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2024-04-08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共11篇)

篇1: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如果单从数量上来考虑,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为土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占世界第二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从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1)。

表1 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比较

单位:公顷/人

类型 世界 中国 俄罗斯 美国 印度 加拿大 法国

人均土地总面积 2.20 0.740 11.400 3.350 0.31 30.54 0.937

人均耕地面积 0.247 0.076 0.898 0.686 0.174 1.507 0.330

人均森林面积 0.583 0.106 5.154 0.776 0.067 8.100 0.256

人均草原面积 0.575 0.319 0.586 0.874 0.012 0.924 0.184

人口密度 442 1321 88 294 3177 32 1060

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8.4%,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总面积的56.5%。西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28.4%,林地占全国林地的38.3%,牧草地占全国牧草地的 72%。就人均占有量的而言,西部地区人均土地为28.8亩,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0亩、4.7、10.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1.7倍和

1.3倍。虽然西部地区土地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也较高,但其耕地质量却不高。在西部,优质高产旱涝保收农田约有1.8亩,只占耕地总面积得32%,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而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共计 681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2%,大大高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在2000年我国耕地普查中,耕地面积12823.31 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1 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更为严重的是,人口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耕地则每年以

2.0‰左右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受人口与生产发展的压力,土地处于严重超负荷利用状态。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土地质量退化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土地下降的过程。通常表现为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数量减少表现为整个土体毁坏或表土丧失,质量降低表现为土壤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方面质量下降。我国土地质量退化现状根据其类型分别表现如下:

(1)土壤侵蚀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4 %,植被覆盖率低和植被的不断破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土壤侵蚀。建国以来平均每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500 万—600 万亩,至今总面积已达179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使耕层变薄,土体受破坏同时土壤养分流失。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超过50 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mm 厚的肥沃的表土层,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 多万吨化肥的养分含量。从地区分布看,长江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40%,黄河流域流失面积已占流域总面积的6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方的风力、冻融侵蚀地造成了大面积农业土地承载力减弱或土地荒废,如内蒙古全区风力、冻融侵蚀面积占到全区总面积的85%。

(2)土地荒漠化

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建国以来,全国共有1000 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 亿元。

(3)土地盐渍化

我国盐碱荒地约为2000 万公顷,盐碱耕地677 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淮河平原,黄土高原和沿海地带。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成为我国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到土壤中,造成土地污染。据统计,我国耕地受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面积达6000 万亩,受乡镇企业污染的面积达2700 多万亩。另外,遭受农药,化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已达2 万亩。

(5)土壤性质恶化

年代南方稻作区水稻土潜育化面积约5000 万亩,到80 年代初曾达7000万亩。湖南省洞庭湖周围,次生潜育化面积占稻田面积约20%,江西次生潜育化面积则占全省稻田面积的20%,约有600 万亩,次生潜育化是南方稻田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 年,对23 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 起,污染农田4 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 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 亿元。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现有农业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土地的质量不高,投入少,重用轻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1)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1.3%;中国林地资源中,有林地面积只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45.7%,在有林地中,过熟林比例较大,林木枯竭率较高(1%左右),造成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草地利用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57.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0.5 倍,而生产能力却远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每公顷可利用草地平均生产畜产品还不及

美国同等草地的1/27。(2)土地浪费严重。一是城市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1986-1996 年全国城市非农业人口增加59.7%,但城市用地却增长了106.8%,城镇用地人均已达133平方米。城市闲置土地占5%,其中还有40%属于低效利用;二是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造成土地大量闲置。到1997 年底,全国征而未用的土地就有174 万亩。1991-1996 年全国设立各类开发区达4210 个,开发区闲置土地就达61 万亩;三是农村土地使用存在许多问题。全国农村人均用地已达18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的标准。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的后备耕地不足0.7 亿公顷。这些资源有50%以上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云南三个边缘省、区。这些地区人口相对稀少,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给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备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质量好的少、中等和次等地多,大多数后备土地只能开垦作为林果、林木或经济作物用地,且开垦难度较大,所需投入也较大,同时,开垦不当还易导致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近年来一些地区盲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适宜水果种植的区域的大量发展果园,导致许多优质耕地被挤占。此外,西部的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和城镇用地数量偏少,比例偏低。目前西部地区交通用地只占本地区总面积的0.25%,远远低于东部地区1.39%:城市数量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7%,城市建成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环境资源的需求将是持久的,新世纪中国能否获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实现人口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说是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最基本的措施,因此“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不能有任何松懈。同时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以增强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粮食安全将是解决世纪中国人口吃饭问题的关键。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区域土地规划工作已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展开,同一层次上的区域单元要做大量的同类工作。例如,我国在新修订的“十一五”规划中就对长三角和京津冀进行统一的区域规划。即使同一个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也要重新修订或设计同类规划。要提高土地规划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对规划程序和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模式,以减少规划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并增强规划的标准化。

土地退化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起因,恢复则是进行土地持续开发的前提。土地的退化和恢复是两个长期的过程,其机理更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这项研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今后必须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解决耕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开源”即加大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和复垦;另一方面“节流”即节约和合理利用及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由于我国对于农业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几乎都已被开垦用于种植业,其余土地的生态条件较差,因此应当弱化后备资源开发,重视对已利用地的挖潜整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质和量的统一。切实保护耕地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制定耕地保护的专项规划,严格执行用途管制;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晰耕地产权,建立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土地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调整土地利用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对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管,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多占、乱占耕地;建立全国耕地变化的动态监测系统。

(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

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除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其生产力的持续性外,还应调整各业用地矛盾,使其用地结构能保证整个社会健康、平稳地发展,这是同发达国家持续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概念不同之处。这是因为我国人地关系极其紧张,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我国的土地持续利用可定义为:“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人们粮食需求和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措施”。

土地的有限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配置也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才能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就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在政府干预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利用。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解决如何用科学方法制定同其法律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落实到实地的整套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要为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微观管理指的是具体土地利用活动的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要密切结合起来,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4)调整、优化工地利用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工地利用方式,在保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挖掘、发挥土地资源在提高质是和利用效率方面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5)要把提高工地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要坚决实施退田还湖、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战略性措施;在林业生产中实施将“砍树人变成种树人”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注意大江大河源头及中上游地带的植被修复与水工保持;在城市化、工业化及工业结构调整中,要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态城币、绿色城币和生态工业与绿色工业,改善城区与工矿区的国工资源品质。

(6)要加大工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试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核心内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 用

我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协调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土地可持续利用”应该涵盖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从社会一经济学意义上来说,是保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学不页士学位论文土地习,持续利用战略币开究来源。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并由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持续性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3)从时间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更着眼于永久的未来;从空间上看,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而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4)从系统论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5)从与传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比较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

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如下:

1.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土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少,且耕地质量差。

2.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质量退化严重

(1)土壤侵蚀

(2)土地荒漠化

(3)土地盐渍化

(4)环境恶化,土壤污染

(5)土壤性质恶化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4.土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科学规划与开发土地,保护耕地,深化土地退化与恢复机理的研究。

(3)建立土地资源利用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运行机制

篇2: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关键词: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确保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土地生态经济生产力的作用下,土地资源才能够实现持续利用,而在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也会使得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相应的转变。可以说,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篇3: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人们维持生产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人均土地占有量低, 人地矛盾突出。目前,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容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有效满足当代人对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 又不对子孙后代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构成威胁的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 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性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 人们在维持现有利用水平的基础上, 对土地资源的物质投入不断加大, 一方面保证了土地利用质量的提高, 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单位面积的土地资源生产的物质数量的增加。

(二) 经济效益的持续性

土地的利用者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能在利用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报酬, 实现土地的资源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三) 生态环境的持续性

人们在开发利用、再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 不能以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 也不能构成对土地资源破坏的潜在因素, 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二者的相得益彰。

(四) 利用形式上的持续性

为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均衡发展的需要,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别上要实现多样化, 以满足不同形式的发展需要。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人均土地占有量偏低

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 人居土地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三分之一, 同时,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作用下,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还在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 到2030年左右我国耕地总面积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60%,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耕地面积将会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突出的现象将十分明显。

(二) 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长期以来, 我国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基本采取了一种掠夺性开发利用的粗放式方式, 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土地生产质量的降低, 土地资源中含有的大量有机元素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 与此同时, 我国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不足, 导致土地退化、沙化、盐碱化、落荒等问题突出, 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 严重影响到土地的生产能力。此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污染逐步向郊区农村蔓延,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长远规划, 加之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政策保护措施不到位, 城市中经济开发区的规模被无限扩大, 大量宝贵的耕地资源在一轮又一轮的造城运动中被吞噬, 一些没有严格论证就盲目上马的项目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以上种种, 导致了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急剧下降。

三、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

(一)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缓解人地矛盾突出问题

土地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面对当前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的实际, 合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人地平衡的治本之举。据相关预测, 到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16亿峰值, 而一定时期一定面积上的土地承载力是有限的, 如果任由人口高速增长不接有效节制, 那么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 我国土地承载力中将有“爆棚”的那一刻。人口增长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推行更加严厉有效的计生政策, 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

(二) 加大建设用地控制力度, 切实保护好现有耕地

积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规定, 严守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动耕地保护立法工作, 组织有关力量抓紧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根据耕地实际类别和质量, 划定不同的耕地保护区。要加大对建设社会用地的控制规范力度, 严厉查处打击乱占乱圈耕地的违法行为, 强化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使之尽快转化为保护耕地的自觉行为。

(三) 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 促进耕地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要结合各地农业实际, 积极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 提高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的抗洪、排涝、抗旱功能, 大力发展新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农田生产质量为目标, 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工作, 通过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土壤肥力。

(四)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合理调整优化土地布局

加快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整步伐,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调整, 对城市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系统摸排、详细核定, 通过土地置换、整理等方式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不断优化城市土地布局。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进程, 结合各地农业生产实际状况和农田规模, 通过政策倾斜、科技支撑、信息服务、资金扶持等方式, 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商品粮、商品棉、畜产品基地, 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

(五) 积极搞好土地整治,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 涉及范围广、整治项目多、持续时间长, 对提高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 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四荒”地的开发利用, 即荒山、荒坡、荒滩和荒沙, 通过积极开发整治, 使之变成能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耕地、草地、林地或者建设用地。另外还有对土地污染的防治, 通过对工业三废中污染源头治理、对农药、化肥、农产品废弃物等造成的土地污染, 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污染, 改善土壤成分, 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华平, 王佳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热点聚焦.2009 (05) .

[2]邵晓梅, 刘庆.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 (10) .

篇4: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引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直是我国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讲,不仅土地资源非常匮乏,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从而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总结了循环经济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理念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循环经济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引入我国,并且在2005年被正式引入到经济发展的策略中,循环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减少资源的利用,以及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能够发挥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循环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主要是从输入端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第二,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技术,能够从技术角度进一步节约资源,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第三,生产技术方面,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对资源的消耗,需要利用可持续的理念进行生产,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能够使得经济获得绿色发展。

三、循环经济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对循环经济概念的论述可以知道,循环经济对于土地等其他资源都能够形成有效的利用模式,可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资源的使用速率。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人们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早期的土地资源利用来讲,人们没有对土地资源形成一定的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对土地资源进行破坏和浪费,从而使得土地资源变得进一步匮乏。当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之后,能够帮助人们树立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不足,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能够用来种植的土地资源非常稀少,加上我国的人口众多,如果不对土地资源加以保护,那么很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之后,能够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在实际行动中保护土地资源;第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保持经济稳定健康的增长,而且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所以循环经济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二)循环经济使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重要导向

循环经济的概念,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了重要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循环经济通过自身的各个环节,能够形成有效的闭合式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对于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给予一定的启发,从而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能够从理念和实际操作方向转变;第二,循环经济中的多项原则,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实施也包括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循环经济中的多项原则可以被借鉴,从而用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和实施过程。

四、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循环经济概念的引入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而且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要在循环经济的概念下,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的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实现土地资源的减量化

土地资源的减量化主要是指进一步降低土地资源的占用率,使得土地资源的总量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稳定的减少。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村人口及产业方向都向着城镇集中发展,同时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维持土地资源在一段时期内的稳定;第二,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对于部分土地资源的使用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划,建立农田保护区,尽量减少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对农田资源的占用;第三,注意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一些生态敏感区不仅仅资源不可重复再生,而且其中生长着很多珍惜的动植物,所以需要注意对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不要刻意建造生态保护圈,尊重生态敏感地区的自然发展。

(二)减少废弃土地资源

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很多地区对于一些不太肥沃的土地地区进行了废弃处理,这与目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是相悖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在循环经济的理念下,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就需要进一步减少土地资源的废弃,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一些人为的干预,使得土地保持持续的肥沃程度,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测量土地肥沃度的方式,对于缺乏肥沃度的土地进行人为干预,帮助土地资源尽快恢复肥沃程度,从而能够被进一步利用起来;第二,多种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对于一些地区的土地,可能确实不太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可以鼓励人们发展林业或者畜牧业,从而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土地资源的量;第三,主要土地的休养生息,当土地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之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修养声息,这段时间可以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其他农业劳动,不仅能够使得土地恢复肥沃程度,而且可以帮助农民对土地做到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资源的再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匮乏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再利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一些土地资源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了灾害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对于这种类型的土地应该给予治理和改造,使得土地资源能够满足土地利用的质量;第二,加大对土地资源的投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对土地进行改造和治理,不断丰富我国的土地资源的数量,使其能够不断被利用;第三,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从规章制度方面,以强制的方式要求人们更好地做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能够不断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小结

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土地资源非常匮乏,要求我们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了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策略。相信,随着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敏,张军.GIS 支持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土壤学报,2012,49(1):1-8.

[2]鄢然,雷国平,孙丽娜,等.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哈尔滨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154-158.

篇5:土地可持续利用论文能源利用论文

鄂西南石漠化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鄂西南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经验,以鄂西南石漠化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鄂西南石漠化的现状,探讨了石漠化的分布与发育特征,进而对石漠化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发展策略,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石漠化 山区 鄂西南 土地 可持续

1石漠化现状

石漠化是指在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相互作用下,引发水土严重流失、植被严重毁坏、基岩裸露的一种地质过程,是生态平衡发生破坏的产物。根据1999年至2002年统计,通过遥感解译与地面调查,全区岩溶石漠化总面积为2707.26km2,占碳酸盐岩总面积的12.53%。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184.87km2;中度石漠化面积996.06km2;轻度石漠化面积1526.35km2。

2石漠化分布与发育特征

岩溶石山地区的石漠化大都发育在正地形突出部位。那里石芽、石脊发育,仅在溶沟、溶槽内充填有少量的碎石土,土层厚度多在0.3m~1.2m之间,其中重度石漠化区土层厚度小于0.4m;中度区在0.4m~0.5m之间;轻度区大于0.5m。当地居民常在这么点微薄的土壤中耕种旱粮作物。这里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和土壤,致使其植被覆盖稀疏,主要适宜季节性荒草生长,见有少量灌木,乔木类则更少。在这种环境下,石漠化有越演越烈之势。在水土保持工作做的较好部位,石漠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区内经解译与调查验证的石漠化分布与发育具有以下特征。

(1)石漠化发生于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如在调查验证的25处共112.7km2的石漠化面积中,其值被覆盖率仅有31.72%,植被中主要发育灌木和乔草,乔木稀少。

(2)受本区地层走向控制,石漠化常呈NE-NNE向的条带状分布,表明石漠化的发生与岩性有关。碳酸盐岩,生态环境脆弱,土壤层形成缓慢,地形支离破碎,易引发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的形成;碎屑岩区,特别是砂、页、泥岩分布区,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弱,土壤层易形成,地表面相对较平缓,植被覆盖较好,石漠化难以形成。

(3)石漠化主要分布在于岩溶强烈发育的地层出露区。这些岩层出露区在地貌上往往形成背、向斜山脊,山岭或山麓斜坡,表层土壤易被降水冲刷流失形成石漠化。

(4)这些年来采矿、筑路、水利水电、桥梁及工民建筑等工程活动,形成不少因工程侵蚀所造成的石漠化。如建始县磺厂坪硫铁矿,由于土法炼磺提硫,大气污染与酸雨导致植物病变、坏死,形成一片秃山,石漠化反映明显。

(5)石漠化发育较为集中的地段,位于恩施市以下至长阳县渔峡口镇的清江中游两岸地带。这是由于那里岸坡稳定性较差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较剧所致。从行政区划上看,较严重的是利川市、巴东县、恩施市;较轻微的是鹤峰县、咸丰县及五峰县。这是由于那里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劣所致。

综上所述,本区石漠化在平面上集中发育在中西部地区,呈零星点状分布或与构造线同向呈窄条状展布,在高程与地貌上主要发育于三级岩溶台面分布区的山脊、山岭、山顶、山麓斜坡及构造残山地带,在岩性上多分布于T、0系地层出露区的植被稀疏地区。

3石漠化成因分析

由于石漠化是水土流失导致的最终结果,它与水土流失相伴而生,因此,石漠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受岩土体的性状、植被发育覆盖程度、所处地形地貌部位及其坡度、降雨时间的长短及降雨强度、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强烈程度等因素影响与控制。所以,现就上述几方面分析论述如下。

3.1 表层松散土体的流失是导致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内因

从前述可知,本区石漠化多分布发育于山脊、山岭、山顶和山麓斜坡地带,这些地带的表部常由残坡积碎石土构成,结构疏松、透水性强、土石比一般在3∶7~4∶6之间,土层分布较薄,多数不超过0.5m。同时,由于土壤与其母质、母岩之间存在一个比较光滑的岩层层面,较薄的心土层与其没有一个紧密的结合面,在上述地形条件和久雨、暴雨的溅蚀冲刷下,一方面导致碎石土直接顺坡,顺沟流失;另一方面降雨渗入土层后,很快沿岩层与土层接触面形成侧向通流,将整个土层冲走导致基岩裸露地表形成石漠化。

3.2 植被扭盖率低是石澳化形成的外在因素

植被可以减缓坡面地表水逸流速度,控制坡面流量,阻止雨水直接冲刷地面。植被越发育,水土流失越轻,反之越重。植被对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主要取决于森林覆盖率和郁闭度,森林覆盖率越大,郁闭度就越高,水土流失就越轻。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在50年前为65%左右,大跃进及其以后的农业学大寨时期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使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随着森林的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逐年加剧,并导致局部石漠化的形成。如长阳县沿头溪小流域,面积108.8km2,山高坡陡,表层为褐黄色亚粘土,亚砂土,森林覆盖率仅为24.5%,且以灌木为主,郁闭度仅有0.15,水土流失严重,达到6458.7t/km2·a,流失面积达87.8km2。

1982年开始以恢复植被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到1992年止,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林草覆盖率高达67%,形成以乔、灌、草为复层的森林系统,郁闭度提高到0.45左右,水土流失输沙量由原来的每年56.7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2.1万吨,流失面积下降为58km2。由此可见森林覆盖率的大小对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非常显著。

3.3 地形坡度是造成石漠化发育形成的重要外因

由于沟谷溪流切割深度大,斜坡坡度陡,降雨时坡面上水流速度也很快,携带泥沙多,水流对坡面的侵蚀和冲刷强烈。研究表明:雨量相同时,水流侵蚀强度最大的是坡度在20°~60°之间的斜坡。同时斜坡越长,接受的雨量就越多,水流势能也越大,侵蚀和冲刷作用更强。因此,水流对直线坡比对折线坡的冲刷和侵蚀作用要强,这是因为直线坡坡面逞流畅通无阻所致。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分布在群山峻岭之间的坡耕地,由于坡耕地的结构松软,在久雨或暴雨的侵蚀和冲刷下,极易形成中度-强度级水土流失,进而导致石漠化的形成。

3.4 久雨或暴雨是石漠化发育形成的诱发因素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在1100mm~1600mm,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从时间上分析,主要集中在5~9月份,本段时间内降雨量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左右,且夏季多暴雨,雨量大,强度高,日雨量大于200mm时常常形成山洪暴发,对坡面土体形成强烈冲刷侵蚀,造成水土流失,久而久之,即形成石漠化。

3.5 不合理的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促进了石漠化的发育形成

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导致石漠化的发育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0世纪60~70年代时期的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毁林开荒,导致区内森林植被

,水土流失逐年加剧,进而导致局部岩石直接裸露地表形成石漠化;大量坡耕地正在不断促进水土流失的加剧;修路与采矿导致石漠化的直接形成,一方面因修路采矿等开挖直接导致岩石裸露地表;另一方面因其弃渣随意堆放形成间接石漠化。

4石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策略

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针对全区石漠化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提出防治区划,对不同地段不同的石漠化发育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防治方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4.1 石漠化恢复保护措施

为了遏制已有石漠化的日益恶化趋势,首先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各级政府负责,在保护石漠化工程中、做好国土、环保、农业,林业等部的协同配合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建立健全石漠化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唤起全民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意识,增强保护和建设石漠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制订、实施防治石漠化的规划与措施,动员当地政府和居民参加石漠化恢复与保护的积极和主动性。

其次利用不同时段的ETM遥感数据进行石漠化遥感动态监测,对典型重点地段,以IKONOS为主要数据源进行1/l万精度的石漠化动态监测,其目的是为相关部门提供石漠化发展趋势与动态数据,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治理措施。由于目前还无行之有效的防治,恢复与保护石漠化的可行措施,因此,应选择3~5处石漠化强烈发育的不同地段,进行1/5万以石漠化恢复保护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调查,在查清环境地质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石漠化防治、恢复与保护措施,方法的研究示范。并总结其经验,推广于全区。

4.2 石漠化恢复建设工程措施

石漠化的建设与恢复,“水”是根本,因此,在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区,以建设与恢复为主,根据各区、段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以下措施进行治理恢复。

(1)供水工程措施。

由于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区土壤分布少而贫瘠,植被不发育,降雨时易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但雨停后又形成干旱,植被难以成活,为了恢复该区植被,则应依据各区的环境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取水工程(蓄、引、挖、堵、护、钻等)措施,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为恢复植被与缓解该区居民用水提供水源。

(2)植树造林措施。

植物措施是防治石漠化的根本,恢复植被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是恢复石漠化的关键。植树造林时要遵循多种合理布局、多种树合理配置的原则,采取封森治理与营造水土保护林的方法,并根据各区段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选育适宜的树种、果木、药材等进行间种,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效果。

(3)水土保持措施。

由于本区降雨强度大且又集中,易引发水土流失、因此,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段因地制宜地进行坡面开挖截流沟,沉砂池等工程,防治地表经流对斜坡的冲刷,在沟道部位修建拦砂坝工程及缓坡地带进行坡改梯的工程,从而减缓坡面,增厚土层,减小地表径流,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5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知,导致石漠化形成的各因素相关促进,相互作用,在现已形成的石漠化区由于土壤贫瘠,植被稀疏,其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尤

其是中等和严重石漠化区,若任其发展,不加以防治,必将越演越烈,因此,针对区内发育分布的石漠化特征及其成因,初步提出了恢复保护措施和工程防治措施建议,供相关部门防治石漠化时参考。

参考文献

篇6: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中正式确立的.但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尚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统一定义.本文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土地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但有利于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这种稀缺资源,而且对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余跃 孙建雄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刊 名:当代经济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

篇7: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广东新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一、新兴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全县土地总面积228.11万亩,全县土地利用现状如下表:

作 者:傅洪勋 秦培枝 谢继红 高云华 陈飞香 胡月明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新兴县国土局刊 名:南方农村英文刊名:SOUTHERN RURAL年,卷(期):“”(6)分类号:F3关键词:

篇8: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1.1国土资源管理

加拿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 以经济手段为辅。主要是通过立法、规划、权属登记、许可证发放、征收税费等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

加拿大是个法治国家, 在自然资源的各项管理方面均制定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法规主要包括自然资源部法、资源和技术调查法、北极水污染保护。通过依法管理, 使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1.2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对于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加拿大政府同样是依法监管。但更多地是通过经济手段, 而不是行政手段实现的, 如税收、资源政策调整等。但具体到不同的资源, 管理上有所不同。在资源产业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是负责监管工作, 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阶段, 政府会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本国的资源产业, 政府根据国内外的供需情况, 适时调整税收等经济政策, 以支持、规范和引导其产业的发展。为支持资源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投资者, 有时政府管理部门直接介入到产业活动当中。

1.3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的关系

由于资源产业是以资源为本发展起来的, 两者关系密切。因此两种管理必定会相互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资源的管理, 如果限制较多, 必然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2中国江西

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人均耕地后备资源在全国排名较后, 部分开发区存量土地利用挖潜不足, 少数企业用地存在闲置浪费,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明晰江西省土地利用及各类土地资源所受压力状况, 对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意义重大。

2.1如何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 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 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 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 它强调的是土地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本, 其贮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减少, 应保持不变;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目的来看,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保护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 最终目的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2.2用生态足迹模型介绍江西省各生态足迹变化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自徐中民、张志强等学者1999年第一次引入并开展实证研究以来, 它已开始成为国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在将生态足迹理论应用到区域层次时, 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与改进, 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 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生态足迹能真正反映当地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生产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与消费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基本相同, 主要是将区域人口的消费量换成区域的生产量, 从而不必考虑区域的进出口量。

3实现江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

在江西省甚至全国, 常常因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要求而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原本规划用作农用地的任意改为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形同虚设。其根源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监督不严, 对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3.2改革规划管理体制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没有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两者是有机地结合的。在江西省,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 土地开发利用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而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管理。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分割状态, 在客观上容易导致规划的内容及规划的执行发生利益上的冲突, 也人为地增加了规划的成本。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只能在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

3.3完善规划体系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可以说, 土地利用规划从上到下是“一环套一环”的。目前江西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乡4 级规划为主导, 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类型的规划体系, 但存在总体规划层次过多, 内容基本雷同的问题。借鉴加拿大的经验, 省级以上规划, 应强调规划的宏观战略性和政策性, 突出指标控制及土地利用的原则性问题;地市级规划应强调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 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协调的作用;县级规划作为总量控制的最基层, 其规划内容应体现定位、定量、定性、定序的要求, 核心内容是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切实保护耕地。乡镇级规划应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其内容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3.4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加拿大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十分注重公众参与, 要求市政府在就规划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至少举行一次公众会议, 听取公众的意见。土地的开发利用涉及到各行各业, 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吸收社会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制定, 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增强社会的规划意识, 也便于规划的实施。但是, 公众参与也可能造成规划制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且公众参与的程度与公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从江西省的具体情况出发, 完全效仿其公众参与制度是不现实的, 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从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 从提高规划科学性的角度, 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是必然的趋势。具体来说, 首先, 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使公众参与成为必不可少的规划环节。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 通过交流、协商取得广泛共识;其次, 既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 易于依法依程序进行修改, 又要尽量避免随意改变规划内容而损害广大群众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第三, 在规划的执行、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建立公众监督的制度环境和渠道, 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摘要:加拿大是国土资源大国, 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制度完善, 管理方式和手段先进, 是发达国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加拿大,中国江西,资源,环境,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宋国明.加拿大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特征及相互关系[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03) .

[2]刘厚仙, 倪才英, 张海荣.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0) .

[3]董振亚.加拿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模式以及其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 (湖南) , 2007, 4 (03) .

篇9: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关键词: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想在近些年来被我国社会发展所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与体现。另外,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可以保证后代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后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如何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现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分析

(一)中心思想: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后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农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农业土地资源要想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将土地资源更为丰富的保留下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必不可少的。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思想就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当代人的利益得到保障,也绝不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因此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包含内容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其中包括:提高增长的速度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通过相应的改善来设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就业、医疗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应该在发展的前提之下,对技术发展和环境之间进行协调和适应,从而更好的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三)重要性

开展土地资源的评估,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的长久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也是进行土地规划的重要依据。在许多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实现了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估,有效的实现了对于农业土地长久规划的科学性指导。

二、建立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平评估体系

(一)土地评价发展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估

对于土地的评价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估,主要就是对土地的潜在价值,土地的适应性以及经济性,生态性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从多个方面实现对土地进行考核,才可以对当地的土地资源有更为客观的认识和理解。建立起相应的评估体系,还可以合理的对土地进行规划,进行模块化的应用,进而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体系的构筑原则

1、客观性

要想实现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建立起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构建,建立起对于土地资源的评估,这样才能够更为可观的评估土地的价值。一般来说,评估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条就是要遵循客观性。土地资源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对其进行的规划就应该是怎样的。农业土地资源在各地区的情况都有所差别,如果进行模块化的管理,也必须进行一定的分析。既要注重区域的共性,也要区别区域的特殊性,将共性和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该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方法。

2、全面性和独立个性相结合

首先,对于土地资源的评估要注重全面性,所谓的全面性,主要就是指要充分的考量土地资源的每一个细节,对于系统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土地资源系统反应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对于农业土地资源的长久发展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还应该注重其独立性,每一个系统都应该有其不一样的发展要求,这在土地资源评估体系的建立中非常重要。

3、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进行任何一项体系评估的重要原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体系的建立,更是应该注重其操作性。如果只是对土地资源有了一定的分析,却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性,那么将失去评估的意义。比如对该地区的土地进行模块化的应用,一方面应该对其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另一方面更是要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可以包括具体的应用措施,应用方法以及未来可能会产生的应用效果,只有真正的实现其可操作性,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结束语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对于我国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号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农业土地资源在我国确实有限,要想确保在未来的长久使用和发展,为子孙后代谋取更多的福利,对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郑新奇,范纯增.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0,04:97-100.

[3]范纯增,于守悦,郑新奇.山东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估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02:90-93.

[4]白瑞娜,谢世友,赵昆昆.区域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18784-18785+18789.

篇10:粮食安全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耕地,粮食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

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社会的安危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可见粮食安全是国家繁荣、社会安定、全面建设小康、确保“两个率先”目标实现的基石。我们不仅在粮食短缺时代重视粮食生产, 而且在粮食自给情况下, 仍抓住不松劲, 居安思危, 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1974年以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先后作出过三次表述[1]。从本质上讲, 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 其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生产自给能力、进口能力和储备能力等, 进一步讲, 还应当包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的有效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粮食流通体制和供应机制, 以及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政策等。实践证明, 合理有效的粮食购销体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但这一点在以往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 1995年国家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 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4.9亿吨[3]。出人意料的是1996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就突破5亿吨大关, 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总产量目标。1996至1999年间, 粮食生产连续四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 其中1998年达到5.12亿吨。这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已基本形成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从而结束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 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粮食储备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 粮食价格也步入低迷期。但是, 自1999年下半年起, 粮食供求状况急转直下, 尤其是2000年以后粮食减产的幅度较大, 粮食产量处于较低水平, 2002年略有恢复, 也只达到45706万吨, 较1998年减少5524万吨, 减幅达10.78%, 到2003年已降到43067万吨。据相关资料显示, 2000年以来,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4800亿公斤到4900亿公斤之间, 而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徘徊在4550亿公斤左右, 粮食已连续四年需求大于产出。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在250亿公斤~350亿公斤之间。

2003年9月以后, 我国曾一度出现粮食供不应求, 粮价上涨并引起其他产品如饲料、油类、肉类价格的连锁上涨,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此前连续多年的粮食供给过剩现象将在近一两年内结束, 中国将再次出现粮食安全问题。

三、“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㈠耕地资源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 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土地的政策, 但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1998年国家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并规定对占用耕地实行补偿制度, 按照“占多少, 垦多少”的原则, 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 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这些法律规定无疑会对遏制耕地减少的势头发挥重要作用, 再考虑到复种指数的变化等因素, 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㈡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60%以上[4]。全国水资源总量不少,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 大部分集中在雨季, 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今后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另一方面看, 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且浪费比较严重。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5.9%,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因此, 在水资源的开发和节约用水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和各种节水措施的逐步推广, 已经为此开辟了广阔前景, 也预示着我国完全有可能把水资源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

㈢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 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气候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好, 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 光热充足, 适于种植多种粮食作物。但气候条件中也有不利因素, 如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年际降水变化大, 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等。近几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每年都在300亿公斤左右, 这说明我国至今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果能够提高实际光能利用率,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大幅减少损失, 就可以有效地增加粮食的供给量。因此, 从气候资源来看, 我国的粮食生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㈣科技进步因素实践证明, 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 科技进步在我国粮食单产增长中的贡献率为41%,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 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科技进步的增产潜力很大。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和一些专家的研究都表明, 我国的粮食单产还有约一倍的增长潜力。如果加大投入, 开展技术攻关, 改良品种, 我国有可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 实现粮食总量翻番。

㈤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因此, 粮食生产除受以上自然、技术因素影响外, 还受到生产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政策、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以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变革, 1996年前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 以及2003年底2004年上半年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都成为粮食增产的强大动力。在粮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时期, 市场粮价下滑, 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可以看出, 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 也是可以加以引导和调控的。今后,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 粮食价格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需求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影响粮食生产及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这里主要从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变化的角度研究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

㈠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据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供的最新数据, 1998年至2004年的六年间, 中国耕地由1.297亿公顷降至1.234亿公顷, 平均每年减少107多万公顷;而去年中国耕地净减少数量高达253.7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2.01%。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很快就会达到粮食供不应求的临界点。《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 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 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公报》指出: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耕地减少的另两个重要因素新增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 则分别只有42.78万公顷和36.41万公顷。

㈡耕地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建国以来, 除上世纪60年代粮食大幅度减产外, 与种粮面积减少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尤其是2003年粮食产量大滑坡, 更是人为压缩耕地面积的结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来, 南京市共减少耕地5.233万公顷, 超过了一个溧水县的耕地面积, 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 相当永久性地减少了66万吨粮食生产能力。在具有鱼米之乡的苏州, 仅2002年全市减少耕地10317公顷, 其中昆山就减少4831公顷。按苏州目前经济增长要求, 每增长1%的GDP就要消耗267公顷土地, 每年新增项目用地将需4000公顷左右。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 有了耕地才有生产粮食的载体, 耕地面积消失得如此之快, 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照此减速下去, 在未来20年内, 江苏大城市周边郊县耕地面积将丧失殆尽, 严重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和供给问题。

五、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源于土地, 但是土地资源的供给是刚性的, 要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 不仅要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实现全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而从根本和长远上解决当前乃至今后的粮食问题。

㈠严格保护耕地,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人口大国, 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土地保护政策, 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继续抓好“种子工程”, 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切实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㈡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1987年4月,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 首次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5]。强调了人类的发展, 应该“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 寻求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之后, 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使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它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结为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三个方面, 即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谋求社会长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发展观。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内容有这几个放面。一是从生态学意义上说, 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 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二是从社会———经济学意义上来说, 是保持特定地块的特定用途, 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来源, 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 并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 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时间上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 更是着眼于未来;三是从空间上看, 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 更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也就是说, 对土地资源的享用, 不仅要求当代人之间的公平, 更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四是从系统论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 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与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相比较, 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由此可见, 如果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则必将能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9) .

[2]周小萍, 卢艳霞, 陈百明.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5) .

篇11:上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区域概况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2009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 340.5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至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 400.7万人。 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整体地势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2009年上海市的财政收入及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到了全国总份额的11.4%和23.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因子的选取

在查阅大量上海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资料及听取专家经验建议的基础上,从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行和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选取共32个指标构建上海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的确定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对于指标和权重的确定值,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步骤简述如下: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将评价指标层次化;②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③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上海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是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作用的综合表现每一单项指标都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因此,可持利用水平可用多目标加权函数计算,进行综合评价:

式中Wi是第i个子目标的权重,Rj是第j个单项因素的权重,A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量化指标值,P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指数。

通过对单项指标逐一进行计算,得到上海市(2005-2009).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结果如表2。

参照不同专家学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经验及建议,结合上海具体情况,本论文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划分为不可持续利用、初步可持续利用、基本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利用4个阶段,其具体意义如表3所示。

4.评价结果分析

标准差是统计学中描述数据波动的重要统计量,本文用其衡量上海市各年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之间的差异状况。统计分析得到各准则层及综合评价水平的极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见表4,从整体上看,上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在时间上有如下特征。

第一,各年份的发展指标都呈现稳定趋势,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标准差都不大,综合评价分值的标准差也较小。

第二,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如表2表3所示,各年份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呈上升趋势,大多数都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单个指标数据也有小幅波动,但总体显示出上升趋势。

上海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论

2005-2009年间,上海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皆处于初步可持续利用阶段及可持续利用阶段。中间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上海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总的趋势也是稳定上升的。

上一篇:西游记回读后感下一篇:用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现代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