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2024-04-18

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精选8篇)

篇1: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摘要]通过对当前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现状的考察论述,进一步探讨了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并在阐述了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必要性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期望有助于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赫哲族语言文化现状

1.赫哲族语言文化的辉煌历史赫哲族———一个仅有4640人的少数民族,他们历经千年顽强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并以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三江汇合处为主要居住区域。在几千年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赫哲族先民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多彩文化。说起赫哲族文化的起源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开流文化”[1]。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吸收了通古斯语族中其他民族成分,也吸收了蒙古族、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了多源多流、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2]。赫哲族多彩的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上看,赫哲族以渔猎经济为主;从语言文学上看,赫哲族有“伊玛堪”“特伦固”“说胡力”(“伊玛堪”是记载赫哲族先民中英雄的故事,“特伦固”“说胡力”则是赫哲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记载);从音乐上看,赫哲人有自己的民歌“嫁令阔”,他们常使用的乐器叫口弦琴;从舞蹈上看,赫哲人擅长跳天鹅舞,他们的舞蹈统称为“阿康布勒”;从宗教信仰上看,赫哲人信仰萨满教,同时也创造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活动“温吉尼”。2.赫哲族语言文化的濒危现状赫哲族民族文化虽然内涵独特、源远流长。然而随着现代化生产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全球性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赫哲族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形态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仅以赫哲语为例,在1945年我们国家赫哲族人口仅有不到500人,200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赫哲族人口为4640人,可见在短短的五十年间赫哲族人口数量在迅速增加,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赫哲族的语言迅速衰退和渐趋消失。1986年安俊在《赫哲语简志》中写到:“赫哲人由于长期同汉族人民杂居,在社会生活中都已把汉语文作为口头和书面交际工具,除特殊情况外,极少用本民族语言交际。一般来说,现在的情况是:五十五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五十五岁以下四十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的话语,三十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3]这样的结论在其他研究者那里也得到了映证。刘敏在《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中写到,赫哲族语言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退入家庭,由家庭全体成员退而局限于部分老人的过程”[4],这短短的五十年赫哲族传统语言的散失速度是惊人的。再加上赫哲族语言存在天生的不足,即赫哲语是口耳相传的语言系统,它没有文字形态的存在,也就是说赫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这就使得赫哲族的一些依靠口耳相传的传统说唱艺术日渐消亡,如:英雄史诗“伊玛堪”、民间传说“说胡力”等,赫哲语受众群体的萎缩直接导致赫哲语传承人的缺失。不仅如此,现今赫哲族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技艺也鲜有兴趣,以至于赫哲族的传统鱼皮画、鱼皮衣的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甚至于传统的桦树皮雕刻技艺也濒临失传。我们说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一种语言承载了一种文化形态,那么赫哲族语言的濒危就意味着赫哲族文化的濒危。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名列其中。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赫哲族语言文化的散失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必然趋势,因此就赫哲族语言文化这个课题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挖掘和保护好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

二、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

从目前赫哲族语言散失的整个过程来看,赫哲人是属于在不自觉中主动放弃了使用赫哲语的。虽然影响赫哲语散失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其中赫哲族聚居区内民族结构变化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的方式却成为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主要推手。1.赫哲族聚居区内民族结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汉族移民不断地迁入赫哲族人聚居区,导致该区域内汉族人口达到赫哲族人口的4.9倍,汉族人口的增多导致使用汉语交际的人增多,所以在赫哲族聚居区汉语倒成为各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再从赫哲人的家庭来看,赫哲族同汉族通婚现象也很普遍,我们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为例,当地40岁左右的赫哲族人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汉族人结婚;尤其是近几年,40岁以下的年轻人通婚比例或许更高。这样一来在赫哲族家庭中汉语也成了其主要的交际工具,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赫哲族聚居区内汉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赫哲语的受众面却越来越小。再加之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书刊和欣赏的影视节目等也均属于汉语,赫哲语不能以文字的形态保存延续,也阻碍了它的传播和推广。所以当赫哲族家庭中的孩子上学时都选择汉族学校,他们通过汉语来学习文化知识进入主流社会获得认可,这一切都使赫哲族人不得不把汉语作为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最方便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政治文化教育对赫哲语的影响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赫哲族人一直是借用汉语和汉文作为自己的社会用语,就连赫哲族的学校教育也完全使用汉语,而且本民族的年轻人并没有形成以学习赫哲语为荣的思想观念,导致赫哲语口头传承方面的缺失和断层,这样一来赫哲人就不可能接受到用赫哲语进行的系统教育。因此在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赫哲语的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从而导致赫哲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迅速退化。

三、抢救、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的必要性

1.保护语言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人类文化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文化又具有不同的特质,正如《中庸》中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都以多种文化并存作为其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抢救、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就成为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进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2.保护赫哲族“伊玛堪”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体现语言是民族文化存在的首要因素,民族的语言状况直接反映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赫哲语既然没有文字形态的存在,那么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就只好以说唱艺术的形式来完成,而赫哲族的说唱文学的典型代表就是“伊玛堪”。“伊玛堪”作为一种夹叙夹唱、寓教于说唱的文学样式,它采用边说边唱的说唱方式,唱的部分合辙押韵,说的部分则极力铺陈渲染。从内容上看“伊玛堪”是以颂扬英雄业绩为主的赫哲族民间口头文学样式,从“伊玛堪”的唱词中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赫哲族先民的渔猎生活、风土人情、道德规范等。同时它也是承载赫哲族语言的主要方式,赫哲人通过讲唱“伊玛堪”增加了赫哲语的受众群体,促进了赫哲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完成了赫哲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任务。“伊玛堪”对赫哲族人的作用可谓极其重要,它不仅保存了赫哲人的历史记忆,而且能够增强赫哲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正因如此,保护好这宗重要的赫哲族口头遗产,对口头文学、语言学、史学、人类学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赫哲族“伊玛堪”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期、60年代的衰微期,到21世纪的当下则真正面临消亡的境况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无可替代的特质,赫哲语的消失不仅是语言学的不幸,更是人类文化的缺失。从这个层面来讲,加快对赫哲语濒危现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赫哲语的保持,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四、保护、挖掘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1.政策经费保障首先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行性政策。其次,政府应建立专门机构,如,赫哲族文化保护中心。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设立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的专项资金,为管理的科学规范还应设立基金管理机构,从而使相关工作责任化、规范化。再次政府应对赫哲族语言文化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如,通过设立赫哲族生态保护区来展示赫哲族独具魅力的语言文化传统。2.做好赫哲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扶持工作首先要给目前仍能讲述赫哲族“伊玛堪”“说胡力”的传承人以相应的荣誉,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可。同时在物质上和资金上也要给他们相应的资助,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存续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其次可以建立讲习所,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绝技通过定期培训和讲习的方式传授给弟子,使赫哲族语言文化可以代代相传。再次可以组建赫哲族文化专业演出团体,在全方位展示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演出人才,比如说唱“伊玛堪”,演奏口弦琴,表演天鹅舞、萨满舞等。3.将赫哲族文化资源转化以获得经济效益通过建设赫哲族语言文化阵地来获得经济效益,建设赫哲族文化阵地应以赫哲族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再现赫哲族生产生活场景,包括赫哲族图腾柱、赫哲族原始民居“撮罗子”、萨满屋以及赫哲族鱼皮制作坊等。开发以赫哲族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旅游业,在向全社会宣传赫哲族文化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来调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形成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传承的良性循环。4.做好赫哲族本民族的学校建设在各赫哲族中小学校学习汉文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增设赫哲族的传统文化课程,如:“阿康布勒”舞蹈课、鱼皮制作技艺课、“伊玛堪”说唱课等,让赫哲族儿童从小就能掌握赫哲族传统工艺制作的技能,受到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他们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思想,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的桥梁作用。另外还需编制具有赫哲族文化性质的特殊音像课本,以此做载体让赫哲族语言传承延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可以聘请专家到赫哲族聚集区进行创作和调研,探讨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新形式。5.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保存和推广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以专题的形式建设赫哲族语言文化遗产数据库,将赫哲族逐渐衰亡的语言、舞蹈、体育活动等文化遗产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记录并保存。开设赫哲族语言文化网站,以专栏的形式系统介绍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状况,图文并茂的展示赫哲族文化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加强赫哲族聚居区的对外联系,借助现代化信息电子技术,使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得以保存并延续。综上所述,赫哲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既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中的持久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把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假如我们真能做到并一以贯之,那么赫哲族语言文化的复兴或将指日可待。

[注释]

[1]张敏杰.赫哲族渔猎文化遗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2-14.

[2]刘忠波.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9-31.

[3]安俊.赫哲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4]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篇2: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摘要]通过对当前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现状的考察论述,进一步探讨了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并在阐述了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必要性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期望有助于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赫哲族语言文化现状

1.赫哲族语言文化的辉煌历史赫哲族———一个仅有4640人的少数民族,他们历经千年顽强的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并以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为主要居住区域。在几千年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赫哲族先民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多彩文化。说起赫哲族文化的起源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开流文化”[1]。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吸收了通古斯语族中其他民族成分,也吸收了蒙古族、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了多源多流、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2]。赫哲族多彩的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上看,赫哲族以渔猎经济为主;从语言文学上看,赫哲族有“伊玛堪”“特伦固”“说胡力”(“伊玛堪”是记载赫哲族先民中英雄的故事,“特伦固”“说胡力”则是赫哲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的记载);从音乐上看,赫哲人有自己的民歌“嫁令阔”,他们常使用的乐器叫口弦琴;从舞蹈上看,赫哲人擅长跳天鹅舞,他们的舞蹈统称为“阿康布勒”;从宗教信仰上看,赫哲人信仰萨满教,同时也创造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活动“温吉尼”。2.赫哲族语言文化的濒危现状赫哲族民族文化虽然内涵独特、源远流长。然而随着现代化生产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全球性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赫哲族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形态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们仅以赫哲语为例,在1945年我们国家赫哲族人口仅有不到500人,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赫哲族人口为4640人,可见在短短的五十年间赫哲族人口数量在迅速增加,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赫哲族的语言迅速衰退和渐趋消失。1986年安俊在《赫哲语简志》中写到:“赫哲人由于长期同汉族人民杂居,在社会生活中都已把汉语文作为口头和书面交际工具,除特殊情况外,极少用本民族语言交际。一般来说,现在的情况是:五十五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五十五岁以下四十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的话语,三十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3]这样的结论在其他研究者那里也得到了映证。刘敏在《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中写到,赫哲族语言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退入家庭,由家庭全体成员退而局限于部分老人的过程”[4],这短短的五十年赫哲族传统语言的散失速度是惊人的。再加上赫哲族语言存在天生的不足,即赫哲语是口耳相传的语言系统,它没有文字形态的存在,也就是说赫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这就使得赫哲族的一些依靠口耳相传的传统说唱艺术日渐消亡,如:英雄史诗“伊玛堪”、民间传说“说胡力”等,赫哲语受众群体的萎缩直接导致赫哲语传承人的缺失。不仅如此,现今赫哲族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技艺也鲜有兴趣,以至于赫哲族的传统鱼皮画、鱼皮衣的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甚至于传统的桦树皮雕刻技艺也濒临失传。我们说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一种语言承载了一种文化形态,那么赫哲族语言的濒危就意味着赫哲族文化的濒危。国务院公布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和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名列其中。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赫哲族语言文化的散失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必然趋势,因此就赫哲族语言文化这个课题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挖掘和保护好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

二、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原因

从目前赫哲族语言散失的整个过程来看,赫哲人是属于在不自觉中主动放弃了使用赫哲语的。虽然影响赫哲语散失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其中赫哲族聚居区内民族结构变化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的方式却成为赫哲族语言文化濒危的主要推手。1.赫哲族聚居区内民族结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汉族移民不断地迁入赫哲族人聚居区,导致该区域内汉族人口达到赫哲族人口的4.9倍,汉族人口的增多导致使用汉语交际的人增多,所以在赫哲族聚居区汉语倒成为各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再从赫哲人的家庭来看,赫哲族同汉族通婚现象也很普遍,我们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为例,当地40岁左右的赫哲族人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汉族人结婚;尤其是近几年,40岁以下的年轻人通婚比例或许更高。这样一来在赫哲族家庭中汉语也成了其主要的交际工具,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赫哲族聚居区内汉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赫哲语的受众面却越来越小。再加之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书刊和欣赏的影视节目等也均属于汉语,赫哲语不能以文字的形态保存延续,也阻碍了它的传播和推广。所以当赫哲族家庭中的孩子上学时都选择汉族学校,他们通过汉语来学习文化知识进入主流社会获得认可,这一切都使赫哲族人不得不把汉语作为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最方便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政治文化教育对赫哲语的影响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赫哲族人一直是借用汉语和汉文作为自己的社会用语,就连赫哲族的学校教育也完全使用汉语,而且本民族的年轻人并没有形成以学习赫哲语为荣的思想观念,导致赫哲语口头传承方面的缺失和断层,这样一来赫哲人就不可能接受到用赫哲语进行的系统教育。因此在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赫哲语的使用没有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从而导致赫哲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迅速退化。

三、抢救、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的必要性

1.保护语言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人类文化是多样性的,不同的文化又具有不同的特质,正如《中庸》中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都以多种文化并存作为其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抢救、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就成为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进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2.保护赫哲族“伊玛堪”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体现语言是民族文化存在的首要因素,民族的语言状况直接反映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赫哲语既然没有文字形态的存在,那么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就只好以说唱艺术的形式来完成,而赫哲族的说唱文学的典型代表就是“伊玛堪”。“伊玛堪”作为一种夹叙夹唱、寓教于说唱的文学样式,它采用边说边唱的说唱方式,唱的部分合辙押韵,说的部分则极力铺陈渲染。从内容上看“伊玛堪”是以颂扬英雄业绩为主的赫哲族民间口头文学样式,从“伊玛堪”的唱词中我们能够全面了解赫哲族先民的渔猎生活、风土人情、道德规范等。同时它也是承载赫哲族语言的主要方式,赫哲人通过讲唱“伊玛堪”增加了赫哲语的受众群体,促进了赫哲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完成了赫哲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任务。“伊玛堪”对赫哲族人的作用可谓极其重要,它不仅保存了赫哲人的历史记忆,而且能够增强赫哲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正因如此,保护好这宗重要的赫哲族口头遗产,对口头文学、语言学、史学、人类学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赫哲族“伊玛堪”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期、60年代的衰微期,到21世纪的当下则真正面临消亡的境况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无可替代的特质,赫哲语的消失不仅是语言学的不幸,更是人类文化的缺失。从这个层面来讲,加快对赫哲语濒危现状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赫哲语的保持,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四、保护、挖掘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1.政策经费保障首先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可行性政策。其次,政府应建立专门机构,如,赫哲族文化保护中心。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设立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的专项资金,为管理的科学规范还应设立基金管理机构,从而使相关工作责任化、规范化。再次政府应对赫哲族语言文化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如,通过设立赫哲族生态保护区来展示赫哲族独具魅力的语言文化传统。2.做好赫哲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扶持工作首先要给目前仍能讲述赫哲族“伊玛堪”“说胡力”的传承人以相应的荣誉,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可。同时在物质上和资金上也要给他们相应的资助,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存续本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其次可以建立讲习所,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绝技通过定期培训和讲习的方式传授给弟子,使赫哲族语言文化可以代代相传。再次可以组建赫哲族文化专业演出团体,在全方位展示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一批专业演出人才,比如说唱“伊玛堪”,演奏口弦琴,表演天鹅舞、萨满舞等。3.将赫哲族文化资源转化以获得经济效益通过建设赫哲族语言文化阵地来获得经济效益,建设赫哲族文化阵地应以赫哲族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再现赫哲族生产生活场景,包括赫哲族图腾柱、赫哲族原始民居“撮罗子”、萨满屋以及赫哲族鱼皮制作坊等。开发以赫哲族文化资源为核心的旅游业,在向全社会宣传赫哲族文化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来调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形成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传承的良性循环。4.做好赫哲族本民族的学校建设在各赫哲族中小学校学习汉文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增设赫哲族的传统文化课程,如:“阿康布勒”舞蹈课、鱼皮制作技艺课、“伊玛堪”说唱课等,让赫哲族儿童从小就能掌握赫哲族传统工艺制作的技能,受到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养成他们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思想,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中的桥梁作用。另外还需编制具有赫哲族文化性质的特殊音像课本,以此做载体让赫哲族语言传承延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可以聘请专家到赫哲族聚集区进行创作和调研,探讨赫哲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新形式。5.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保存和推广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以专题的形式建设赫哲族语言文化遗产数据库,将赫哲族逐渐衰亡的语言、舞蹈、体育活动等文化遗产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记录并保存。开设赫哲族语言文化网站,以专栏的形式系统介绍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状况,图文并茂的展示赫哲族文化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加强赫哲族聚居区的对外联系,借助现代化信息电子技术,使赫哲族语言文化资源得以保存并延续。综上所述,赫哲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既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中的持久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把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假如我们真能做到并一以贯之,那么赫哲族语言文化的复兴或将指日可待。

[注释]

[1]张敏杰.赫哲族渔猎文化遗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2-14.

[2]刘忠波.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9-31.

[3]安俊.赫哲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篇3: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展望

为了挽救赫哲语言,传承赫哲民族文化,政府加大了对赫哲族教育事业的投入,鱼皮球、顶杠、射箭等赫哲族传统渔猎体育项目被编写成教材,正式走进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的课堂。与其它学校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孩子从入学开始在学习汉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和继承着赫哲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赫哲族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原汁原味的山歌和小调流传至今,从它的内容上看可分为“嫁令阔”、“天鹅歌舞调”、 “依玛堪”、“萨满调”。当时的一些文人通过文字把流传在民间的赫哲族歌曲进行整理记录下来,并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并口口相传,书写的一部分也流传下来,其内容大多是歌颂英雄的历史故事,反映赫哲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以及纯真的爱情等。

一、赫哲族音乐的生存状况

赫哲族音乐是赫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赫哲族人民历史悠久的见证,是赫哲族民族文化一朵绚丽的琵琶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和漫长的道路,在文革期间曾经一度被禁止传唱,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曾遭到扼杀, 险些绝迹。如今的青年男女颇喜欢港台的流行歌曲,赫哲族的创作歌曲数量越来越少,著名的赫尼哪调有《乌苏里船歌》、《春季生产歌》等。

1、伊玛堪在赫哲族中是常见并深受喜爱的歌曲演唱形式,他的题材多以惩恶扬善为主,歌曲内容多涉及英雄故事, 演唱中一般以单人说唱形式为主,放弃乐器伴奏,节奏较为自由连贯,节拍不固定,故事中根据各式人物的性格特征设定唱腔,唱腔较为独立,不可混用。演唱旋律形式:开始旋律性较强——中部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更强。

2、嫁令阔在赫哲族的民歌中的叫法,内容包括生活、劳动、故事、爱情等,一般多以男女爱情为主要创作内容。 赫哲族的民歌也和歌曲一样,男女有固定的音腔,相互不能混唱。独唱是赫哲族的主要演唱形式,对唱会偶尔出现,曲式结构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方整节奏感强,常采用五声调式音阶。

3、宗教音乐是赫哲族的音乐重要组成部分,“鼓”是萨满宗教活动的主要乐器。鼓伴奏伴随着萨满活动的全过程。 并和其它乐器在不固定的节拍中进行,大多采用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八度大跳在音乐中很常见,曲调中不含变化音。

4、舞蹈音乐

舞蹈音乐《天鹅舞曲》是赫哲族的代表作,旋律动听优美、结构严谨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旋律中音乐表现逼真, 生动的描绘出天鹅在天空中结伴飞翔时,放松悠闲,追逐嬉戏的秀美形象。

5、赫哲族的摇儿歌作为传统与经典,是赫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故事情节在抒情的气氛中表达。这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情感,成就了赫哲族文化的地位,也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这会生活影响到了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歌词唱到“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赫赫雷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赫雷给,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阿朗赫那赫尼那雷呀, 赫那尼赫尼那,白云飘过大顶子山,金色的阳光照船帆,紧摇浆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阿朗赫那赫尼那雷呀,赫那尼赫尼那,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赫赫雷赫赫尼那,阿朗赫赫尼那赫雷给”。此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赫哲族民歌《我的家乡多美好》歌词大意:“青青的树林高高的山哪,獐狍野鹿满山岗呀,朋友来了先烧水,随手打来野物表心肠啊。春风刮起欢腾的浪啊,鱼儿呀你别挤破了我的网呀,划船来到了小河湾哟,新鲜的三花五罗装满舱啊。茂密的林海任我闯荡啊, 躺下也头枕着松花江呀,勤劳勇敢的赫哲人哟,顶着天立住地亮开嗓啊”,是赫哲族人民生活真是的写照。

二、追溯赫哲族文化

《乌苏里船歌》在我们汉族广为传唱,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谣,当一唱起那浓情蜜意的“赫尼哪”调时,我们总会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赫哲人自称用“那乃”、“那尼卧”、“日贝”,即本地人的意思,“赫哲”一词有“下游” 或“东方”之意。又称“赫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统一族名为“赫哲”。

赫哲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我国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平原物产丰富资源独特,土地肥沃,山水纵横。自古以来, 这里就是天然的狩猎之地和富饶的天然渔场。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麝鼠、貂皮、蛙鱼、三花、五罗蝗鱼……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富于智慧的赫哲族,不但创造了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有能代表赫哲族文化艺术风格颇具北方民族特点的渔猎文化、萨满文化、桦皮文化及独树一帜的鱼皮服饰文化和食鱼文化。连同他们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 传统体育、工艺美术等,无论是从人文还是艺术的角度,均都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邃的文化蕴涵。

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是在悠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在不断地发展创造中,它以其特有的文化艺术珍品,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为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赫哲族的文化,传承发展到了今天,足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自身存在的价值。如今的赫哲族文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正以自己特有的风采和魅力,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

三、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成就

剧照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富于智慧的赫哲族,不但创造了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有能代表赫哲族文化艺术风格颇具北方民族特点的渔猎文化、萨满文化、桦皮文化及独树一帜的鱼皮服饰文化和食鱼文化。连同他们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体育、工艺美术等,无论是从人文还是艺术的角度,均都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邃的文化蕴涵。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是在悠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赫哲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很多文化无法传承, 不能记载,他的文化也在渐渐消亡,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解放后它的作家文学逐步发展起来。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是影响较大的有话剧、还有搬上银幕影响较强的 《赫哲人的婚礼》等,还有话剧《雷锋》、《黄继光》,歌剧《焦裕禄》、《好班长》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受到全国文学爱好者的普遍关注,是赫哲族人民新文学的代表作,它为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是第一部反映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生活和历史的著作,便于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赫哲族的生活习惯。

1、赫哲族传统饮食

赫哲人传统文化由来已久,他的饮酒就很有讲究,在饮第一口酒前,要先要敬祖先和诸神,用筷子蘸一点点酒洒向大地和空中。他们很少喝茶,和多人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的饮食和汉族人很相似,也要喝小米粥等、也会熬一些鲫鱼汤等、鸡蛋使人们的主要食品,和汉族一样常见。孕妇在生产时,也很讲究科学饮食,生产后在五日内不能吃生冷食品和青菜。赫哲族人死后,祭奠也颇有讲究,使用面粉制成点心放在桌上,以供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食用。

2、赫哲人的婚俗

摆上酒席,宴请双方的父母和长辈是赫哲人在男女青年订婚时必要的礼节;婚礼时,新郎的父母要向新娘的父母敬上三杯白酒,以表示尊重对方。婚宴进行时,新娘要“坐福” 面朝墙壁,送走参加宴会的亲人后,才允许与新郎一起吃饭用餐,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寓意着夫唱妇随,和睦相处百年好合,最后是新郎和新娘一起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长,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赫哲族人的饮食有一种原始的吃法,他们喜欢吃和“莫温古饭”、“拉拉饭”现在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与汉族相同,绝大多数人家也都吃米饭、馒头等。赫哲族目前还保留着独特的饮食方法,如鱼、肉类等食品,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 生食可以把肉做成生肉干、生鱼干和新鲜生鱼等,现在也备受人们喜欢,另外还有加工好的营养价值较高鲟、鳇、鲑鱼子等。其中鱼松是赫哲族人最喜欢吃的食品,每餐必不可少。 常见的典型食品通常有:拌菜生鱼、鱼松和半生不熟的特色烤鱼等。

此外,赫哲族还有自己的节日--- 春节,这也是赫哲族人最欢乐的节日;宗教萨满等。

四、赫哲族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在中国的土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不断传承发展并仍旧在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其音乐, 民俗、信仰等被人们认可和传承,他的民俗为赫哲族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表现题材,表现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用自己的方言抒发情感,表达内心,显示了淳朴的气息和特有的魅力。

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传统形式的民歌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文化研究的范本,他已经不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现代社会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审美形态和审美需要都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赫哲族的原有音乐已经呈现加速衰落的趋势,也面临消失的境地。因此,赫哲族音乐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探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道路。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他们本民族语言在逐渐消失,作品的陈旧以及老艺术家的不断减少,都要求尽可能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积极保护;积极对赫哲族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使这种民族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地发扬和壮大,我们作为艺术教育者,要重视和支持赫哲族民族音乐的研究和探索,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创作人才,为他们提供生存和成长的条件,创作出更多更好地反映赫哲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使这些作品成为高雅的民族音乐,使他们的表演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使赫哲音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进一步挖掘收集传统的民间音乐,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在长期的积淀中,彰显民族音乐自身的魅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跟上历史的脚步,不断创作出新作品、好作品,使其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使赫哲音乐引起中国的关注,进一步登上世界的艺术高峰。

摘要:赫哲族是北方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本人主要通过对它的民歌、舞蹈、器乐等传统文化的采集研究,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赫哲音乐,并使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篇4:赫哲族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

关键词:艺术语言;传承价值;文化

赫哲族鱼皮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女真”后裔,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区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一带繁衍生息。历史上的赫哲族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改为赫哲族。赫哲族有悠久的历史,有迹可循的赫哲族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黑龙江文物考古队在黑龙江密山市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赫哲族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上均有鱼鳞纹、鱼网纹、水波纹等纹样。

鱼皮艺术反映了赫哲人的渔猎情形和社会历史变迁。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以鱼为食、鱼皮为衣,甚至生活用品也用鱼皮制成。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赫哲族已经不再穿鱼皮衣服,但是鱼皮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却更为广泛的流传开来。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气息。他们根据艺术主题,对生活中常见的鱼皮进行艺术加工,配以相應的图案和色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鱼皮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表达。《皇清职贡图》卷八载:“男女衣服皆鹿皮、鱼皮为之。”赫哲族鱼皮艺术反映了本民族对自然生物的独特理解和图腾崇拜,融合了现实与理想、历史与地方的独特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1 鱼皮艺术形式的传承内涵

赫哲族人沿水而居,渔猎为生,其绘画形式、种类必然受地域特征的影响。赫哲族鱼皮画材料独特,利用野生鱼皮的天然纹理为绘画创作服务。赫哲族有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艺术中,但是多数鱼皮艺术都是对赫哲族人民日常生活情境的表现,也有反映宗教信仰和图腾的形式。所以,鱼皮艺术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承载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认识赫哲族的历史进程、生活情景、生态人文以及赫哲族独特的审美观。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鱼皮艺术作为赫哲族人的文化艺术,是黑龙江少数民族艺术的代表,具有民族传承精神。鱼皮艺术图案具有神秘的特征,其鱼鳞纹理质地不一,又浑然天成。常用云卷纹和螺旋纹来装饰边缘位置,线条的韵律感极强。赫哲人不断运用自身的审美意识来增强作品中的内涵,创作出符合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感受的作品,并向民族情结转换,形成本民族自己的风格。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作品是非常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民族的艺术特征,鱼皮画具有特殊的形式美感,同时也融入了民族艺术文化的宝库。

2 象征语言图案的传承意蕴

赫哲族的鱼皮图案艺术非常发达,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汉族图案精华,多用动物形象,以形象思维塑造形象,表现图案样式运用拼贴等艺术手法表现,采用几何图形表现秩序感,将审美感受和宗教信仰融会贯通起来,蕴含象征主义的艺术审美,成为中国渔猎民族的图腾纹饰的代表。

赫哲族鱼皮作品中,经常出现各种旋涡纹、菱形纹、螺旋纹、云纹、花鸟走兽、山水或者几何形图案。在服饰中,以螺旋纹图案运用最多,赫哲族人最爱螺旋纹和云纹,既有具象的形式,又有抽象的美感,经常被用来装饰衣袍的前襟和后身的衣角位置,增强了服饰的装饰美感。此外,赫哲族艺术运用图案也有性别的区分,一般女人和孩子多选用繁复艳丽的图案,而男人和老人则选择相对朴素简单的样式。在进行图案创作的时候,常运用装饰的艺术手法,运用线条的表现手段,强调装饰韵味,将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图腾的韵律感、象征性和节奏感,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鱼皮艺术创作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是运用图腾,是赫哲族萨满教中的艺术精神,能协助人们祛除妖怪、疾病等。在图腾表现中以动物形象为大多数,其中以象征长寿的鹿、象征自由的鹰和燕子、象征美好吉祥的天鹅为最多。因为,鹿是北方森林中常见的动物,与赫哲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鹿也具有吉祥的寓意,象征着长寿、长青等,萨满教又以鹿为神的象征,创作出来的鹿形象深刻、生动且具有图腾的神秘气息。

3 自由创作精神的传承形式

赫哲族人在创作图腾中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艺术语言,创作形式自由、奔放,不受艺术形式法则的束缚,能够自由表现艺术特征。在表现同一造型的时候,却运用不同的形式特征,造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又表现出与古代岩画相近的艺术风格,传承了地域艺术的手法,在造型的运用上以装饰韵味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象征意味。

鱼皮技术包括特别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修饰美化”等步骤。由于采用天然鱼皮制作,每一件鱼皮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取代性。描绘手法上多采用剪影和线描的方式,外加雕镂、拼贴、缝制等艺术形式。构图简洁、单纯、粗犷、豪放,看似随意性很强,又感觉带着人们最直接的视觉记忆扑面而来,给你一种生动传神的审美感受。

鱼皮镂刻和剪贴画也称为“无纸剪纸”,在工具和技法上与剪纸有相似之处,但是鱼皮“天留纹锦”般的自然纹理和民间艺人的古朴技法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使普通的镂刻和剪贴也具有更加蓬勃鲜活的生命张力。

4 民族精神语言的传承价值

赫哲族表现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水平,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蕴含着美丽、智慧、勇敢的民族精神。鱼皮画和鱼皮饰物收藏几十年也不会变质,是生态环保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鱼皮艺术品开始脱离鱼皮服饰、器物的附属地位,逐渐独立起来,显示了装饰艺术的本质,呈现了蓬勃的生机。从赫哲族传统的鱼皮画上,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它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情感,为特色艺术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赫哲族鱼皮艺术已经列入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所具有的历史、宗教、民俗、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赫哲族高龄老人的离世,赫哲民族鱼皮艺术面临即将灭绝的危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传承鱼皮文化是想要更好地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从而使赫哲族文化源远流长。

赫哲族鱼皮艺术史是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当代美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艺术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赫哲族鱼皮艺术不仅体现出本民族的艺术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赫哲族的鱼皮图案对于当代绘画的审美情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承鱼皮艺术、发展鱼皮艺术、创作鱼皮艺术,是传承民族历史的纽带,同时折射出民族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历史,已经超越了图形本身的含义和寓意,为我们提供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传统。

参考文献:

[1] 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 方衍.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M].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 王伯敏.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0.

[4] 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M].哈尔滨出版社,2002.

篇5: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一、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改革开放政策和各项民族优惠政策, 使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日益迅猛的科技文明和城市时尚的冲击, 促使一些赫哲族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其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的实地调查, 从赫哲族的语言、文学、歌曲、舞蹈、服饰、生态道德观等方面加以阐述。

1.语言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能否保持其活力而存续下去, 则取决于它的交际效益。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 没有文字, 语言源于古女真语, 属阿尔泰语系的通古斯——满语族之满语支, 是一种黏着语。20世纪50年代初期, 赫哲族通用赫哲语, 部分人也通晓汉语。60年代初, 由于北部边疆开荒建点, 汉族人口骤增, 赫哲族的世代聚居地开始出现各民族混居局面, 尤其汉族逐渐多于其他民族, 这使赫哲族语的传承逐渐弱化并逐渐处于边缘化状态。从语言传承的年龄结构分布上看, 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赫哲族人, 以赫哲语为主, 汉语为辅;60年代出生的赫哲族人, 以汉语为主, 赫哲语为辅;80年代出生的赫哲族人, 则已基本不会说听赫哲语了。从几十年的语言传承模式上看, 赫哲语的使用经历了一个由社会退入家庭, 由家庭全体成员退而局限于部分老年人的过程[1]40。

从赫哲语目前的状况来看, 它的交际范围和使用频率日渐缩小, 所留存的赫哲语仅为单词和短语, 已经到了极其濒危的程度。随着少数高龄使用者的故去, 赫哲语将会由生活语言逐渐演变为文献语言的发展趋势。如果不抓紧组织人力、物力, 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记录抢救下来, 赫哲族语言将永远离我们远去。

2.民间文学及歌曲、舞蹈

赫哲族独特的渔猎经济孕育了赫哲族极富特色的渔猎文化, 为赫哲族民间文学、歌曲和舞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赫哲族的文学遗产主要是指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 如“伊玛堪” (“伊玛堪”是一种说唱故事, 学术界普遍认为“‘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民族英雄史诗或尚未发展成熟的英雄叙事诗, 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科学、传统、知识的总汇”。参见于晓飞, 黄任远.赫哲族与阿依努文化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213.) 、“特伦固” (“特伦固”是一种传说, 赫哲族传说记录了族源史、英雄史、反抗斗争史;记录了地方风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参见于晓飞, 黄任远.赫哲族与阿依努文化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215.) 、“说胡力” (“说胡力”是赫哲族的民间故事,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记录了正义与邪恶、穷人与富人的斗争, 讴歌了莫日根、萨满等英雄人物, 鞭挞了剥削、压迫人民的渔霸、山主和外来侵略者, 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情操。参见于晓飞, 黄任远.赫哲族与阿依努文化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217.) 、谜语、谚语等文学样式, 凭借口耳相承, 世代相传。赫哲族的歌曲, 主要是民歌曲调, 这些曲调大致可分为四类, 即“嫁令阔”调、“天鹅舞”调、“伊玛堪”调、萨满调。据古代文献记载, 赫哲族舞蹈多为对狩猎活动和战斗场面的摹拟, 李松华在《赫哲族舞蹈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 萨满舞、皮里西舞和天鹅舞是在赫哲族中广泛流传过的三种主要舞蹈[1]80。这些作品丰富多彩, 是赫哲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如今, 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播渠道对赫哲族传统的民间故事、礼俗、歌曲等传承的冲击, 犹如风卷残云, 各种口头文学、歌曲及舞蹈正在“现代趋同”的浪潮下消失和隐退。老一辈“伊玛堪”传人逐渐衰老, 年轻一代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 热衷于流行歌曲和舞蹈, 喜欢民族曲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过去许多孩子在傍晚的树荫下, 围坐在老人身旁, 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伊玛堪”的场景只能成为历史的一幕。唯一值得欣慰的是, 目前“伊玛堪”这一说唱文学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失殆尽, 还可以在表演节目中得到欣赏, 只是其中原汁原味的赫哲族元素不那么清晰和真实罢了。

3.服饰

民族服饰是民族审美风尚的外在标志, 沉积着民族深沉的民俗意识。在流行元素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 赫哲族的服饰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赫哲族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 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服饰文化。因为赫哲族生活的三江流域属于高寒地区, 无法种植棉、麻等用于纺织的作物, 只好用渔猎产品——鱼皮和兽皮来制作衣服和被褥, 也正因为如此, 赫哲族在古代被称为“鱼皮部”和“狍皮部”。当时赫哲人的服饰, 夏用鱼皮、冬用兽皮制成。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赫哲族的服饰逐渐改用布料制作。

目前, 在日常生活中的赫哲人的服饰已和汉族相差无几, 很难见到古老而精巧的赫哲族服饰文化, 早年独特的“鱼皮衣”和“狍皮衣”等民族服饰现已进入各地博物馆、民俗馆等地展出, 一般民族服饰也只在文艺汇演, 拍电影、电视,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外出参观访问等重大活动或节日仪式时才穿用。

4.生态道德观

在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中, 常常视自然与人是“天人合一”的, 对自然怀有敬畏和感恩的崇拜之情。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 赫哲族人具有人类应该善待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的生存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传统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和习惯法, 构成本民族社会卓有成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以渔猎经济类型为主的赫哲族, 对鱼和动物的崇拜比较普遍, 认为这些生命都有神灵主宰。例如, 早年赫哲族在捕鱼时, 每年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不能肆意捕捞, 在捕到小鱼时, 要把其放生。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指引下, 赫哲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然而, 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 一部分人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对传统信仰、传统生态道德观的漠视, 破坏了赫哲族内部这种明智的自我约束机制, 出现了急功近利意识的恶性膨胀和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 导致了赫哲族聚居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因此, 在推进现代文明的过程中, 重塑赫哲族传统而珍贵的生态道德观, 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保护和实现生态平衡的生存理念, 有利于弘扬和承继赫哲族传统文化。

二、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是人类生活得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基础保障。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单一, 而应是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渲染与传承。笔者认为, 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可采取如下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

民众的文化品味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 民众健康的时尚潮流和文化认识趋向, 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与保证。特别在周围是一片主流文化的环境下, 对弱势群体的文化认同意识会逐渐趋于衰微。如一味迎合所谓民众的意愿, 有时会导致真正有长久魅力和价值的多元文化的灾难。有一种社会迹象表明, 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民众不喜欢他们的传统服饰、住宅、歌舞形式等, 而喜欢穿当前的流行服饰, 喜欢住城市的钢筋水泥房, 喜欢流行的影视剧、流行歌曲等。有人认为, 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当然这些观点固然有它的道理, 但仔细推敲这些观点, 仍存有片面性。如丽江古城的保护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起初很多居民认为, 掀掉传统的土木建筑而改建钢筋水泥房, 拆掉石板路, 改建水泥路, 才是“进步”的、“现代化”的, 在这种意识和意愿中丽江古城几度濒临危境。如果不是城建部门的行政干预、古城保护法规和后期有关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和引导, 丽江古城早已面目全非。目前有些赫哲族年轻一代过分盲从现代文化而漠视本民族传统文化, 这不利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 弘扬和振兴赫哲族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要依靠本民族成员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调动民族成员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积极性之外, 还要结合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比如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物质保证, 对开设赫哲族文化课程的中小学校在升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从而促进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对赫哲族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使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更具有生命动力。

2.发展旅游产业

发展旅游产业是广泛实现赫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赫哲族聚居地处于三江平原, 风景秀美, 是旅游胜地。虽然旅游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能转化为现代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 但旅游只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才会形成真正推动民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则有赖于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再生能力。如果任随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流失和趋同的状况发展下去而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民族地区的旅游热潮不可能持久, 那无异于是听任一种与我国现代化事业息息相关的资源白白地丧失[2]。有研究表明, 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优势但无民族传统风情文化魅力的地区, 对游客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 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当前民间尚存的赫哲族传统文化, 从而促进赫哲族文化旅游。例如当地有关部门可举办各种学习班, 教当地民众制作具有赫哲族特色的工艺品, 如鱼皮画、桦树皮挂件等, 这样不仅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更为重要的是还拓展了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3.重视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最有力的手段。而学校课程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在人类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其中校本课程承担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人类文明的伟大重任。目前,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已开发赫哲族语言、传统体育项目、歌曲等民族文化校本课程,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充分肯定现有成绩的同时, 仍然需要加大学校教育的传承力度, 尤其要加强对赫哲族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 即所谓“民族魂”的教育, 让他们建立起本民族的自豪感, 真正承担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任, 成为传承赫哲族文化最有效的群体。同时在家庭教育中, 赫哲族家长应尽量对子女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孩子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接触本民族传统文化, 形成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 彰显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的价值观。当然, 在当今社会, 仅仅依靠哪一方面教育来传授民族传统文化都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种途径来共同传承赫哲族传统文化。

赫哲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虽然目前赫哲族的文化传承仍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 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积极努力下, 赫哲族文化定会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异彩, 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2.

[2]杨福泉.生态旅游与云南的旅游资源保护[J].云南社会科学, 1995, (1) .

[3]方铁, 何星亮.民族文化与全球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4]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篇6: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关键词:现代文明下 郝哲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一、郝哲族简介

据历史记载,“郝哲”最早是指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在那个时期,包括我国境内的赫哲族人、俄罗斯境内的那乃人都是赫哲人。而在19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与当时的俄国签订了《中俄暖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之后,赫哲族就专指我国境内的赫哲人,而该民族也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赫哲族人数虽然少,被称为我国“六少民族”,但是其民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

二、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赫哲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语言、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赫哲族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正在朝向一个淡化的方向发展。

(一)处于消逝边缘的赫哲语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现代文明影响下的赫哲族人越来越看重汉语的重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民族自身语言消逝的速度。通过走访发现,现在的赫哲族人有不超过10%的人会使用赫哲语,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超过50岁以上的老人,由此可见,如果不对赫哲语慢慢消逝的现状进行干预,在20年之后,赫哲语将会完全从历史中消失。

(二)即将失传的文化瑰宝—伊玛堪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涵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赫哲族人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说唱文学作品—伊玛堪,这种文化形式是赫哲族人的精神所在,也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

伊玛堪这种文化形式是赫哲族人在其劳动之余或者重大节日时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形式,这种说唱形式更多的是通过口头相传流传下来的,走访发现,现代的赫哲族人中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文学形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代的赫哲族人对于伊玛堪的兴趣也在减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这种文化形式在赫哲族人当中失传是历史的必然。

(三)发生质变的萨满舞

萨满舞是赫哲族人传统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之一,赫哲人表演萨满舞的初衷是为了能够祛除鬼怪、治疗疾病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赫哲族人通过萨满这种表现形式来祛病、还愿、祈福,虽然这种表现形式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却是这个民族精神存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当人们不再相信萨满舞能够祛除鬼怪时,这个舞蹈慢慢的变成了一种表演形式,仅仅是在一些大型表演时候才出现,代表赫哲族人精神信仰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

三、赫哲族人非物质文化失落的原因分析

(一)赫哲族人口基数少、传统文化保存力不从心

查阅资料发现,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人口总数不超过5000人,正是因为这个现实状况,使得赫哲族人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时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很多的赫哲族人已经开始慢慢的离开了自己世代居住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想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就更加的困难。

(二)现代文明的冲击慢慢淡化了赫哲族的民族文化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现代文明程度在不断加大,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也在不断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现代元素的东西,例如,流行音乐、电影、网络等都已经进入到了赫哲族人的生活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使赫哲族人淡忘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惯。

(三)抢救、保护工作不到位

像赫哲族这样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消退是一个不可否是的事实,如何去抢救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我国的文化工作者虽然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在发生并不断在加剧,但是却并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另外,相关部门针对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相应经费也非常少,无法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传承和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编载

面对赫哲族传统文化日渐消失的现实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对于赫哲族文化的整理速度,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相关的族人,将一些口头存在的民族文化编载成文件以保存。另外,也要出版相关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各级博物馆也应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下这门濒临灭绝的赫哲族文化,并在收集赫哲族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等方面多做工作。

(二)高校开设赫哲族文化的课程内容,强化年强一代对于该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针对年轻一代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冷淡、兴趣不高的情况,应该在相关的高校开设相应的赫哲族传统民族文化的课程,提高年轻人对于该民族文化的主动保护和传承意识。另外,, 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或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所, 大力培养赫哲 族文化保护、研究专门的人才, 成立 一支素 质较高 的保 护传 承工作专业队伍, 让更多的人走进赫哲族文化。

(三)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

应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来加大对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民族、认识这个民族的文化。另外,引入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能够切实的体会赫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提高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2]何俊芳.赫哲族语言丟失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篇7:赫哲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可行性论文

一、赫哲族鱼文化简介

(一) 经济层面的鱼文化

三江平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赫哲族特有的鱼文化, 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对于赫哲族而言, 捕鱼活动自古以来就是他们长年累月所从事的重要生产活动, 正确的选择捕鱼的季节、工具以及地点, 为赫哲族渔业丰收奠定了基础。捕鱼产品则是维持赫哲族人们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以鱼为生, 以鱼为娱, 食鱼肉、穿鱼皮、做鱼画自古便是赫哲族主要的经济生活模式。

(二) 物质层面的鱼文化

1. 服饰与“鱼”。

赫哲族以鱼皮制衣的服饰特点与其长期以捕鱼为业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1]从某种意义上说, 有赫哲人传承至今的鱼皮服饰及其制作技艺是人类记忆的“活化石”。鱼皮裤、鱼皮鞋、鱼皮衣等鱼皮制作的衣物不仅样式别致, 做工精细, 而且用鱼皮做的衣服防潮、耐水而且结实, 鱼皮服饰堪称赫哲族最具有民族风情的一大特色。

2. 饮食与“鱼”。

根据前人记载:“赫哲族素有鱼食民族之称, 因为他们以鱼肉为主”, 由于他们世代以食鱼为主, 形成了赫哲族特有的烹饪鱼的方法。[2]智慧的赫哲人因地制宜, 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美食, 利用各种烹饪技巧以及制作方法使得赫哲族人家中四季都飘满鱼香。

3. 居住与“鱼”。

赫哲族的居住文化特征同样也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模式密不可分。由于赫哲族所处三江平原流域, 其房屋建筑既要考虑到防洪防涝又要方便于对鱼的捕捞, 因此, 赫哲族的房屋建设一般选择在沿江沿河地区的高处。沿江而居, 高处而建是赫哲族居住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 精神层面的鱼文化

1. 有关“鱼”的民间文学。

赫哲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独特的民间文学, 如神话传说有《金鲤鱼和黑龙》《天河》《晾鱼架的传说》《钓鱼台》等, 歌谣有《渔歌》《春季捕鱼歌》《织网歌》等。

2. 鱼皮工艺。

赫哲族对鱼皮的加工处理有着非常精湛的技艺, 从选料、剥离鱼皮、熟皮、拼剪、缝纫、装饰等每一环节都具有独特的工艺, 经过这些繁琐的工序加工成色彩斑斓的鱼皮服饰、造型精美的鱼骨工艺、栩栩如生的鱼皮画、花样别致的鱼皮剪纸以及神秘生动的雕塑和标本等。

此外, 赫哲族还有其独特的舞蹈, 如叉草球舞、鱼鹰舞、萨满舞;民族气息浓厚的体育项目, 如游泳、划船、叉鱼、叉草球等, 这些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赫哲族精神文化与鱼文化的密切的关联。

综上所述, 赫哲族通过世世代代捕鱼的劳动实践和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的鱼文化, 已经渗透到赫哲族的各个层面, 使得赫哲族的鱼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有结构有内涵的文化实体。那么, 保护和传承赫哲族鱼文化就成了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赫哲族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赫哲族鱼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渔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过高, 一旦自然环境恶化, 赫哲族鱼文化必然受到冲击。近年来, 三江平原流域水产资源日益减少, 已经无法满足和承载日益增长的捕捞和生活需要, 因而赫哲族已经不再以捕鱼业作为他们唯一的生活生产方式。20世纪90年代末, 赫哲族传统经济模式从以渔业为主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当赫哲族生产生活发生变革时, 鱼文化的逐渐衰落也是毋庸置疑的。年轻一代的赫哲人接受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传统的捕鱼技巧和鱼皮工艺的制作越来越生疏, 目前, 鱼皮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虽然还没有失传, 但是随着老一代赫哲人的相继离世, 鱼皮文化可能走向消失。

目前, 精通制作鱼皮工艺品的只有少数几位赫哲族老人, 有些老人还固步自封, 不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技能传授他人。年青一代的赫哲人也很少有人会花费时间来关注学习这些。淡薄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也是阻碍赫哲族鱼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大因素。此外, 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对赫哲族鱼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 电视机、网络等媒介把社会的主流文化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赫哲人关注社会主流文化而忽视了赫哲族特有的文化和技艺。

三、赫哲族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 加大宣传力度, 使大众深刻了解认识鱼文化

大众对鱼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上, 一般人也只是从朋友或者亲属口中听到过鱼文化、鱼皮工艺品, 并没有亲眼见到过, 对鱼文化的历史以及发展更是缺少了解。各级政府应大力倡导赫哲族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根据实际情况下达保护发扬鱼文化的任务, 同时也可以推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 促进鱼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推出并举办各种鱼皮工艺品的展览会, 让大众真实感受鱼文化。利用现代媒介宣传鱼文化, 如制作短片视频, 将赫哲族富有美丽神秘新颖的鱼文化展示给大众, 是赫哲族鱼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 利用旅游业发展鱼文化

在日渐繁忙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 现代人更加向往舒适闲暇朴实的度假方式, 民族文化旅游便是人们的选择之一。鱼文化是赫哲族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 可以利用其打造一条独特的旅游路线, 内容可以包括让旅游者亲自参与江上捕鱼、鱼皮工艺品的制作、渔歌互对、叉鱼叉草球、品尝赫哲全鱼宴等一系列活动, 旅游纪念品有鱼皮工艺品、鱼皮衣物、鱼皮配饰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带动赫哲族旅游经济发展, 更能推动对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 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

为了保护发扬赫哲族鱼文化, 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也是一项重要举措。聘请赫哲族老一代资深的鱼皮技艺传承人现场授课, 对传统鱼皮的制作流程以及工艺进行研究、讲授和传习, 使更多人了解并学会鱼皮工艺, 还可将这项工程设为大学选修课或艺术类的课程, 培养新一代传统文化技艺的继承人。

(四) 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

定期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 这种比赛不仅能丰富人们闲暇时期的生活, 还能够激发本民族人民对传统鱼文化学习的自觉性与传承的欲望, 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鱼文化。大赛可以设以下四个项目。

一是传统鱼文化比拼。赫哲族与鱼相关的神话、传说、诗歌、谚语等各种文学体裁的传统民间文化多不胜数, 可以通过抢答和笔试两方面来进行比拼。二是民族才艺展示。这部分分为两个内容, 赫哲族渔歌的演唱和赫哲族民族舞蹈展示。三是鱼皮工艺品制作。参赛人员利用提供的材料现场制作鱼皮工艺品, 征集更多做工精细、样式新颖的作品。四是体育竞技。分为两个项目, 划船和叉草球。这两项是赫哲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体现出赫哲族与鱼相关的体育文化。

(五) 创新鱼皮制品的发展与应用

在当今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 鱼文化不能一成不变, 必须发展创新, 与时俱进。可以在赫哲族生产生活转型的基础上, 坚持科学发展观, 创新发展鱼文化, 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被现代人所接受喜爱。

1. 将鱼皮制品应用到室内装潢中。

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人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室内风格是人们所追求的。因而, 可以将鱼皮制品应用到室内装潢中, 如鱼皮画, 各种鱼皮装饰等。

2. 发展鱼皮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将鱼皮制品发展为赫哲族特有的文化产业, 将会在我国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 并且具有很大的利润及发展空间。发展鱼皮文化产业, 以鱼皮市场需求带动经济发展, 以经济发展带动鱼皮的生产力, 从而带动鱼皮文化的传承。

摘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以及乌苏里江一带, 三江平原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赫哲族特有的鱼文化传承。鱼文化应加大宣传力度, 使大众深刻了解认识鱼文化;利用旅游业发展鱼文化;建设民族工艺传承所;举办传统鱼文化比拼大赛;创新鱼皮制品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赫哲族,鱼文化,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谭杰.赫哲族鱼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J].学术交流, 2012 (3) .

篇8: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音乐 文化 传承 发展

赫哲族主要居住在饶河、同江、抚远等县,还有一小部分住在佳木斯市、依兰、桦川、富饶等县以及周边的城镇。赫哲族信奉萨满教,使用的是赫哲语,赫哲语又是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文字的流传。他们与汉族混居,在早年间使用的是削木、裂革、结革等方式来记事,使用汉语较多,以渔猎生活为主。赫哲族是属于明朝时期女真族的一个分支,他们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一个以渔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他们的族称则是“赫真”,是“下游”、“东方”的意思,这一称呼的来源与其祖先居住于黑龙江流域密不可分。

一、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习惯

作为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的生活环境依山傍水,却居无定所,下雨的时候张革形成叫做“撮罗子”的屋子,冬天的时候则是挖地窖御寒。他们以捕鱼打猎为生,使用钩具、镖枪、弓箭、渔叉、猎犬,身上穿的则是兽皮制成的衣服吃豆酱和烧烤食物,以及烤鱼片(“塔拉哈”)。生活非常艰苦,所以他们的民歌中有很多及时反映日常生活的,像是《乌苏里江水》《我们家乡多美好》等。

二、音乐特点

赫哲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分别有古歌、喜歌、情歌、悲歌、礼俗歌、渔歌、摇篮歌等。有老年人爱唱的“伊玛堪”,是一种民间说唱的形式,与北方大鼓相似。有女人们爱唱的“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能够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江水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摇摆。

三、赫哲族音乐的种类

(一)伊玛堪。内容主要是英雄传说,受到人民的喜欢,也有一些社会性题材。主要的形式就是说唱,没有乐器伴奏,音调和节拍都很自由,人物唱腔区别鲜明,衬词“啊郎”是演唱时的开头,有着“且说”的意思。由旋律较强的高音部分转入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歌唱性强烈。

(二)嫁令阔。主要有叙事歌、情歌、生活歌曲等,情歌居多,是民间歌曲的总称,男女区分明显。独唱是其主要方式,偶尔会出现对唱,节奏节拍具有规律,单乐段形式,徵、宫、羽调式是常用的五声音阶,曲调婉转。

(三)宗教音乐。与伊玛堪曲调相似,节拍随意,经常伴有八度大跳,羽调式是主要的音调。在这一音乐中常使用到鼓这一萨满活动的神器之一,鼓点伴随着萨满活动的全过程。

即兴编唱的赫哲族的摇儿歌,曲调平稳,歌词中蕴含着思念亲人的情绪。赫哲族经常使用的而民间乐器有鼓、一种古老的乐器“库姆罕给”以及口弦。

作为中华民族传承的文化瑰宝,我们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赫哲族的音乐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会带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重要的变化。赫哲族民间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我们要努力发展和传播,保证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祖国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杨承雪.当前赫哲族精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李艳双.文化的延续—街津口吴氏家族对赫哲族音乐的代际传承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上一篇:学生会竞选演讲稿600字下一篇: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