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文化

2024-04-20

地方传统文化(精选6篇)

篇1:地方传统文化

一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课《笠翁对韵》(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指天空。下响:指下午。高舂:指傍晚。青春:指春天。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2.收集对联。

五、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

苍穹:指天空。下响:指下午。高舂:指傍晚。青春:指春天。

六、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笠翁对韵》(节选二)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

检查节选一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

讲解 重点点拨:

奇对偶、吹竹对弹丝、雨伯、雷公、薄浓、河、汉。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2.收集对联。3.楹联试对。

六、板书设计:

2.《笠翁对韵》(节选二)

河、汉:指天河。奇:单数 偶:双数

吹竹:吹凑竹管类乐器。

弹丝:弹奏丝弦类乐器。

七、作业:背诵课文。

第三课 小儿语

教学目标: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检查节选二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三、新课: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四、作业 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第四课《治家格言》(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4.《治家格言》(节选一)

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第五课 《治家格言》(节选二)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便是大恶。”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检查节选一的诵读。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便是大恶。”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别人有了成绩或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当别人误解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理解重点句:“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便是大恶。”的意思。

第六课《 名贤集》(节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重点字词: 末儿 重点句子: 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1)谜面:呀(打一成语)(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四、板书设计: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3)西施

(第七课《 名贤集》(节选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五、板书设计:

重点字词:

烧香 不义富 微尘

第八课 逢老人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一、检查节选一的诵读。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新课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

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路逢、两鬓、白如雪、行、歇。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老人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8.逢老人

重点解释:

路逢、两鬓、白如雪、行、歇

第九课 《幼女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幼女词》,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童年是最美好的印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指名读,正音。⑶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2.总结谈话。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幼女词》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十课 《陶者》

教学内容: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意义:在封建社会劳动者生活困苦,不劳动的衣食无忧,挥霍浪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陶者》,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这首诗讲述了封建社会的不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指名读,正音。⑶齐读,读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类似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劳动是最光荣的,不劳无获。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封建社会的不公正现象,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诗句?如《卖炭翁》。

2.总结谈话:劳动是每个人起码的要求,不劳动是可耻的行为。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讲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 《陶者》

陶者门前土,无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粼粼居大厦。

第十一课 《题画》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时间及景致,后两句写了画面的主中心:老牛及水鸟。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一幅恬静淡雅的水乡暮色画面。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诗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村落 映水鲜 一鸥眠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景色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村落 映水鲜 一鸥眠

第十二课《池上》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2.揭题《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第十三课 《关山月》节选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时间及地点,后两句写了清冷的月色。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描绘了边关月色。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天山 苍茫 云海 长风 吹度 玉门关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边塞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13.《关山月》节选 重点解释: 天山 苍茫 云海

长风 吹度

玉门关 第十四课《棉花》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朝诗人马苏臣。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棉花的生长特点,后两句写了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季节变化。这是一首赞美棉花的诗。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棉花秀 棉花干 天下暖 天下寒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植物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棉花秀 棉花干 天下暖 天下寒

第十五课 《小松》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读熟品味出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3.学生深刻了解中国文化长廊,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二、教学重难点:背诵这首描写松树的诗是重点,难点是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并翻译出译文。

突破措施:通过配乐的经典回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启发导入

音乐播放:小松(唐

王建)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让学生反复听几遍后,开始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

2.出示译文

小松树刚刚几尺高,还没有长出挺直的树枝。空闲时站在树旁边,天天看着它,只觉得它长得很慢。让学生理解后开始背诵。

3.作者简介 《小松》的作者是唐朝人王建,他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观察松树生长时的情景。

四、教学反馈

学生集体背诵,学生对抗赛。

第十六课《神童诗》节选一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汪洙。汪洙从小聪明好学,九岁能写诗,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神童”,他小时候写的诗被编录成《神童诗》集。这首诗是节选的其中一首。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多才学平生 怀宝剑 笔如刀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劝学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神童诗》节选一

重点解释:

多才学平生 笔如刀 怀宝剑

第十七课《神童诗》节选二

教学目标: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汪洙。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季节情形。

二、新课

1.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2.领学生读词句

3.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锦绣文 当此节 底事 雨纷纷 4.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5.检查背诵

三、拓展训练: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清明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释:

锦绣文 当此节 底事 雨纷纷

篇2:地方传统文化

《登 高》

1、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3、译诗

《书愤》

一、教学目的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师问:此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第5课古诗两首

《戏答元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设想

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5、学生齐读。

三、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四、品一品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五、赛一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六、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欧阳修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七、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八、理一理

篇3:地方传统文化

一、地方电视台的现状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行业的逐渐兴起给电视传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如今的地方电视台,同时受到新媒体和中央电视台的挤压,导致地方电视台的优势逐渐减少。首先中央电视台具有优厚的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在我国的电视传媒中具有绝对优势,相比于中央电视台,地方台处于一个明显的劣势地位。目前对于地方电视台,只有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出新节目,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提高电视的收视率。目前的地方电视市场,各地方台都开始想点子打造好的电视节目或者通过引进一些好的电视节目以此来提高电视收视率,抢占收视市场。中央电视台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和地位,能够获得好的电视节目资源,地方电视台在这方面就处于劣势地位。一些省级电视台同样为了提高收视率,凭借自身实力,花高价代价引进一些节目,这样的情况都给经济实力有限的城市地方电视台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地方电视台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好的节目,但没有好的节目就会影响到节目收视率,没有收视率,反过来就没有好的效益,导致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地方电视台需要进行节目创新,打造属于自己地方的特色节目。

二、地方电视台的优势

虽然地方电视台不具备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那样的财力实力,不具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好的节目,但地方电视台在其他方面仍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地方电视台对于当地而言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其次地方电视台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其所播放的节目能够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同,从而能够获得当地群众的认可,与当地观众有着极大的黏合度。例如,根据各地的地方方言所打造的方言类节目就更容易收获一批忠实观众,同时获得观众的认可。方言节目属于地方特色节目,不同的地区有着其不同的方言,这其中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方言节目采用观众所熟悉的语言采用拉家常的方式来讲述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以及民生和热点事件,这些节目都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很容易获得地方观众的认可。最后,由于每个地方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地方电视台可以结合其文化来打造合适的有创造力的节目,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为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开发提供了丰富深厚且具有特色的文化土壤。

三、地方电视台在竞争中的劣势

(一)地方地域限制

首先,地方电视台不像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那样具有很广泛的知名度,同时地方电视台一般面向的受众群体都是地方的群众,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导致地方电视台的受众比较少,知道地方电视台的人比较少,导致节目影响力非常低。同时地方电视台受地区范围的限制,其采访平台比较较小,采访的新闻源相应比较缺乏,从而导致节目的来源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节目内容匮乏

前面提到地方电视台由于其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向中央电视和省级电视台那样,花高额资金引进好的节目,同时地方电视台缺乏专业技术设备,同时缺乏专业人才,导致节目制作能力有限,从而使得地方电视台节目内容匮乏,缺乏竞争力。

四、地方电视媒介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

(一)地方电视台需要结合自身文化特点,打造地方品牌节目

地方电视台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节目。我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地方电视台可以通过自身的文化特色,找到适合自己的准确定位,打造属于自身特色的文化节目,要从实际出发,打造特色的传播符号,形成生动的地域名牌栏目。

(二)善于发现与文化相关的契机

地方电视台同样可以采用文化建设的方式,以失落的文化为题材,地方电视台可以将目光投放于历史,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的时期推出不同的专题。例如,在传统节日期间推出寻找本地老味道、老传统的节目。现如今,一些特色文化已经渐渐消失,甚至有些已经被人淡忘,那么地方电视台就可以结合这些主题,推出一些特色节目,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这样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发扬。

(三)加强自身创新,打造新的节目

地方电视台虽然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引起一些节目,但这并不影响地方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地方电视台可以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打造特色文化节目。

五、结语

在现如今的电视传媒环境下,地方电视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此种状况,地方电视台需要结合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打造属于自己地域的特色电视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发扬光大的体现。

摘要:地方电视传播媒体一直是所在地区的主流媒体,有着报道当地新闻事件、舆论监督以及提供娱乐和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收视挤压给地方电视传媒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地方电视媒体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本土自身特点和地域文化,学会利用自身独特的本土优势,发展本土节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正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每个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地方传媒需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打造适合本土文化的电视节目,同时地方媒体的发展也对本土的文化建设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文化,地方电视传媒

参考文献

[1]邢丽梅.立足地方文化放飞地方电视传媒——基于常州电视媒体文化建设功能研究[J].新闻知识,2013(11):46-48.

[2]周陆军.论发挥电视优势,促进地方文化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9):75.

篇4:地方传统建筑文化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术 传统建筑文化 教学探究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科学价值与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磐安的传统文化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几经起伏,积淀成为了无可复制的特有文化体系。那如何把磐安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领域中?本人浅谈以下几点,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充分挖掘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1、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容,扩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领域,使具有地位的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更加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

2、注重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艺术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做好向“设计·应用”领域转化的论证和课例设计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地方传统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选择出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应用”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将镜头对准了各姓氏的宗祠:新渥大山下陈氏祠堂、仁川镇校四知堂、双峰宋朝进士牌坊、清朝的节孝牌坊、明清时期的“二十四间”德清堂等古名居、盘峰乡榉溪村孔氏家庙、孔氏祠堂、领口钦赐花厅、玉山古茶场、尖山东里、楼下宅祠堂、双溪蔡氏宗祠、钟英堂等大量古建筑。并对教学资源转化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和课题、课例的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应用”课程,如:《拐边抹角——盘峰“孔氏家庙”》、《精雕细琢——双溪“蔡氏宗祠”“钟英堂”千功梁》、《吉祥如意——仁川“四知堂”卷草纹》、《“蝠”气临门——岭口“钦赐花厅”蝙蝠纹》、《不拘一“格”——方寸之间的窗格》等课。

二、引领感受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教学的实施是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是将磐安丰富的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引入到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特点,了解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为修养得以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走进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中,去认识、去发现、去感悟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艺术精髓,将这一文化精髓运用到现代的艺术设计领域中,让古老的艺术为现代人所应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欣赏能力呢?

1、选材

经过课题组的认真研究,我们将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和现代艺术设计作为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主要内容。

地方传统建筑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这些建筑雕塑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为艺术鉴赏课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我们侧重欣赏了地方传统建筑艺术的纹饰,并将现代艺术设计的鉴赏穿插于其中,如现代灯具、服装、家具等,在对比欣赏中体验传统民间艺术的“百家争鸣”,感悟现代设计艺术的“百花齐放”,来一顿丰盛的视觉大餐!

2、方式

培养学生艺术欣鉴赏的能力可以从下面三种方式进行:

(1)课堂欣赏

课堂欣赏主要以了解与作品的有关知识为主,并把这些知识与作品的形式即构图、色彩、线条、明暗、风格样式等联系起来整体感受和领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审美经验,这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部分。

如在《精雕细琢——双溪“蔡氏宗祠”“钟英堂”千功梁》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把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图1),了解古建筑中横梁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掌握其图形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目标。

(2)专题欣赏

即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展览,组织学生参加校、县、市举办的少儿书展、美术展、手工展或参加一些名家举办的画展,让学生享受这些有浓郁艺术氛围且较高层次的展览,在现有的艺术创作作品中寻找与地方传统建筑艺术的契合点,以熏陶感染学生(图2)。

(3)户外欣赏

带学生外出采风、写生或游玩,让学生领略古名居浓郁的人文风情和大自然优美的风光,在欣赏之余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且能体验生活。

三、实践创新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对于曾经被历史遗忘的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则需要通过创作实践活动来实现。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学习体验变现的方法和技巧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创作出具有新意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对地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文化多元的态度。

课例精彩回放一

优秀的地方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细心的体会。在《拐边抹角——盘峰“孔氏家庙”边角纹》一课中,我非常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承,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精彩。并且让学生试着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表现边角纹,是一堂“朴素中流淌着美丽,简单中演绎着精彩”的课(图3)。

课例精彩回放二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艺术对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在《吉祥如意——仁川“四知堂”卷草纹》一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了解古建筑中卷草纹样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掌握其图形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卷草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卷草纹样进行设计(图4)。

通过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融入社会,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发现美、寻找美、表现美。

参考文献:

[1]《少儿美术》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美术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磐安县志》 方志出版社

篇5:地方红色文化

张杰

摘要:红色文化在中国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红色代表着中国的“国色”,都说五星红旗是中国革命先辈用血染红的,不仅象征着中国人民的心,更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和骄傲的代表。红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夺目。福建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弘扬地方红色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和良好的品德。关键字:天下无桥长此桥

红色文化

郑成功

一、加强地方红色文化的教育

目前,全球化进度一直在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国内也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在该背景下,高校学生极易受到国外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受身心特点及社会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对于多元化价值观念难以科学地进行评判与取舍,难以有效地应对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如享乐、拜金主义等的侵袭。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地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遗失了我国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文化精神,有些人甚至认为所谓的“红色文化”早已过时,而引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及时享乐的“日韩”风。很多大学生都丢掉了读书学习这个根本任务,而陶醉于“三俗”文化之中,导致我国的精髓文化被严重边缘化。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只浮于表面,无法真正认知,不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造就革命主观条件的重要武器。任何革命都有它历史的根源,大大小小的战争,骁勇善战的革命战士,他们那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敬佩。在红色文化的力量召唤下,民族的解放以及革命的力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中国心。可见,红色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福建晋江安海镇,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景色前办好,醉美安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游遍海丝忘不了”“海丝新名片,天下古长桥”“五里新画卷,千年古长桥”“石•无前例,桥•通古今”“桥来桥去,安平等你”“一港通天下,一桥连古今”„„1000多个标语,有不少精品之作,真可谓高手在民间——安平桥。

二、弘扬地方文化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精神价值体系 红色文化,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是中国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优良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红色旅游是建设还有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因为红色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的奋斗精神,所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在中国,红色文化根深蒂固!许多红色的歌曲是男女老少从小就在听得,它记载着历史,传承着革命者的精神,歌颂着革命者的灵魂,它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骄傲。高度重视的培养下一代,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还有道德素质。

三、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将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与大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

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看似无形却有形”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体会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开展“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参与创建过程中“以小见大”,从理解“爱班”情感扩展至到爱学院、爱学校;举办“红色文化 与爱同行”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让同学们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争取做到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灵活化、平常化、深入化。

(二)将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与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结合起来

1、针对大学生理论素养薄弱,党性修养欠缺的问题,逐步往“学习型”学生党员队伍靠拢,在学院全体学生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精读一篇地方红色文化文章,观摩一场地方红色文化影片,参与一场地方红色文化党史时事知识竞赛。

2、以党的先进理论和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考核为内容,加强积极分子入党推优考核力度,提高组织发展谈话答辩质量,把好入口关,优化学生党员质量。

(三)将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与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结合起来。注重典型引路,发挥优秀典型的正面辐射作用,给予先进个人和班集体宣传展示平台。大力宣扬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生典型学习活动,弘扬高校新风正气、树立培育践行“风向标”。评选表彰践行当代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组织 “弘扬地方红色文化”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在学期末召开“学院先进班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大会”,对于荣获评优评先、技能大赛、宣传先进等荣誉称号的个人和班级进行公开宣传和嘉奖,并通过新媒体(微信公众号、qq、系部网站)、宣传板报、道德讲堂等形式,将先进学生的事迹进行宣传推广。

(四)将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与舆论宣传引导结合起来。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发红色文化培育动态、经验做法和言论评论。开设学习专题,邀请专家和学生举办系列访谈,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形成人人参与、自觉践行的良好导向。

(五)将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与高校文化熏陶结合起来。开展“中国梦•青春梦”主题文艺创演活动,推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主旋律作品,大力弘扬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在校园张贴、悬挂红色文化标语横幅,更新灯箱橱窗、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

(六)将弘扬安平桥红色文化与优良传统感召结合起来。编发教材,引导学生在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优良传统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谛,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活动,组织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参观见学,强化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担当。

篇6: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而文化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方文献,作为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是文献这个大家族中在内容上涉及一定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部分。它不仅记录了地方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与地方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1 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地方文献。它与其他文献内涵的界定,在于其内容必须是能够反映当地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图书文献资料。与其他文献相比,其首要特征是地域性。它在内容上涉及一个地区内的自然与社会基本情况,以不同的题材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系统,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本地区事物的特色,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翔实性等特征。显然,地方文献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一定的情况为基础的,这些事实和情况不是别的,正是当地的地方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广义的文化从整体上包容了人类从浅到深的全部进化活动,这种进化活动既是不断推进、日新月异的,又是具有稳定性,根深蒂固的,它的“根”来自传统、民族和时代,这就决定了文化是具有区域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的范畴。所谓地方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某一地区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就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恰恰包容了一个地方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种种情况。地方(区)文化,一般可分成圈、群、体三种类型。圈、群文化是指世界和国家而言,范围较大。体,即文化个体,是指国家、民族文化内部的个体组成部分,如我国历史地域所形成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因此地方文化是指地方特色文化,即具有明显地方特征。独特艺术风格,能够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生产斗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并已形成相当大的影响和优势,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记录,地方文化是这部分地方文献的源泉。当然,无论地方文化和地方文献,其首要特征都是地域性,由于它们丰厚的蕴藏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心理有着很大影响,其中积极的先进的部分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小至乡村,大至一国一洲,全社会全人类的文化就是由各个地方文化的总和所构成的。文化是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同样,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地方文献的产生以地方文化的形成发展为前提,记录了地方文化积累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详细资料,离开了地方文化,地方文献就不可能存在,不可能在文化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上一篇:e英语1unit2教案下一篇:东昌府区环保局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