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4-04-29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精选8篇)

篇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10-0-01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今天,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问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开发是利用的基础,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我国的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当其充的是城镇建设占地加剧,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1.12比较合理。然而我国1951年~1980年和 1981年~1995年的城镇用地系数分别高达1.31 和1.91。据对17个城市卫星监测数据表明,近十年来,城市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其次,土地闲置浪费严重。据统计,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4.67平方干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集体用地闲置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2.8%,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工地占35%。同时,工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工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 26%,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美国 (7.3%)和香港地区 (4.95%),而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水平很低。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中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在农业用地结构方面,土地资源集中投入粮食等种植业中,造成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低。据测算,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各类低产田合计0.36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单位面积立地产出率水平低。除此之外由于工业生产上大量排放“三废”和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历年固体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堆存量分别达80多亿干克、60多亿千克,占地约12万公顷;而全国每年380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就有1/3是来自被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

面对上述的问题,为了保护好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相应的对策是迫在眉睫的。在笔者看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在土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任第平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做好农村地区的人口控制工作。

二是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包括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划定耕地保护区、强化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等。

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通过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等措施,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并且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四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不仅要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也要清理乡镇企业用地。并且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五是强化宣传。 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人地矛盾,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李新举.实用土地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王经国.资源与环境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徐宪立.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4] 霍振东.农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篇2: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经管系人资1221253080胥欣

一、内容提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在正确的管理下, 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 它会退化、耗竭。合理运用土地环境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土地环境资源问题的关键

二、关键词:

土地环境资源、统筹兼顾、双向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正文: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 创造物质财富, 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 开发是利用的基础, 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土地资源居于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这种特殊作用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的三大功能表现出来: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这些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 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否则将破坏土地资源,打破生态平衡。如果这种破坏性作用长期积累, 就会直接响到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 对人类自身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了自然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我国土地资源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①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②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质量下降, 土地生产力降低;

③人均土地资源数量少, 后备资源不足;

④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且效率低。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①统筹兼顾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要从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阶层的利益,既要积极发挥国土管理工作职能作用,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增强发展土地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②发展循环经济;

土地管理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功能出发,正确处理局部经济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的统一但长期以来,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或狭义的经济价值(即物质供给功能)基础上,忽视了土地所拥有的其他的自然和社会价值。没有将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土地协调发展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例如,我国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过分强调耕地面积,而忽视了耕地质量的问题。为了响应国家耕地动态平衡的政策,许多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开展土地整理,但整理成果往往仅能抵消建设用地占用的耕地,同时也忽视了中低产田的改造工作。没有注意到耕地利用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严格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整理项目中缺乏市场机制,主要是政府操作,土地的长远收益难以落实到耕地利用者和保持者身上,所以耕地利用的比较效益低下,难以避免耕地过多地转为它用,不仅损失的是当代人的粮食保障,也损失了环境质量和后代的衣食来源。因此, 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土地的利用,加快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简历开发区循环经济的核心、实行一定的生态退耕以提高耕地质量以及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③加强领导, 强化宣传, 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政府行为, 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有效的组织措施, 是难以搞好的。因此, 只有真正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加强领导, 才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其次,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解决人地矛盾,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 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地矛盾,实现人与资源、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使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从宏观上控制,微观上管理。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最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参考文献: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马发生.关于我国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湖北成人教育

学院学报,2004

篇3: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国有土地,综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0引言

土地作为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资源, 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 人类逐渐摆脱了听天由命的状况, 在人地关系中主动作用增强, 反映在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 相继经历了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等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1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开启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土地资源结构与利用格局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导致土地资源安全系列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开发与粗放利用造成了土地退化、供需矛盾加剧, 农村人地关系巨变下人、地分离、 农业兼业导致土地撂荒与废弃,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损的区域性难题。根据其动因差异, 梳理为四个方面。

1. 1人均耕地面积少

长期以来, 人口不断增长对土地利用造成的压力一直是耕地锐减的主导因素。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 33亿hm2, 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地平均水平0. 25 hm2的47。人均耕地大于0. 133 hm2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目前全国已有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 053 hm2的警戒线。其中更有463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 033 hm2。

1. 2耕地质量差, 分布不合理

我国1. 27亿公顷耕地中的79. 2% 为中低产田。现有耕地总量中有606. 67万hm2坡度在25°以上, 全国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有0. 48亿hm2。耕地质量差、产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气候因素、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次生潜育化和冷浸田等限制因素。

1. 3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适合耕种的荒地已被开发。目前全国现有宜农荒地3 300万hm2, 其中质量较好的只有1 000万hm2。质量较差的2 300万hm2荒地多处于边远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北湿润、半湿润地区, 且分布零散, 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1. 4乡村建设无序与农村土地空废化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但由于城乡人口综合管理、土地统筹配置等相关政策与制度没有及时响应和调整, 加之村镇规划缺位, 以致对乡村人地系统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乡村建设无序与村庄空心化、土地空废化问题加剧。农村人口快速减少但村庄占地仍在增加的“人减地增”问题突出, 在人口外出较多的传统农区尤为明显。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2. 1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

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 才能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内含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过程中, 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的再造与重构在所难免。依据发达国家的农业经验, 立足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

2. 2国家应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 制定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首要前提。首先根据农地资源稀缺和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实际,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科学规划, 调整利用结构, 做到用养结合。其次是调整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因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生态建设的需求, 我国不可能做到耕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第三是应调整区域内部耕地数量平衡政策。

2.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土地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的最终目标, 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任务。土地合理利用是通过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揭示土地的结构与功能和土地利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的系统性, 正确协调好土地利用, 保持生态经济系统平衡与更新过程的统一。

2. 4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目前, 我国废弃地复垦利用率仅4% , 而发达国家都在50% 以上, 如采取有力措施, 可以将废弃地恢复为耕地, 或经整治可作为建设用地或绿化娱乐用地, 就可以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3结语

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上存在耕地供需紧张、后备资源不足、用地结构失调等问题; 在质量上面临耕地自然退化、环境污损、地力下降等问题; 在空间上存在分布失衡、耕地南减北增、 瓶颈约束等问题; 在安全上则暴露出总量不安全、品质不安全、 局部地区不安全等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必须主动适应城乡转型、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的新形势, 重点要立足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 制定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加强土地资源整治、土地优化配置与持续利用、土地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相融合的深人综合研究。着力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创新, 加快土地资源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 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搭建新平台、营造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石玉林.资源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篇4:西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讨

西部 土地资源 持续 发展

引言: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西部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其自然条件的恶劣更是加剧了这种人地矛盾。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突破口,尤其是寻找到了以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出发点,不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实行西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1西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共有土地面积675万公顷,所占陆地和耕地面积分别为71%和38%,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地资源总量大,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但土地质量较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问题有:

1.1水资源缺乏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而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以上,地下水的补给量十分有限,常年缺少的状况导致了土地利用低。1.2.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草场退化严重

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西北地区土壤形成条件差,土壤黏土含量少,成壤时间长,土壤层厚度薄,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及沙漠化目前西北地区沙漠化面积已达233万公顷,且每年以1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1.3.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有360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就耕地而言,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耕地面积的52.1%,其中,又以黄土高原区和西南高原山区最为严重,分别占全国水土流失耕地面积的24.8%和22.4%我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达4050亿吨,其中从坡耕地上流失的占70%以上。1.4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受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利用率和生产率低下,耕地广种薄收现象比较普遍,对贵州四川重庆和陕西等地25度以上坡耕地的调查显示,粮食坡面产量在2250公斤/公顷左右在林地构成中,人工林和优质林少,有林地只占林地总量的61%,牧草地虽有较大面积,但质量差,产草量低,超载放牧现象普遍存在,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破坏性大。

1.5应用科技水平低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土地开发软硬件设备,水利设施设备等和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低下。

2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1加强观念和制度的变革

树立正确的土地生态伦理观,是进行土地持续利用的前提。合理科学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又是土地持续利用的保障。在产权建设方面,首先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土地产权制度,从不同层次对土地加以界定、规范。其次,在有明晰的土地产权前提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对政府出让土地实行更严格的法律和行政控制,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刺激人们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2.2坚持实现西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建设任务很重,要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是土地管理上作的奋斗目标,也是确保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一位的大问题。保护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管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西部人口增长速度快,所面临的农产品供给压力大,在某种程度上讲,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也是集中体现在耕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上,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新时期土地管理必须更新发展思路,采取十分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保护耕地,在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的前提下,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有所增加,耕地质量有所提高,人口和土地的和谐发展。

2.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西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估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情况等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还很落后,且其成果在全面性和现实性方面较差,应加强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基础调查和监测工作,掌握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动态,目前,重点做好西部地区坡耕地、成片后备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调查和监测。信息时代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遥感技术(R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作息系统(GIS)等“3S”科学技术已全面开始进入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领域,在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调查、监测活动,却因为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未建立一套完整而高效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有待规范化,否则,政府难以制定可靠高效安全的土地开发决策。

2.4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动作模式

首先,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如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虽然能使农作物增产,但也能使土壤结构变坏,环境遭受污染;因此应以无污染、无公害的投入要素,取而代之。第二建立土地利用的监督机制,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第三,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由政府对人口转变过程进行干预,使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均社会福利最大化相适应。第四,消除贫困。贫困是人类一环境系统恶化的重要动力。为了生计,穷人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资源,致使环境恶化,其结果反过来使贫困人口更加贫困,如此循环下去,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逐步消除贫困。

2.5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效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行生态补偿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已实行经济补偿政策,国务院在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已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整个西部大开发的四个重点任务之一。可以说从“以粮为纲”到“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种全新的政府作为,西部地区要借此机会,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西部地区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坡耕地还林还草的有关奖励或优惠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财政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扶持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力度,优化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步伐。

结语:土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确保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确保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桂呈森.西部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

篇5: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研究对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探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发大会之后,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议题。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分别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今天, 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问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 创造物质财富, 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 开发是利用的基础, 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是在1990年的首次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得到正式确认的, 其后又分别在1991年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和1993年的“21世纪可持续土地管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了讨论。土地可持续利用指土地资源代际分配合理, 部门配置得当,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利用方式, 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保证土地资源潜力, 防止土地退化, 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承受性。由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面临的土地问题不同, 所以,土地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相对而言,发达国家侧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强调资源利

用的环保效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保持生态平衡, 这正符合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准则。

1989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Leopold 持续农业研究中心首先提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 持续性”,即运用合适的作物和畜牧体系、农业投入支持来保证社会经济效用性, 同时保持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质量。90年代以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继在各国逐步展开。随着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 土地可持续性”含义的认识也有了变化, 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土地的生产力、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个方面, 而且进行的研究也主要围绕着它们展开。

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土地资源居于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这种特殊作用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的三大功能表现出来: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这些功能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 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否则将破坏土地资源,打破生态平衡。如果这种破坏性作用长期积累, 就会直接响到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 对人类自身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了自然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2.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呈急剧下降趋势。据统计, 我国的耕地总量从1957 年1.12×108hm2 减少到1996 年的9.59×107hm2, 每年以近4.67×105hm2的速度锐减, 使我国原本就较少的土地资源更显紧张。再者,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尽完善, 乱搭、乱建、乱占或占而不用现象较为普遍, 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闲置土地为6.5×105hm2, 其中, 耕地约6.28×104hm2, 相当于1996 年占用耕地的1/ 3。国家建设闲置土地的总面积、废耕地、可耕地分别占闲置土地的79.13%、69.04%、79.92%,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 因建设项目盲目上马等原因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的数量之大, 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2.2 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质量下降, 土地生产力降低

由于在土地利用方面长期是重用轻养、重产出轻投人的掠夺式利用方式, 导致土壤中大量元素缺乏;再者, 由于保护力度不够, 每年流失的水土面积达4×107hm2, 流失的土壤带走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 使耕地质量迅速下降, 从而造成土地生产能力变弱。另一方面, 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逐步向农村地区蔓延, 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各种污染源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威胁不容忽视, 如酸雾、酸雨、水质污染等, 是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的又一主要原因。

2.3 人均土地资源数量少, 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 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1/ 3, 且耕地总量每年还在以

6.67×105hm2 的速度递减。据测算, 到2030 年我国耕地将减少2.07×107hm2, 即减少近1/ 6,而人口将达到16 亿, 人地矛盾将更加严峻。我国已被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2%, 有66%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区, 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的耕地只有耕地总量的40%。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可以新增一部分耕地。根据1993 年全国农业后备资源调查结果, 全国现有农业后备资源1.97×108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20.6%,但是, 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和水资源的短缺,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要受到严格限制。

2.4 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且效率低

在我国土地资源中, 约2/ 3 是丘陵山地, 中低产田占耕地的60%以上, 耕地障碍因素多, 分布不均匀, 造成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而未利用和难以利用的土地比例同样大, 占全国总土地的25.3%, 达2.43×108hm2, 据1996 年调查, 全国未利用土地中, 沙漠、戈壁、石质山地和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约为1.74×106km2, 占了70%以上, 尚可开发利用的(包括滩涂、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仅7.06×105km2, 不足30%。

3.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3.1 控制建设用地, 切实保护耕地

我们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②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要抓紧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及抓紧编制各项专题规划, 并根据规划划定不同级别的“耕地保护区”, 将耕地面积和区域相对固定下来。③强化全民保护耕地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强化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 培养节约用地观念, 并使之尽快转化为保护耕地的自觉行为。

3.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耕地生产力

农田基本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①建设农田水利。要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 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 提高抗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要注重发展节水灌溉, 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②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为主要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中低产田, 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 基本消除制约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 培肥地力, 改善农业基本条件。③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要继续推进机械化进程, 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

3.3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调整布局

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方面急待进行的工作有: ①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 对城市的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重新核定, 通过土地整理、改造和置换等措施, 实现城市用地的优化布局, 将闲置的土地重新投入到效益高的用途上去。②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集中、专业化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形成良好用地结构的重要策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商品粮、棉、畜产品基地建设, 增加这些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 提高商品率, 并以此为契机, 逐

步形成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大分工格局。

3.4 开展土地整治, 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是土地资源开发、治理和保护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它是一项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工作, 主要包括有: ①“四荒”地开发。荒山、荒坡、荒滩和荒沙是最具开发价值的后备土地资源, 要根据其个体特征, 因地制宜地加以开发利用, 使之变成能为人们带来效益的耕地、草地、林地或者建设用地, 以便增加土地资源的存量。②水土保持。大力开展大江大河及小流域的治理工作, 启动各项防护林工程和绿化工程, 最大程度地消除由于洪水、风暴和人为破坏带来的各种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危害。③土地污染防治。要贯彻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堵塞土地污染和农业用水污染的源头, 杜绝城乡工业“三废”的超标准排放;其次要采用生物、化学和工程措施对污染土地进行治理;对于农业生产环节中农药、化肥、农膜和农产品废弃物所带来的土地污染, 则要采取生态技术手段加以消除。

3.5 控制人口增长, 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情况下, 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人地平衡的根本措施。对于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 预计2030年前后将达到16 亿左右的人口高峰。同时关于国内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表明, 在高投入水平下, 以人均500kg 粮食计,人口承载量的极限为16.6 亿人, 这是中国人口控制的最后界标。由此可见, 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 人口增长将成为土地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为此, 我们必须推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尤其是做好农村地区的人口控制工作,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人口增长, 缓解人地矛盾。

3.6 加强领导, 强化宣传, 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首先,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是一项政府行为, 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有效的组织措施, 是难以搞好的。因此, 只有真正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加强领导, 才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其次,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解决人地矛盾, 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 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 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华平王佳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热点聚焦2006 201: 34-35

篇6: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基本要件。所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作为最基本的资源,在自然界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农村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要保障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农村饿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形成的立体自然经济综合体。独体的利用活动,都收土地生态系统构成的要素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

1.自然观点

主要指土地作为地球的特定组成部分,究竟哪些部分,哪些因素属于土地的范围,以下四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土地即土壤,亦即地球陆地表面疏松的、有肥力的、可以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

(2)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

(3)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地水面。

(4)土地即地球表面,亦即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都包括在内。

上述四种观点中,前两种观点过于狭义。除去地球表层的土壤之外,深层的岩层、水层也具有土地的基本功能,例如一棵植物的生长,不能说完全是土壤的功劳,岩层的保护、地下水的供给都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地球的深层部分也不能排除在土地的概念之外。第四种观点则失之过宽。地球的海洋部分不具有土地的一系列功能,因此不应该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第三种观点相对确切。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水流等等有一个所有者,是土地的附属物,我们也把它作为土地来理解”。广义的土地应该包括陆地中的水面。

2.经济学观点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作为一切活动的一般空间基础,在农业中是主要的生产资料。

3.法学观点

中国台湾土地法第一条解释土地的意义,“本法所称土地,谓水、陆及天然富源”。肯特从法律概念上对土地的定义是:“土地不仅包括地面或土壤,而且也包括附着于土地的任何东西,不管是自然长成的,如树、草和木,或者是人工造成的,如房屋以及其他建筑物;它所包括的范围向上或向下是无限度的,以致可以包括地上或地下的每样东西”。

4.西方经济学观点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无偿赠与人类的陆地、水、空气、光和热等物质和力”。美国土地经济学家伊利认为:“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澳大利亚的克里斯钦和斯图尔特进一步指出:“土地一词是指地表及所有它对人类生存和成就有关的重要特征”,“必须考虑土地是地表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直到地下的地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相联系的人类活动”。

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

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了土地评价专家会议,在会议文件《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中专门给土地下的定义是:“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则进一步指出:土地是“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则是,它们对于人类对土地目前和未来利用施加重要的影响”。

6.其他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土地甚至包括自然资源或自然的力量,不是单纯指地球表面,并且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一切物质。至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于土地的概念趋于完善,并且已经为众多的学者所接受

二、农村土地的基本特性

三、农村土地问题分析

四、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对策

1.农村土地的利用的自然的持续性

2.农村土地利用的经济可持续性

3.农村土地利用的社会可持续性

总之,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增加的人均福利和农民收入;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使农村土地系统的产出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提高社会稳步发展的能力;从代际公平出发,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更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需要。

五、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实践和创新

篇7: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水资源短缺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并逐渐显示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黄河的频繁断流,长江冰川面积的逐渐缩小,大量水土流失等,给我们留下沉重的思考。我国是世界上13大缺水国之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面临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挑战、可持续、措施

我国人均水量少,只有世界平均水量的1/4,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认识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洞察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及对策意义重大。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资源短缺

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构成的水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全球水资源为14亿km3,工农业用水分别占世界用水量25%和70%。因人口急剧增长,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几年已减少25%。历来被认为资源丰富的我国,水资源问题不容乐观,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为2400km3。目前1.33亿hm2耕地中,尚有0.55亿hm2为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有0.93亿hm2草场缺水,全国每年有2亿hm2农田受旱灾威胁,农村8000万人和6000万只家禽饮水困难。农业缺水量达3000亿m3。我国主要河流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且断流流域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数、历时不断增加,给工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平均每年损失为200亿元,同时断流也给沿黄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个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

壤近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cm的耕地130万hm2,减少耕地300万hm2,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9%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容量累计200亿m3。

二、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持挑战

1、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供水具有成本,这就体现水的商业价值。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没能充分认识,水资源无论以要素身份对企业还是以商品身份对消费者而言,几乎是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家所确定的水资源价格对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也就基本不起作用。在相应的价格运行机制下,因价格制定主体认识的偏差所确定的价格也不会通过其自身运动而得以纠正。所以尽管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水的供应价格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水资源价格机制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以改变,故而水价仍然不合理。就按现在来说,在发达国家水价与电价的比例是6:1,水比电贵,而在我国是1:1,甚至更低,水费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不讲经济效益,水利建设投资也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加以解决,目前水价根本起不到调节水资源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造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同时由于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稀缺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认识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

2、水资源产权管理混乱

按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水资源归国家、全民所有。这种安排在传统体制下必将会演化为国家拥有归属权,国家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拥有使用权的结果。现实情况下国家这一所有者代表经常缺位从而导致对水资源使用者的管理不完善,表现在使用者无偿占有或使用水资源,对破坏、严重浪费水资源的使用者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在存在水资源产权转让市场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使用权数量是根据使用水资源的效率原则来配置的。然而在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水资源使用权数量的配置则难以体现效率原则。由于现行水资源产权关系缺乏灵活有效的转让方式,导致谁占用水资源谁就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权,影响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弊端主要是以条条为主,块块为辅条块分割严重,块块利益诱导大于条条约束;部门林立,缺乏综合管理,管理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排除或基本排除市场的作用。可以想象这样的管理必然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经济合理性依据,难以实现其最优配置,难以有效地调动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

3、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的地势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逐级降低,而水资源则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等南方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6.5%,人口占全国的54%,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而处于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7%,水资源量仅占7%,相差很大,总的分布呈现出北方少南方多且水资源的分布相对收地形的影响较大。我国一般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地区、此处阻挡了印度洋暖流致使西北地区降水少、水资源

缺乏;第三阶梯为大兴安岭、太行山第一线以东至海边,多为平原适宜大气的循环,降水量丰富;第二阶梯为过渡地带,地形差异使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区域分布不均。

4、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大批量地砍伐树木、开垦荒地使得森林植被锐减,而进行农业作业又需大量的灌溉用水,森林植被的失去导致水资源的涵养能力下降,只能引地表水进行灌溉,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的抬高,造成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持续过量地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破坏地下水资源,引起地表植被灭亡、土地旱化、沙漠化。尤以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萎缩,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地下水超采荒漠化最为明显。开采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地面塌陷,危害频频发生。如我国的苏州市区近30年内最大沉降量达到1.02米,上海、天津等城市也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措施

1、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措施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措施,而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下,建立初始水权的分配制度,并通过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合理核定基本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加价,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引导水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满足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要求。总之,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2、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3、完善水资源的价格机制。

水资源价格机制的完善是一渐近的过程,国家应切实把“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作为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原则,尽快实现完全成本化——以防洪等社会效益为主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维护费用由各级财政预算支付。当然还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承受能力、当地的资源状况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做出相应调整。

总之,要做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发展,以上措施只是主要的几个方面。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必须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更加开阔思路,减少错误决策,提高行动效率,这样必能实现人与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崎,王浩.水资源学导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2]汤奇成,曲耀光,周聿超.中国干旱区水文及水资源利用.科学出版社

篇8: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国土资源管理

加拿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 以经济手段为辅。主要是通过立法、规划、权属登记、许可证发放、征收税费等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

加拿大是个法治国家, 在自然资源的各项管理方面均制定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法规主要包括自然资源部法、资源和技术调查法、北极水污染保护。通过依法管理, 使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1.2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对于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加拿大政府同样是依法监管。但更多地是通过经济手段, 而不是行政手段实现的, 如税收、资源政策调整等。但具体到不同的资源, 管理上有所不同。在资源产业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是负责监管工作, 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阶段, 政府会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本国的资源产业, 政府根据国内外的供需情况, 适时调整税收等经济政策, 以支持、规范和引导其产业的发展。为支持资源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投资者, 有时政府管理部门直接介入到产业活动当中。

1.3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的关系

由于资源产业是以资源为本发展起来的, 两者关系密切。因此两种管理必定会相互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资源的管理, 如果限制较多, 必然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2中国江西

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人均耕地后备资源在全国排名较后, 部分开发区存量土地利用挖潜不足, 少数企业用地存在闲置浪费,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明晰江西省土地利用及各类土地资源所受压力状况, 对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意义重大。

2.1如何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 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 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 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 它强调的是土地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本, 其贮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减少, 应保持不变;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目的来看,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保护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 最终目的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2.2用生态足迹模型介绍江西省各生态足迹变化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自徐中民、张志强等学者1999年第一次引入并开展实证研究以来, 它已开始成为国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在将生态足迹理论应用到区域层次时, 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与改进, 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 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生态足迹能真正反映当地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生产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与消费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基本相同, 主要是将区域人口的消费量换成区域的生产量, 从而不必考虑区域的进出口量。

3实现江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

在江西省甚至全国, 常常因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要求而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原本规划用作农用地的任意改为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形同虚设。其根源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监督不严, 对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3.2改革规划管理体制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没有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两者是有机地结合的。在江西省,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 土地开发利用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而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管理。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分割状态, 在客观上容易导致规划的内容及规划的执行发生利益上的冲突, 也人为地增加了规划的成本。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只能在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

3.3完善规划体系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可以说, 土地利用规划从上到下是“一环套一环”的。目前江西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乡4 级规划为主导, 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类型的规划体系, 但存在总体规划层次过多, 内容基本雷同的问题。借鉴加拿大的经验, 省级以上规划, 应强调规划的宏观战略性和政策性, 突出指标控制及土地利用的原则性问题;地市级规划应强调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 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协调的作用;县级规划作为总量控制的最基层, 其规划内容应体现定位、定量、定性、定序的要求, 核心内容是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切实保护耕地。乡镇级规划应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其内容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3.4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加拿大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十分注重公众参与, 要求市政府在就规划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至少举行一次公众会议, 听取公众的意见。土地的开发利用涉及到各行各业, 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吸收社会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制定, 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增强社会的规划意识, 也便于规划的实施。但是, 公众参与也可能造成规划制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且公众参与的程度与公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从江西省的具体情况出发, 完全效仿其公众参与制度是不现实的, 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从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 从提高规划科学性的角度, 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是必然的趋势。具体来说, 首先, 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使公众参与成为必不可少的规划环节。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 通过交流、协商取得广泛共识;其次, 既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 易于依法依程序进行修改, 又要尽量避免随意改变规划内容而损害广大群众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第三, 在规划的执行、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建立公众监督的制度环境和渠道, 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摘要:加拿大是国土资源大国, 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制度完善, 管理方式和手段先进, 是发达国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加拿大,中国江西,资源,环境,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宋国明.加拿大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特征及相互关系[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03) .

[2]刘厚仙, 倪才英, 张海荣.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0) .

[3]董振亚.加拿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模式以及其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 (湖南) , 2007, 4 (03) .

上一篇:县管校聘案例论文下一篇:葡萄有牙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