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分析论文

2022-04-29

历史学科中的因果关系问题不仅是历史学家们热衷探究的问题,也是历史学科高考中常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最让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感到“纠结”的一个问题。作者根据多年历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就历史因果关系类试题的解题途径与方法予以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给同学们提供有益的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分析论文 篇1: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作者简介:

任世江(1950~),男,天津人,天津古籍出版社副总编、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

关键词:“美国的建立”,求真,求实

最近参加了一场规模较大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两天连续听了十几节课。参赛选手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很好,善于与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极强,计算机课件做得也很漂亮。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也很明显——史学功底不足,经常出现对基本史实的解释性错误。由于竞赛会期紧凑,没有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奖作品不仅在会上产生影响,而且又被制成光盘向更大的范围传播,因此,其中的错误也就难免被学习和效仿,后果实在令人担忧。竞赛的目的是促进和提高,促进和提高的途径是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研讨,使参与者各有所获。制成光盘作为商品被标以“中国教育学会×x×××会一等奖作品”流传更应该慎重。我所在的这一组只是竞赛的1/4,仅举一例分析,求教同仁。

参赛课题目:美国的建立;使用教材:人教版统一教科书。

教师以播放FLASH展现美国的场景导人,很吸引人。构建知识的第一个问题陆续用了四则材料后,教师明确指出“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他还特别强调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原因是根源。

这种解释既不是美国人的认识,也不是中国学者认同的。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物质相当丰富,当时英国还经常出现饥荒,而殖民地已经大体处在繁荣和富足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殖民地在政治上有很强的自治能力。北美殖民地不是异族统治的殖民地,而是英国海外的领地,在法律上,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也是“英国人”,殖民地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议会,比英国议会有更大的民主性。独立战争前,大多数殖民地议会都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部分行政权。议会与总督的斗争几乎与殖民地时代相始终。独立的根本原因是北美社会的独立性、政治自主性,是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独立战争前,殖民地并没有人提出任何反对殖民主义的理论。而“美国人”这个名词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在1763年的印花税法大会上就有人公开宣称:“在这个大陆上不应当分新英格兰人、纽约人,我们都是美国人。”第一届大陆会议上也有人说:“弗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新英格兰人之间不再有区别了。我不是弗吉尼亚人而是美国人。”正因为殖民地在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战争一爆发,英国的权威崩溃了,各殖民地马上建立了自己的政府。正因为美利坚民族意识已经形成,所以,战争爆发后舆论陡然发生变化,要求独立成为普遍的呼声。我们不能用亚洲殖民地的状况理解和解释北美殖民地。这不是一场“逼上梁山”的造反,更像是一场“儿大不由娘”的分家。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道高考选择题问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也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机械地搬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通病,在逻辑上似乎合理,这种合理恰恰是空洞的、没有史实依据的推理。

接下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独立战争的开始、建军、建国、转折等等,播放《爱国者》片段,说明美国军民捍卫自由的不屈服的精神。然后重点解说《独立宣言》,说它:“规定了人们有平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

这样解释不够全面,也不准确。《独立宣言》顾名思义是阐明美国独立的理由。《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述了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民族解除他们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和上帝意旨,采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阐述了自然权利和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如果政府损害了人民的正当权利,人民就有权利废除它,成立新政府。继而列举了英国国王压迫北美人民的种种事实,说明他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权利。最后得出结论,北美应该独立,美国独立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宣言的中心思想。马克思称赞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是指它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此前弗吉尼亚代表会议已经在6月发表了《权利宣言》,列举了人民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权利宣言》可以说是法国《人权宣言》的蓝本。《独立宣言》则更全面、更深入地阐述了民主原则,它阐述的理论和事实都是为了说明美国立国。如果按教师的解释,《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接下去,教师又用了两则材料说明新生的美国遇到的困难。其中一则说,美国独立后失去了英国的保护,美国的商船经常受到海盗的袭击。教师接着说谢斯起义,似乎谢斯起义与美国商船遭受海盗袭击有因果关系。

这里的问题,一是材料选择不当。美国商船被海盗袭击说明什么?有人希望恢复英国的保护吗?此事推动了1787年宪法的产生?导致谢斯起义?都不是。二是谢斯起义在中学可讲可不讲。如果讲,目的是说明它与联邦宪法诞生的关系。把海盗袭击商船与谢斯起义相关联,风马牛不相及。谢斯是退伍老兵,战后回乡务农。美国独立后,英国在经济上的封锁使美国经济陷入萧条,农产品严重滞销,市场粮价下跌,州、县税收却增加,因欠债而坐牢的人数占全体犯人的3/4,由此导致谢斯起义。

最后教师采取“选举模拟现场”的方式,据说可以亲身体验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如果选举权问题做个游戏就能理解,我们是不是太小看人家了。1787年宪法将民主原则制度化,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怎么解释呢?

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很多教师还是囿于教材,超出教材就知之甚少。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对教材的理解就难免出现偏差,对历史的理解就更浅薄。作为公开课、竞赛课本应当广泛查证资料,对自己描述历史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充足的依据。偏离史实、误解历史,都源于功底不足。

举行课堂教学竞赛是促进教学进步的好方法。既然竞赛就要有规则,即评价标准。课堂教学竞赛不是竞技比赛,第一第二并不重要,竞赛目的是促进和提高普遍的教学水平,因此就要多从影响方面考虑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一般都是相对而言的,很难统一。如果这个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很高,评价标准就要定得高一些、严格一些,否则难分伯仲;反之,如果教师队伍的素质较低,标准定高了也没有意义,大家都做不到,竞赛就起不到促进作用。但是,无论何种规格的历史教学竞赛,评价标准有没有底线?或者说最低标准?可以通用于各种范围、各种方式的教学竞赛标准?所有教师都可以接受的标准?如果有,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

为什么说是底线呢?求真、求实就是要求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不能在史实方面出现解释性错误,不能出现错误性的理解。理科的一节课如果将定理、定式或现象解释错了,肯定不行,善于自学的学生也能听出来,而且讲错了一定要纠正,因为与以后的学习内容还有连带关系。历史课如果讲错了,或对历史的解释有问题,不仅学生听不出来,旁听教师也未必能警觉,错误可能会延续。中学历史所讲的史事,前一件与后一件也许相隔上百年,之间也未必有连带关系,前一个事讲错了并不影响后一件事的学习。理科的教科书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几率很小,历史教科书违背历史真实的错误则有保持若干年不变的例子。这更要引起注意。没有一位教师愿意向学生传达错误的信息,那么,求真、求实就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确立这个底线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明显不同于教学大纲的就是,强调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方法和学习习惯,强调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历史学科本来就应该实事求是,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实事求是。近二十多年,史学研究已经返璞归真,求真、实证是学者普遍认同的规则。但是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极“左”时期的影响,求真、求实还没有形成普遍的意识,也没有作为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很多公开课和竞赛中,仍出现很多错误,教师不知道,评价也不以此为底线。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很普遍,但是,教法是第二位的,内容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如果教学内容偏离真实,那么历史课就根本谈不上启迪智慧。

责任编辑:豆艳荣

作者:老 任

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分析论文 篇2:

“历史原因”知多少?

历史学科中的因果关系问题不仅是历史学家们热衷探究的问题,也是历史学科高考中常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最让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感到“纠结”的一个问题。作者根据多年历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就历史因果关系类试题的解题途径与方法予以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给同学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多视角解构“历史原因”

1.宏观方面的历史背景

宏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之所以会发生往往是由诸多因素所促成的,因此,对宏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必须在广度与深度上进行综合性分析。具体结构如下:

上述所有纬度分析结构中,社会结构纬度又是最基本的分析纬度,因此,任何关于历史背景的分析,都可以从社会结构角度进行剖析。比如:

历史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现实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国际的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

但是,在社会结构纬度内部又要注意更进一步加以区分,具体包括:

但在目前历史考试中,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综合性背景分析试题比较少见,一般选取某个角度来考察某个方面的因素,如果考察某一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背景,在题型上一般以材料问答题或材料解析题为主。

【典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革命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从而形成全国革命高潮。

——193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条道路行不通?

【解析】此题考查的内容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材料中有关题目内容的信息是两条道路,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城市道路与农村道路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理解、批判与论证。后两个小问涉及历史原因与背景的分析。“其依据是什么?”要求考生答出历史主体的主观依据,应该有两个层次。其一,所谓的“无产阶级斗争是决定革命胜负的力量”;其二,革命的成功取决于中心城市对全国的影响。“为什么说这条道路行不通?”要求考生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背景,由此得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与俄国不同的道路,并指出错误的实质。思考问题的具体切入点应包括: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宏观描述)。②政治上,在大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结合后,中心城市里的反动势力的力量十分强大,也十分凶残(政治上的差异性)。③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决定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也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阶级力量差异性)。

【参考答案】①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②其依据是认为无产阶级斗争是决定革命胜负的力量。③行不通是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又不具备西方合法罢工的条件,工人阶级力量也不强大,缺乏武装实力,所以在城市靠罢工与起义等方式夺取政权不合中国国情,根本行不通。其实质在于照搬苏俄革命经验,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2.中观方面的历史条件

对于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而言,历史条件与历史背景相比较,历史条件是促进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发生的较为直接的因素,但具备历史条件,不一定就能导致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发生,尚需要触发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发生的诱因。从根本上讲,历史条件属于历史背景范畴,人们在平常甚至并不加以细分。与历史背景不同的是,历史条件主要表现为促使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产生的有利性因素,具体讲就是促使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所具备的各种可能性,意味着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时机已经成熟。归纳起来,构成历史条件的内容包括促成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发生所应该具备的历史主体(人的因素)、物质条件(包括技术等)、思想动员等因素是否成熟。在考试中,关于历史条件类试题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但材料解析题是常考的一种题型。下面以一道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解析题为例加以剖析。

【典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查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所说。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命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提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迷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摘自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你认为五四运动为何会成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

【解析】此道试题能否准确作答取决于学生是否对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材料一,北洋军阀认识到十月革命及其传播到中国的学说对五四运动影响,但因其立场问题,对学生运动加以污蔑;材料二,孙中山对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仅停留在舆论界的影响,根源于其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因此,两者都没能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完整的认识。试题的设问不仅要从背景角度论证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还要指出五四运动何以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因此,就不得不从五四运动的历史条件角度加以分析。从历史主体角度分析,知识分子起引导推动作用,受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青年学生成为先锋力量,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成为主力军,各地军阀之间以及列强与军阀之间的矛盾使之无法形成镇压联盟;从思想动员角度而言,自辛亥革命至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不满现实政治的黑暗与列强的侵略。答题的逻辑应该是:①指出反动政府与孙中山的观点。②加以评点,解释为什么反动政府和孙中山会有这样的看法。③完整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北洋军阀政府诬蔑五四运动,将其视作受十月革命影响下的反政府的行动。孙中山支持赞扬学生运动,但是受到阶级局限性,认为五四运动是受舆论界影响而起,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②五四运动的爆发从根本上看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直接诱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青年学生率先发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才使五四运动成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

3.微观的历史原因与目的

我们一般所说的历史原因是对影响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的分析,因此,要微观得多,但也更加复杂,需要加以区分与细化,在历史试题中包括各种题型,特别是选择题,经常通过不同选项要求考生对不同原因加以区分,因此,下面举例一般以选择题为主。

(1)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

从历史原因的广度而言,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历史主体自身因素特别是思想意识方面通称为主观原因,具体包括历史主体的目的、动机、决策、意愿、思想、理论、政策、方针、路线、经验等历史原因。而历史主体以外的因素则称之为客观因素,且突出表现在主观意识之外,具体表现为自然、社会环境、政治与经济状况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

内因是指历史主体自身发展方面的因素,而外因则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发展起作用的环境因素。以美国独立战争为例,其主观因素为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启蒙思想的形成,内因不仅包括上述因素,还包括当时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力量的壮大;外因主要指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经济掠夺与政治压迫。在历史试题中,各种题型都可以考察影响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内外因。

【典例】下面中共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中,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该题考察历史事件的主观原因,四个选项都属于反映历史主体主观意识的政策方针,但就其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产生影响的因素而言是B项,即由于该项政策,而放弃了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2)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从影响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深度而言,有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直接引发历史事件发生的触发因素,具有偶然性;主要原因是引发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众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而根本原因是指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发生具有决定性且影响全局的的因素,具有必然性,类似于历史发展趋势、历史客观规律以及主观需要等。三者之间有着层次深度的区分,但往往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又相互联系。

比如五四运动爆发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主要原因则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的影响等等。而根本原因则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与帝国主义侵略引发的社会矛盾。

【典例】某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解析】该题考察在明清之际出现工商皆本思想的根本原因,决定一种新思想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存在发生变革,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角度而言,出现工商皆本思想正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故选D项。

(3)目的与动机。

历史目的属于历史主体的主观意愿或动机,但具体又可以分为直接的、主要的和根本目的,是历史研究者对历史主体动机的一种判断,三者之间存在着程度的区分,对历史发展有着不同影响。其表现方式一般为历史主体的措施、政策。比如洋务运动直接动机在于解决当时内外交困的社会矛盾,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典例】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要目的。在四个选项中,除D项外都是宋太祖建立禁军的目的。哪一个目的更为主要一些呢?这就要分析A、B、C三个史实哪一个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即哪一个更有利于巩固宋太祖的统治。如果没有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太祖的地位就会失去保障,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陈桥兵变”。如果这样,消灭其他割据政权和防御辽兵进攻对宋太祖来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而正确答案为A项。

二、实例玩转“因”与“果”

1.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均失败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孙中山反对复辟帝制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

D.全国人民激烈的反对

2.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三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1)请你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2)如果材料二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1.C属于内因,北洋军阀内部虽有矛盾,但不构成失败主要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从帝制复辟事件来看,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壮大到对社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孙中山对两次帝制复辟加以阻止,但影响有限;全国人民激烈反对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因此具有决定性因素。故选择D,此题题干没有对原因类型作出区分,因此,解题时要对不同原因作出区分。

2.本题围绕俄国农奴制改革而组织材料,通过对俄国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社会变化的原因。具体参考答案如下:

(1)反映了19世纪中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

(2)原因:废除农奴制后,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份地。

(3)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原因: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沙皇政府制定了一些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沙皇政府还进一步加紧对外侵略活动,为工业资产阶级抢占市场,掠夺原料。

作者:朱正标

美利坚民族意识形成分析论文 篇3:

开放铸就帝国?

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很快就发布了备受争议的“禁穆令”,要求90天内暂停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等七国公民入境美国;无限期禁止叙利亚难民进入美国……等等。然而,这一行政令遭到美国司法机关的“冻结”,各界精英也发出了反对的呼声。

这一事件是否凸显美国正在走向衰弱?记得华裔学者蔡美儿(Amy Chua)在《帝国当年》一书中阐释了一个核心观点:超级大国能够崛起并主导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宽容,做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帝国的衰弱也主要是源于其变得越来越狭隘和不宽容,导致“天下英才”另觅它处。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和其他民族国家的最大差别,可能就是没有“原生”意义上的民族。如果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所谓“美利坚民族”看上去更像是个大杂烩。“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基础不是依靠民族的“原生”属性和特征,而是更依赖“建构”出来的属性。因此,“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维持需要一个强大的“熔炉”机制。一旦美国丧失锻造民族意识的“大熔炉”,其核心凝聚力将大大下降。

当年蔡美儿一书似乎是为美帝国为何如此强大以及将如何继续强大做出“合理辩护”,当然也代表着移民美国的少数族裔对于美国的理解和认同。但她的核心观点仍然不具有完整的说服力。至少从因果分析角度来说,开放与包容可能是帝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未必是绝对条件。换言之,是崛起的帝国选择了采取种族包容和国家开放的政策,而开放和包容并不必定造就帝国崛起。

在美国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吉尔平教授看来,超级大国终究难免走向衰落,其原因很复杂,内部因素包括:体系主导国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之后,发展的速度将会逐渐降低;由于军事技术向其他国家扩散,主导国的防务开支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当国内社会变得更加富裕时,主导国的私人和公共消费将会增加,其增长速度要快于国民总产值的增长趋势;经济发达的国家将会逐渐趋向增加服务业的经济结构,而服务业会导致制造业的下降;经济的富裕会侵蚀社会的道德和人们的进取心。外部因素则包括不断增加的政治統治成本(随着对手数量和力量的增长,主导国面对竞争不得不扩充财源来维持其军事与政治地位)和经济技术领先地位的丧失。

以吉尔平的理论来比照,帝国的心态开放与否,对其兴衰似乎并不一定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回到历史事实,却能看到帝国能否成功地将不同民族“融合”在一起,对于帝国的维持贡献颇大。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在殖民地精英阶层眼里,俨然是“文明”“正义”“自由”“开放”的化身。年轻时的甘地努力学习英语,平日穿西装、打领带、用刀叉,一切按大英帝国贵族的标准“培养”自己,最后却发现仍旧无法成为一名享有平等尊荣的帝国子民,很难说这种失落感不是“圣雄”愤而走上寻求印度独立道路的动力。各个前殖民地的民族主义精英们,大都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

当下的美国,一方面它的制度、思想、器物等代表着文明世界的作派,另一方面却开始拒绝那些认同并追求“美国梦”的外来精英。是美国这个“熔炉”已经超出了它可以接纳的容量?还是它的“融化”动力和能力已大不如前?2014年年中的某次国际研讨会上,我曾大胆提出,我们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美国的解体。美国的同行反驳说,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强国往往先于排名第一的强国解体。谁对谁错,历史的演进自会给出答案。如今写出来,只是想以此存照,看看我是否把握住了张宇燕老师所说的“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机理”。

对于正“坐二望一”的中国来说,她的研究界早已开始寻找大国兴衰的历史规律——从中国自身和世界的历史当中,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需要宏大的视野和客观冷静的心态,当然也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不过应该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哪种“历史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夕抓住可永逸的。中国的成功崛起归根结底要靠顺应时代潮流办好自己的事,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中国经验,而这经验需要摒弃帝国思维,展现足够的包容性,以及承担必要的国际责任。

作者:林民旺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成人高校教育论文下一篇:音乐欣赏与内在和谐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