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统文化

2024-05-04

发扬传统文化(通用10篇)

篇1:发扬传统文化

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感恩精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是,《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感恩精神》

清明时节雨纷纷,白花祭亲人,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又是一个清明到了,让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缅怀英烈,祭奠忠魂。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为了我们幸福的今天,他们甘愿为之流血牺牲。雪山草地上有他们的足迹,枪林弹雨里有他们的身影。面对鬼子的入侵蹂躏,他们挥舞着大刀肉搏相拼。面对着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怒目相视笑对人生。面对着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异国他乡更有先烈们不屈的英魂。伟大的烈士啊,你是永远不落的星辰。

在七十多年前的今天,有一位革命先烈、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被凶残的敌人杀害了。但是他在狱中写的书和文稿却从狱中秘密送出,并通过鲁迅先生转送给党中央。他的遗着,特别是《可爱的中国》一书,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极好教科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方志敏。

少先队员们,同学们,方志敏以及成千上万的先烈们,为着人民的利益,为了“拯救中华”,英勇地牺牲了。清明节祭奠先烈,是中国人传统的习惯。这不仅仅是一种怀念,一种追忆,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从小立志为中华的崛起而努

力学习,刻苦锻炼,做祖国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2:发扬传统文化

曾经的诗歌是多么安闲舒适。就像王维写的《竹里馆》,写的让人清静安详,营造了一种闲适、静谧的环境,用最朴实的口头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独自一人静坐,摆脱孤独的束缚,迎接大自然的拥抱。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仿佛诗人超脱现实,他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我们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中,要把诗歌所包含的“精华”发扬光大,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那股对学习的热情对思考的认知在他们心中悄然“形成”,也就在脑中形成一种“养料”,充实我们的大脑,填满了心中的“空虚感”,让我们更容易接受世间的人情世故,这也就出现了许多才女豪杰,他们就更容易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为自己谱写一段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里程,就像是一个明亮的圆盘,投入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擦亮他,不要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使它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篇3:略谈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革命文化, 发展中国当代文化。

中国革命文化, 是指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包括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它的主要体现形式:一是革命理论, 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等;二是革命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三是革命文艺。

中国当代文化,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包括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在内的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奉献;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和谐、奉献、创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株大树”。

“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主要观点有:天道自然, 天人合一, 五行生克, 阴阳和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经典著作, 代表作是《周易》等书。

“一块沃土”, 是指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 主要包括区域文化, 如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陕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包括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三株大树”, 是指儒、道、佛三个思想文化体系。

儒, 就是儒学、儒家思想、儒家文化, 为孔子首创, 以孔 (子) 孟 (子) 为代表。

道, 就是道学、道家思想、道学文化,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佛, 就是佛学、佛家思想、佛学文化, 以释迦牟尼为代表。其发源地是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现在中国是世界上信奉佛教人口最多的国家, 有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等。

中国传统文化, 兼收并蓄, 博大精深, 继往开来, 浩浩荡荡,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生命力, 主要来自它的四大特点。

一是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 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古圣先贤大智慧的结晶, 是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

二是系统性。中国传统文化, 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围绕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展开, 而深化, 是世界上最深刻、最准确、最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一。

三是实践性。中国传统文化, 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领域, 涉及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空间, 与人类生存、社会和谐息息相关, 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和相当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所实践, 并在实践中所验证, 在实践中发展。

四是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 尽管几千年来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即使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几个朝代, 其基本精神也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古往今来, 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及其他做研究工作的人, 研究来研究去, 无非是研究“三个关系”的问题。一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即人如何提高自我、丰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自我、控制自我、驾驭自我。二是人与他人的关系, 即人如何与他人相处, 根据什么原则相处, 达到什么境界、什么目的。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即人如何适应自然, 维护和建设自然生态, 认识和运用客观存在的各种规律。

儒、道、佛三个学派, 就是集中研究和回答这三大关系的学派。

儒家, 主要研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侧重于第一、第二关系, 涉及第三关系。

道家, 主要研究如何提高认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侧重于第三关系, 涉及第一、第二关系。

佛家, 主要研究宇宙人生真相, 探讨因果关系以及如何摆脱“六道轮回”, 侧重于第一关系, 涉及第二、第三关系。

儒、道、佛三家中, 道、佛两家早已发展为宗教, 而儒家始终没有形成宗教, 但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最长远、最广泛、最深刻, 因为它是靠汉朝以来历代政权的力量推广的。因此可以说, 在儒、道、佛三株文化大树中, 儒学思想是最高、最大、最根深叶茂的一株。同样可以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儒学思想是主导、精髓和灵魂。

曲阜孔庙明成化碑是这样赞颂儒学 (主要是孔子) 思想的:“孔子之道, 天下一日不可无焉。”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儒学思想, 如阳光, 普照中华大地;如春风, 吹拂中国社会的角角落落;如雨露, 滋润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

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学文化。

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来自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学文化。

中华民族经历过无数灾荒、战乱而没有分裂、解体, 主要因素不是经济、政治、军事实力, 而是优秀传统文化。

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 遍布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 骨子里生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魂。

常言道:“砸断骨头连着筋”“精神不死, 灵魂不散”。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筋”“神”“魂”。

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学文化, 影响到哪个行业, 哪个行业就有了自己的行为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 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它不局限于古代, 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 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应当注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升、科学的发展, 原来比较先进的东西, 现在也可能落后了。我们必须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 进行科学的分析, 有所取舍, 不断创新。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想提升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创造力, 就应以优秀文化、先进理念、崇高境界引导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提升国民素质和思想文化道德水平。要想真正贯彻落实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就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要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参考文献

[1]刘金同.中国传统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金同.大学生文化修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8.

篇4: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要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若干问题,使得文化生活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成了教书匠。于是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奉行的原则是高考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内容就讲,没有要求的就绝对不讲。文化生活在高考中仅占15%,考点也就是要求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面。政治教师也乐得自在,涉及考点的讲一下,不涉及考点的就避而不谈,这一状况使得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第二,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教学时间大部分给了三大核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留给政治课的时间少得可怜。临到大考,政治课甚至会被减掉一节。在这样的学科教学背景下,绝大多数政治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一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有的学生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缺乏,如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三,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悄悄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更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受欢迎。今天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并存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政治教师做好以下三点,将会收到好的效果。

1.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政治教师要和语文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尤其是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重要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

2.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身为政治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政治教师有必要扎扎实实地阅读、研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师不但要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在现阶段,对于出现的和现代审美观念相悖的内容,教师要认真加以取舍,同时要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教师完全可以把它拿来和1987年版的《红楼梦》进行比较欣赏,让学生去感受、体会。教师还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本领。

篇5: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当好文化传播先锋,要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格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胸怀大局,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各自乡镇的传统文化,符合时代正能量的,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眼点,大胆弘扬,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等不同方式传播特色文化,但不能搞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短期行为。要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真正做到传播传统文化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新起点上新跨越。

当好文化传播先锋,要保持“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嗅觉。“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春天到来时庭院的小草最先知道。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乡镇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有敏锐嗅觉,要能够见微知著,要下功夫做有心人,主动学习和了解本地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要做到“拨云见日”,在本地文化中寻到符合时代与当今社会主旋律的特色文化,要有超前思维,但不可撒谎与掺假。既要善于整理传统文化故事,又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吸引外地投资者来建设与发展本地。

篇6: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作文

《弟子规》里面教我们的正是上慈下孝、上和下睦、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热爱祖国、和睦乡邻、礼仪待人、广施仁爱……教给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而许多人连这基本的都做不到,还在那里批判《弟子规》陈旧落后。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第37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51章)。

道德经教导我们与世无争、上善若水、清心寡欲、恬淡虚无、涵养厚德、包容博爱……这决不是简单的书面教化,当一个人的德行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其德性的能量场必然会转化为个人的福报和财运!这绝对不是迷信,这是古今无数明师大德切身实践出来的。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在王侍郎家中做仆人,因相貌不吉而离开主人。后因拾金不昧等候失主而被河间府郑指挥史收为养子,在郑指挥使的栽培下郑兴儿后来官至游击将军,子孙也受到荫泽。再见相士,相士大惊,原来因其做了善事,郑兴的骨相已经产生变化。笔者当年送还了买粮者多付的钱款,顿觉一股信息进入大脑,神气“倍儿爽”,似乎茅塞顿开,恢复和增加了灵性。我这还只是做了这么一丁点儿就获得上天如此恩惠(惭愧),积大功德有大福报之人就可想而知了。可见,人没有白做的事儿,做什么就收什么。如果人人遵照圣贤的教育身体力行,从善如流,那么我们的家庭、社会和自然如何不和谐?不动兵马、不费口舌,不言之教、无为之功,天下无为而自治。这就是古人的智慧、道德的精华,谁说道德不能当饭吃?切莫轻视道光德能的力量,那是一个和谐的能量场,如果这能量场足够庞大,足可以改天换日、净化世界、扭转乾坤!

篇7:发扬传统文化国旗下讲话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都去哪了》

最近一首《小苹果》在网络上爆火起来,被奉为神曲,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个旋律,倍受广场舞大妈们的青睐。可是大家仔细地听就会发现,这首歌不仅歌词简单、旋律也很平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呢?我必须很遗憾地说:“是因为当今多元的文化潮流淹没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化如皇冠上的钻石,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还是汉魏名家的传经事业;无论是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还是陈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诗人屈原的忧患独叹,还是樵夫慧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从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到草书;还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无一不洋溢着真善美的乡土芬芳、平民情怀和人伦大爱,无一不体现出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荡交融、相互辉耀,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可是到了现代,这么灿烂的文化却在我们手中一点一点模糊、埋没,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我们的近邻——韩国,一个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小国,却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从“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是,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当我们很多人都在责怪韩国人的剽窃行为时,是否能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韩国正在大规模的抢占中国文化,而我们还在风风火火地听着韩歌追着韩剧穿着韩服。看到这,或许我们就不会奇怪韩国的申遗成功了。

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捷,而那些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文化却渐渐地被我们有意无意的淡忘。对西方经验的学习,对传统意识的批判 ,意气风发的营造了我们的时代感觉与世界精神,它同时也疾风迅雨般地冲刷着中国倍受误解的传统文明,削弱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和历史根源,电视、电影和一般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是造就了一个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

不要怪韩国抢占我们的传统文化,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文化弄丢了。相反,我们应该学习韩国重视传统文化,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我并不是反对像“小苹果”一样的快餐文化,只是在吸收这些文化时,要注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像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写到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让更多的国人重视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还会离我们渐行渐远吗?

我们需要稍稍停下脚步,带着那些应该永远被传承的文化,并不断地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若干年后,我们有同学会走入这一伟大的文化殿堂,与先圣先贤并肩论道,弦歌不辍,永世长青的开启着、温暖着、建设着未来无数个世代的中国人心灵。

让那些带着浓厚的民族情结的传统文化走向更远的未来,走向世界。

篇8:缅怀功绩发扬传统奋勇前进

一、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展望党的奋斗目标,满怀豪情地为推进党的事业而不懈努力

9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小船启航,风雨兼程,经受各种风浪考验,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征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党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努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90年的历史和实践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经得起考验的党,是任何艰难险阻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存在问题、在创新中不断前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谱写改革开放和强国富民的新篇章。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描绘了到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各行各业按照党描绘的宏伟蓝图,鼓足干劲、聚精会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省扶贫和移民事业也与各行各业一样,在加快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践中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活力。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省贫困地区和库区、移民安置区在党的领导下,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等各种艰难险阻,民生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党的扶贫和移民惠民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得惠受益;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力助贫困农户、移民家庭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显著加强;社会组织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不断加强,贫困农村和库区、移民安置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改进,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贫困地区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缅怀党的光辉历程,我们倍受鼓舞;展望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充满信心。当前,我们刚刚进入“十二五”时期,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已经扬帆启航,党的各项事业踏上新的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目标任务,全办同志要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积极适应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更好顺应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着眼促进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全局,进一步增强推进扶贫和移民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满怀豪情地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不懈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二、坚定党的信念,

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充分表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始终不渝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核心执政理念,着眼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办同志要胸怀新时期党的奋斗目标,立足推进扶贫和移民事业,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新的精神动力,以实现“十二五”扶贫和移民工作良好开局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我办机关党的建设。全办党员要把身份亮出来、把承诺的事情做起来,全办同志要把精神鼓起来、把承担的工作做好来,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具体来讲,要把思想和行动落实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不竭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柱。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用坚定理想信念谱写的忠诚史。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横眉冷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出了“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豪言壮语,展示的是共产党人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喊出了“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诠释了共产党人“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坚贞不屈。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由一个革命党发展壮大成为在中国掌政60多年的执政大党。时代变了、形势变了、任务变了,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没变。时代先锋杨善洲60年如一日坚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在于他践行共产党人的理念信念从未发生动摇;道德模范郭明义坚持30年传承雷锋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在人生道路上播撒爱的阳光的强大支撑。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把对党的忠诚化作了执着追求,用毕生精力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的壮丽凯歌。我们扶贫和移民工作者是新时期党的惠民政策的实践者、民生工程的施工队,在投身科学发展、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要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坚持以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的利益为重,立足本职做好每项具体工作,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牢记使命、勇挑重担,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践行党的宗旨的实际行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谱写帮助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篇章。

二是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忘。艰苦奋斗是优良党风的生动体现,优良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我们党的历史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井冈山斗争中,“红米饭、南瓜汤”、“朱德的扁担”等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了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同样必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江西情况看,目前我省经济仍欠发达,加快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特别是贫困农村和库区,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还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扶贫和移民工作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因此,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扶贫和移民事业,不能忘记党的艰苦奋斗传统,而要坚持与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同呼吸、心连心、共甘苦,大兴艰苦奋斗和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在帮助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进程中树立扶贫和移民干部的良好形象,以我们的良好形象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贫困地区和库区的科学发展,更好地造福于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不能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和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江西这块红色土地上,曾广为传唱着“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歌,是当年苏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好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靠着群众路线这样一个法宝,党建立起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起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始终把牢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到我们扶贫和移民干部的工作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民生为重、富民为先,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尽快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能改。实事求是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党的历史上无数次经验教训都雄辩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偏离了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今天,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具体、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于江西省来说,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开发建设和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绿色崛起的具体“路线图”,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对于扶贫和移民事业来讲,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立足我省实际,突出江西特色,把推进扶贫和移民事业与加强老区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认真落实扶贫和移民工作各项惠民政策,构筑推进贫困地区和库区、移民安置区加快发展的支撑体系,因地制宜打造扶贫和移民工作结构调整、发展转型的有效模式,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社会管理,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快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步伐,以扶贫和移民工作实效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五是敢闯新路的斗志不能弱。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光辉历程,是与时俱进、敢闯新路的90年,这既是党创造历史伟业的奥秘所在,也是党迎接挑战、面向未来的不竭动力。90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扶贫和移民工作是新时期党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面对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更好满足贫困群众、水库移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敢闯新路的斗志丝毫不能削弱。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就是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创造性的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的新机制,不断打造切合贫困地区和库区、移民安置区加快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开辟扶持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三、

坚持只争朝夕,奋力真抓实干,以纪念和庆祝建党90周年推动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至关重要。以今天我们纪念党的90华诞为标志,今年时间已经过半。各处室(中心)和全办同志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照今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明确的任务,对上半年工作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检查工作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以纪念和庆祝建党90周年为新的动力,全面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年底全面完成当年工作任务。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要认真抓好今年中央10号文件的学习贯彻。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从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对象范围、工作格局和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确定了我国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的纲领,并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扶贫开发作出了新的形势判断,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阐述了制定实施《扶贫开发纲要》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领会和迅速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核心任务,我办已就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的学习贯彻专门印发通知作出部署,并向省政府呈报了抓好贯彻落实的意见,全办同志要紧密联系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和思考。抓好中央10号文件的学习贯彻,重点是要抓紧起草制定我省的实施办法。该项工作今年《工作要点》已明确落实了责任,近日办党组又专门研究了抓好落实的措施,要抓紧工作进度,确保8月底前完成我省实施办法的起草并报省政府办公厅,经协调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取得一致后,于9月中下旬提请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审定颁发,确保于10月1日前按时上报国家。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的要求,认真抓好我省贯彻实施《扶贫开发纲要》的培训宣传工作。

二是要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规划。根据中央10号文件,新阶段扶贫开发将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中央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我省罗霄山区已被划入中央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有关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规划工作,国家正在深入研究,即将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密切关注有关动态并认真做好制定规划的相关准备工作,待我省划入罗霄山区特困片区的县市确定后,即刻按照国家的要求和5月份国务院扶贫办在我省罗霄山区召开高级研修班的有关精神,以县为基础抓紧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

三是要抓紧完成召开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和社会帮扶总结表彰动员大会。该项工作,目前省委组织部和我办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务必抓住当前贯彻中央10号文件的有利时机,尽快落实召开,进一步形成全省上下关心支持扶贫事业的良好氛围,为加强全省未来十年扶贫开发打好基础。

四是要确保全面落实今年省政府部署的民生工程任务。包括全面抓好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5万人移民扶贫搬迁、3.3万人“雨露计划”培训三项民生工程任务。还有,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要抓紧工作落实进度,这是今年我办服从大局接受的一项新的重要民生工程任务,务必开好头、起好步,坚决完成省政府今年部署的任务,为明年基本完成该项任务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五是要开好全省移民示范村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该项工作的准备也已就绪,这个月要完成召开,认真总结一下经验,分析一些问题,让各地相互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以利共同把我省的移民示范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六是要认真抓好峡江水利枢纽移民安置工作。重点是根据移民安置的有关规定和政策,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要求,协调指导地方政府规范做好工程搬迁安置23447人、生产安置18496人,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抓紧移民安置工作调研,做好明年移民安置立法的相关基础工作。

七是要全面解决自主迁赣三峡移民安置的遗留问题。该项工作国务院三峡办高度重视,我办也与相关市县签订了责任书,务必严格兑现,限时解决,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同时,要抓紧做好三峡移民解困资金和新增土地补偿资金的有关落实工作。

八是要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重点是做好水库移民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的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最近省委召开的做好重复访工作会议精神。有关处室要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认真受理移民诉求,并注意讲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确保影响稳定的问题化解和消除在萌芽状态。

九是要全面掌握和及时上报我省受灾情况。今年我省相继遭受较重旱涝灾情,有关处室要全面掌握贫困地区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灾情,形成灾情报告上报国家,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抗灾救灾给予支持。

扶贫和移民事业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实践,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全办同志要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以缅怀党的丰功伟绩、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振奋精神,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中积极创先争优,始终保持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心怀对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的深厚感情,从而以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篇9:不断发扬爱心文化

一、塑造凝聚奉献的企业形象

在各级工商联的大平台上,我们作为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代表,积极加入,联合其他有影响力的企业一起为稳定社会、凝聚群众谋划、出力。公司采取党工团联动,对内,党委以“让每个员工都过上好日子,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为目标,积极为员工争取各项福利,尽力为职工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用具体实在的行动使职工感受到晨讯大家庭的温暖。比如,为了缓解员工购房和租房的压力,最近党委向公司提出了增加员工补充公积金的建议,同时,积极与园区党委沟通解决人才廉租房的问题。比如,为帮助遭受天灾人祸的职工家庭度过暂时困难,创设“晨兴人”慈善基金,2006年-2012年共资助款400余万元,受益员工计125人次;对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比如,针对困难居民,专门出资帮助社区贫困居民,送世博门票到社区困难居民手里,让他们都可以开心体验世博;针对残障儿童,在公司内举行慈善义卖,将残障孩子们的世博手工工艺品在公司大堂现场义卖,凸现公司爱心和慈善文化;针对困难学生,专门结对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资助其生活,现已结对社区4名学生,并计划资助他们直到完成学业。

二、运用“晨兴慈善基金”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

作为工商联的会员企业,及副主席职务,应当主动树立全局观念,增强“企业回馈社会的意识”,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主动接受区域幅射,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2001年,集团创始人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下设“晨兴慈善基金会”,每年捐款,仅通过慈善基金会的捐款,目前累计已经超过1.1亿人民币,用于助学、扶贫、救灾和公益。在这种爱心的感召下,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集团在江西援建36所希望小学,在公司内先后发起“旭日工程”、“世博志愿者活动”、“抗击非典”、“汶川、玉树赈灾”等各种献爱心活动,并涌现出无数感人的事迹和爱的故事。

在充分发挥“晨兴慈善基金”的公益扶助、扶贫功能的同时,也树立了企业积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如,2010年参加“奉献世博、清洁家园”市容保洁及交通保畅活动,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晨讯集团主动到社区报到认领世博相关任务,并对企业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我们想到了战高温的世博志愿者,主动筹措价值46万元的防暑降温用品,送到社区万名志愿者手中;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与驻区武警官兵欢聚一堂,向武警官兵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送去2万元的慰问金,共叙军民鱼水情;今年公司主动拿出20万元用于市工商联的双拥公墓基金的成立。

在社会慈善活动中,党员积极参与,拓宽了公司党员走进社会、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增进了党员与群众的感情;不定期的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到社会上设摊,为群众免费维修手机、U盘、电脑等公益活动,在企业爱心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三、开展长宁困难群体关爱行动营造社区关爱互助氛围

积极响应建设长宁区的“困难群体关爱行动”、在“百企帮百家”的基础上,参与“千企帮千家”活动,为社区特困群众送上温暖。如发起“绿色在行动”、“慈善一日捐”、“助学”等活动。

连续多年,一直组织员工坚持看望新泾镇敬老院的老人,新年时慰问天山街道困难家庭,与“绿园五村”的两户困难家庭结对,每年送去1—2次的慰问金,还定期到华松居委对一户患尿毒症的困难老人家庭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住院时送去慰问金,过年时送去年货等。活动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响应,涌现出了一批感人事迹,如,我们一名员工在真心社区遇到一位手动脉被殴打致断的老年人,在伤者意识模糊,血流不断,没人敢帮助的情况下,将伤者送到长中心医院,垫付医药费并通知家属。直至1个月后,伤者家属到公司感谢并送来锦旗时,公司才知道这名员工的见义勇为事迹。“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困送温暖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员工受到教育,从一系列的关爱活动中,既增强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也推动了企业的爱心文化建设。

在各级工商联、商会这一平台上,晨讯科技既接受了幅射、服务,同时也在竭尽所能地提供集团的各类资源,主动为其他会员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虽然,良好的开端是取得成功的一半,但是,我们也深感,企业责任之重大,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巩固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积极回报社会。

篇10: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感恩精神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即将一起迎来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节,人们都会祭祀先祖,缅怀先辈。

此时此刻,当我们聚集在鲜艳的国旗下,是否想到:这面代表着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洒尽热血、献出生命染红的呢?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万千!烈士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甘洒一腔热血。从秋瑾,到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我们缅怀先烈,并不仅仅是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叹,更是被他们那伟大的生命价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不愧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不愧为新中国永远矗立的丰碑!

上一篇:旧县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正面反面典型案例下一篇:不清楚简历制作要点的应届生超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