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优秀作文:感受七月

2024-05-12

中学生优秀作文:感受七月(精选6篇)

篇1:中学生优秀作文:感受七月

谈谈我这次七月考试的情况和感受

这回七月份考试我一共报了五科,商业伦理导论,战略管理教程,国际商务管理学,国际市场营销(二),最后还包括专科一门高数(一)

我从五一开始复习直到这次考试前夕,起早贪黑,披星带月坚持了这么久,本想打算这回玩把大

的,做一位天津史上最强自考生可是直到今天下午全部考完,自我估计了一下,喜优参半

商业伦理导论-简答,案例答的一般……总体感觉凑合中带点不安

战略管理教程-名词解释是全答出来了,不过由于第一次参加商务管理考试,不知道评卷标准

和给分方式,所以不敢保证能全拿分,简答前两道还凑合,其它一般……

总体感觉还行

国际商务管理学-选择题,名词解释,论述题还行,简答和案例能不能拿些分就是关键了

总体感觉要稍好些在考前总感觉这门课不容易考,因为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国际市场营销(二)-这科也是我本科中考的最烂的一科,除非上天掉下来了陷饼砸在我头上

专科的高数一,就不用多说了,白忙活了四个多月的准备(偶数学底子差)一泄千里了

唉。一年又一年……

商务管理和金融管理版网友 montreal123

商业伦理导论的多选和论述还行,简答就有2 道答串了,一道编的,另外2 道答对了,案例出的不好,现在听天由命了战略管理是答的和伦理差不多,选择还可以,论述把要点写上了,里面的内容自己遍的,简答挺偏的,好象不是大纲上的重点,而且分值还不小,是6 分一道,战略考的最不好,一样听天由命吧,国际商务管理学还可以,基本是按大纲出的题。

商务管理和金融管理版网友 sunwind333

商业伦理导论,战略管理教程,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我考了3 门。

主观题目太多了。选者题目出的还可以。

整个试卷偏向考书的.上部分。下半部分很少出到。

对重点内容出的比较少。出的都是角落。

还有分析题目模式出的不好。

总体来说比其他自考出的要难点。

最后我说说,那个什么模拟试卷和真考。出题思路简直是2 个方向。

不过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是有用的,。

不过考的人少,估计通过率会很高。我们这里全市只有我们2 个人考。

.COM社区・杰出本色

篇2: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体验的指导

一、唤起学生感受体验

这是学生进行感受体验的准备和铺垫阶段。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在感受体验中的主体地位, 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 建构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感受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的。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为唤起学生的感受体验创造条件, 营造感受体验的氛围。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时,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组环境遭到破坏的画面, 让学生感同身受, 沉浸到环境污染的氛围中去。也可以通过读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文章将学生引入到现实的环境污染中去。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励鼓动渲染、设计模拟情境、调控活动难度、变换组织形式、精心选择内容等方式唤起学生进入感受体验的情绪状态。感受体验时, 学生还必须全身心投入, 完全地进入角色。教师可以为学生排除干扰, 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 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刺激感的技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事物, 促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情绪, 这种情绪激荡着学生内心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推动学生主动完全地进入体验的境界。

二、指导学生感受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 学生进入了感受体验阶段时, 确实有一些感受体验, 但总感到感受得不深刻, 体验得不丰富, 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还是比较干瘪, 其实, 这是学生在体验时缺乏指导的缘故。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一些具体指导。

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去感受体验。如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增加体验的强度与深度, 使体验事半功倍。例如, 在指导学生感受体验环境污染时, 可用两组图片, 一组是环境惨遭破坏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 一组是环境未被破坏非常优美的图片, 让学生在明显的不同对象中去对照比较, 体验的效果一定会非常好;教师还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情感体验自然也不同。在学生体验过程中, 教师要调动学生去联想和想象, 体验会更深刻, 表达的欲望会更强烈。如在活动中, 除了要求学生感受体验眼前的景、事、物等, 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去再现生活中与此相关的或相反的其他生活图景, 增强体验的深度, 获得更为丰富的习作素材。

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体验形式去感受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等不同的体验形式去体验感悟。如在一次演讲活动中, 学生通过认知体验观察到演讲者的外貌特征、稿件的质量优劣等, 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对演讲者的满意度、此次活动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 通过审美体验感受到演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等。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体验不只是一种感官完成的事情, 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 体验才会丰富多彩, 体会才会全面深刻。

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渠道去感受体验。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可在平时的训练中, 指导学生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紧密相联的事物, 让学生去感受体验, 如将家中长得较好的—盆花带到学校, 让学生观察, 引导他们看、闻、摸、想。这样学生写的都是真实的所见所感, 所写的习作也就会生动形象。也可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去揣摩词句, 体验文学中的美。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词语, 用得很传神, 课文中也有很多精美的语句, 读后令人赏心悦目, 引入深思, 发人深省。在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揣摩这些词语, 感受这些句子, 去感受体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人情美等, 还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去感受体验大自然等。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学生平常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体验,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不妨再从他人的角度去体验, 这样学生多角度的体验, 习作素材就会很丰富, 学生在表达时就会有丰富的写作内容;另外, 学生可以感受体验眼前的事物, 也可以换个角度, 感受体验活动!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验活动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感受。

篇3:小留学生逃避“黑色七月”?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留学需求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目前我国的留学生有两大主流:一种是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究生的;另一种是中学阶段出国读书的。前者多数由自己做主,后者主要由家长做主。后者被称为“小留学生现象”。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留学这一现象越来越明确地带起一股新的消费潮流,无论家庭有无殷实经济基础,不少家长都要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出去。据统计,现在我国出国留学的总人数中,中小学生已经超过了50%。这些小留学生主要的去向是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及亚洲的新加坡、日本等地。据有关人士介绍,每年到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中学生最多。这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对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没有英语方面的要求,而英国的学校宣传做得比较好。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留学生去留学?到国外留学是否比在国内念书更有价值?家长、学生是这么说的:

家长:高考、就业、经济成为三大原因

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在高中的三年间,有的甚至是初中开始,心中就总压着“高考”这块“石头”。国内这种“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使得出国留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折衷策略。如果把孩子送出国读书,依靠在国内扎实的基础,在国外考个一般大学不成问题,而且“有个‘洋文凭’,总比国内的普通文凭要强”。

“坦白说,我把孩子送出去的主要原因是高考竞争太激烈了。”一位母亲说。自从女儿上高中后,这位母亲便一直密切关注近几年的高考信息。前两年大学扩招之后,高校录取率虽然高了,但考生的志愿却越来越向少数名校集中,一些人非重点大学不读,使招生录取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致高分生也不一定能读上理想的学校。今年考生的数量又有所增多,再加上去年的为数不少的复读生加入战团,要想考个好大学更加不容易。“与其让孩子削尖脑袋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不如想办法让他到国外去接受大学教育,况且现在的国际化教育市场是开放的。”

另一正计划安排孩子往德国留学的母亲也说:“现在大学年年扩招,毕业生一年更比一年多,就业也越来越不容易。本来就有送孩子出国读研究生的打算,现在看看国内大学招生和就业形势,不如本科阶段就把孩子送出国,让他们早一些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将来继续深造的条件会更好,对就业也有利。”

还有的家长总怕“亏”了孩子。这些主要是以老三届为代表的家长们,他们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青春时代的未了心愿,只不过表现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而已。所以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花点钱投资教育他们是舍得的。既然出国留学“一举多得”,家长“何乐不为”?

学生:高考难、要发展

对于中学生留学,他们几乎都需要通过留学中介来办理。现在在北京就读高三的一个同学说:“我的同学中,初三的时候就有人去留学了。而且当时我们那个班几乎走了一半。”“大家主要还是想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现在的高考,由于体制的制约,只能是按照他的步骤去走,而据已经去国外的同学说,国外的学习比较轻松,有时间去学习一些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

同样是高三的学生,另一个同学说:“虽然我也是从初三就有了留学的想法,但是如果能够上一个好的高中,我肯定不会去留学。如果我家里没有这个能力让我留学,我也会拼了命的去参加高考。”“既然家里能给我安排另外一条路,我为什么非要去闯‘独木桥’呢?”“不过我觉得要是国内的大学要是像国外那样能宽进严出就好了,因为现在高考特别难,而且不能促进我们的学习,大家都是为了高考而高考。”

就读于另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也说:“在我们班里,打算放弃今年高考、出国去留学的同学不下10人,有的早在高二时便悄悄制定了留学计划,出国手续已办得差不多了;也有人不惜在高考前夕放弃“冲刺”,临时决定出国;而一些目前打算高考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也正在观望之中,一旦情况“不妙”,就可能安排孩子出国读书。”

然而据有关统计显示,家长们花费“巨资”,孩子们却大多进的是国外二三流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许多家长对把孩子办出国还是趋之若鹜呢?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跟国内的高考有关,我们不禁要问:高考怎么了?

高考应该怎样考

对于高考,吉林大学新闻系的刘畅是这样认为:的由于高考在每年7月举行,人们习惯于把高考称为“黑色七月”。这种比喻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考的重要性与残酷性,也说明了它对青年人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自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起,这种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选拔人才上大学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高考制度的恢复,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我国奠定了较为雄厚的人才基础。据统计,恢复高考后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已有1000多万名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和60多万名毕业研究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实事求是地说,高考制度功不可没。

高考需要改革

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各行各业都在持续地、渐进地改革,许多旧的理念、旧的制度都在改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恢复多年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大多数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轻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追求升学率为办学目的。为此,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如违背大纲要求,只顾考试课程,忽视德育和体育,频繁进行应试训练,模拟升学考试,强制学生假日补课,毕业班疲于奔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出现了高分低能的趋势。

除此之外,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弊端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考定终身”。这是现行高考制度的最大弊端。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每年高考却只有一次,一次考试定终身,而且每次考试成绩仅限当年有效。综观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一年至少可以考两次,一次的成绩至少两年有效。许多国家还由各省、州、市分别自主考试,或者由各个大学自主考试,且相互错开考试时间。这样就为考生提供了多次考试的机会,一个学生只要学得好,就一定有机会考试,有机会入学。

二是考试形式单一。由于全国统一考试,每年都有数百万考生参加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选择的考试方式只有笔试和口试,面试基本无法进行。事实上,面试对于人才的选拔十分重要。笔试侧重于考察学生的书本知识,口试和面试则侧重于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与高考只限于笔试是紧密相关的。“重知识,轻能力”的考试内容将中小学教育引向了“应试教育”的轨道,许多学生成了“高分低能”的人。

三是录取模式缺乏公正性。我国现行的高考录取模式,是以省市区为单位进行的。以考生志愿为基础,以总分为标准,进行分批录取。全国统一内容的考试,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评分标准,录取工作却以省市区为单位进行,这客观上造成了各个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相同,有的还差别很大,这使得本应公平的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户籍所在地。这种录取分数线的不公平,实际上造成了考生人格上的不平等,并由此引起人们对整个高考制度公正性的怀疑。

四是各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不高。集权过多,统得过死,严重束缚了地方学校教育改革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校特长。培养和选拔出来的多属“应试型”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高等院校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它们有权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特色的录取标准。而目前的全国高考都是用统一的试题,统一的打分标准去衡量各不相同的学生,用全国统一的标准代替各个高校不同的标准,这不仅无法照顾和满足各高校对生源的特别要求,也无法考察和发现不同考生的真实才能和发展潜质。在这样统一考试模式的引导下,我们的中小学校失去了特色,我们的中小学生失去了个性,继而是我们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中规中矩”的贯彻者,而不是创造者。所以,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多数不满意的人无可奈何,少数有能力的家庭就让自己的孩子背井离乡去“插洋队”——留学。

高考正在改革

针对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国家近年来作了一些改革:

在考试制度方面,注意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育大纲,但不拘泥于教育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把以知识考察转化为能力考察;转变传统的封闭的科学观念,在考察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分不同阶段出现了“能力型考题”,提供含听力的外语试卷,把听力记入总分。

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推行3+X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是每个学生必考的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数学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等学校依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填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

在考试形式方面,在现行一次性全国统一考试暂时不变的基础上,探索一年两次的考试方案。在北京等地进行了春季招生考试的改革。这样的改革给予在统一高考中因为志愿填写不当的考生另一个机会,但是这样的方案还不完善,入学期限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更多的学校在这个方案中不参与招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在录取方式方面,重点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2001年基本建立网上录取系统。

高考还需深入改革

上述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只是局部的,还不是深层次的。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说,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仅仅是整个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部分,新的高考制度的确立,还有赖于新的大众化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确立与完善,而建立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已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所谓大众化高等教育,是相对于精英式高等教育而言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已不再是社会部分领域和少数部门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是面向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教育需求,培养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为社会所欢迎、所需要的人才。过去,围绕全国统一高考是与非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统考是否导致应试教育这一问题上,其实,从发展的眼光看,现行的全国统一高考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束缚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应首先对现行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探索一套宽严结合、统分结合、开放灵活、形式多样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根据这一基本思路,笔者认为,可以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逐步推进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

一是对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在打破全国统考模式的情况下,继续强调重点院校招生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竞争的原则,确保这类院校新生选拔录取质量,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不降低质量标准。对这类院校的招生考试,国家可继续统起来,要管紧、管严、管好。对于其他面向大众为主的高校,则可以由地方自行掌握,允许采取一些较为灵活、宽松的招生考试方法。

二是允许部分院校学生免试入学。如职业院校和一些办在地、市的普通专科学校,就可以让学生免试入学。这类学校应进一步拓宽专业和学科设置,降低入学门槛,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教学形式和运行机制,满足社会多方面的教育需求,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三是允许高校对特殊对象采取特殊的招生考试办法。这里主要是就超过大学学龄的人而言的,应对他们采取一些特殊的招生考试办法,如采取通过资格审查加学分制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照顾特殊的教育需求。

总体上看,改革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当然需要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的配套实施,但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问题是一个关键。那些对破除统一招生考试后担心高校招生考试将失去其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容易滋生、助长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并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这种担心当然不无道理,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看到它存在的弊端而又放弃对它的改革。应该看到,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后,高校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人才市场机制是促进高等学校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和保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担心改革的措施不完善而固守旧的统一高考制度,而应该主动地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大胆进行新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尝试,并通过这种改革去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最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选拔人才的体制。

为了留住小留学生,我们……

据说,仅在2002年,就有3.5万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认为无法适应,也不敢面对中国高考制度的小留学生,而这3.5万人,一年就要在英国花去几十亿人民币;为此,英国政府已决定向中国人大开教育之门,在其已经产业化的教育领域让中国人投入更多的钱。同时,我们中国的教育能不能走产业化的道路?中国能不能让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在政府设立的标准指导下办更多的大学?中国能不能使我们的教材和课程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与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真正有能力而社会又急需的人才?也许这个道路还很漫长。

篇4:让学生在评改作文中感受快乐

我经过十多年的摸索, 觉得要改变学生作文的“被修改”, 让学生主动参与修改, 改变过去“少、慢、差、费”的做法, 打破常规, 走改革之路, 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改革的依据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 即“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这一观点的提出, 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不但课堂教学如此, 就是在写作及其批改活动中, 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批全改, 然后讲评总结,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我现在采取集体评改和学生互改相结合的作文批改方式, 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 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现在我们实行的“自主学习”和“杜郎口”模式, 我认为自己的作文教学急需改革。

二.具体操作

第一步, 教师初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要教两个班, 一次要评改约120本作文。由于学生年龄相当, 社会活动面相似, 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别, 因而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 作文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比较多, 语文教师每次辛辛苦苦地一本本圈点、批改、写评语, 到最后发现评语几乎雷同, 绞尽脑汁也难写出1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个评语。有鉴于此, 我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 每次只需详批一组, 有时间也可详批两组, 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 这样, 下一步集体评改, 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第二步, 集体评改: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前准备:从初阅的两个班作文中共抽出好中差各3本。同时, 确定此次作文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 将范文及评比标准一并打印, 上课时发给学生。根据佛山中考语文作文的评分标准, 指导学生评改。

评改分四个等级:

A级 (90分以上) :立意新颖、深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流畅;书写美观, 用字、标点、格式正确。

B级 (75-89分) :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清楚;语句通顺;字体端正;用字、标点、格式正确。

C级 (60-75分) :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字迹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合计不超过四处。

D级 (60分以下) :中心不明确;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 字迹潦草, 用字、标点错误较多。

说明:这个标准具有广泛性, 每次评改都可以采用, 如果具体作文有具体要求, 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另外, 在每个等级中再分上、中、下三等, 如A级可分A+ (90分以上) 、A (85-89分) 、A- (80-84分) , 这样可以给学生作文以准确的定位。

过程:将范文按差———中———好的顺序, 依次由同学们来讨论, 让学生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及原因。比如, 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物, 题目自拟。有一个同学写了《我的哥哥》, 大体内容是:我哥哥大我四岁, 他很关心我。因为我自幼胆小, 所以常受同龄人欺负, 每当这时, 哥哥总是及时出现, 帮我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了。

这位同学在文章中写了哥哥三次帮他打人的事情, 还具体描写了哥哥打人的神情和动作。评定此文, 有的同学给打了B级, 认为他写出了哥哥对弟弟的关心、爱护, 而且所选材料也能突出中心;有的同学立刻反对, 认为最多得C级, 因为哥哥关心弟弟是对的, 但不能打人, 而且对哥哥打人的动作、神情的描写非常可笑, 没能起到生动感人的作用。显然后一部分同学的评价是对的, 我表示赞同, 并说明赞同的理由:实际上这位同学犯了选材和立意不当的毛病, 哥哥关心弟弟, 可选材料很多, 可这位同学偏偏选择哥哥帮弟弟打人的材料, 这样写, 不但不能写出哥哥的可爱可敬, 反而使笔下的哥哥成为一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可憎人物, 假如社会上人人如此, 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点拨, 学生领悟到:写文章要考虑全局, 选材、立意、布局、谋篇, 缺一不可, 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 都会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由于受模式化训练和“主题先行”观念的不良影响, 一些学生认识问题比较僵化。例如, 一次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记叙一些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写事的题目“心愿”, 有个同学的作文内容是这样的:在家庭的两次聚餐中, 他两次听到爸爸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发出的感慨, 这辈子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 就是没有品尝过鱼子酱。望着爸爸因操劳而日见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 他下定决心, 现在一定好好学习, 将来争取到俄罗斯留学, 为爸爸买回原汁原味的鱼子酱, 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读完此文, 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给C级, 因为这个同学写的爸爸一点也不伟大, 那么嘴馋, 只认得吃。我建议同学按作文要求和评比标准全面评价, 广泛讨论。这时有同学认为应得B级, 因为文章能以“爸爸想吃鱼子酱”为线索, 将材料贯穿起来, 他的构思很独特, 而且心理活动描写得很好。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 我进一步引导说:“其实作者笔下的爸爸为工作奔波, 为‘我’操劳, 这含蓄地写出了爸爸的奉献精神和爱心。然而爸爸毕竟是平凡的人, 当然也有平凡人的想法。大家试想, 我们的父母亲永远是完美无缺的吗?显然不是。所以, 我觉得这个同学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这正是他立意的可贵之处, 应给他的作文B+级。”讨论到这里同学们也感到:写文章应该贴近生活, 不能用固定的框框去诠释生活, 同时还要选择好的表现技巧。

另外, 中等水平文章重点议, 因为此类文章有代表性, 它有中心, 结构也清楚, 语句也通顺, 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它的等级。教师允许学生对此类文章有等级争议, 问题越辩越明, 在争论中, 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周密, 认识问题的能力也会加强。并适时引导学生认清此类文章之所以不能得高分, 是因为虽有中心, 但不够新颖、深刻;语句虽然通顺, 但不够生动, 表现力不强。如果是材料作文, 就要引导学生看它是否结合原材料, 是否联系现实等等。然后在前两类文章品评的基础上, 推出好文章, 有了前面的比较、鉴别、争论, 大家会深刻感到好文章确实在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确实令人赏心悦目。至此, 文章的好与差的尺度, 同学们基本心中有数了;自己文章的优劣得失也基本有了判定。

点拨:在课堂尾声时, 对同学们的评级要充分肯定, 老师的鼓励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步, 课后互批:集体评改后, 大家情绪高涨, 教师应该趁热打铁, 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 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 依据六篇范文的品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 并认真修改, 还要写出眉批和总评, 评出具体等级, 最后签上评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 等级最合乎实际, 因而, 态度十分认真, 批阅格外仔细。由此, 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

第四步, 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 教师再认真检查, 看同学们的评定是否合乎客观实际, 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 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 找其面谈, 指出问题所在。这种互评互改, 教师初期检查一定要全面而仔细, 并针对问题逐一面谈。待训练成型后, 可减到每班抽查四分之一。以上四步, 基本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

三.效果反馈

1.集体评改和学生互改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 使他们少做很多重复的无效劳动。

2.大大的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来, 两个班的作文, 教师最快也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反馈下去, 如有其他工作稍一耽搁, 就只能两个星期才能草草批完。这么长时间才批改完的作文, 学生早已没有了新鲜感, 更无修改的兴趣了。学生作文的长处得不到肯定, 文中的错误、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 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用集体评改方法, 一周内即将作文反馈给学生, 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 兴趣也高。

3.经过长期训练, 学生在品评他人文章时, 基本能比较全面地说出一篇文章的优劣, 相应地评出等级, 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比如, 有时学校统考后讲评, 我故意将范文的分数删去, 然后让大家给范文打分, 有许多同学打的分数几乎与教师一致。

4.由于经常训练, 学生对于各类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 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数, 写文章时在选材、立意、表达方面的偏差明显减少了。

5.更重要的是, 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 学生积极参与, 对于同一篇文章, 前前后后意见交锋, 激烈争辩,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撞击, 激发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 在讨论中, 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不同等次文章的品评、比较中, 思维品质更加周密, 鉴赏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篇5:让学生写出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一、深入生活实际, 积累写作材料

许多学生怕写作文, 甚至谈“文”色变, 他们觉得写作文就像喝汤药太苦、太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够丰富, 再加上平时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遇到事情不去积极思考, 许多有新意的作文素材都白白地浪费了。要使学生想写作文, 乐写作文, 就要让学生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可写的内容随时记录, 时间长了积累的写作素材自然也就丰富了, 有了写作素材何愁无物可写、无话可说呢?另外, 教师的指导要细致。如观察事物就要让学生调动各个感官, 对事物有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观察越细致越好。如, 观察一只蝴蝶可先从蝴蝶的颜色、结构特征观察, 再看它的动作姿态等。然后再有目的地观察, 是重点描写蝴蝶的外表还是描写它的动作要心中有数。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扩大阅读量, 丰厚文化底蕴

常言说得好:“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就强调了读和写的关系。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 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另外, 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指导到位, 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因材施教,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读有所得。除了大量阅读, 丰厚学生文化底蕴的方法多种多样。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 多种渠道学语文。如, 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收看电视节目, 听新闻广播, 让学生大量地接收信息, 丰厚文化底蕴, 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真正做到“开卷有益”。当然大量接收新思想、新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 而是有目的筛选、消化。 (2) 读书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是同学间的共同探讨, 也可以是为了一个阅读主题进行分工合作, 最后大家共同达到阅读目标。 (3) 注重阅读评价。在学生阅读完教师规定的书目后,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真诚地交流, 愉快地分享读书所得。

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一大法宝。学生在完成大量的阅读书目后,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把阅读、写作结合起来, 要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仿写, 可以摘抄, 可以写读后感……方法灵活多样, 长期坚持, 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激发写作兴趣, 打开学生思路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

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例如, 练习写一次拔河比赛, 先让学生尽情地去拔河, 然后让他们回忆拔河的过程, 把拔河时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甚至是拉拉队的表现等记下来, 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重点来写。又如, 要练习写一种动物或植物, 就先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猜谜语或讲小故事,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也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好的作文来。再如, 教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介绍一个地方, 学生初听起来感到无从着手,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家开始写。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位老师要来我们班代课, 可他对许多同学的家庭情况不太了解, 他想去你们家家访, 可又不知你们的家在哪里?你来写一篇作文告诉他你家的位置以及从学校出发的行走路线吧, 谁写得最清楚, 老师就最先到达谁家。”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开始愉快地作文, 而且作文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正印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说法。

巧妙地帮学生打开思路。例如, 让学生写童年“趣事”, 教师可以先说说自己童年发生的引人发笑、妙趣横生的事情, 引导学生打开自己记忆的闸门, 回顾生活中那些记忆深刻的趣事。学生往往争先恐后地叙说自己的趣事。之后教师见时机已成熟, 让学生趁着兴奋劲写出来, 学生自然是信手拈来, 不再觉得写作文苦了。再如, 让学生写“第一次___,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学生可写的东西很多。教师可以叙述自己第一次做饭时手忙脚乱以及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情,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帮助学生开阔思路, 让学生想到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洗衣服, 第一次叠被子, 第一次独自在家, 第一次溜冰, 第一次骑自行车……通过讨论交流, “第一次”的种种情景又重现在学生面前, 丰厚了他们的情感。最后, 教师再顺势指导一下写作技巧, 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下笔成文”的感觉了。让学生写出有独特感受的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要我们能摸透学生的作文心理, 选择适合他们的写作方法, 就一定能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要求, 让学生写出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这就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独特性, 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独特感受的作文呢?深入生活实际, 积累写作材料;扩大阅读量, 丰厚文化底蕴;激发写作兴趣, 打开学生思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独特感受,积累材料,丰厚底蕴,打开思路

参考文献

篇6:让学生感受成功

尽管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同, 但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教育者要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把他们各自的优势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让学生争着当班干部

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 班干部的培养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竞争意识和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在班干部的培养过程中, 首先, 坚持书面申请制度。“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一份申请, 实际上是一块磨砺学生思想意识的磨刀石。学生写申请的过程, 也是上进的第一步。过去, 学生被动地等我“点将”, 一桩好事却成了部分学生的思想包袱;现在, 我等学生自告奋勇, 压力变成动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其次, 采用民主化的竞争途径。写了申请书的同学中谁最过硬, 同学们心中最有数。只有通过一定途径让他们去竞争, 才能让师生共同挑选合适的班干部。我对每个竞争者都实行量化考核。例如, 把学习成绩、操行等级、胜任票数等方面分项计分, 然后总评。第三, 规定班干部的任期。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 不能连任, 使每个同学机会均等, 英雄有用武之时。第四, 严格要求, 量化考核。对班干部的要求, 就是考核的尺度。考核重在平时, 重在小节。考核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班主任要深入考核;学生干部要认真自我考核;班干部之间要相互考核;还要发动同学和授课教师以及家长考核。例如, 设一个由普通同学组成的班干部监督小组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多层次、既定性又定量地考核, 竞争公平又有一定的激烈程度, 班干部队伍建设就成了推动全班上进的有效杠杆。

二、培养学生健康有益的爱好

青少年是有较强可塑性的, 如果“要我干”某件事, 则可能问题很多:时间紧、负担重、规矩多、要求严;如果一件事是“我要干”的, 那么时间有了, 办法多了, 效果也好了。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使学生有正事可做, 并从中领悟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懂得哪些不应该做, 哪些应该做, 应该怎样去做。

前几年, 我接任一个班, 学生中看黄色书刊的, 打电子游戏机的, 逃学的, 打牌赌博的, 为数不少。我于是指导新一届班干部在班内组建了管报—读报—评报、科技制作、文体、书画、写作5个兴趣小组, 交错地开展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同学, 我还布置了“5·10”系列活动:5个活动系列, 每个系列分学期评出“十佳”同学。这样, 半数以上的同学成了“十佳”, 有的同学还获双项“十佳”、三项“十佳”, 暂时未评上的同学, 下学期还可以争取。健康有益的爱好培养出来了, 不良嗜好消除了, 学习风气浓了, 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可以逐步得到提高。

三、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要使每个同学都成为成功者, 还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既要防止班内出现处处显示优越感的“头面人物”, 又要避免那些抑郁性格或者能力稍弱的同学产生自卑感。我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注重发挥每个同学的潜在能力, 主要做法, 一是以班为单位, 派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比赛, 不应过分考虑名次而把眼光只盯在几个“尖子”人物身上, 尽量让基本够条件的同学都有机会参加锻炼;二是不因某个同学某些方面较差而使其受到歧视, 个性受到压抑。为此, 我按卫生、组织纪律、学习等方面进行设奖, 无论是谁, 哪一项有成绩都能获得班委会的一个笔记本奖励, 使班上90%以上的同学都能拿到奖。

上一篇:探索频道纪录片下一篇:销售人员岗位目标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