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作品分析

2024-05-20

莎士比亚作品分析(精选8篇)

篇1:莎士比亚作品分析

《第十二夜》(或《各遂所愿》)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约作于16,全剧五幕十八常主要情节是: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向奥丽维亚小姐求爱,屡遭拒绝。这时,一对孪生兄妹航海到伊利里亚,在附近海上遇难。妹妹薇奥拉改扮男装,投身奥西诺公爵家中为侍童,并充当了代他向奥丽维亚小姐求爱的使者。奥丽维娅对女扮男装的薇奥拉一见钟情,而薇奥拉却偷偷爱上了公爵。后来,奥丽维亚碰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以误就误地结成夫妇。公爵也和薇奥拉终成眷属。全剧以兄妹相聚,情人结合而告终。

看莎翁作品,不论悲剧还是喜剧,其中关系爱情的内容都有举足轻重的成份,这篇作品也是如此,因为爱是人类的太阳,爱情是生活的阳光。但这篇故事,似乎是些没事找事的无聊把戏,其与社会性和现实意义都不大贴近,好像在反映人们爱情或人性中可笑的成份和弱点。比如管家马伏里奥对主人奥丽维霞的爱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而迷了心窍的笑料;而安德鲁爵士对奥丽维霞的爱也是昏了头的疯狂之举。

奥丽维霞这位已故伯爵的女儿,因其富有和美貌还让一位大公爵(本地的统治者)害着百折不回的单相思。因她爱着的薇奥拉是爱慕公爵(却还要苦苦为公爵与她牵线撮合)的女扮男装者,最后是天公作美,把面孔、声音和装束都与薇奥拉相同的薇奥拉的哥哥瑟巴斯辛替换给了她做真的如意郎君。这对儿形同一人的兄妹,是遇海难分散后分别被船长安东尼奥相救脱险又相援求生的。当公爵得知对奥丽维霞的爱永无结果而又发现薇奥拉原来是爱着他的女儿身之后也就转爱给薇奥拉了。第三对成双的是奥丽维霞的叔父托比和她的侍女玛莉霞,他俩没有感情基础,但地位和等级还算相当。他们结合的理由也不充分,只是托比这个寄于侄女奥丽维霞篱下的空白爵士,为作践看不上眼的管家马伏里奥而让玛莉霞写了一封奥丽维霞向马伏里奥示爱的假信。因此仅仅为酬劳玛莉霞,托比才决定与其结婚,真是玩笑一样,其实又不是玩笑。

本来爱情就是没有界线的:它不分等级职业,不分地域肤色,不分长幼学识;爱情也是不守教条的:它没有公式,没有程式,没有套式;爱情还是不讲条件的:它不要求等价交换,不要求前因后果,不要求礼尚往来。然而,人类生活不能没有爱情,而爱情不能没有道德,爱情不能没有法则,爱情不能没有理解,爱情不能没有奉献……爱情不是****,也不是情爱,但爱情不能没有真,不能没有情,不能没有爱。

以书为苦海之舟,用不断看书来救渡沉溺的生命,这样的危难似乎告一段落了。心中的爱和怨,痛苦和绝望都精疲力竭地昏睡过去了,我也就能安下心、睡得着了。得房是血到渠成,没什么好惊喜的;离婚也是情去缘散,没什么可放不下的。有风雨飘摇时的沉坠,就会有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时的解脱。求生的本能被生命的极限弹回,继续优生劣汰;疲惫而脆弱的心难以承受久负的厄运,再度柳暗花明;啼血的杜鹃染红寒冷的黑夜,躺在橄榄枝上的巢中梦想成

篇2:莎士比亚作品分析

观莎士比亚作品有感

——记《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

《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无论是人物设置、情节冲突、还是语言和主题意蕴都精妙至极,是我最喜欢的莎翁作品。下面我就谈谈我较感兴趣的几点:

一.连环死亡扣

一个复仇的故事自然意味着有杀戮、有死亡,这也正是其悲剧性的显现。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安排一个个主要人物相继死去,而且他们的死是彼此联系的,并由此推动复仇故事的开展,也就是说,这些人物为了这个故事完成而“不得不死”。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串精妙的“连环死亡扣”。

①是先王之死。老哈姆莱特被弟弟克劳狄斯毒害致死,由此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正因为他死了,才有了克劳狄斯登基为新王,王后改嫁,哈姆雷特由无忧无虑的王子成为一个延宕的复仇者的转变。他的死是故事的源头,是一切死亡的开端。

②是波洛涅斯之死。波洛涅斯是躲在帷幕后偷听哈姆莱特和王后谈话时,被哈姆莱特误认为是克劳狄斯而一剑刺死。他的死充分说明了哈姆莱特的仇恨与冲动。而且,作为克劳狄斯派来刺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疯的权臣,他代表了新王一派的黑暗势力。同时,也正是波洛涅斯的死,为后面的其子雷欧提斯对哈姆莱特的仇恨、其女奥菲利亚发疯做了铺垫。

③是奥菲利亚之死。奥菲利亚是非常让我心疼的角色,她美丽、天真又脆弱。一方面她深爱着哈姆莱特,她是哈姆莱特的爱情期待。另一方面,她又被克劳狄斯利用来刺探哈姆莱特,这使装疯中的哈姆莱特有苦不能言。奥菲利亚面对恋人的发疯以及老父被恋人杀死的打击下而精神失常,最后落水而死。她是必定要死的,因为她的柔弱、纯洁无法在肮脏的现实和残酷的复仇中存在。④是王后之死。过去在哈姆雷特心中,王后与先王的感情是完美的,高尚的。可是王后却在先王死后不到两月就改嫁。他将这视为背叛、不忠。这让哈姆莱特不相信女人、不相信爱情。然后当王后得知先王被害的真相时,她愧疚了,愿意隐瞒哈姆莱特装疯的真相,并在最后误饮毒酒,以死完成自己的救赎。她的死,护了自己在哈姆莱特心中的形象,也加深了哈姆莱特对克劳狄斯的仇恨,促使哈姆莱特最终刺死克劳狄斯。

⑤是雷欧提斯之死。雷欧提斯因为父亲、妹妹之死而与哈姆莱特结仇。这最终导致他在决斗中被哈姆莱特刺死并在毒发中与哈姆莱特互相宽恕。他持的涂毒的剑恰好暴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为最后哈姆莱特向新王复仇作了有力催化。

⑥是克劳狄斯之死。无可厚非,一场复仇的完成必定是仇人的消灭。克劳狄斯杀先王窃国,娶王后窃妻,并千方百计迫害哈姆莱特,这一切都注定了他的罪孽和哈姆莱特对他极度的仇恨。只有他死,才能使哈姆莱特这场延宕的复仇划上句点。

⑦是哈姆莱特之死。我认为《哈姆莱特》最大的悲剧性就在于悲剧主人公最后也死了。哈姆莱特为死去的父亲复仇而告别了过去的快乐王子生活,在延宕的复仇计划中,朋友被利用来监视刺探

他,奥菲利亚死了,王后死了,他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连他之前所有关于复仇的坚定信念与痛苦矛盾也随着克劳狄斯之死而不再。他的死,将整个故事的悲剧性推向最高潮,完成死亡连环扣的最后一扣。正如曹雪芹说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二.自我复仇、同归于尽——与《铸剑》的比较

①话说,向杀戮者复仇的同时,复仇者自己的双手也染上鲜血,成为新的杀戮者。这种变化即使一种向自我复仇的形式。

如同《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原本是一个快乐无忧的王子,在大学里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戏一开场,他就陷入不幸中,他崇拜的父王死去,母亲改嫁,坚贞的爱情,忠贞的友谊,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他忧郁地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在先王的鬼魂出现之后,他彻底成为一个复仇者而陷入矛盾痛苦中,“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在延宕的复仇筹划中,他认识到了新王统治的黑暗,朋友、恋人被利用来刺探自己,失去友情、爱情,王后误饮毒酒死后,他失去亲情。整个复仇过程中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变化即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信念的自我摧毁的过程,包括最后哈姆莱特的死,即归为整个复仇的终极。

而在《铸剑》中,鲁迅一开始就表现了主人公眉间尺善良,悯弱的性格。眉间尺听到老鼠的嘶哑声无法入睡,后来一只老鼠掉进了水瓮里死掉,他觉得自己仿佛是做了大恶,心里非常难受。这时他的母亲告诉他自己的身世与所背负的家仇,提醒他已经是十六岁了,应当具备一种成人的性情,做大事的性情,而替父报仇是迈向成人的一个重要举动。他母亲提醒他,“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可见,眉间尺要复仇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俗世生活,改变自己的性情,可以说小说一开始就暗含了复仇行为的自我指向性,对于他者的复仇首先必须指向自我,这是复仇的必然性开端。

《铸剑》中作为复仇精魂的黑衣人有这样一段话“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所加我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从这句话看来,他帮眉间尺复仇,也是实现自己的复仇愿望——毁掉他自己!与眉间尺报杀父之仇不同,黑衣服的复仇指向自身,根源于自身的绝望和对绝望的反抗。

②两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结局——同归于尽。《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刺死克劳狄斯后,也因为之前受了被克劳狄斯涂毒由雷欧提斯刺中的一剑而死亡。《铸剑》中,眉间尺最后是把头切下给黑衣人,在沸鼎里与仇人的头撕咬,最后黑衣人的头也加入进来,三个头稀烂在一起,分不开来。都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完成了复仇。

然后,哈姆莱特最后同归于尽的死是整部《哈姆莱特》悲中之最,而《铸剑》里三个头颅同归于尽的撕咬使这个故事荒诞、诡异而讽刺。两者的感情基调是不同的。

鲁迅说:“只有大痛苦,才可望有大欢喜”。同归于尽带来“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果,毁灭穷尽的背后是否暗含着新生的希望,这又是我们不可知的。

三.鬼魂复仇——与《窦娥冤》比较

鬼魂一旦出现,那必是有在人间不能昭雪的冤情。于是“鬼魂复仇”这个模式出现了。其本质是人把在现实中不能解决的矛盾寄予鬼魂的幻想中,来借此抒发不平与痛苦。

《哈姆莱特》中的先王鬼魂和《窦娥冤》中的窦娥鬼魂都成为各自故事的真相揭开者和复仇引领者。但两者在塑造鬼魂形象时,又不同。

窦娥的鬼魂从出场到结束,关汉卿都没有在形貌上对她有直接描写。从她“每日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急煎煎把仇人等待,慢腾腾昏地里走,足律律旋风中来”的出场镜头中可见这鬼魂只模糊有

人的影子,感觉很飘渺。关汉卿是没有拘泥于现实中人的具体形态来写的,转而忽略形貌而写神骨,重在表现窦娥鬼魂冤屈不已,忍泪复仇的内在精神意志。重点在“神似”。这无疑受到中国美学“以形传神”“形神合一”的思想影响。

而西方,想来强调的是再现、模仿,追求艺术的真实。于是,在先王鬼魂一上场,莎士比亚就对他的形貌做了细致描绘:“他身上的那副战铠,就是他讨伐野心的挪威王时候所传的;他的脸上的那副怒容,活像他那次在谈判决裂以后把那乘车的波兰人击溃在冰上的时候的神气”。这里,莎士比亚把鬼魂的形貌变得清晰可见,从而达到由形貌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先王鬼魂总是半夜就准时出现在城堡,为的就是等待儿子,告诉他真相而让他去复仇。其强烈的仇恨情绪是通过形貌和动作表现出来,达到“以象立意”的效果。

再来说说让我刮目相看的《威尼斯商人》,过去高中课本节选过法庭那一段,于是先入为主有了夏洛克贪婪刻薄,巴塞尼奥慷慨有义,安东尼奥仁慈善良的成见。但看过电影之后,我很欣赏导演对于影片开头宗教背景的叙述和对夏洛克这个人物的表现,颠覆了我过去狭隘的视角。下面就来说说“我眼中悲情的异教徒——夏洛克”。

夏洛克最大之悲在于他异教徒的身份,这也是那个时代犹太教与基督教对抗的悲哀。14世纪,反犹浪潮高潮。欧洲鼠疫肆虐,犹太人背上莫须有的罪名——瘟疫制造者。中世纪基督教对犹太人的迫害方式之一——隔都。即通过法律手段将犹太人赶到犹太区,使之与外界隔绝。“隔都”使犹太人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从业自由,但是他们却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顽强地生存下来。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职业——放高利贷,没有固定资产。然后这种致富方式是基督徒无法忍受的,财富没有改变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依然被视为劣等民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剧中夏洛克的出场是在一片混乱之中,犹太人被基督徒推入水中,挨打,当夏洛克呼喊安东尼奥的名字时,安东尼奥对其吐了唾沫,这是何等的侮辱。

夏洛克曾引用圣经中雅各为舅父拉班牧羊的故事,来证明按照契约收取利息是天经地义,而非欺诈和贪婪。他厌恶安东尼奥借钱不取息的做法,认为把威尼斯城里放债这一行的利息压低了。他说“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

他抱怨自己被看作是一个异教徒的社会地位,被人们所歧视:“犹太人没有眼睛吗?犹太人没有手、器官、感觉、情感或者热情吗?如果一个基督教徒误解了一个犹太人,他又应该怎样去对待这种遭遇呢?报复?我将会把你们教给我的罪行实施在你们身上。”

接着,他的女儿带着财产,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背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给他巨大的打击。而恰好安东尼奥的担保给了他报复的机会。这个时候,他不仅仅是一个悲情的父亲,更是一个异教徒对基督教世界压迫的控诉,是给犹太人争取尊严的斗士。

然后最后,一个孤立无援的异教徒在基督教的世界捍卫本民族的尊严只能是失败。比如看似“公平”的法庭上,公爵是站在安东尼奥一方的。“去个人,叫那个犹太人进来。”这里他连夏洛克的名字都没有叫,可见他是瞧不起夏洛克的。

莎士比亚用安东尼奥来表现基督教的“普世情怀”:“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于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是要他能够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

于是,夏洛克不仅仅失去女儿,失去财产,连宗教信仰都失去。犹太区容不下他,基督教世界瞧不起他,他彻底地被抛弃了,被剥夺了安身立命的保障,无异于死刑。

莎士比亚相信着基督教用博爱的普世情怀能够同化异教徒,从而让基督教发展成世界化的大宗教,这是出于他自己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于是戏中除夏洛克最终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改教外,还有两个犹太人心甘情愿地被基督教同化: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厌恶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夏洛克的仆人郎斯洛特无法忍受夏洛克的虐待,投奔基督徒巴萨尼奥。当然要说明的是,在同情夏洛克的同时,我们是不能要求莎士比亚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来看待宗教问题的。

篇3:朱生豪对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贡献

一、竭尽全力, 从宏观到微观的上下求索

在130年前的清末民初时期, 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被引入中国, 但当时的莎士比亚作品更多地被作为社会文化精英们的私人读物, 并未走向大众。从田汉1921年翻译并出版的莎士比亚剧作《哈姆莱特》直到1978年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出版, 在这期间, 对莎士比亚作品投入精力最多、提出见解最深、保持原意最好的唯朱生豪先生。可以说朱生豪的翻译作品真正做到了竭尽全力, 是在以热爱、崇拜甚至生命去翻译。

早在中学读书阶段, 朱生豪就接触了《凯撒大帝》和《哈姆莱特》的英文剧作片段, 在杭州之江大学学习期间, 通读了牛津版莎士比亚剧全集原作。在上海编译局工作中, 搜集莎士比亚有关资料几百种, 并进行了十数遍的研读。由此可见, 朱生豪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莎剧迷”。用朱生豪先生的话说, 戏剧比小说更有趣, 戏剧的结构更加紧凑, 人物更加鲜明。如果可以将好的戏剧作品搬上舞台当然是一件幸事, 但在当时的中国, 这种愿望确是无法实现的奢望。此时的中国舞台剧中充满了刺耳的音响、喧闹的锣鼓、炫目的色彩和嘈杂的声音。对于当时的中国舞台剧, 朱生豪极为厌倦和鄙视, 对其的批评比较尖锐。舞台剧的低品位也是促使朱生豪先生进行莎士比亚作品移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生豪先生对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典型性、现实性和人本主义给予了较高评价, 并在其精心撰写的《莎翁年谱》中将莎士比亚作品进行了“喜、悲、史、杂”四剧分类, 并以创作时间划分为“旧剧改编期、喜剧创作期、悲剧创作期和杂居创作期”四个创作时期。朱生豪先生十分推崇《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佩斯》和《奥瑟罗》, 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性刻画的细致, 人生多面的展现, 给予了高度评价。除了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充分肯定外, 朱生豪先生对于《仲夏夜之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结局, 提出仙童迫克象征着永久的青春;在琵菊丽丝、薇俄拉、罗瑟林、浦细霞等少女形象的刻画中, 寄托着青春岁月的向往和下一代的希望。朱生豪对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也十分推崇, 认为其中约翰·福斯泰夫这一典型泼皮的形象与《亨利四世》中约翰·福斯泰夫爵士具有一定关联, 可能为莎士比亚奉伊丽莎白女王之命塑造的。

朱生豪曾经向宋清如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 最愿意、最看重的是篇幅较大的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第三分册, 不仅是因为这是一部一气呵成的鸿篇巨制, 同时也是因为这一伟大的作品尚未来到中国。正是源于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热爱、熟悉和对引入莎士比亚作品的责任感, 才使朱生豪先生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更具真知灼见, 这是朱生豪先生勤奋努力从宏观到微观上下求索的最终结果。

二、韵律之美, 中西文化合璧的完美结合

朱生豪先生的翻译作品韵律感极强, 在朱生豪先生的书信中甚至曾将音乐看做最进化的语言, 同时朱生豪先生也认为缺乏韵律是文学作品缺乏生命感的根本问题。对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中, 朱生豪先生最大的创新和最独特的文体均在于对韵律的重视, 并将其视为超越文字的存在[3]33。朱生豪先生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韵律, 对我国新诗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朱生豪先生翻译作品的音乐性解读也是学习和研究朱生豪先生翻译现象的基础, 很多特殊词汇、古辞沿用、句式调整的创新翻译方式, 都在其统一的韵律风格下看起来更加合理, 读者在阅读中也丝毫不会感受到突兀和异常, 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感到亲切而自然。

莎士比亚剧作的诗体现象比较突出, 莎士比亚在创作中直接从生活吸取语言元素, 并以熟练的技巧与诗意进行糅合, 对于英语的语汇和意境均具有极大的丰富作用, 当时的素体诗已经逐步为了英语戏剧规范文体。而朱生豪先生所处的中国也处于白话文运动的风口浪尖, 胡适等重量级的文学巨匠的白话诗使白话文的文学性获得了迅速提升, 这也给朱生豪先生翻译庞大的莎士比亚剧作提供了大量元素和材料。朱生豪先生也曾有过诗歌断行对莎士比亚作品流畅性影响方面的顾虑。对《浮士德》, 朱生豪先生就曾有过诗歌的成分多戏剧的成分少的评价。为此在翻译过程中, 朱生豪先生摒弃了传统的格律诗, 而采取了白话诗和口语体散文的折中翻译方法, 并在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中逐渐摸索了适应素体诗和散文的翻译风格, 在保持原作诗意的基础上, 使剧中语言整体性更加突出, 翻译出了浑然天成的莎剧篇章。

由于中文和英文韵律的重大差异, 使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中的韵律变得较为困难。对此朱生豪先生创造性地增加了句末押韵的方式, 很好地解决了无法翻译素体诗音步整齐而产生的瑕疵[4]45。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 尤其是剧中青年男女恋爱中的素体诗和散文, 其语体原貌保持之好、诗化语言提炼之精, 都是现代翻译家们津津乐道的。在翻译虚词的设置上, 朱生豪先生往往不设在首句和末句, 而是精心镶嵌于句子中间,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在构建声音节奏过程中, 使句与句之间疏密得当, 语意清晰, 有效避免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阅读障碍。其翻译作品对中国戏剧语言和中国戏剧文体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三、大胆创新, 通俗与雅致的高度统一

在进行外文翻译中, 造词现象在所难免。梁实秋、卞之琳、曹禺等翻译大家均在翻译作品中均有造“新词”的现象。朱生豪先生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中大胆创新的造词现象也常有出现。但与其他翻译者不同, 朱生豪先生的翻译用词往往均有古雅源头, 很多词汇本身都曾是古用语, 这使读者在阅读朱生豪先生翻译作品时会感到通俗且雅致。

朱生豪先生具有十分扎实的国学基础, 文学气质中传统古诗文风格十分浓郁。国学大师夏承寿曾评价他的学生朱生豪读词极精到, 对于诗词的研究甚至达到了令自己感到羞愧的水平, 从“词宗”大师夏承寿的褒奖中可感受到朱生豪先生诗词功底的深厚。深厚的国学基础、镶嵌式的运用方式、白话口语的构词再加上娴熟的韵律运用, 使朱生豪先生翻译作品中创造出的新词具有更高的合法性。

朱生豪先生对于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贡献均不仅仅限于造词造句, 在文体观上更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抒情方式。欧式的句型和四字短语运用, 创新的语言元素使莎士比亚作品和中国传统诗词得到了完美结合, 创造出了极佳的抒情语境[5]51。毋庸置疑, 文学作为探索和表达情感的要素, 在其发展过程中审美作用日益提高,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实用语素。从这个角度看, 与其将朱生豪先生称为语言学家, 不如称之为诗人。朱生豪先生的贡献不仅语言表达能力的开发, 更有翻译中诗意的生发, 在英文诗歌和中国诗词迥异的风格中, 在两难取舍间, 朱生豪先生以个人风格使其获得了完美的统一, 使莎士比亚作品翻译找到了最佳的黄金分割点。在韵律学贡献方面, 莎士比亚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普通语言和下层方言和素体诗提炼成了优美的诗意语言, 其在语言美学方面的贡献绝不低于在文学层面的贡献, 在这方面朱生豪先生可以说是莎士比亚最好的异国知音。

32岁在贫困交加中英年早逝的朱生豪先生, 却用生命和执著为我国留下了32部莎士比亚优秀的翻译作品。如果用西方的文明标志来衡量, 莎士比亚是一座极高的山峰, 翻译不翻译得出来, 翻译不翻译得好, 在当时的中国和世界, 是文明和文化的双重考试。我们的近邻日本就曾以较早拥有了莎士比亚全译本为荣, 并对中国没有这样的译本表示轻蔑和讥笑。在日本铁蹄侵入中国的时候, 朱生豪先生以中国人特有执著精神, 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 翻译出了文学性、可读性极强的莎士比亚作品。这位译界楷模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优秀的莎士比亚译作, 更有一种品质、一种精神。这种品质、这种精神, 依然可以如其翻译作品一样, 瞬间俘获灵魂。

参考文献

[1]冯黎明.论西方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与影响[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吴洁敏.朱生豪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3]蓝仁哲.莎剧的翻译: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J].中国翻译, 2003, 24 (3) .

[4]李伟民.爱国主义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意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3) .

篇4: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莎士比亚 素体诗 修辞 个性化

一 素体诗营造的诗化意蕴

莎士比亚的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台词主体几乎都采用“素体诗”写成。素体诗是一种没有统一格式的诗体,以抑扬格五音步建行,韵文没有脚韵,十分接近自然语言。莎士比亚驯服了这种素体诗,打破原来统一拘谨的诗歌格式,用充满流动性和伸缩性的诗歌语言赋予戏剧的音乐性,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莎士比亚以他独特的诗人气质和诗人语言,给所有作品都蒙上了浓郁的抒情性。

莎士比亚的素体诗首先用来传递剧中人物的肺腑真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这样形容罗密欧的感情:“没有等你要,我已经给过你了/可是如果能再给,我仍旧情愿/它就是为了更多给你/我的恩情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我的爱就像大海那样深不可测,给得越多/我自己拥有得就越多,因为两者都是取之不尽的。”很明显,在对朱丽叶的炽热情感表达上,这样生动酣畅的诗歌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其次,为了充分发挥诗歌在戏剧中的表现力,莎士比亚让素体诗在他的作品中担当了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等多种重任。在《威尼斯商人》中,犹太商人说:“你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一块臭肉,而不是三千大洋。我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但会无比骄傲地说上一句:我乐意!”这段话既有商人语言和心理上粗俗、平常的内容,又使用了高雅、讲究的诗体形式,做到了语言上的雅俗共赏,还将一个自傲坚定、振振有词的犹太商人形象生动地立在了观众眼前。最后,莎士比亚还常常根据戏剧需要,创造性地打破诗体的限制,尽情发挥自由诗体在戏剧中的作用,给戏剧创造酣畅的情感表达。例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感叹道:“人类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动人的外表!/多么高雅的举止!/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聪慧上多多么像一个神灵!/世间最美的事物!/万物的灵长!/但是对我来说一个泥土塑造的生命算什么。”这段语言不限于字数,不限于韵脚,长短交错,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哈姆雷特心中激荡的强烈想法,哪怕只是没有逻辑的短句也要迫切地表达出来。

二 大量词汇构成丰富内涵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宝库,其词汇量的丰富是惊人的。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普及后,马文·斯佩瓦克教授借助德国电子计算机精确地统计出,在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词汇量达到了29,066个。这个数字是《圣经》词汇量的四到五倍,以至于有研究者提出,应该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同《圣经》一起共同列为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莎士比亚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是很短的,他如此庞大的词汇量从何而来呢?

1 借用

莎士比亚从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借用了大量的词汇,例如在“我是Misantropos,我憎恨人类”一句中,“Misantr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憎恨所有人的人;在“这是一个专注于学术细节(pedant)的男孩,没有人比他更加辉煌”一句中,“pedant”是法语中的一个词,指的是专注于细节的空谈家,擅于自我炫耀学问的人;还有丹麦语花环“krant”经过莎士比亚的引入用为“crant”,意思引申为“带着花环的少女”和“少女的纯洁美丽”。

2 合成

莎士比亚擅于灵活运用已有的词汇,将两个或者多个单词合成一个单词,这样的例子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例如:在《驯悍记》第一幕中有一句这样的台词:“is there any man has rebused your worship?”中的“rebused”是将“rebuke”(指责)和“abuse”(侮辱)合成了一个词,两个词语原本都有辱骂、诅咒、谴责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语气更加强烈,但是比原来更加简练,而且具有了幽默的效果;在《哈姆雷特》中,格特鲁德王后称哈姆雷特是“too-much-changed”(有太大变化的儿子);在《李尔王》中用在“conflicting”(矛盾冲突)前加了三个介词,构成“to-and-fro-conflicting wind and rain”,意为比暴风雨的冲突还要剧烈。

3 变换

莎士比亚对于词语的灵活运用达到了恣肆自如的地步,他常常不按照詞汇的标准语法来使用,使词汇在句子的具体使用中发生了词性的转变,这种不拘一格的方法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例如,在《麦克白》“which the false man does easy”中,形容词“easy”修辞“does”,实际起到了副词的作用。此外,用人称代词取代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用动词作宾语等违背语法常规的现象常有出现,使语言具有生动鲜活的色彩。

莎士比亚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英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语法,英语词汇也没有任何字典和词典可以查询,莎士比亚这种借用外来词汇、创造新词、赋予旧词汇新含义、词类活用等遣词方式,不仅成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也对近代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评论家乔顿所说:“伊丽莎白时代在词汇和结构上的自由运用是无所不包的,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三 多样修辞增强语言表现力

莎士比亚精湛的语言艺术还表现在他对多种修辞格的运用上。他毫不吝啬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隐喻、反衬、双关语、双重否定等多种修辞,相互交替,灵活变换,为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化戏剧主题而服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隐喻和双关语。

1 隐喻

隐喻是将自己的思维赋予在物体上,使物体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含义,隐喻经过人们思维上的内在逻辑传递了更多的内涵。莎士比亚十分擅于使用隐喻的修辞方式,使他的作品内涵变得厚重。例如,莎士比亚晚年的代表作《暴风雨》,隐喻的修辞方式几乎贯穿始终。主角斐迪南出场时,作者用了这样的语言“他是谁?是一个精灵吗?他这样美丽!我从来没有见过宇宙中竟然还有这样出色的人!”米兰达出现时,斐迪南也惊叹道:“神奇的姑娘啊!你告诉我!你是不是人世间的女子?”作者给了他们如此高的赞誉,表层含义是对两个人物美丽的外表和高尚正直的气质赞赏,用怀疑“宇宙”和“人世间”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表示他们代表了人类最高贵的品德。深层含义是对两个人物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的赞美和推崇,“天使”和“精灵”代表了作者渴求的“理想新人”。

2 双关语

双关语是一种常见的文字游戏:两个词或者词组具有相同的读音,但是含义却截然不同,使用其中一个词的时候,实际表达的是另一个词的含义,或者两个词的意义都要,从而取得一语双关的目的。双关语是莎士比亚语言的一个显著特色,他对双关语的钟爱几乎到了不加节制的地步。《无事生非》中双关语的灵活运用给作品增添了活泼俏皮的色彩,如贝雅翠丝和信使的对话中,信使使用“stuffed with ”是“填满、充满”的意思,但是贝雅翠丝接过话说“确实,他是一个酒囊饭袋”,这里就把“stuffed man”运用成了“吃得过多”的意思。从这个小小的对话里,我们看到了贝雅翠丝的机智睿智,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中广泛使用双关语,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双关语都起到了加强戏剧气氛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在《哈姆雷特》中,采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哈姆雷特对奥菲莉亚的感情“四万个兄弟的爱加起来,也抵不过我对奥菲莉亚的爱情”;在《麦克白》里,麦克佩斯踏着血泊登上了王位,作者贴切地比喻说“就像一个矮小的偷儿穿了一件巨人的衣服一样束手束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采用反衬的手法写“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样的心”、“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豺狼一样残忍的羔羊!”莎士比亚以天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娴熟地驾驭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语言精彩纷呈。

四 个性化语言塑造真实的人物

伊丽莎白时代的许多英国古典的宫廷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一律采用精致典雅的语言,他们不惜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也唱起典雅考究的唱诗词,也要保持文学语言的“纯洁”、“高雅”。莎士比亚从来不做这样的迎合。他笔下的人物处在什么环境、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什么样的性格,就会说什么样的话。就像普希金说的那样:“他(莎士比亚)是从来不会损害他们(莎剧中的人物)的性格的,他使他们非常自然而随便地说话,因为他自己知道在一定的时候和一定的地方,他会使他的剧中人物用适应他们性格的话来说的。”这样的创作理念使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都有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语言一方面体现在给不同人物设定不同的语言。英国当时的戏剧界盛行两种语言风格:宫廷化和平民化。无论是哪种风格的语言都会在一部文学作品中贯穿到底。莎士比亚也曾一度在精雕细琢的宫廷化语言上下功夫,不适用“粗野”、“下流”的词汇。但是随着艺术造诣的不断加深,莎士比亚抛弃了这种桎梏,坚持为每个人物定制符合他们各自身份、环境的语言风格。正如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说:“观众通过人物的言谈后才知道人物内心的演变,而所有的角色似乎都在一起約定,在这方面不让我们有不清楚的、模糊的地方。”于是,《威尼斯商人》里有语言文雅、优美、含蓄的鲍西亚,也有语言粗鲁、低俗、刻薄的夏洛克,甚至还有像《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的奎克琳夫人那样的形象,说起话来完全就是淫秽无知的笑话合集,粗俗下流的言辞总是引起大家的哄笑。尽管这些语言受到了当时不少人的指责,德国佛里特立克大帝愤怒地评价“只配给加拿大的野人去看”,莎士比亚还是抵制住了这种毁谤。莎士比亚给每个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不是虚伪造作的“诗的语言”,而是真实的“生命的语言”。

个性化语言另一方面体现在给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设置不同语言。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心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莎士比亚将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用语言表达了出来,他笔下的人物会随着人物的心情变化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愤怒粗俗,时而妙语连珠,时而语无伦次。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痛失爱人的罗密欧十分悲愤,对仆人说话的语气也十分简单粗暴“把火把给我”、“我要把你的骨骼一节一节扯下来,让这饥饿的坟地上散满你的肢体”,从这些语言中,我们感到了罗密欧极度的愤怒和悲伤,以及害怕别人干扰他殉情的心情。当他的仆人答应他后,他给了仆人一些钱,说的是:“这才像个朋友”,“愿你一生幸福。再会,朋友。”可见,此时的罗密欧已经恢复了平静,因此言语也有了往日的平和和一个贵族少爷的修养。这些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语言,完美配合了情节的推进,是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李伟民:《莎士比亚语言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第4期。

[2] 杨勇:《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 刘瑶:《漫谈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4] 肖学农:《浅析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特色》,《长城》,2010年第12期。

篇5:莎士比亚作品经典语录精选

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罗密欧与朱丽叶》

2、Young men’s love then lies not truly in their hearts, but in their eyes. (Romeo and Juliet 2.3)

年轻人的爱不是发自内心,而是靠眼睛。——《罗密欧与朱丽叶》

3、It is the east, and Juliet is the sun. (Romeo and Juliet 2.2)

那是东方,而朱丽叶就是太阳。——《罗密欧与朱丽叶》

4、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Hamlet 1.2)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哈姆雷特》

5、This above all: to thine self be true. (Hamlet 1.3)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哈姆雷特》

6、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Hamlet 1.5)

篇6:莎士比亚作品经典语录精选

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罗密欧与朱丽叶》

2、Young men’s love then lies not truly in their hearts, but in their eyes. (Romeo and Juliet 2.3)

年轻人的爱不是发自内心,而是靠眼睛。——《罗密欧与朱丽叶》

3、It is the east, and Juliet is the sun. (Romeo and Juliet 2.2)

那是东方,而朱丽叶就是太阳。——《罗密欧与朱丽叶》

4、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Hamlet 1.2)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哈姆雷特》

5、This above all: to thine self be true. (Hamlet 1.3)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哈姆雷特》

6、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 (Hamlet 1.5)

篇7:莎士比亚作品分析

Things base and vile, holding no quantity, love can transpose to from and dignity: 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mind.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1)

卑贱和劣行在爱情看来都不算数,都可以被转化成美满和庄严:爱情不用眼睛辨别,而是用心灵来判断/爱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仲夏夜之梦》

Lord, what fools these mortals b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3.2)

上帝呀,这些凡人怎么都是十足的傻瓜!——《仲夏夜之梦》

The lunatic, the lover and the poet are of imagination all compact.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5.1)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想象的产儿。——《仲夏夜之梦》

Since the little wit that fools have was silenc’d, the little foolery that wise men have makes a great show. (As You Like It, 1.2)

自从傻子小小的聪明被压制得无声无息,聪明人小小的傻气显得更吸引眼球了。——《皆大欢喜》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皆大欢喜》

Beauty provoketh thieves sooner than gold. (As You Like It, 1.3)

美貌比金银更容易引起歹心。——《皆大欢喜》

Sweet are the uses of adversity. (As You Like It, 2.1)

逆境和厄运自有妙处。——《皆大欢喜》

Do you not know I am a woman? When I think, I must speak. (As You Like It, 3.2)

你难道不知道我是女人?我心里想什么,就会说出来。——《皆大欢喜》

Love is merely a madness. (As You Like It, 3.2)

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皆大欢喜》

O, how bitter a thing it is to look into happiness through another man’s eyes! (As You Like It)

唉!从别人的眼中看到幸福,自己真有说不出的酸楚!——《皆大欢喜》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A Merchant of Venice 2.2)

知子之父为智。——《威尼斯商人》

Love is blind and lovers cannot see the pretty follies that themselves commit. (A Merchant of Venice 2.6)

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威尼斯商人》

All that glisters is not gold. (A Merchant of Venice 2.7)

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威尼斯商人》

So is the will of a living daughter curb’d by the will of a dead father. (A Merchant of Venice 1.2)

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的意愿,却被过世的父亲的遗嘱所限。——《威尼斯商人》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威尼斯商人》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威尼斯商人》

The quality of mercy is not strained. (A Merchant of Venice 4.1)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威尼斯商人》

Some rise by sin, and some by virtue fall. (Measure for Measure 2.1)

有些人因罪恶而升迁,有些人因德行而没落。——《一报还一报》

O, it is excellent to have a giant’s strength; but it is tyrannous to use it like a giant. (Measure for Measure 2.1)

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好,但像巨人那样滥用力量就是一种残暴行为。——《一报还一报》

I’ll pray a thousand prayers for thy death but no word to save thee. (Measure for Measure 3.1)

我要千遍祷告让你死,也不祈求一字救你命。——《一报还一报》

O, what may man within him hide, though angel on the outward side! (Measure for Measure 3.2)

唉!一个人外表可以装得像天使,但却可能把自己掩藏在内心深处!——《一报还一报》

Beauty, wit, high birth, vigour of bone, desert in service, love, friendship, charity, are subjects all to envious and calumniating time. (Troilus and Cressida 3.3)

美貌、智慧、门第、臂力,事业、爱情、友谊和仁慈,都必须听命于妒忌而无情的时间。——《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You gods divine! Make Cressida’s name the very crown of falsehood, if ever she leave Troilus. (Troilus and Cressida 4.2)

神明啊!要是有一天克瑞西达背叛特罗里斯,那么就让她的名字永远被人唾骂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Beauty! Where is thy faith? (Troilus and Cressida 5.2)

美貌!你的真诚在何方?——《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Take but degree away, untune that string, and, hark, what discord follows! (Troilus and Cressida 1.3)

篇8:浅析莎士比亚作品及渗透的道德观

在他的作品中, 不乏有渗透道德的题材, 甚至可以说莎士比亚一直以文学为阵地对人们的道德进行着说教, 他通过个性鲜明的主人公, 通过强大的文学力量不断地将道德观渗透在作品中, 正如他在作品中说的那样: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 外表或内心如何美好, 也必须在他们德性的光辉照耀到他人身上发生了热力, 再由感受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 才会体会到他本身的价值的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莎士比亚写作的背景以及莎士比亚的代表著作来发现这种道德观的渗透, 它是一个善于用感情和思想写作的伟大人物, 所以他作品中的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莎士比亚本人身上的“德性”光辉。

一、莎士比亚的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处于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形成, 对人文主义思想充满信心的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特点是对人文理想的赞美, 歌颂爱情、肯定个性解放, 倡导了一种仁慈、博爱的道德观, 文艺复兴成就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文艺复兴。

在17世纪, 社会矛盾激化, 莎士比亚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开始了对黑暗社会的揭露, 对贵族的腐朽、对利己主义、对当时金钱观都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以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为代表作, 他在试图引导人们建立一种理想的道德社会, 这也是人文主义与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社会发生碰撞的结果。

在此以后, 莎士比亚有了人文主义与现实社会无法调和的认识, 当人无法用行动调和这种矛盾时, 只有用精神来创作才能带来一些慰藉, 于是他开始转向描写一种自己创造的理想社会, 充满了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暴风雨》为代表作, 虽然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逃离了现实, 但是他的理想世界中仍然在坚持他认为正确的一种道德观。

二、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渗透的道德观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道德观可以从他塑造的主人公以及作品的重要组成因素体现出来, 我们可以对作品主人公进行研究, 从而寻找莎士比亚倡导的精神。

1.《罗密欧和朱丽叶》。

在罗密欧和朱丽叶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当时社会畸形道德的批判, 这部作品宣扬了用于逃离封建思想束缚, 摆脱对人性的无情禁锢, 批判禁欲主义, 倡导自由恋爱的人文主义思想。

2.《威尼斯商人》。

这部作品是一部极具讽刺性质的喜剧, 塑造了主人公夏洛克这个心胸狭窄、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 在批判肮脏的金钱道德的同时, 赞颂了爱情和友谊, 对见义勇为, 嫉恶如仇进行了肯定, 同时也塑造了鲍西娅这个女性觉醒的代表人物, 也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思想的追求。

3.《裘力斯·恺撒》。

这是莎士比亚一部较著名的历史剧, 主人公凯撒身上的勇气能使读者在阅读中一次次折服, 这部作品从主人公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价值观, 在主人公眼中没有对死亡的恐惧, 只有对自己希望与信念的追求, 这种道德观念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4.《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在道德中挣扎, 他面前的君王是他的继父, 也是杀死他父亲的仇人, 此时简单的说教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坚持什么样的正义是哈姆雷特在考虑的问题, 在弑君与为父报仇之间抉择下, 哈姆雷特选择了作为“动乱”的引发者, 而他这种选择在现在看来就是正义的化身, 是坚持伦理道德的行为。

总之, 莎士比亚的道德观受到当时所处的时代与背景很大影响, 并从作品中渗透与表达出来, 通过阅读与分析, 我们可以对莎士比亚以及当时社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肖四新.论莎士比亚的信仰[J].戏剧, 1997, (1) .

上一篇: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和职能研究成果下一篇:爱国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