意味着把语言纳入广泛的生活背景和人际关系中考虑。那么,建立平等的、合理的言语行为模式便是行为者达成共识和理解的关键。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即交往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必须普遍遵守的规范。他指出:“在交往行为中,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是预先设定的,参与者之间所提出的(至少是暗含的)并且相互认可的普遍有效性要求(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使一般负载着行为的交感成为可能。”从中我们得出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或普遍性规范即可领会性、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认为,这四个条件是通过言语达成理解的前提条件,任何进入交往的主体都必须遵循这些条件。可领会性要求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真实性要求言说者表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正确性要求言说者必须选择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使听者能够接受,从而使说者和听者能够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真诚性要求所表述的内容来自内心,以便昕者能够相信说者的话。

任何一种言语行为只有满足了这四个条件,才能成为有效的言语行为,从而保证交往行为顺利进行。不过,这四种基本要求并不是完全平行并列的。对一个言语行为来说,其中最主要的是“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因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只要符合语法规则、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就能满足可领会性要求,但是,“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也就是说成功、理想的言说行为不仅要在语法方面合乎规则,而且更要满足语用方面的要求即: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通过交往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哈贝马斯将基本的话语形式进行了区分:第一种是陈述性言语活动,第二种是表意性言语活动,第三种是规范调节性言语活动。在这三种言语活动中,交往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有效性要求运转:陈述性言语活动主要是陈述事实,对应于客观世界,突出强调了真实性要求;表意性言语活动着重于言说者情感的表达,对应于主观世界,突出强调了真诚性要求;规范调节性言语活动,意在说明言说者与听者双方遵循或损害社会规范关系的意义,对应于社会世界,突出强调了正确性要求。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三种话语形式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言语行为有效性基础,是保证言语行为参与者之间彼此能够相互理解的前提和条件。

3.2建构“主体间性”结构

交往行为者遵循言语的普遍有效性要求进行交往,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其核心是建立“主体间性”结构。所谓的“主体间性”结构,即主体一主体结构,是一种自主、平等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主体间性理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性特指的是通过语言,并遵循普遍性的规范而建立起来的平等的、合理的主体间结构。强调了语言符号系统在交往行为、文化再生产以及社会进化中的作用。语言蕴含着一种双向理解的模式,它是对话双方通过交谈来达到对彼此话语的理解,通过交往而达到协调,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延续的基本前提条件与状态。同时,“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构成了个体之间自由交往的前提。正是由于有了主体间性,个体才能通过人际之间的自由交往而找到自己的认同。

“主体—主体性结构”取代“主体—客体结构”便意味着社会历史理论的重大转变。哈贝马斯的这一思想十分深刻,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中由于物质的匮乏,阶级的冲突等原因,以“主体一客体”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进化和社会历史理论中始终处以核心地位,而以“主体间性”结构为核心的交往活动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早期社会以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为基础的自然交往,还是近代社会以阶级关系和社会分工为背景的角色交往都是不平等不合理的交往,在这些交往中“主体—主体”关系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这也恰恰就是韦伯等思想家所分析的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即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的不合理化。因此,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恢复人的主体性,建构主体间性使交往行为合理化是扬弃物化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全球化问题关键所在。

3.3改变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思想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占居重要地位。哈贝马斯认为,要真正实现交往的合理化,应当用生活世界理论来为交往行为理论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工具理性调节的主要是政治、经济等系统或体系,而交往理性主要调节的是生活世界。发达社会的文化危机在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发达导致了交往理性的不发达,即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表现为生活世界被“殖民化”。

那么什么是“生活世界”呢?哈贝马斯把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生活世界不是世界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它是为行为主体提供给定的文化传统力量、规则体系和价值支撑的条件和背景世界。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括三大结构成分:文化、社会和个人。他说:“生活世界作为资源,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文化、社会和个性。文化是一种知识储备。交往行为者通过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并用这些知识储备来做出富有共识的解释;社会,严格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力量而言,是一种合法的秩序,依靠这种秩序,交往行为者通过建立人际关系而创立一种建立在集体属性基础上的团结:个性是一个用来表示习惯力量的术语,有了这些习惯的力量,一个主体才会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才能在各种现成的语境中参与沟通过程,并在不同的互动语境中捍卫自己的同一性。”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包含着交往行为所必备的理解功能、行动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世界的三要素的功能体现了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内容。通过文化传统的反思实现文化再生产,通过对规范和法

律的反思实现社会统一,通过个人同一性和自我实现来完成社会化。因此,可以说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结果,同时又是是主体间的交往得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文化世界。交往的“不合理化”在现实上表现为生活世界被各种系统所“殖民化”。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哈贝马斯看来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系统的独立性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化的经济系统和科层化的行政权力系统开始摆脱原来的由生活世界所形成的交往规则和价值信念,开始在金钱和权利支配下自律地运行。独立化的系统反过来开始干预、破坏生活世界的文化机制,从而导致了生活世界的危机。推动交往理性的合理化就要摆脱“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认为摆脱“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就应当发挥生活世界的理解、协商和非强制性意见一致的功能,拖动文化再生产、社会统一和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不过,这种生活世界的合理化不是简单地原来的文化共同体回归,而是重建交往理性的合理化。

总之,哈贝马斯提出重建交往理性,使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应该平等自然的对话,这对解决当今的全球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求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和交流,每一个行为主体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应受国家、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乃至文明模式的干预,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为避免或减少彼此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保持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增进各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基金项目:当代科技观的转变与新的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课题号:1055201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5]哈贝马斯,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杜,2001

[6]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杜,2006

[7]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程党根,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9]韩红,论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途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J],学术研究,2002,(02):45-50

上一篇:煤矿安全生产演讲稿1000字下一篇:写捉鱼的经历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