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DPSIR模型的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摘要:在社会与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使得人类对水资源产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加重了整个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短缺的严重程度。松原市位于吉林省西部,下辖宁江区、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扶余市5个县市(区),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水资源不均匀的分布及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带来的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相对较为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会成为松原市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阻碍,因此,评价松原市近几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预测,有助于对水资源系统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解;进而,使松原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实现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以DPSIR模型为基础,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松原市2010~2015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灰色预测法对其2016~2020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预测,得到以下结论:以构建的DPSIR模型为基础,分析应用于水资源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因素的涵义及这些因素相对应的指标选择需考虑的方面。以因素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结合松原市的实际情况筛选出21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变异系数法与改进熵值法综合形成的客观组合赋权法对所选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并根据综合指数法计算出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值,计算结果表明,宁江区和前郭县的综合评价值变化趋势均为先升后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乾安县和扶余市的综合评价值均屡有波动;长岭县的综合评价值呈先降后升的变化。由此可知,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发展变化趋势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同时朝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松原5个县市(区)在2016~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结果表明:宁江区,前郭县和扶余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均呈持续下降趋势;长岭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平缓上升的趋势;乾安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上升幅度与长岭县相比更为缓慢,即,整个松原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发展趋势相对乐观的仅有长岭县和乾安县,其余县市(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发展趋势较差。通过本文的研究,较全面地揭示了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及发展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松原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有助于改善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关键词:DPSIR模型;客观组合赋权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灰色预测;松原市

学科专业:环境科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3 DPSIR模型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模型

2.1 DPSIR模型

2.1.1 DPSIR模型含义

2.1.2 DPSIR模型理论框架

2.2 客观组合赋权法

2.2.1 变异系数法

2.2.2 改进的熵值法

2.2.3 组合权重确定

2.3 综合指数法

2.4 灰色预测GM(1,1)模型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研究区位置

3.1.2 气候条件

3.1.3 降水及蒸发

3.1.4 水文概况

3.1.5 地形地貌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人口现状

3.2.2 经济现状

3.3 水资源概况

3.3.1 水利工程现状

3.3.2 水资源量

3.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指标筛选原则

4.2 因素分析

4.3 指标体系框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5.1 指标权重确定

5.1.1 变异系数法权重计算结果

5.1.2 改进的熵值法权重计算结果

5.1.3 客观组合赋权法权重计算结果

5.2 综合评价值计算结果

5.3 结果分析

5.3.1 五类因素评价值结果分析

5.3.2 综合评价值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预测

6.1 松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预测结果及分析

6.1.1 预测结果

6.1.2 结果分析

6.2 对策及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上一篇:锅炉设备的节能减排论文提纲下一篇:汉语言文字创新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