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汉字特点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的关系体现在“语”与“文”之间的关系上,涉及对外汉语课程的总体规划设置。口语教学在先、文字教学在后,即所谓“先语后文”,符合语言学习一般规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语与汉字特点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汉语与汉字特点研究论文 篇1:

象形字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象形字来源于图画文字,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特点。在解决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难这一问题时,对外汉语教学者若将一些字形简单、象形符号明显的象形字引入识字教学课堂中去,便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字学习兴趣,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字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为汉语学习者传播了汉字文化知识,让其感受到中国方块汉字的魅力,不再惧怕汉字的识记学习。利用象形字为规范汉字的学习搭建桥梁,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识记汉字,学习汉语,这为对外汉语识字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象形字;对外汉语;识字教学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发展必须借助语言来进行沟通协商。中国为了走向世界,不断推广英语学习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开始推动汉语学习的进程,采取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在本国开设孔子学院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引导本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中国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与大多数母语为表音文字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已有认知不同,在认读识记汉字时,并没有特定数量的表音字母供他们学习使用,可以直接拼读出汉语生字的读音。方块形的汉字由笔画构成字形,横、撇、竖、折、点的排列组合并没有明显的读写规则,无法帮助汉语学习者进行有效认读,从而造成了汉字的难认、难写、难记的学习难点,给很多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阻碍,造成了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压力,从而对汉字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本文将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识记汉字为主旨,将象形字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尝试为对外汉语识字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象形字的基本概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交流的需要,文字逐渐被人们创造出来,方方正正的汉字则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书写符号。汉字的发展凝结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无论是最初的图画记事还是发展演变到如今广泛使用的规范汉字,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传递交流信息,促进语言发展的作用。

象形造字法属于独体造字法,是汉字创造过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一种造字方法。“一般认为,象形就是对事物原形的描摹,用来表达事物的名称” [1]。中国古代文字学家通过对汉字形体和字义的研究,提出了“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析归纳出汉字的构形规则。其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对‘象形’的解释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说象形造字法是把客观物体的形状画下来,用曲折不同的线条描绘它的轮廓”[2]。中国早期古文字的象形程度比较高,汉字形体结构与字义表达之间的對应关系也相对较为简明直观,人们看到了某一个汉字,就会对其所表达的意思了然于心。象形造字法通过直接描画事物的基本轮廓,如“车”“日”“目”;或者抓住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突出特征,如“牛”“羊”,就能简单明了地传达出一个汉字的表达意思。

象形字的造字方式使我们可以从汉字形体上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字义。例如,“月”字的古象形字描绘出来就是一轮弯弯的月亮,人们看到这个象形文字“月”,可能在还未掌握这个字的读音时,就先通过字形得到了语义提示,已经明白了这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字义。通过观察象形字的字形结构,就能够知晓字义,从而达到了“因形知义”的效果,这也是象形字的魅力所在。

二、象形字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由于中国方块汉字的字数众多,结构复杂,字形相似,令很多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望而却步,选择逃避汉字学习。尤其是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他们眼中,汉字完全如同天书一般,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都使得他们在汉字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中,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习者从心理上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进行学习探索,那么终将会造成学习的停滞。在研究如何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地认识理解汉字,发觉汉字趣味性的过程中发现“象形字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不仅具有作为语言符号的一切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生动形象、直观有趣”[3]。

象形字利用简洁的线条描绘成字的形式,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象形字和现代规范汉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联想的方式认识汉字,理解字义。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象形字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令学生了解汉字原来是从这样的图画形式转变而来的,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可以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地去观察汉字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者刚刚开始学习汉字时,利用象形字的展示,将汉字教学由难化易,可以使得学生觉得汉字原来这么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汉字的认读水平和识记能力。

(二)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汉字为了便于人们的书写运用,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这样一个过程。黄伯荣、廖旭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将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表现概括为以下几点:“汉字的形体主要是朝着简化易写的方向发展的,第一,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第二,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撇、竖、点、折的笔画,书写更为方便;第三,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第四,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4]。虽然线条化、符号化、规范化后的现代规范汉字更加简单,便于书写,但同时发展简化后的一些汉字已经不能从它现在的字形中窥探出其字义了。面对一个现在通行使用的规范汉字,对于学习者来说,就很难将汉字的字形和其表述的字义联系到一起,这对汉字学习的理解与识记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方块字”[5]。象形字是早期汉字最早出现的构造类型,从字形中能发现其与图画的相关性,且象形构字法所构造的汉字发展演变到如今大都是一些字形简单,笔画较少,表意准确的名词性汉字。因此,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适当引入象形字,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象形字图片,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象形文字,从图画式的展示中联系到现在使用的规范汉字,从而把握汉字特征,理解汉字所表达的字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教学能将汉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加深对于汉字字义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汉字的识记。

(三)传播汉字文化知识

中国拥有着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许多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不仅仅只是想要掌握一门语言来进行沟通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中国璀璨文化所吸引,想要通过学习汉语,学习汉字来更进一步地认识中国,感受中国内蕴丰厚的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者,也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书写记录者。将象形字引入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了解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从中国人民的造字方式中感受中国人民对于事物描绘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法。例如,现代规范汉字“田”的字形与古象形字的书写形式相似,就是将所看到的一块土地的形状描绘了出来,一块完整的土地因为横竖交错的沟渠而被划分为了几个区域,每一块分割出来的小田地都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田地中遍布的沟渠又可以引入水流,便于灌溉,从一个简单的“田”字就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同时也直观地反映了中国质朴的农耕文化。

通过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象形字的认识,可以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字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国汉字丰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彰显了汉字的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为学生传播汉字文化知识,让学生不仅仅单一地认识汉字符号,还了解汉字隐藏的蕴意。

三、象形字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运用的局限性

象形造字法是造字法的基础,但很多的抽象事物及难以描绘的复杂事物是无法用象形造字法进行描画的,因此象形造字法受到的局限性比较大,造字量也就相对较少。一些较为抽象,表述复杂含义的汉字就无法用象形字图片化的形式为学生进行讲述说明。

在中国汉字的发展过程中,现在的规范汉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象形字的特征,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大多数汉字已经和原来的象形字的字形相差甚远,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者必须认真甄别选取象形符号较为明显,具有代表性的,且較为简单的象形字为学生讲授,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讲解,也有利于学生认识接受。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学者还需注重对学生的帮助引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搭建联想的桥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四、象形字运用于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的建议

象形字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古代象形字发展到今日,大多数都已经不再具备象形特征了,因此将象形字引入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借助于象形字的图画表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识字教学的后续开展,切不可全面地为学生具体分析汉字源流演变,这样不利于学生接受,还可能加重学生的畏难情绪,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为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授课的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者应合理地选取适宜为学生讲解的简单汉字进行讲授,适当地在课堂上穿插象形字讲解,把每一节汉字课都上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慢慢理解记忆,逐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尝试对照着象形字进行勾画,让学生动笔一起体验汉字的发展与演变,在增强师生互动的同时,让书中的汉字也变得灵动起来,增添课堂的活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汉字的教与学。

在对外汉语识字教学中将象形象字的运用优势发挥至最大化,帮助学生借助象形字的图画形式了解认识汉字,以此为契机,感受汉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汉字,乐于学习汉语。

五、结 语

在近些年“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之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迅速,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第二语言学习者若想学好汉语,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就必须要认真努力地学习识记汉字。因此,这也就向对外汉语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利用在初级阶段的汉语识字教学中引入讲解简单的象形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促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影.浅析象形字的含义、特点和性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6):116-120.

[2] 毛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要素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243.

[3] 潘洋.以象形字为媒介的幼儿汉字教育可行性之探索[J].科教导刊,2012(4) :116-117.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3.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76.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赵玥

汉语与汉字特点研究论文 篇2:

略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与“文”的关系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的关系体现在“语”与“文”之间的关系上,涉及对外汉语课程的总体规划设置。口语教学在先、文字教学在后,即所谓“先语后文”,符合语言学习一般规律。对外汉语的初期教学应“语文分开”:让汉字独立设课,有利于汉字按自身的规律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独立系统的教学;借助“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经验,口语课、精读课也可按照自身的学习规律正常进行下去。“语文分开”有利于弹性的对外汉语课程安排。在基本掌握汉字结构规律的基础上,尽快“语文同步”,完成“语”与“文”的先分后合。

关键词:先语后文;语文分开;语文同步

汉字教学顺序的首要问题还不在于哪些汉字先教、哪些汉字后教,而在于对外汉语课程在总体设置上,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孰先孰后,汉字课与综合课、阅读课、听力课、口语课如何协调等问题。为此,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与“文”的关系阐述自己的观点,兼及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程的设置。

一、“先语后文”——口语课在先、文字课在后

语言学习的自然顺序一定是口语在先、文字在后的。任何语言的儿童母语习得顺序都是先语后文,先认后写的,因为口语是第一位的,口头交际是最重要的。汉语学习也应符合“先语后文”的语言学习一般规律,赵元任指出:“学讲中文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远比花大量时间用正确笔画学写汉字重要得多。因为学讲中文是一种活生生的体验。”法国人和日本人曾根据实验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作用于人脑的部位有区别,拼音文字由大脑负责符号的左半球支配,汉字则由大脑负责图形的右半球支配。习惯于用左脑输入拼音文字的外国人,在学习汉字时要转换成右脑输入,如果没有口语听说作基础,汉字的认读和书写都将是十分困难的,左右脑的认知转换是艰难的,这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主张“先语后文”的生理依据。Everson考察美国汉语初学者在阅读中语音认知与字义辨识关系的实验证明:读音正确的汉字,对相同汉字字义辨别的正确率可达90%;汉字字义辨别正确的,其相同汉字读音正确率可达91%。这表明美国汉语初学者是通过语音通达语义的,语音的认知有助于汉字字义的认知。Yang通过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对初学者首先要加强汉语口语教学,这样有助于学习者汉字阅读和认知能力的提高。石定果做的认知实验证明,外国人初识中文时字音的作用甚为显著;随着中文水平的提高,字形的作用逐渐增强,但字音仍起作用。这就是说,外国人在初学汉语时要借助口语语音来引入汉字字形的认读。汉字教学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系统的学习者来说,应该在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汉语口语技能和词汇量以后再引进汉字教学,因为,学习者在最初阶段主要是依靠汉语口语的技能来帮助汉字的识别。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汉学家高本汉等外国人成功学习汉语的经历,都是先学口语,尤其要到中国本土学习鲜活的口头交流,后学汉字及书面语的。国外有本汉语教材叫《中文入门》,在“请教师注意”一项写到:“发音阶段极为重要,应集中精力练习发音,不宜介绍中国字,写字应在发音阶段结束后开始。”因此,在对外汉语课程的总体设置上,一定是口语教学在先、汉字教学在后的,即所谓“先语后文”的规律。

国内各高等院校长期进修的对外汉语教学,在初级阶段一般都遵循口语听说课为主、在前,汉字读写课在后、注意配合的课程设置原则。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学历部在本科一年级开设必修课程:初级综合课、初级阅读、初级听力、初级口语;选修课程:汉字课(共18周,每周2学时,共36 学时),开设时间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笔者认为汉字的引入的时间有点晚,失去引进汉字教学的最佳时机。赵金铭认为:“汉字的导入不应太晚,至少应在第一学期的中间导入汉字。”这与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汉字始教时间恰好一样。汉字课一定在有口语能力的恰当时机再引进汉字,这个“恰当时机”究竟掐在哪个学习节点上,学术界还缺乏有力的教学研究。

二、“语文分开”——口语课、精读课与汉字课分别设课

如果母语是拼音文字的外国人在一开始就引进汉字教学,汉字学习注定要失败,这也就是我们反对“语文同步”即口语与汉字同步的教学安排的原因。“语文同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您好”、“谢谢”等从一开始学口语来说是必要的;但从汉字来说,一开始就学习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难字,不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学习原则。“语文同步”在学术界也叫“随文识字”或者“分散识字”,指在起始的口语课、精读课中,汉字是随着课文词语出现的次序被动地出现的,汉字教学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导致难字先学、易字后学,其后果就是外国人觉得汉字太难学了。说汉字难学,是由于没有按照由简入繁的认知规律去教,为此,学术界主张对外汉语的初期教学应先“语文分开”,汉字独立设课,使用专门的汉字教材以增强系统性,让汉字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独立系统的教学。汉字教学如果笔画按照由少到多,诸如“一、二、三、八、十……”“人、大、天、夫……”“日、月、目、明、萌……”等顺序去教,按照先独体字后合体字、先部件后整字的顺序去教,外国人就不会对汉字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了。在起始阶段先扎扎实实地教好几十个汉字,把笔画、笔顺、结构及理据教清楚后,往后学习就会越来越容易。汉字课从字出发,以字带词,以词带句的教学路子可以使汉字教学按汉字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系统地进行,弥补了口语课、精读课教材“随文识字”的不足。

但是,最早随口语课、精读课碰到的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往往是常用的高频汉字,怎么处理口语课、精读课出现的难写汉字呢?可以借鉴“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经验,用汉语拼音来标注难写汉字,以保证口语、语法、词汇等学习序列的顺利安排。吕叔湘提出了一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思路:先教汉语拼音,接着利用标注拼音的课文尽量满足小学生发展语言和增长知识的需要,逐渐过渡到全用汉字的课本。这种教学理念值得对外汉字教学借鉴。在初始阶段,可利用汉语拼音先教口语,不回避汉字,但只要求看拼音认读,学生在读注音课文时一目双行,拼音及汉字同时接触,把汉字的“音”与“形”联系起来,起到慢慢识字的作用;此时不要求会写汉字,书写汉字是后期汉字课的主要任务。在初始学口语的时候要求学习者认读汉字的目的在于让外国人对汉字先有一个视觉感性认识,为日后的汉字书写教学做铺垫,这种教学策略叫做“认读优先,书写随后”。这样,口语课、精读课就可以避开汉字难题困扰,按照自身的学习规律正常进行下去。

外国人的汉语学习有长期、有短期、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例如,丹麦有家驻京大公司职员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培训的时间就半年,他们明确要求这半年只开设精读课、听说课、阅读课,不学汉字书写。为此,柯彼德主张:“按照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的设立不同类型的汉语课程。在维持‘语’和‘文’并行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为时间有限、只需口语交际的人开设专门的汉语听说课程,汉字可以不教,或有限度地教,基本上用汉语拼音来尽快提高汉语口语能力。”“语文分开”有利于弹性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

三、“语”与“文”先分后合——在基本掌握汉字结构规律的基础上,尽快“随文识字”、“语文同步”

“先语后文”、“语文分开”是从汉语与汉字的特点出发而采取的初级汉语学习策略。“先语后文”在初期的确分散了教学难点,但在后期却集中了难点, 因为学生既要学新的汉字,又要补学旧的汉字。汉字课很少的课时量很难把汉字放入较多的语境当中,长期缺少课文语境的汉字教学会令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识字量既是一个方法问题,又是一个时间问题,不是汉字课能独立承担解决的问题。汉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和词汇、语法教学想结合,这就需要回到精读课上来,在精读课的语境框架内进行汉字教学。“语”与“文”长期分家,对汉字及汉语学习都不利。石定果、万业馨《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对有三年以上汉语学习经历的留学生进行调查:多数留学生赞成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同步进行;即使汉字课单独设立,也要与精读课的配套协调。所以,等外国人有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作为基础以后,需要尽快“随文识字”、“语文同步”。

“随文识字”是精读课在学课文的同时进行生字学习,在口语课、阅读课、综合课中兼顾汉字,不仅识字、写字、用字是同步进行的,而且口语教学和汉字教学同步进行(即所谓“语文同步”),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提高。“随文识字”讲究不孤立地学习汉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生字都在课文语境中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每天记忆每课有限数量生字的“分散识字”,学生不会感到过分负担。把应掌握的汉字有计划地分配到初级、中级、高级各年级的课文里,识字量随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逐步积累扩大。

综上所述,口语教学在先、文字教学在后,即所谓“先语后文”,符合语言学习一般规律。对外汉语的初期教学应“语文分开”:让汉字独立设课,有利于汉字按自身的规律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独立系统的教学;借助“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经验, 口语课、精读课也可按照自身的学习规律正常进行下去。“语文分开”有利于弹性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在基本掌握汉字结构规律的基础上,尽快“随文识字”、“语文同步”,完成“语”与“文”的先分后合。“语”与“文”的关系体现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涉及对外汉语课程总体设置全局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赵元任.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若干方面(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edited by Anwar S. Dil)[M].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6.

〔2〕石定果,万业馨.有关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第一号)[A].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Everson, M. E. Word Recognition among Learners o 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ming and Knowing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8.

〔4〕Yang,J. Orthographic Effect on Word Recognition by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J].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2000.

〔5〕Ch’en Ta-Tuan, et al. Chinese Primer (《中文入门》).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6〕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1).

〔7〕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问题[A].吕叔湘论语文教育[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8〕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9〕石定果,万业馨.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R].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金枚

汉语与汉字特点研究论文 篇3: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内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随着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一步步发展,汉字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中汉字的教学仍然处于附属地位。在以语法教学为主的对外汉语综合课中,汉字的教学一般都采用随文识字,而这种方法一般不能按照汉字自身的规律去教学,从而阻碍了汉字教学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教授汉字,本文将从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的特点和汉字自身的规律出发,探讨适合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内汉字教学的方法,将字本位教学运用到对外汉语的汉字教学中。

[关键词]汉字教学;字本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

从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来看,我国很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并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取得一定的进展。虽然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迅速,但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对外汉语老师们一起去探讨解决。如何去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使学习者更加轻松的去学习汉字,让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能够改善就是目前我们该去探讨的。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中,汉字一直处于附属地位,语法在综合课中占主导地位,而汉字教学都是随文识字,这種教学方法不利于汉字教学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特点和汉字自身规律,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汉字学习方法。

一、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内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中,汉字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汉字教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随文识字”,学生在课文中遇到不会的生词,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遍一遍的操练,这种方法一般不能体现出汉字教学的特点和汉字教学的规律,制约着汉字教学的发展,使汉字处于难学难记的状态中。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内汉字教学,理论比较繁杂,主要教授汉字的方法有随文识字、集中识字、以及听说读写独立开设。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辅助学习者会认会读,运用笔顺,写好汉字,以及能将汉字组成词汇。而在我看来汉字对汉语特别重要,是汉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说如果学习不好汉字就将学习不好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中单独开设汉字课的很少,大多数是综合课下的汉字讲授。对于初级综合课,我们必须重视其汉字教学。汉字教学的问题,应该用更加合理且有效的方法解决,不断的去努力探索新的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内汉字教学方法

1、字本位理论的提出

白乐桑说“字本位理论就是把“字”作为汉语的根本语法结构以此来进行研究,遵照的是汉语学习以尊重汉语特点为条件和以学习者为中心”。[5]2重点是字和词这两个教学元素不可或缺。字本位的教学法是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提出来的,他主要主张的是要按照汉语自身的特点,从字出发,把汉字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进行汉语的学习。此外他还提出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中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可以听说领先,读写放在后面。字本位的提出,让汉字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强调重视汉字的作用,用字组成词,用词又组成短语,用字词组成句子。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用的是词本位,他比较适用于印欧语系中拼音文字的学习,而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学习的是汉语汉字,汉字是属于语素文字,所以用字本位教学更加的合理。

2、字本位教学与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结合

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汉字教授的方法就是语和文分开进行集中识字。在传统的教学法中,中国的学生一般是运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汉字。语和文分开,在初级阶段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当后期学习汉字的时候,如果曾经说过的汉字出现,这时候感知能力就会比较强也就容易学会汉字。以往的汉字学习模式大都是随文识字,语和文是一体的,汉字不能按照本身的特点教学,而汉字的结构是有规律性有系统性的,汉字的书写顺序是先教独体字和偏旁再教授合体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授汉字,但随文识字中汉字的学习一般是按照文中的出现顺序进行教学,不能按照汉字自身的特点学习,这样可能会使汉字难学、难认、难记。所以还是提倡语文分开、集中识字的方法,语和文是相对独立的所以要区分开来。总的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每一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从汉字自身的规律出发,真正的学好汉字。[6]121因此,在字本位指导下的对外汉语综合课中的汉字教学特别重要,应该认真去学好每一个汉字。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汉字教学中,学生的汉字基础比较薄弱,对文中出现的汉字保持一种畏难的情绪。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热情。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实用性趣味性、要有针对性的去教授汉字,让学习者对学习的汉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汉字学习目标,克服对汉字的畏难情绪,喜欢上汉字汉语。此外,学习者是课堂活动的主要部分,要用合适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老师也一定要了解学习者学习汉字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应用,还是工具型动机或者是其他别的方面,如果学习的动机不强,他们对汉字汉语可能没有兴趣,老师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吕必松.汉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系统性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

[3]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万也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7.

[5]于霄.白乐桑“法式字本位”与《滚雪球,学汉语》[D].四川: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作者:索雯丝 张倩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论文下一篇: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