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行为理论质疑论文

2022-04-19

摘要历史法学派的民族精神说,其实是在当时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民族意识逐步复苏的时候,作为一种意识在法学方面的反映,作为民族意识的一种载体,法学的研究在这种情结之下就必然的要从法律的历史上来说。而萨蒂二人的争论,只不过是在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两种经济模式的法律上的反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物权行为理论质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权行为理论质疑论文 篇1:

萨维尼物权行为理论的修正

摘 要: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是基于交付为其经典情形,对其理论具体内容应当进行修正。我国民法理论上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应当对于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进行扬弃,应当在承认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对于无因原则,应当进行慎重考虑。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民法总论中的法律行为部分,从而构建整个民法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物权行为概念;萨维尼物权行为理论;修正

一、物权行为概念探析

对于物权行为究竟是什么,其概念应当如何界定,对此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关于物权行为理论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一种以物权行为本身来界定,认为物权行为是以物权的得失变更为其直接内容的法律行为;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物权行为本身的构成要件,也即是从物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出发,将物权行为认为是由物权意思表示的单方法律行为、物权合意与外部的变动表征相结合的法律行为。

后一种学说又分化出两种互相对立的见解。其一,认为物权的意思表示单方从后一种观点中又可以引申出两种具有分歧的观点。观点一认为:物权的意思合意也即物权契约并非物权行为的全部。单纯的变更物权的合意并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必须有物权合意同登记交付的结合才能是完整的物权行为,也即完整的物权行为不仅在具备民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时还不能成立,必须要具有特定的成立要件。而在物权行为理论中,这里所谓的成立要件就是指登记与交付的事实行为。观点二认为:物权行为就是物权变更的意思表示(物权合同和处分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关于物权变更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物权变更的法律效果,而登记与交付本身并不涉及物权变更法律行为是否生效的一般要件,而是为其是否生效的特别要件。众所周知,物权行为理论发源于德国,因此,我们应当追根溯源,对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进行一番探索。

二、德国法上物权行为的分解与重构

1.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

首先提出物权行为理论的是德意志法学家萨维尼。萨维尼在其著作《当代罗马法的体系》中对于物权行为有如下的经典描述:“私法契约是最复杂最常见的。在所有的法律制度中都可以产生契约,而且它们是最重要的法的形式。首先是在债法中,它们是债产生的最基本的源泉,人们称这些契约为债务契约。此外在物权法中它们也同样广泛地应用着。交付是一种真正的契约,因为它具备契约概念的全部特征它包含着双方当事人对占有物和所有权转移的意思表示……仅该意思表示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交付是不够的,因此还必须加上物的实际占有取得作为其外在的行为,但这些都不能否定其本质是契约。该行为的契约本质经常是在重要的场合被忽略,因为人们完全不能把它与债的契约区分开……交付也是一个契约,而且是一个与任何买卖完全不同的契约,的确,只有通过它才能成交”。萨维尼据此又进一步展开论证。萨维尼强调:物权行为之有效性无涉原因行为是否有效,也即物权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力以及物权变动的法律结果与原因行为是否有效是分离的。原因行为由于缺乏成立要件而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物权行为依然有效。这样就将物权行为与之前的债的行为区分开来,即使债的行为被撤销,物权行为依然有效。因此,萨维尼强调“一个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完全有效的”,但对于不存在原因行为而实施了物权变动的当事人,可以以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该物。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物权行为理论最经典的解释,也是笔者对于其理论进行思考与批判的主要灵感。

2.对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按照萨维尼对于法律行为的理解,认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存在着分离性,也即物权行为是独立于债权行为之外单独的法律行为,也即物权行为的发生的时间点是在债权合意形成之后,其效力独立于债权合同之外。诚然,用法律行为的概念对于一个客观的交易过程进行解释固然要坚持法学本身所固有的基础方法,这也是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所要求,但是,对于这种交易过程的分解也存在学者主观方面的认识偏差。直言之,我们固然要坚持传统的法律行为作为分析具体法律关系的工具,但是对于这种工具的理解上,我们可以进行自己的思考,并且对于工具本身也可以进行自己的加工与改造。在笔者看来,在一个完整的转移所有权合同中,应当是包含了三个独立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笔者固然承认物权行为的存在,但是物权行为的时间点并必然要在债权行为完成之后,而是与债权行为同时发生。对于一个转移所有权合同中,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意与转移价金的合意应当同这种互负债权债务的合意一起,同时包含在该合同中。

笔者认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分离性原则并不要求这两者在时间点上必须存在先后,这种分离性并非要求一定存在一个时间上的先后。在动产的交付过程中,往往是不存在这种时间的先后。因此,所谓的分离性原则并非是要进行时间点上先后的区分,而是在我们的观念中对于二者进行区分。同时我们可以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经典情形,也就是对于动产交付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这种重新的解读,来对萨维尼的理论提出质疑。萨维尼认为交付行为包含着处分所有权的合意,也就是先前所成立的合同中并不存在这种转移所有权的合意,该合意的形成是在订立了原有的债权合同之后。这一点可以说是物权理论最为致命的缺点所在,也是最让人所费解,受到学者最多攻击之处。对于这一点,也是笔者认为应当进行修正之处:对于转移所有权的合意绝非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独立形成的合意,这种合意的形成毫无疑问应当是在转移所有权合同订立的时候形成,如果原有的转移所有权合同中仅仅包含双方互负债权债务的合意,或者说仅仅包含双方之间互付请求权的合意,而不包括处分所有权的合意,那么只能说原有的合同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合同。

三、我国民法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1.基于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划分而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支持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中,许多人都是基于对德国民法上传统理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于物权行为理论持积极赞同的态度。并且从法律行为分类的基础上对于物权行为理论进行支持。要谈到物权行为,不得不谈的一组概念就是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处分行为指直接实现某项现存民事权利改变的行为。即包括转让、消灭某项权利,也包括在权利上设立某种负担如在所有权上设立用益物权。一般认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以及处分债权的准物权行为。负担行为是指一民事主体针对另外的主体承担一定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义务的法律行为。负担行为会产生给付义务的产生,也即通常所谓的债权债务关系。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别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首先对于是否要求客体确定不同。对于处分行为,要求在处分行为生效之前必须要确定其所涉及的客体,而负担行为并不要求在实施负担行为之前其客体确定。对于处分行为,如果其客体不确定则处分行为无法成立。其次,如果处分人对于客体不具有适法权利,则其处分行为则是效力待定。(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而负担行为则没有这种要求。第三是对于是否要求公示的要件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也存在不同。负担行为往往不需要公示(债权相对性原则)而处分行为往往则往往要求必须公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分是物债二元区分之下的必然逻辑,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逻辑问题而不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如果我们坚持传统民法上的方法论的话,承认物权行为理论是一种必然。

2.基于物权行为理论的客观性而承认物权行为理论

物权行为理论绝非是“高度抽象的产物”,而是具有其客观性。对物权行为持否定观点的学者往往从物权行为脱离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经验常识为出发点,批评物权行为的理论是一种人为的虚构产物,难以为现实中普通人所理解。“现实的交易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债权合意之外的转移物权的合意。以买卖合同为例,当事人订立买卖合同的目的,就是要使一方支付价金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使另一方通过交付标的物取得价金的所有权。”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无法成立。

首先,笔者以为,在交易的过程中,当事人所追求的固然不是通过债权合同与物权合同共同完成所有权的变动,但也不是对于所有权的追求。所有权与物权合同一样,都是法律上的概念,是对于客观生活的解释与描述。当事人在交易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无疑仅仅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所有权这一概念正是为了对于人类社会中这一客观交易过程进行解释。因此,如果以物权行为理论是人为的虚构的产物作为原因而对这一理论予以否定,那么我们可以说,任何法律上的语言都是一种人为虚构的产物,是不是要把一切与现实生活中基本常识相脱离的概念都进行否定呢?

其次,这样一种说法可以说是基于对转移所有权合同的误解。对于转移所有权合同,诸如买卖合同与赠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仅仅是物的交换的完成,能够在交易过程中得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并不关心这一过程的实现要通过几个合意来实现,对于合同进行法律上的解释是法律学家的工作,而非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之时的想法。因此,如果说物权行为理论是一种抽象的产物的话,所有其他的一切法律上的概念与理论也都是抽象的产物,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他们,并且随着我们的使用,这些概念也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丧失了他的抽象性!

参考文献:

[1][德]茨威格特,克茨. 《比较法总论》第15章《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J].孙宪忠,译.外法译评,1995,(2).

[2][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M].朱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卷5[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苏紫衡

物权行为理论质疑论文 篇2:

萨维尼及其法律思想

摘要历史法学派的民族精神说,其实是在当时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民族意识逐步复苏的时候,作为一种意识在法学方面的反映,作为民族意识的一种载体,法学的研究在这种情结之下就必然的要从法律的历史上来说。而萨蒂二人的争论,只不过是在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两种经济模式的法律上的反映。萨维尼的无权行为和高度抽象无因性理论,只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之下的一种思想,在市场交易之中,真正权利人代表了交易安全和所有权的保护,善意第三人就是市场交易秩序的化身,当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立法者是应当保护真正的权利人,这是一种价值利益的抉择。立法者是选择交易安全还是选择市场交易,就是这两种理论关键之所在。

关键词历史背景 历史情结 论战 物权行为理论

1 萨维尼的主要法学思想

萨维尼的法学思想使其成为了中世纪甚至是整个人类法学史上最伟大的法学家,但其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猛烈的批判,不仅在其在世的时候就遭到与其同时代的法学家的攻击:“作为思想家,萨维尼一致被视为一种极度保守的人物,他反对编纂法国式的法典,甚至反对法典本身。”①并且在后世依然招来毫不留情的评判:“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为今天的卑鄙行为辩护,把农奴反抗辫子――只要它是陈旧的、祖传的、历史性的鞭子――的每个呼声宣布为叛乱”,②甚至是在远隔重洋的中国的20世纪,依然指责多多:“也恰恰在此,已有的文字表明,既往的汉语文明的法律心灵并无共鸣,相反,却多刀笔相加”。③其思想被指责为庸俗的怀疑论和封建制度的辩护,封建复辟的代表:“历史法学派是轻佻的东西和庸俗的怀疑论”“这个学派代表德国封建贵族统治者的利益,是封建复辟思潮在德国的代表,是维护和保存封建制度的辩护士”。④但事实是否如此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萨维尼的主要的法律思想。

1.1 民族历史主义的浪漫情结

萨维尼认为法律并不是人为的能够制定的,没有任何的立法机关由制定法律的能力,法律并非是由立法机关的恣意:“一切法律均缘起于行为方式,在行为方式中,用习常但却并非十分准确的语言来说,习惯法渐次形成;就是说,法律首先产生于习俗和人民的信仰,其次乃假手法学家――职是之故,法律完全是由沉潜于内、默无言声而孜孜的伟力,而非法律制定者的专断意志所孕就的。”⑤法律乃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期的生活中自发的、土生土长甚至是盲目的发展形成的,就如同语言一样。它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或“民族意识”的体现,并与民族同命运、共兴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初期,法律如同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素质一样,就具有一种固定的性质。正因为如此,萨维尼强调法律的研究必须从历史入手,从历史的源头来追溯法律的本质并且认为法律的本质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基于对历史的这种浪漫情怀,萨维尼毕其一生都在研究古代罗马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2 历史法学派的“父亲”

从1814年的论战开始开始,萨维尼的名字就被历史把他跟历史法学派牢牢地拴在一起,应该说,在当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当时的历史学派并不仅仅出现在法学的领域,而是在哲学、文学、艺术个方面都有迹象,只是在法学领域被萨维尼弘扬到绚烂无比的程度,以致于人们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历史法学派。历史法学派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萨维尼来阐发的,也就是说,历史法学派的观点几乎与萨维尼的论调相同。关于历史法学派的主要论点,可以做以下几点概述:

(1)法的本质是一种“民族精神”或说是“民族确信”,注重对于法学文献和历史的研究。在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的理论中,法律是自发生长的自然的,“人们将会发现一些在现实中生效的制度对那一特定的民族来说是特别“自然的”,是必定源于他们的历史的;而其它的移植自外部枝干的,对这一民族不自然的制度则是似是而非的,因此,他不主张以僵化的法典形式建立不朽的制度。”⑥但是在历史法学派的内部,对于如何对历史上的法律渊源的发掘和阐释问题却发生了分歧,萨维尼及其追随者形成了“罗马法学派”,他们的的研究重点在古代罗马法,这似乎是与历史法学派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切距离最初关于研究,以及确定伴随民族有机成长和根植于民族精神的原则的浪漫主义的观念有多么遥远。”⑦以艾希霍恩威代表队的一批学者与萨维尼的观点不同,在后人看来,似乎他们才是真正坚守了历史法学派的最初定义的学者,他们坚持日尔曼民族的法律才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真正源头,应当从日尔曼民族的历史中寻找法律,研究日尔曼民族的法律文献,形成了“日尔曼法学派”。在萨维尼的研究方式的影响下,其学生普赫塔出版了《潘德克顿教科书》,为后来的“潘德克顿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形成了以温德海得为代表的以《学说汇篡》为基础,注重法律构造的结构关系,解释阐发法学概念、原则的“潘德克顿学派”。

(2)法律需要法学家来发现。根据萨维尼的法律双重生命理论,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需要被发现的一种民族习惯,并且需要借助于法学家之后。法从开始的简单的民族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复杂化,不经法学家之手不能将其精当的表现出来。民族意识沉睡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法学建通过概括抽象和提炼,然后用法律的语言表现出来。

(3)法律上不存在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普世性、共同性、超历史超民族性。根据历史法学的法源说,法律是民族的、地域的、特有的,法律不存在共同适用可能,就如同民族的语言一样,是每一个民族国家特有的。但是历史法学派似乎过于夸大了法律的地域性和分离性,20世纪的土耳其及日本等国的法律移植证明了这一点。

历史法学派的民族精神说,其实是在当时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民族意识逐步复苏的时候,作为一种意识在法学方面的反映,作为民族意识的一种载体,法学的研究在这种情结之下就必然的要从法律的历史上来说,罗马法与日尔曼法的区别只是在寻求的时候是否承认外来的文明是否可以最终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萨维尼及其追随者将其发阐释为一种法学的研究方法,并使之得以发扬光大,成就了影响一个世纪的法学流派。萨蒂二人的争论,只不过实在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两种经济模式的法律上的反映,萨氏坚持了法律自治之说,也就是私人空间应当得到尊重,而蒂博则是从国家干预控制的角度,强调了用统一的法典,统一的意识,以法律为工具,以国家行为为手段,实现法律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的政治目的。

2 民法界的谜题――萨氏的物权行为理论

可以说萨维尼开创了历史法学的最辉煌的历史,其最有名的法律思想应该是其关于物权的理论。萨维尼的无权理论提出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法学界一片哄然,叫好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双方唇枪舌战,更有甚者是最直白的攻击谩骂。在萨维尼死后40多年制定民法典的时候,“当时最著名的自由派法官奥托??冯??吉耶克在《民法典的起草和德国法》一文中对物权行为理评时说‘如果在立法草案中以教科书式的句子强行将一桩简单的物品买卖在至少十三个法律领域里一法定程式彻底分解开来,那简直是在理论上对生活的强奸’”。

根据传统的理论,人们在签订每卖合同的时候,同时也有了物权的转移的意思表示,当人们的物品通过特定的方式(动产已交付为转移,为动产以登记为转移)进行物权转移之后,就完成了一次交易。但是在萨维尼看来,物权是一个绝对权,而债权是一个相对权,只相对效力的债权是不能对具有绝对效力的物权产生效力的。看似简单的一桩交易行为,其中包含了相互联系却被界定分明的步骤:第一是当事人双方达成债权上的契约,一方当事人出卖标的物,另一方当事人买受标的物并支付价金,依此契约由双方但事人自由设定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二是出卖人依据契约履行物权的交付转移行为。第三,买受人依照契约支付价金履行义务。并且物权的转移不因债权而改变,也就是说,即使是无效的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物权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不因债权的不成立、无效、撤销而受影响,如果当事人根据这个合同进行了物权的转移,其转移行为是有效的。当事人只能根据不当得利主张返还,不再拥有标的物的所有权,此即所谓物权的无因性理论。面对反对者的不断的诘问和攻击,萨维尼被迫作出了“一个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完全有效的”的论断,而正是这一论断受到了法学家的最激烈的批评。一百多年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和发展,从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中概括出了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和无因性原则。物权理论的提出,具有清晰的界定交易行为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概念的优点,并为善意第三人权利之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物权行为理论自身也存在诸多的缺陷,在有的学者看来,萨氏的“移转所有权的合意实际上是学者虚构的产物,在现实的交易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独立于债权合意之外的转移物权的合意”,⑧并且其无因性理论一来十分抽象,都如今仍是民法学习者相当难以理解的理论,二来在实践中,无因性理论将物权行为单独分离出来,使得出卖人在交易中的权利从一个绝对的物权的所有人一下降为了债权上的请求权利人,尤其是在当事人受到恶意欺诈或是买受人并没有支付价金的时候,其权利将会受到极大的侵害,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市场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物权行为理论在本身具有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很大局限性的特征,致使其“争论百年而终无定论,时至今日对物权行为理论持肯定说与否定说的观点仍相持不下”“ 坚持肯定说的学者无法利用现有的理论体系清晰地回答否定说的合理质疑,反对者也无法将物权行为理论彻底击溃,这已经成为民法学界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⑨

3 结语:历史的身影的闪现――对于中国现时立法的一点思考

在中国现实的立法活动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德国历史的身影,从现在的物权法的立法中的所谓的“物文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争之中,我们似乎能够嗅出一丝历史的气味,虽然此时的论战比起当年萨蒂二人的交锋,显然是自惭形愧。但是不容否认,在我们现在的立法中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用心的思考思考,当年的德意志邦国林立,国境之内“换法律比换马车还快”(泰戈尔语),而如今的中国,法律全部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古代的主要的法律制度早被扔进了垃圾桶,消失在当初人们的批判中,现实中的物权可谓是个大杂烩,有当初的老大哥苏联移植过来的,有直接从德法等大陆法系国家法移植过来的,也有从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移植过来的,还有从移植德法的日本移植过来的,许多的制度设计相当的不合理,立法机关限于能力水平,制定出的一些法律在现实中实践起来自相矛盾。

注释

①贺卫方.萨维尼老师.转于法律博客网.http://heweifang.fyfz.cn/blog/heweifang/index.aspx?blogid=5690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转引自薛伦倬.历史法学派述论:301.

③许润章.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派.编者说明:历史法学的中国命运:一个悲凉而美丽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6.

④薛伦倬.历史法学派述论.许润章主编.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2.

⑤许润章.法律:双重的生命 双重的历史――浅析〈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中的法律思想.清华法学(第三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9.

⑥[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2005:254.

⑦[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2005:358.

⑧朱伟.物权行为理论评析.原载东发法眼网,http://www.dffy.com/faxuejieti/ms/200606/20060628214742.htm.

⑨于海涌.绝对物权行为理论与物权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6.

参考文献

[1]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振东.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何勤华.西方法学史(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陈金玲

物权行为理论质疑论文 篇3:

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摘 要】票据是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支付工具与信用工具,其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支付、信用、结算、融资等经济方面,而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各种票据行为的实施。票据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为促使票据流通的迅捷与票据功能的实现,票据法往往赋予其自身特殊的规则。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法特殊规则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票据;无因性;票据行为

1 票据行为的概述

票据行为是票据法上的基本概念之一,但票据法上一般不对票据行为进行定义。法学理论上对它的定义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1)实质说,认为票据行为是以承担票据债务为目的的要式行为。2)形式说,认为票据行为是具有特定行为要件并具备特定款式的书面行为。3)要件说,认为票据行为是具备特定要件并能够发生变更票据关系的行为。三种学说都是从票据行为的某个方面来做摘述,难免片面。于是形成了综合说:认为“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一定权利、义务为目的,应具备一定款式及行为人签章,而为票据权利义务关系成立要件的要式书面行为。以上各个学说,学者们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表述的有所不同,通常都赞同广义与狭义上的票据行为之分且借鉴法律行为的概念来进行表达。认为广义的票据行为指发生、变更、消灭票据关系为目的而为的一切法律行为;狭义的票据行为又称严格意义上的票据行为,指能够产生票据债权债务的要式法律行为。根据我国的票据法,狭义上的票据行为进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四种。广义的票据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更改、涂销、划线、见票等行为。本文所言的票据行为也仅为狭义上的票据行为。

2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

法律行为有要因和不要因之分,要因行为,指以原因为法律行为的要件。无因行为,是指不以原因作为法律行为的要件。谈及无因性原则就须介绍德国的物权行为理论。自胡果 格老秀斯等人提出并发展意思表示理论以及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法律行为理论之后,学者们对民法上意思表示没有做更细致的分类,没有把不同民事权利的变动与当事人不同的意思表示联系起来,更没有将不同的意思表示生效所需要的条件区别开来。这种意思表示被称为“泛意思表示。”但萨维尼则进一步认为这种私法上的意思表示可以进行细化,由于私法上权利性质各异,当事人意思表示内容定会有所不同,将意思表示划分为债法上的意思表示、物权法上的意思表示等,并进一步提出物权行为理论。即物权变动的形式中包含当事人关于物权变动的独立意思表示,这个意思表示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和废止为效果意思;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是以独立的法律事实表现出来的,它作为结果行为,不论其效果意思还是法律根据,均不同于债法上的原因行为。所以,物权行为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物权变动直接来源于当事人间独立的物权意思,而不是债权法的意思,物权变动的结果不直接的受债权意思约束,这即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上述无因性的运用在当今德国、我国台湾及其他受德国法影响的大陆法系国家都得到广泛认可。我国物权法之中并未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诶的无因性原则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但在商法中,在票据行为中,无因性原则被加以利用并得到一致认可。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也成为相对性,是指票据行为只要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即自行产生效力,而不问其原因关系或基础关系是存在还是否有效。在现实的商事交易中,行为人不会无缘无故地作出票據行为,票据行为的发生往往是有原因的,大多是以买卖、借贷或其它交易关系做为基础。但是在法律上看,票据行为是依据其自身要件产生效力的,并不受到基础关系的影响,票据法关系抽象独立于票据产生、流转的原因关系,亦即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事实上的依赖性在法律上是互相分离的。由于票据行为具有这种无因性,因此票据成为一种“无因证券。”因此,持票人在行使票据权利时,不负责任证明票据原因关系存在与否、有无法律效果的责任。

3 票据无因性的价值分析

票据行为之无因性,亦称票据行为之“抽象性”或“无色性”。是以票据关系与其原因关系,在经济上虽有密切指联系,但在法律上两者完全分离。这种将票据关系抽象出其原因关系是票据法专门赋予票据的。“其目的就是使票据关系相对独立于其原因关系,从而使票据能按照票据法的独有性规则顺利流通,以避免原因关系对票据流转形成障碍。”票据功能的实现前提在于票据流通的顺利进行,在票据流通过程中,如票据关系不与其原因关系相剥离而流通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一个票据行为人在接受票据作出票行为时都要考虑其前手与票债务人是否具有真实有效的原因关系,且对其后手也须证明其取得票据的正当性。这样的话,当事人在为票据行为时的万难重重就会使票据丧失其交易迅速与简单的功能。“在票据流通过程中,票据债权人与票据债务人之间经常不是直接前、后手之间的关系。因此,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原因关系。为保证受让票据的人获取的权利享有充分的法律保障,票据法明确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对抗善意持票人,这实际上也强化了票据债务的绝对性。正是为促进票据流通的便捷,票据法赋予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当事人为票据行为时无须对其前手取得票据的原因进行调查也无须对其后手解释其取得票据的原因,依其独立意思去进行票据行为,由此,又引出了票据行为的另一重要特征:票据行为的独立性原则,票据行为的独立性指“于票据上所为之各个票据行为,各依其票据上所载文义分别独立发生效力,不因其它票据行为之无效或被撤销,或有其他瑕疵而受影响。流通中的某个票据上,必然存在多个票据行为,如出票、背书、承兑等,每一行为在逻辑上虽相互继承,互为先后,如没有出票行为就不可能再对票据进行背书,但每一票据行为的效力在法律上却是独立存在,互不干涉,某一行为无效并不当然引起其它票据行为的无效,票据行为与其原因相分离且各个行为的法律效力相互独立。

4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在我国票据法中的体现

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一款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与债权与债务关系。”另外关于汇票的第二十一条,关于本票的七十四条以及关于支票的八十八条、八十九条等,均强调票据的原因关系,并将其效力扩至票据效力,似乎是否定了票据的无因性,也正是因为这些规定,谢怀栻教授认为票据法是一部令人失望的法律。 但我国票据法第13条又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与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该条规定,似乎又是我国对票据无因性的有限承认。一部票据当中却出现了内容矛盾的法条,这对法律适用将会产生分忧,危及法律的权威性与稳定性。一般来说,票据作为金融工具,惟有保护其安全交易,方能体现出便捷交易的特点,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是在交易迅捷与交易安全中实时采用了一个中立的态度,但这中庸的做法对票据流通便捷与票据纠纷解决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刘甲一 《票据法新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78年版 第46页

[2]梁宇贤 《商事法精论》 台湾今日书局98年版 第195页

[3]谢怀[XC栻.tif,JZ] 《票据法概论》法律出版社99年版 第195页

[4]梅仲协 《民法要义》 中政出版社98年版 第93-96页

[5]孙宪忠 《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第415页

[6]范健 《商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第280页

[7]高在敏 程淑娟 王延川 《商法》 法律出版社06年版 第539页

[8]杨忠存 《票据法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年版 第63页

[9]梁宇坚 《票据法新论》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04年版 第34页

[10]孙应征 《票据法理论与实务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04年版 第55页

[11]谢怀[XC栻.tif,JZ] 《评新公布的票据法》载自《法学研究》95年06期

作者:杨炳超

上一篇:作文教学途径探讨论文下一篇:我国古典园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