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存在

2022-07-17

第一篇:土地资源管理存在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摘要:“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关注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希望给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一些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一、导言

土地是农民生活来源的基本保障,近几年为了加强对农村的建设,政府对农民种植的土地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土地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两方面入手,争取找到合理的方式解决土地管理现存问题,使得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随着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建设新农村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农村土地资源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具体的作用可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保证农村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处理好农村资源管理问题,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最后,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建设用地和农村耕地的矛盾,实现两者合理规划和发展,从而促进和谐农村的发展。

三、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问题

(一)土地闲置及占用问题严重

在农村土地闲着的情况比较常见,可耕种的土地被闲置下来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占用土地时出现了强买强占的现象,这时候政府就应发挥作用,对土地进行管理,合理地规划与使用土地,在商业用地中应充分考虑农村未来发展的情况,合理地占用土地。

(二)住宅基地土地使用问题

在农村一家多宅现象及随处建设住宅现象比较常见。住户在建立新的住宅时会遗弃原有的住宅区,重新选取土地进行建筑,造成大量的土地被住宅基地占用。有的人还会随处选取土地进行住宅建设,根本不经过政府的同意,这种做法会造成住宅基地的土地浪费,浪费的土地得不到收回,不能够再次有效利用。农村住宅基地的使用应有严格的土地管理规定,保证土地的充分使用。

(三)违反土地使用规定的问题

在农村,由于人们缺乏对土地管理条例的了解,最终造成土地管理的困难。人们违反规定建房的行为比较常见,通常表现在土地未进行批准使用或者批准文件还未下发就对土地进行使用,或者扩大使用面积等。这给管理部门的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同时,土地买卖和转让只是人为地双方进行协定,不经过上级部门的认定而私自进行交易;而且部分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还出现对土地支援款进行拦截及挪用等现象,这对土地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出现??题的原因

(一)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存在这么多问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作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现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政府对于国内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是采取半垂直的管理方式,即基层国土资源局是属于条线直管。这种管理方式给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在规定和决策上与国土部门自身的工作部署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此外,地方政府还会给国土资源管理局安排一些职能之外的工作,因此会增加国土局工作量,从而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

(二)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力度不足

除了上述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外,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监督力度的原因造成的。现在市面上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政府相关部门监督力度不足造成的,如现在的耕地土壤质量下降问题。因为相关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了现在农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了农田土壤的污染。此外,针对现在农村耕地土壤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政府等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土壤维护和养护等措施,从而加剧了农村土壤质量下降。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会给现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带来阻碍,因此在这方面,国家也要根据现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状况,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从而促进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五、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

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的应该多注意这方面的改善。要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改变现在政府半垂直管理体制。第二,建立以相应激励制度。通过激励制度的建立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通过深化绩效考评制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具体的可以将考核结果跟员工发展空间、奖金惩罚等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给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

为了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调查小组。通过专门调查小组可以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时监督和调查,这样就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保证土地资源有效管理。其次,建立相应监督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相应的责任追究可以明确管理工作的范围以及所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事情发生时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及时知道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土地相关法律制度

要健全土地相关法律制度,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完善农用地保护制度。对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要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功能区域的细分,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有序性。其次,健全土地资源补偿激励机制。针对现在土地资源补偿机制进行相应的分析,提高土地补偿的比例。通过提高土地补偿的比例来调动农民和政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最后,对于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度进行相应改进和优化。对于那些闲置或荒废等建设用地进行土地用途转变,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四)加大政府部门资金投入

针对现在国土资源管理局基础设备比较落后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国土局管理局基础设施完善。政府部门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知道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思想上有了足够的认识,政府等相关部门才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保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敏杰.新时期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6,(23):271.[2017-08-07].

[2]王茂林.土地资源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32):328.[2017-08-07].

[3]张怡学.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294.[2017-08-07].

[4]赵桂玲.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12):182.[2017-08-07].

第二篇: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 要: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是土地管理的基本追求之一。在土地资源短缺而城镇化又急需大量土地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提升土地管理水平。该文分析当前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下一步土地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土地管理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12-02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赖以维持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地管理,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完善当中。从管理模式上看,土地管理经历了统管(建国至1955年)―分管(1955―1986年)―统管(1986年至今)3个阶段[1],每一阶段的改革都旨在使土地管理更加科学与合理。在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土地管理科学化意义重大。我们要审慎地、客观地观察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我国土地管理的策略。

1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及意义

1.1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背景可以从较为宏观的城镇化大背景下土地用量和存量之间的矛盾,以及较为中观的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城镇化又面临开发空间不足的约束[2]。城镇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其对土地的需求也是客观的,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中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土地管理尽管几经改革,但不可否认的是,土地管理仍然存在着规划水平待提升、规划约束力待强化、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公众参与待加强等问题。一方面是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管理水平不高,二者共同促成了提升土地管理水平的急迫性。

1.2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意义

土地管理科学化的意义,一则从土地作为资源本身的角度来讲,土地作为一种资源,也决定了其价值。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自然可以充分地利用这种有限的资源,充分地发挥其人类生存和栖居的作用[3],将土地作为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二则从土地资源有限对城镇化等其他生产生活产生的约束作用来看,土地管理科学化意味着通过土地资源效用最大化又可以推动人们生产活动的开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因为土地管理存在的缺陷,出现了各种冲突性事件。土地管理科学化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2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规划的科学性、约束力不足

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在于科学的规划以及规划所具有的权威性。没有科学的规划,规划的指引作用难以发挥。规划没有权威性,其约束力也难以发挥。正因为如此,土地管理特别要重视规划的作用,将规划视为做好土地管理的第一道门槛。从当前来看,规划工作受到诸多约束。比如,土地?划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等事项。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之下,发展土地经济,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形成了土地规划科学性和地方招商引资、发展地产行业等之间的矛盾,而在有的地方,规划的科学性就让位于后者了。不仅如此,土地使用规划制定出来之后,能否发挥必要的约束作用也是一个问题。李克强总理在研究部署“三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强调,规划不是要挂在墙上,而是要落到地上。事实上,土地规划也是一样的,若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则其作用将难以发挥,但当前土地规划约束力不足却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2.2 土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土地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土地管理内容庞杂,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土地调查工作和土地资源档案管理方面。[4]土地管理也不能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等应用到管理当中,增强土地管理的精准度、科学性等。从当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不尽如人意。受制于工作人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不充分等因素,土地管理的精准度尚有提升空间。而且在土地管理中,信息化水平又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监管工作,监管不力,必然会出现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而且不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些都很难察觉。各个环节相扣,致使土地管理部门处于尴尬和被动的地位。

2.3 土地管理的公众参与尚须加强

土地管理的诸多问题中,公众参与尚须加强较为突出。判断这一问题较为突出是从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和这一问题本身产生的社会影响两方面来看的。从土地管理的根本目的来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并最终表现为提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既然是服务于广大社会公众的需要,那么,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倡导公众参与。遗憾的是,当前的土地管理对公众参与重视程度不够。这又导致了与之相关的公众参与不足等社会影响问题,即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各地因为土地问题产生的冲突性事件。从根本上看,冲突表现为利益冲突,当一方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若制度内难以找到利益表达的途径,就会采取激烈的制度外的参与方式。这些不仅不能发挥土地管理的作用,甚至会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是土地管理工作需要正视的问题。

3 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策略

3.1 科学地进行土地规划 全面增强土地规划的权威性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科学地进行规划,并增强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从科学规划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协调好土地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土地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的角度来看,关键点也在于此。但若深挖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尚未完善。我们有《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森林法》等作为依据,但这些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冲突等都暴露了土地管理上位法律依据的缺失。特别是《土地管理法》中对于“土地”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适用冲突。为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土地规划科学进行以及土地规划能够切实得到执行。

3.2 优化土地管理的方式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还有一个操作性的或者技术性的问题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优化土地管理的方式。在土地管理中,可以充分运用的信息技术很多,目前来看可以考虑引进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3S技术等的作用[5],当然,若已经引进这些技术则需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应用到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更加直观地呈现土地全貌。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到土地详查、城镇地籍调查、土地资源动态监测、耕地保护等方面。3S技术则是对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合,借此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程动态监控。

3.3 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管理公众参与渠道

要改进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还要构建制度化的土地管理公众参与渠道。公众参与涉及土地管理的全程,在土地规划制定阶段、土地规划执行阶段等阶段都要积极吸纳社会公众的参与。在土地规划阶段,信息搜集阶段充分吸纳信息,规划制定出来后要通过网络、海报等方式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在土地规划执行阶段,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则在于全民动员监督?划的执行。参与渠道的特点要便于社会公众,降低公众参与的成本,并对社会公众表达的信息及时反馈。

4 结语

土地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回顾建国后几十年的土地管理工作,在积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是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土地管理是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土地管理本身的问题也是不断暴露的。这些都表明改进土地管理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持续性地改进,不断地提升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万茂.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6.

[2] 胡存智.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25.

[3] 程雪阳.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土地科学,2013(7):15.

[4] 杨丽娜.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18.

[5] 莫艺.浅谈科学化土地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商,2014(12):53.

第三篇:城中村土地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中村土地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城中村的土地问题及土地政策总是成为城中村村民及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关键词:城中村;土地管理;对策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城中村的土地问题及土地政策问题成为城中村村民及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现行的征地安置政策标准不一且方式单一,由此引发的矛盾及干群关系的恶化越来越明显,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而城中村土地政策的研究又相当薄弱这样一个现实,科学合理制定和评估城中村土地政策,是我国政策科学研究者和政府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1 现存的城中村土地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策两难: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

在现行的土地制度下,由于有些社区的以工补农政策补贴按承包面积发放,导致有些村民不必要地承包土地,将承包土地作为领取补贴的手段不仅使城中村企业不堪重负,也造成社区间的收入水平难以趋同。虽然现行的土地制度兼顾了公平和效率,但是所谓公平和效率只限于每个社区之内而言的。中国各个社区的特点和现有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各个社区之间的收入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是现行的土地制度规定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为社区,并赋予社区干部以极大的土地分配和管理权力。如男女平权为宪法所规定,但在分享村益权利上却常常反映出对妇女的歧视与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现行土地制度必然会阻碍各个社区收入水平的趋同。

不少政府官员学者都承认,现行的土地制度在效率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是他们往往津津乐道现行土地制度的公平性。殊不知现行土地制度的公平性是十分有限和狭隘的。由于社区之间的土地察赋、自然条件、人口等十分不同,社区之间的人均土地和人均收入是十分不同的。但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会使这些不同趋于长期化。①为了社区小范围之内的公平,现行土地制度则不得不减缓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排斥社区外的农村剩余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既而加剧了中国城中村村民的就业问题,牺牲了土地的效率。然而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中国,走的却是城中村企业遍地开花,大小城市星罗棋布,新的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却迟迟不能出现的少、慢、差的独特道路。这既加重了己有大中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压力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压力,又极大地浪费了生产力最高的那部分土地,陷入了“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及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的困境。

1.2 政策缺位:土地产权制度不清晰

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核是土地产权制度,构成土地制度的各类政策,能够使土地的利用效益内部化,其产权的最基本功能有二:一是内部激励,促进产权主体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进行长期投入;一是外部交易,为土地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交易提供产权载体,从而在更大范围和空间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在稳定和强化土地权利的同时,树立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和公益性观念以及社区意识。

由于城中村的村落特征显示出了我们忽视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一是土地制度的差异。根据规定,城市所有土地的产权归国家所有,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国家可以征用作为村民生产资料的用地,但难以征用作为村民生活资料的宅基地;二是社会管理制度差异。根据规定,城市社区中作为基层政府派出结构的“街道办事处”管理,管理费用由政府承担,而村落社

区则由村民委员会管理,一切费用由村集体承担,这是形成我们分析村落单位制的根本因素;三是土地制度和管理制度相联系的“村籍”制度,由于具有“村籍”的村民是强大的村集体经济的股东,从这一点来说,城中村村民宁可为“村民”而不愿为“市民”。

1.3 政策疏漏:村民自发土地流转

在土地流转中,城中村村民间私下自由流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私下自由流转比较灵活方便,完全出于城中村村民自愿,思想阻力小,对外部条件要求低,具有普遍性。然而,这种形式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即由于土地转让关系不稳定、期限短、缺乏制度保障,土地经营者在土地上的投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据调查反映,黄州市城中村占85.2%的耕地包进户实际承包期限与期望转包期限不一致,其中56.5%的包进户实际承包期比期望转包期短。有的地方土地转包仅以口头方式达成协议,没有书面合同;有的即便签订合同也存在着手续不规范、条款不完备、缺乏法律保障、隐患较多的问题,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操作。

2 完善城中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具体思路

2.1 发挥政策主体的积极因素

政策创新是政策主体(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质的飞跃。要使这种飞跃成功,政策主体自身所具有的素质、主观能动性、能力和方法等无疑最具有决定性。尤其是政策主体中的决断者,他们主导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享有对政策方案拍板定案的最终决定权,在政策创新过程中更是居于核心地位。要不断优化决断者的知识结构。包括决断者在内的政策主体拥有的信息资源,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知识多少直接影响政策创新的成本。同时,要不断提升决断者的创新能力。培养决断者坚强的意志与无畏的勇气,在土地管理政策这一领域更应提升政策决断者的创新能力。

2.2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土地管理政策

在不与中央政策相冲突的前提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对那些新纳入承包的土地实行对外开放式的土地承包,具备经营资格城中村人和法人,都应有权参与土地承包并成为土地使用的主体,因地制宜地进行产权制度安排,对于公益性和生态性较强的城中村土地,应允许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察赋,土地收益水平及社区公共需要,自主选择适应的土地承包方式,明确限制集体经济组织设立期限在30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土地承包或租赁,以免形成混乱,确保中央与地方土地管理政策的连续性,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放宽城中村土地开发利用,综合配置,制定合理土地置换政策。

2.3 加强城中村土地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区分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把土地征用严格限定在公共目的的范围之内;在土地征用补偿上,依照市场价格,实行针对被征地农户的全额、对等补偿办法,改革土地征用和农地转用制度,建立城中村村民参与利益分享的农地发展权转让制度;重视土地整理,建立农地重划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进行土地整理;在城中村土地保有量的调节和控制上,一方面要对城中村农户的土地转让行为在法律上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引导,防止因土地、分割等使土地过分细碎化;另一方面要防止因土地兼并、囤积等使一些土地保有者的土地保有规模过大。

2.4 明晰土地权属

尽早制定和完善农地整理的相关法规,在土地权属管理上,建立起尊重城中村农户农地使用权的土地权属重划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利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增值的土地收益建立起土地整理专项基金制度,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政府组织的作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开展大面积的农地整理和成片农地综合开发,以及利用非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搭建相应的制度平台。同时,依法调节和控制土地的保有、利用和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 黄凯. 城市土地经营的战略思考[J]理论月刊, 2004,(05).

[2] 韩秀茹,刘志成. “城中村”问题及其改造措施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 2005,(11).

[3] 赵新海. 经营好“城中村”土地[J]中国土地, 2003,(11).

第四篇:土地督察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土地督察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为切实解决和纠正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对我市例行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全面促进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水平,特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的督察意见,认真贯彻市政府各项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慎密推进“双保行动”,认真纠正和解决我市土地管理及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的长效机制,为更好地服务全市赶超发展战略做出新贡献。

二、整改重点

对区、开发区、县、县四县进行例

行督察发现并需重点整改的问题共3大类18个小项,涉及132个卷宗:

土地审批类

1.审批方式不准确9个卷宗;

2.先批后补1个卷宗;

3.核减面积未在图上标注2个卷宗;

4.出让人、受让人为同一人1个卷宗;

5.未批先供1个卷宗;

6.组卷不规范2个卷宗;

土地供应类

7.不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按划拨方式供地7个卷宗;

8.应招、拍、挂,按协议方式供地8个卷宗;

9.不符合占用审批方式2个卷宗;

10.土地用途定性不准1个卷宗;

11.组卷不规范5个卷宗;

12.协议出让容积率低3个卷宗;

13.低价出让2个卷宗;

土地执法类

14.案件内容不详实16个卷宗;

15.未对村委立案查处49个卷宗;

16.未履行听证程序7个卷宗;

17.未立案查处5个卷宗;

18.执行不到位11个卷宗。

其余8个县,虽未接受例行督察,但在以往例行检查中,发现上述问题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全市所有县均要对照上述问题,举一反

三、自查自纠、自觉整改。

三、方法步骤

全市整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各县要成立整改工作专门机构, 排查梳理本县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本县整改工作方案并报市政府审核。要适时召开整改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整改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改阶段

各县要严格按照整改方案,比对整改标准,按照“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

原则,组织实施整改工作。期间,市政府将适时对各县整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察,对整改工作进展缓慢及问题突出的县进行通报。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

市政府组织整改工作验收组,对各县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分析总结。对整改工作认真、问题整改到位的县通过验收;对整改工作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走过场或在整改过程中依然发生类似问题的县给予严肃批评,责令延长整改期限,实行区域建设用地限批,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主要措施

1.立即行动,全面部署。各县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整改部署上来,根据市政府动员会精神,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尽快组建领导机构,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召开本行政区域的整改动员大会。

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准确把握政策,全面部署整改。

2.部门联动,严肃查处。各县政府要认真排查本行政区域内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在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过程中,要启动部门联动机制。政府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组负责具体协调工作,组织县国土、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发改、财政、劳动、建设、规划、农业、林业、环保、工商、供电等部门及各乡的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通力合作,加大执法执纪力度,对违法用地者形成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依据法规,整改完善。各县政府及国土管理部门,要认真比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对排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特别是两县、两区对例行督察指出的132个卷宗,要逐一进行认真整改:低价出让的,要追缴出让金;征用按占用审批的,要重新办理征用手续;非法批地、以租代征未对村委立案查处

的,要立即立案查处;档案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要重新完善规范。必须做到件件有整改,案案有交待。

4.分清责任,严格问责。各县政府对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特别是例行督察中提出的132个卷宗,要分清责任,明确主体,按照“既处理事,又处理人”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及有关规定严格问责。严肃追究违法批地、违法供地、违法管地、违法用地责任人的党、政纪责任,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使全市广大干部确实树立起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观念。那一世范文网

5.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各县政府要切实发挥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纵向市、县、乡三级政府,横向市、县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土地管理中的职责和分

工,形成政府领导、国土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体系,有力保障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县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对这次整改行动要高度重视,切实站在讲政治、促“双保”的高度,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上来,在市整改工作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落实责任目标,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行动迅速,周密组织。这次整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一个月的有效工作时间,就要给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各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快速行动,细化整改方案,制定工作措施,明确任务分工,严格工作标准,按要求、分步骤、

高标准,有条不紊组织推进整改。

加强督查,严明纪律。市整改工作领导组要对各县整改工作加强督察指导,重点督察排查梳理问题是否全面准确、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对整改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六、组织领导

为搞好本次整改工作,市政府成立土地例行督察整改工作领导组。整改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制订整改工作方案和有关工作制度,对全市整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部署。领导组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各县及相关部门的整改工作。整改工作领导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赵春雷兼任,负责日常联络和统筹协调工作。

第五篇:农村土地征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镇农村土地征用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

1、征地是政府行为,即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直接介入征地活动,这就使得农民在征地中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当农民和政府或开发商就补偿、安置等问题无法达成协议,申请政府或职能部门协调裁决时,由于政府或职能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农民要求解决的问题有时得不到解决。

2.农村征地款使用管理问题。据近期对新联村被征地农民社保问题的调研,目前该村征地费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村集体所有,按其土地使用面积分配到户。土地属集体所有,征地补偿费由村集体掌握。村集体根据本村土地下放时分田到户的底册,按每户的土地使用面积登记造册,一次性分配到户,由农民自由支配使用,据了解,在1993至1994年间,新联村大夫坣村小组平均每户能分到征地补偿费及附着物补偿款3至4万元,这种方式,村民在当时可以建房出租,有的弃农从商,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租给本村村民,村集体往往收取租金较困难,出租给本村集体以外个人又影响着本村的社会稳定,处于两难抉择的困境,村民也同样面临着养老等生活风险。

3、有关农村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急待完善。目前,土地征用的补偿安置标准普遍偏低,主要是套用国家标准进行征地补偿,补偿费明显较低。按国家新《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标准,耕地补偿费为该地被征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4—6倍。安置措施不到位,有的地方出台土地征用办法时,更多地考虑政府或开发商的利益,低价征用,高价出售,牺牲农民利益。而对于农民来说,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因为拿不到足够的补偿,得不到妥善的安置,又失去了收入来源,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困难,甚至重返贫困,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二、我镇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直以来,我镇征用土地由地方政府直接介入征地活动,用地单位只需与镇政府签订协议,预收征地补偿费,政府再与村集体和农民协议征用,补偿款由村集体造册登记,政府依据册子发放补偿款。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征地款被拖欠、挪用的现象。但使农民在征地中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当农民和政府就补偿、安置等问题无法达成协议时,农民要求解决的问题有时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三、对加强农村土地征用管理的几点建议

1、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土地是民生之本”的认识,在依法行政中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加强管理,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征用行为。

2、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严把好征地关,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慎用征地权力,切实控制征地规模,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从我国国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尤其是要重点保护基本农田,同时还要做好土地占补平衡工作,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着重解决征地规模过大、补偿安置不到位、同农民协商不够等突出问题。建立补偿标准听证制度,严格按法律规定落实补偿安置措施;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补偿标准要合理公正,土地补偿费要及时到位。严厉查处拖欠、挪用、截留土地补偿费等违法行为。

上一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一篇:态度决定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