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

2024-04-25

《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共11篇)

篇1:《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3课黄河的主人。

生齐读课题,要求读出气势。

二、体会“黄河的壮美”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用那滔滔的河水和磅礡的气势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古至今,有无数诗人曾赞颂过你,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那么本篇文章作者袁鹰眼前的黄何怎么样呢?

投影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1、指名生读(2-3人);

2、齐读

3、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让我们来看一看母亲河的雄姿,你再读感受就会不一样。

放黄河有关录像,配《西部放歌》

4、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看见母亲河的雄姿,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话。边读边想刚才看到的画面。师相机点评。

5、同学们读出了黄河的精神、气势和力量。此时此刻,我们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心潮起伏,感情激荡……你想说些什么呢?(生试说)

6、师小结。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三、体会“羊皮筏子”的险。

这样气势磅礴的黄河怎能不令人胆战心惊的呢?不过同学们,更使人胆战心惊的还在后面,请同学默读课文2-5小节,边读边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惊险的句子,画下来的句子,多读两遍。

1、生自由默读课文,圈画句子。

2、交流。

A、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边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如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那么小,那么轻指的是什么?

(2)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羊皮筏子呀?(没有)想不想见见,出示羊皮筏子图片。那么小那么轻从哪看出来?(大约二十多斤)

(3)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同学们都可以背一个。

(4)谁愿意读出这句话。齐读。

B、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呢,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指名生读。

(2)体会“啊”的语气,读出惊讶。这几个人坐的羊皮筏子离我们很远呢,这么远,该怎么读呢?(看不清楚,得慢慢数)

(3)这六个人正在黄河浪中颠簸呢,他们在风浪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所它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啊,你看了心里————(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心惊胆寒,这让我想起了一名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里。)生齐读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感到同学们读出了惊讶、担心、害怕的语气,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有6个人,而且在他们身边还有——两只装的满满的麻袋。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就是在险滩密布、暗礁重重的黄河上行驶的羊皮筏子,这就是千百年来黄河人与黄河抗争的羊皮筏子。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险不险?悬不悬?真让人提心吊胆啊!你敢不敢坐?是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可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都怎么样呢?

1、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声,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么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1)人们一般是什么情况下谈笑风生?(讨论)

(2)在浊浪滔滔的黄河上依然谈笑风生,为什么呢?

四、感受艄公智慧和机敏(生默读课文6~8节,找出描写艄公的句子)。(3分钟)

1、出示: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艄公沉着。

3、投影点击“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4、引读:是啊,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的环境是什么?他渡河的工具是什么?他肩负的责任是什么?他能有一丝不慎吗?他专心致志地,小心地,大胆地。

同学们,艄公在驾驶羊皮筏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仅仅是这些吗?他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篙,一只简单的羊皮筏子,不,他更凭什么?投影出示:

(他凭着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板书:(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

5、这就是黄河的主人(出示艄公像)。同学们,你们看,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露出的是沉着与自信,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血,他的脊梁挺起的是我们民族不屈的魂。读到这里,你不想对艄公说些什么吗?(生练说或练写)

6、“同学们对艄公充满了敬意,作者和你们一样,那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我们对艄公最崇高的敬意。”(出示最后一小节)

7、课文写到这里,你从艄公身上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只要像艄公……)是的,我们每个人只要像艄公一样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

(出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三人图)他们是太空的主人。代表中国征服太空的仅仅是他们三个人吗?不,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智慧。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以永远的启迪,愿同学们今后在人生的长河中能撑起自信的篙,扬起希望的风帆,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老人与海》,大家不妨在课后去读一读,相信会有更深的感受。好,下课!

篇2:《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3课黄河的主人。

生齐读课题,要求读出气势。

二、体会“黄河的壮美”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用那滔滔的河水和磅礡的气势哺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古至今,有无数诗人曾赞颂过你,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那么本篇文章作者袁鹰眼前的黄何怎么样呢?

投影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1、指名生读(2-3人);

2、齐读

3、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让我们来看一看母亲河的雄姿,你再读感受就会不一样。

放黄河有关录像,配《西部放歌》

4、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看见母亲河的雄姿,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话。边读边想刚才看到的画面。师相机点评。

5、同学们读出了黄河的精神、气势和力量。此时此刻,我们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心潮起伏,感情激荡……你想说些什么呢?(生试说)

6、师小结。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三、体会“羊皮筏子”的险。

这样气势磅礴的黄河怎能不令人胆战心惊的呢?不过同学们,更使人胆战心惊的还在后面,请同学默读课文2-5小节,边读边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驶的惊险的句子,画下来的句子,多读两遍。

1、生自由默读课文,圈画句子。

2、交流。

A、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边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如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那么小,那么轻指的是什么?

(2)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羊皮筏子呀?(没有)想不想见见,出示羊皮筏子图片。那么小那么轻从哪看出来?(大约二十多斤)

(3)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同学们都可以背一个。

(4)谁愿意读出这句话。齐读。

B、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呢,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指名生读。

(2)体会“啊”的语气,读出惊讶。这几个人坐的羊皮筏子离我们很远呢,这么远,该怎么读呢?(看不清楚,得慢慢数)

(3)这六个人正在黄河浪中颠簸呢,他们在风浪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所它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啊,你看了心里————(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心惊胆寒,这让我想起了一名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里。)生齐读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感到同学们读出了惊讶、担心、害怕的语气,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有6个人,而且在他们身边还有——两只装的满满的麻袋。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这就是在险滩密布、暗礁重重的黄河上行驶的羊皮筏子,这就是千百年来黄河人与黄河抗争的羊皮筏子。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险不险?悬不悬?真让人提心吊胆啊!你敢不敢坐?是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可是羊皮筏子上的乘客都怎么样呢?

1、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声,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么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1)人们一般是什么情况下谈笑风生?(讨论)

(2)在浊浪滔滔的黄河上依然谈笑风生,为什么呢?

四、感受艄公智慧和机敏(生默读课文6~8节,找出描写艄公的句子)。(3分钟)

1、出示: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艄公沉着。

3、投影点击“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4、引读:是啊,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的环境是什么?他渡河的工具是什么?他肩负的责任是什么?他能有一丝不慎吗?他专心致志地,小心地,大胆地。

同学们,艄公在驾驶羊皮筏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仅仅是这些吗?他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篙,一只简单的`羊皮筏子,不,他更凭什么?投影出示:

(他凭着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板书:(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

5、这就是黄河的主人(出示艄公像)。同学们,你们看,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露出的是沉着与自信,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血,他的脊梁挺起的是我们民族不屈的魂。读到这里,你不想对艄公说些什么吗?(生练说或练写)

6、“同学们对艄公充满了敬意,作者和你们一样,那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我们对艄公最崇高的敬意。”(出示最后一小节)

7、课文写到这里,你从艄公身上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只要像艄公……)是的,我们每个人只要像艄公一样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

(出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三人图)他们是太空的主人。代表中国征服太空的仅仅是他们三个人吗?不,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智慧。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以永远的启迪,愿同学们今后在人生的长河中能撑起自信的篙,扬起希望的风帆,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篇3:《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

教材解读

《黄河的主人》全文464个字, 但写艄公的文字并不多, 课文中直接描写艄公, 也是赞美艄公品质的, 即课文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文眼”, 是整篇课文的总结。作者袁鹰直抒胸臆, 不惜浓墨重彩, 不惜溢美之词, 正面描写艄公。作者用4个词语“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赞美艄公, 称赞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写得激情澎湃、激荡人心。

课文1~7自然段, 作者以大量充满激情的文字, 向我们展现了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 详细描述了又轻又小的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令人胆战心惊的画面……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 用更多的文字写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呢?这其实是一种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整篇课文中, 羊皮筏子的又轻又小与承载的人多物重形成对比, 艄公的沉着与“我”的提心吊胆形成对比……这一切又都衬托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艄公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勇敢、智慧、沉着、机警的形象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两个多音字, 理解“胆战心惊”、“惊涛骇浪”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河汹涌磅礴的气势, 领悟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不屈精神。

3.理解课文围绕中心采取对比、衬托的表达思路, 学习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勇于战胜困难, 努力成为生活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 抓住主旨, 感知艄公形象

1.课文中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课文为什么这么说? (出示并齐读。)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2.作者是怎样正面描写艄公的, 文中写得不多, 但是字词有情感, 语言有味道。让我们咀嚼语言, 体会感情, 读出味道, 让我们怀揣疑惑、担心、激动、惊讶, 来了解黄河, 了解筏子, 了解乘客, 了解艄公。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 直奔文章的中心, 并由此生发开去, 去追寻文章的写作脉络, 去探求课文是如何把“艄公是黄河的主人”这个问题写清楚的, 从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深入文本, 与黄河、筏子、乘客、艄公展开对话。

二、分层对话, 品读文字, 丰满艄公形象

1.对话黄河。

(1) 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出示句子: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的气势, 令人胆战心惊。

学生练习朗读, 要求读出黄河的气势。教师追问:你有什么感受?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文中写黄河的词语还有很多, 出示并朗读:

汹涌的激流湍急的黄河

波浪滔滔的黄水惊涛骇浪

险恶的风浪滚滚的黄河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 激发学生联想, 有机地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 体会作者文中所说的那种胆战心惊的感受。

(3) 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目睹黄河。播放视频, 欣赏黄河滚滚的画面和声响。看完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第一节。

(4) 这滚滚的黄河水滔滔不绝, 汹涌的激流, 险恶的风浪, 让我们胆战心惊。但是艄公却毫不畏惧, 难怪作者这样评价——— (出示并齐读。)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2.对话筏子。

(1) 出示图片并介绍羊皮筏子:“以羊皮为囊, 吹气实之, 浮于水”。一千多年前, 古人就用他们的智慧制作出了羊皮筏子, 以它搏击风浪, 横渡黄河。

设计意图:补充课文的“空白”, 让学生深入了解筏子。只有直观地看到那又小又轻的筏子, 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筏子在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的惊险, 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艄公驾驶筏子技术的高超。

(2) 让我们用心默读课文2~4自然段, 揣摩语言文字、琢磨标点、想象画面, 感受羊皮筏子带给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3) 学生自由交流, 说说从哪句话、哪个词语、哪个标点体会到了筏子的小和轻, 并朗读出疑惑、担心、赞叹等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关注字词, 关注标点, 重视朗读, 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品读文本, 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小结引读:这就是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 这就是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羊皮筏子, 这就是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的羊皮筏子, 这就是千百年来与黄河抗争的筏子。也只有这样的羊皮筏子, 让作者对艄公充满敬仰。 (出示并齐读。)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3.对话乘客。

(1) 黄河滚滚, 筏子随着波涛起伏。如果你是乘客, 你第一次敢坐这样的羊皮筏子吗?如果你经常坐这样的羊皮筏子呢?

(2) 学生自由联系文中乘客“谈笑风生”的表现和艄公“沉着”、“专心致志”的神态谈一谈。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避免琐碎的课文分析。无需多言, 只要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乘客去体会乘坐筏子的感受,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与乘客对话, 学生就能一下子进入情境。

(3) 引读:乘客的镇定自若都源于他们对艄公的信任, 正是艄公, 让羊皮筏子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 这样的艄公不值得我们敬仰和赞颂吗? (出示并齐读。)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惊涛骇浪, 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成为黄河的主人。

4.对话艄公。

(1) 整篇课文, 直接描写艄公驾驶筏子的只有两句话, 是哪两句话?在课文中画出来。

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 小心地注视着水势, 大胆地破浪前行。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 面对着险恶的风浪, 身系着乘客的安全, 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2) 请告诉大家, 艄公是怎样的专心致志?怎样的小心?怎样的大胆?怎样的沉着?怎样的智慧?请联系他身处的环境谈。

(面对激流, 他毫不退缩;面对巨浪, 他沉着应对;看到漩涡, 他巧妙躲开。)

(3) 读了这两句话, 能简单说说艄公给你的印象吗?学生自由谈。教师启发, 可以联系滚滚的黄河谈, 可以联系又轻又小的筏子谈, 还可以联系乘客的表现谈。

设计意图: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交流, 让学生联系平时的知识积累交流,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交流, 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思考、想象、积累、拓展, 经历这样的过程, 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三、回归整体, 体会写法, 升华艄公形象

1.提出问题:文中写艄公的文字不多, 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 用更多的文字写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呢?

提示:对比、衬托是本文写法的特色。你看到什么与什么形成对比?什么又衬托了什么?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 这已经是教师们的共识。用教材教什么?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 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和教材中的表达方法。学一篇课文, 不光要理解文本内容, 还要关注言语形式。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表达技巧等方面为写作提供了极佳的范例。我们既要深入理解其内容, 更要学习其表达方法。

2.《黄河的主人》原题《筏子》, 作者袁鹰, 写于1961年9月, 那时我国遭受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 这篇文章告诉人们, 只要有信心、有决心, 就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今天, 我们读这篇文章, 能从中获得哪些思考呢?

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以永远的启迪, 只要我们沉着勇敢、智慧机敏, 就一定能战胜艰难险阻, 做生活的主人!

篇4:《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

《黄河的主人》一文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讲读课文,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原题《筏子》。这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颂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借助具体的语言情境理解有关语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艄公的勇敢、智慧、镇定、机敏,感悟到他熟悉黄河,能顺应水势,驾驭黄河,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3.了解文章侧面描写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从黄河令人胆战心惊,羊皮筏子轻、小、险,体会艄公的勇敢、智慧、镇定、机敏,感悟到他熟悉黄河,能顺应水势,驾驭黄河,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是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母亲河,去目睹她的雄姿吧1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描写黄河的词语有哪些?(惊涛骇浪、气势磅礴、江宽水阔、惊涛骇浪、震耳欲聋、奔腾不息、波澜壮阔、气吞山河、一泻千里……)

4.师:黄河的主人是谁?

5.指名回答。

板书:艄公

二、品读感悟

(一)感受艄公

1.师: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3.理解“惊涛骇浪”。

(二)感受黄河

1.师: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黄河惊涛骇浪?

出示课件: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2.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4.你想看看万马奔腾的黄河吗?

出示课件:黄河视频

5.师:看着这雄伟的画面,老师不由得想读了,你们是不是也想读出来。

出示课件: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生齐读)

6.师:这汹涌的黄河,滚滚而来;这猛烈的黄河,奔腾而来;这黄河充满力量,这黄河势不可挡,面对这黄河,真是令人——胆战心惊。

过渡:老师也害怕,然而艄公却站在那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7.理解“如履平地”

8.出示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齐读)

(三)品读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出示课件: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8节,然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2.引读: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3.分析,指名读,齐读。

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四)体验筏子的危险

1.艄公是用什么工具战胜这滚滚的黄河的?

2.出示:黄河中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你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吗?

3.交流

出示:那是什么,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①指名读。

②指导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小、轻、浮、小小——东西渺小、无助。整个儿吞没——黄河的汹涌险恶。

③齐读。

过渡:随着羊皮筏子越驶越近,作者看到了什么?感到怎样?

出示:定睛一看,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指名读从中读出了什么?)

4.交流

小结: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树叶在黄河的风浪里穿梭、颠簸,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整个吞没。这种情景怎么不令人提心吊胆呢!可见,艄公是多么勇敢,多么有智慧,多么镇静和机敏啊1

5.这样的筏子你敢坐吗?筏子上的游客怎么样?

6.游客怎么敢谈笑风生呢?

7.假如普老师去撑,客人还敢坐吗?你们撑呢?为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的艄公,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怎么不令我们由衷地敬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感悟写法

黄河的主人公是艄公,作者为什么只用几笔写艄公?(指名说)

小结:作者从黄河的壮,羊皮筏子的小,游客的从容,来衬托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这种描写称为侧面描写。

三、拓展

出示课件:说一说

1.黄河上的艄公啊,我想对你说……

2.我想对自己说……

板书设计:

23

黄河的主人—艄公

勇敢智慧

镇静机敏

篇5:《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篇6:《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黄河的主人”是谁? 板书:艄公

2、为什么把艄公称为是“黄河的主人”?

学生交流预习本上的答案

师评:同学们在还没学习着一课就能把问题回答得这么好,但老师觉得你们还能更好,怎么办呢?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句子:“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哪个字地方重读了?

(2)什么也值得敬仰和赞颂?艄公和什么在比?(乘客)

2、讨论:乘客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

(1)自由读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4)小结板书,并引导学生思考乘客与艄公之间的关系

3、自主学习,悟读课文,体验情感

(1)教师布置任务: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除了能从乘客从容的神情中体会到以外,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细细地读1-7,选择觉得有体会的一处或几处注好批注,然后练习朗读。

(2)交流

A、黄河 险

①学生交流第一节中的有关词句,并根据自己的批注谈体会,教师板书

②课件演示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③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师: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同学们,如果此刻你伫立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咆哮,你怎能不心潮激荡呢?

④你还能用哪些词句来描绘黄河?教师再补充些写黄河的名句。

⑤还有哪些地方也表现出黄河险的?

⑥小结,引导交流

B、羊皮筏子 小、轻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 ⑵谈体会

②小结板书

C、艄公本身 沉着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 ⑵谈体会

②小结板书

4、总结板书,出示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重新整理预习本上的答案,并交流。

2、选择写话: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静,战胜风浪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什么?

①黄河,我想对你说……

②艄公,我想对你说……

③XX,我想对你说……

④我想对自己说……

相互讨论--自己动笔--班内交流

四、总结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明白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

篇7:黄河的主人(教案)

教学内容:

《黄河的主人》是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黄河气势之大。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羊皮筏子的“小”“轻”“载重大”的特点。

重点:

读懂揭示中心的句子: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难点:

难点是对黄河的认识,因为黄河距离正在上学期间的孩子来太远。教师要尽量造势渲染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思路设计:

本文的结构严谨,层层相连。如果把文章分开来讲显得不够完整。但若不分开则内容太多。课堂时间过紧,给学生读悟的时间太少而达不到效果。因此唯有分开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从导课开始到课文内容的展开,要尽量他创设情景,极力地,充分地渲染黄河的气势,然后通过图片直观介绍羊皮筏子的特点,从而认识这样的一个水上工具在浊浪排空的黄河之上行驶是多么凶险,为下面讲解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的羊皮筏子的图片,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学了常识课,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那么在

我们国家有三条河流分别被誉为"黑龙,青龙和黄龙",你知道这是哪三条河

流吗?

提名答.

黄龙就是黄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黄河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介绍黄河:

这条黄龙的脾气可是不太好,可以说是一条非常暴躁的,桀骜不训的龙.它发源于青海,流经九个省.宋朝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诗<<黄河>>说的就是黄河的危害.在有历史记载的两千多年间黄河就决口1590多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如此不训的河流,是什么人这么牛呢?敢称它的主人啊.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黄河不公是我们的母亲河,更是一条灾难河,想要做其主人不易.)

1,检查词语的预习情况

2,课文读完了.问:谁是主人? 他是如何成为主人的呢?

板书:艄公

3,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解释重点词语: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三,认知黄河:

课文主要是赞扬了艄公,除了艄公,课文还写了黄河。我们先把主人放在一边,来看黄河。

1,自由读第一段

师:黄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生:胆战心惊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生:被黄河的气垫所吓。(震慑)

师:是啊!李白的诗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第一段中的一个词语就蕴涵一个画面。(出示关于黄河的图片)你能用你的声音传达出你的气势吗?

提名读,范读,齐读。

2,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是描写黄河的呢?用笔画出来。

提名答: 汹涌的激流勇退

湍急的黄河

波浪滔滔的黄水

险恶的风浪

惊涛骇

滚滚的黄河

师:这些词语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黄河的水流非常急

生:黄河的气势大

生:黄河给人的感觉凶险。

齐读这些词语

(意图:通过寻课文词语的把握,让学生充分认识黄河的气势与凶险,从而为下文的理解做好铺垫。)四:认识羊皮筏子:

在这样的水势之中行船尚且困难,那么羊皮筏了又是怎样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呢?

1,介绍羊皮筏子,并出示图片

2,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自由读第二段,找出筏子的特点。

师:课文中指出筏子的特点是什么?

生:小,轻。

师:小而轻的东西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中行驶会怎么样?

生:被打翻。

师:那么这一段应当怎样读

生:“小”和“轻”读的轻些,“整个儿”读得稍重

指导朗读

3,这么小而简陋 的水上交通工具漂流在滚滚的长江上真如同是汪洋中的一根稻草,风雨飘摇中的一片树叶,是不是让人感觉到非常地惊讶。然后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呢。

师:范读第三至五段

师:老师读这一到七个数字时的速度是不是越来越快,语气也越来越重?为什么老师要这样读?

生:因为越来越惊讶!

学生自由读齐读

师:除了六个人还有两只麻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羊皮筏子的载重大,作用大

师:艄公是如何驾着又小又轻而且载着这么多人的羊皮筏子在黄河上乘风破浪的呢?我们下节课讲 五:作业:

篇8:《黄河的主人》教案设计

一、巧抓对比, 设疑导入

这篇课文, 对比是其一大写作特色, 在导入时我将“我”的胆战心惊和乘客的谈笑风生两组相关的人物进行组合, 使之互为映衬, 相辅相成。

教学片段:导入

(1) 出示词语。

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波浪滔滔

破浪前行如履平地专心致志镇静机敏

(1) 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写黄河, 第二组写艄公)

(2) 还有什么发现? (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板书:艄公

(2) 另一组词。

胆战心惊谈笑风生

(1) 谁胆战心惊?谁谈笑风生?

(2) 出示要求: (1) 在文中找出是什么让“我”胆战心惊?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认真读一读。 (2) 在文中找出描写乘客谈笑风生的有关语句,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用笔写一写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人物相反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深入的比较中自主发现, 在密切的联系中深刻感悟, 从而实现“在读中整体感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关注细节, 指导朗读

羊皮筏子如果不能形象地走进学生的内心, 那么黄河的主人艄公行走于黄河的态势肯定打动不了学生。因此感悟羊皮筏子的令人心惊胆战, 对于突出本文的中心尤为重要。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关注了里面几个细节, 以此为突破口,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在读中感悟。

教学片段:

(1) 出示:“从岸上远远望去, 那么小, 那么轻, 浮在水面上, 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 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 为什么这段话让你感到心惊胆战?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么?

(2) 换句练习:“那么小, 那么轻”换成“又小又轻”, 学生自由读。体会一下哪一种写法更能令人感受到羊皮筏子的“小”和“轻”。

小结:以后我们要想突出事物的特点, 也可以用到这样的句式“那么……那么……” (校园那么大, 那么美;树木那么高, 那么粗)

(2) 出示:再定睛一瞧, 啊, 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 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 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 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 第一句谁愿意来读?

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有人, 你觉得———

请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啊, 那上面还有人哩!”) 你觉得这个“啊”字读第几声更能表现出你不敢相信的感觉?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这个“啊”字? (难以置信、激动)

(2) 谁来读一读第2句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羊皮筏子上一共有六个人?而是要这样表达:“不是一个, 还有一个……一共六个人!” (出示)

每增加一个数字, 就意味着出乎意料的程度更增加一分。对不对?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 再来数一数? (原来, 数数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3) 小小的羊皮筏子上带着这么多人, 真叫人“胆战心惊”! (齐读)

(3) 出示:“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 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 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1) 自己读一读, 看你能不能从这段话中找到一组关联词语。

轻声读一读这段话, 想一想, 透过这组关联词, 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积小、载物多、危险大)

(2) 小结:是啊, 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不仅装着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 而且还装着两只满满的麻袋, 在汹涌的黄河上漂流。真叫人“胆战心惊”!

【设计意图:此环节关注了文本中“那么小、那么轻”、“啊”、标点符号、关联词语等几个细节, 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了羊皮筏子的惊险, 此为学生理解艄公形象做足了铺垫。】

三、聚焦表达, 深刻感悟

这篇课文原题是《筏子》, 后改为《黄河的主人》。为了让学生通过人物内心不同的感受去感悟羊皮筏子的惊心动魄, 在此基础上, 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 课文运用了大量对比来衬托人物形象。因此在学生掌握了文本的同时, 可以在表达上对学生加以指导。

教学片段:

(1) 感受乘客。

同学们, 这样的羊皮筏子, 我们连坐都不敢坐, 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表现怎么样呢?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 找出描写乘客的句子。 (指导朗读)

(2) 认识艄公。

引读: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 第一次尝试, 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

读读课文第6~8自然段, 划出具体描写艄公的句子。用心读读, 想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艄公?

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3) 体会写法。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黄河的主人》, 重点应该写艄公, 而课文直接描写艄公的只有短短几句话, 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文字描写了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其实课文写黄河的惊险, 写“我”的胆战心惊, 写乘客的谈笑风生, 最终都是为了写艄公。作者越胆战心惊, 乘客越从容, 就越能反映出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这种通过作者自己内心感受来表现艄公品质的表达方法就叫做“衬托”。 (板书:衬托)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 了解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 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四、激发情感, 升华认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因此设计了本节课的作业。

教学片段:

写一写:在这令人胆战心惊的滚滚黄河上, 艄公如履平地、破浪前进, 此时此刻你想对艄公说些什么?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的惊涛骇浪, 而且更领略到黄河的主人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相信我们只要努力拼搏, 不畏艰险, 我们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设计意图: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安排此项作业就是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方法后, 情感得以升华, 感悟生活,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摘要:《黄河的主人》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为了展示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的艄公形象, 突出表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教师可以通过“巧抓对比, 设疑导入”“关注细节, 指导朗读”“聚焦表达, 深刻感悟”“激发情感, 升华认识”进行有效教学。

篇9:《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心句 重点词 朗读 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7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2.理解“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3.抓住关键词句,从正面、侧面描写中体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4.能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1.通过抓字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感受黄河的险恶。

2.通过多媒体课件、文中的具体语言和学生的种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黄河的波涛汹涌以及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袁鹰的脚步一起去认识那黄河的主人。

1.从上节课中,我们明白了黄河的主人是谁?(艄公)

2.艄公为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

3.找出文中中心句。

(课件出示文中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

二、围绕中心句,品读文中句子,感悟艄公的精神品质

师:文中主要人物是艄公,课文除了写艄公外,还写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一)品读感悟描写黄河的句子。

1.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黄河,透过“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黄河?(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课件出示描写黄河的句子)

2.指名读,师生评价。

3.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意思。

4.课件播放黄河视频。

5.学生再读,把看到的、听到的融入朗读中。

6.师:同学们,这样汹涌吓人的浪涛就叫做——(板书:惊涛骇浪)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会胆战心惊,而艄公却——(课件出示中心句,齐读)

(二)分组学习,品悟描写羊皮筏子、乘客的句子。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一、二组学习写羊皮筏子的内容,三、四组学习写乘客的内容,用“■”找出关键词句,读一读,在一旁做批注。

2.学生分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品悟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1)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是描写羊皮筏子的?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①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②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③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2)说说作者的描写让你感受到羊皮筏子是怎么样的?(板书:小、轻)

①小,有多小?轻,有多轻?

(出示羊皮筏子图)

②它是那么小,那么轻——谁能用朗读来描述?(一个学生读句子)谁再来读?

③除了小和轻,你还能感受到什么?(危险)

(随机朗读相关句子)

(3)作者所有的感叹都融进这短短的11个字里——(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4)现在我想说,这就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奇迹的是谁?(艄公)

(出示中心句)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5.品悟描写乘客的句子。

(1)岸上的我提心吊胆,而筏子上的乘客却是什么表现?

(2)交流。(指名答)(板书:谈笑风生)你从哪里感受到乘客不怕?

(3)人们什么时候会谈笑风生?现在乘客的脚下就是波浪翻滚的黄河呀!他们怎么还能如此从容?

(指名答)

(4)谁能读出乘客的从容?(指导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再次领悟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艄公的技术非常高超,在惊涛骇浪中穿行,就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这就叫“如履平地”。(课件出示中心句)

(5)多么了不起的艄公啊,他值得我们敬仰。(学生齐读中心句)

6.领略艄公的风采。

(1)一个能让乘客如此信任的艄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用“■”画出直接描写艄公的语句,和同桌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艄公?

(3)学生自主学习。

(相机指名回答并板书描绘艄公形象的词语)

(4)交流展示。

①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小心”和“大胆”矛盾吗?

(指名说)

看来,小心不是害怕,大胆不是鲁莽,这是一个胆大心细的艄公。

你能读出他的沉着、勇敢吗?

②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A.艄公凭借什么成了黄河的主人?我们应该聚焦哪四个关键词?(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B.现在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去看看艄公在黄河上经历的一幅幅画面吧!

③文章描写艄公的话并不多,却花很多的笔墨描写黄河、羊皮筏子和乘客,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④师小结:这是一种衬托的写作手法,用黄河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羊皮筏子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惊险,乘客的从容谈笑,衬托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是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一次次化险为夷!难怪作者在结尾处发出这样的赞叹!

(再读中心句)

三、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我们领略了黄河主人艄公的勇敢、镇定的风采,你想对艄公说些什么?还想对谁说些什么?

四、课堂总结

是的,我们每个人只要像艄公一样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

篇10:黄河的主人 教案

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资源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2)通过结合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课文中和课外书中描写黄河的词语和句子,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图片。

(5)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6)理解词语(带点的字先查字典理解)

筏子 竹篙 胆战心惊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提心吊胆 2.课件制作。3.其它准备工作。

(1)课前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资料,分发给学生。(2)课上准备好电脑,实物显示频、投影仪器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

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2.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示:黄河滚滚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激流 湍急 汹涌 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如履平地(1)指名读--集体读(要读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2)这些词语在下面的课文朗读中还要加深体会。

3.师:黄河之水日夜奔流,汹涌咆哮,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黄河的主人(板书:的主人),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谁是黄河上的主人?他为什么会成为黄河上的主人?它有什么本领能成为主人?)教师在课题的右侧打上几个?

二、初读课文,感受语言。

1.师:同学们围绕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你们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读书和讨论)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相信你能通过自己的读书和思考,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还要注意,读书要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反复读读。2.同桌互读,你喜欢读哪些段落就读哪些段落,并让同桌评价一下读的效果。

3.个别朗读,把你最喜欢读的或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如果一个同学读了以后,还有同学认为自己也喜欢读这一段或认为自己会读得更好,那就可以站起来再读。教师引导学生相机点拨、评价。

4.交流初步的感受: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5.黄河的主人是谁?(板书:艄公)(教师提醒“艄”字的写法)课文中的艄公在干一件什么事?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艄公撑着羊皮筏子送五个乘客过黄河)(板书:黄河 羊皮筏子 乘客)(教师提醒“筏”字的注意点,不要少一撇)

5.你见过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吗?哪位同学在预习课文时已经找到了介绍羊皮筏子的材料,如有图片就更好。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羊皮筏子。(让学生上台介绍,而后,教师可以出示黄河上的羊皮筏子的课件并加以简要说明)

三、小结课文。

1.指导完整的朗读课文(教师逐节朗读课文)

2.质疑问难: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学习词语。

1.出示词语。

筏子 艄公 竹篙 沉着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激流 险恶 赞颂 尝试 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浊浪排空(1)指名读(2)领读

(3)找出上述词语中表示“害怕”的词语,你还能说出那些近义词。2.完成课后的练习2

五、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

六、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准备在下一堂课上交流。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人在征服自然、挑战自我过程中的一些图片,并作必要的提示。)

板书设计:

黄 河 的 主 人 ? ? 艄公 羊皮筏子 乘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唤起记忆。

1.课前板书:黄河的主人

2.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初步学习,你了解了些什么?(板书:艄公)(课文介绍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撑篙驾着羊皮筏子送五位乘客渡黄河的事。)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

1.同学们,课文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奔腾不息、汹涌咆哮的黄河边,请大家看画面,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用心感受。演示多媒体:(远景)汹涌激荡的黄河水、震耳欲聋的波涛声。2.师:看了这幅画面,假如让你给画面配音的话,你该诵读课文的那一部分,又该怎样诵读读?先自己练读,然后交流。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是否感受到“胆战心惊”--再指名读--集体读 4.多媒体出示:在汹涌的激流里的一叶筏子。

(1)师:请你练读下一个自然段,然后给这一幅画面配音。(指名读)

(2)在原来的画面上出示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再仔细读一读,然后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多媒体去除配音,只保留画面。)交流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让学生说一说重点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教师随机点拨评价,并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从下列词语中可以让人着重体会到黄河的汹涌险恶?quot;汹涌的激流“、”整个儿吞没“;那东西的渺小无助:”小“、”轻“、”浮“、”小小“;作者为那东西的强烈担忧:”突然“、”强磁力“、”吸引“)上列引号中的词语点击时多媒体设计成另一种颜色。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要让人感受到黄河的凶险无情,那小东西的渺小危险和作者的深切担忧。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1)师过渡:同学们,作者远望时,看到的仅仅是一样东西,即使如此,作者已经为这样东西而担心害怕,那么,当他定睛细看时,发现这东西上面坐着的竟然是人,这时,作者的感情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请你找出相关的文字读一读,再谈谈体会。

(2)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朗读(教师可随机点拨)(1、3句带感叹号的句子重点指导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感情:那小东西上坐着的竟是人,而且有六个人,黄河的水那么湍急,人就像贴在水面上漂流。作者既觉得不可思议,又为他们担惊受怕。(必要时教师可以范读)

(3)师:此时作者的心情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十分担心、异常震惊、惊恐不已、胆战心惊……)

(4)指导集体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艄公的大智大勇。

1.过渡:同学们,在作者这样的心境下,你再读读下面这个自然段,你是否能够发现什么问题?(1)出示:(第6自然段)”我不禁提心吊胆,……浏览窗外的景色。)(2)学生边读边思,然后引导提问。学生可能会问:

①在如此危险(危急四伏)的黄河上,乘客为什么还在谈笑风生?(核心问题)②用“小心”和“大胆”来同时形容艄公的行为,是否矛盾? ……

2.自主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读书、结合上下文、独立思考、跟同学讨论……)

(2)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几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同时自由地寻找自己的交流伙伴。

3.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1)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合作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汇总小组的意见。比一比哪个小组交流得最好。(2)交流中可能学生会得出如下结论:(教师还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文字中得出如下结论的。)①乘客不是第一次坐羊皮筏子,已经有了一定经验。②乘客们都非常的勇敢,他们不惧怕黄河的险恶。③他们知道艄公很有驾筏经验,不会出任何危险。

④因为艄公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一定会战胜惊涛骇浪。……(3)重点指导朗读描写艄公的句子。4.重点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深领悟。(1)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说些什么话?(多媒体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画面)(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最好能抓住课题阐述)(2)作者是怎么赞颂艄公的呢?多媒体出示:(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成为黄河上的主人。”(3)谁能替作者来赞一赞羊皮筏子上的艄公。①指名朗读--学生相互评价--在指名读

②集体朗读这段话(愿意赞一赞这位艄公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赞一赞)③出示填空题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着_____________,身系着_________________,手里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凭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熟读--指名说)板书: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师:黄河上惊涛骇浪,可我们的艄公却如履平地,他真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四、小结全文,深化主旨。

1.师:同学们,学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一句格言(板书: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人在跟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搏斗中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英雄气概。同学们,从黄河的艄公身上你还能想到哪些人?口头交流一下。

2.师小节: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黄河的主人(集体读)。奔流不息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生命,而且更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和精神品格。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永远的启迪,愿艄公的智慧和精神能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不息。3.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话想说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课外作业。

下列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

1.在人与外界的各中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在了解的基础上仿照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写法赞一赞他。2.在当今现代交通工具异常多样和不断涌现的时代,原始落后的羊皮筏子是否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围绕这个论题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板书设计:

黄 河 惊涛骇浪 沧海横流 的 主 人

如履平地 方显英雄本色

篇11:黄河的主人教案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对课文的品读,读懂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并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题入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读懂问题,达到基本读懂课文的目的。

3、学习课文,借助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教学难点:初步帮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与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从课题入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读懂问题,达到基本读懂课文的目的。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并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审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2、读一篇课文,我们应该一边读一边想,从读课题开始就要这样去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黄河的主人”?)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要读通、读熟、读好这篇课文,并且读懂这两个问题,明白了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假如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身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习生字词,注意“艄、履、滚、整、积、凭”等字的读音。

4、理解“浊浪排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胆战心惊、惊涛骇浪”等词语的意思。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局部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2、请同学读自身读得不流利的段落。3、把自身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并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课文以羊皮筏子为线索,具体写了“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

3、理清课文条理:一(1-4)二(5-6)三(7-8 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艄公是黄河主人的原因,感知其“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特点。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学习“衬托”等写作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并说说课文内容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这两个问题课文中写了没有?我们能不能自己读懂这些问题?

2、指名回答: 刚才的两个问题,你弄懂了吗?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谁?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把这些撑羊皮筏子的艄公称为“黄河的主人”呢?这个问题比较难,谁会?

其实啊,这个问题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是哪一句?

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我们齐读这句话。弄清楚艄公具有的品质。

三、体会黄河的气势

1、艄公的这些品质是怎样体现的?我们来看一看他活动的环境,使用的工具等就更明白了》

2、找出描写黄河的词语和段落,并练习朗读,观看图片,3、师述: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有感情的朗读。那么谁能征服它,谁是黄河的主人呢?(艄公)师:(提出大问题)为什么艄公会是黄河的主人?要了解艄公,让我们先从了解艄公驾驶的羊皮筏子开始。

四、体会羊皮筏子的危险。

1、学生自由朗读第2—5小节,思考:你觉得羊皮筏子怎样?把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画下来

2、提示: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描写羊皮筏子时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出示文中描写羊皮筏子三处语句,体会其轻小、危险、运载量大的特点。)出示图片了解羊皮筏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羊皮筏子轻小和危险,读出惊讶之情。

指导读“啊”,读出惊讶,还可以怎么读?指导读“一、二、三、四、五、六”。指导由轻到重,语速由慢到快。)

4、看图,揭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反复品读!

五、感悟乘客的表现

1、读一读6、7小节,体会一下乘客和我的表现。(提心吊胆、谈笑风生、从容)

2、指导学生理解“谈笑风生”一词的意思。

师:怎么理解?(依字解释,纠错:“风”:风趣)是呀,你们见过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谈笑风生的呢?(生1:人们在生日宴会上!生2:我妈妈在打牌的时候!生3:在考到好成绩的时候!)

师:对!你们看乘客在什么时候谈笑风生呢?他们在黄河的怒吼声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谈笑风生,其胆量真可谓包天哪!如此看来,老师觉得乘客也可以是 黄河的主人!再读一读

六、感悟艄公的特点。

1、把写艄公的语句画下来。再读一读,想一想: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3、领略艄公的风采,交流汇报: A、指名读句子。

B、说说你觉得艄公是怎样一个人?

(胆大、勇敢、技术高、负责任、认真、细心、经验丰富、智慧……)师:看着板书,根据黑板的板书,说说为什么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4、齐读课文中心句。

七、升华主题,学习写法(衬托)。讨论: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老师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黄河的主人是艄公,可是在课文中,作者除了写艄公,还写到了谁?乘客和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2、既然课题是“黄河的主人”,但文章描写艄公的话却不多,作者为什么要花很多的笔墨去描写黄河,羊皮筏子和乘客呢?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引导学生领悟。

4、齐读最后一小节,读出感情。

八、拓展练习:写话

1、黄河我想对你说„„艄公我想对你说„„乘客我想对你说„„

上一篇:校园网络安全自查报告下一篇:最新桶装纯净水设备发展态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