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传统文化

2024-04-21

小报传统文化(精选8篇)

篇1:小报传统文化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东周末期春秋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杀。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汩罗江),于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视,它最早当应是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中国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革等片状材料。

“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25名水手。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篇2:小报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四大名著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春节、上元节

(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除夕等。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民间工艺 包括剪纸、风筝、皮影、刺绣、中国结等。“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

篇3:小报传统文化

1. 上海近代小报历史分期及概念界定

1897年—1919年伴随着《中国近代小报史》《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晚晴、民国时期的上海小报研究》这三本书对“上海近代小报”这一阶段的评价意味着1897年《游戏报》的创办开始。前期的《游戏报》是19世纪80年代上海乃至中国的第一张文艺小报, 《游戏报》创办的成功, 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出现了一大批的效仿者, 小报风行一时。这些小报“性质大致都为专记窑姐起居、奢靡生活、戏馆京角等等一系列不雅现象”, 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话语表达所选择的结果。表达了小报文人对于社会政治而存在的一种责任感。与此同时, 在另一方面, 上海近代小报又充分表达了休闲娱乐的价值取向。在这些众多小报中, 大多数“都是旋起旋仆, 为时无多, 只有游戏、笑林、繁华这三家支撑最久”。20世纪初随着《晶报》的诞生, 彻底让上海近代小报步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晶报》的创办还代表着小报的一种新的形式——三日刊的诞生, 近代上海小报引发了一股创办小报的热潮:著名的四大金刚:《晶报》《金刚报》《罗宾汉》《福尔摩斯》在这一阶段出版发行, 伴随着还出现了一股黄色的“横报”潮:介绍十里洋场吃喝嫖赌的经验, 宣扬了一种颓废的人生价值观。20世纪30年代开始, 上海小报逐渐进入了发展平缓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小报数量急剧下降, 小报的内容和品格有了较多的进步, 还出现了一种大报式小报的《立报》, 当战事开始, 小报也对国家政治和战事进行了报道。而同时这一时期小报进入了上海小报发展的没落期, 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遭到沦陷, 对小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导致小报生存环境失去保障, 步入低谷, 大部分小报纷纷解体, 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而已。而解放战争时期, 小报陆陆续续移除了这个圈子。随着后来上海的彻底解放, 小报几乎彻底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20世纪初期, 上海商业尤其是民族工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商业化的运作, 加以竞争的激烈, 各游戏场和各类剧场纷纷创办以各自游戏场和剧场命名的小报以加强宣传。而在这一时期以游乐场为中心的一大批小报文人的聚集, 成为日后小报发展繁荣时期十分活跃的编撰主力。1915年, 《新青年》创刊, 共产党的一系列报刊创办, 尤其是还有一系列著名副刊如北京《晨报》副刊,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 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及成舍我的一系列世界报纸。这一阶段《晶报》在1919年出现, 标志着上海小报进入成熟发展期。

本文认为:近代上海小报是一种篇幅小 (一般为四开、八开) , 内容多为消闲娱乐之类的文艺游戏小品文, 主要迎合市民的文化趣味, 篇幅短小、风趣, 记载名人的趣闻逸事, 滑稽幽默, 以消遣为主的通俗大众化小型报纸。

2.“文化公共空间”的界定

国内讨论“文化公共空间”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讨论有形的物质文化公共空间, 如: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一类是讨论无形的精神文化公共空间, 如:许纪霖:《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原初形态及其演变》, 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 方平:《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共舆论的表达模式》, 姜玢:《20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院与社会文化》, 吴燕:《晚清上海印刷出版文化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向勇教授曾经提出:公共文化空间包括三大类, 一是传统意义上政府财政和国家扶持的公共文化空间, 比如公立的国家公园、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二是准公共文化空间, 即转企改制推向市场的表演艺术院团;三是准私人文化空间, 如广播电台、电视台, 包括网站、互联网、微博 (在公共文化空间和私人文化空间中间有一个庞大的交叉地带, 称半公共文化空间或半私人空间。)

本文同意《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一书中的定义:公共空间或曰公共领域, 它是现代化的产物, 是随着现代市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是市民社会所特有的。它也是一种场所和空间, 既有物质属性也有精神属性。近代上海小报总体上是一个独立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公共领域, 一个不同于哈贝马斯社会精英化的市民大众的文化公共空间。

二、《晶报》对文化公共空间的构造

1.1919年3月-1932年10月为前期, 即“三日刊”时期。“三日刊”时代是《晶报》艰苦创业的时期, 也是《晶报》最富活力、最具影响的一个时期。在风格方面, 此时的《晶报》显示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四处出击, 酷评时事, 抨击政府, 嘲讽政客, 揶揄名流, 苛责报刊, 所有被认为不合理的事件、人物都难以逃脱《晶报》的批判。锋芒毕露的《晶报》由此获得了“善骂”之名。

这一时期《晶报》的内容是颇为丰富的。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笔战, 《晶报》原意是通过在自己内部的笔战, 与小报、大报的笔战, 在创刊前后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下放了一系列的市场沟通策略, 为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埋下了伏笔。前期通过加大沟通宣传活动让读者了解认识, 对自己产生亲近感, 从而促进销量的一个提升。然而, 却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了大报、小报, 并且影响了当时的舆论环境。

“日刊”时期, 《晶报》依照惯性稳步发展。由于早已稳居“小报之王”的地位, 其销路也仍在继续扩大, 此时的《晶报》不再求新求异, 转而趋于稳重, 原本犀利的批判锋芒也渐次收敛。

2.后期, 抗战爆发后, 《晶报》在民族战争中艰苦挣扎, 举步维艰。由于环境险恶, 《晶报》曾多次易手, 还经历了3次停刊。确切地说, 这一时期《晶报》的命运是与上海租界的环境息息相关的。“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后, 《晶报》一改往日注重社会新闻的旧规, 转而大量刊登平津战局消息, 同时也加强了时政评论的篇幅与分量。关注战事的动态情况, 刊登了大量的战地通讯, 战况实事, 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种抗战力量给予及时报道。

《晶报》登载的内容对文化空间其他方面的构造和补充:1.小报中的市井生活描写——以平民化的视角叙述市民生活细节, 市民的吃喝玩乐, 对民生社会的关注;2.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妓业问题, 鸦片问题, 迷信活动, 上海的吃喝嫖赌黑社会犯罪事件等等;3.上海摩登生活的描写。这些都是大报很少涉及的, 而小报为了赚取更多眼球和发行而报道的, 但也对文化公共空间进行了一些补充。

总结

对于那些在读者中拥有巨大影响的新闻大报, 《晶报》也时刻以监督者自任, 经常给予批评, 而且批评的范围颇广, 几乎无所不责。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就像“食物链”一样, 都处于压制与被压制的状态中, 民国时期的小报与大报在生存的过程中, 起到了互相压制的作用, 尤其是小报对大报的监督 (可以理解为小媒体对大媒体的监督) 。而这一现象, 在我们当今社会, 是缺少的, 媒体口径往往非常的一致, 并且小媒体 (地方报纸/电视台) 对大媒体 (中央报纸/电视台) 往往是言听计从。

摘要:上海近代小报以其嬉笑怒骂的游戏文章对晚清以来的社会政治进行多方面的批判, 这种边缘式的批判模式满足了市民的文化消遣的需求。本文论述了上海近代小报对其文化公共空间的影响和扩充,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文化公共空间的构造。

关键词:上海近代小报,游戏文字,文化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楠.迥然相异的面目:京海格局中的北京小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06

[2]张岑岑.“游戏笔墨”构建市民文化公共空间——以“小报之王”《晶报》为考察对象[J].新闻天地 (下半月) .2011.01

[3]洪煜.从小报看近代上海的新闻舆论公共批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篇4:从晚清民国上海小报看都市文化

小报折射出一个中下市民的上海

都市大半是移民组成的,也是水晶般的文化多面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像新感觉派书写的流线型饭店、商厦、舞厅、跑狗场,再到张爱玲的颓落富贵家庭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从下往上看,如上海小报。要说表现旧日上海中下市民的平常生活,哪里也不会比小报更多、更具象、更真切了。

衣食住行,是小报扑面而来的内容。我们看小报讨论流行服饰最起劲,不过很少谈宴会的女性晚礼服或天价首饰,反是不厌其烦述说男士应穿马褂还是西装,女装应不应该袒露等等。态度是纯市民式的,先是嘲讽、保守,甚至有《打倒西装》、《禁止烫发》这类题目出现,不久,就顺应潮流了。1934年小报《金刚钻》有篇文章说:“衣不贵精而贵清洁,不贵贵而贵与貌相宜。”这是典型的中下市民“服装观”。我看现在上海的主流市民,实行的还是这个。吃也一样,菜市场的纷扰呀,吃点心如何又好又便宜呀,什么《上海小吃摊速写》、《平民化的早点心》、《说大饼》,是小报经久的主题。住房方面,小报哪像如今报纸铺天盖地都是高尚住宅的广告,1930年《笑报》登的是《谈谈我的弄堂状况》,1932年《晶报》刊载的是《一楼一底十一家》。至于出行,小报不讨论自备轿车的牌子如何高档,满眼都是怎样坐电车,黄包车要不要取缔的问题。这就是小报的“上海叙事”,是活的都市生活史、风俗史。比较庸俗的,是“教导”你都市的衣食住行的种种“门槛”,让你精明,不吃亏(但不是坑蒙拐骗指南);健朗的是在都市日常生活与摩登生活之间寻找平衡,让你稳重地、开放地对待现代都市全新的物质潮流。所以小报总是将“时髦”不知不觉地部分纳入“日常”。

中下市民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交流,便体现在都市“流言”上。王安忆在《长恨歌》开头部分解读了“流言”的寓意,张爱玲把自己唯一的散文集命名为“流言”,我想这两位作家都找到了“流言”对于都市的存在意义。流言不同于谣言,不仅包括邻里问的闲言碎语,更是市民生活的常态。住在弄堂里的芸芸众生,通过制造和传播流言来表达他们的精神期望。都市里的名人处在接受流言的交叉点上,围绕名人的是是非非演绎成都市的叙事。这种叙事与小报的休闲游戏特征和私人化、边缘化的言说方式正相吻合。小报所指称的“名人”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无论是电影明星、艺术家、政治家、作家,还是算命先生、假道人、妓女、主仆恋爱的主角、怒杀奸夫的女“英雄”,只要能够一鸣惊人,均可进入小报的名人谱系。蒋宋联姻细节、张学良风流韵事、鲁迅葬礼、丁玲失踪、穆时英向舞女求婚等,成为小报上浓墨重彩的流言故事。流言一旦有了终结,便成为传奇。传奇沉淀为历史,历史演化为都市的寓言,反反复复。至此,由弄堂后门出发,流言变成永远说不清、道不白的历史和文学记忆。

为什么小报能自下而上地看待上海?其中之一,取决于小报文人的趣味、生活方式和办报动机。小报文人群体的成分较为复杂,但并非穷极无聊的乌合之众。除了少数专职小报文人外,包括谴责小说家,鸳鸯蝴蝶派和通俗海派作家,大报大刊编辑,寓居海上的洋场名士,实业家和医生等等。其中,不乏世家子弟、名人之后。比如较极端的,有做过浙江实业银行经理、大光明等三家影院董事长的胡治藩,是位商界精英,古文、英文俱佳,他就办过《司的克报》,还为小报写过小说《黄熟梅子》和《十里莺花梦》,是位名副其实的小报文人。像胡治藩这样拥有优越社会地位的小报文人当然不是多数,但至少提示我们:这样的人虽接受过新式教育,却出于个人的爱好,趣味偏于“旧报人”,把文章当作娱乐休闲和抒发胸臆的自留地,抱着“玩”的主旨来从事写作。平时生活方式喜好赋诗、填词、收藏、写小说、做票友、逛游戏场所,就可能成为小报文人。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文化品格是偏于大众的,而非精英型的。大众文化趋同于一般市民的审美趣味,流动于都市的中下层社会空间。因此,小报想象的上海,成了一个既符合中下市民口味,又体现小报文人理念的上海。

小报的读者更是与中下市民阶层联系着的。小报雅俗共赏,作者、编者中后来也有了左翼作家和海派作家。他们有意打人下层,茅盾、曹聚仁都曾客串主持过小报的副刊。穆时英、张爱玲后期都在小报上发表作品。许多精英知识分子也常读小报,就像现在的数学家可能闲暇时读读侦探,读读金庸。但小报读者的主体是中下市民,如职员、店员、工人、小贩、游民。张爱玲提到在上海读小报的人,除了她那无所事事的父亲,一是公寓里开电梯的(《公寓生活记趣》),一是“牛肉庄”里红润肥胖的伙计(《童言无忌》),他们对小报文化品格的影响是最大的。

都市文化品位在小报逐渐下移

小报的都市文化品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不仅跟小报文人群体成分的演变和趣味的变化有关,也是编者、作者长时间与读者碰撞的结果。我想以晚清小报“开花榜”的变迁历史为个案,来分析一下小报是怎样雅俗易位、斯文渐亡的。

晚清谴责小说家李伯元编办的《游戏报》开了中国文艺类小报的先河,而在小报上选举“花榜状元”又是《游戏报》的“创举”。当初李伯元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迎合市民的愿望,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还在于旧文人喜好风雅的情趣。李伯元确定的“花榜状元”的“条例”,与其他后继的小报不同,他承续了明清名士以“韵”为主的品评青楼女子的规则,不仅注重女性的容色,而且深入到情性、气质等方面。明清名士认为:青楼美人应该“有文韵,有诗意,有禅机,非独捧砚拂笺,足以助致。即一颦一笑,皆可

以开畅元想。彼临去秋波那一转,正今时举业之宗门。能参透者,文无头巾气,诗无学究气,禅亦无香火气”。(见收入《香艳丛书》一集卷二的《悦容编·借资》)这里把不可言传的神韵之美,看作是女性美的极致,也是诗文的最高境界。欣赏女性美与感受文学艺术之美,是一回事,与市侩式的狎妓心理有着天壤之别。张春帆(漱六山房)曾借了小说人物总结说:

南亭亭长的选拔花榜状元,有了色艺,还要考证他的资格,有了资格,还要察看他的品行。直要色艺资格品行件件当行,桩桩出色,方可以把他置诸榜首,独冠群芳,所以那个时候的花榜状元,倒着着实实的有些声价。(《九尾龟》第183回)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第一次高中“花榜状元”的小林绛雪和“艺榜状元”的小林宝珠,都是色艺俱佳的名姝,非一般烟花女子可比。

《游戏报》的“开花榜”,不仅使当选的妓女身价十倍,报纸销量也创下了“当时上海新闻界还没有哪家报纸达到过的发行数字”。(见马光仁主编:《上海新闻史》)可惜,赢得读者如此青睐的原因并不如首创者那么一厢情愿,偏偏是市民们对花间生活的探幽欲望在作怪。市民读者误读了编者、作者的真实意图,不仅没有收到高雅的效果,反而迅速滑向恶俗。继《游戏报》之后,《花天日报》、《花世界报》、《闲情报》、《娱言报》、《采风报》等都紧锣密鼓举办“花榜状元”活动。民国之后,将“状元”改为“花国大总统”,1917年新世界游戏场第一次举行花国大总统的选举。小报编者看到市民对此趋之若鹜,便乐此不疲地一次次举办。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1920年代中期,大约每年都要举行一两次。与首创者意愿不同的是,这些步《游戏报》后尘的“花选”早已变异为在利益驱动下的商业操作,堕落为小报编者的牟利手段和妓女进身的台阶。小报得到妓女的贿金后,拼命有目的地宣传。为提高销量,把选票印在报纸上,投票者必须把选票从报纸裁下,填上妓女的名字送到报馆去,到期开票,才能以得票最多者为状元或总统。谁要捧红自己喜欢的妓女,就多买报纸。于是,小报的发行量大增,不少濒临末路的小报报馆就依靠“开花榜”来挽救倒闭的命运。在后期花选活动中,小报编者和作者在介绍参选妓女的“业绩”时,虽然还打着强调色艺俱全的幌子,但色情的成分大大增加,使报纸的品位越来越低下。

考察“花选”活动从兴盛走向衰微的过程,可以看到小报编者、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关系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起初,首创者的主旨虽然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发生了错位,但是,歪打正着却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于是编者收到了意外的经济效益,在利益诱惑下,编者和作者彻底放弃了仅存一点儿的士大夫的“雅兴”,坠入世俗氛围之中。当世俗变为恶俗,势必又引起读者的厌弃。失去读者自然就失去了报纸存在的基础,最终在一片鄙夷声中落下帷幕。“花选”是一个个案,彰显了小报的美学趣味由“雅”而“俗”、由“尚情”而“趋利”的变化过程。小报在经历这个过程时,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从最初自作多情的风雅倡导者渐渐转换为世俗的认同者,从城市风习的观赏者演变为城市世俗的制造者。由小报而及其他,所有报刊的文化品格都受制于读者,反过来又影响和改变着读者的阅读兴味,然后共同营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小报文学成为市民日常的消费读物

现代报刊具有文学生成和传播的重要机制,小报也不例外。作品见于报端,供市民日日消费,随读随散,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另行出版,绝大多数就这么遗留在已逝的报刊中了。而那些大量散佚的作品,恰好是今天我们顾及不到的大面积的通俗文学实存。比如,1940年代的市民作家王小逸共写了一百多部小报小说,有单行本的不足十本。周天籁写了大约五十多部小报小说,只有六部出过单行本。最有名的作者尚且如此,何况大量的无名作者呢?因此,要接近1940年代文学的全部真相,你就得坐到上海图书馆去翻阅那些发黄的小报。

文学既然是依赖报刊而生存,必然逃不脱编者、作者和读者共同建构起来的互动系统。其结果,小报文学面貌的最终形成,市民的阅读爱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追求“实录体”的效果,是小报文学的显著特色。它注重展露都市生活的广度,追求拟真化。不像精英文学那样,以揭示思想的深度和创造审美艺术形式为目的。小报铺陈多样的社会生活,如军阀横行、金融危机、抢购风潮、工人罢工等;写各种人物的生活姿态,有买办、商贾、银行家、寓公、政客、军人,也有职员、店员、学生、姨太太、舞女、娼妓、白相人、流氓等等。同时他们也表现都市广阔的人文景观,像交易所、跑马厅、游艺场、舞场、妓院、大饭店,也有工厂、作坊、街道和弄堂等等。总之,林林总总的大小社会事件和生活的各个侧面都触及到了,都被不厌其详地记录在案了。这种文学,表现斑斓的市民风情,色彩明艳,但由于线条简单,看多了自会觉得单调、粗疏。当编者了解到读者对于繁冗的叙事产生厌倦情绪的时候,就会萌生花样翻新的想法。《铁报》在1945年复刊的时候曾向王小逸提出写“别裁小说”的要求,王小逸煞有其事发明所谓“藕断丝连”小说体,隆重推出新作《观光团》。整篇小说用观光团到上海参加“庆祝收复胜利大会”这一微弱线索,将十五个短篇故事连缀起来。每个故事假托《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老残游记》、《广陵潮》、《九尾龟》、《官场现形记》、《东周列国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西厢记》、《珍珠塔》、《聊斋志异》、《子不语》、《玉梨魂》大约十五种说部的名目和人物,表现出光复后上海滩上新奇古怪的“众生相”。它很有今日“戏仿”的意味,但事实上只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冷眼观》等晚清“集锦式”小说的翻版。我们可看出小报作家利用传统资源翻造新颖文体的苦心,这种翻造是根据读者的需求自觉指导作者进行的。

另一点,流通决定了小报文学的基本面貌。连载小说是主要形式,有时小报一个版面可以容纳六七个小说连载。连载小说写一段刊一段,写到哪算哪,如果中途作家生活发生变故、兴趣转移或报纸停刊,小说也就戛然而止。小报小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半成品现象,是连载化特点造成的,责任不完全在作者。张恨水的《锦片前程》,1932年至1934年连载于《晶报》,未完就停止了。读者是改变写作路向的指挥棒,凡能引起市民兴趣的小说,编者为了经济利益就会要求作者继续写下去。《亭子间嫂嫂》在《东方日报》连载一年后,已长达五十余万字。周天籁准备杀青,可报社老板邓荫先获知消息后,“急来坦白诉陈报纸即赖该文支持。因又写三十余万字,共八十万字,要求结束。又来阻止。至一百万字时,一切不顾,将女主角‘饮恨而殁’,‘全书完’付之”。(见周天籁《逍遥逍遥集-亭子间嫂嫂》自述)

小报文学追逐风潮,是它的生存策略。编者要时时关注当下的文化动态,及时捕捉信息,然后策划和引导作者写出与都市息息相通的作品。比如小报与新文学文坛曾经壁垒分明,1930年代初《社会日报》主编陈灵犀看出新文学已经在读书市场扎根,便首先将其引入。不料报纸销数急剧下降,为了生存,只好再把新文学作家驱出小报。到了1940年代,小报编者意识到新文学对新市民读者的作用,萌生了用新文学来改造旧形式的意向。1946年的《铁报》上曾连载过一篇仿鲁迅《故事新编》的小说,也名为《故事新编》。全篇小说由《黑市国》、《民蛀国》和《聋哑国》三个短篇构成,每个故事虚拟一个“国家”,讲述一则寓言,隐喻一种龌龊的社会现象,讽世的意图十分明显。此《故事新编》当然不是彼《故事新编》,但作者用模仿鲁迅来赶时潮的企图显而易见。诸如此类的模仿还有1949年《辛报》上仿张爱玲《金锁记》的同名长篇奇情小说《金锁记》,仿苏青《结婚十年》的小说《恋爱十年》。这些接近于“抄袭”、“比附”的做法,曲折地表达出小报作者对新文学成果“心仪”的心理。小报也随着都市的发展在“求新”,在“进步”。

篇5:数学文化小报资料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曾经被马克思(1818—1883)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①。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我国的记数法就遵循十进制。殷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都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十万以内的自然数的。例如二千六百五十六写作(甲骨文),六百五十九写作(钟鼎文)。这种记数法含有明显的位值制意义,实际上,只要把“千”、“百”、“十”和“又”的字样取消,便和位值制记数法基本一样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时期,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大量比较复杂的数字计算问题。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我们认为筹算是完成千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商业和天文历法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在这些领域中,出现了大量比以前复杂得多的计算问题。由于井田制的废除,各种形状的私田相继出现,并相应实行按亩收税的制度,这就需要计算复杂形状的土地面积和产量:商业贸易的增加和货币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大量比例换算的问题,适应当时农业需要的厉法,要计算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为了解决这些复杂的计算问题,才创造出计算工具算筹和计算方法筹算。第二,现有的文献和文物也证明筹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例如“算”和“筹”二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如《仪礼》、《孙子》、《老子》、《法经》、《管子》、《荀子》等)中,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到现在仍没有见到这两个字。一二三以外的.筹算数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货币(刀、布)上。《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干春秋战国时期。这并不否认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就有简单的算筹记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

关于算筹形状和大小,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根据记载,算筹是直径一分(合○·二三厘米)、长六寸(合一三·八六厘米)的圆形竹棍,以二百七十一根为一“握”。南北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数术记遗》和《隋书· 律历志》记载的算筹,长度缩短,并且把圆的改成方的或扁的。这种改变是容易理解的:长度缩短是为了缩小布算所占的面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计算;圆的改戌方的或扁的是为了避免圆形算筹容易滚动而造成错误。根据文献的记载,算筹除竹筹外,还有木筹、铁筹、玉筹和牙筹,还有盛装算筹的算袋和算子筒。唐代曾经规定,文武官员必须携带算袋。1971年八月中旬,在陕西宝鸡市千阳县第一次发现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到前49年)的骨制算筹三十多根,大小长短和《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基本相同。1975年上半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又发现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57年)的竹制算筹一束,长度比千阳县发现的算筹稍大一点。1980年九月,在石家庄市又发现东

汉初期(公元一世纪)的骨制算筹约三十根,长度和形状同《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相近,这说明算筹长度和形状的改变早在东汉初期:已经开始。算筹的出土,为研究我国数学发展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筹算是以算筹作工具,摆成纵式的()和横式的()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一纵十横,百立千僵”)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如六千七百零八表示为,遇到零的时候用空位表示),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

筹算一出现,就严格遵循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九以上的数就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就是几百,放在万位就是几万。

算筹记数示意图。图上表示的数是一千九百七十一。

这种记数法,除所用的数字和现今通用的印度一阿拉伯数字形式不同外,和现在的记数法实质是一样伪。筹算是把算筹一面摆成数字,一面进行计算,它的运算程序和现今珠算的运算程序基本相似。记述筹算记数法和运算法则的著作有《孙子算经》(公元四世纪)、《夏侯阳算经》(公元五世纪)和《数术记遗》(公元六世纪)。负数出现后,算筹分成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算筹还可以表示各种代数式,进行各种代数运算,方法和现今的分离系数法相似。我国古代在数字计算和代数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筹算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第六位,需要计算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的边长,把一个九位数进行二十二次开平方(加、减、乘、除步骤除外),如果没有十进位值制的计算方法,那就会困难得多了。

古巴比仑的记数法虽然有位值制的意义,但是它是六十进的,计算比较繁琐。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是象形的,例如用一个鸟表示十万。文化比较发达的古希腊,由于看重几何,轻视计算,记数方法十分落后,用全部希腊字母表示一到一万的数字,字母不够的时候就在字母旁边增加符号“‘”,如。α表示一千,β表示二千等。现在世界通用的印度一阿拉伯数字和记数法是印度古代人民创造的,但是印度在公元三世纪以前使用的记数法是希腊式和罗马式两种,都不是位值制,真正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出现在公元六世纪末。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在世界数学史上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

筹算在我国古代用了大约两千年,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至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室外拿着一大把算筹进行计算就很不方便;其次,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的面积越大,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此外,当计算速度加快的时候,很容易由于算筹摆弄不正而造成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筹算需要改革,这是势在必行的。这个改革从中唐以后的商业实用算术开始,经宋元出现大量的计算歌诀,到元末明初珠算的普遍应用,历时七百多年。《新唐书》和《宋史·艺文志》记载了这个时期出现的大量著作。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民间数学十分轻视,以致这些著作的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从遗留下来的著作中可以看出,筹算的改革是从筹算的简化开始而不是从工具改革开始的,这个改革最后导致珠算的出现。

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筹算数字中,上面一根筹当五,下面一根筹当一,珠算盘中的上一珠也是当五,下一珠也是当一;由于筹算在乘、除法中出现某位数字等于十或多于十的情形(例如26532÷8,第一步就是“八二下加四”,就变成),所以珠算盘采用上二珠下五珠的形式。其次,我们可以证明,从杨辉、朱世杰开始到元末丁巨、何平子、贾亨止起除“起一”法外的全部现今通用的珠算歌诀,是为筹算而设的。杨辉的《乘除通变本末》(公元1274年)和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公元1299年)已经有相当完备的歌诀,但是杨辉在《乘除通变本末》中说:“下算不出 ‘横’‘直’”,其中“横”“直”显然是指算筹的纵横排列,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提到“知算纵横数目真”,也是这个意思。《丁巨算法》(公元1355 年)、何平子的《详明算法》(公元1373年)、贾亨的《算法全能》(约公元1373年)也有相当完备的归除歌诀,但是都没有提到珠算,而《详明算法》还有许多筹算算草。歌诀出现后,筹算原来存在的缺点就更突出了,歌诀的快捷和摆弄算筹的迟缓存在矛盾。为了得心应手,劳动人民便创造出更加先进的计算工具 ——珠算盘。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珠算盘的是明初的《对相四言》。明代中期公元十五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珠算盘的规格:“算盘式:一尺二寸长,四寸二分大。框六分厚,九分大,……线上二子,一一寸一分;线下五子,三寸一分。长短大小,看子而做。”把上二子和下五子隔开的不是木制的横梁,而是一条线。比较详细地说明珠算用法的现存著作有徐心鲁的《盘珠算法》(公元1573年)、柯尚_迁的《数学通轨》(公元 1578年)、朱载堉(1536—1611)的《算学新说》(公元1584年)、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公元1592年)等,以程大位的著作流传最广。

值得指出的是,在元代中叶和元末的文学、戏剧作品中有提到珠算的。例如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 年)刘因在他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关于算盘的五言绝诗;陶宗仪在他的《辍耕录》中把婢仆贬作算盘珠,要拨才动;《元曲选》“庞居上误放来生债”提到 “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等等。文学、戏剧中用算盘珠作比喻,说明珠算盘已经比较流行,也说明它是比较时新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珠算出现在元代中叶,元末明初已经普遍应用了。

有的外国学者认为我国的珠算出现在汉代,他们的根据是汉徐岳著、北周甄蛮注的《数术记遗》已经明确提到珠算。我国数学家、数学史家钱宝琮(1892—1974)曾经考证过,《数术记遗》是甄鸾依托伪造而自己注释的书。在北周时,乘、除运算都在上、中、下三层进行,又没有简化乘、除法的歌诀,因此甄鸾注释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盘,和后来出现的珠算是完全不同的。

篇6:中国传统节日小报

▪头牙(农历二月初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祭灶(农历腊月廿四)▪除夕(农历十二月卅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篇7:小报传统文化

篇一:中秋节调查报告

三年级六班:刘泽中

一、中秋节的起源: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和瓜果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将8月15日定为中秋节进行庆贺。从网上搜索了解到,大约从唐朝开始过中秋。

二、中秋节习俗

全家团圆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三、中秋节诗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四、中秋节的传说和故事

1、月饼传送消息

蒙古族统治中原,对汉族很残暴。汉族老百姓想联合反抗蒙古族统治,但蒙古族管得特别严厉,一直派人检测,给每个村庄都安排了统治者,很难传递消息。最后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了个办法,让人在月饼里包上纸条,纸条上写着:8月15日一起集合杀蒙古人,通知老百姓吃月饼时注意月饼里面。到了8月15日,老百姓真的把村里的蒙古人都杀了。计策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爷爷讲得故事

2、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很早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骄阳似火,庄稼枯死,老百姓饿死很多。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一箭射下九个太阳,大地又恢复了常态。王母娘娘奖励他一包神药,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死。

一天后羿出门后,有个人拿着宝剑来抢神药,嫦娥知道自己打不过他,就一下子把所有的神药吃了下去,吃完后就飞起来了,升到月亮上。起飞的时候因为惊慌还抱了一只自己养的兔子。

后羿回来后想杀掉那个坏蛋,可是他已经逃走了。他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那天正好是8月15日,后羿就在后院里摆了一些嫦娥喜欢吃的点心纪念她。8月15日赏月的习俗就这样诞生了。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的调查小报告

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几个对中秋节特别感兴趣,所以成立了一个小组,选择了研究子课题《瑞安民间中秋节习俗的调查研究》。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们查找收集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对瑞安民间中秋节的习俗有了许多了解,现在,我们的调查研究活动即将结束,经我们组里成员的讨论,我们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我们小组的成员:

组长:陈天乐;副组长:陈彤瑶;组员:缪群翔、蔡亚兴、郭舒怡、缪镇远、吴奕墨、虞舒雯、王彦超、郑林亦心、李深涵、黄瑞

荣、谢尚栋

二、我们的研究任务

了解中秋节起源;了解各族中秋节的习俗;了解中秋节饮食习俗;了解人们在中秋节期间还进行哪些其他活动;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词和传说故事。

三、我们研究的过程

第三周到第五周:确定研究子课题,确定小组人员;明确小组分工、商量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根据研究内容组成研究小小组,确立小组长。

第六周到第十一周:根据研究内容分头进行研究;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情况交流;小小组分头自查资料,分析不足之处,再继续研究。

第十二周到第十五周:各小小组整理资料;组员写研究活动的心得体会;各小组长写研究报告;小组在组内交流(每人都发言)。

第十六周:写小组研究报告。

四、我们研究的方法

我们小组通过上网,上图书馆、书店看有关书籍、问家长老师以及有经验的老人等方式进行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实践中,我们还用照相机记录了我们部分研究活动内容。

五、我们研究的成果

(一)中秋节的起源

经过我们组成员上网、上阅览室上书店查阅课外书,了解到了有关中秋节的起源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

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有人则认为,唐朝

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至明清时,中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成了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唐代,宋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但人们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在唐代,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吃着月饼,共同赏月叙谈。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三)我们看到的中秋节

现在的中秋节被各种月饼填满了。月饼越做越好,包装越来越豪华,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节日前夕,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月饼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

中秋节这一天,妈妈和我拎着月饼早早来到了外婆家。晚饭时分,外婆外公在家里摆开八仙桌,接着在桌上面放置了十只高盘,分别盛放花生,柚、五味香糕,绿豆糕,杏仁酥、苹果、桔、梨等果品。听外婆说有的家庭还将收藏的古玩、花卉、盆景、玲珑奇巧的玩具摆放出来,俗称“小摆设”。瑞安城关中秋节小摆设在温州是出了名的呢。此外“炒粉干”“吃番鸭”“吃芋头”也是咱瑞安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呢。可是现在,大家不兴吃这些东西了,而是喜欢摆一桌酒席,大家聚一聚。

不一会儿,大家都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赶来了,家里变得好热闹。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吃着外婆准备的丰盛的酒肴,品尝着精美的月饼,一边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只是遗憾的是这天是阴天,没有月亮,否则,那“分外明”的中秋圆月,一定会给我们的聚会增添许多诗情画意。

六、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如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知道了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传统节日,又称“八月节”“团圆节”“拜月节”“月夕”等等,还知道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的中秋节习俗。此外,我还收集了不少中秋节的传说和诗词,发现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对月”独酌,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月下独酌》《关山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中秋月》等。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提高了我们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篇三:关于高二五班如何度过中秋节的调查

陆紫依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它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

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刚刚过去不久,热闹喜庆的氛围似乎仍停留在眼前。为了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是否被良好传承以及大家对中秋节的发展起源是否熟知,我采取了个人逐一询问和问卷的方式,对高二五班学生关于如何度过中秋节进行了以下调查:

一、在您心目中,中秋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您知道其发展起源吗?

据我调查统计,有80%的同学只知道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对它的发展史毫无所知。只有20%的同学在了解中秋节的

基础上并对其有一定的初步深入。然而对中秋节的发展和起源有全面认知的同学却是0人。这充分说明了大家都并不怎么重视中秋节。近年来,随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外国节日传入中国,新颖的过节形式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他们逐渐热衷于过外国节日,慢慢地就淡忘了祖国的传统节日。这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改变这种社会风气,我认为我们要大力宣传祖国的传统节日,让更多的人熟知并了解到传统节日是不可替代的。

二、您在中秋节赏月了吗?

据我调查统计,有10%的同学表示“忘记看了”,而有90%的同学赏月了并拍摄了照片。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对赏月很感兴趣的。月亮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我认为,我们要传承中秋佳节的风俗,号召更多的人在月光分享亲情和友情。

三、您在中秋节吃月饼了吗?

据我调查统计,100%的同学都吃了月饼,这充分说明大家对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已经牢记于心。在中秋夜,沐浴着同一轮月光,共享着象征着团圆的月饼,品尝新收获的瓜果,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乐事。我认为大家要再接再厉,在品尝月饼的美味之余,也要意识到月饼代表和象征的团圆意义。

为了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是否被良好传承以及大家对中秋节的发展起源是否熟知,我做了这份调查。通过这份调查,我发现大多数人还是很重视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但对于其发展却不怎么了解。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大节,蕴含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

篇8:小报传统文化

这些以娱乐、历史、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小报, 题材多样、报道简练、内容丰富, 填补了被传统的党报和商业大报忽略掉的小众市场, 从而在夹缝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由于它们一般是由某个报纸或出版社创办, 然后在异地乃至全国各地零售, 因此我们也将其称为异地小报。仅在兰州的报纸零售点上, 就有大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新读者》、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出版的《生活文摘报》等十多种小报。本文将以异地小报为研究对象, 对兰州市内零售的28份小报进行调查, 根据抽样样本分析异地小报的特点及其盈利模式, 以揭开异地小报经营模式的面纱。

一、小报的特征

(一) 样本选取

有鉴于国内小报的数量众多, 且异地销售的情况不尽相同, 笔者只对兰州的报纸零售市场做抽样分析, 抽查20个报纸零售网点的28份异地小报作为样本, 对小报的市场定位及其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抽样结果见表1。

(二) 样本分析

根据上述调研, 我们从小报的题材内容、价格制定和广告数量等方面对随机抽样下的样本特征进行分析。

1. 题材内容

按照报纸的题材内容的分类, 小报的题材主要是历史揭秘、军事、娱乐、生活故事4大类。历史揭秘主要是对古今中外人物以及事件的探轶揭秘, 吸引读者重温历史;军事题材重点侧重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大国军事动态及其博弈;娱乐题材主要是关于影视明星的花边新闻;生活故事侧重生活知识、小说故事等。具体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 所选取的28份异地报纸中有一部分报纸包括两种类型内容, 例如, 《新瞭望》、《新周报》、《旧闻》都同时包含着军事、历史揭秘两个方面的题材。如果不考虑这些重复部分, 本文所选取的异地报纸的题材主要是历史揭秘, 达到13家, 占总数的40.6%;军事与生活故事达到7家, 占总数的21.8%;娱乐达到5家, 占总数的15.6%。从这个角度可以发现, 异地报纸主要以历史揭秘、军事和生活故事为题材, 这与偏重时事报道和深度评论的主流报纸存在明显的差别。

2. 价格制定

除了新闻内容之外, 价格是影响报纸销量的重要因素。根据经济学原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下降则会增加产品的销量, 反之亦然。在报纸抢占市场份额过程中, 价格战是被经常运用的竞争手段。以兰州市为例, 为了抢占都市报纸市场, 2002年创刊的《科技鑫报》打破了长期的平衡的价格体系, 把报纸的零售价定在每份0.2元。此举引发了兰州市其他都市报纸的降价潮。同样地, 异地小报的价格制定既要考虑发行成本同时也要关注市场销售状况。换句话说, 制定太高的价格会抑制报纸的销售, 而价格低于成本则陷入了亏损。那么, 这个规律在小报这里是如何展现的呢?让我们先考察一下异地小报的价格制定情况, 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小报的价格主要的1.5元和2元, 在抽取的样本中前者所占的比重32.14%、后者所占的比重是50%。一般而言, 4开56版报纸的印刷发行成本约为1.5元。假定不考虑规模效应的话, 我们以售价与版面之比率作为报纸的零利润参照点, 发现异地报纸的售价基本上大于发行成本。也就是说, 即使没有广告收入, 小报的发行依然是盈利的。异地小报与本地都市报纸售价的横向对比, 我们也能够得出异地小报不低售价的类似结论。我们以兰州的《兰州晚报》、《兰州日报》、《都市天地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科技鑫报》六个销量最大的都市报纸作为比较样本, 它们当前的售价主要是介于1元—1.5元之间。因此, 在不考虑其他收益的情况下, 同等销量的小报利润要略高于本地的都市报。

3. 广告数量及其内容

有研究表明80%的报纸依赖广告收入实现盈利,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上任何报纸都不会忽略这一创收的机会。然而, 广告也是一把“双刃剑”, 增发广告一方面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 另一个方面广告占据更多的新闻版面影响报纸的质量, 降低报纸销售数量。在这两难的选择之中, 合理的广告量也构成编辑人员关心的焦点之一。从抽查的样本中, 异地小报的广告的数量多少不一, 没有固定的规律。抽取的样本中, 广告数量最少的是《娱乐快报影视周刊》只有2则广告, 最多的是《新传奇》有37则广告。总体而言, 娱乐类的新闻报纸的广告数量要少于其他内容的报纸。

再看异地小报的广告内容, 我们发现几乎都是关于健康的广告, 推销治疗各种疾病的医药产品。其中推介频率比较高的广告, 分别是牛皮癣、性保健品、精神病、风湿病、头发变黑等。异地报纸的广告与本地都市报有明显的差别, 后者广告的内容比较丰富多样化。这个不奇怪, 都市报纸的广告宣传对象和市场开发范围是本地市民和当地市场, 客户往往是立足于地方打广告——尤其是消费广告及求职招聘广告等, 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异地小报的受众的偏好复杂、阶层多元化, 医疗产品的广告则具有面向全国受众的特点。

二、小报的竞争力:基于市场定位的解释

(一) 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由美国的里斯和特劳特率先提出, 即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 需要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进行营销设计, 创立产品、品牌或企业在目标客户心目中的某种形象或某种个性特征, 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位置。后来, 市场定位的思想被应用到传媒领域, 认为媒介的特点是在受众心目中的反映, 包括传媒的地位、报道质量、受众类型以及有别于其他传媒的特质或价值。

报纸的发行离不开对市场的分析和受众的定位, 需要细分市场, 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设计与发行报纸[2]。正所谓“没有一张能够迎合所有人口味的报纸”, 专注于某个特定市场或潜在受众群体是报业运营中的必然选择。不论是全国性的大型报纸, 还是区域性的小型报纸, 都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然后, 针对特定受众, 使得新闻内容差异化, 进而赢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事实上, 异地小报正是恰到好处地做好市场定位, 在专业性报纸和都市报纸之间生存发展。

(二) 小报的优势

1. 报纸内容差别化。

在报道内容上, 异地小报与全国性专业报纸以及都市报纸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像《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三联生活周刊》全国性专业报纸, 资金实力雄厚、报道团队规模大, 是以深度报道、内幕报道及权威言论见长, 主要针对社会大众或者专业型人群, 目标市场比较集中。都市报纸是专注于发生在本地区的关于衣食住行之类的新闻, 为当地市民服务。相比较而言, 异地小报缺乏雄厚的资金, 没有驻扎本地的采编团队, 将自己的报道内容选定为二者所忽视的娱乐、生活故事、军事、历史故事等领域。这些内容通俗易懂, 易于读者广泛接受。另外, 这些新闻内容不仅与其他报纸差异化, 而且报道所需要的成本比较低。以时事新闻为例, 全国性的报纸以及都市报纸必须随时聚焦最新发生的事情, 异地小报可以不需要如此, 能够将过时的、历史性的事件作为报道内容。因此, 报道内容差异化让异地小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2. 信息采编成本低。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内, 当广告收入不多的情况下, 降低采编成本将是报纸生存甚至盈利的重要突破口。相对而言, 异地小报的广告收入不会很多, 降低信息采编成本就意味着增加报纸的利润。从异地小报的报道内容来看, 可以发现它们的信息主要是来源于大型的报纸、网络以及书刊等方面。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有三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基本上只需要少数采编信息人员;第二信息获取的成本十分低廉;第三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通过这种方式, 异地小报既得到丰富的信息来源, 又能够降低采编成本。

3. 发行周期长。

一般而言, 异地小报是每周或半周才发行一期。都市类报纸都是每日出版一期, 但是只要超过一天该日出版的报纸就极少有人购买。这是因为“旧闻”对读者的边际效用非常低, 甚至为零。相比较而言, 异地小报对报道内容的时效性不如都市报与全国性报纸来的严格, 从它们的报道内容可见一斑。例如, 异地报纸报道生活故事、历史揭秘、军事史等题材几乎不受到时间的制约, 即使超过几天还是不影响报纸的销售。事实上, 异地小报抓住了这个特点, 延长报纸的发行周期, 这样比起日报成本要低许多且不影响报纸的销售量。另外, 每周发行对广告收入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报纸的广告收入是用一年或者半年来计量, 同时受到报纸发行量的影响, 这与发行期的间隔长短没有明显的关联。

三、结论

通过对在兰州市零售的异地小报进行抽样调查, 我们对异地小报的报道内容、销售价格、广告数量及其内容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中寻求异地小报生存秘诀。我们认为异地小报在自身资金不足、信息有限等约束条件下, 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 通过细分受众, 做到报道内容与其他报纸的差异化、努力降低报纸的采编成本、采用每周发行或半周发行的措施, 从而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获得收益。虽然报业市场整体并不景气, 并且面临新媒体的激烈竞争, 但在报业市场分众化或小众化的条件下, 小报依然能够占得一席之地并各得其利。可以推想, 由于小报避开了与传统的党报和商业性大报的竞争, 因此, 将在“长尾市场”即小众市场上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 未来的小报将在数量上进一步增加, 并在分众化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凤桃.京城都市报再洗牌[J].中国经济周刊, 2009 (43) :45-47.

上一篇:曲沃县商务局综合执法大队畜禽屠宰监管工作事迹材料下一篇:公司行政专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