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怒吼吧,黄河 教案

2024-04-17

19怒吼吧,黄河 教案(精选12篇)

篇1:19怒吼吧,黄河 教案

怒吼吧,黄河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通过自学,同学们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新课:

1.学习第二部分:

①重点学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爱国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黄河》。让学生自己读,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他读的时候为什么声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悲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我们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含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

朗读。指名读

②读中感悟5、6自然段

A.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并对文本补白。(“——”后为学生齐读内容)。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挤满了人。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补白,可以多叫几位同学。)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斩钉截铁地说——(如学生读得态度不够坚定,再次强调“斩钉截铁”,体会词语意思,读出相应的语气。)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读到第6自然段完)

B.想象当时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

学生可以想象体会“异常艰苦”:

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凝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

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头发蓬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没有钢琴,他就想象着和声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反复吟唱,直到和谐、达到满意的效果。

„„

教师: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爱国激情)

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学习第三部分。

角色换位,对话中体会《黄河大合唱》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这激动人心的乐章。(放一段《黄河大合唱》的片断。)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时候,听着这《黄河大合唱》,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多名同学回答)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总结: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质的呢?(在具体事例中展现人物品质。)学了课文,你觉得这课的民族魂指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19.怒吼吧,黄河

震撼充满激情

光未然

写出歌词(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

充满旺盛的革命激情

冼星海

六天谱完全曲(异常艰苦)

爱国、爱中华民族

篇2:19怒吼吧,黄河 教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这部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你们想知道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掌握重点词语。多种形式读写以下重点生字、词语:

阶段 陕西惊涛骇浪 虎啸龙吟 大禹 铿锵有力 窑洞 浊浪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介绍了哪些内容? 我认为课文介绍的内容是:(1——3)光未然在黄河目睹船夫与狂风巨浪搏斗被震撼,产生写长诗歌颂祖国,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并希冀与冼星海再度合作。

(4——6)光未然朗诵自己的《黄河大合唱》歌词,冼星海异常兴奋,只用六天就完成这部音乐史诗。

(7——8)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响。

(二)自主探究

1.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的问题:

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 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明确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

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二)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问题:

(1)从第一部分那些介绍中,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光未然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2)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有什么目的? 2.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全班交流组内合作探究中的疑难问题。明确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

(1)“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2)结合时代背景,抗日战争使中国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巩固练习题目。

(1)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明确问题的答案及学习技巧:

感悟到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课堂小结

同学们,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光未然,使他产生了写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课后习题 《怒吼吧,黄河》习题

一、基础题

1.给下列拼音注音并写词语。

jie duan yao dong

jing tao hai lang

hu xiao long yin()()()

()2.比一比,组词。

骇()

萧()

壹()

窖()

峡()

咳()

啸()

壶()

窑()

陕()

二、综合题

1.根据课文把下面括号补充完整。

()段()西()口

()浪

()洞

咆()大()惊()()浪

()涛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黄河

()的号子()的月光

()的窑洞()的声音

()的朝阳()的警号

()的油灯 3.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怒吼吧,黄河!()

(2)那壶口瀑布的百丈烟云,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3)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

三、提高题

1.课文中的成语较多,请找出6个写下来,读一读。

2.填空。他的声音时而 同

,充满激情,如的朝阳;时,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的小鸟;时

,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伟,空

;时而气势雄,如同那浊浪排的黄河„„

答案

一、基础题

1.阶段

窑洞

惊涛骇浪

虎啸龙吟 2.

惊骇

萧条

壹圆

地窖

海峡 咳嗽

呼啸

水壶

窑洞

陕西

二、综合题

1.阶段

陕西

壶口

浊浪

窑洞 咆哮

大禹

惊涛骇浪

怒涛 2. 奔腾

整齐 皎洁

破旧 粗犷

蓬勃 危险

昏黄 3.(1)拟人(2)反问(3)排比

三、提高题

如雷贯耳

心潮澎湃

刮目相看 震天动地

竭尽全力

披荆斩棘

所向无敌

低回婉转

抑扬顿挫

斩钉截铁

意气风发 2.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上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板书 怒吼吧,黄河

震撼

篇3:《怒吼吧,黄河》教学案例

本节课我主要以“大问题,小团体,深互动”的教学模式展开,努力转变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着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习能力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以学习第四段光未然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为例。

师: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师:(课件出示这个排比句)这段话用了三个分号,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思考: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互说感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小组派代表交流读后感受。)

生1:从“铿锵有力、激情”这两个词,我体会到诗人在朗诵时的情感。

师:“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朗诵是怎样的?请你范读一下,好吗?(该生读完后,

让其他同学加以评价,再指导朗读。)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2:读了第一个分句,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生3:读了第二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日寇铁蹄下的苦难的中国人民。

生4:读了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如火如荼的抗日热情。

生5:读了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胜利后,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6:读了第四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前线战士在战场上的顽强杀敌。

(学生每说完一个分句,指导学生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每一个分句。)

师:同学们读得很深入、很透彻。那么诗人在朗诵时为什么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

欢快,时而悲壮呢?[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先播放

录音,学生倾听,听完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可以自己读、同桌互读,也可以读给自己喜欢

的同学听)。]请大家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说说读的声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生1: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

怒吼的黄河……就像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为中华民族而自豪,因而充满激情。

生2:一想到祖国正饱受日寇的侵略,诗人感到无比痛苦,因而哀伤。

生3: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涵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

师:是呀,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

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每一个人的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让我们也带着诗人的这种情感读一读吧!

教学反思:《怒吼吧,黄河》是一篇描述抗日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文章。教学这种饱含爱国情感和革命斗志的文章,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课文的背景介绍。关于这点,我课前已要求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或上网查阅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的孩子甚至还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当课堂上我开始进行背景介绍时,学生们自然而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因而,在理解这个排比句所蕴涵的情感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畅所欲言。

篇4:怒吼吧黄河教案

怒吼吧,黄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一、由课题引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九课,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再看这个课题,哪个字吸引了你的眼球?你怎么理解这个“怒”字?谁在怒吼?课文单单只是写黄河在怒吼吗?

2《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合作完成《黄河大合唱》这一伟大乐章的过程和背景。那他们是怎样作词作曲,完成这部巨作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感受黄河的“怒吼”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诗人光未然在黄河边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想法?用笔在旁边勾画批注出来。交流一:气势震撼

出示句子: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

a.自读句子,谈感受。你从哪个词看出了黄河的气势令人震撼? b.指名读,评价。男生齐读。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内心的震撼。c.全班齐读。读出那种气势,读出那种震撼。d.出示图片,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交流二:心潮澎湃

看到令人震撼的黄河,光未然内心无法平静,心潮澎湃。他联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a.看看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此处为了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作者连续用了两个反问句,语气更加坚决、肯定。你能读出反问的语气吗?你能换种语气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b.了解轩辕、大禹。出示图片资料。(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地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

C.全班齐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先人不屈的斗争精神。

交流三:诗人看到气势磅礴的黄河,想到先人的不屈斗争精神,心中产生了什么想法?女生齐读,全班齐读。三.感受诗人的“怒吼”

1.1939年3月11日,光未然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朗诵了他刚写好的《黄河大合唱》歌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热段,找一找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

出示句子: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a.师范读。自由朗读,读完后谈体会。b.从句式上你发现了什么?(排比句)c.师生互读、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

d.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中能感受到诗人心情是怎样的吗?(复杂: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欢快,时而悲壮)全班齐读。

e.出示“学习链接”。找出哪些应该读出激情?哀伤?欢快?悲壮? f.指名选读。读完“朗诵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感受作曲家的“怒吼”

在民族危难的时刻,诗人的革命激情、爱国激情,让他写出了长诗,为抗战“怒吼”。而他的朋友冼星海仅仅用了六天就给这首长诗谱出了全曲,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交流:为什么是个奇迹?是什么让他如此投入呢? 五.感受中华儿女的“怒吼”

1.是旺盛的革命激情,让他们又一次成功合作,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被保留下来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了。你们想听听吗?

2.《黄河大合唱》全曲共八章,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特别是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更是气魄雄伟,使人的灵魂受到震撼与洗礼!让我们用心来聆听。(播放第八乐章)3.对于这一历史巨作,周恩来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曾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4、(课件书写“怒”)请大家再看课题,看这个红色的“怒”字,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怒吼吧,黄河”为题?

师:“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

六、激发学生的情感

1、从两位艺术家成功合作谱写《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你深切感受到两位艺术家的什么共同点?

2、(出示光未然、冼星海照片)师:这就是光未然、冼星海,这两位优秀的战士,民族的骄子在看着你们,在期待着你们,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师: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还不够强大,西方一些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以光未然、冼星海为榜样,发扬黄河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努力学习,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情感延伸

篇5:《怒吼吧_黄河》教案

《怒吼吧,黄河》(第二课时)

执课教师:陈林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微笑走上讲台,问:同学们,老师现在的表情怎样? 生:微笑

师:老师每天都可以从同学们的脸上看到笑容,如果我们回到1938年的战争年代,我们还会经常看到这样幸福的微笑吗?

A、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大量的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实录照片。

师:(同时辅以我悲愤的控诉)据统计,日军侵华期间,我国共死伤民众达一千八百万人。一千八百万人呐,同学们!此时此刻,山在哭,水在吼!所有的情感化成一个字“怒”字!

2、(随机板书“怒” 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黄河的怒。(相机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感受黄河的“怒吼”。B、(用多媒体播放黄河壶口瀑布录像)感受黄河的怒吼。师:同学们,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想用那些词语来形容黄河? 学生们说:汹涌澎湃、滔天巨浪、怒吼等词

(此时相机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反问句修辞手法,同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黄河的“怒”。)

2、感受诗人与作曲家的“怒”。

师:目睹了黄河的怒吼,诗人激情澎湃,当他看到老朋友冼星海时,诗人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倾诉激情,两位挚友是怎样互诉心曲的呢?(请学生设想一下两位挚友当时的心情,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相互扮演角色说说。这样既拓展了文本的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师:两位挚友同诉心曲,他们的激情在碰撞。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激情的热烈碰撞与升华。下面同学们来读一下四、五、六自然段。生:读

(1)师: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2)、师:诗人为什么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欢快、时而悲壮?(3)、师:谁能找出能体会诗人情感的词语,表示语调的词语?

(用以指导朗读,例如:激情,铿锵有力等。这样,让本文的主题“在读中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4)师:

A、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诗歌,这样的朗诵,在场的人有什么反应? B、牵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更是深深触动了他的挚友冼星海的心,听了光未然的朗诵,冼星海的心情是怎样的?

C、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5)请学生个别范读第六自然段。

师:我们想象一下冼星海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他需要怎么做?(学生此时充分想象:可能会说,他时而冥思苦想,时而踱步沉思,时而又轻轻哼出一两句。也有的说,饿了,他就吃一个窝头,渴了,他就喝一口冷水,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一会儿盹。)这样,学生们纷纷动起脑子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你从光未然和冼星海的表现中体会到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想当然总结出:爱国,有旺盛的革命激情的特点。)这样,本文的学习重点得到了落实。

3、感受全国人民的怒。

师:是旺盛的革命激情,让他们又一次成功合作,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保留曲目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了!你们想听听吗?《黄河大合唱》全曲共八章,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特别是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更是气魄雄伟,使人的灵魂受到震撼与冼礼!让我们用心来聆听。(播放第八乐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人民的怒)。

师:这民族的心声,这时代的强音,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怒。特别是在延安的首场演出,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七、八两个自然段,默读时,边读边思考:《黄河大合唱》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师:A、请大家再看课题,看这个 “怒”字,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怒吼吧,黄河”为题?黄河仅仅指的是一条河流吗?(学生会说,发扬黄河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是因为这首歌写出了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那就是,向日本侵略者发出战斗的警号!这个黄河就是人中国人民的象征!人们的怒已经像黄河那样势不可挡了)师:“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

4、激发学生的怒

师: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还不够强大,西方一些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欺负我们。就在今年九月,日本就曾经在钓鱼岛扣留了我们中国的渔船,面对这样的事,同学们会怒吗?所以,我们要以光未然、冼星海为榜样,发扬黄河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努力学习,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了升华。)、《怒吼吧,黄河》(第二课时)说课稿 大家好!,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说教学理念。

1、注重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项,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整个过程中,我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整体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激发并强化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动态中思维,以多媒体课件作为烘托气氛,渲染情感,提供感性认识的载体,让学生在动情的氛围里,情操受到陶冶,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二、说教材。

《 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文章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三、说学生。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对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甚少,很难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重大意义,所以课前讲诉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本课的爱国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自身的情感一定要而真实投入。

四、说教学方法。

1、从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作曲家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最后又以“怒”字收尾,激起学生的共鸣!

2、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播放图像、听壶口瀑布声、音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黄河的怒吼”和乐曲的感染力。

五、说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七、教学难点:

篇6:19怒吼吧,黄河 教案

一、感受诗人与作曲家的“怒”。

1、引导学生设想一下两位挚友当时的心情,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相互扮演角色说说。

2、指名读四、五、六自然段。思考:

(1)光未然是怎样激情朗诵他的歌词的?指名读。(课件: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2)诗人为什么时而激情、时而哀伤、时而欢快、时而悲壮?通过诗人的朗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感受民族的苦难,斗争与光明。(放录音配乐)一二组读,三四组再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每一个分句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与自己从这些分句中所想象到的画面。(板书:时而。。时而。。。)

(3)体会冼星海的心情。

(4)请学生个别范读“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5)我们想象一下冼星海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他需要怎么做?

二、感受全国人民的怒。

1、听《怒吼吧,黄河》。

师:是旺盛的革命激情,让他们又一次成功合作,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保留曲目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诞生了!你们想听听吗?《黄河大合唱》全曲共八章,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特别是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更是气魄雄伟,使人的灵魂受到震撼与冼礼!让我们用心来聆听。

(播放第八乐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人民的怒)。

2、(听完乐曲,音乐继续)这民族的心声,这时代的强音,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特别是在延安的首场演出,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请大家默读课文七、八两个自然段,想一想,《黄河大合唱》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3、(课件书写“怒”)请大家再看课题,看这个红色的“怒”字,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以“怒吼吧,黄河”为题?黄河仅仅指的是一条河流吗?(学生会说,是因为这首歌写出了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那就是,向日本侵略者发出战斗的警号!这个黄河就是人中国人民的象征!)

然后我进行小结:“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

三、激发学生的怒

同学们,今天的中华民族还不够强大,西方一些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欺负我们。就在今年九月,日本就曾经在钓鱼岛扣留了我们中国的渔船。所以,我们要以光未然、冼星海为榜样,发扬黄河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精神,努力学习,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7:《怒吼吧 黄河》说课稿

纪翠容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怒吼吧 黄河》。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

《怒吼吧 黄河》是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精读篇目。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本单元的教材都是围绕 “民族之魂”这个主题展开的,所以本文的教学重点也应放在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上。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将对第二课时的内容加以说明。

二.说教学目标

这部作品是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传世之作,不仅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地位。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评价光未然和冼星海,并从中受到教育。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能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四.说教法

1.反复朗读,升华情感。在文本中,两位艺术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这节课,我以此为主线,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推敲,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使学生置身文本之中,从心底里发出对人物爱国主义精神的赞叹,从而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这样的感情是真实的,也是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求的。

2.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又能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增强教学效果。

3. 了解时代背景,能让学生明确诗人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容易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因此,我还采用了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感情的方法。4. 资料补充,丰富情感。《怒吼吧 黄河》这篇课文写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因此,除了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外,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多方面的资料,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并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五.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在自身的语文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内容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巧妙过渡,感性导入

⑴由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合唱交响曲》过渡到课题《黄河大合唱》,激发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

⑵多媒体播放一段南京大屠杀的画面,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为后面内容做了铺垫。2. 循序渐进,展开教学 ⑴.激发学生的“怒”。通过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对抗战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能更深刻地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⑵.感受黄河的“怒”。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真切感受黄河令人震撼的气势。

⑶.了解“轩辕黄帝”和“大禹”这两中华民族的始祖,从他们身上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理解诗人光未然产生灵感的来源。⑷. 感受诗人光未然的激情。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人激情朗诵的句子,感受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坚强,从而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激情。

⑸.感受冼星海的激情。听了诗人的朗诵,冼星海的心情无比激动,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体会作曲家冼星海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激情。⑹. 感受全国人民的激情。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了解其首次演出的成功,体会《黄河大合唱》产生的影响及其意义。

⑺.激发学生的激情。音乐继续播放,用气势磅礴的音乐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唤起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听着这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如果你活在那个年代,你最想去做什么?

⑻.理解课题:“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我们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让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

3.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及其意义,感受两位艺术家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激情。⑵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搜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亲身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七.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本着简练、直观的原则来设计的,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光未然

作词

(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冼星海

作曲

(异常艰苦)

篇8:《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

为此,整堂课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入情的教学理念,整体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激发并强化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时,我出示关于黄河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画面后的感受,让学生感到震撼。这篇的题目极富震撼力,于是,我从 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的怒、作曲家的怒、演剧队的怒、延安军民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我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播放了一段奔腾怒吼的黄河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怒吼,紧接着让学生把看录像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激情朗读相关的段落。

我上课的时候还有一些环节设计得还不是那么合理。如:第一个环节就是开场的那个关于黄河的画面,应该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画面后的感受,不应该先入为主。播放画面时应该把音乐放大点声,让学生感到震撼。

篇9:怒吼吧黄河说课稿

土城小学:吕慧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怒吼吧黄河》。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几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怒吼吧,黄河》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二、说学情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下创作的,与学生的生活有很长的距离,他们对于70年前的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虽然在生活、学习中也有相关内容的呈现,但那也只是一些零散、模糊的片段‘对学生而言,它们只是一页尘封的历史,一部硝烟弥漫的影视作品。所以课前讲述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本课的爱国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爱国情感的感悟上也要通过多读才能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掌握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五、说教学理念、教法学法

1、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加大课堂容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整个过程中,教者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整体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激发并强化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中应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动态生成课堂,教师参与讨论,帮助学生获得读书技能并让情感得以升华。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1、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2、“未成曲调先有情”

3、以读为本,实施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

4、以导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

六、说教学策略:

1、从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的“怒”、作曲家的“怒”、演剧队的“怒”、延安军民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最后又以“怒”字收尾,课件出示“怒”字: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

2、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播放录像、音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黄河的怒吼”和乐曲的感染力。

3、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历史意义。

一、巧设情境,激活思维。这篇文章的题目极富震撼力,于是,我从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的“怒”、作曲家的“怒”、演剧队的“怒”、延安军民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最后又以“怒”字收尾:心上一个奴!首先,我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播放了一段奔腾怒吼的黄河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怒吼”,紧接着让学生把看录像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激情朗读相关的段落。诗人的激情又触发了作曲家的激情,两位艺术家的激情在碰撞,在升华。我适时启发学生设想两位挚友相见时的心情,推想光未然朗诵时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想象冼星海的激情被触发时的激动,引领孩子们去感悟两位艺术家的旺盛的创作激情和革命激情。《黄河大合唱》诞生了!学生无比激动和自豪。我又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聆听了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真切地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然后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联系时代背景来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的重大意义,突破难点。最后又以“怒”字收尾,“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至此,学生的激情高涨,热血沸腾,我抓住时机,让学生面对两位民族的骄子,倾诉自己的一腔爱国情,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二、诵读为主,读中熏陶。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通过放声地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师生合读,孩子们渐渐地走进了两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光未然同“激情”,同“哀伤”,同“欢快”,同“悲壮”,同“怒吼”,与冼星海同心潮澎湃,同乐思如潮,感受《黄河大合唱》的作词家、作曲家的旺盛的革命激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三、课外延伸,加大容量。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语文教学应当体现实践性这一学科特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更深刻地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历史意义,我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上让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来谈感受。由于有了课前的情感铺垫,学生理解这一难点也就水到渠成。同时,课内的知识自然地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加大了课堂容量。

四、教学流程

本课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根据这一学情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播放音乐,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四、课堂小结,拓

展延伸。下面一一做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简要理清课文脉络。

2、本课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但对《黄河大合唱》可能会有所耳闻,保卫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个乐章。我选择第一乐章导入,看中的是它强烈的感染力,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与课文第二自然段船工喊号子一节相暗合。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也为深入学习课文进行了很好的感情铺垫。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一环节我着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受到感染,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诗人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歌词?二是光未然是怎样朗诵他的歌词?冼星海又是是怎样谱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全曲的?三是《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和成功演出的重大意义和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我设计了三种模式的细读。

1、诗人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我先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然后进行汇报。由于学生没感受过“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的情景,不知道抗日战争进入惨烈的相持阶段的历史背景。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图片、声音及历史资料,在学生稍有感悟的时候展出帮助他们理解感悟,然后指导他们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完成对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

2、光未然是怎样朗诵他的歌词,冼星海又是怎样谱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全曲的?

这一板块的的细读,我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并提供交流平台。具体做法是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充分读过课文并有所收获时,安排他们做汇报交流。然后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他们深入体会并感情朗读。汇报交流时,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体验可能会是多元化的。老师尊重并绝对鼓励他们独特体验,但要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我的方法是让学生品读两个重点句子(两组排比句),深挖内涵,获得读书方法并读出感悟。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碗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①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读句子的语气、节奏变化)。②自由读 ③个别读 ④诗人读的时候声音会发生这么丰富的变化,完全因为他对祖国的热爱,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⑤齐读。⑥小结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①自由读(看一看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个别读(相机指导,读出韵味)③从这四个“就在”可以看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异常艰苦”

④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创造出这个奇迹? ⑤小结,相机板书(异常艰苦)

3、《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和成功演出的重大意义和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一个版块内容直白,最好的方式就是再现演出,让学生聆听那激动人心的乐章,然后模拟采访他们的感受,最后以齐读的方式读出激情与豪迈:怒吼吧,黄河!表达抗战必胜的信念,保卫家园的心愿。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环节符合学生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规律)

2、结合课文具体事例,说一说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

五、说作业

1、收集有关黄河的名言警句、格言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心潮起伏,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就动笔写一篇读后感吧

六、说板书设计

《怒吼吧黄河》——黄河边

—— 窑洞里—— 礼堂里

心潮澎湃

充满激情

篇10:《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

舟东学校 高彦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精神。教学难点:

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喜欢音乐,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带 来宁静,还能在我们缺乏勇气的时候带给我们鼓励。今天让我们走进《怒吼吧,黄河》,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感受词、曲作家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2、简介时代背景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以及对冼星海,光未然的了解。

(2)教师相机补充:抗战期间,中国省辖市以上有效计算沦陷城市共计为:1001个。其中:省辖市11个、直辖市5个、县城970个、厅州8个、盟旗7个。沦陷面积总计为356108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7.2%。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的对日战争中,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落入日寇之手。

二、初读课文

1、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19课《怒吼吧,黄河》我们来看生字、生词。(1)出示生字 ①自己读、指名读

②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字音最容易读错,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呢!

③同学交流,汇报成果 浊浪(zhuó)

窑——窖(2)词语

惊涛骇浪

虎啸龙吟

抑扬顿挫

刮目相看 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学生互动质疑、解疑)(3)你能说出几个用动物打头的词语吗?(虎头蛇尾

牛头马面

狼心狗肺„„)

(4)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如:如雷贯耳、斩钉截铁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齐读四字成语

三、自由读文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字、词表现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内容时,老师相信你们会表现得更好。

第二课时(参赛课)

一、播放音乐,激趣导入

播放《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并谈话:同学们,这首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你想知道《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学生读后交流,理清文章脉络。教师相机板书。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受到感染:

1、诗人光未然为什么要写《黄河大合唱》的歌词?(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2)汇报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xuānyuán)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①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才建立的华夏民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屈精神的写照。

②指导朗读

自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动手画一画,写一写。(2)汇报交流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 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

①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读句子的语气、节奏变化)。②自由读 ③个别读

④诗人读的时候声音会发生这么丰富的变化,完全因为他对祖国的热爱,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⑤齐读。

⑥小结,相机板书(充满激情)

自由读,想想作曲家冼星海是怎样谱出《黄河大合唱》全曲的?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①自由读(看一看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②个别读(相机指导,读出韵味)

③从这四个“就在”可以看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异常艰苦”

④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创造出这个奇迹? ⑤小结,相机板书(异常艰苦)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角色换位,对话中体会《黄河大合唱》的作用。现在,让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 这激动人心的乐章。(放《怒吼吧,黄河》片段)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和时候,听着《黄河大合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指多名学生回答)(2)齐读最后一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具体事例,说一说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那我们有什么收获呢?(揭示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3、找《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读一读。或者找这部音乐作品聆听一下。

板书设计

黄河奔腾

被其震撼

怒吼吧,黄河

光未然朗诵

充满激情

保卫家园

冼星海谱曲

异常艰苦 正式演出

篇11:19怒吼吧,黄河 教案

《怒吼吧,黄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人:英德市第七小学 王冬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落实语用训练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排比句并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排比句并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前互动:

观看70周年纪念日晚会节目《怒吼吧,黄河》,交流观后感。教学过程: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1.谈话引入。2.齐读课题。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读文感知创作之源。

诗人光未然在黄河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做什么? 2.诵黄河,品激情,感悟诗人和作曲家的爱国情怀。光未然是怎样朗诵他的歌词的?冼星海是怎样谱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全曲的?从中你感受到光未然和冼星海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聆听《保卫黄河》,感悟《黄河大合唱》创作成功的重大意义。

三、紧扣主题,激“怒”生情,升华情感

结合时事,紧扣主题,深刻领悟“心声”,激发爱国情怀。

五、布置作业

课后与家人一起欣赏《黄河大合唱》这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经典被保留下来的钢琴协奏曲。

篇12:怒吼的黄河周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是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1938年看完壶口瀑布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的不朽名曲《黄河大合唱》。今天,我们一路唱着这首歌,来观看壶口瀑布。

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刚下车,我就听到了闷雷般的轰鸣声。那声音如万马奔腾一样震耳欲聋,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走近一看,哇!好壮观呀!黄河就像一条黄色的巨龙蜿蜒而至, 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溅起一排排巨浪,那巨浪挟风带雨,跌入壶口,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流而去。一滴水溅到我脸上,打得我的脸蛋生疼。

听老爸讲,壶口是因为黄河前段水面宽阔,达400多米,在此收缩到50米宽的石槽内,形似“巨壶”而得名。它是中国唯一一个有色的地面移动式瀑布,一年四季瀑布形象各有不同。这里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声音如雷霆般响亮,溅上来的水花直“冒烟”,形成了“水底冒烟”“彩虹通天”的奇观。

上一篇:【如何写演讲稿】 怎样写演讲稿下一篇:村级健康讲座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