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润心育德

2024-04-17

传统文化润心育德(精选6篇)

篇1:传统文化润心育德

传统文化润心育德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华民族靠文化和知识来界定如何“做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西方人读了《论语》、《孟子》,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宝库中,还蕴涵着这么多人类的精神资源。“儒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笃学之”强调了知行合一;“儒学”中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与自己的和谐等。原清华大学教授扬振宁的父亲扬武之发现儿子数学和物理的天赋很高,可他不急于帮儿子攻读数学和物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人文教育计划,这个就是扬振宁在中学时代以一个暑假将《孟子》这本书背得滚瓜烂熟。今日,八十多高龄的他还是如此儒雅、质朴、睿智,富有爱心,献身于人类幸福。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悠久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凝聚民族信仰和个体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犹为重要的作用。

2、孩子健康成长需要中华民族文化的浸润。

学校文化长廊

进入新世纪,信息社会化和全球化更趋明显,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转型期,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应致力于师生生存状态的改变,注重学校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经验的增长,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理解教育。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集体和个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校“建设书香校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实施,是顺应时代“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学校共同价值理念,特别是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少年时代这一记忆的黄金期就理解、记忆、背诵这些经典作品,会经久不忘,成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把这些名篇佳作牢牢的刻在记忆深处,就能为他们奠定较为厚实的文化底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阅历的增加,这种文化积淀会慢慢释放出浓郁的芬芳。总之,让学生在特定创设的教育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想象,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心入脑,从而净化心灵、提升品位、完善人格、陶冶情感,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情感融入自主的生活学习中,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体验和谐与友善的快乐。

2、价值目标:在中华经典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体会感恩、博爱与智慧的魅力,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相互关爱,学会以“君子之德”树个人人格。做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营造诗化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校园一角(图)

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可以让人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熏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特殊的作用与价值,对于保持人的高尚道德精神,维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教会我们思考,开发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走进我校,就会有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感觉。这感觉从何而来,就在于环境布局的和谐性、艺术性和鲜明独特的个性。楼内、教室里,书法篇、古诗古画篇、古文字篇独具特色,古朴典雅,书香四溢;留给各班学生经营与展示的“蔷薇园”、“百合园”、“杨柳园”、“海棠园”等班级文化展版,学生的“童心、童趣、童话”得以彰显。所有这些,使师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怡情怡心。同时,古诗文名篇错落有致地悬挂在楼道两侧,使学生举步移目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第二阶段:设计活动内容,构建活动体系,让民族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学校校本教材(图)

1、在“诵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读书活动的研究方面,一是积极用好校本教材《诵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坚持每天早上的20分钟阅读和人文课前的2分钟背诵。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选取《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弟子规》、《四字韬略》,以及数不清的诗、词、歌、赋、骈文、戏曲、小说„„道不远人,让孩子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2、在“多渠道传承民族文化,开设静心习字养心性、民族乐器陶冶情操、剪纸艺术提品位等特色课程的研究”方面,我们深知,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一生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一个人养成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过它的债务。养习惯还得先养心性。因此,学校每天安排20分钟的习字时间,在优美儒雅的民族轻音乐(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中,全校学生静心写字(或描红),在静神中养性,在书写中体会汉字方块的意韵美。学校的音乐学科把民族器乐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琵琶、古筝这些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极具民族特点的乐器走进学校课堂。同时,利用课外活动和美术课时间,将剪纸融入课堂。学生在浸染高品位的精神氛围中,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第三阶段:走进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感悟德行人生。经典诵读课(图)

1、诵千古美文,做儒雅少年。孩子们走进了中华经典诗文,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沟通体验,用民族精神与美德感染自己。我校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民族志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胸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羊有跪乳之义,鸭有反哺之恩”、“亲爱我,孝何难“的感恩之心„„一切的一切,融入孩子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2、开展“读书心得演讲比赛”、“好书大家看”、“诵读交流”等活动。“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之间的读书心得演讲比赛”、“好书大家看”、“诵读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其发展的深度、广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次次活动中积累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

3、静心习字养心性,感受中国书法的意韵美。

书墨飘香(图)

我们深知,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一生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一个人养成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过它的债务。养习惯还得先养心性。因此,学校每天安排了20分钟的习字时间,在优美儒雅的民族轻音乐(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中,全校学生静心写字(或描红),在静神中养性,在书写中体会、感受中国书法的意韵美。

4、民族乐器冶情操,体验民乐的古韵美。琴声悠扬(图)

传统优良文化是国家的根,一个国家没有根是走不远的,为了让学生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粹,学校的音乐学科把民族器乐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首次提出了把琵琶、古筝这些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极具民族特点的乐器走进学校课堂。使学生在浸染高品位的精神氛围中,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5、剪纸艺术增品位,体验剪纸的神韵美。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她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她将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充分寄托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她为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性的精神需要而茁壮成长。学校美术组将剪纸融入课外兴趣活动,一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二是让孩子感受中国文化的广博。第四阶段:书香校园,英姿竞展,在活动中总结和提高。

学生在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学生读写与活动结合,用各种形式抒发情感,展示才华。让书香校园散发更为浓郁的书香气息。各个班级制定各自的活动方案,并按照拟定的方案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一年级把《弟子规》改编成童谣,让孩子在游戏中诵念,朗朗上口,既有趣又有意义;二年级开展”成语故事大荟萃"活动;,三年级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比赛;四年级开展童谣和儿歌的擂台赛;五年级写读书笔记、诗配画、办读书小报,开展童话故事会等;六年级开展辩论赛,用舞台戏演绎寓言故事等等。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从资料的收集到整理,从征文到演讲的人员安排,从策划到主持等都进行了合理分工。孩子们从中不但感受到了实践的快乐,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从这些活动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孩子知识的积累,更看到了在各种活动中他们的道德情感得到升华,个性和智慧在这里彰显,勤奋的态度、责任意识在这里得到培养。

孩子们在经过一系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后,心有所悟,情有所动。下面是他们所写的一些读书感言:

1、书是广阔的草原,书是博大的海洋,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充足,更是心的滋润。

2、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没有书籍就像轮船没有风帆,没有书籍就像泡泡没有颜色,没有书籍就像风筝没了线,我们能不热爱书籍吗?

3、书,是心灵的翅膀,带我们飞向理想的彼岸

一本好书,一句哲理,可以让你终生受益

4、书让沉没的人在另一个世界开朗,书为困惑的人指出最正确的方向。

5、每当拿起书,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每当读完书,我就有种看透事理的想法。我不认为书没有生命,相反,我认为它超越了生命的意义层次。

6、喜欢读书的人,总在不断的成长,在书中你才会找到真正的自我,忘记时间的流逝。

7、读书能让人心眼明亮

8、书,让乏味无聊的生活变得充实,有趣!

9、书是阳光,照耀未来,书是雨露,滋润心房。

10、一个人的人生如果失去了书,就如同小鸟失去了翅膀,太阳没有了热量。

11、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我失望的时候给予我安慰;书,是我的好老师,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

„„„„

虽然这些语言还很稚嫩,但通过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与积淀,经过经典文化的熏陶,人生哲理的点化,生活善行实践的引导,到一定时候,即使达不到出口成章,但对其写作、做人、做事都将会是大有益处的。正如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在孩子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咋一看莽撞,实际上确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旷,有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因此,经过经典文化熏陶的孩子们,将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篇2:传统文化润心育德

一、学科育德氛围的开发背景

形式:微讲座 时间:7分钟 主讲人:刘世漪校长

育德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指培养德性。《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中指出君子应该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育德在现代教育中是指教育工作者创造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通过一定教育内容,采取引导、体验、实践等方式,促进德育对象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最终实现个体德行成长、生命完善、社会和谐的教育活动。

1、什么是育德氛围

育德氛围,亦即育德的“软环境”,它分为外部氛围和内部氛围。包括与德育有关的整体道德价值取向、道德水平,整体的思想精神面貌,校风、校纪、学风、班风、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2、育德氛围构建的重要性

教育的灵魂是育德,所以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积极倡导“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的观念,让育德回归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接受正面的德育教育。1)树立“育人为本,为人师表”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育德工作的实施主体。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因此,学校不但要把育德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还要把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育德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2)确立“德育渗透,实践体验”的理念

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育德氛围的创设应该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增强实践性体验教学的比重,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活动之余有所反思,在情境中自主体验,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3)构建“德育网络,全员育人”的理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学校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家庭、社会是学生校外不可或缺的学习空间,家长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决定着学生德育的归属感,社会的舆论导向决定着学生对学校德育的认同感。因而,要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体化的育德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育德氛围。

二、营造育德氛围,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形式:微采访 时间:10分钟 主持人:倪云、嘉宾:刘世漪校长、陆晓华老师

主持人:如何创设育德氛围,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性价值判断,而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实践问题,那么我想采访一下刘校长,你们学校是如何在育德氛围的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呢?

刘:我们通过学校的统领课题“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四个创设”全面营造学校育德氛围,有效开展了“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六个一’做法研究”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四个创设”的具体实施是:(PPT出示文字)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贯穿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 “六个一”具体策略分别是:(PPT显示文字)给教师一次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挑战; 给教师一份关爱,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给教师一种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浸润; 给教师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 给教师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设计; 给教师一群伙伴,让他们自己去合作。

我们知道教师潜能的开发,需要有内生动力和外界助力的共同作用。正视并尊重教师能力发展的差异,实施“六个一”的做法,是唤醒教师专业自觉、促进教师育德能力发展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方法。

案例:比如,我们让青年教师自主团队,通过“给教师一群伙伴,让他们自己去合作”、“给教师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设计”的策略研究,让他们参与《12个道德好习惯》的德育校本课程的编撰以及课程建设。通过好习惯课程的编撰学习,他们逐步发现,这些需要孩子们养成的好习惯,有些在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比如编写“珍惜粮食”这一课,有的老师惭愧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的地区粮食危机严重,可自己也没有做到珍惜粮食,吃饭光盘。有的老师的教导学生“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但是她们自己的办公桌也是乱七八糟,通过课程的编写,她们逐步也在修正自己的行为,她们督促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的同时自己不断以身作则,养成好习惯。这就是通过育德氛围的外力助推,让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由能力发展的消极被动者变为主动践行者,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使教师能力发展的主体责任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校长的分享。陆老师,听说你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您能否为我们讲讲学校是如何实施育德氛围,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呢? 陆晓华:育德氛围的创设其实是个大命题,我重点讲讲如何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及把创设育德氛围贯穿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中。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倡导校训、建立制度、环境建设、研发课程”。

倡导校训: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它有自己的文化内涵,秉承 “忠、爱、勤、毅”的百年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海纳百川,知行合一”的融合办学理念。学校也会组织学习,让每一位老师都要对学校的校风校训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从而通过自己的表率,更好的把校风校训传承给学生。

建立制度:学校需要建立制度,形成德育工作教育教学系统,即德育部门具体抓,组织落实德育渗透、主题教育、实践体验等项目推进;以班主任队伍为骨干,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经费保证,通过表彰机制,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环境建设: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大环境,更要落实班级文化小环境,因为班级文化是对学校文化的细化落实和补充发展。优良的班级文化能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环境建设来营造育德氛围,让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研发课程:我们学校提出“教师的发展有多远,学校的平台就为他搭多远”的教育管理理念。我们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搭建平台,让教师自主开发各类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提供机遇、给予关爱、营造环境、搭建平台等途径,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教育自信,把教师打造成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和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促进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

下面,我们就有请我们学校青年教师课程研发团队的张琳琳老师,结合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开发实施来谈谈,她们是如何在课程开发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的。

三、重视课程开发,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微报告:从《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感悟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数字故事)时间:10分钟 主讲人:张琳琳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促使教师的能力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育德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升。

1、课程介绍:

我校《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校本课程,是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方面教育要求,围绕“忠、爱、勤、毅”校训,将内容具体化、儿童化。

我们在学生道德好习惯培育中,分年级细化实施,将每个道德好习惯细化成学生可以实际践行的具体要求,在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形成梯度发展系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程浸润。搜集传统典籍、故事、诗歌、名言和榜样人物事迹作为道德教育的资源,编撰形成了校本教材——《十二个道德好习惯》,依托传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课程团队老师必须基于问卷调查,校情、学情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我校学生需养成的 “诚实友善、恭敬感恩、勤俭节约、知书达理” 四大品质,设计了与培养这四大品质相关的十二个道德好习惯。在工作中,她们不断把握总体谋划和分步实施的关系,把握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关系,把握以校为主和协调推进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2、特色创建:

学校研发了校本德育课程《十二个道德好习惯》,课程编写团队的配置是专家引领,德育骨干教师领衔,青年教师为主为了让教材贴近孩子的生活,她们反复讨论,设计了孩子喜闻乐见的儿童形象,在教材编写中,总结了四个显著特色,提升了自己的育德能力。

1)一是凸显榜样元素: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具体、最生动、最形象的人物,让学生感到可学、乐学; 1)二是凸显艺术元素:让学生能参加古诗童谣、故事表演、手工制作、小报设计等原创活动; 2)三是凸显实践元素:通过小采访、小观察、小调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养成道德好习惯。3)四是凸显体验元素: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知、情、意、行”的体验,获得正向评价。

3、实施方式:

学校依托《十二个道德好习惯》校本教材开展日常化的教育教学活动,除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功能之外,还通过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和拓展德育资源,充分体现了“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学生评价的设计中”的实施理念。

1)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

以“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为契机,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了主题为“川一小学童,知乎又者也”诵读活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们利用课前两分钟诵读古诗名言,在诵读中积累知识,在吟唱中滋润心灵,在演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美术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弘扬国之粹”殿堂,通过我校特色美育——中国传统扎染艺术实践活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音乐老师则以“美妙的韵味”为主题,把古诗词编在舞蹈中,带着学生进行穿越,在舞蹈中呈现传统古诗词的意境;体育老师在课堂中教学生练习中华武术。学生们通过多学科传统文化的浸润,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也涵养了道德好品德。(附:2017年六一节照片)2)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

在少先队活动课中,学校举行了“好少年学堂”活动,各班级参照《十二个道德好习惯》中的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各年级教育教学的重点,开展了少先队“中华文化我传承,红领巾在行动”系列活动,让学生争做“川一好少年”,(1)传统文化进校园,知书达理我能行

案例一:蚂蚁中队的微行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体育课后,学生随手脱下的外套;教室办公桌,无人认领的橡皮铅笔;这些现象引起了班主任的重视,在好少年学堂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开展“微行动”,改正小缺点:第一小组设计了“我是小小管衣员”,第二小组设计了把“文具宝宝带回家”的微行动,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案例二:感恩教育《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三年级“成长的足迹”十岁生日会,每个学生都要精心制作感恩成长卡,唱《感恩的心》,夸奖好父母……很多父母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学校以十岁生日会为感恩教育契机,让学生体验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中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以感恩的心回报父母。

(2)传统文化进家庭,知理明行我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等途径,强调为人父母要以身示范。我们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共建温馨家庭”系列活动: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朗诵、亲子劳动、亲子旅行、亲子健身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锤炼良好品行

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所学的道德知识,实施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升自我价值。学校通过开展“红领巾启航中国梦”系列活动,如:讲述中国故事,争做热爱祖国、恭敬感恩的好少年;体验中国发展,争做开放包容、诚实友善的好少年;讨论中国现等等,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上海的历史风貌等。3)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学生评价的设计中

我们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培养学生道德好习惯的实施过程中,遵循激励性、多元性、童趣化的评价原则,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评价分为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可以是《十二个道德好习惯》课程实施中的考核、也可以是各类实践活动中的好习惯积分卡及相互点评;动态的评价有家长对孩子的话、师生对话墙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努力的方向。(PPT出现学生好习惯评价表,简单说明就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微视频来学习,如果通过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四、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微视频:《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珍惜粮食》川一书友会活动 10分钟 微说课:张君 7分钟

张君: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发自内心的警醒,教师育德能力,主要体现在他的课程建设与活动设计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重构,教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风范,是课程建设无形的资产。

主题系列活动设计是否切合实际、合乎时宜,是否具有教育性,关系到德育活动的实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找确定活动主题,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1、未来人才素质需要出发寻找教育主题。

2、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寻找教育主题。

3、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寻找教育主题。

4、从当代学生的不足中来寻找教育主题。本次活动主题:珍惜粮食,争当光盘小达人

活动源起:我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条件的优越和长辈的宠爱,导致部分孩子出现了懒惰、娇气、奢侈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去正确引导、教育,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高。因此,在“十二个道德好习惯”校本教材中,我根据“珍惜粮食”这一课的内容,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克服弱点,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活动目标:

1、知:了解 “粮食危机”,知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2、情:学习农耕,交流古诗名言,感悟粮食“来之不易”

3、意:懂得“珍惜食物”,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4、行;家校合作,落实“节粮行动”,表彰“光盘小达人”活动对象:1-5年级家庭组。

活动组织:本次活动,我们以川一小荷书友会的亲子活动方式,融行规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创造性地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珍惜粮食”的好习惯的教育。将道德好习惯的教育与时代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还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即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活动设计:

1、开展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午餐和晚餐的浪费情况: 小调查引出了“该不该根据自己的口味而浪费粮食”的话题。

2、故事介绍,了解 “粮食危机”,知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三个时代的“粮食危机”:

1、课文《尝百草》,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挖野菜、吃树皮的故事。

2、奶奶讲述 “粮票的故事”:通过新旧时代对比,感知现在的幸福生活,3、视频“粮食危机”: 让学生看到当今世界,还有很多孩子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逐步理解了“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的含义。

3、学习农耕,交流古诗名言,感悟粮食“来之不易”

了解中国“粮食危机”,介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丁曼琪家庭讲述 “从一颗种子到一粒米” 的成长过程,同学们感悟到粮食“来之不易”。学生交流珍惜粮食的古诗名言和小故事。通过德国前总统科尔和三4班宁甫诚同学不浪费粮食的案例,让孩子看到身边的好榜样。

4、好书推荐,懂得“珍惜食物”,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通过《水知道答案》的书籍介绍和诵读“饭前感恩词”,学生明白了对食物和他人的劳动报有感恩之心,不仅养身,还滋养自己的品德。王自遥家庭介绍了如何从餐桌礼仪中落实“尊老敬幼”好家风,启发更多家庭懂得 “珍惜粮食”,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5、家校合作,落实“节粮行动”,表彰“光盘小达人”

学习《日本小学生的午餐教育》后,同学们对学校午餐教育提出各种好建议,各家庭也交流了“避免浪费”的小妙招。最后,书友会表彰了上一批坚持21天光盘行动,养成节粮好习惯的“小达人”。活动点评:

教师是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者和评价者;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同路人和支持者,社会是提供教育功能场所的观察者,评判者。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最终受益的是学生的道德教育。广大教师也就是在这坚持不懈的创新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育德能力。

一个成功的活动设计,教师必须把握好教育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即捕捉教育时机,选准教育主题,设计活动系列,创设教育情境,落实活动措施,注重教育过程,延伸教育效果。

篇3:传统文化润心育德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分析和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为我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山东曲阜市孔子中学地处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子故里曲阜,与著名的“三孔”比邻而建,且以伟大的“孔子”冠名,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学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提出构建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程化的目标,并通过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文化建设规划》进行顶层设计和落实,已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程化,指的是根据当今青少年的道德精神现状,结合他们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实现教育从计划、目标、过程到评价的系列化实施,避免随意性和碎片化。本文主要从理念课程、环境课程、文化课程和活动课程等方面进行探索。

理念课程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是指导学校办学的教育哲学,是学校一切行为的精神引领。多年来,由于体制变迁、校名变更等历史原因,孔子中学尚未形成较为明确且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2014年12月,在面向全体师生征稿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孔子中学2014年教师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全部出自儒家经典,内容积极向上,表述通俗易懂,传统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出学校的发展追求。

核心理念:仁爱

学校愿景:和雅竞进诗意校园

学校精神:贵和尚中弘毅致远

办学宗旨:培德扬善

校训:敦品励学日新又新

校风:和雅竞进

教风:进德修业诲人不倦

学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同时,受娃哈哈集团企业“家文化”建设的启发,结合曲阜当地“诗礼传家”家风建设的传统,我们提出学校“家文化”的建设构想,并形成方案。从此,“家文化”成为学校这个大家和班级小家建设的文化主题。

通过印发学习材料,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习讨论、测试竞赛,开展“家味”评比等形式,“家文化”的理念植入全校师生的脑海,化为行动,真正实现了理念认同,并落地生根。

环境课程

校园,不应只是物质的居所,更应成为师生心灵的栖居地。它特有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我们始终如一地用心规划、精细建设能够凸显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校园环境。

“戮力弘扬仁爱孝诚传统美德,同心构建和雅竞进诗意校园”,大门立柱上这副醒目的木刻楹联,不知吸引了多少路人的目光。学校三幢教学楼中,师生自撰自写的楹联、字幅,无不彰显出校园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校园中,高大的汉白玉孔子雕像,面容慈祥温厚,目光深邃坚定,静静地矗立在仰圣广场的中央。楼宇分别冠以“明德”“笃学”“弘毅”之名,道路则以“大成”“大同”“大学”命名。仰圣广场虽面积不大,却有4块绿地景观。古拙粗壮的栾树见证了学校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先生手植的楷树自然也构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一棵棵绿树枝干上悬挂的物种介绍和配以诗文的“植物名片”,为校园增添了另一种灵动。楼中墙壁系列孔子圣迹图文、儒家文化发展历史、曲阜当地文化风景名胜及师生的一幅幅美术作品,触目皆见文化。一间间教室内外,同一个“家文化”主题但风格各异的文化环境,更是充满灵动智慧的生命气息。

在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方面,学校着意关注了两点:一是设计一定要成系列、有特色,二是不管文字还是图画,一定要体现更多的师生元素。环境总是在静静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教育着人。因此,我们会有意地引导师生关注身边的文化、身边的美,组织学生参观了解校园,以“美丽校园我的家”为主题开展作文竞赛和演讲比赛,以测试竞赛的方式加深他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文化课程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但这里有一个现实问题:众多教师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单纯的学科教学,绝大部分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够,有些还对传统文化教育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广大教师增强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将学科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培训学习,聘任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骆承烈先生为我校首席国学导师,新加坡著名学者、实业家曾繁如博士为我校名誉校长,多次邀请他们来校讲课,并指导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而且,我们会选派教师参加校外各类传统文化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学校4位对传统文化有喜好、有研究的教师备课,利用每周五教师例会对全体教师做简短而有实效的培训。二是组织赛课,明确赛课的主题是学科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容,以便促进各学科加强对此的研究。尽管这项工作做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我们做了,而且在做中慢慢地改变,现在看来,这都是比较有益的尝试。

孔子中学的师生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慢慢地,这已经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论语》成为全体师生的必修教材,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国学导师王新莹老师精选的《论语》章句被制作成手掌书,变成学生的必修内容。全校学生列队集体诵读,是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的一项固定内容。另外,通过寄宿生餐前诵读,不定期“论语考级”,期中期末考试语文学科加入10分《论语》测试等形式,促进学生对《论语》的学习和理解。目前,学校已经着手开发编写有关儒家人物故事和曲阜当地民风民俗的通俗校本教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反思自悟,统一配发《省身集》,让他们在每天下午20分钟的统一阅读时间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体验感悟成长、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一直重视开展各种活动,实施活动课程教育。

一是校本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和许多学校一样,每周我们有两个课时的校本课程活动,开设球类、棋类、书画、舞蹈、科技等20门校本课程。这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特长及学校的实际状况发动和组织的,要求各门课程必须形成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目标、内容、课时、过程、评价等,避免活动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此外,国学导师王新莹老师还组织了儒学研究会,带领一批批“小儒生”开展儒学研究和教育活动,每每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其中两名学生参加济宁市传统文化比赛还获得了“国学小名士”的荣誉称号。

二是仪式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一直以来,礼作为道德规范的载体,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感悟、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2015年“百姓儒学节”期间,学校隆重举行了教师“拜师礼”仪式。在仰圣广场孔子像前,21位青年教师向导师递上拜师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郑重“拜师学艺”。2016年9月28日孔子2567周年诞辰日,全校师生在仰圣广场成功举办礼敬至圣先师暨拜师仪式,全体师生向孔子像行鞠躬揖礼,教师当众庄严宣誓,全体学生向自己的老师行鞠躬揖礼,击鼓明志,集体宣誓。自此,学校规定,每年9月28日举行礼敬先师仪式成为定例,每周升旗仪式都要举行学生代表宣誓和教师集体宣誓活动。对新生的入学仪式、军训开闭营仪式,学期开学典礼仪式、毕业班离校仪式、重大纪念日纪念仪式等,学校都非常重视,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师生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和氛围中感受庄严,接受教育。

三是游学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广大师生到各地游学,这已成为社会实践教育的常态。春秋天,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到孔子诞生地尼山,“李杜聚首”“孔尚任隐居”的石门山,“东方金字塔”少昊陵,著名的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孟母林,感受家乡美和对文化的尊崇,产生作为孔子故乡人的骄傲。夏天,组织师生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和文化厚重,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篇4:发挥育德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育德功能校园文化专项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36-01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于提高学校的育人效能。以前我们重视科学文化的教育,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日益强烈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只有重建校园的德育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才能求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加强学校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学校德育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的建设,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下面就我校以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为抓手,走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体会。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育德队伍建设

要提高校园德育文化的育人效益,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人人育德的观念。首先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因此,在落实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校长或党支书记亲自挂帅,德育处具体负责,形成了上中下层级的德育领导体系。其次是努力构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育人观,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会,通过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提高行政管理者依法从教全员育德的认识。计划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每月召开一次教师会,明确该月育德的主题,每期期末除了有德育工作总结还有德育研究的专题总结。在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把重心往下落,坚持以校本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外,我们还派出教师参加市区级、国家级各种学术报告会和培训会,加强学校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学习,拓展教师们的教育视野,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育德水平,为学校德育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校园美化,提高育人环境

我们坚持"五育"和谐发展的育人方针,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四周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春、夏季有紫薇、洋槐、六月雪,秋冬季有桂花、腊梅,校园四季鸟语花香。我们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每一棵花草树木会言情。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设计校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使孩子们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另外,校园内随处可见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标语,无声地在感召引领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深化德育常规,打造健康向上精神文化

为了整合各版块工作,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我们把德育工作与专项研究工作有机融合,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在全校扎实开展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来营造健康和谐的班风、积极向上的校风。学校阅览室每天定时为学生开放,还向全体师生推荐名篇名著,形成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风气,定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在师生中评选读书标兵。教室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每学年均组织一次温馨教室评比活动。各中队少先队员在正副班主任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美化教室。孩子们兴致高,参与面广,这已成为我校常规德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好人好事、班级亮点或不规范不文明行为通过红领巾广播站、集体朝会等教育宣传阵地予以及时表彰或批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开展先进班集体、文明礼仪小标兵、创新校能手、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通过表彰,塑造了孩子们身边的榜样,让孩子们向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学习,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风貌。

四、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德育文化内涵

学校开展的"五育"和谐发展研究让教师们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以《和谐成长》实验读本为纲,以重大庆典或节假日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经典诵读"弘扬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红五月"歌咏比赛增强师生的民族荣誉感,鼓励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书法、绘画比赛锻炼了孩子头脑动手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鉴美情趣。振灾捐款、救助捐款,让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回报社会,学会感恩。"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系列活动,通过图片展、征文、演讲、手抄报比赛,教育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如何避免意外伤害、远离毒品等。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广播操、健身操、田径、武术操、游戏……深受孩子欢迎,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为了让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得到培养,每天下午开展的科技、书法、舞蹈、合唱、健身操兴趣活动更让孩子们发展了个性。迎新年活动、体育科技艺术节等不同学科、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的舞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促进了孩子们"五育"的和谐发展,丰富了德育文化的内涵。

篇5:教育无痕润心无声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饶有兴趣”、“宽裕”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教学重难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入情入境地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4.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导向。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现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的和谐课堂。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师生对话,初读解题

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2.小结:是的,我们得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往往很快乐。但有一种快乐不是来自于物质的获得,而是人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我想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一定会获得另一种快乐。

3.揭题,指名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jǐyǔ 理解词义)。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习起点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给予为什么会快乐呢?认真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找一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了别人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反馈

(1)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难读的段落?(交流,抽读,正音。相机理解:饶有兴趣、宽裕)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别人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哥哥 → 保罗

男孩 → 弟弟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是“学习主题构建”的良好前奏,先让学生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全文;然后再经历“学生与文本初步的对话”,通过对全文人物的链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给予别人什么?”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提纲挈领,凸现教学目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导行作用。

三、精读课文,感受快乐

(一)感受获得的快乐

1.(指着板书)保罗、男孩、弟弟都得到了别人所给予的东西,他们快乐吗?

再一次读读课文,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划出相关语句。

2.交流讨论、体味语言文字,教师于交流中指导学生朗读。(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本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感知现实的基础上,又拟定了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随时调整的框架,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维活动空间,启发学生先从“获得”的层面去体验、感受快乐。为下文对“给予”的体悟打下伏笔。

(二)感受给予的快乐

1.文中有没有写弟弟的快乐?但他的快乐你感觉到了吗?(感受到了)

2.他的快乐又是是谁给予的?(小男孩和保罗)

师:获得时是那样的快乐,给予时他们快乐吗?让我们再仔细地来研读文本:(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并根据学生需要,随机出示学习内容)

(1)男孩快乐(重点研读以下三个句子)

◎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

◎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2)保罗快乐

(三)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目睹这感人的一幕,为小弟弟高兴,为小男孩、为保罗感动。(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小男孩的自信、自强及对弟弟的关爱之情,读出保罗的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应拘泥于教材对材料展现的逻辑顺序,以及结果分析展开教学过程。因此,以这一材料为载体,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悟和表达快乐的意蕴,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读书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合理想象,感悟主题

1.圣诞夜的夜晚流光异彩、熠熠生辉,美丽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圣诞音乐在每个人耳边尽情流淌,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街道。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的男孩、弟弟、保罗会想些什么呢?选择其中的一个说说。(交流)

2.是啊,分享是快乐的。爱可以启迪爱,快乐能够繁衍快乐;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好充实。──(出示、齐读)“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点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交流,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重新“激活”,与学生经验世界沟通。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再次点击“中心”,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五、拓展升华,深化主题

轻声读读《给,永远比拿快乐》(见课文中的阅读链接),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

“给,永远比拿快乐”,读了短文后你对高尔基的这句话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是啊,给,永远比拿快乐,那么你有过因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出示)我也曾因为_________而感到快乐。(让学生动笔写一写,然后交流)

给予是快乐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也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

【设计意图】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精神,根据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而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凸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教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整合处理,短文和诗歌的补充,使学习内容得到合理的升华,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耦合,并实现了思维的内化、情意的激发。努力使“教师执行”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标准得以有效落实。

六、作业自选厅

1.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同学们,你会为自己留什么作业?(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类、引导)

常规性作业:

·抄写文中的词语2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到小组长那儿过关。

·同桌之间互相背诵课文。

拓展阅读

·每个同学到课外找相同主题的文章阅读。

·举行读书展示活动,把课外找到的相同主题的文章进行交流。

·课外搜集“给予是快乐的”名人名言。

三、实践作业

·今后,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予他们。

·今后的生活中,向文中的保罗、小男孩学习。

2.最好的作业就是永远记住这世间最美好的语言“给予是快乐的”,向文中的小男孩、保罗学习,共同播撒爱心,赢得真正的幸福。

篇6:传统文化润心育德

一、红色歌曲文化育德的内涵

文化育德, 作为一个概念, 很早就被提出, 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一定的方式去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发挥文化育德功能已经是一项社会要求, 成为关系到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 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促进文化育德事业的发展。

红色歌曲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们进行革命抗争、争取民族解放、引领人民走向富强时产生的赞歌。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它所体现的内容通常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能够激发出人们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它不单单是一种歌曲形式, 还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传播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意识, 为宣传党的思想、团结群众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色歌曲的文化育德则是指以红色歌曲为载体, 在传唱及传播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它的精神实质, 使之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同时, 能够感染广大群众, 团结一致向前奋进。文化德育就是立足受众的生活本身, 去唤起受众对生活的感悟, 以文化去滋养群众的生活。红色歌曲向我们诠释着真、善、美的内涵, 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在传唱红色歌曲的同时把认知、情感、信念等统一在一起, 给生活增添艺术气息, 并把德性孕育其中, 让受众在享受中实现和超越自我。

二、红色歌曲文化育德的价值基础

(一) 要发挥红色歌曲的文化育德, 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关键点

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的本质, 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毛泽东也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高效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2]所以说, 红色歌曲的文化育德首先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乐教的传统, 它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红色歌曲作为一种音乐, 是传统文化与情感的结合体, 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挥红色经典的文化育德功能, 从而进一步凸显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其次, 还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在其发展过程中, 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一个科学有效的结论, 反之亦然。所以, 在我们研究某一问题时, 应该遵循事物本身所蕴含的变化发展规律去思考并不断探索, 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在研究红色歌曲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运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作为指导, 通过传播红色经典歌曲的文化本质去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二) 要发挥红色歌曲的文化育德, 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红色文化已成为一种精神产品, 蕴含着共产主义艰苦奋斗的伟大理想, 彰显着共产党人勇敢拼搏、为国为民、乐于助人的优良作风,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的优秀文化, 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相辅相成。所以说, 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仅可以培养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更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指引方向,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三) 要发挥红色歌曲的文化育德, 还要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在继承中发展。文化也具备一定的传承性。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红色歌曲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依赖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取之精华, 流传至今。红色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一经产生便成为了时代的主流与意识形态, 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潮头浪花。红色歌曲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基础上, 还对其进行了发展与创新。红色歌曲在创作与传承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把这些传统文化谱写成脍炙人口的歌曲, 用歌词与优美的旋律去传承和发扬, 用以激励人们, 让人们在传唱中受到鼓舞, 进而实现它的文化育德价值。

三、红色歌曲文化育德的实现途径

(一) 创新优秀红色精品, 弘扬主流价值取向

首先, 创新红色歌曲的表现形式。有学者指出, “我们唱‘红歌’如果在演唱技法上满足于以往的简单重复, 在演唱方式上局限于过去的固定模式, 在演唱风格上固执于昔日的规范教条, 这样的演唱即使非常专业, 也难免会将‘红歌’片面化、模式化、教条化, 使‘红歌’被当代人当作是已经熟悉的东西而忽视, 当作陈旧过时的东西而抛弃, 甚至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而引来反感。”[4]现在, 网络上传播着一些视频, 一些人把经典的红色歌曲改编成流行音乐的曲调演唱, 并加上了RAP、街舞等流行因素。这些形式得到了多数人的好评, 一些年轻人也比较喜欢。看到这些我们是否也该得到一些启示?革命的号角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现在的人去牢记那些远去的历史?我们有必要去创新, 比如用管弦乐、用民族乐队伴奏的方式去改变红色歌曲的艺术表现形式, 用流行、美声、民族等方法去创新红色歌曲的声乐表现形式。总之, 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态度去对待红色歌曲, 从而传播红色歌曲, 发挥其文化育德的价值。

其次, 创新红色歌曲的内容及组织形式。红色歌曲的内容十分丰富, 每一首歌都蕴含着不同的主题。用优秀的红色歌曲去教育人民群众, 净化其心灵, 提升其品质,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当前, 要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就要做到创新, 从而去抢占主流媒体平台。例如改编或翻唱经典老歌, 使歌曲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以“新壶装老酒”的方法来创新红色歌曲的内容, 让人们容易接受, 发挥其价值及功能。

在传播过程中, 还要深入组织, 开展红色活动, 例如知识问答、红色文章征集、开展“红歌比赛”、在重大节日开展一些教育活动等去宣传红色歌曲, 以激发出人们的爱国热情, 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氛围, 让人民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教育, 使红色歌曲在娱乐中发挥其文化育德的功能, 从而提高受众的道德品质。

(二) 发挥网络传媒作用, 拓展文化育德途径

列宁曾指出:“全部社会民主主义出版物都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一切报纸、杂志、出版社等都应当立即着手改组工作, 以便造成这样的局面, 使它们都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完全参加到这些或那些党组织中去。”[5]列宁的这一思想强调了党一定要有自己的出版物, 因为它可以成为党先进思想的有效载体, 成为宣传国家主流意识的主阵地。

然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出版物已经不限于报纸、杂志, 网络是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传播新形态, 它的受众多, 影响面巨大。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 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 推动电视、通信、互联网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现如今, 三网已趋于融合, 产生了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广播电视等多种新媒体, 随着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 为传播红色歌曲也带来了新的曙光,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新兴网络媒体, 推动红色歌曲传唱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发挥红色歌曲文化育德的功能。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 智能手机、私人电脑也越来越普及, 可以通过对这些产品的有效运用, 比如:手机音乐与铃声的设置;网络音乐的试听与下载;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我最喜爱的红歌”征集活动, 鼓励公众关注公众微信平台等。让受众有一个正面的全方位的体验, 让红色歌曲占据人们思想精神的制高点。

总之, 通过当今网络的强势传播, 把红色歌曲带到公众身边, 也为红色歌曲的传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而扩大了红色精神的影响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红歌, 继承和弘扬它所蕴含的精神, 进而发挥它的文化育德功能。

(三)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发挥合心聚力功效

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 所发布的每一个政策与决定都对人民群众乃至社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 红色歌曲也在不断回归我们的生活, 它在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作品发挥其文化育德的功能, 例如影视作品、公益性文艺演出等, 但这些都需要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尽管当前国家大力宣传, 推行红色歌曲文化育德功效, 一些政府、学校等单位也都在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与红色歌曲有关的宣传活动, 但在社会上不乏有一些人过于追求它的经济利益, 而忽略了它的德育价值。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去规范它, 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大力宣传红色歌曲。这样才能让红色歌曲保持充分的活力, 并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 发挥其文化育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222-223.

[2]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80-781.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 11 (16) .

[4]胡晓军, 李韵, 刘健婷.“中国红歌会”点燃红色激情[J].党建, 2009 (02) .

上一篇:以挑战为作文600字下一篇:陈明大学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