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2024-04-26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精选14篇)

篇1:《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最主要的作品,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19世纪俄-国的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雷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故事发生在十三世纪丹麦的京城艾尔西诺。丹麦国王在花园打盹时突然死去。他的弟弟克劳迪亚斯接替王位,又娶原王妃为妻,前国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有所怀疑,忧郁过度,终日愁容满面。他听从好友的劝告,半夜跟出现在城堡上的父亲幽灵相会,终于得知父王是克劳迪亚斯与母亲合谋害死的。为了取得证据,他特地请来了一批戏子,在王宫里演出一出十分相似的杀人剧,将父王当时被杀的经过表现出来。哈姆雷特一看母亲与叔叔的反应,便明白了真-相。

大臣波洛尼亚斯有个女儿叫奥非莉娅,她仪表出众,清丽纯洁,痴心地爱着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由于父仇未报,故意对奥菲莉娅十分冷淡。狡猾的克劳迪亚斯也了解到哈姆雷特的真心实意,于是施展计谋。哈姆雷特由于失算,误将躲在幕后听他与奥菲莉娅谈话的波洛尼亚斯刺死,奥菲莉娅承受不了失去恋人和父亲的打击精神崩溃,失足落水而死。波洛尼亚斯的儿子闻讯从国外赶来,誓死要为父妹报仇。克劳迪亚斯叫他跟哈姆雷特决斗,并且在剑头敷以毒药。那天,皇宫大厅里刀光剑影,杀气腾腾。间歇时,克劳迪亚斯叫哈姆雷特喝一杯已下了毒的酒,母亲深受良心谴责,一把夺过喝下,当着儿子的面死去。哈姆雷特义愤填膺,挥剑击中对手,冷不防也被对手暗剑刺伤。顿时毒性发作。哈姆雷特拼足最后的力气将十恶不赦的克劳迪亚斯刺死,为父报了仇,自己也倒下了。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曾借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戏剧主张:“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演变发展的模型。”悲剧《哈姆雷特》正是剧作家这种现实主义戏剧观的生动体现,读后感《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核心,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教会进行斗争的武器。人文主义着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哈姆雷特对世界和人类抱有巨大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他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渴望纯洁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他聪明热情、敏感善思、能文能武。他的恋人峨菲利亚说:“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是这样陨落了!”这样的王子自然得到民众的拥护,连他的敌人克劳迪斯也承认:“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可是他一接触社会的现实,他所崇拜的父王突然死去,而自己所爱的母亲连为丈夫送葬的鞋子都没有穿旧,就匆忙嫁给了从前受人耻笑的克劳迪斯。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经过一番深沉的思考,把个人问题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发现“时代一切都脱节了”,“丹麦是一座监狱”,“我决心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样为父报仇实际上成了改造社会的一个具体行动。他有意安排了“戏中戏”以便进一步证实奸王的罪行。当罪行的真-相确证以后,便立即行动。但为了寻找正义的手段,他放弃了在奸王祈祷把他杀死的机会,接着又误杀了波洛涅斯,这样就招来被放逐的命令。最后,他虽然逃了回来,在决斗中杀死了奸王,自己也因中了毒剑而牺牲,“重整乾坤”的责任也落空了。

《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也能集中体现作者的创作特色。剧作的生活画面广阔,情节的展开生动、丰富。剧作所反映的生活画面,从皇宫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从剧场到比剑场,构成了剧中人物活动的广阔的背景。莎士比亚非常注重情节的安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复仇的情节之外,还配合诸如爱情、友情、亲子关系等,对情节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相联系,作者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场面。如“戏中戏”演出的那一场,是一场重点戏,又是过渡戏,是哈姆雷特的思想和行动的转折点。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富有诗意。他的剧作主要是用自由的无韵诗体写成,还有民间歌谣,其人物的语言也变化多端。

刻画哈姆雷特时,多次运用独白,诗体与散文交相使用,哲理与抒情相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哈姆雷特》是一部巨作,它给我很多很多,值得一看。

篇2:《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洛阳一高 高三(2)班 尹姝瑶

读莎翁要有耐心,否则要急得你满屋跑眉毛。

我当初无疑是很无耐心的一个人,因此我的眉毛现下淡得很-----都跑光了。

《罗蜜欧与茱丽叶》五场十二四幕,我以为其实只要一句戏词便好------风华绝代的小姐立在窗台上,望着心上人大场喊道:“哦,罗蜜欧!为什么你是罗蜜欧!”只要这一句便足矣。这悲剧尽交待个清楚。

只怕观众是都要不干了。

要说起来,东西方的戏剧总有些异曲同工的妙处。东方的戏剧之中也总要有那么些华丽丽的铺陈,戏折儿子才曲词悠扬声腔婉转,戏台上是否化浓妆的胖女人且不论,戏词儿便吸了人进去。

美感是个奇怪不讲实用性的东西,是锦衣华服袖口的滚镶蕾丝边儿或是宝石袖口,让一个故事意外地有价值。

我记得莎翁的画相上,左耳是戴着耳环的,式样儿很相互,长相也不华丽,面相上人还清瘦得很,不知这单薄的身子怎么装下这爱情的繁缛。

莎翁剧里的主角儿多不讨我喜欢。大部分太执著,而执著通常造成悲剧。当然它存在了,那即使看起来不好,但其存在本身也是合理的。我倒是比较爱那些小人物,配角儿:朱丽叶啰啰嗦嗦的乳母,哈姆雷特的好友心腹霍拉旭,与王子斗剑的寻除病奥菲丽娅的史长雷欧提斯更有优雅刚毅的王子范儿;而奥赛罗里反面人物伊阿古,心眼儿虽坏,却比刚愎自用的摩尔人要强上许多-----

这种感觉像是许久以前看电视,《士兵突击》里我最爱史合伍六一,《亮剑》里赵刚比李云龙顺眼;《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柯蓝和柯兰的母亲;《西厢》里莺莺和张生都是不及红娘半分可爱。

我深感受剧情限制,主角儿总要有些束手束脚,而配角儿因此更讨我的喜。作为符号人物,主角儿有使命有更大的责任,总之,是暴露更多,也反而让人易于忽略一点一滴眉目含情。或是这样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出场越多越让人提不起意趣来。反而是众生蝼蚁即使庸庸碌碌也来得更有味儿。也许是因为露面太少反而神秘了吧。管他呢。

篇3: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特色探讨

一、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 文艺复兴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作为研究的对象, 以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经院哲学为主的文化思想1。人文主义的主旨是人本主义, 崇尚的是个性自由, 主张的是摆脱禁欲主义的人性的桎梏。莎士比亚由于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比较深, 因而他的戏剧作品中也展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并在戏剧中肯定了人的情感以及欲望, 人文主义的思想在莎士比亚的整个戏剧创作生涯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莎士比亚早期 (1590-1600) 的作品最主要的就是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进行了讴歌和赞美, 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第十二夜》等, 这几部戏剧都是围绕爱情、人性、婚姻及友情进行的, 充分的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认可以及对人文主义美好生活的向往2。而在其创作的晚期 (1608-1612) ,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也逐渐破灭, 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又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并将其人文主义的美好生活理想寄予乌托邦, 如《辛白林》《暴风雨》《冬天的故事》等。

二、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复杂的社会生活, 因而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复杂多样, 并且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都比较突出。莎士比亚在历史剧、悲喜剧、传奇剧的剧本中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 从国王到小丑, 都是面貌各异、性格迥异的各式人物, 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 不仅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典型, 还丰富了戏剧创作艺术的人物画廊。

例如, 莎士比亚塑造的统治阶级人物李尔王、亨利四世、麦克佩斯、查理三世等, 他们都具备统治者共有的特点, 但是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还有莎士比亚塑造的一系列生动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 鲍西亚、朱丽叶、奥菲利亚、考狄利娅等, 也不仅是善良、热情等就能一概而论的, 她们还具有自身独特的性格。此外, 夏洛克、汉姆莱特、奥赛罗等商人形象也是各具特色, 特别是夏洛克, 他不仅只是凶残粗俗的吝啬鬼形象, 旧式高利贷者的典型, 还被作者赋予了复杂的个性特征以及强烈的感情。这些都是莎士比亚笔下迥异的典型人物形象, 同时也是他对戏剧艺术的最大贡献。

三、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内容丰富, 涉及到政治、军事、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在戏剧情节、结构等的安排上更是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以表现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

为了刻画反映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社会画面, 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 莎士比亚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 摆脱“三一律”戏剧原则的束缚, 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特意安排了不少于两个的故事情节, 以便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例如《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一共设置了四条线索, 或曲折交错的发展, 或平行的发展, 而且线索之间彼此对照呼应, 使戏剧深入发展的条理性和情节性都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四、个性生动的人物语言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魅力除了经典的人物形象和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外, 最重要的就是戏剧语言的个性生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形象, 使人听其声就如见其人, 较好的反映了戏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 实现了人物语言形象化和个性化的高度结合。

1.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突出

语言是表现人物形象较好的一种方式,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支撑。莎士比亚戏剧中使用了大量的个性化语言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 使得不同身份以及不同性格的人的语言都符合本身的性格特征, 符合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思想特征。比如说在《威尼斯商人》里, 夏洛克是一位唯利是图的商人, 本性贪婪、残暴, 所以作者通过他语言的粗俗无理、尖酸刻薄来表现他的这种性格特征。而鲍西亚则是一位开朗睿智、优雅大方的女性, 所以作者用她讲话时从容不迫、文雅的语气来展现她的性格特征。

2. 语言的生动形象

戏剧中的语言具有使塑造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各阶层人物上至国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 每个人物都有符合自身性格特点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并且随着情节的发展, 人物际遇的不断变化而变化3。比如说哈姆雷特的语言, 由于他内心矛盾及思想性格的变化发展, 语言也呈出有时语无伦次、温文尔雅, 有时妙语连珠、明白晓畅的特点, 此外, 作者还设计了诸多精彩的内心独白, 以展现哈姆雷特的精神世界, 丰富它的个性特征。

总而言之, 莎士比亚戏剧能够在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与其独具一格的艺术创作特色是分不开的。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 探讨其创作特色, 不断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创作知识, 以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注释

11.黄言青.浅议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特色[J].潍坊学院学报, 2010 (3) :54-55.

22.张文君.论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4) :71-72.

篇4:“戏剧之王”莎士比亚

小镇上的“小戏迷”

1564年4月23日,从位于斯特拉福德小镇的一所房子的二楼,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小莎士比亚诞生了。这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到了四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走进了戏剧的世界。

有一天,身为斯特拉福德镇镇长的父亲告诉四岁的小莎士比亚,伦敦的剧团要来这里演一场戏。到了看戏的时刻,小莎士比亚虽然看不懂情节,也听不懂大段大段的对白,但热闹滑稽的场面让他看得又笑又跳,好几次差点儿从爸爸的身上滚下来。在回家的路上,小莎士比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爸爸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自己演戏,做个演员!”

父亲一下子就生气了:“你怎么能说这么没出息的话呢?你知道人们是怎样看待戏子的吗?”—那时候,人们都认为,演戏是低贱的职业。

父母都以为小莎士比亚只是一时兴起,随口说说。他们可没想到,就是这个看戏的夜晚,一个“梦想舞台”在小莎士比亚心中牢牢扎根了。

从“故事迷”到“演说家”

七岁,小莎士比亚进了文法学校学习。可他一点儿都不喜欢枯燥的死记硬背,艰深的拉丁文也让他眼冒金星,对于老师不时的体罚,他更是战战兢兢。小莎士比亚因此对学校产生了一些抗拒,他的知名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的句子—

“恋爱的人去赴他情人的约会,就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般满脸懊丧。”

不过,你别忘了,小莎士比亚喜欢读故事,而那时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故事瘾”,小莎士比亚硬着头皮在拉丁文的世界里摸索着,渐渐如鱼得水,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可惜在他十六岁那年,父亲破了产,莎士比亚只好退学,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当时,英国有不少流浪剧团会来到斯特拉福德镇演出,只要有机会,莎士比亚就一定会去观看。当时有一出滑稽短剧叫《宰小牛》,正好莎士比亚在一家屠牛场里工作,徘徊于“哞哞”叫的牛群中间,莎士比亚就模仿剧中演员,每宰一头牛,都要来一番下手前的长篇演讲:他想象着牛临终前的思想感情,陈述自己作为一名“刽子手”的情非得已……其他的宰牛工也往往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观看他的表演。屠牛场的管理一下子乱了套!老板无可奈何地对莎士比亚说:“算了吧,您还是另找地方发财吧!”

震撼伦敦舞台

1587年的夏天,女王剧团来到斯特拉福德演出,正好缺少工作人员,被录用的莎士比亚就此来到了伦敦。没过多久,剧团出现了财政危机,莎士比亚最后只谋到了一个在剧场门口看马的差事。

有一天,剧院上演《多情反被无情恼》这出戏,不料扮演男主角的演员在台上不小心被道具绊了一下,摔倒在地昏了过去,演出被迫中断。剧院老板倍尔倍支的朋友亨利伯爵,一向欣赏莎士比亚的才华,就推荐他上台救场。莎士比亚虽然从未演过此剧,但他看过演员们的排练,甚至还能背诵不少台词。尽管仓促上阵,莎士比亚还是演得惟妙惟肖。演出结束后,倍尔倍支邀请莎士比亚加入了莱斯特伯爵剧团。1592年,莎士比亚的第一部戏剧作品—历史剧《亨利六世》在著名的玫瑰剧院上演,谁都没想到的是,剧收入居然达到了整个演出季节的顶峰!

不过,作为一名新人,莎士比亚的成功遭到了许多同行的嫉恨,他们赤裸裸地抨击道:“……他们中间有一只暴发户似的乌鸦,借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十足打杂的,却自命为举国唯一震撼舞台的人……”最后这句话直接影射莎士比亚,因为“Shakespeare”这个姓的前半部分“Shake”有“震撼”的意思。有趣的是,事实上,日后的莎士比亚确实成了唯一能震撼英国舞台的人。

不朽的爱情经典

1594年,莎士比亚加入了“宫内大臣供奉”这个对他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剧团,迎来了创作高峰期。从1594年到1599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查理二世》《亨利四世》以及鼎鼎有名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原本是一个意大利的古老传说。莎士比亚写这出悲剧,是希望能用他们感天动地的爱情,化解当时伦敦的两大望族的世仇。谁也没想到,莎士比亚居然如此投入,脱稿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法从故事里解脱出来。好几次,他从梦中惊醒,在床上反复吟诵那些催人泪下的台词。念着、想着,又忽然感到某处字句有些不妥,便起身修改。终于,他病倒了,高烧不退,几日不进汤水。病榻之上,他还喃喃地念着剧中人的对白。

1599年春夏之交,依靠数年来的收入积累,“宫内大臣供奉”剧团建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新剧院。剧院的招牌很是特别,上面画着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利特肩扛地球。十分自豪的演员们想以此表明,他们在剧院上演的正是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于是剧院有了一个大气的名字—环球剧院。

说不完的《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都在环球剧院上演:《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出名的创作,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这个形象中,注入了自己的理想,注入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类抱着的美好的希望。

《哈姆雷特》经典台词:“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正式演出前,因为扮演剧中“鬼魂”的小伙子突然出了状况,莎士比亚便亲自扮演这一角色。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也许是他创作剧本时太投入了,莎士比亚对用声音罗织神秘、恐惧气氛的要求特别高,他居然在每次登场前都感到害怕!幸好环球剧院外有很多卖酒的小店,莎士比亚上场前都要喝上一碗酒来壮胆。

《哈姆雷特》轰动了整个伦敦,对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在谈话中嵌入《哈姆雷特》的台词成了社交的流行风。当时有许多大学的学生来到剧院,边看边记台词,为的就是能够在晚宴上“活学活用”。

尾声

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后期,正遇上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任的动乱时期,新王平庸无能,社会也走向了下坡路。1610年,四十六岁的莎士比亚拖着疲倦的身心回到了斯特拉福德小镇,叶落归根。1616年4月23日,正是他五十二岁生日当天,莎士比亚去世了。

篇5:《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泰门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善良富人,他的善只是善,没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有人需要他便给与,不管这个人是否在欺骗。在他的世界里,他怎样对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他。

然而这个世界怎么会同他所想的那样美好?我想是上帝也看不过去他如此的挥霍自己的善良,于是,他贫穷了。当他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被拒绝了。

这种极度的差别对待,让他变得极端,他“疯了”。

他从前有多爱他的“朋友”,最后就有多憎恨人类。他看懂了谎言和欺骗,却也再看不见真诚和善良。当他赤身躲在森林中与兽为伍的生活时,他将自己发现的金子赠送给用来打败雅典的军队。他诅咒雅典城民的死亡,带着他的愤怒和怨恨。

最后泰门死去了,他在自己的墓碑上铭刻着对人性之恶的诅咒。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内涵却很丰富。到底是“金钱是罪恶的根源”,还是“人性本贪”?没有谁能为这个悲剧找出一个合理的原因。

因为是精缩的短片小说,是戏剧转化成的故事,所以,很容易就看得到整体,不再钻进某个细节去推敲其中的因果和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也没有时间将自己融入人物内心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我只是客观的在看一个故事一个老人,然后感叹一句,这是个悲剧。

《雅典的泰门》是莎翁最后一部悲剧。这个悲剧给人的警醒更具社会意义。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因主人公的“嫉妒”“仇恨”“自私”等感情所导致的悲剧。这次的悲剧根源竟然是“善”,泰门的善,没能给他善终。而别人贪却不见得泰门更加悲惨。我觉得这才是这个故事最大的悲。

故事集的形式的读本,其中每个故事都删减了大部分情节。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感受或许不够准确,姑且先这样吧。

篇6:《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读后感

妈妈觉得莎士比亚很有名气,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很有感染力,所以就给我买了一本美绘少年版本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读后感

。这本书的故事都是英国文艺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DD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

美绘少年版本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有被大女儿和二女儿逼疯的《李尔王》,有听了巫师的.话想谋朝篡位的《麦克白》,有不畏艰险而为父亲报仇的《哈姆雷特》,有为爱情而献身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有兄妹意外重逢的《第十二夜》……一个个故事都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一个个人物都刻划得惟妙惟肖,一个个结局尽管有喜有悲,却都牵动着我的心,

读后感作文

我为李尔王报不平,为哈姆雷特的孝心所感动,为麦克白的愚蠢和贪心感到悲哀。每个故事都描写得很深刻,让我百看不厌。妈妈问我哪个故事印象最深,我觉得每个故事都一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莎士比亚在几百年前写的故事流传到今天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难怪人们都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篇7: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800字

英国王室挺有意思的,虽然他们通知国家并没有对男女的限制,可能也是考虑到1550年左右的时期人的寿命很短,所以在位得人会列出一串的继位者,并且需要得到议政的同意,之后一般不会更改,除非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企图篡改。但是,大家对于女王并没有太多的期待,虽然在位,其实他们更加期待她嫁的人的能力,因为实际是这位女王的男人代为管理国家。

当伊丽莎白毅然决然的决定单身的时候,举国不可置信,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但这就是伊丽莎白的套路。她很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很难被别人左右,除非是她自己改变了主意。

不得不承认,她是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在政局混乱,无依无靠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把自己信任的人安排到重要职位,但是不完全是任人唯亲,选择的要臣也确实是有能力辅佐她的。然后迎合民心,制造亲民的形象,顺应时局,虽然自己是新教徒,但是没有打压天主教。而且勤勉,睿智,这些都帮助她快速站稳脚跟,过得全国的认可,并且顺利掌政42年。

刚才提到她性格上的主见,真的不得不佩服,女性一个劣根性在于优柔寡断,听信旁人,她完全不。决定要独身,无论是要臣,还是国民,甚至政治需要,她都坚决表明态度,毫不含糊,虽然后期被逼无奈,向罗马松口,但是发现对方只有十七岁,毅然决然的拒绝。还有她对宗教的坚持。那个年代宗教是掌权者的重要依靠,就如当今的党派,但是她很努力的维护自己的信仰,不动摇,无论是前期势单力薄,还是后期的根基稳定,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第三,就要说到她对待宠爱臣罗伯特达德利,哪怕谣言四起,哪怕危机四伏,她喜欢和谁在一起,就丝毫不受影响,具体两个人到底是朋友的惺惺相惜,还是真的有情愫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她的坚持自我,还是挺令人佩服的。

篇8:莎士比亚戏剧中悲剧色彩浅析

莎士比亚 (1564-1616) 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其戏剧创作, 尤其是对悲剧的创作, 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

在英语文学中, 文学大部分是指对人物思想的描写和表达, 而在这一点上, 莎士比亚的悲剧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剧中主人公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充分揭示了人性本真的存在形态, 揭示了人物之间复杂的社会、爱情、财产等方面的关系, 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描述具体而充分, 对人的本性有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式悲剧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思想之上的戏剧, 文艺复兴在欧洲的社会文学史上是一次重要的转折, 即资本主义日益发展, 封建主义日益衰退, 人们对于自由和解放的向往日渐高涨, 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正是反映了当代的社会历史背景。

莎士比亚在其悲剧中流淌着奔放自由的人文主义浪漫激情, 但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的矛盾时, 正义与完美遭到了压迫和亵渎, 从而使莎士比亚产生了对人生前途的忧虑和伤感, 而这些所引起的结果即是其在悲剧中伤感的浓缩, 使其悲剧思想拥有丰富的特殊内涵。

二、莎士比亚悲剧体现形式

1、社会思想方面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矛盾多重化, 人们渴望自由与民主, 而社会的现实却阻止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资产阶级的发展是建立在无法无天的基础上, 个人意志凌驾于其他意志之上, 而这则成为原始积累的精神所在。

这一时期的悲剧主要以《马耳他的犹太人》为代表, 马洛的“不择手段”理论充分体现了个人意志的绝对化, 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资本主义最原始的财富积累, 把个人意志完全凌驾于其他意志之上。而在莎士比亚其他的几部悲剧中描写了野心家们为达到目的的不择手段、残忍和血腥。杀兄娶嫂、篡夺王位的克劳狄斯;为达目的残忍害死善良姑娘的伊阿古;残忍陷害他人、攫取继承权的埃德蒙以及杀害国王霸占王位的麦克白。通过对剧中人物语言和心理的描写, 刻画出人类的反面样板, 列举出的种种罪行破坏了原有的幸福, 揭示出个人的欲望在得到意志和权力之后, 在吞噬全世界的同时也势必连自己也吃下去。

莎士比亚的悲剧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想方面存在的矛盾, 个人意志与其他社会意志的对立。他希望社会是一个公正、自由、民主的社会, 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却并非如此, 一些为达到目的的野心家们为所欲为, 这极大地破坏了本应有的良好的社会秩序。

2、人性复杂方面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 人物的性格方面有积极、善良的一面, 也有邪恶、丑陋不堪的一面。充分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方面。

在《哈姆雷特》中, 主人公哈姆雷特在父亲未死、母亲尚未改嫁之前是一个快乐、善良的王子。在悲剧发生之后, 他虽然竭尽全力与邪恶抵抗但终未成功, 可是他在精神上却打败了邪恶势力。哈姆雷特曾说过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但紧接着又指出“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道出了人性的乐观和悲观的对立面。

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思想艺术家, 他的思想触及到了人性的最深处, 通过描写社会存在的不公平、资本家的野心膨胀, 充分地体现出人性中的真善美、恶暴丑, 体现手法淋漓尽致。

3、责任承担方面

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责任而引起。以《哈姆雷特》为例, 对于王位的继承哈姆雷特的欲望并不强烈, 他所不能接受的是在父亲刚刚过世之时母亲就投入仇人的怀抱, 他彻底被这种遭遇击垮, 终于道出“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哎, 倒霉的我却是要负起重整世界的责任”。从这一句可以看出, 哈姆雷特对于承担这一事实只是出于责任的承担, 无奈但别无他法。之后的复仇之路充满艰辛, 对手如此强大, 而自己却日渐力不从心, 身上的责任压的哈姆雷特喘息不定。

三、莎士比亚悲剧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莎士比亚大部分戏剧题材是根据已有的小说、剧本或民间传说等取材, 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想, 在戏剧整体上进行了革新创作, 使戏剧内容影响更加深刻, 内容更加丰富。

在人物的描写上, 莎士比亚更加深入的探索人物内心发展的奥秘, 通过事件的发展进程, 充分刻画出了人物内心性格的复杂与多样, 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本来真正面目, 揭示了资本家们的野心勃勃, 个人意志独断专行的社会现象。

莎士比亚的悲剧系列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文学影响。其戏剧中富有完美的诗意和强大的哲理, 为后世人们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剧作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强烈, 再加以卓越的艺术技巧使戏剧的意义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四、结语

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具有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技巧, 充分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历史背景, 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 同时也有丑恶与残忍的一面, 对后世的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正如人们对他的评价“他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篇9:论莎士比亚的戏剧反讽

關键词:戏剧反讽 情节 性格 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威廉·莎士比亚,这位屹立在16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天才戏剧家、人文主义巨匠,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财富——三十一种剧本。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受全世界读者欢迎的。我们不但被戏剧中的情节所吸引,而且还对戏剧中莎士比亚对语言的处理所吸引。莎士比亚堪称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戏剧中,表面意义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涵义。只理解表面意义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莎士比亚所使用的技法。在众多的技法当中,戏剧反讽是莎士比亚经常使用的,我们可以在很多戏剧中看到,如《第十二夜》、《李尔王》、《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戏剧反讽这种语言现象进行解读,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由说话者的意图与听话者的感知所产生的差距而导致的误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反讽效果。

作为一名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擅于运用大量的戏剧技巧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烘托主题,然而,这位舞台艺术大师最常用、最娴熟的戏剧手法,则莫过于戏剧反讽(dramatic irony)了。

一 戏剧反讽的定义

关于戏剧反讽,西方莎学评论对其现象及效果有所论述,而中国莎评则极少提及这一概念,因此,有必要先论述一下戏剧反讽的概念。

在《文学批评方法手册》(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中,对戏剧反讽定义如下:“戏剧反讽是一种让读者或观众得知某个情况,而剧中人物或角色不知的手法。”这已道出了戏剧反讽的基本特征,即观众知道而剧中人不知道。著名学者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里更对戏剧反讽有一详细定义:戏剧反讽指“在剧本或叙事中,观众或读者和作者分享剧中人不知道的对当前或未来情况的了解。因为不了解,剧中人常做出与真实处境不符的行为,或期待与命运不符的结果,或预言预示出实际结果,但却不是以剧中人所期望的方式。”国内英美文学研究生教材《文学导论》中,对戏剧反讽定义如下:“观众知晓某事实而剧中相关人物不知”。初看这一定义并无新意,但“相关人物”却提出了其他定义所忽略的一个问题,剧中人不知是全体皆不知还是某一部分剧中人不知?就这一问题,中国学者张冲提出:“不知道的并不是在台上的全部剧中人,而只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而恰恰在这种场合,戏剧反讽的效果往往更明显更强烈。”

由此可以看出,对情景的知与不知是戏剧反讽的基本特征。这种“知”与“不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剧中某些人物的“知”和另一些人物的“不知”。第二层是剧中人的“不知”和观众的“知”。

在给戏剧反讽下一定义后,接下来有必要探讨其在莎翁四大悲剧中的作用。戏剧反讽运用于四大悲剧,但观众却不觉得剧作家在有意识地运用技巧。因为技巧与剧情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戏剧反讽常常与情节水乳交融,有时候就是情节本身,因此常被忽略。但在戏剧实践中,戏剧反讽在构筑戏剧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深化悲剧主题几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 戏剧反讽构筑戏剧情节

情节被称为戏剧的灵魂,是戏剧最重要的要素。戏剧反讽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参与构筑情节。戏剧反讽可构成情节主干,即全剧情节围绕反讽展开。《奥赛罗》就是这样一出戏剧反讽贯穿支配全剧的戏。这出戏的主干是伊阿古为报复,设计使奥塞罗相信妻子德丝苔蒙娜不贞,使其一步步陷入怀疑、嫉妒、仇恨的泥沼,最后杀妻后自杀。剧本一开始,伊阿古的阴谋在其独白以及与罗德里戈的对话中表露无遗,而奥赛罗对其一无所知,还多次夸他是“诚实的人”。整出戏一开场就定下了基调。这是一出以伊阿古的“知”(有意设计)和奥赛罗的“不知”(误听误信受蒙蔽)为主要情节的戏。伊的“知”与奥的“不知”是以下全部情节发生的前提条件。

正是因为伊阿古的有意设计,才有底下的二幕三场灌醉副将凯西奥,引起争斗,使其遭免职;三幕三场谗言诬告德丝苔蒙娜;三幕四场诱使奥赛罗追问手帕去向,以及设计使奥赛罗偷听凯西奥与丽贝卡的谈话等。这些计谋的施行与目的的实现皆有赖于奥赛罗对其阴谋的无知。由于对伊阿古野心的无知,奥赛罗轻易相信了“诚实”的伊阿古的谗言。尽管他也曾力图验证,但在伊的重重设计下,他非但没有探求到真相,反而坚信妻子是淫妇。从《奥赛罗》可见,戏剧反讽构成全剧的主要情节。剧中所有重场戏的发生都以伊阿古的“知”和奥赛罗的“不知”为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戏剧反讽,《奥赛罗》就不成其戏了。

还有一种情况,戏剧反讽虽然不是贯穿全剧,但在情节发展的重要关头如“突转”处出现,从而对结构造成重要影响。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把“突转”定义为“情节朝相反方向发展”。在实际的戏剧实践中,“突转”往往是情节发展的关键点,甚至是其高潮部分。

以《哈姆雷特》为例,剧中三幕二场“捕鼠器”一出戏,即是戏剧反讽的的杰出运用。为探明叔父克劳迪斯是否真是杀害父王的凶手,哈姆雷特将父王被害的情节编演成戏,请克劳迪斯观看,并从叔父惊慌失措、仓皇离座的举动中证实了鬼魂的控诉。这里,戏剧反讽主要体现在叔父对设计的不知及哈姆雷特和观众对设计的知晓。由于克劳迪斯对情境的不知,他毫无防备地接受邀请,并在看到谋杀情节重演时无法自控,暴露出内心的惊恐和慌乱。而哈姆雷特与观众这时都变成了观察者,等待着从克劳迪斯的反应判断先前的猜想。“捕鼠夹”这出戏后,情节发生突转,哈姆雷特由先前的犹豫不决转而积极采取行动复仇,思考变成了行动。

三 戏剧反讽塑造人物性格

如前所述,戏剧反讽的基本含义为某些人的“知”和另一些人的“不知”,正因为戏中人对所处情境的不了解,在毫无戒备与防范之下,更能揭下平日做人的面具,显现出真实的性格。而观众由于知晓真实情况,因此对剧中人在无知状态下的真实反应印象就会格外深刻了。

《李尔王》中,年迈的李尔要将国土分给三个女儿,但前提是让女儿描述对自己的爱有多深。大女儿和二女儿都甜言蜜语极尽谄媚之能事。待到小女儿说爱自己“不多一份,不少一分”时,便大发雷霆,剥夺了她的继承权。观众对两个女儿的甜言蜜语了然于心,知道其美丽外表下隐藏的贪婪与自私。但李尔却浑然不觉,陶醉在两个女儿编织的谎言中,却把小女儿的真诚当作忤逆,李尔的无知正展示他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年老昏聩,偏听偏信,刚愎自用,武断专制。戏剧反讽在这里很好地刻画了李尔做国王时的性格。

而李尔落难以后,戏剧反讽再次出现。被两个狠心女儿赶出家门的李尔,流浪在暴风雨的荒原中。陪伴左右的除弄臣外只有化装后的肯特和爱德蒙。在暴风雨的黑夜里,李尔彻底放下了国王的尊严,揭下了国王的面具,他责问天地,拷问自己的灵魂,喊出了“赤贫的人们,不管你们是在哪里,你们忍受着风吹雨打,你们的光着的脑袋,没填饱的肚皮,褴褛洞穿的衣裳,如何能在这样的天气中保护你们呢?啊!我是太不留意民间疾苦了。豪华的人;吃点药吧;你来尝受贫民所尝受的你就会把你过度的供养分给他们一些,表示上天是公道的”。在这里,李尔对肯特及爱德蒙身份的无知,让他彻底卸下面具,回归自我,观众从他的控诉中了解到他内心的悔恨和痛苦,又可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刚愎自用的国王,而是体会到生活的苦难,对平民满怀怜悯的普通人。

四 戏剧反讽深化悲剧主题

文艺复习时期的人摆脱了中世纪的蒙昧和黑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自信心膨胀,坚信凭借个人能力能达到目标,但是否真的如此呢?宇宙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配着人的命运。人无论怎么努力,最终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悲剧的主题正是人的意志和努力仍无法逃脱命运摆布。从这个层面讲,文艺复习悲剧又是人的悲剧——人无限膨胀的自信与与天意命运的冲突。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麦克白》正是运用戏剧反讽来深化悲剧主题的。《麦克白》的题材取自于何林塞(Raphel Holinshed)所编著的1587年版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史记》。有理由相信,当时的许多英国人在看戏时,已经知晓《麦克白》的故事梗概。

麦克白在征讨叛军、凯旋归来的途中,遇到三个巫婆,她们预言他将当王,但另一同僚班柯的子孙将继承他的王位。女巫的话无疑点燃了麦克白心中的蛰伏的野心。他杀害了熟睡中的国王邓肯,后来真如女巫所言被推举为王。登上王位的麦克白决心铲除班柯以及子孙,以免王位落入他人之手。但观众通过历史资料早已得知,继承麦克白王位的是老国王邓肯的法定继承人——长子马尔孔,而非女巫所言是班柯的子孙。在观众对结果已知的前提下,他们看着麦克白在预言的引诱下一步步滑向深渊。无论麦克白怎么维护自己的王位,观众都知道他是徒劳的,无论怎么努力,其结果只是离自己的本意更远。观众们看剧时,对麦克白没有仇恨却满怀同情和怜悯。麦克白的悲剧虽可说是由于人野心极度膨胀的恶果,但左右他命运的却不是他自己,而是一种冥冥中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推着他杀死国王,酿出自己的悲剧。

戏剧反讽作为一种戏剧创作技巧在莎翁四大悲剧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理解戏剧角色的意图方面是有优势的,因为我们了解了剧中人物言语行为的背景,而这些意图在我们日常会话中一般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剧中人一样。一般来说,戏剧反讽包括言辞反讽和非言辞反讽,而且显性施为句也包括言辞和非言辞的,如语调、节奏、韵律及强调等,这些因素都是无法用词清楚标记的。所以,戏剧中很多的非言辞反讽本文中没有进行分析。首先,它可以参与情节构筑,主要表现在以“设计”与“中计”为主要情节的戏中,或者是出现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其次,戏剧反讽可以参与塑造人物性格。再次,戏剧反讽可以深化戏剧主题。可以说,戏剧反讽作为一种被莎翁熟練运用的技巧,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四大悲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Abrams,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 Guerin,Wilfred L.and John R.Willingham.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New York:Happer & Row,Publishers,1996.

[3] 莎士比亚,梁实秋译:《李尔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4] 莎士比亚,梁实秋译:《奥赛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5] 莎士比亚,梁实秋译:《哈姆雷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6] 莎士比亚,梁实秋译:《麦克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7] 邵锦娣、白劲鹏编:《文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 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王存宝,男,1964—,陕西西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

篇10: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比如勤劳的费迪南,他用自己的双手赢得普洛斯彼罗的信任与米兰达的依靠。还让我认识了狠毒的夏洛克还有机智勇敢的女律师鲍西亚,知道了在困难面前不能慌张。还让我用心去体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是那么凄美动人啊!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又是怎么样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娜娜一起去朋友家体验烧鸡柳蛋饼。我打了两个蛋在碗里搅拌,再倒进锅里,娜娜左手拿夹子,右手拿筷子在翻面,接着我再拿出发酵粉加入水搅均匀后放在蛋的上面。可是面粉已经烧熟,而蛋还是液体,再不翻就烧焦了,我握紧把柄,出了一身汗。娜娜仿佛想到了什么,马上打开油盖,倒入锅中。对呀!油可以加快燃烧速度这样就不容易烧焦了。我不禁想说:娜娜真聪明!回家的路上,我问娜娜:“你怎么会在紧要关头沉着冷静,又想出好办法呢?”娜娜没吭声她伸出一根手指在胸前摆了一个爱心。我一看,明白了。她说要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智去处问题,而不是硬碰硬。那个爱心表示信心,充足的信心。因为只要你的心目中有希望,有目标,你就一定能达到。

篇11:莎士比亚戏剧观后感

汉语言文学2009101201姚伟鸿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其戏剧既洋溢着现世的欢乐,又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如同灯塔一般,引导着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剧本,塑造了许许多多名垂青史的人物形象。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安东尼奥。如《李尔王》中的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王后格特鲁德、叔叔克劳迪亚斯。又如《奥瑟罗》中的伊阿古等等。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人物典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描写的这些人物性格都有某种优缺点被极端化,放大化。

我们在看莎士比亚的这些剧本时,我们很容易对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产生同情,怜悯,喜欢,爱护或是厌恶,憎恨,不屑等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与莎士比亚在字里行间不断地描述这个人物,通过人物对话,或是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不断地把人物的优点或缺点无限的放大,将人物塑造得几乎完美无缺或是穷凶极恶。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莎士比亚在文章一开头就这样描写了:“犹太人夏洛克住在威尼斯。他靠放高利贷给信仰基督教的商人聚敛了大笔钱财。他还很无情,总是严格地限定还钱的数额和时间,这样所有善良的人都很讨厌他„„”事实上这一段描写我个人道是觉得夏洛克没什么坏的,借高利贷这种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严格地限定还钱的数额和时间又没错。不过如果你看到了下文:“因为安东尼奥常常把钱借给那些不幸的人,而且从不向他们要利息。”时,你心中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突然觉得夏洛克贪婪、无情、刻薄?是不是觉得安东尼奥善良、慷慨、大方?

这就是莎士比亚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放到一块而产生的效果。

而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莎士比亚继续描写了夏洛克剥夺不听他话的女儿的继承权,在法庭上不退半步的一定要割安东尼奥一磅肉的情形。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将夏洛克无情地特点写到了极致。

而反观对于安东尼奥的描写,当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没钱的时候去找他借钱时,安东尼奥为了朋友的幸福考虑,无奈地去找自己的仇人夏洛克借钱,接受了夏洛克的无理条件。而在他的商船无法按时归来,无法按时还夏洛克高利贷的时候,安东尼奥又写了一封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信给巴萨尼奥,信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歌曲一磅肉以后,我估计性命难保,我希望临死能和你见上一面,但这还要看你的行踪。如果我们之间的友谊不足以请你过来,那么你也不要因为这封信而来。在这一封信中,我们看不到一丁点对于这件事的起因巴萨尼奥的一点埋怨,没有叫巴萨尼奥负担一点责任,所有的事都由他担着。而只是想在临死面前见他一面,信中也允许了巴萨尼奥可以不去见他最后一面。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朋友啊!这是一个真正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啊!

而我们知道,宽恕朋友容易,但饶恕仇人便是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做到的了。偏偏莎士比亚便安排安东尼奥做到了。在庭审的最后安东尼奥说道:“如果夏洛克愿意立下字据,承诺在临死的时候把财产留给他的女儿和女婿,那么他情愿放弃夏洛克应该给他的那一半财产。”面对一个之前要取己性命的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锁安东尼奥已经被描写成了一个圣人了。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又将哈姆雷特描写成一个极忠极孝的人,不顾一切地为付报酬,最终和仇人同归于尽。同样被莎士比亚塑造成极忠极孝的人还有《李尔王》中的考狄利娅。

而麦克白夫妇就被描写成贪婪成性,欲求不满的卑鄙人物,特别是麦克白夫人。同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哈姆雷特中的王后哥特鲁德和叔叔克劳迪亚斯。李尔王的大女儿,二女儿。

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还经常出现品格高尚,单纯无私的人。如《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等等。

正所谓诗言志,大凡一个作家写一部作品总是要表明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希望按照他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篇12:《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这本故事集里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比如《暴风雨》、《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等我都很喜欢。

故事的主要部分就是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 按照事情发展来写,每一篇文章中都有一个令人感悟的道理。例如,《奥赛罗》这个故事就让我知道不可以随便就轻信别人的谎言,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在这些故事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伊摩琴公主。因为她勇敢、善良、坚持、善解人意,为了见自己心爱的丈夫,不顾一切,跟着毕萨尼奥去见自己的丈夫,她忍受着一切痛苦,忍受自己父亲的训斥,她那聪明而优秀的品质,令我感动,更令我赞叹,还令我深深的在心里永远也忘不了。

这本书中有一篇叫《辛白林》,主要任务是伊摩琴公主,伊摩琴公主很早就失去了母亲,一直很孤独,连自己喜欢的丈夫也被自己的父亲嫌弃,。她假扮成男孩,寻找自己的丈夫和弟弟,最后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它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生活给你痛苦,只要你心地善良、勇敢、有智慧,生活还是会给你一些幸福的。

篇13:《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凡是悲剧, 都免不了面对一个问题:死亡。死亡的结局几乎都成为悲剧的一个标志。当然, 并不是有死亡的结局就意味这是一部悲剧。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 把死亡的结局称之为“和解”方式。在黑格尔看来, 悲剧冲突的两方都各自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力量, 各自都有其合理性和正义的一面, 当冲突的双方打破了由普遍力量控制的平衡和统一, 那么冲突双方所代表的力量就是特殊又片面的。因而, 悲剧行动的双方人物, 既有着他行动的必然性又有着维护这一行动的正义性, 但同时又对控制整体平衡和统一的普遍力量产生部分反作用。因而要使两种力量达到统一, 解决悲剧的冲突。所谓悲剧冲突的解决, 其实就是“通过代表片面性和特殊化要求的悲剧人物的毁灭, 是破坏伦理的实体和统一的片面的特殊因素遭到否定, 即‘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 以显示‘永恒的正义’”。那么, 怎样才能是冲突得到解决, 从而实现和解, 达到永恒正义呢?黑格尔认为有方法可以解决, 即真正的悲剧性的冲突将可以用两种方式达到和解:一种是双方都遭到毁灭;另一种是冲突的双方, 其中有一方实行退让, 撤回原先的那种片面性要求, 并与对方和解。

第一种“和解”方式是一种极其惨烈也极具悲剧意味的方式, 即冲突的双方两败俱伤甚至均遭到了毁灭的途径达到和解的方式。我们可以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奥赛罗》来进行分析。毫无疑问, 奥赛罗经过一系列的“证据”坚信苔丝蒂蒙娜不是清白的, 但要注意的是, 只有伊阿古和诸位读者知道那些所谓的“证据”只不过是小人的用心, 可是奥赛罗并不知到, 因而他的行动都是一个丈夫对于妻子出轨的纯然的反应。在奥赛罗看来, 他的爱情是真挚又热烈的, 他是不曾变过心的。作为一个丈夫, 他曾经给予妻子苔丝蒂蒙娜很大的信任, 但这些信心在无数个有心的巧合下也渐渐的消失了, 他纯然的感觉到的是愤怒和背叛, 作为一个深爱妻子的丈夫, 他不能接受妻子的出轨这件事, 也绝不会对这件事不做出任何的回应, 奥赛罗的愤怒积压到了顶点的时候, 他亲手扼死了自己的妻子。相对于苔丝蒂蒙娜而言, 奥赛罗永远是她心目中的英雄, 是为她讲他的故事时那个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爱和怜爱的男人, 她对于奥赛罗的爱一直都保持在初见时的甜蜜和纯洁。作为一个妻子, 苔丝蒂蒙娜给予奥赛罗的不仅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 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温柔的女人所能付出的所有的爱, 不曾隐藏一丝一毫用尽全力的对丈夫的忠诚的爱, 她认为自己是没有给奥赛罗任何可以怀疑她的借口, 苔丝蒂蒙娜甚至并没有因为奥赛罗对自己的疏忽而责怪或埋怨奥赛罗, 但面对奥赛罗的指责, 她祈求为自己辩解, 到死前都想要为自己的清白证明, 苔丝蒂蒙娜坚持自己的贞洁和清白, 她否认自己与凯西奥通奸, 那是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全部都是属于奥赛罗的。与其说是苔丝蒂蒙娜的死是对于自己无法证明自己清白的遗憾, 更多的也许是对于自己心爱丈夫的不信任的一种死心和难过吧。可以看得出, 奥赛罗和苔丝蒂蒙娜的矛盾冲突各自代表着普遍力量的片面性的要求。他们各自都有其正当的理由:作为丈夫, 奥赛罗要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丈夫的权威、尊严和名誉;作为一个妻子, 苔丝蒂蒙娜应当要进到妻子的责任, 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清白和贞洁。二者都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力量。然而, 他们又都有自己错误的一面:作为奥赛罗, 他不应该不听从妻子的辩解就放任自己的怀疑泛滥 (尽管这怀疑在伊阿古的栽赃中得到证实, 但他却忽略掉听取苔丝蒂蒙娜的证词) , 导致自己错手扼死苔丝蒂蒙娜;作为苔丝蒂蒙娜, 她不该竭力掩盖丢手帕一事而不是据实以告, 从而让小人有机可乘错失了辩解的最佳时机。因此, 冲突双方都是有理的, 同时也是有罪的, 既有合理性, 又有各执一端的片面性。正是这种冲突双方各自固执己见的片面性导致了排他性, 最后使矛盾激化, 冲突达到了白热化。《奥赛罗》的最后结局是苔丝蒂蒙娜被扼死, 奥赛罗则是自刎倒在了苔丝蒂蒙娜的身边, 伊阿古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为结局。但也就是这样通过冲突双发各自所遭受的惩罚, 使冲突双方的合理性得到了坚持, 两败俱伤的局面, 却在此的基础上恢复了原来的和谐和平静, 达到了“和解”, “永恒的正义”获得了胜利, 在鲜血的上面。

黑格尔理论中的第二种“和解”方式的结局虽然也表现为伦理力量的胜利, 但它是通过冲突一方认识到自己的片面性, 从而撤回自己的要求来实现的。这就用传奇剧《裘力斯凯撒》来试着分析一下。《裘力斯凯撒》中勃鲁托斯为了阻止凯撒成为罗马的国王, 为了防止“把一个毒刺给他, 让他可以随意加害于人”, 不惜刺杀这位他深深尊敬和一直并肩战斗的朋友, 但在刺杀成功后遭到了安东尼和奥克台维斯联合军队的讨伐, 而勃鲁托斯也在矛盾、悔恨、失落等复杂的情绪中得到失败, 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解脱自己的方式。在这部悲剧中, 伦理力量的冲突情形也同样反映了冲突双方都有道理, 但又各具片面性:一方面勃鲁托斯为了全体罗马人民的福祉, 避免他们受到独裁皇帝的统治;另一方面, 安东尼和奥克台维斯身为凯撒曾经的助手和接班人, 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裘力斯凯撒报仇。这部悲剧的结局虽然是以勃鲁托斯的死作为的结局。但这并不能说是安东尼和奥克台维斯为凯撒报了仇, 值得注意的是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基本上都是以死亡为结束的, 因此要仔细审视勃鲁托斯的死亡, 他的自杀是一种让步的表现, 通过他的让步实现了两方的和解, 他的死亡没有引起双方毁灭性的伤亡 (即使是失败了, 死亡的也不过是真正的叛徒) , 同时也避免了灾难性的结局。

不管悲剧的结局是毁灭性的还是调和性的, 其伦理意义都是一样的, 即导致冲突的悲剧性都是被抛弃, 被否定的。在此的基础上, 才能够达到“和解”, 才能够重新回归到平静的状态。不论是是毁灭性的结局还是调和性的结局, 都是悲剧性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本身就蕴含着悲剧的因子, 当悲剧冲突的双方开始对峙时就无可避免是这两种结局中的一个, 但任是这两种结局中的哪一个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这已经是常人所能达到接受的极限, 生命的消逝, 不能不使人们感到心灵上的震撼, 同时也让人们为此感到了悲剧性的力量。但是若是沿着黑格尔的道路继续前进, 我们就可以更深的探究到, 虽然他的和解方式能够适用于悲剧性的理解但是, 若是把黑格尔所谓的两种处于冲突又各自合理的普遍力量搁置在同一个主人公身上, 那将是悲剧性的更深刻的来源。谈到此, 就不得不提及悲剧《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的悲剧, 与其说是他为父报仇的复仇过程, 不如说是他自己内心中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致使他自己走向了悲剧。一方面哈姆莱特想要立刻为自己崇拜的父亲报仇雪恨, 可另一方面, 他又在反复的思考报仇这件事, 试图寻找一种恰当的方式能报仇。两种力量在他心里不断的较量, 致使哈姆莱特表现出一种类似“人格分裂”的状态, 他时而会英勇如斗士, 想要马上就解决复仇这件事, 想要立刻将剑刺向克劳狄斯, 将这件事做一个快速的了断, 但当他的剑拔出剑鞘时, 总会有另一个声音在他的心里喊打“等一等、慢着”, 两种力量在此时交锋, 哈姆莱特就会在行动的高峰时突然停住, 又开始进入了深刻的思维状态, 开始犹疑不定、停滞不前。但这两方面都有其合理性:一方面, 为父报仇是一个儿子的责任, 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另一方面, 哈姆莱特是一个接受威登堡大学教育的年轻王子, 他有着旁人所达不到的思考深度, 他想要用一种能真正使克劳狄斯的到惩罚的方式复仇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两方面都盘踞在哈姆莱特的心中时, 就使哈姆莱特成为了“思想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这就成为哈姆莱特悲剧性的来源之一。而当这两种普遍力量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时, 就预示这和解的来临, 而这种和解的结局就使哈姆莱特的死, 虽然说克劳狄斯也被哈姆莱特刺死, 但这已经已不重要, 复仇已经是一个次要的主题, 哈姆莱特自身的悲剧性更能够引起读者对于这一部悲剧的深刻感受, 这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不朽的悲剧形象的缘故吧。

经典的戏剧总是经久不衰的艺术, 戏剧的悲剧性的存在对于一部戏剧是否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悲剧性不仅表明了悲剧何以是悲剧, 更进一步的能够使观者能够不局限于悲剧的形式, 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射到作品本身, 让观者和作品进行直接的对话。

摘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戏剧家, 他的作品经久不衰。本文采取了黑格尔的“和解”方式理论对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莱特》、《奥赛罗》、《雅典的泰门》、《裘力斯?凯撒》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作品中的悲剧性的生成。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作品,悲剧性生成,和解

参考文献

篇14:浅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语言艺术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他用英语为世界文坛留下了鸿篇巨著。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除了时代的必然因素外,还在于他的戏剧语言不仅丰富、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而且变化多端。莎士比亚根据人物身份与处境的不同选用不同语体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以娴熟灵巧的遣词择句勾勒出给人无尽遐思的丰富意象,使剧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舞台上。

高尔基曾说过,“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戏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而戏剧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伟大代表作之一,自然体现了作者独有的风格。主人公哈姆雷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大臣波洛涅斯等人物的鲜明性格,都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戏剧《哈姆雷特》的语言主要运用了丰富的人物独白。例如“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通过这段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曾经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在国王对哈姆雷特表示假意的关心并说到“我的孩子——”时,哈姆雷特的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他与克劳狄斯的关系和哈姆雷特对他的态度以及蕴含其中的各种情感纠葛。通过这些独自,我们可以进入这位丹麦王子的灵魂深处,理解什么使他忧郁、痛苦、矛盾。如果说对话对唱是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彼此交流,那么独自则是剧中人物内部心理的吐露。通过人物语言,可以看到人物的内心活动、情感意向和行为动机,这是戏剧语言动作性的集中体现。

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是戏剧冲突对人物语言的内在要求。戏剧动作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发自内心的语言上,通过语言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达人物的思想、意愿、理想和情感。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特征。那么要使剧中人物在舞台上,在演员的表演中,具有艺术价值和说服力,就必须使每个人物的语言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充分的表现力。人物语言能否充分反映此情此景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和矛盾斗争不仅是给演员的艺术创造提供无限可能的空间,也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和欣赏它的广阔空间。

由此可见,戏剧也是一种动作艺术,是通过语言的动作艺术来展现人物的基本特征。因此,戏剧语言还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情趣,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人物形象就极富个性,各具特色。

例如,在戏剧《哈姆雷特》中,大臣波洛涅斯送儿子雷欧提斯的一大段教训,几乎每一句话都出于格言。“衣服越新越好,朋友越旧越好,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侮辱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其要紧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被别人欺诈。”这段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概括是他处世哲学的结晶,也是他剥削阶级利已主义的集中体现,同时在他圆滑世故的背后,阴险狡诈到了极点。波洛涅斯的这种个性就是靠语言表现出来的。戏剧中每个人物都是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揭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并且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人物的语言就能更清晰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状态,也就是戏剧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在戏剧中我们所要塑造的人物不同,那么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也各有差异。如何塑造个性化的人物性格?语言地处理非常重要,也是直接关系到角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应当是具体的、富有多色彩、性格化的,这样演员才能在表演中才能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人物性格,从而满足观众对戏剧地审美需求。

语言作为戏剧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是动作的艺术,能够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体现人物形象,就戏剧语言本身而言还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如第三幕第一场中,奥菲利娅这样形容哈姆雷特:“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象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奥菲利娅对哈姆雷特发疯一事的痛心,就好比以为音乐家听到不和谐的音乐般痛苦。又如第四幕的第六场,国王对雷欧提斯说:“爱象一盏油灯,灯芯烧枯以后,它的火焰也会由微暗而至于消灭。”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恒古不变的。但在国王克劳狄斯心目中,它却是如此卑微,难怪他在手足之情和利益的天平上失衡,残忍地把兄长杀掉。

比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戏剧中运用比喻描写对话,可以使语言简练生动,富有个性,不仅使剧本具有了诗一样的语言,还能使演员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更好的把人物的思想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人物性格展现在舞台上,从而帮助观众理解人物语言的内涵。

上一篇:机关部门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下一篇:国企领导个人述职述廉报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