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2024-05-04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共12篇)

篇1: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钱丽炯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多项复杂的心智技能的综合。它不仅需要文字的表达能力,写作的技能,更需要写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能力(或称心理能力)。小学作文教学中更要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

写作中的感受力表现为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是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生成的对自然界和谐优美的声音、色彩、景象、人与人的关系、情感的交流等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力是学生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想象、思维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因而也称为心理能力。虽然这感受能力并非因作文而产生,却在习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对作文中的这种感受能力也有了明确的表述:“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阶段内容和小学生写作要求中表明“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写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上述文字明确表示了小学生作文来源是自己的生活,是表述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缺失了生活感受能力,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是大千世界最可贵的东西。它赋予作文活力,它形成了作文的千姿百态。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感受能力需要教师的发现、引导。教师要激活每个学生潜在的智慧,扬出多彩的个性,要让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充满乐趣的一部分。

一、乐当读者,了解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以平等的、真诚的朋友的身份当学生的第一读者,看重学生的每一份写作劳动。当读者要专心致志,从读者的角度批阅作文,从中了解每个学生。当读者要耐得住寂寞,了解每个学生非一朝一夕的工夫。当你读着文字,联系学生的形象,感受文中的叙述,你便进入了一个个学生的世界,你同学生的距离近了,理解学生就有了基础。教师以身教告诉学生,你是世上唯一的“一个”,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你写的东西就像你这个人。教师就是你的忠实的读者,他始终期待着你的作品。在教师以自己的身教营造的氛围中,学生多了一份自尊、自信,多了一份自强、进取。因此,教师要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二、创设台阶,开发创造潜能

命题作文是由课程教材安排,有着内在的作文教学序列。但是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学生的差异性,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它会有困难,会有不适当的地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习作的台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命题,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如可把全命题改为半命题,拓宽写作面;可把一个命题改变为一组命题,供学生选择。教学中可以周记的形式进行写作练习。周记题目自定,可以篇可以段;一周一记时间宽裕,约定俗成可早作准备;表达的自由度大,难度降低,容易成功。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引导学生写随笔。小学生随笔篇幅上可以篇可以段也可以句,形式、内容自定,随感而发,减轻学生因畏难而产生的畏惧、厌倦的心理负担。从命题到无命题到随笔;从篇到段到句;从教材确定题目到学生自定内容,是学生习作台阶的逐格下降,将习作的较高难度转化为不同学生容易跨上的台阶。命题作文、周记、随笔多渠道拓宽习作之路,这样会不会降低作文的标准呢?学生作文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学生习作 的起步过程中不拘一格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想写、敢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的心理能力,它远比千人一面、机械模仿的作文有价值有意义得多。学生的随笔让我们看到孩子的灵性、悟性,他们的认识、理解在生活中提高,在习作中表达,在表达中提升。写作中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在作文中就称为心理能力。为学生创设习作的台阶是教师培养学生作文感受能力的一个途径。让学生有事便写,有情便抒,长短不限,格式不拘,渐渐地作文便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在这种境界,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够激活,每一次作文才是一个创造。

三、评讲引导,展示多采个性

作文评讲是教师作为学生作文引路人的集中体现。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不是给予、传授,而是唤醒和引导人的潜能;鼓励和支持个性和生命的显露。所有个体均是带着丰富的成功、成长和发展的可利用资源来到世界上的,我们生而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走向关怀,是使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方式显露自己的潜能。

(一)鼓励个性的感悟

小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生活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间,他与人交往有他自己的认识、情感、态度。作文的评讲不是教师给予某些知识,而应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要鼓励学生扬出自己的个性,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让每一个感悟都成为一篇有光彩的习作,让我手写我心。

记得那是1998年3月的一天,上海难得下了一场久违了的大雪,又是春雪。雪间还夹着冰雹。我站在二楼窗前望着我的学生们在雪中嬉戏、欢闹。于是,我让三年级的学生们写下了自己经历的这一幕。下面摘录这次习作的几个片段。一则:

今天,下了一场少见的大雪。我一边观看雪景一边自言自语:“哈!冬天不下雪,春天倒下雪了,真好玩!”美丽的雪花慢慢地从天空中飘下来,又像一朵朵小棉花从空中洒下来……看着看着,我的脚把我带到了屋外。雪慢慢地飘在了我的脸上、头上和衣服上。我没有拍打,静静地享受着大雪的拥抱。我被大雪吸引住了,不想离去。二则:

今天,下了一天雪。我吃完午饭走出食堂,看见儿童乐园的绿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我跑到绿地上,很多小朋友都在打雪仗。我也捞起一把雪向桥那边打去,正巧胡辰伟在桥后,我差一点打到他的头上去了,只见,他像小乌龟似的,把头向下一缩,雪从他的头上飞了过去。胡辰伟拿起一把雪向我打来,可我向右移了一步,雪从我身边飞了过去,哈哈…… 三则:

啊!冰雹从空中落了下来。我们欢呼起来。这儿简直成了冰的世界!我看到在空中,在地上的冰雹,晶莹透明。同学们都想把它们留住。“嗒嗒嗒”冰雹落了下来,有的小朋友拿出垫板伸出手接住。有的将冰雹盛在塑料袋里,有的用手帕包住,可真热闹啊!“嗒嗒嗒”我们用冰雹打仗,你一来,我一往,冰粒子就像在空中跳舞。可是他们转眼就不见了,化成衣服上的斑斑点点……

我又将这些发生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场雪中不同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情形的一组习作推荐给学生。这里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各自的经历、个性的感悟,每一段都是情趣盎然。让学生与 教师一起分享当读者的喜悦,读读它,无须更多的说教,领悟习作成功的门道就在其中。

(二)以小见大表真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大事件中找到自己的所在,从“这一个我”的眼中折射大事件,做到“大”事“小”说。

2003年“非典”时期,学生从自己独有的生活感受中找到落笔之处;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吃大蒜”、“走路”、“游戏”、“洗手”折射大生活、大事件。教师只是引导每个人将这别人不可替代的情怀、思想、创造力表达出来。在这一次次的习作引导中,让学生从学会写作到学会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学习待人处世,也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课堂就不仅仅是一次习作的指导,而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大智慧的展示。这是人对生命的关怀,对生活的关注。

(三)参与评价,注重体验

作文教学中的指导、习作、批改、评讲或评价组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链。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教学链中显示效果的一个结点。它历来由教师为学生写段评语或向大家宣读,再打上个等第就完成评价,这一过程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与教育功能,让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评价主体可以多员参与: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也可介入评价。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尤其要重视个体内差评定。让每个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水平与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程度的自我提高与发展。评价内容应该具有全面性、广泛性,从写作态度到写作技能,从情感内容到语言文字,从基本要求到个性感悟。

因此,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鼓励、获得启示,在评价中展示个性,在评价中提升写作的基本能力。下面是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作文的几则课堂随笔:

学生甲:我们所写的作文往往都是老师批的。可是今天不同,是我们自己批别人的作文。在批改时,我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同学的文中有许多好词好句,有拟人句、比喻句等。我感到自己的文章没有那个“味”儿,并不吸引人,写得不具体,看上去“草草”的。多谢老师让我从批改别人中知道了怎样写得生动些,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乙:在今天这堂有趣的语文课上我批的是刘汝思的作文。她写得很好,我觉得批她的作文是一种乐趣。

学生丙: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自己批同学的作文本,我很激动,我想最好是马雨峰、朱煜奇的本子,可我眼前的本子竟是黄桢轩的,但我还是极度认真地批了起来。每个字都仔细地去读,可怎么批心里没底。我只能反反复复地看,最后终于明白了。我学着老师的样在旁边的空档里写评语。一字一句都是我的汗水,我的辛勤劳动,此刻我体会到了老师多不容易啊!同时,我也感到做第一读者是多么自豪!分享欢乐,分担痛苦,点点滴滴都和作文融合在一起。下面摘引学生批改中读者与作者的书面交流。

学生A——读者批改学生B的作文,文中眉批9处并有相应的圈划。眉批:1、2、3、4、字写得真漂亮!

螃蟹的样子写得很好,成语用得很适当。写出了想吃螃蟹,喜欢吃螃蟹。

写出了螃蟹的本性,(圈点文中的“横行霸道”。)5、6、7、8、9、这时你怎么了?

看了你写的我的口水也要流出来了。这里可略写。

酸中带甜的确是黄金搭配。比喻句太多也不一定好。

总批:本文内容没有抓住“高兴”二字,如把题目改写为《我真喜欢吃螃蟹》更为适当些。不过文中语句表达适当,成语也很多,每段都很精彩,详略分得也很好。字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你的字写得真漂亮。

学生B——作者,看了同学A的批改后写下了一段作者的话:谢谢你给我的评价。我虽然写得不错,但我承认我也有所不足。你的意见提得很好。只希望你的字能从头至尾写得一样好就行了。再次谢谢!

从学生的批改过程和随笔可见,学生间的对话交流虽然稚嫩却别有一番情趣。个性化的感悟中他们看到了别人的长处,给予由衷的鼓励和赞赏,他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奋起直追。中肯的意见,真诚的认同,当即的修改,从中他们学会思考、分辨;学会赞赏、接纳;学会批评、反对。学生参与评价的种种经历、感受又为以后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材料,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高。我们用心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我们以真情宽容学生的失误,我们以赏识的眼光阅读学生的作品,就能看到学生令人感动的灵性以及悟性。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二版。

2、杨力俊、姚琅强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3、曾祥芹主编,《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

篇2: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一、感受自然之美

如今,我们的学生会对一幅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甚至无法看懂的油画赞叹不已,却对一幅古韵古香的中国山水画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艺术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当然,要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自然之美的慧眼,并不是向学生宣讲种种审美意向,而是要依靠教师提供欣赏自然的机会,让自然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

如写生课是最能让学生接近自然并欣赏自然的,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美术课型。写生课既可以让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绿树红花,也可以让学生在虫鸟嘶鸣中激发作画的灵感。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自然,在自然中发现万事万物的美。

二、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美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之源头,有时候学生的想象力非常奇特,他们会画出一些奇怪的作品,这时,教师切忌直接否定,应在了解学生作画的初衷之后给予引导或鼓励,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教版第二册美术教材中编排了《水墨游戏》。我让学生在宣纸上用笔锋的线条自由涂抹,发挥想象。由于宣纸上的线条时粗时细,变出的各种姿态让学生浮想联翩:细致挺拔的好像树枝,淡淡的色块好像淡淡的天空„„接下来,我带学生将任意涂抹的线条添加笔画,画成各种具体的事物。有人在老树上点出叶片,有人将墨点变成人的头发。这样,学生对一无所知的水墨画充满了兴趣,发现那些随意的线条经过加工原来还可以变成这么有意思、有意境的作品。这些在平凡普通的线条之上进行添加就能创作出来的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多途径促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感受美术之美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创造力的美,让学生领悟到创造的乐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力透纸背”这一看似高深实际为中国画画的精髓这一画画技法?课外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玩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经常用手指在别人的背上瞎画,让别的孩子猜猜他画的或者写的是什么,而孩子们也能很迅速地猜出来。我从中受到启发,创造性地将这个游戏用到画画教学中——我画你猜。经过示范,学生在对方的背上用手指画出各种不同力度、不同点线面的组合图案。大部分学生都切身地感受到别人所画的内容。我相机问他们的感想。有的说:“我使的劲太大了,手指都疼了。”有的说:“不轻不重,舒服,像按摩一样!”也有的说:“动作太轻了,我怎么都猜不出来。”我借机引导:“对啊,我们的身体就好比是纸,我们的手指就像是笔,太轻太重都不对,太轻了,没有力度,太重了,又会划破纸。如果你做到了不轻不重,就像是给纸做按摩,相信纸也像我们一样感觉舒服的。”这样,轻而易举地就让学生掌握了这一画画技法。

当然,在学生作画时,我们可以配以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画画是快乐的。例如,在画鸭子时,可以让学生先唱《数鸭子》这首歌,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到学画画的乐趣。

又如,苏教版的美术教材中有梵高的《向日葵》,在众多的外国作品中,独独选择了梵高的代表名作《向日葵》让学生欣赏,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由于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可能无法感悟到这幅画的艺术价值。课上,我模拟竞拍活动,让学生给这幅画定价。起初,学生都觉得这幅画画得不好看,给的价钱比较低。我肯定了他们的看法,然后出示了另外一幅向日葵图画做对比。学生能很快地感受到梵高的《向日葵》里表现出来的向往美好之情,他们由衷地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我则借机告诉学生这幅画的价值,并向学生介绍了画家的相关作品和艺术风格,以及其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样,学生就会在惊讶之余对这种画画技法十分感兴趣。

篇3:浅谈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

一、感受生活, 培养感受能力

自然万物、社会人生, 都蕴含着无限的深意, 无边的深情, 无穷的生机。因此,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只有积极投入生活, 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生活之中, 才能产生深切的共鸣。一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写不出东西来,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对周围生动的人和事不了解, 不熟悉;二是不会观察生活, 不会在观察中思考。只有积极参与生活, 成为生活的主人, 才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生活之中, 才能有切身的感受, 写出好作文。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适当给予学生自由, 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生活。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班级等小集体中, 每天会发生些“大事”和“小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每个机会, 不论大事、小事, 都积极地去感受, 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学生不仅有了训练感受能力的实践机会, 也大大丰富了作文素材。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就要让他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通过创办校报、队报, 开展故事会比赛、春游、趣味知识竞赛等学生喜爱的活动, 并在活动后趁热打铁, 及时引导学生写作。这时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写作起来就不再愁没有东西可写, 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校报等报刊杂志投稿。

二、独立思考, 培养感受能力

学生可以从别人的文章或谈话中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 不仅可以给我们启发, 有时还可以在文章中加以引用。但绝不能让它们代替我们自己的思考。在作文教学中, 不少老师指导学生背诵“名人名言”。应该说, 这样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过, 这种做法不能绝对化, 也不能走向极端。写作文时如果一味模仿别人, 学生的头脑就会僵化, 写的文章枯燥无味、幼稚, 缺乏生活实感, 体现不了生活中蕴含的哲理。学生要写出辞情并茂的文章, 离不开自己对生活的独立思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就是要让学生身临其境, “进入角色”。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 教师就要经常带领学生去看一看那些连绵的群山、清澈的池塘、广阔的田野、蔚蓝的大海;去看一看繁花似锦、车水马龙、红男绿女;去看一看晚上的文化广场、商业街……教师还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真实”的世界中去, “引进”新的生活中去:既要求学生学会用火眼金睛去观察生活中最平凡、最细微的事物;又要求学生学会用智慧的头脑去思考生活中蕴含的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这样学生作文就会多一层感悟, 多一点滋味, 多一些色彩, 多一份理性。久而久之, 学生就一定能写出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作文来。

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还必须开拓学生的胸襟, 使他们富有幻想。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但也绝不能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应该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领域, 让他们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这些知识可能暂时用不上, 但是日后进行创新思维的知识积累。

三、深度挖掘, 培养感受能力

一篇作文要做到令人沉思, 并有所领悟, 就必须蕴含作者深刻的感受。没有深刻的生活感受, 就谈不上有深刻的写作主题。因此, 培养学生感受能力时就要挖掘感觉的深度。感受能否深刻就要看学生能否主动选择、想象、联想。遇事多想, 启发学生往深处想就显得很重要了。写一篇主题为“爱”的文章, 几件事可以令学生简单地感受师爱、母爱、友爱, 以及来自社会的爱, 再联想关于爱和被爱的感人事迹, 最后才有“爱是奉献, 爱是快乐”的深刻感受。写出来的习作大多在记事抒情上更有意义。深刻的感受只有在平时的不断感受过程中去积极思考、联想才能培养起来。主题深刻是学生作文中一个难点。解决这一难点, 就要靠学生平时在感受生活时不断训练, 并提高感觉的深度。

四、重视细节, 培养感受能力

成功的作文常常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引起人共鸣的不一定非得是什么大作大为, 很多时候就在那极不起眼的“一举手的神态”中, “一投足的动作”中, “一低头的温柔”里。学生生活中也少有大事, 抓住生活细节往往能令作文更有感染力。而作文的细腻描写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腻体会。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细微处感受生活。

综上所述,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既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写作天地, 又可给作文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同时也可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 许多语文老师想尽办法, 但学生仍不得要领, 胡乱拼凑, 甚至害怕写作文。切实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是抓好作文教学的关键。

篇4: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A-0087-01

现实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自然、生活、艺术等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画画技能,还要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感受力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感受自然之美

如今,我们的学生会对一幅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甚至无法看懂的油画赞叹不已,却对一幅古韵古香的中国山水画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艺术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当然,要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自然之美的慧眼,并不是向学生宣讲种种审美意向,而是要依靠教师提供欣赏自然的机会,让自然用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

如写生课是最能让学生接近自然并欣赏自然的,也是学生最喜欢上的美术课型。写生课既可以让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到绿树红花,也可以让学生在虫鸟嘶鸣中激发作画的灵感。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自然,在自然中发现万事万物的美。

二、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美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之源头,有时候学生的想象力非常奇特,他们会画出一些奇怪的作品,这时,教师切忌直接否定,应在了解学生作画的初衷之后给予引导或鼓励,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教版第二册美术教材中编排了《水墨游戏》。我让学生在宣纸上用笔锋的线条自由涂抹,发挥想象。由于宣纸上的线条时粗时细,变出的各种姿态让学生浮想联翩:细致挺拔的好像树枝,淡淡的色块好像淡淡的天空……接下来,我带学生将任意涂抹的线条添加笔画,画成各种具体的事物。有人在老树上点出叶片,有人将墨点变成人的头发。这样,学生对一无所知的水墨画充满了兴趣,发现那些随意的线条经过加工原来还可以变成这么有意思、有意境的作品。这些在平凡普通的线条之上进行添加就能创作出来的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多途径促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感受美术之美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创造力的美,让学生领悟到创造的乐趣。如何让学生掌握“力透纸背”这一看似高深实际为中国画画的精髓这一画画技法?课外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玩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经常用手指在别人的背上瞎画,让别的孩子猜猜他画的或者写的是什么,而孩子们也能很迅速地猜出来。我从中受到启发,创造性地将这个游戏用到画画教学中——我画你猜。经过示范,学生在对方的背上用手指画出各种不同力度、不同点线面的组合图案。大部分学生都切身地感受到别人所画的内容。我相机问他们的感想。有的说:“我使的劲太大了,手指都疼了。”有的说:“不轻不重,舒服,像按摩一样!”也有的说:“动作太轻了,我怎么都猜不出来。”我借机引导:“对啊,我们的身体就好比是纸,我们的手指就像是笔,太轻太重都不对,太轻了,没有力度,太重了,又会划破纸。如果你做到了不轻不重,就像是给纸做按摩,相信纸也像我们一样感觉舒服的。”这样,轻而易举地就让学生掌握了这一画画技法。

当然,在学生作画时,我们可以配以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画画是快乐的。例如,在画鸭子时,可以让学生先唱《数鸭子》这首歌,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到学画画的乐趣。

又如,苏教版的美术教材中有梵高的《向日葵》,在众多的外国作品中,独独选择了梵高的代表名作《向日葵》让学生欣赏,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由于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可能无法感悟到这幅画的艺术价值。课上,我模拟竞拍活动,让学生给这幅画定价。起初,学生都觉得这幅画画得不好看,给的价钱比较低。我肯定了他们的看法,然后出示了另外一幅向日葵图画做对比。学生能很快地感受到梵高的《向日葵》里表现出来的向往美好之情,他们由衷地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我则借机告诉学生这幅画的价值,并向学生介绍了画家的相关作品和艺术风格,以及其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样,学生就会在惊讶之余对这种画画技法十分感兴趣。

美术是美的课程。当下的美术课都很注重画画技法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传授,把审美这个应该具有的功能忽略掉了,或者是不愿意花精力去做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实,如果忽略了美术课程的审美功能,就无法使学生掌握美的精髓,教师只有在学生和美之间构筑生活与艺术的桥梁,才能让技能技巧训练充满美的享受,不再机械刻板。

篇5: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 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

篇6: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作文教学的弊端的主要表现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作文教师改”需要改革。现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少慢差的现象,这同“改”的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并且不甚得法,有很大关系。作文教学往往成了这么一个过程:“写——交——批——退——扔。”这样,即使作得再多,也很难有长进。因此,作文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在“改”字上做文章。对作文的修改,要从教师的修改逐步过渡到指导学生自改。教师批改,动脑筋的是教师,学生没有经过一番选词易句的思索,收益往往不大。而且,修改本身就是作文的一部分,只会写不会改,至多说作文才学会了一半。既会写又会改,作文的本领才全面。

一、教给方法,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修改的能力,需要掌握修改的方法,还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小学生初学作文,不知道怎样修改,教师要教给他们修改的方法。

1、从作家的初稿中学习修改

鲁迅先生在谈写作时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难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因此,他主张把一些作品的初稿印出来,使人们把它同修改后的定稿对照起来读,从中明白‘不应该怎样写’。这个意思非常重要,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的。有比较才能鉴别。“应该怎样写”同“不应该怎样写”上对立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懂得了前者才能够更好地懂得后者,反过来,懂得了后者才能更好地懂得前者。这就启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而且要告诉学生不应该怎样写。我们可以象鲁迅说的那样,收集一些作品的初稿,指导学生把初稿和定稿对照起来学习,体会作者在那些方面作了修改,是怎样改的,为什么这样改。这是学习修改的重要途径,也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2、教师要给学生作修改的示范

教师的批改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批改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是因为教师辛辛苦苦改了,学生并不会去认真揣摩体会,所以教师的批改起不到示范作用。如果对学生的作文批改得很精当,又能引起学生仔细钻研教师的批改,那就不是劳而无功,也不是事倍功半,而是事半功倍,甚至使学生终身受益。

3、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有一过训练的过程。开始时,他们不大会发现作文中的毛病,发现了毛病也不知道怎样修改。教师要先扶着他们走。例如,在需要修改之处做上符号,发回让学生自己修改。教师做的符号,就是在提示学生:这个词用错了,这个句子不通上顺,这儿意思不明白,这儿前后不衔接„„也可以组成小组,学生互阅作文,评议后再各自修改。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可以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关切的交谈,使学生受到鼓励和启发,知道该怎样进行修改。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会逐渐增强推敲句子的敏感,增强对文章的优劣的辨析能力。随着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自改以后,教师应该检查,而且要讲评,通过检查和讲评给学生以进一步的指导。经过这样的由扶到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修改自己的作文,不仅要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要养成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要从练习作文之日起就开始培养,从认真修改一句话,到认真修改片断,再到认真修改成篇的作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介绍他的写作窍门时曾经说过:他写作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再念再念再念,”这个窍门值得学习。每次作文后认真念一念,发现不妥之处认真地改一改,改过之后再念,再改。这是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写作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要从小培养。从练习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再到写一篇文章,都应该要求学生写完后念了改,改了再念。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不用别人提醒,就能自觉地这样做。这种习惯养成了,学生将一辈子受益无穷。

为了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可以鼓励学生不打草稿,认真思考后,列个提纲,就直接往本子上写。写完后就在本子上修改。修改后不再誊抄就交给教师。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既注意看写得怎么样,又要看改得怎么样。在评讲的时候,既表扬和鼓励写得认真、写得好的,又表扬和鼓励改得认真、改得好的,使学生对“写”和“改”给予同样的重视。现在看来,这种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人的写作已经是以“机”代笔,就是脑子里想好后直接在电脑上写,然后直接在电脑上修改,修改了后一按电钮,文章就印出来了。那种先打草稿再誊写的做法,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篇7: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能力

侯芳玲

一是教育者应重视每一受教育的个体。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要有耐心,要从学生对音乐的最初的感知水平开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

二是教师应善于启发,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过去曾片面认为,中小学音乐课就是教一首新歌、识几个音符,音乐欣赏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能感受的。事实证明:只要不断启发,学生还是能够懂得欣赏音乐的。学会欣赏,将带给学生音乐感知的快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

三是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艺术,通过各种艺术门类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帮助诠释音乐,其教学手段变音乐的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直观、鲜活,极易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亲身体验并获得感受。

四是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的创作过程。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巨匠。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过程的重要方面,音乐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音乐创造给以鼓励和奖赏。

五是音乐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及综合素质,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要有独创性和知识包容性。

篇8: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一、创建真实场景,将书面对话现实化

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对话。这些对话有的是模拟校园中的情景,有的是模拟动物之间的对话。这些内容都非常吸引低年级小学生。但当小学英语教学到了高年级,学生对这些过于程式化的对话已经感到厌倦。这时教师如果能将这些书面化的情节真实化,将重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Cinderella这一单元时,单元末有一个cartoon time,讲一只小猫和一只小老鼠觅食的故事。教师完全可以将场景真实化。首先将教室装扮成森林,在某个角落放置一些道具蘑菇,然后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在下面观看。数轮以后,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自由对话。学生们可以自行决定对话内容,但必须使用英文交谈。尽管学生掌握的单词并不多,但因彼此口语水平相似,加上场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二、创建家庭情景,将昨日情景还原化

除了校园生活,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家庭趣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昨天家中发生的趣事用手机视频记录下来,第二天在全班进行播放。全班一起探讨哪位同学的昨日是最快乐的。

例如在一次视频分享的时间中,一名学生拍摄了全家人给自己过生日的幸福场景。这样的影像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是非常有趣和愉悦的。于是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然后让他们自由模拟生日场景。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一些过生日的常用语,如“happy birthday”等,让他们自由地表现。通过这类将家庭场景还原化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三、创建动漫情景,将卡通动漫真实化

小学生对动漫情景情有独钟。不论是国产动画,还是国外动画,都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关注。为了提升学生对口头交际的兴趣,教师可以创建一些动漫情景,让学生扮演场景中的一个角色,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口语。学生既能玩得开心,也能说得流畅。

例如教师可以截取《冰川时代4》中的部分对话:

—Manny, are you forgetting something?

—No.

—But you just saved him.

—I’m trying to get rid of the last thing I saved.

—But you can’t leave him here.

—Look, there’s smoke. That’s his herd right upthe hill.

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出Manny、Sid等小动物的头套,让学生们戴着头套模拟对话。学生们戴着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套,内心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这些小动物,会更加认真地去背诵这些交际用语。熟练背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表演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刺激口语表达相对较弱的学生积极学习口语,以便以后有机会戴上头套进行表演。

在进行动漫情景再现时,教师可以暂时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一些较难的单词。学生本身对这些对话非常感兴趣,就会自行探索这些单词的读音和释义。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让学生尝试朗读和背诵一些较难的单词和短语。

篇9: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感受 思考 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每当高考阅卷结束后,我们都能从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报道,说是高考作文答卷中雷同和造假现象严重。有报道说,一位哈尔滨的考生为增加文章中的感情“分量”,竟然说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自己多么怀念母亲等。而该考生的母亲恰好参加该年度的阅卷,正好看到这篇作文,当场气晕在地。这样的事情,读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荒唐和悲哀。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已形成一些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学生在写记叙文时,总是先见物,后抒情,最后升华出一个主题。见到蜡烛就会想到老师,见到蜜蜂就会想到辛勤的劳动,这样的联想往往是低级的、概念化的。还有就是追踪所谓的“重大题材”,教师出个作文题目——《一个难忘的人》,一半学生会写“我的表姐”或“我的舅舅”因为吸毒从好人变成坏人,情节大同小异,结尾处大多是“我”看着她(他)“忍不住流下眼泪”;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常把话题与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相联系,如“禁毒”“环保”“见义勇为”“反腐败”等。毫无个性,虚假且晦涩。

二、问题的分析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作文也不例外。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种感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生活”成了学生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成了学生活动的内容。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让观察、感受、思考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再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立体的观察能力

没有对周围事物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如何培养学生立体的观察能力呢?

首先,要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立体感”。观察是立体、全方位的,不是平面、单一的,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学生不是没有这些体验,只是没有被激发,没有进行有效的训练。

国学大师钱穆在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

由上文可知,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应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立体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培养学生真切的感受能力

在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真切的情感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真切的感受能力呢?

笔者认为,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但“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能感动几代人,就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曾说过:“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

培养学生真切的感受能力,要让学生懂得习作不是拿到篮里就有菜,至少应把握两点:一是不能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以它们作为文章的由头、作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所选择的事物必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了,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行情感浸润的意识和习惯,让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终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3.培养学生深刻的思考能力

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何培养学生深刻的思考能力呢?

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文章从生活中来,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但思考不是简单、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得出一个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由此及彼,即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即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由个别到一般,即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观察、感受、思考对于学生作文来说,就如植物所需的空气、阳光、水分和土壤,要真正让学生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把观察、感受、思考当成一种习惯,在观察的同时有感受并有思考,三者融为一体,然后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篇10: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书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学生设身处地地带着相应的情感去阅读,去再现书本借助文字所表现的生活情境,就一样能够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就可以体味诗人见春来草木繁茂,生发恨别之情;听无声春雨,想到满城春色,喜上心头。读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松骨峰战斗,脑子里要像过电影一样再现当年的壮烈场面,体会从中表现出来的对敌人刻骨仇恨的阶级感情和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一句话,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感同身受地体会与领悟,对文章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动真情,把自己融入文章的人物当中去体验,融入文章的情境当中去领会。

直接的生活感受总是和间接的生活感受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阅读文章的感受还能使学生丰富和强化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譬如你阅读老舍的散文《小麻雀》,对于老舍对遭受劫难的小麻雀寄予无限的同情的感触,可能会使你联想起一只燕子被小孩用弹弓打死而勾起你对它的无限怜悯之情,从而丰富和强化了你同情无辜被害的弱小者的感情。阅读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受诗人挚爱革命根据地延安感情的影响,你也许会回忆起自己儿时在故乡的生活,从而丰富和强化了你对故土无比热爱、眷恋的情思。所以,学生在间接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极可能由于再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而触发了文思,催动了写作的激情。在这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写文章,就往往能够一气呵成,有血有肉。

篇11: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梅洲中心小学 吴炳林

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我们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说话要严密,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内容。而当今农村学生却存在着许多问题:(1)神态紧张,声音偏低。(2)内容简单,词语贫乏;(3)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普遍。

那我们教育者该如何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就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谈四点自己的感受。

一、以“趣”引说

针对一年级小朋友怕单独说话的特征,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氛,消除小朋友说话时的紧张心态,激发他们敢说乐说的欲望。如:在入学的第一节课准备课时,我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数学王国,喜欢吗?”接着指导看图:“从上往下看,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纷纷言,然后有针对性的提问:“桥 上有几辆汽车?那些小动物开的?”再观察“小猫、小猴、小狗、小兔都把头伸在外边,扬着手,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在欢迎我们去做客。”也有的说:“它们在喊:‘小朋友,欢迎你们来玩。’”等等。在有趣的情景中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说话较完整的学生,我就给予表扬。对能连惯说几句话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小红花,其他小朋友见了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设计不同的游戏情节,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有“啄木鸟治病,鸭妈妈找蛋、小猫钓鱼、邮递员送信、小猴摘桃“等等。根据内容,加哟学生的说话训练。如有的学生说:“大树伯伯生了病,我来给它治一治……”有的学生说“树上长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调皮的小猴子跑来了,抢着摘桃子…….”有了情节,学生说话有了内容,消除了紧张感。

二、以“画”导说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到处是小燕、小鸡、小鸭、小猴、青蛙、蜻蜓、小鱼等小动物,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花朵。小朋友们可喜欢了。这些是学生练习说话最直观最殂象材料。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如:在教“6、7、8、9的认识”时,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投影。问:“画上讲了一件什么?”“天上的小朋友象什么?”经引导,学生们有的说:“跳伞的小朋友们像五颜六色的云朵在天上飞。“也有的说:”天上的小朋友们象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从天上飘下来。“等,再引导学生分颜色数数,认识6、7、8、8各数。又如:教图画应用题时,先出示两只小灰兔在吃草的投影,让学生说话,然后又出示四只跑来的小白兔,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通过看图讨论,学生都能完整地说出整个应用题。在解答后,我再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看投影片的演示,说出原理:原来的小灰兔和跑来的小白兔合并起来,就是一共的只数,所以用加法计算。

三、以“想”诱说

想象的范围广阔,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说话也更具特色,如一堂练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一题目:我帮妈妈买菜。然后出了几道图画式题:4 + 3 =()

请小朋友们根据题目编一段话。有的小朋友编得很好:“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帮妈妈买菜。菜市场里的菜真多啊中!我买了4棵青菜,看这青菜绿油油的,我又跑回去买了3棵,一共买了几棵青菜?”这样的题材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了学生说话的潜力。平时我常常设计一定的情节让学生看算式编应用题。如:9+8=(),比谁编的最有趣,学生兴趣很浓,各式各样的题目都会编出来。这类难度较大的想象说话,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以后的应用题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以“动”促说

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促进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进一步完善思考过程。如:我在教9加几,8加几等进位加法时,都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怎样凑成10,把一堆分成几和几,通过摆一摆,使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说出了思考过程。如:9+6,9和1凑成10,把6分成1和5,9和1组成10,10和5组成15.又如: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对求相差数的数量关系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0个0和7□一。一对应摆好,进行比较。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凭借学生好动的优势促动说话练习,提高说话能力。

篇12: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张露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注重机械学习,满足于课本结论。对结论的必然性和来龙去脉却不求甚解,喜欢跟着教师的问题走。久而久之,产生了对教师的依赖,导致了消极学习后果的出现,同时也使得学生好奇、探究、创新的内在动力减退。有鉴于此,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必须提倡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是: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一对矛盾。在这一矛盾的对立→转化→统一中,学生体现以下认识规律:感知→表象→概念→巩固→应用或:旧知→新知→巩固→应用。针对这一认识规律,强调应设疑、激疑、质疑、释疑,让学生主动地学会数学。就这一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创造良好质疑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首先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 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 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乐于思维,敢于质疑。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出错误是孩子的权利”观念,用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热情的语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以鼓励为主, 营造一种良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其次尊重学生思维。尊重给学生带来“心理自由”,能激起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正确处理学生在提问中出现的错误,坚持做到耐心听取,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对学生质疑时提出的有欠缺的问题应给予点拨,让学生补充完善。

二、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教师不相信学生完全可能通过自学获取知识,更不相信学生会质疑。教师总怕学生学不会,因而讲得又多又碎,练得既繁冗又重复。不给学生思维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也不给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实际问题,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抓住思维的深化点,设置质疑问难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教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一上课就让学生计算三道计算题,以算得又对又快者取胜。这三道题分别是:(1)300÷15(没有余数),(2)48÷15(可除尽),(3)605÷33(除不尽)。学生在计算前两题时很顺利,当做到第(3)题时有些学生出现了思

维障碍,有的发现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他们就停止了计算。这道题要不要继续除下去?此时教师给予引导,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通过讨论,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能力

学生有了质疑胆量和兴趣,却往往提不出质疑或者提出的疑问很散,与教学内容的要求不贴边。常言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 教师必须教授学生一些普遍的提问技巧,质疑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不但善于质疑,而且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能力。

1.抓住课题质疑。课题能反映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揭示课题后启发学生: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什么是比例?和比一样吗?它有哪些部分?比例有什么性质?怎样才能知道呢?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等等。接下去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地开始探索新知。

2.抓住字词质疑。数学概念、性质、结论中的关键字词恰好是知识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质疑,追根问底,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抓住旁注质疑。教材以文字叙述、方框示意、符号指向等形式出现很多旁注,包含着算理、思路、说明和规律等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旁注质疑。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让学生阅读课本,针对276+95=276+100○□=□中的虚线框图质疑: 现在算式和原来有什么不同?结果和原来一样吗?要得到原来的结果怎么办?这样算有什么好处?

4.抓住新旧知识点衔接处质疑。教学中要抓住教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质疑。

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质疑; 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 既可以在正面问, 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 即无处不可生疑, 无时不可生疑。

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 有时只言片语, 有时浅显幼稚。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一把, 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 循循善诱不厌其烦, 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 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 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四、引导学生共同释疑,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体现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共同释疑,才能发挥质疑的应有作用,才能起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学生提出了疑问,就要得到解决,而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且不可“包办”,应逐步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学会用相应的方法去解决。经过引导,学生就能逐步学会释疑。同时在释疑中,不要追求一个标准答案,要鼓励、提倡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释疑,自主求知。我认为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 没有质疑, 就没有探索, 就没有思维, 就没有创新。因此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斌.敢问能问善问——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半月刊),2003,01: 40:41

[2] 黄满雄.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胜利石油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6

(2)63:79

上一篇:7单元教案已编排下一篇:林业工作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