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研究报告分析

2024-05-14

汉字的研究报告分析(通用9篇)

篇1:汉字的研究报告分析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分析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距今已有45以上的历史。从古到今,汉字经过了许多次的演变和发展,针对这个话题,我开展了一次研究:

一、提出问题:

(1)汉字的字体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2)汉字的字义也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3)汉字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4)汉字的优点和缺点。

二、研究和调查的渠道:

我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电视上的专家点评节目等渠道研究汉字的发展以及演变。

三、具体的.研究报告:

研究问题

 

具体内容

 

搜集渠道

 

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从商朝开始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书、楷书、行书到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一共经过了3000多年的演变。

 

网络及书籍

 

汉字字义的演变

 

最早的汉字就是象形字,然后就到了指事、会意、假借、转注还有形声,每一个造字法的意义都十分不一样。

 

书籍

 

汉字的特点

 

1.汉字跟音节、语素是相对应的。2. 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3.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4.汉字还有较强的超时空性。

 

网络及电视节目

 

汉字的优缺点

 

汉字跟汉语相通,但由于汉语无法将同音字区分开,所以汉字的记录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不同的地区方言无法相互沟通,汉字还可以给人们相互沟通的机会。但汉字数量太多,没有统一的表音,难免会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

 

网络及书籍

 

四、研究结论

1.汉字字体的演变不仅体现出汉字的悠远历史,还令世人发现各个朝代的变迁和鼎盛。例如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一种通用字体。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出现了文字异体的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便他的统治,下令丞相李斯把不同的文字整理统一为小篆。

2.汉字字义的变化就更加大了,从一开始的象形字(即用线条来描绘事物的形状)到如今的形声(即字义用偏旁表示,读音用同音字代替,再与偏旁合成字),处处体现出人类思维的进步。比起以前的象形字,形声字更加好的把这个字的字义解释出来,这何不是人类的一种巨大的进步?

3.如今的汉字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现在还有很多异体字出现在大街上,但是字典又没有明确地标注这属不属于汉字。不过中国现在的进步越来越快,我相信在将来的一天,汉字的不足之处都会被修订好!

篇2:汉字的研究报告分析

朱福生

汉字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采取哪个角度是和分析汉字结构的目的相关联的。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汉字结构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对构建成分的分析,即以传统的造字法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基础,对汉字部件如何表现字义进行分析,这对识记汉字字形和理解词义是很有好处的,另一种是对汉字的笔画、部件的位置安排的分析,或称对汉字部位与间架结构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写出匀称均衡、端正漂亮的方块字。简言之,前者在于说文解字,后者则着眼于书写、两种分析,各有各的用处。

但两种结构分析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文字学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独体指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指会意字、形声字。而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四种某本类型,单一结构主要是指独体字,左右(包括左中右)结构、上下(包括。上中下)结构、包围(包括两面、三面、四面)结构则一般是指合体字。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力,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对形声字的部位分析起源甚早,唐代贾公彦将形声结构分为六种:1.左形右声;2.右形左声;3.上形下声;4.下形上声;5.外形内声,6.内形外声。(见《周礼注疏》)这六种形声结构讲得比较全面,后人讲形声部位,大都沿用此说。但也有增设一些类别的,其中主要有:(1)声居一角;(2)形居一角。但这两种字的字数较少,独立分类亦可,归入其它类也无不可。

形声字的部位分析显然对汉字间架结构的分析具有启发性。只是汉字问架结构不限于形声字,而且也有不能套用之处。同样是左右结构,既可以是会意字,如“休、初、析、牧”等,也可以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如“江、河、松、柏”等,右形左声,如“切,锦、刊、邵”等;书写结构还能分出三部件的左中右、上中下来,而形声字只分形旁、声旁,这就不能套用了。

字形间架结构的识别,按理说是一日了然的,但有些字的结构,却会出现不一致的说法,这也许是由于各人分析汉字结构的标准不同。我以为,分析汉字间架结构的依据仍然是字形。这里有两个简便易行的方法;一是根据笔画的连接,一是根据框式图。

分析间架结构,是以独立完整的部件为单位的,其中笔画的交叉钩连是形成部件的标志。分析结构要尊重字形的现状,就不能割断连线,这是最起码的原则,和检字法有些不同。如“我”字,笔画之间互相钩连,挥然一体,是个独体字。我们不能因为“我”查“戈”部就认为是左右结构。,同样,“截”字第三笔横贯字面,戈钩穿下,形成两面包围的结构,不能因为“截”查“戈”部就认为是左右结构。

分析间架结构,常用的有框式图法。框式图能显示汉字部件的位置、层次、大小、宽窄等,实际演示了书写结构。如“意”字是从音从心的会意字,它的框式图为目,根据框式图,上中下结构看得很清楚。又如“礴”字是从石薄声的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它的框式图能分出许多层:叵,我们根据第一层划分可认定为左右结构。

其实,一般的结构是很容易分析的、存有分歧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字。

一、是左中右、上中下三部件的字。

由于受形声部位的影响,把三部件看成两部件,例如“湖”字从造字结构上说的,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书写的间架结构却是左中右三部件的排列,框式图为m,把“湖”字看成左右结构对书写没有帮助。又如“裹”字是外形内声的形声字,从间架结构来说,是上中下三个部件的排列,其框式图为目,说它是包围结构似乎无从说起,对书写更是无所补益。

二、两面包围的字。

三面包围的字如“同、问、区、凶”等;四面包围的字如“国、围、园、圆”等,都没有争议,问题在于两面包围的字。有的人认为包围结构只有三面包围(或称为半包围)、四面包围(或称全包围)两种,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有的人把一部分两面包围的字算在包围结构中,另一部分则不算在包围结构中,这就容易造成混乱。

从交叉连线和框式图看,两面包围有三种情况:

1.左下包右上:远、建、毡、旭、飓、赵、勉、魁

2.右上包左下:习、句、式、戒、武、贰、哉、氛

3.左上包右下:厄、库、摩、病、尾、眉、房、虎

将这三种字说成是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似乎抹杀了这些字在间架结构上的特点。

三、特殊部位的形声字。

1.声居一角:这类字不能因为声旁只占一角而认为是半包围结构,而应从部件位置安排来分析。如“旗,字声旁“其”在右下,“徒”字声旁“土”在右上,它们的框式图都是囚,从书写结构行看是左右结构,而“望”字声旁“亡”在左上,“煦”字声旁“句”在右上,它们的框式图为曰,从书写结构看则是上下结构。

2.形居一角:颖(从禾顷声)、荆(从朴刑声)、修(从乡攸声)、腾(从马朕声)等,从框式图看都是左右结构,而不能认为是半包围结构。

篇3:汉字图形化分析研究

关键词:图形,符号,传达,平面设计

当我们谈论起中国汉字,我们不得不去追溯汉字的演变发展,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用语言来交流,后来用手势,再后来想出了用做记号的方法,用画图的方法表达意思,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既然汉字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以图形化的有着某种意义的符号出现,那么从符号和图形两方面研究它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无疑是一条必要途径。

就符号学来说,其产生之初,正是被用来研究文字和语言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活动中,赋予某些符号特定的含义,这些含义可以具象可以抽象,而这些符号也可以具象可以抽象。当拉丁语系以其抽象的字母组合形成符号,来表示某些特定的含义时,我国的汉字则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它在表示含义时,可以是抽象图形也可以是抽象符号,甚至可以是具象图形。汉字作为一种有着某种含义的符号,其产生不是偶然的。我们的祖先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他们以描绘万事万物的的方法来记述和传达一些简单的事情,就形成了早期的文字雏形。

现在研究汉字这一图形符号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和意义,有人就说了,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篇》),认为人们在传达信息的时候,并不注重承载我们所要表达内容意义的文字符号,这个符号是方是圆,是长是短不重要,重要的是接受该信息传达的人已得到自己所需的“意”,这已足够。因此他反对从图形符号层面研究汉字,认为无论是英文的“hill”还是中文的“山”,传达效果是一样的。如果从语言学、或者现代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士的理论出发,其观点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知道语言学、文学中的汉字和平面设计中的虽说有很多相同地方,比如两者都以汉字符号为中介,传达一定的信息内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平面设计中汉字不仅被赋予一定的含义内容,而且有时候会以图形化来处理。我们知道在对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方面,国外的平面设计也有,但我国的汉字在这一方面较拉丁语系的字母化、抽象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

这里我们来谈一谈平面设计中的汉字符号,我们知道在平面设计中起传达作用的符号很多如各种图形、各类色彩、各种构图版式。那么汉字作为其中一种,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首先,我们知道各类平面设计中,无论招贴海报、标志图徽、包装还是书籍设计,汉字正如索绪尔论述的那样,他以其语言声音、知觉音像和在接收者心中的心理概念、意念心像这一双面性,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和表达。就这一点,汉字的功效其实和在文学中的一样都是起着含义传达作用的符号。用在标识中它可能是企业的名称活动的主旨。用于包装设计它可能它就是产品的品名,以及其他必需的提示、说明和注意事项。在招贴设计中它可能就是招贴的主题宣传口号以及其他附加说明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汉字在整个设计中所起的意义传达作用的体现。是所有文字都具有的特点。

其次,和英文等其他语言不同,汉字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决定了汉字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图形化。我国《汉书·文艺志》中就提到“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是造字之本。虽然发展到现在的简化字,大多数已经抽象化,不复汉字最初图形化的特点,但是仍有很多汉字仍保持着其本身的形象化,如“田”、“火”、“日”、“月”、“人”、“山”等。而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意”、“神”的重视,又产生了如会意、象声、指事的造字法,就使得中国的汉字虽然是表意符号,但是这符号又蕴含很多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正如东汉蔡邕对汉字的描述“……若龟纹针裂,栉比龙鳞,纾体放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颍,蕴若虫蚊之棼蹴……”(蔡邕《篆势》,《晋书》卷三六),形象的写出了观看篆书的感觉,而产生这样的感觉就是因为汉字有强烈的图形化倾向。有人会说,中国汉字从华夏始祖结绳发展到现在的简化字,其图形化已经很弱,这里再强调其图形化会不会是无稽之谈。答案当然不是,且不论中国的现行汉字中有很多“象形”“会意”字,就只看看我国汉字的发展源流就会看到,从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到草书,其在发展演变的同时,还产生了一门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书法的产生和中国汉字的图形化有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我们知道我们祖先在最初的文字创造形式,主要是以事物描绘为主,如“行”字在甲骨文作“”或“”,如同一个十字路口,再如《说文解字》中对“主”的解释,镫中之火也,许慎认为“”是一个火把形状。诸如此类,在《说文解字》中不胜枚举。如同蔡邕所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当然这里有些夸张成分,但足以说明中国书法因为汉字的图形化,变化成为一种高层次审美的造型艺术。

从汉字应用在各类平面设计中图形化特点,我们发现其魅力和潜力是无穷的。首先我们来看书法应用于现代中国的平面设计。有人可能会问,以书法形式出现的汉字,尤其是简化字,已经和我国古代所谓的象形、会意等造字法相去甚远,是否同样具有图形化意味呢?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汉字的图形化并非具象图形,当然更不是纯点线面的抽象,而是在化实为虚的基础上,竭力使书法保持一种意象上的生命感和活力和生气。可能发展到后来字本身的含义和字形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由于中国书法自身发展演变过程所赋予它的,所长期积淀的,能被中国人感知的感情意味,审美意味却十分明显。而这时所谓的图形化已和中国传统审美意识所强调的写意、畅神相暗合。因此哪怕是一点一划,以书法形式写出来都具有图形化意义。正如卫夫人所说“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陈云”。正因如此,我国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趋向于用书法字体来设计标志、招贴的主要图形。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印刷类的汉字,这些印刷字体不似英文单词由一个个字母组成,当它以印刷形式出现,用在标识、招贴、包装的主要图形设计方面,不仅传达明确的意义,而且在画面中分割画面,构图中其点如圆,其横如方,文字图形和底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如最新的故宫博物院院徽的设计,设计取“宫”字形。是对“宫”字的图形化处理所得来创意。“宫”字的两个“口”,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宫”字的下边不封口,寓意过去的皇宫是封闭的,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是开放的。暂且不论该标志的优略与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中国汉字图形的挖掘,才有了这个创意。

既然汉字无论是以传统的书法形式,还是以印刷体出现在现代设计中,尤其当它被作为图形应用时,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则非常明显,如何对汉字做图形化处理?

首先是形意兼备式的应用。也就是把汉字作为主要图形处理时,发挥它在设计中使汉字具备人们赋予它的抽象意义的同时,还发挥其本身图形化特点。就这一方法来说,直接应用汉字会显得画面平淡无奇,没有新意,流于世俗,尤其是对各种书法字体和字库中的印刷体直接挪用。但是如果过分求变求异,则会使汉字的意义传达性降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对字体的设计,应结合设计的意图、目的,充分挖掘汉字图形化的潜力。中国奥运会徽的设计就是对“京”的图形化做了充分的应用,使它既传达出北京这一意思,又具有运动这一内涵,一举双得。

其次是强调形而淡化意。也就是观众在看到这类设计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强烈的图形感。其次在认真欣赏后,才发现该设计还构成了一个字体,从而产生回味,使观众从字而去联想,也就深化了设计主题。如中国电信现行标志,人们对他的第一感觉是图形化很强的横竖交叉图形,当细细品味时,会发现它原来还是中国电信的一个“中”的变形。当然这类应用最忌讳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图形和汉字拼凑在一起。

第三种汉字图形化处理是只讲求形,不要求它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传达。这一种应用对设计者要求较高,不仅要求设计师有很好的图形形式把握、文字语言理解能力,还要求对汉字书法有深层次的领悟,对中国哲学审美有正确理解。其实就是把文字作为图形化处理,以节奏、韵律、变化、对比等图形法则达到一定感受,文字本身并不具有传达意义。中国的草书是一种以淋漓尽致的感情抒发和高度的线的抽象为其特点,整体讲求一种强烈的作者感情发泄,而形成一种意致。正如唐孙过庭所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我国元代的陈绎曾在评述书法感情情绪的抒发性时讲“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元陈绎曾《翰林要诀》)。通过上面论述,我们知道汉字因为其线形化,可以不顾字本身的含义而以一种有意味的图形出现。这里就需要我们的设计师在把握设计目的的基础上,分析汉字带给人们的不同心理感觉,创造出优美的汉字图形。

总而言之,从结绳记事、甲骨文到现行的简化字,汉字以其自己的特点不断发展变化,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究其图形化特点来说,现有研究远远不够,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符号学、现象学、语言学还是其他,汉字图形这一特点无疑是研究汉字之于平面设计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叶其容.从符号学看汉字的形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1).

[2]焦振涛.汉字造字方法与平面设计[D].清华大学,2004.

篇4: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关键词】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研究成果;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偏误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学习者语言偏误来观察和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研究和习得机制的研究方法。国内的偏误分析研究始于1984年鲁健骥发表的《中介与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此后学者们将偏误分析理论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也运用偏误分析理论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对外国学习者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语料收集

语料是进行偏误研究的基础,但是收集语料的方法却存在着不同,并且收集偏误语料的途径直接影响到偏误分析所得结论。

吴英成(1991)以新加坡某学校高一学生的听写短文为语料,研究结果发现,此阶段学习者的错字明显少于别字的情况。安然、单韵鸣(2006),徐彩华、刘芳与冯丽萍(2007),郝美玲、范慧琴(2008)等以实验的方式收集了学习者的实验测试语料。安然、单韵鸣(2006)要求10名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书写规定的8个汉字,观察发现学习者书写的偏误情况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有的偏误十分相似。使用以上方法收集语料时可控性较强,且语料较统一。

通过语料库收集语料,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提倡和流行的另一种方法。利用语料库可以收集到更为全面的语料。刘晓丽(2011)、梁智智(2012)、刘丽媛(2013)等都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了各自的研究。其中,刘晓丽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了分析,她指出日本学生常见的汉字偏误主要有误写日语汉字、中日“拼合体”、别字三种类型。刘丽媛从鲁东大学“国别化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收集了研究语料,对其偏误类型进行了总结加举例说明。

二、研究对象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汉语和汉字。不同的学习者因为母语背景或地域位置的不同,所以在学习汉字时难免会呈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于是,学者们开始根据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或针对某地区、某国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

高万丽(1998),江新、柳燕梅(2004),尉万传、毕艳霞(2006),陆瑾(2014)等学者均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高万丽从笔画、部首、部件、语音几个方面分析了英国某大学东亚系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汉字偏误情况。陆瑾以拉美儿童为对象,研究得出了初级阶段学生的汉字偏误分为笔画、部件、结构和形近四个方面和笔画书写难点在于笔画的折及折的变形以及撇和捺的结论。

陈绂(2001)、陈建萍(2008)、武氏江(2012)、刘凤芹(2013)等都以汉字文化圈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研究。陈绂以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搜集了中级水平的学生的相关偏误,将其分为误写日语汉字、别字、错字三类,并指出第一类偏误是日本留学生所特有的,而这是由于日语汉字负迁移所造成的。刘凤芹以中高级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韩国学生在中高阶段学习阶段,汉字的偏误主要集中在音同、音近别字,所以要注意加强同音字的教学。

三、研究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汉字特点研究不断地深入,有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有针对具体汉字构成要素或汉字某一特点的研究。

杜同惠(1993)以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搜集的留学生书写汉字方面偏误为语料,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归类,并分析了这些偏误的原因以及纠正方法。施正宇(2000)以正字法为依据,将拼音背景学习者的偏误分为了非字、假字和别字三大类,予以了举例说明,并强调要加强汉字笔画的教学和汉字形体拓扑性质的认识。

郭圣林(2008)、朱华平(2013)、盛继艳(2013)、井甜甜(2014)等学者从笔画这一汉字重要构成要素的角度,对外国学习者的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郭圣林将外国学生笔画偏误分为笔形偏误、笔向偏误、笔际关系偏误、笔画数目偏误四种类型,同时提出在教学中应关注不同文字之间、相似笔形之间的对比。盛继艳对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归类分析,研究得出了笔向的规范与否对汉字成品正确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折笔其次,顺序影响不显著的结论。

“部件”是对外汉字教学出现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术语。许多学者认为“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肖奚强(2002)从部件的角度,对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分为了部件的改换、部件的增损、部件的变形与变位三个方面。郝美玲、范慧琴(2008)考察了部件频率、部件构字数等对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结果发现,部件频率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直接影响,部件构字数的作用相对较弱。

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着重要的部分。高立群(2001),张艳、郑家洁(2010),梁智智(2012),杨世民(2014)等学者都研究过学习者关于形声字的偏误情况。高立群对外国留学生形声字的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母语背景和HSK等级都会对学习者形声字的学习情况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对读音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学习情况却没有大的差异。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目前的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偏误鉴定方面,虽然学者们在理论层面对偏误和失误的区别给出了界定,但在实际操作时仍存在无法区别的情况。

数据分析方面,已有的文章多是对汉字偏误各类型进行百分比的统计,后用表格展示数据上的差异,方法较简单。

参考文献

[1]施正宇.对外国学生形符书写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

习,2000(2).

[2]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3]陈绂.日本学生书写汉语汉字的讹误及其产生原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1(4).

[4]高立群.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

篇5:汉字的研究报告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从古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那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呢?他们都出生在那个炒蛋,在那个时候是使用的高峰期呢?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搜寻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以上的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子七体。”

1、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高峰期在商朝后期。

2、经书是商朝时刻,住客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高峰期在周朝。经文有粗有细,点画圆浑,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经文形体轴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均称。高峰时期在西周晚期。

4、小篆李斯按照秦国文字标准,制定的文字,高峰期在秦朝。

5、隶书:隶书构成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他的笔画简化,书写方便。高峰期在东汉。隶书,构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6、新书,古代行书四大高峰期是魏初,魏晋,唐代、宋代。行书最早是出此刻东汉末年。

7、楷书:魏晋时期,有了看书。楷规矩的意思,所以楷书字行方阵,笔画规整品质,比例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高峰在南北朝。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2、他们分别出生在商代、周朝,西周、秦朝、战国、魏晋、东汉。

篇6:汉字的研究报告

汉字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它的起源是什么呢?又经历了哪些演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式

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2、翻阅相关书籍

3、询问相关人员

4、其他

三、资料整合

汉字的起源

最早的文字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时构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广泛使用于殷商后期,为最古老的文字。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其如图画一般,生动逼真、浑厚自然,在西周时期广泛使用,就继甲骨文后第二种被发现的文字。

大篆,又称籀文,为周朝史籀所创,其散见于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广泛使用于西周晚期。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由秦国宰相李斯整理。其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其广泛使用于秦国时期。

隶书,为秦朝程邈所整理。其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广泛使用于更东汉时期。

楷书也叫正楷,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其始于汉朝末年,一向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四、调查结论

1.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出此刻公元前14世纪,是汉字的祖先。

篇7:汉字的研究报告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由最开始形象复杂的甲骨文到今日简洁易懂的楷书,共经过五个主要阶段。由简单的一到一百七十二划的chao

字。有字如画,画如字的美称,但依然让很多人懵懂。所以有必要展开调查来研究一下汉字的来龙去脉。

主要研究问题如下:

1.汉字的由来。

2.汉字的发展。

3.汉字的使用。

二、研究方式

1.图书文献查阅。

2.网络搜索。

3.咨询父母。

三、研究结果

1.汉字的由来

(1)发明人仓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负责管理粮食。

(2)发明汉字的原因:仓颉负责管理粮食,由于华夏民族的强大,牲口粮食的储藏日渐增多,光凭脑袋已经记不住了。最开始仓颉用堆石记事,再结绳记事,又用贝壳。他觉得贝壳挺好用,一连用了好几年,黄帝看他挺能干,于是将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都交给仓颉负责。绳子和贝壳慢慢的也不够用了,受到三位老人的启发,仓颉创造了符号文字,又创造了甲骨文。汉字所以诞生了。

2.汉字的发展

甲骨文书写不方便,又不统一,于是金文代替了甲骨文。后又出现了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才到此刻的楷书。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仅有几千字。

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xx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则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3.汉字的使用

汉字在全世界有15亿人口使用。其中中国有14亿多人使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也有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影响力日渐升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4.结论

篇8: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研究综述

一、语料收集

语料是进行偏误研究的基础,但是收集语料的方法却存在着不同,并且收集偏误语料的途径直接影响到偏误分析所得结论。

吴英成(1991) 以新加坡某学校高一学生的听写短文为语料, 研究结果发现,此阶段学习者的错字明显少于别字的情况。安然、 单韵鸣(2006),徐彩华、刘芳与冯丽萍(2007),郝美玲、范慧琴(2008)等以实验的方式收集了学习者的实验测试语料。安然、 单韵鸣(2006)要求10名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书写规定的8个汉字,观察发现学习者书写的偏误情况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有的偏误十分相似。使用以上方法收集语料时可控性较强,且语料较统一。

通过语料库收集语料,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提倡和流行的另一种方法。利用语料库可以收集到更为全面的语料。刘晓丽(2011)、 梁智智(2012)、刘丽媛(2013)等都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了各自的研究。其中,刘晓丽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了分析,她指出日本学生常见的汉字偏误主要有误写日语汉字、 中日“拼合体”、别字三种类型。刘丽媛从鲁东大学“国别化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收集了研究语料,对其偏误类型进行了总结加举例说明。

二、研究对象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汉语和汉字。不同的学习者因为母语背景或地域位置的不同,所以在学习汉字时难免会呈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于是,学者们开始根据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或针对某地区、某国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

高万丽(1998),江新、柳燕梅(2004),尉万传、毕艳霞(2006), 陆瑾(2014)等学者均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高万丽从笔画、部首、部件、语音几个方面分析了英国某大学东亚系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汉字偏误情况。陆瑾以拉美儿童为对象,研究得出了初级阶段学生的汉字偏误分为笔画、部件、结构和形近四个方面和笔画书写难点在于笔画的折及折的变形以及撇和捺的结论。

陈绂(2001)、陈建萍(2008)、武氏江(2012)、刘凤芹(2013) 等都以汉字文化圈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研究。陈绂以日本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搜集了中级水平的学生的相关偏误,将其分为误写日语汉字、别字、错字三类,并指出第一类偏误是日本留学生所特有的, 而这是由于日语汉字负迁移所造成的。刘凤芹以中高级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韩国学生在中高阶段学习阶段,汉字的偏误主要集中在音同、音近别字,所以要注意加强同音字的教学。

三、研究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汉字特点研究不断地深入,有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有针对具体汉字构成要素或汉字某一特点的研究。

杜同惠(1993) 以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搜集的留学生书写汉字方面偏误为语料, 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归类,并分析了这些偏误的原因以及纠正方法。施正宇(2000)以正字法为依据,将拼音背景学习者的偏误分为了非字、假字和别字三大类,予以了举例说明,并强调要加强汉字笔画的教学和汉字形体拓扑性质的认识。

郭圣林(2008)、朱华平(2013)、盛继艳(2013)、井甜甜(2014)等学者从笔画这一汉字重要构成要素的角度,对外国学习者的汉字偏误情况进行了研究。郭圣林将外国学生笔画偏误分为笔形偏误、笔向偏误、笔际关系偏误、笔画数目偏误四种类型,同时提出在教学中应关注不同文字之间、相似笔形之间的对比。盛继艳对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归类分析, 研究得出了笔向的规范与否对汉字成品正确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折笔其次, 顺序影响不显著的结论。

“部件”是对外汉字教学出现后,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术语。 许多学者认为“部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肖奚强(2002)从部件的角度,对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分为了部件的改换、 部件的增损、部件的变形与变位三个方面。郝美玲、范慧琴(2008) 考察了部件频率、部件构字数等对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汉字书写的影响。结果发现,部件频率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直接影响,部件构字数的作用相对较弱。

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着重要的部分。高立群(2001),张艳、 郑家洁(2010),梁智智(2012),杨世民(2014)等学者都研究过学习者关于形声字的偏误情况。高立群对外国留学生形声字的偏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母语背景和HSK等级都会对学习者形声字的学习情况产生影响,但是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对读音规则字和不规则字的学习情况却没有大的差异。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目前的对外汉字偏误分析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偏误鉴定方面,虽然学者们在理论层面对偏误和失误的区别给出了界定,但在实际操作时仍存在无法区别的情况。

篇9:汉字的数学分析

关键词 汉字 量化分析 空间结构 数学思想 数学美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文字。考古发现,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就有可以称为汉字的刻画符号[1]。汉字是由基本的部件——字形“一丨丿丶乚”构造出单字符,再由单字符经过有机组合架构起来的,汉字或由汉字构成的词语揭示了其表示对象的本质,也是人类交流和传承的工具,成为人类社会信息的载体。汉字在发展过程中蕴涵着大量的信息,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会有更加宽广和深层的意义。

一、汉字的量化反映

分析汉字时发现,有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汉字笔画数相同,如上和下都是3画、大和小都是3画、凹和凸都是5画、左和右都是5画、远和近都是7画等;有些含义相反的字笔画数相近,如东西、正反等,可以看出先祖在造字和简化时既考虑到意义相反,也体现平衡意识。

大家熟悉的百家姓、堂号和辈分其实是人类分群的标准,姓既是分类符号,又是识别符号,还是身份的象征,有的姓是数字的音近或意近或转型,它是数学应用的典型。如一、乙(音近,声调有差异)和单(意近)姓;二、倪(音近“儿”的转意,据说姓孙和姓儿互相对骂,后来姓儿的改成姓倪)和双(意近);三、伞(音近)姓(在山东、河北、东北三省一带较多,在江苏赣榆北、山东日照南有一村名叫“伞庄”,村民姓伞,参(叁的转型字,据《实用姓氏·读写简编》记载,读shēn,又读cān。凌迪知《万姓统谱》:“参,陆终第二子参胡之后。”《续通志·氏族略》中记有参(shēn)徐,宋代人,绍兴年间中进士);四、思(意近)(据《明史》所载,云南土司有思姓),司(司马迁)和驷姓;五、吴、邬、武、乌和伍等;六、柳、刘(音近)和陆(六的大写,意近);七、漆、齐、戚、祁、亓(音近);八、巴(音近);九、仇(意近);十、师、石、史、侍(音近)姓等;百、白,柏(音近)姓;千、芊(音近)姓;万、万(音近)姓;亿通乙;兆(在本溪还是个大家)、赵(音近)姓。这种音近和意近说明古代出现文字时,数的概念早就出现了,最早认识的最大数是五,慢慢扩大到十、二十、百千万亿兆等,只不过数字符号产生的晚一些,可见在赐姓或选姓时已经建立与数字的关系。

汉字整体的分布更有意思。辞海[2](1987年)收集了16000多个单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汉字的笔画数从一画到三十六。现在电脑里的汉字系统就是利用汉字出现频率从大到小排列汉字的,在所有汉字中,笔画数x与该笔画的汉字数y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不妨通过统计来研究一下。由于现代汉语字典多数是以拼音为主线编排的,统计不方便,这里以辞海为本统计,结果见表1,它显示出笔画数与汉字数的关系,7~15画的汉字较多,笔画数过少或过多的汉字都比较少。

表1 笔画数与汉字数统计表

表1已经揭示了笔画数与汉字数的基本关系,可以用EXCEL拟合出一个数学公式为

且x∈[1,36],公式中16262是汉字(辞海)的总个数,μ是笔画数x的自然对数的平均值,其值为2.4739,σ是笔画的自然对数的标准差,其值为0.3827(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与一般统计书的介绍相同,没有具体列出)。公式中的参数仅有两个,反应不同笔画数和汉字数的理论关系,还可与实际统计数对比(见图1)。

图1 不同笔画汉字的实际数量(深色)与理论数量(浅色)的

对比数

从图1看理论公式与实际资料统计值拟合得很好,浅柱(理论)与深柱(实际)的基本走势和具体的数值都比较接近。一个仅含两个参数的理论公式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这个公式可以刻画汉字笔画与数量的关系,这对于汉字研究显然有理论价值[3]。

二、数学运算和空间结构的会意

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数字,其产生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在搭配中出现多和少的概念,起初人们不会用数来表示物体的多少,而是用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来进行比较,如狩猎时把工具和猎人一一搭配,搭配的结果出现多少和同样多;其次,在比较中产生标准集合,长期重复进行比较,人们认识到有很多种物体集合可以一一对应,是同样多,如一个人的眼睛和耳朵、手、脚都是同样多,于是把这些同样多的物体集合归为一类,就是现在所说的等价集合类,并从这一类中选一个最熟悉、最方便、最固化的集合作为代表,来表示这一类等价集合的共同特征,称为标准集合;再次,人们在反复应用标准集合来表示多少的过程中,渐渐把数从具体物体的集合中抽象出来,如表示“一”,伸出“一个手指头”,表示“五”,就说“一只手”,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创造了符号来表示这些抽象出来的数,如用“一”或“1”表示一个东西(剔除了具体的物体内容)。

从数的产生过程看,数字“一”是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书都写成一横。“二”是指事字,表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三”是指事字,在“二”的基础上构造出来,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四”是象形文字,用四条横线表示,隶变楷书写为四。“五”是象形文字,交叉之形。“六”是象形字,是“庐”的本字,甲骨文表示房屋的外形框架,有立墙、斜顶,表示房屋的空间维度:四壁、屋顶、地面。“七”是指事字。“八”是会意字。“九”是象形文字,像弯曲的虫子,后来被借用为数字,古人造字计数,起于一,极于九,九是最大的个位数。“十”是指事字,以一到十为基础,其他的数字都由此演化而来,无穷无尽,所以有了十,就相当于有了全部,“十”在中国是圆满的象征,俗话说“十全十美”就是典型的运应用[1]。

中小学课本上还用到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和希腊数字[4]。阿拉伯数字1到9都是指事字(用构造符号表示),而从10开始又体现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而更有意思的是罗马数字,Ⅰ(一)、Ⅴ(五)、Ⅹ(十)、L(五十)、C(一百)、D(五百)、M(一千)等都是指事字,采用加减法原则计数,前小后大为减法,前大后小或相等为加法,于是Ⅱ、Ⅲ分别表示二、三,Ⅳ表示四(5-1=4),而Ⅵ表示六(5+1=6),类似的Ⅸ表示9,而Ⅺ表示11,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会徽就是这个符号。汉字表示数时把单位保留,如古书页码一千零五十四,阿拉伯数字表示为1054,而罗马数字表示为MLIV,易见它们的差异。另外数学书上还有希腊计数法,如α、β、γ、δ等。《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于1995年12月13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数字与汉字的区分。如俗语“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如何理解呢?原来“八”是“丿ヽ”的左右结合,“八”的一撇和捺分别看作两根竹竿,由于上头不连接,说成是“打不着”,“朋友”是人,而“人”是上头连起来的,用“八”和“人”的不同(上头的紧密程度)去说明某人并不是自己的好朋友。

汉字的数学结构分析。汉字分为单体字和组合字,在由单体字构造组合字的过程中,人们吸收了大千世界的自然规律和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这种自然规律涉及数学的知识。如古代把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称为五行,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由这五种要素相生可派生出很有意思的字。如“水”和“木”相生,由变形的“水”和“木”构成“沐”;“林”是两个树(木)并肩,无上下结构;上下都有火,火更旺,构成“炎”,无左右结构。再如鑫、森、淼、焱、垚等,它们是由三个同体字遵循三角形结构构造出来的,体现三角形稳定性,上面一个字,下面两个字,基础扎实,稳于泰山,很少有上面两个字,下面一个字,也很少有四个同体字采用四边形构造一个新字的,因为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即使有这样结构的汉字,按照汉字由繁入简的规律逐渐消失,虽然“缀”右边是四个“又”构成的,但依靠左边的“纟”形成左右结构,还是稳定的。很少见到五行中的几个相克的异体字构造新字的,如“火”与“水”相克,叫“水火不相容”,没看到过它们的组合字。这就是自然认知理念在造字中的体现。

汉字在数学的空间位置中领悟。某校图书馆广场上的篆字石刻,正面是两个字“思”、“想”,如果从字面理解,“思想”显得简单,但结合横向方位理解,“思”在左边,“想”在右边,合起来是“左思右想”那就意义非凡了。另外一块石刻“天”在上、“公”在下,字面理解就是“天公”,如果结合纵向方位理解,“天”的下面是“公”,也就是“天下为公”,那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理念,可见,设计者从数学的空间方位获得灵感,吸收了上下左右的感悟,巧妙地把相关汉字“左、右、下、为”借助于数学的空间概念展现出来,真是匠心独运。

三、一笔画的展现

一笔画是指一个由线条相连构成的图能够一笔画出,且每条线条必须经过且仅通过一次。汉字是由基本的笔画线条构成的图形符号,有的笔画相连的汉字可以一笔画成,当然这里仅从数学的角度研究汉字的趣事,有的要夸张,有的违背了汉字书写规则,如所有的字形一、丨、丿、丶、乚都是一笔画,再如汉字乙、己、弓、几、厂、了、口、日、凹、凸也是一笔画,但干、十、工、土、山、田、目、白、自、巴等不能一笔画,一个汉字具备何种条件能够一笔画呢?首先这个汉字的笔画要相连,还要看汉字中线条相交的点及一条单线的端点,如果有偶数条线条经过的点称为偶点,有奇数条线条经过的点称为奇点,一条单线的端点都是奇点,根据欧拉一笔画原理:“一个凸联通图奇点个数是0或2才能一笔画,否则不能一笔画”,这里口、日的奇点个数分别是0或2,可以一笔画成,而白、田、巴的奇点个数都是4,工的奇点个数是6,显然不能一笔画。

四、数学思想的体现

集合概念,“人”是象形字;“从”是会意字,表示跟随,表明至少有两人,“从”是具有集合概念的字;“众”也是会意字,表示至少有三个人才能称为众,“众”是具有集合概念的字;同样可以分析“木林森”、“火炎焱”、“口吕品”等。

汉字的构造体现变换,最典型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及其组合。如“林”是由单字“木”左右平移而得;“吕”是由“口”上下平移而生;“十”是由“一”旋转90度叠加而成。

辞海、字典或词典的汉字编排顺序就是典型的分类。目前常用的查字依据是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部首检字表,这样就把成千上万的汉字或词组进行分类了。如部首查字法是由部首目录和查字表构成的,在部首目录中一级分类标准为笔画数,二级分类标准是笔形丶、一、丨、丿、乚(乛ㄅ乙…),查字表先按笔形排序,再按笔画数,然后又是笔形。又如“按姓氏笔画排序”也是典型的汉字分类。

逻辑体现。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其组成部件和结构方式还记录了人们对其表示对象客观而逻辑的认识和反映,主要体现会意上,有时表现在字的构造过程具有逻辑推理。如一头小一头大是“尖”,人靠着树是在“休”,从山崖流下的水是“原”(“源”的古字),画只眼睛就是“目”,画只鸟就是“鸟”,画个手、女孩、小孩就是“爪”、“女”、“子”,…

有的汉字在古今对照中显示真谛,如“想”描绘了人在想的时候的表情和环境,一个人站在树下(“木”),瞪着眼睛(“目”),并强调是在进行精神活动(“心”),这个人是在“想”。“大”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比较中才能显现,金文中的“大”,是一个张开双臂双腿的人,人张开双臂双腿,占据的范围不就“大”了,而甲骨文中的“大”则是一个跑动的人,跑动的人占的地盘还能不“大”。“直”是一个原始概念,不能定义,甲骨文的“直”是眼睛上画一根直线,眼睛看到的“这个”东西就是“直”。

五、数学美的追求

汉字在追求数学美的过程中得到创造和发展,汉字的独特审美价值表现在空间性的视觉符号,它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形体的美,更主要的是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涵,那一个个方块字是先民心灵的物化,是人生的缩影,是文化的凝聚,是语言、逻辑与文化的哲学组合。

“甲金篆隶草楷行”的演变过程是数学对称美的表现。汉字在构造过程中体现对称性,长方形和正方形具有很好的对称性,汉字从图画文字向方块字转化。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它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象形)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汉字是二维平面上的符号,有的汉字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有的汉字是某一个单字几次轴对称或平移的复合,对称轴有多有少,如木、大、小、羊、金、品、鑫、各有一条对称轴,关于左右对称;“卡”是上下两个字“合”起来成为一个汉字,关于横线对称,标志上不去下不来就是卡住了;“林”有一条对称轴,但又可看成两次轴对称的组合或对称与平移的组合;“米”有两条对称轴,日、目有两条对称轴,关于上下和左右对称;“口”是从实物抽象出来的,有四条对称轴,关于左右上下和对角线对称。

有的汉字由一个“字符”旋转而得,如“米”既可看成轴对称的字,又是中心对称的,类似的还有“吕”。

汉字的简化过程就是追求数学的简单美。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就是统一文字,实现了原来多地区文字的整合。1935年、1964年国家两次推行简化汉字,一是对繁体笔画的“省简”,二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种类和字数减少,每个字的笔画也减少,这种简化过程,汉字从56000多个,到现代汉语通用汉字7000个,再到常用汉字3500个[1],使得汉字体系更加简单和经济。

汉字具有和谐美。和谐美是数学美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汉字在语言、外形以及意义上体现出来的均衡、匀称、和谐的特点对中华民族以和为贵、追求和谐传统文化心理影响深远[5]。其一,汉字的语音具有和谐美,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不同的声调,不同声调的音节交错搭配,形成抑扬顿挫的特点,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其二,汉字形体结构具有和谐美,相对西方的线形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受万物方正有形的影响,先祖们把汉字设计为方方正正,而且在书写时也置于方框中,制成“田”字格或九宫格,安排笔画,使写出的字眉目清秀、大小一致,实现风格的协调,如古时篆字“门”写成体现对称,但为了避免呆板,追求和谐有时需要变化,如“吕”下大上小;其三,汉字意义的和谐美,如“仁”字的构形是以二人会意,《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明二人相亲。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从直观向抽象过渡,最早的甲骨文是从实物抽象出的象形文字,看到字就猜出表示何物,发展到篆字也基本能悟出其意思,但到隶书和楷书已远离了原来的实物,尤其是行书,进一步抽象,只能强记会意了。

参考文献

[1] 新编说文解字大全编委会.说文解字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2011.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3]张学文.汉字笔画与数量的数学公式.http://kahn.xj.cninfo.net/zhangxw/index.htm,2014-9-28.

[4] M·克莱因著.古今数学思想(1)[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5] 钱伟.浅析汉字的和谐美[J].中国西部科技,2010(3).

[作者:王传斌(1963-),男,江苏赣榆人,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教授,硕士生导师;刘菁(1990-),女,江苏东海人,连云港市东辛中心小学小学初级教师。]

上一篇:交通安全情况汇报下一篇:人民调解协议书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