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探讨食品安全知识、态度、主观规范(SN)、感知行为控制(PBC)和食品安全关注行为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行为,为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提供有力证据,最大限度地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减少不安全食品对自身的伤害,同时也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进行一些有价值的探索。方法2019年11月釆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共收集了1206份问卷。研究内容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开发,构建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意向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定义研究变量。首先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的相关文献做出归纳总结,然后梳理用计划行为理论进行的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在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问卷和Francis等人编制的《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问卷:卫生服务研究人员手册》的基础上编制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意向问卷,并结合深度访谈的结果,设计研究问题。采用spss17.0以及Smart PLS3.0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验证研究假设,从而得出结论。结果结果表明,食品安全知识(β=0.220,P<0.001)对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食品安全知识解释了4.9%的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态度。态度(β=0.101,P=0.008)、主观规范(β=0.257,P<0.001)、感知行为控制(β=0.289,P<0.001)和食品安全关注(β=0.129,P<0.001)对行为意图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要预测因子为感知行为控制,最薄弱的预测因子是食品安全关注。该模型的知识、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食品安全关注行为解释了37.1%的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行为意图,解释能力介于中到大强度之间。Q2大于0表明与该结构模型相关联的潜在外生结构具有对潜在内生结构的预测能力。结论(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对于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态度具有正向且显著的影响。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少人根据这些信息做出行为改变,改变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态度很重要,它决定了我们能否成功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发展格局。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持续性教育是知识和态度转化为行为的有效途径,建议通过自媒体及大众媒体上以文字、视频及其他各种形式不断推送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维权方法等,帮助消费者掌握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断提升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能力,强调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性,以这种方式在大范围的人群中产生与健康相关行为积极的变化。鼓励大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正确引导消费者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促进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形成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风气,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2)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食品安全关注对行为意图有积极且显著的影响。主要预测因子为感知行为控制,建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干预措施应侧重于引导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事件怎么去处理比较合理,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去做,如果消费者觉得参与有效且易于实施,那么他们愿意参与进来。消费者希望食品更安全,就越关注食品安全事件,生产商、销售商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的压力就越大,越有利于食品环境的净化。

关键词: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计划行为理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影响因素

学科专业:应用统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内容

1.1 文献研究

1.2 构建理论模型,确定问卷问题并提出假设

1.3 研究方法设计以及实证分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问卷编制及调查

2.1 构建理论模型

2.2 提出理论假设

2.3 研究设计

2.3.1 深度访谈

2.3.2 确定访问对象

2.4 问卷形成

2.4.1 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测量

2.4.2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态度的测量

2.4.3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主观规范的测量

2.4.5 感知行为控制的测量

2.4.6 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行为的测量

2.4.7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意向的测量

2.5 横断面调查

2.5.1 调查对象

2.5.2 抽样方法

2.5.3 样本量的确定

2.5.4 研究工具

2.5.5 问卷的发放

2.6 数据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测量模型

3.3 结构模型

3.4 多群组比较

4 讨论

4.1 预测态度

4.2 预测意图

全文总结

一、研究创新点

二、局限性与未来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为意向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学生文化意识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