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的形成

2024-04-26

汉民族的形成(精选6篇)

篇1:汉民族的形成

论汉王朝独尊儒术的形成及社会意义

西汉王朝经过几十年探索,确立了儒家一尊的地位。独尊儒术是以儒家的六经为依据作为国家统治的统一思想,加强和巩固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由于尊儒,培养和重用儒士,提高了儒士的`社会地位,并经他们总结、发展,儒学在汉中期以后,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 者:唐丽娟 邹建达 TANG Li-juan ZOU Jian-da  作者单位:唐丽娟,TANG Li-juan(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邹建达,ZOU Jian-da(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3(3) 分类号:B222.234 关键词:汉王朝   独尊儒术   社会意义  

 

篇2:汉民族的形成

后现代哲学思潮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发现了历史给文化留下的踪迹(trace),尤其是语词的意义变化之后原有的义项留下的踪迹,往往以潜意识的形式影响本族语者的认知和行为.汉字由象形字转化而来.原始的图画从象似性变为索引性和指称性,外延变成了内涵.作为踪迹发挥作用的具象性从整体上桎梏着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文化的观念模型完全集中在三个关键的汉字“易”、“仁”、“祖”的意义之内.外延封闭内涵进一步加强了踪迹塑造中国人的人格、性格、品格的潜意识效应.

作 者:季国清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 年,卷(期): “”(6) 分类号:B089 关键词:踪迹   “易”   “仁”   “祖”  

篇3:汉民族的形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所有样本均来自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标本的采集和使用均经新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在收集样本前向所有受试对象及其在院监护人员详细告知样本的采集方式、用途及剩余的处理方法, 征得受试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确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 随机抽取该地区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作为健康组。年龄:汉族患者平均 (52.31±7.43) 岁, 健康人群 (55.27±9.93) 岁;维吾尔族患者平均 (50.44±12.23) 岁, 健康人群平均 (52.66±7.25) 岁。性别 (男/女) :汉族患者25/32, 健康人群15/15;维族患者27/36, 健康人群17/13。纳入标准: (1) 动脉瘤的诊断参考《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3) 》[2], 全脑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2) 经过头部CTA检查确诊[3]; (3) 符合本研究的伦理学要求; (4) 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电解质、胰岛素等均在正常范围内。排除标准: (1) 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周围血管性疾病者; (2) 有脑肿瘤或者家族有肿瘤病史者; (3) 出血后严重脑肿胀者或者有大面积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等。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聚合酶购自德国Qiagen公司;热测序酶购自英国Amersham公司;外切酶I购自英国Biolabs公司;-80℃冰箱购自Thermo公司。DK-8A型电热恒温水槽购自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SW-CJ-IFD型购自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1.2 方法

收集患者新鲜血液样本 (EDTA, 肝素钠抗凝试管收集血浆样本) , 分别将每个样本装在对应的无菌分离管里。离心 (1 500 rpm, 6 min, RT;在血液样本收集30 min内离心分装) 分离。采用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的具体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 (详见说明书) 。用Primer3、Oligo6 (在线免费软件) 设计和检验所需要的引物 (详见网站操作说明) 。引物扩增在95.0℃下活化DNA聚合酶, 94.0℃下变性, 在55.5℃下退火, 72.0℃下延伸。去除不需要的引物和d NTPs。然后延伸, 按照Genopurekit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样本的纯化。最后进行质谱学分析。根据波谱分析所对应的结果分析核苷酸序列、基因型、基因频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收集的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数据显示, 病例组TGF-β1-509基因的TT、TC、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 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并且在民族间的分布暂无显著的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3 讨论

IA是神经外科一种慢性的损害性的常见的脑血管病。超过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是由动脉瘤破裂所致[4]。可见, IA破裂是引起SAH最常见的原因。关于IA的病因临床上目前还未完全明确, 涉及先天性因素的主要学说包括中层缺损学说、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综合征、家族性颅内动脉瘤等[5];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病、血流动力学、基质金属蛋白酶过度表达、脂蛋白含量异常、脑动脉中层平滑肌凋亡、外伤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肿瘤性动脉瘤等。

近年来的报道中大量研究显示, TGF-β1与多种血管意外、脑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密切相关。TGF-β1在调节血栓形成过程中主要与血小板的活化、白细胞粘附等相关[6]。夏光明研究显示, TGF-β1的表达与急性期脑梗死面积成负相关[7]。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实验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壁中TGF-β1的表达与α-SMA蛋白的表达、aSMA阳性区域大小的百分比及冠状动脉内膜面积/中层面积比值等均成正相关, TGF-β1与冠状动脉内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分化有关, 有证据显示TGF-β1在其中起正向调控作用。TGF-β1参加人体的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包括伤口愈合、组织纤维化和胚胎发育。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TGF-β1基因存在变异, 很多研究者认为TGF-β1基因多态性和乳腺肿瘤、食管癌相关, 特别是最近的研究发现慢性肾病、前列腺癌、脑梗、肝癌等疾病与转化生长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薛超[8]论文报道了中国汉族人群的TGF-β1-509C/T基因型比例约为TT∶TC∶CC=69 (0.180) ∶189 (0.494) ∶125 (0.326) ;而且C与T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0.573∶0.427。在病理过程中C向T的变化, 可能增加了血浆TGF-β1 m RNA的表达, 从而使血浆TGF-β1蛋白浓度增加, 进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抑制, 间接增强了抗炎作用。Smad7是TGF-β的靶基因之一, Smad7基因的紊乱表达, 可能导致细胞对TGF-β的信号传达紊乱[9]。多种基因突变使细胞对TGF-β1无效应, 则细胞将会无限制增殖从而导致肿瘤形成[10]。目前, 除509C/T基因位点外, 还发现了许多SNPs位点, 分别是-988 (C/A) 、-800 (G/A) 、+72 (C/A) 等[1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各种神经元细胞、各种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等均可以分泌TGF-β1。

正常情况下, TGF-β1在体内均是低表达, 当机体处于某种病理状态下, 体内的TGF-β1可能被诱导, 在一定时间内高表达。例如, 正常情况下颅内的TGF-β1可指导星状胶质细胞再生、分化和维持神经元的存活。LEHRMANN等研究发现, 在缺血情况下, 脑缺血6 h后颅内TGF-m RNA就可以大量表达, 经过2 h颅内的TGF-m RNA就可以达到一个峰值。与此不同的是, 齿状回的大量表达开始时间要延后2 h, 海马回的表达在颅内要持续至少21 d。LEHRMANN认为, 大脑缺血后的早起小胶质细胞释放TGF-β1, 致使神经组织细胞变性、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之后大量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及巨噬细胞大量表达TGF-m RNA。因此, 在大胆假设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大量的蛛网膜下强出血弥漫已蛛网膜之下, 刺激脑组织, 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同时可能诱导神经元细胞、各种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等产生TGF-m RNA或其它前体物质。缺血后1~2 d即可见转化生长因子三种亚型均升高。而且I型和Ⅱ型的受体大量表达, 即表达上调。当发生血管痉挛后动脉瘤远端血管供血区发生一定程度的缺血缺氧, 那么将会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TGF-m RNA, 之后体内的TGF-β1会明显升高。因此TGF-β1可能在脑血管痉挛后中后期对抗缺血性脑损伤, 主要起抗炎及重构神经血管组织等作用.当患者处于该种病理状态下, 血浆中TGF-β1浓度会明显升高。KYUPINSKI等进行尸检后发现, 最先发生缺血缺氧的脑组织中, 各神经元、胶质细胞, 尤其是少突胶质细胞均大量表达TGF-m RNA, 而且微小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及梗死组织内皮细胞均大量表达TGF-m RNA;缺血半暗带区最高。迟发缺血缺氧脑组织中TGF-β1 m RNA低表达。同时, TGF-β1能够加速蛛网膜以及其他器官 (肝脏、肺组织、肾脏等) 的纤维化[12,13], 因此可以视TGF-β1为一种特殊的促纤维生成因子。在动脉瘤破裂后TGF-β1上调脑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 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的沉积[14]。

在胶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现, TGF-β1的表达程度与颅内胶质瘤病理分级呈现正相关性[15]。有研究表明, 选取无TGF-β1的基因小鼠神经元培养, 大部分神经元存活时间明显比有TGF-β1的基因小鼠短, 同类比较成年小鼠更易受到兴奋性的毒性损伤。因此适量的TGF-β1基因表达也是一种神经保护。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TGF-β1参与炎症反应调节、对抗谷氨酸盐的神经毒性, 同时TGF-β1可以对抗谷氨酸受体的过度活化、拮抗NO对神经元的损害[16,17]。而有研究显示TGF-β1基因突变可能为脑出血或者脑缺血的危险因素。

因此, 本文从TGF-β1基因多态性的角度研究动脉瘤发病的遗传学规律[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一个特殊地域, 是具有特殊气候的中国边疆省份。这里居住着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群。维吾尔族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等造就他们独特的生理机能, 目前对于他们机体免疫、血液、肿瘤等相关领域研究颇多, 然而新疆维吾尔族人群颅内动脉瘤的研究相对较少。希望通过此次对维吾尔族人群和汉族人群的对比研究, 探究维吾尔族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特征及相关的危险影响因素等。

本实验数据显示, 动脉瘤组TGF-β1-509基因的TT、TC、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较非动脉瘤组无显著性差异, 并且民族间的分布上暂无显著的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以我们认为: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颅内动脉瘤形成与TGF-β1基因-509C/T基因型多态性无直接的相关性。由于TGF-β1基因所在的核苷酸分子和其它核苷酸分子一样带有大量的磷酸基团极性极大, 而且电荷电负性也十分大, 溶液中的大量碱金属离子容易被它吸附, 形成一种碱性的离子加合物。因此, 实验者的操作至关重要, 对样品进行的纯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分析的结果。部分非挥发性阳离子是影响电泳的首要原因。

另外, 由于我们的实验样本量较小, 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更为精确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标本量研究得出。在笔者的前期研究中发现, TGF-β1血浆蛋白浓度在新疆维汉民族间存在差异性[19]。这可能不是由基因多态性导致的, 可能是与大量的血管炎性因子、血脂、血压、NO等等浓度差异和异常凝聚相关[20]。

篇4:试论汉民族共同语的源流

关键字:口语 书面语 共同语

一、从文言到白话

汉民族的共同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口头语的形成晚于书面语。自从秦始皇“书同文”以后,汉字的形和义大体上统一起来,书面语通过“看”的方式进入各方言区,得以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并在五四前后呈现出突变的特点。而口语的发展更多的是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表面出明显的历史音变和地域的方言差异。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往来,客卿游说,讲学传道,使用的是被先秦两汉古书称之为“雅言”、“通语”的通用语。当时的这两种语言就是在华夏区域内起到沟通作用的共同语。

从先秦流传下来的古汉语书面语,现在称为“文言”或“文言文”。早期的文言跟先秦的口语基本一致,如《论语》、《孟子》中记录的对话大体上就是当时的口语。到了汉代,文学家扬雄编篡了一部记录当时各地方言词语的专著《方言》,其中多次使用“通语”“凡语”“通名”这些名称的出现,说明中国至少从春秋战国起,在正式交际场合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大家都要遵循的共同语。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中原,这种共同语的语音基础也许就是“中原音韵”。之后,口语不断地发展创新,而书面语仍然沿用古代句式和词语,最后终于导致与口语完全脱节。

(二)到了公元6世纪前后,民间依照当时的口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书面语言,现在称之为“古白话”,它就是现代白话文的主要源头。从敦煌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即公元9世纪时,古白话已经用于文学作品的写作了。这种叫做“俗讲”的作品,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用于向平民百姓宣传善恶报应,生死轮回,劝人信佛。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口语化程度高,是完全不同于文言文的新的书面语言,早期的白话文由于和活的口语紧密联系,富有生命力,发展极快,越来越成熟。

(三)宋元之后,文人使用这种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白话文,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些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学巨著,如《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大大的促进了口语的发展,对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从官话到国语再到普通话

随着书面语和口语的背离,口语就经历了一个从官话到国语到普通话发展的过程。

(一)官话

官话是口语的初级形式。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各级官员由各地考试选拔产生,任职的需要迫使官员们说一种大家都能听的懂的语言

官话。所谓“官话”大体上就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使家乡话尽量向以北京语音为中心的北方话靠拢。“官话”官话作为官场用语,以意识形态为依托,对社会产生了示范效应。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明清时期的官话话音不够规范,不是很普及。官话语音到了不同地区,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当地方音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区域性变体,如“北京官话”“天津官话”“山东官话”乃至“绍兴官话”“广东官话”等,但官话的通用特点仍相当显著。

1903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规定“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这里的“官音”、“官话”,就是北京官话。表明北京音已经稳居到汉民族标准音的地位。

清末,官话的名称已不能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光绪28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学政,看到日本推行国语(东京话)十分成功,回国后就写信给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张百熙,建议学习日本的经验,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在当时,这是非常大胆的建议,因为清朝一直是把满语称为“国语”的。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这时的清政府已处于崩溃前夕,只能采纳了这个建议。

(二)国语运动

使官话这种初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成为有明确的语音标准,并有意识有组织地向全社会推广的是民国初期的国语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先后涌现了三大语文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统一运动和汉语拼音运动。1911年清朝的最高教育机构——学部在清政府即将崩溃的前夕,召开了中央教育会议,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并建议成立“国语调查总会”,审音标准以京音为主。从此,“国语”这一名称开始取代了“官话”这一名称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从清末的“官话”到民初的“老国音”,到二十年代中期的“新国音”,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历时几十年,终于确立了自己的标准音——北京语音,从而开始向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民族标准语的方向发展。

(三)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5年10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确定以“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代替过去通行的“国语”,规定普通话的内容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并且制定了推广普通话的具体措施。

至1956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各地学说普通话已蔚然成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内外交流的频繁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规范要求,推广普通话的迫切性日益明显,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从此有了法律依据,成为国家的任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推广普通話的奋斗目标,计划在201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本世纪中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普通话。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国际的提升,汉语普通话作为汉民族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世人所注目,现在一股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刮起,方兴未艾,显现出汉语的蓬勃生机。

三、汉民族共同语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纵观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史,我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但由于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的措施,使得汉民族的文化一脉相传,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汉语书面语和口语长期严重脱节,异致在近代以前分别形成了两套言语系统——书面的“阳春白雪”与口头的“下里巴人”人,以及与之对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性。没有白话文运动北京音很难成为汉语标准音。

3、通常情况下共同语标准音是在基础方言语音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标准音确立之后,便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稳固性,逐渐与方言语音分离,形成特有的系统。

篇5:汉维语比喻的民族特色对比分析

汉维语比喻的民族特色对比分析

不同民族的语言,在修辞方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汉维语中比喻的异同对比分析,揭示出汉维语比喻的民族特色突出表现在对喻体的.选择上,而不同的语言对喻体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民族审美观、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民族心理特点.

作 者:陈文博 CHEN Wen-bo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刊 名: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PKU英文刊名:LANGUAGE AND TRANSLATION年,卷(期):“”(2)分类号:H14 H215.5关键词:比喻 民族特色 汉语 维吾尔语

篇6:机关民族团结公约 (汉)

1、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提高“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意识,明确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自觉学习新疆三史,不断增强“四个认同”意识。

3、全体党员、干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政治鲜明,立场坚定 ;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等言行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不信谣,不传谣,敢于发生亮剑;对反恐维稳工作保持高度警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4、全体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不信仰任何宗教;全体干部不参加宗教活动。

5、全体党员、干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决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敢于批评、制止。

6、全体党员、干部相互尊重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相互学习语言文字,相互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上一篇:健康扶贫义诊活动讲话下一篇:前滚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