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土地资源概况

2022-09-01

第一篇:邢台市土地资源概况

烟台市概况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现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招远经济开发区及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全市总面积

1.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52万,其中市区面积2722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创新五十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等称号,并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

历史沿革。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明政府在烟台设奇山守御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芝罘筑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登州为通商口岸,1861年改为烟台。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地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

山川气候。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拥有909公里海岸线和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大小基岩岛屿63个,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毫米,年平均气温13℃,日照时数为2611.6小时,无霜期282天。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资源物产。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达70多个,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滑 1

石、菱镁矿、钼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烟台苹果、莱阳梨、龙口粉丝、烟台大樱桃等享誉海内外。

生态环境。烟台环境质量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各类自然保护区24处,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水库水质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以一类、二类海水为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SO2和COD排放持续下降。

基础设施。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83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8.7公里。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主体工程完工,德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全市现有港口10处,芝罘湾港、龙口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201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4亿吨。烟台空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国内外37个城市通航,2011年旅客吞吐量13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万吨。潮水国际机场建设顺利推进。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472.1万千瓦,2011年发电量243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329.4亿千瓦时。

经济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生产总值70339元(约合1.1万美元),

一、

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7.4:57.7:34.9。完成国地税收入649.4亿元,增长26.1%;地方财政收入303.2亿元,增长2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3.8亿元,增长22.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289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86亿元,形成了汽车、手机、电脑、船舶等优势产业,葡萄酒、黄金、核电、现代化工等特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2户,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企业均超过100户。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按照新统计口径)实现产值47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烟台是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城市和APEC经贸活动的重要举办城市,已与11个国家的18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53.5亿美元,其中出口267亿美元,全市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达到17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616.5亿元,增长17.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16元,分别增长9.4%和13.4%。

第二篇:1、 项目区概况及土地调查资料

2、 农作物种植情况

3、 人口调查

4、 项目特性

5、 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

6、 水资源分析

7、 土地现状

8、 效益分析

9、 自然环境分析

10、 新增土地分析

11、 土地利用状况

第三篇:赣州林业资源概况

赣州市“十一五”森林资源概况(二〇一一年)

根据赣州市“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76.2%,活立木蓄积11921.7万立方米,林地面积306.3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74.52万公顷。

1、各类林地面积

全市土地总面积393.80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06.38万公顷(规划林地面积303.91万公顷,非规划林地面积2.47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87.42万公顷。

林业用地按经营权属划分:国有面积37.93万公顷,集体面积25.18万公顷,民营面积237.66万公顷,外资面积3.38万公顷,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23万公顷。

林业用地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274.52万公顷,疏林地面积2.05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2.93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71万公顷,苗圃地0.01万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2.70万公顷,宜林地0.44万公顷,辅助生产林地0.02万公顷。

2、各类林木蓄积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11921.7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11344.4万立方米,疏林蓄积10.0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334.1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233.2万立方米。

3、乔木林资源

乔木林按优势树种划分:马尾松面积97.97万公顷,蓄积3398.9万立方米;国外松面积7.59万公顷,蓄积330.0万立方米;杉木面积66.47万公顷,蓄积2764.9万立方米;硬阔类面积21.41万公顷,蓄积1363.4万立方米;软阔类面积7.70万公顷,蓄积150.7万立方米;混交林类面积57.41万公顷,蓄积3336.5万立方米。

乔木林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90.98万公顷,蓄积2508.5万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37.30万公顷,蓄积6771.8万立方米;近熟林面积22.11万公顷,蓄积1466.1万立方米;成熟林面积7.56万公顷,蓄积544.9万立方米;过熟林面积0.60万公顷,蓄积53.1万立方米。

4、毛竹资源

全市竹林面积15.97万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15.80万公顷,杂竹林面积0.17万公顷。毛竹总株数34720.7万株,其中林分竹31913.3万根,散生竹2807.4万株。

5、经济林资源

全市经济林面积21.31万公顷。

按三级林种划分,果树林11.88万公顷,食用原料林9.21万公顷,林化工业原料林0.12万公顷,药用经济林0.09万公顷,其它经济林0.01万公顷。

第四篇: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1978~1979年世界森林资源情况,全世界共有林地40.53亿公顷,其中郁闭的森林面积26.40亿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000亿立方米;世界平均每人占有森林0.6公顷,森林蓄积量67.4立方米。世界的森林资源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53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37亿公顷,1973年减少到28亿公顷,20年间共减少10.37亿公顷,平均每年约有 5千余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消失的地区主要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1973年与1953年相比,非洲减少76.3%,拉丁美洲减少33.7%,亚洲减少23.8%。美洲、欧洲的发达国家与苏联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大规模砍伐破坏森林必将导致世界性的生态灾难。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中国森林面积共11528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102.6亿立方米 (包括零星树木),其中森林蓄积量90.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5.8;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 1:8.2。据森林资源1977~1981年清查资料与1973~1976年清查资料相比,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从12.7%降低到12%,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林区森林过伐。全国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约29410万

立方米,而立木总生长量为27532万立方米,年赤字为1878万立方米。贵州森林资源总体概况

据2004-2006年全省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统计,贵州省国土总面积1761677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8771550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9.79%。全省森林面积为7033936公顷,森林覆盖率39.93%,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31.82%,“国特灌”覆盖率为8.11%。

全省8771550公顷林地中:有林地面积5606000公顷,占63.91%;疏林地160923公顷,占1.83%;灌木林地1670602公顷,占19.05%;未成林造林地519152公顷,占5.92%;无立木林地145016公顷,占1.65%;苗圃地2608公顷,占0.03%;宜林地666000公顷,占7.6%;辅助生产用地1248公顷,占0.01%。

第五篇:邳州概况、农业资源

邳州农业暨农产品深加工台商产业园推介会

参 考 资 料

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1

邳 州 概 况

邳州地处北纬34度附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和雨量充足,历年以来年平均气温14.0℃,年平均降水量867.8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18.6小时。人居环境良好,生态适应范围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农牧鱼的综合发展。

邳州幅员面积2088平方公里,人口163万,是江苏省第二人口大县,辖24个镇、488个行政村(居)。近几年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邳州西依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东临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北接齐鲁,南通江淮,是江苏东陇海产业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交通上,可以概括为“一桥一河四路五港”。“一桥”即:亚欧大陆桥,是东出西进的铁路干线;“一河”即:京杭大运河,这是条一脉相连的南北水运通道,可通行4000吨级驳船;“四路”即:霍连、京沪、京福、宁徐四条高速公路,纵横交织;“五港”即:京杭运河邳州港、连云港港口以及观音、白塔埠和临沂三座近距离空港,邳州港是全国内河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760万吨,近期扩建到1200万吨,连云港是十分便捷的出海口岸,最大泊位为10万吨级,三座机场到邳州城区均在45分钟以内车程。优越的交通条件不仅架设了各地客商汇集邳州、合作共赢的桥梁,而且成为邳州跨越腾飞、走向繁荣的坚实平台。

邳州幅员广阔,资源富集。石膏是邳州独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总储量44亿吨,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膏矿床,石灰岩、石英砂、钛铁矿等也有较大诸量。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主要有银杏、大蒜、棉花、意杨等,其中,银杏成片园面积26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种植园和全国重要的银杏药源基地,并被批准为国家级银杏博览园;大蒜种植面积60万亩,总量规模全国第一;棉花20万亩,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产区;邳州的经济林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 境内拥有4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年发电量100亿度。拥有大型热电厂2座,供气能力为110吨/小时。

邳州农业资源概况

邳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市耕地面积183万亩,农业人口122万,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是传统的棉花生产大县和全国菜篮子生产基地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市)、全国农业增加值百强县(市)、全国“菜篮子”工程先进县(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市)、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全国秸秆养羊示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我市按照中央、省市农业会议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本地的区位、资源、市场和生态优势,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市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已形成中强筋小麦、优质稻米、优质白蒜、高品质棉、设施瓜果菜、菜用粮油六大农业优势产业板块。全市形成了120万亩优质稻麦、60万亩大蒜、10万亩设施菜、20万亩优质棉、3万亩苗木盆景的新格局。其中大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连续两年成为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县(市)。全市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到2008年底全市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170万亩,“三品”认证总数达到110个,建成无公害大蒜、水稻、小麦、银杏等4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无公害草莓、苔干等2个市级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目前在加快建设国家级油栗标准化示范区,已建成 50万亩大蒜/水稻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全市农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市是徐州市乃至江苏省拥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最多的县(市)之一。形成“苏源牌面粉、挂面”、“沙沟湖大米”等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

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积极推进农业的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集中连片的区域性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初步建立了网络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形成了银杏、大蒜、苔干、中药材、食用菌、浅水藕、稻田养殖、肉兔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其中大蒜、银杏、(意杨)板材三大产业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

3 邳州蒜头拥有总量规模全国第一的优势,邳州大蒜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产业档次不断提升,形成集生产、收购、冷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全市年产值20多亿元。先后注册“邳州牌”、“宿羊山牌”、“车夫山牌”“ 黎明牌”等大蒜品牌,黎明牌大蒜获“全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在大蒜产业上,有黎明蒜业、清华蒜业、青山蒜业、三友蒜业等大蒜深加工龙头企业20余家。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机遇,投入650万元支持黎明食品扩大规模,目前该企业冷储能力已发展到3万吨,清华、青山、天源、如新、恒丰宝等企业冷储能力也发展到万吨,全市大小恒温库增加到300多座,冷储能力35万吨。

邳州24个镇中有18个镇种植银杏,现有银杏成片园26万亩,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优质银杏生产基地。银杏果年产量达1100吨,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12000吨。全市围绕银杏生产,发展精深加工延长银杏产业链,先后开发银杏酮、银杏茶、银杏酒、银杏开心果、银杏胶囊等系列产品30多个,有“世纪维康”、“艾博”牌等银杏制品。全市建成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千吨银杏恒温库、银杏食品、保健品加工企业等30多家,13条生产线,具备年产银杏黄酮250吨和苦内酯20公斤的生产能力,占全国银杏酮总产量的80%,年产各类果叶保健品500吨,占全国的60%,为全国银杏生产五强县之首。邳州还和美商合资兴建加工企业,全市银杏贸易网点产学研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框架基本形成。全市银杏果、叶、苗、盆景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农户近2000户,银杏产业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邳州东部、北部等镇为主的速生林生产基地,速生林面积达20万亩、4500万株,杨树活立木蓄积量占全市活立木蓄积量的85%以上,达380万立方米。各类板材加工企业达到3000多家,拥有深加工生产线1700条,年产板材800多万立方米,产量占全国人造板产量的20%,全省的60%,出口量占全国的45%,全省的80%,年产值120亿元,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人造板加工基地,稳居全国四大板材基地之首,已经被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100个产业集群予以重点扶持。我市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创建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先进市”,

4 获批建设国家人造板和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盛、天德、中原世家牌板材等知名品牌已成为邳州农产品的名片。

赵墩镇连片的日光温室栽培网纹甜瓜达1万亩,占城镇早春大棚特小凤西瓜的栽培达1万亩,港上镇、炮车镇的大棚草莓达2万亩,八路、土山、议堂、占城镇的苔干达5万亩,同时还有以“310国道”沿线、西南部山区部分镇和东部银杏、中部桃、板栗、苹果为主的干鲜果生产基地,全市干鲜果面积达到38万亩,年果品产量达2.9万吨。陈楼、港上1万多亩土地种植油栗被徐州新联福食品有限公司返租倒包,年创产值5000万元,出口创汇200万美元。

2009年10月25日

上一篇:夏天里孤独的守望者下一篇:系统的分析参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