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2024-05-06

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通用6篇)

篇1: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

莎士比亚是英国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中最具有世界声誉的大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至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

《哈姆莱特》是他创作最辉煌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的典范。它取材于十二世纪末丹麦王为父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观点处理原来的题材,把只是单纯地为父复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剧情发生在丹麦,但剧中所描写的宫廷内荒淫无度,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克劳狄斯不仅是封建暴君,也是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中的野心家。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是全剧的主要冲突,其实质是资产阶段人文主义者同新旧社会邪恶势力,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社会尖锐矛盾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的普及,以及哈姆莱特的内心对于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哈姆莱特在剧中没有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存意义在于为父亲报仇。对仇人的憎恨和与仇人的斗争成为哈姆莱特的感情基础,这是这部悲剧的主题和思想。在体味《哈姆莱特》悲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哈姆莱特个人的悲剧,在他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压抑在人们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对人行为的影响。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来自于读者的内心,这就是读者开始了对自己的关怀。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很高程度的时候,我们是否就克服了人类自身的弱点呢?战争、犯罪、杀戮以及人们的仇恨与愤怒,这些都是人类发展中不利于我们自身的东西。怎样才能克服,怎样才能把人文主义的精神深化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让我们更加理性的、自由的生活呢?莎士比亚没有给我们答案。

但是莎士比亚是赞成人文主义者的观点的。他的所有作品都浸透着这种对生活和人的使命的新看法。中世纪时期把人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莎士比亚却不承认这种等级偏见。他说:“把不同人的血液混在一起,在温度上,在重量上,在颜色上,是没有法子区分的”,他摆脱了“来世思想”对生活的影响,他说:“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的心里找出补救的办法,但我们却把它归之天命”。他和教会的黑暗势力作斗争,他说:“就是魔鬼也可以引证圣经里的论据”黄金在他看来是“最厉害的毒药”。他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点,他了解并且提出了人类情欲的力量,他说:“人天生就有情欲,它的威力是不能镇压的”。在他看来,“知识就是力量,它把我们升到天堂”。这是莎士比亚的信念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他提倡人类的自由解放,以及人性的充分展现。他的悲剧是深刻的是发人深醒的,他在中世纪的文化压制下提出这样的观点,创作出这样深刻的戏剧,是令我们蛰伏的。我们今天的文明成果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伟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他的作品在今天读起来也同样令我们深思。

三、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出身上层统治阶级,却接近人民,他痛心周围社会的丑恶现实,抱有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同时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形象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他心目中,他父亲老哈姆莱特正是这样一个“人”的典范:“他是一个堂堂男子,整个说起来,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他热爱所生活的世界,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天地,天空是“一顶壮丽的帷幕”,“金黄色的火球点燃着庄严的屋宇”,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柜架”。他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友谊爱情与传统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他爱朋友,爱下级。他的士兵表示对他尽忠时他说:“让我们彼此保持着不渝的交情”。别人自称是他“卑微的仆人”时他愿以朋友相称,他要御前大臣“照你自己的名誉地位对待”跑码头的戏子,他甚至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对于蛆虫来说,只是“一个桌子上的两道不同的菜”。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重视理智,不轻信,不盲从。父亲鬼魂出现之后,他仍然冷静观察,冷静思考,提醒自己“要先得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他说:“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他告诫自己:“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在别人眼里,他也是当时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的典范。奥菲莉娅描述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的一个“可爱的王子”,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这点,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克劳狄斯一再说:“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他从威登堡回国后所看到的一切使他非常失望,国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生活对他来说,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认识到世间混乱的同时,他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变,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叔父登基后过着“酗酒取乐”糜烂生活,而且还得到朝臣的拥护。邻帮挪威蠢蠢欲动。宫廷腐化堕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这一系列事件使他认识到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正是形成他独特人格的因素,同时,在他心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是鞭策他的动力。为了他的父亲他可以不息一切代价,在戏剧里,他父亲的鬼魂成为他行动的指导。为什么要设计鬼魂来给哈姆莱特指路呢?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认为,《哈姆莱特》中之所以要引入鬼魂这一角色是由于哈姆莱特的性格决定的。他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无疑是给了他巨大的打击,哈姆莱特的内心始终坚持着自己崇高的理想,虽然眼前的现实让他感到“无聊、乏味”但是,假如没有父仇,他的性格就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作者把哈姆莱特置于矛盾冲突的顶峰,在极端的愤怒中,哈姆莱特真正的完善了自己。虽然,他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父亲的仇恨以及叔叔的残害使他无从选择,但是,在他的言语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智慧的闪光和他内心对人性的呼唤,这也增加了戏剧的悲剧色彩。

四、《哈姆莱特》深刻的社会意义

在鬼魂出现之后,他知道父亲是谁害死的,并立志复仇。对于哈姆莱特来说,复仇既是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又因为凶手是当今的国王,是专制王朝的代表,推翻了国王,也就扭转了这混乱的局面,拯救了这濒于崩溃的国家,因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责任,同时也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一方面表达了他作为王子要为父复仇的坚定决心和作为人文主义者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的气魄;另一方面,表现了他面对黑暗现实,对所负重任的悲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哈姆莱特的装疯说疯话,一方面适应了内心的忧郁,一方面针对外界的罪恶社会现象。社会上是非黑白,完全颠倒,小人得势,大才受侮。在这种情况下,真话也只能当疯话来说,于是哈姆莱特从全面讲来倒是最清醒的。装疯可以迷惑阴险的克劳狄斯和廷臣的视听,装疯可以畅所欲言,暴露丑恶的现实,揭发黑暗的社会,借此作弄国王和他的左右,看他们的反应,给他们以鞭挞。因此,忧郁并不是绝望,而是正视现实,深入思考,寻找答案。他在忧郁的沉思中,因个人的不幸看到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从为父报仇认识到改造社会,从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的苦难形象,感染到一种超乎个人的力量,同时他指出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并决定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就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他反复思考,一再延宕,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他这样拖延并不是他不爱父亲或对父亲被害不感到憎恨,而是他的敌人是一个掌握了政权而又奸诈阴险的国王,周围又布满爪牙暗探,他在斗争中不可能轻举妄动,因此他借父亲之死而悲痛的时机假装疯颠。这样既可以迷惑奸王和朝臣,以使敌人对自己能够放松警惕而伺机报仇,又可畅所欲言地揭露社会罪恶和谴责敌人。哈姆莱特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甚至心爱的情人,也竟然变成了奸王的帮凶。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丑恶的现实面前完全破灭了,他说“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他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尽管如此,他没有一刻忘记复仇的任务。在安排了“戏中戏”之后,他行动起来,但变革现实的途径仍未找到。最后在一场比武中杀死了克劳狄斯,自己也牺牲了。“重整乾坤的责任”最终未能完成。他虽然杀死了敌人,但仅仅是除掉了一个恶人,而不是整个人文主义者整个理想和事业上的成功。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他希望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讲述给世人,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哈姆莱特所处的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占统治地位,并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新的罪恶势力与之结合,在力量对比方面暂时还大大超过了人文主义所代表的新生力量。而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把社会的斗争看作“善”与“恶”的斗争,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孤军作战者。这就决定了哈姆莱特只能以悲剧告终,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莎士比亚善于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哈姆莱特》对自然和人的赞颂也都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同时莎士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这个主要情节之下,还配合了爱情、友谊、家庭关系等次要情节,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和提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人文主义在中世纪被广大学者提出,人文主义的巨著在这一时期也层出不穷。这是人类的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正将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的问题展现了出来。权力、地位、仇恨、愤怒、战争等等,这一切都是长时间困扰人类发展的难题。当我们为了目标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什么也没有。剧中争夺王位的人,王位的守护者,为正义奋斗的人,他们的下场是一样的──死亡。这不意味着莎士比亚的悲观,而恰恰相反,正是这样的悲剧才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发自内心的深省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之处,也是他的悲剧的感人之处。

篇2: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现出来但是他并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途径和方式。在作品中,哈姆雷特虽然杀死了敌人,但仅仅是除掉了一个恶人,而不是整个人文主义者整个理想和事业上的成功。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他希望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讲述给世人,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哈姆莱特所处的时代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占统治地位,并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新的罪恶势力与之结合,在力量对比方面暂时还大大超过了人文主义所代表的新生力量。而哈姆雷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把社会的斗争看作“善”与“恶”的斗争,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孤军作战者。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但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被封建的恶势力所吞没。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然而,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成功的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参考文献

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许海燕,吴俊忠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金元浦.张良村等.《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1月第一版

刘念慈.曾繁亭等.《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王玮.李宏图.《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三版

庄锡昌.刘文明等《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 如何写历史教学论文

★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 有关历史教学的论文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 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主义渗透论文

★ 有关历史教学论的论文

★ 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 《儒家文明与人文主义》教学反思

篇3: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观,人文观

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观

“真善美”和“时间”这两大主题是不可分割的, 因为莎士比亚希望用“真善美”来战胜无情的“时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的一种时间观—————时间是无情的、线性的。文艺复兴时期,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观得到了极大的肯定。他认为时间是一种有始有情向前的直线运动, 同时也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文艺复兴时期诗人的作品很多都探讨体现了时间这个主题。

在莎士比亚的诗句中“Time”这个词一共出现过79次, 还有其他表示“时间”的词频繁出现, 比如“hour, day, week, month, season”等等。[1]这些词表达了莎翁对时间的独特体验和思考, 既刻画了时间对爱和美的无情侵蚀, 也表现了诗人企图超越时间暴政的种种选择。[2]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64首写时间对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侵袭;第73首写时间对青春和生命的侵袭。[3]

另外, 在他的诗作中还多次出现了首字母大写的“Time”, 如“Time’s scythe” (时间的镰刀) (第12首、第60首、第100首、第123首) 、“Time’sin jurious hand” (时间的毒手) (第63首) 、“Time’s fell hand” (时间的无情之手) (第64首) 、“Time’s best jewel” (时间的宝贝) (第65首) 、“Time’s chest” (时间的宝箱) (第65首) 、“Time’s thievish progress” (时间的偷偷迈步) (第77首) 、“Time’s spoils” (时间的暴行) (第100首) 、“Time’s crooked knife” (时间的凶器) (第100首) 、“Time’s tyranny” (时间的暴虐) (第115首) 、“Time’s fool (s) ” (时间的玩物) (第116首、第124首) 、“Time’s bending sickle” (时间的弯弯的镰刀) (第116首、第126首) 、“Time’s fickle glass” (时间的无常的沙漏) (第126首) 等等。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关键的意象是“镰刀”, 因为在西方文化中, 它象征着时间, 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镰刀原本是古希腊之前的丰产之神克洛诺斯 (Kronos) 的象征物, 但是后来人们混淆了他和时间之神———克洛诺斯 (Kairos) 的名字, 于是克洛诺斯就成了手持镰刀的神。时光戳破了青春颊上的光艳, 在美的前额挖下深陷的战壕, 自然的至珍都被它肆意狂啖, 一切挺立的都难逃它的镰刀…… (第60首) [5]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 在时光的利刃下, 亮丽的青春、美丽的容颜、大自然产生的奇珍异宝及这人世间的一切都在劫难逃。在它的横扫下, 一切的一切包括人类都会被割除、清扫, 最终荡然无存。这无疑体现了具有摧毁力量的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微不足道的人生短暂即逝。这种恐怖的“镰刀”形象在莎翁的诗句里面比比皆是, 而人类面对它, 往往是无比渺小, 任由割除。

时间毁灭青春和美。“时光戳破了青春颊上的光艳, /在美的前额挖下深陷的战壕, /自然的至珍都被它肆意狂喊, /一切挺立的都难逃它的镰刀:” (第60首) “美, 她的活力比一朵花还柔脆, /怎能和他那肃杀的严重抵抗?” (第65首)

时间具有强大的破坏性。“饕餮的时光, 去磨钝雄狮的爪, /命大地吞噬自己宠爱的幼婴, /去猛虎的颚下把它利牙拔掉, /焚毁长寿的凤凰, 灭绝它的种, /使季节在你飞逝时或悲或喜;/而且, 捷足的时光, 尽肆意地摧残/这大千世界和它易谢的芳菲” (第19首)

时间能把美丽的夏天带入狰狞的冬天。“因为不舍昼夜的时光把盛夏/带到狰狞的冬天去把它结果;/生机被严霜窒息, 绿叶又全下, /白雪掩埋了美, 满目是赤裸裸:” (第5首)

时间能把美丽的容颜破坏得荡然无存, “当四十个冬天围攻你的朱颜, /在你美的园地挖下深的战壕, /你青春的华服, 那么被人艳羡, /将成褴褛的败絮, 谁也不要瞧:” (第2首)

同时莎士比亚还强调了时间的短暂性。“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滚向沙滩:/我们的光阴息息奔赴着终点;/后浪和前浪不断地循环替换, /前推后拥, 一个个在奋勇争先。” (第60首)

面对无情的流逝的时光, 莎士比亚发出呐喊:“哦, 别把岁月刻在我爱的额上, /或用古老的铁笔乱画下皱纹:/在你的飞逝里不要把它弄脏, /好留给后世永作美丽的典型。” (第19首) [5]

莎翁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时间的感叹和痛斥, 而希望用各种方法能够抵抗时间, 战胜时间。那么即使时间稍纵即逝, 光阴瞬息万变, 美的东西仍然有可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永生, 并且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从而体现人类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连续性。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的人文观

在描绘时间这个主题的同时, 莎士比亚通过歌颂友谊、爱情和诗歌的美, 来抗衡时间, 体现的是以托勒密天文学为基础的天人对应说。[5]具体来说, 大宇宙一年有四季, 而小宇宙同样也有四个时期:童年、青年、壮年和暮年。但是大宇宙的四季不断延续, 如同神具有不朽性, 人的四个时期却是直线性的, 最终消亡, 所以人会产生疑惑, 会追求不朽和永生。

莎士比亚的诗句中体现了关于永恒的探讨。最典型的是第18首, 诗人把友人比作夏天, 觉得友人的夏天不会终止。表达了对于永恒的美好愿望。

同时莎士比亚也不断把小宇宙和大宇宙进行比较, 比如在第116首中, 莎士比亚利用“把人的情感或者肉体之爱比作月下世界的海涛和风暴, 把人的理性或精神之爱比作坚定不移的恒星, 有力地说明了精神之爱的本质”。[6]

而上面分析的“美”的主题中的爱情和友谊刚好对应了此处的肉体之爱和精神之爱。这里的大小宇宙不同意象的比较, 莎士比亚用诗歌造就了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 让读者多层面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在这种比较的基础上, 诗人仍然提倡的是现世积极的生活, 歌颂其象征“真、善、美”的友人, 并不断地劝告他珍惜青春, 及时行乐, 结婚生子, 因为只有把握当下的生活, 理解生活的真谛, 延续自己的美, 那样人类的美才能世世代代流传, 达到和大宇宙一样的延续不断, 获得一种永恒。他指出人也要像神一样创造诗歌的小宇宙, 通过诗歌来达到永恒。根据人文主义的观点, 诗歌传播和颂扬人类的美, 并使得美不断延续。这种大小宇宙的对应理论, 正是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来源, 在同时代的诗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强调时间的破坏力和无情性的基础上, 歌颂了爱情、友谊和诗歌的美, 作为与时间的对照, 流露出了诗人希望利用这三者的美来抗衡时间的愿望。虽然人生短暂、逝者如斯, 莎士比亚的诗句对于今天的读者仍然有无限的魅力, 因为它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积极的人生观, 即抓住现在, 不负青春, 体现出来的是人文主义的宇宙观, 即战胜时间, 获得永恒。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 莎士比亚和其他人文主义者一样, 坚持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 反对以“神”为中心的论调。也就是说, 他坚持用以“人”为本的观点去反对神的权威, 试图把人们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 歌颂了人的尊严、价值及智慧的潜能和力量, 强调了人的创造力, 抨击了对人的贬抑, 突出和深化了其十四行诗的“时间观和人文观”, 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是人文精神是永恒的”的这一思想。

参考文献

[1]吴笛.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 2002 (3) :88.

[2]吴群英, 葛加锋.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时间主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4 (1) :62-66.

[3]李赋宁.英语学习指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4]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51, 239.

[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十四行诗集[M].梁宗岱,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篇4: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关键词:莎士比亚 诗歌 人文主义思想

引言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比较出名的戏剧天才,一生中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明显地展示出来,对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颠覆。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新颖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他的创作风格对传统的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创作模式是一种颠覆。在他的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生活有很大联系。

一、莎士比亚简介

提起英国文学,莎士比亚是一个不可不提的文学家,丰富作品内容及无穷韵味,使他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被看成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一个好的文学家往往能够通过他的笔对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还原,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这样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幅英国现实社会的图像。莎士比亚的各种历史剧本,是对战争的一种反对,是对统一的一种渴望,也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而他的喜剧中,很多都对人性的乐观主义进行真实的反映,还有他的悲剧,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与人文主义相关的运动在西方社会中逐渐普及开来,人文主义对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当时很多人都开始对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分析,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莎士比亚文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中,那些人文主义思想的情感往往都十分细腻,也十分丰富,是人文主义运动中所倡导的人们在生活以及生命中应该有的精神。但是在分析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时,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下,还有很多人的人文精神达不到一定的层次。

二、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解读

(一)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这个词语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个性以及思想的自由解放,对于传统的宗教主义和经院哲学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对人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肯定。但是人文主义思想并不只限于文艺复兴时期,也不只是在欧洲地域,从世界文学发展层面上来看,人文主义思想在很多国家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十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伴随着人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对自我价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性的追求也成为人们的独立追求之一,也是人们对生命本真进行感悟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包括了很多内容。

莎士比亚在一生中创作了两首长诗,即《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同时还有一百多首十四行诗,其中包含了他对爱情的歌颂、对友情以及人性中的真善美的赞扬,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这些诗歌中都有深刻体现,这个时期几乎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及艺术风格逐渐形成的时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因此他的诗歌中也体现了较多的积极向上的力量,洋溢着一种乐观的精神和态度。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以优美的旋律及动听的言辞对世界上美好的情感进行歌颂,对很多读者的心灵都是一种重要洗涤。

(二) 莎士比亚诗歌中人文精神的解读

1.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美好爱情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正好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人的思想以及意识在不断发生改变,封建统治不断受到挑战,人们也逐渐形成各种新的观念。对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都希望可以从传统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追求自己婚姻的幸福。幸福的婚姻和爱情就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在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这种美好爱情的影子。人文主义者对爱情的追求往往是十分投入的,追求爱情是人们的天性,人们也可以对爱情进行享受,爱情是纯洁的、自由的,而且也是高尚的,这种全新的爱情观念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重要的体现。在对爱情进行描绘时,他采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将很多现实中的意象与爱情结合起来,比如他将爱人比作是太阳、夏天及自然界中的各种美好的事物。但即使是这样,他也觉得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与爱情比起来还是逊色的,因为他认为爱情是完美的,没有瑕疵的。与此同时,莎士比亚诗歌作品中的爱情观也与当时社会上的爱情及婚姻观念有很大不同。传统的观念认为是父亲给了孩子一切,给了生命、相貌、财富等,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命运是可以决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意义,开始具有自我觉醒的意识,因此想要为自己思考,想要为自己说话,这种新思想和传统思想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作者在作品中深刻地阐述了封建传统的思想对女子的婚姻及爱情进行束缚的现象。即便在这种束缚下,很多年轻人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他们为了自己而活,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而活,因此莎士比亚对这种态度进行了赞赏,这也是他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

2.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两性观

人文主义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男女平等,莎士比亚在诗歌中对男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女性的地位进行肯定,因此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而明确。文艺复兴时期,即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西方的社会形态出现了一些变化,即從传统的封建主义逐渐向资本主义过渡,由于社会体制的改革,使得夫妻关系有所改善和加强,这使得妇女的地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但是由于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的提升还是有限的。在夫妻关系方面,女性仍然是男性的一种感觉附属品,在实际的生活中,她们并不独立。在婚前,她们的地位相对要自由一些,但是结婚之后,由于家庭中大多还是由男人做主,因此自己本身所拥有的一些合法的权益反而都消失了。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两性关系仍然是不平等的,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对两性关系进行了很好地阐述,他认为在任何一个时代,女性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完全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是能够实现自我的,无论这个时代的背景是不是男权社会,无论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高不高,这其实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是对女性地位进行肯定描绘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莎士比亚的很多诗歌作品中,对两性关系的描绘仍然是有一定局限的,这是由于长期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所导致的,尽管莎士比亚想要表现一种现代化的思想和理念,但在实际的社会和背景中,这种思想和理念往往得不到深刻的赞同。

3.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真挚友谊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十四行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献给他的一位朋友的,在他的生命中,他将友谊看得很重,莎士比亚在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性之间的斗争,那种虚伪的现实及勾心斗角的生活让他觉得生活十分残酷,因此他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十分重要。他的一生中结识的要好朋友并不多,但这种纯友谊对莎士比亚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诗歌中自然会对这种情感进行描绘。当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纯友谊并不容易得到,莎士比亚认为的纯友谊很多时候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当时的英国社会透露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恶劣的本质,因此在资产阶级背景下产生的人文精神是不纯洁的,而莎士比亚所希望的那种精神则是一种妄想。尽管如此,莎士比亚在对友谊进行描绘时仍然是怀着一种自信的态度,去挖掘和宣扬,并且在不断地发掘这种纯友谊带来的变化,他对现实社会的乐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4.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性光辉

莎士比亚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思想知识,还能够唤起读者的自主意识、精神及观念,可以唤起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忧患意识等,对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作品中,浓厚深沉的人文精神,更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不断流传,使得后来的文学创作、社会发展都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及凝聚力。莎士比亚的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的感情,在他的笔下,人性是充满着自尊、自信及友爱的,他不掩饰、不做作,对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进行描绘,尽管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当时的社会现象有很多不相符的东西,但是他仍然会对人性的光辉进行真实的反映。比如他在诗歌中采用了夏日、鲜花、光荣等词汇,来形容人性的本质,他用经典的作品来描绘人性中的真挚的一面,因此使得她的诗歌也赋予了更多的美与善。

结语

人文主义精神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作品中,人文主义精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对爱情、友情的歌颂,对人性的本质的阐述等,这些都是莎士比亚的人性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正是由于在他的作品中有人性主义精神的体现,因此才使得其作品的内容以及主题更加深刻,更耐人寻味。语

参考文献

[1]劉爱兰.从十四行诗看女性美的本质演变——从莎士比亚、史宾塞到弗罗斯特[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2]江洁.残酷的幽默 含泪的微笑——试评《李尔王》中的喜剧元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篇5: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威尼斯商人》,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重要作品,下面我们从《威尼斯商人》这一作品中聊聊莎士比亚宗教思想的宗教思想。

在中国,长期以来《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被看做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代表,并且受到极大地肯定与赞美。但是,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他们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关照下,将这部作品视为莎士比亚所创作的一部悲剧。两种不同的阐释与解读,其原因不仅在于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更在于作品本身的复杂性与内在思想的多重性。而对于《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其重要意义恰恰能给予这部作品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进而让人更深切的理解莎士比亚的宗教思想。 《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包含两条线索,其中以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纠葛为主线,在讲述“一磅肉的故事”的同时,集中探讨了关于金钱、友情的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多数中国研究者认为《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金钱与爱情之间的关系,探讨人对待金钱应有的正确态度:“人要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能成为它的奴隶;财富要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而不能让它去毒害和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1]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无道理,作品中也提到关于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两人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夏洛克放债收利、聚敛财富,安东尼奥则慷慨大度、乐善好施。但如果以此为据认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矛盾的根源,并认为戏剧表现的是正确的金钱观的话,就不免流于肤浅。

实际上,导致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矛盾对立的真正根源在于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之间的对立。夏洛克作为威尼斯的犹太人,信奉的是犹太教,我们知道“自基督教在欧洲许多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以来,各国统治者和教会对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进行了残酷打击,以‘邪教’、‘出卖耶稣’罪行掀起了一次次反犹浪潮”,[2]所以夏洛克说:“我恨他(安东尼奥)因为他是个基督徒。”另一方面,“法令规定基督教徒不允许从事有息贷款活动”,这其实是安东尼奥作为基督教徒借钱不收利息的一个外在原因,这就更加重了夏洛克的记恨:“那个傻子借钱给别人不收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干借贷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同时安东尼奥站在基督徒的立场上,对于犹太教徒用放贷取利的行为丝毫不能容忍,以致当众辱骂夏洛克、侮辱他的民族。而其实按照犹太教规定“犹太教对外邦人放贷是允许的(见《旧约》‘申命记’第23章)”。所以,《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夏洛克所信仰的犹太教与安东尼奥所信仰的基督教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结构”戏剧故事的内在依据。莎士比亚正是通过两个商人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了不同宗教信仰与宗教精神之间的矛盾斗争,并在这种关照中,表述了自己的宗教思想。

从《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的整体思想内容来看,莎士比亚是有着基督教的思想倾向的。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各自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夏洛克身上所具有的贪婪、自私、吝啬的品性,如他称不取利钱的安东尼奥是“傻子”,“我家里容不下你这么个食量大的人”等等。而安东尼奥却慷慨大方,为了朋友可以倾囊相助,还帮助受夏洛克盘剥的人。莎士比亚就是在这种对比中总体上肯定了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基督徒,并表明了基督教优于其他宗教的看法。但莎士比亚同时也指出了它们的偏狭性。这在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是通过较为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将作品以“安东尼奥借贷”和“法庭斗争”两个点来分成前后三个部分的话,这三部分可概括为:安东尼奥辱骂夏洛克、夏洛克怀恨在心/安东尼奥借贷、夏洛克企图谋害其性命/夏洛克败诉受惩罚。在这三个部分中莎士比亚的态度是“一波三折”的。

首先,在第一部分中莎士比亚表达了极为同情并理解“异教徒”夏洛克的倾向,同时展现了安东尼奥信奉的基督教精神的偏狭性。在作品中,夏洛克具备两个身份:放高利者身份和犹太教徒身份。对于放高利的夏洛克,莎士比亚是理解的;对于犹太教徒身份的夏洛克,莎士比亚又是同情的。莎士比亚曾给予夏洛克两次“自白” 的机会,第一次是为自己从事高利活动的的辩驳:

当雅各替他的舅父拉班牧羊的时候……拉班跟他约定,生下来的小羊凡是有条纹斑点的,都归雅各所有,作为他牧羊的酬劳......这个狡狯的牧人就乘着这些毛畜正在进行传种的当儿,削好了几根木棒,插在母羊面前,一到生产的时候,产下的小羊都是有斑纹的,所以都归雅各所有。这是致富的妙法,上帝也是祝福他,只要不是偷窃,会打算盘面总是好事。

在这里,夏洛克引用《旧约》雅各为拉班牧羊的故事,只是想证明自己追求的高利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实际上,这也代表了曾经从事商业活动的莎士比亚的观点:商业活动应该是合法的、讲信誉的。因此,莎士比亚对于从事高利活动的夏洛克是理解的。但是基督徒安东尼奥的回答却是:“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为自己辩护哩”,实际上,《圣经》不仅仅只是基督教的信仰,也是犹太教的信仰,既然如此,犹太教徒夏洛克为何就不可以引证《圣经》呢?这其实正表现了安东尼奥的狭隘的宗教精神,“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基督徒以正统宗教分子自居,对异教徒显示了憎恨的偏狭宗教情绪”,[3] 同时《威尼斯商人》创作的时候,正直英国反对犹太人的高潮,莎士比亚在剧作中表现了这一时期的趋势,却没有肯定这种“反犹“浪潮,在作品中给予犹太人夏洛克第二次“辩解”的机会:

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 这一大段话是受欺辱的夏洛克的发泄,在指责与控诉中指出了基督教的虚伪与偏狭:宣扬“仁慈”、“博爱”、“宽容”的`基督教对于“异教徒”为何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安东尼奥对于自己的朋友可以倾囊相助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为何对于夏洛克就不能有哪怕一点点的理解?归根结底,这都在于基督教精神本身的矛盾性、狭隘性,安东尼奥长期的对夏洛克进行欺辱的行为,从正面表明了基督教违反了“要爱你的仇敌”的教义,也正因如此莎士比亚评判的天平稍稍倾向于夏洛克,在对夏洛克“总体否定中给予了同情与理解”,也在对安东尼奥“总体肯定中指出了不足”。所以,在戏剧的第二部分里,安东尼奥要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夏洛克要索取一磅肉,这是受欺负受压迫的夏洛克进行的反击报复,只不过他的报仇行为“有点过”。

第二部分的戏剧内容则是着力否定夏洛克的暴力行为,这也是莎士比亚站在基督教思想立场上的评判。在莎士比亚看来,从事收取高额利息的活动是合法的,但是企图谋害人性命的行为则是不合法的,在两人的借贷关系之中,夏洛克可以获取高出原先几倍的赔款,但不可企图借此谋害安东尼奥的性命,这既不符合基督教的精神,也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莎士比亚运用整个戏剧情节的走向,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勿以暴力抗恶”,如果夏洛克用相对正当的行为对安东尼奥进行反击报复的话,那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夏洛克狡狯、阴险的企图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反击,而成为一种不理智的、疯狂的“魔鬼”行径,因而他最后理应要为自己暴力的、狠毒的行为“买单”,没收其部分财产也是夏洛克为自己行为所应当付出的代价,我们只能说这在基督教占正统地位的时期,夏洛克最后败诉受惩罚的结果是他的“咎由自取”。

最后在第三部分莎士比亚以一种喜剧性的结尾结束了整个戏剧故事。当公正的“法官”鲍西亚指出了夏洛克的罪行的时候,根据威尼斯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外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他的财产的半数应该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半数收入公库,本人的性命由公爵大人定夺”,这时夏洛克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要受到法律严厉的惩处,尽管公爵大人免除了他的死刑,但是根据法律要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对于夏洛克来说无疑是悲剧性的,可是“公正的法官“莎士比亚在戏剧故事将近结尾的时候又一次彰显了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精神:安东尼奥在经过一场“官司”之后似乎受到洗礼,他请求公爵免予没收夏洛克的一半财产,只要夏洛克改信基督教并承诺女儿杰西亚拥有财产继承权。从先前辱骂、欺凌夏洛克,到现在对企图谋害自己性命的仇敌不计前嫌、坦然接纳,展现出的是真正意义上仁慈、宽容的基督教精神,也体现了莎士比亚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对夏洛克的一点点“偏爱”之情,否则戏剧的结尾就应该是判处夏洛克更坏的、被处死的结局。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呈现对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两人这种复杂的、矛盾的态度,从中“苦心”传达一种力图剔除偏狭的基督教思想的宗教精神,也就是一种基于基督教又高于基督教精神的宗教思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类的爱”和“勿以暴力抗恶”的宗教思想。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莎士比亚研究》,王维昌著,安徽文学出版社,,146页.

[2]转引自《中西文化语境里的莎士比亚》,李伟民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3页.

篇6:天鹅湖故事体现的人文思想

一.引言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了这个名族的性格,同样的某个艺术便会反映这个时代人的思想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特征。可以从两方面来阐释这个说法:即人创造艺术文化,艺术文化服务与人并显示人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看懂了某个时代的文化,就可以看懂这个时代的人的生活特征以及心理特征。

二.正文

(1)芭蕾舞的起源

芭蕾舞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芭蕾艺术是 在古希腊的舞蹈、古罗马的拟剧表演和意大利的职业喜剧、中世纪的杂耍艺术、法国和意大利宫廷舞会上的舞蹈以及欧洲各国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形成的。古典芭蕾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最早的芭蕾是“席间芭蕾”。第一部完整的芭蕾作品《皇后喜剧 芭蕾》,1581年在法国问世。《皇》使芭蕾以固定的形式站稳了脚。这部作品首次增加了舞蹈的尾声,它成了宫廷芭蕾的一种传统。启蒙芭蕾 17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对欧洲芭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芭蕾从歌剧的余兴节目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戏剧情节的一种艺术。芭蕾舞史上最早一部反映第三级平民生活的舞剧《关不住的女儿》。

浪漫芭蕾:是指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芭蕾舞艺术。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演出形式上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 7

一些卓有 建树的舞蹈理论家、舞蹈作品和舞蹈 表演艺术家。舞蹈作品:《仙女》、《吉赛尔》、《葛蓓莉娅》 舞蹈理论家:维甘诺、卡洛.布拉西斯、泰奥菲勒.戈蒂埃。芭蕾舞表演艺术家:玛丽.塔莉奥妮、范妮.爱尔斯兰、奥古斯特.布农维尔。第一个立起脚尖的芭蕾舞蹈家:玛丽.塔莉奥妮。

俄罗斯芭蕾:19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俄国肩上。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塔利奥尼父女、佩罗、圣·莱昂等人的表演和编导活动,特别是布农维尔的学生约翰逊(在圣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学活动,向俄国舞蹈界传授了法兰西、意大利两大舞派的精华,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在剧目建设上,玛蒂帕和伊凡诺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柴可夫斯基通过《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实现了舞剧音乐的革新,使音乐成为舞剧中塑造形象、叙述事件的基础,启发和丰富了舞剧编导的舞蹈交响化的思想。《天鹅湖》第二幕达到了舞蹈诗的高峰,被奉为交响化舞蹈的范例。以后又有格拉祖诺夫写出的《雷蒙达》(1898)、《四季》(1900),这些作品在继承浪漫主义芭蕾传统的同时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传统。

(2)《天鹅湖》的创作历史以及《天鹅湖》故事简介

a.天鹅湖的创作历史

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联邦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可夫斯基最

/ 7

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b.天鹅湖的故事梗概

第一幕,城堡的庭院

老国王去世,齐格弗里德王子不久即要继承王位,因此必须要举行大婚。王子深恐失去自由,更不愿娶一位不为自己所爱的人,为妻。

在王子21岁生日之际,他和朋友们在城堡的庭院中聚会,王子得到了一张弩。王子的仆人班诺安排了宴会想尽力让王子快乐,不料王后突然驾到,她对这种大肆喧闹的宴会大为吃惊,提醒王子王宫还处于国丧期,不日就要迎娶新娘。王后说完离去,留下了沮丧的齐格弗里德。班诺让两名交际花跳舞去取悦王子,乐起舞兴时,班诺也热情地起舞向未来的国王祝酒。舞终人散,一行天鹅结对从王子的头顶飞过,班诺建议王子试试新弩。他们朝天鹅飞去的方向猎捕追去。

第二幕,月光下的湖畔

齐格弗里德和班诺来到了湖边,王子遣班诺去寻找天鹅。独自留下的他引起了恶魔罗斯巴特的注意。

/ 7

突然一只天鹅靠近,齐格弗里德惊奇地看到一只端庄高贵的天鹅慢慢变成了娇美的婷婷少女。美丽的少女向英俊的王子讲述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原来,她是一位名叫奥杰塔的公主,可恶的魔王将她和伙伴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深夜才能恢复人形。惟有坚贞的爱情才能破除邪恶的魔法。王子坚信公主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魔王在一边偷听被发现,齐格弗里德欲射杀他,奥杰塔向王子求情不要杀死魔王,否则符咒将永不能破除。奥杰塔警告王子如果他违背了爱的誓言,她将会永远做一只天鹅。黎明破晓,王子发誓要将她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发誓对这永恒的爱永远真心。奥杰塔和她的同伴变回天鹅回到了湖里。

第三幕,城堡内的舞厅

各国佳丽云集,齐格弗里德王子必须从三位公主中挑选出一位未婚妻。她们为王子献舞以讨欢心,可是他的思绪不在她们身上,拒绝做出选择。响亮的号声响起,宣告来了两位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他们是恶魔罗斯巴特伪装的使臣和他的女儿奥吉莉娅。罗斯巴特把奥吉莉娅变成和奥杰塔相似的样子,王子被貌似奥杰塔的不知身份的来访者迷住了,他深信舞池中的就是他那位天鹅公主。

正当王子和奥吉莉娅共舞时,奥杰塔在窗口出现,她祈求王子记起对她的誓言,但此时的王子已被魔王的符咒迷惑分

/ 7

神。王子在魔王的要求下举手对奥吉莉娅许下爱的誓言——魔王的阴谋得逞了,奥杰塔绝望地呼喊离去。顿时电闪雷鸣,舞厅里一片混乱不堪,王子绝望地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他已对别人再次承诺了爱的誓言。受到欺骗的王子冲出去寻找真正的奥杰塔。

第四幕,湖畔

伤心的公主回到天鹅湖畔伤心欲绝。魔王则制造了一场暴风雪阻止王子前去寻找奥杰塔。

齐格弗里德最终找到了奥杰塔,并得到了公主的原谅。然而,天快亮了,王子和公主就要天各一方,再也不会有破解符咒的可能。奥杰塔和王子决定不能同生,但求同死。魔王现出了狰狞的面目,将公主和姑娘们变成了天鹅漂流在湖面上。悲愤的王子和公主跃入天鹅湖中,顿时,魔王的魔力消失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坚贞的爱情战胜了万恶的妖魔,魔王也最终死去。天亮了,王子和公主在另一个世界相依相偎,沐浴在旭日的霞光中。

(3)《天鹅湖》故事的人文思想

《天鹅湖》的故事源于中世纪德国的童话故事《天鹅池》,而中世纪的欧洲的特点是教会、骑士与封建主义,基督教教会笼罩着整个思想界控制着教育、思想、哲学,并且通过裁定一个人的信仰来控制世俗世界,同时,他们也是中世纪唯一掌有

/ 7

文化的群体。骑士与封建制度是中世纪世俗世界的主要政治结构,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封君赐予封臣土地并承诺保护封臣,封君又有自己的封君,封臣又有自己的封臣,封臣只效忠于自己的封君,而对自己封君的封君没有义务,即所谓著名的“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样的一个垂直结构构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总的来说,这个时代是黑暗的、愚昧的、落后的。

《天鹅湖》故事,便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魔王罗斯巴特便是那些封建主还有教会的象征,白天鹅奥杰塔便象征了那些受苦受难的穷苦人民,而勇敢顽强的王子便是广大人民心中渴望出现的拯救广大受苦人民的英雄形象。黑天鹅奥吉莉娅便是那些统治阶级的帮凶,从故事中可以看得出,奥吉莉娅并不是真心的爱齐格弗里德王子,她只是想要占有王子,最后她发现自己并不能得到王子的真心的时候她要求魔王杀死王子齐格弗里德。奥吉莉娅表现出的是和魔王一样的贪欲,他们对美好的事物完全不会保护,他们完全没有怜悯之心。白天鹅奥吉塔的形象便是美好的事物,寓意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当然更加侧重于美好的爱情。王子便是美好生活的保护者。虽然说故事是感人的,但是结局一样的悲催。王子和白天鹅最后殉情而死。美好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说明创造美好的生活要有牺牲,要付出代价。但是魔王还有他的女儿最终也被打败,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欧洲的中世纪也最终宣告结束,同样的、6 / 7

俄国沙皇的统治也会结束。邪恶的势力是战胜不了正义的,人们最终过上了好的生活,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我们在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得同时也要记住那些为了正义与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作斗争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三.结论

艺术来源于人而服务于人,这就体现了艺术的价值。《天鹅湖》故事反映的是哪个混乱的欧洲中世纪,那个凌乱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普通人民饱受压迫和欺凌,人民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的生活。反对封建主的压迫,在思想上反映出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上一篇:烈士追悼词范文下一篇:深秋落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