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主体感受转变教学行为——谈怎样让学生喜欢作文

2022-09-11

就学生是否喜欢作文这个问题,我们曾作过去大面积的调查,结果表明:90%的学生不喜欢作文,50%的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尊重主体感受,教学行为统得过死,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无话可写,习作要求呆板,评改不民主。那么,怎样根治这些弊端呢?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基于这一理论原则,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重在尊重学生主体感受,转变教师教师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具体作法是:

1 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没有写作动机,不想写,就不会积极搜集材料,就不会‘有东西可写’。”从这里可以看出,指导学生搜集材料是激发学生作文的关键。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懂得日记是学生聚集材料的宝库。为了让学生不对写日记感到是一种负担,开始我们基本没有严格的要求,可多可少,多可展开成文,少可一句半句。这样,学生也就愿意写了。日子久了,日记就成了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很多学生好的作品就取材于日记。如最近在我们们学校全体六年级开展的评选进步学生活动中,有几位学生都表露了这样的意思:这次虽没有评上,但获得了在小学阶段的第一张选票,我的心好像枯黄的禾苗得到了甘露滋润。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学生都是潜能生,也从未受过表扬,但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喜悦,于是,我们因势利导,鼓励他们“有了第一张选票,就会有第二张选票,这张选票就是你们进步的开始。”并指导他们写了《第一张选票》的作文,结果写得非常成功,还分别刊载在校园的黑板上,有力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生活中的无意注意更是获得典型、新颖素材的有效途径。我们常常抓住机遇,诱发学生,使他们对身边的趣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有一次课间活动,离学校操场不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低空盘旋的喷洒农药的飞机,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跑去观看,这是他们第一次咫尺距离看飞机。回到教室后,大家绘声绘色地议论刚才看到的短暂一幕。之后,我们以《飞机——在低空的棉田上》为题,要同学们作文,后来一看,写得很逼真、很生动。同学们也体会到了生活是写作源泉的真理。

由此看来,观察、体会、表达情感都来自于生活。只要我们做到象著名诗人何其芳所说的“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鲜活、新颖、丰盈充实的素材就会取之不竭。

2 给学生自由命题的空间

“提倡自由作文,少写命题作文”这是语文标准对作文教学要求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开激发学生装的写作兴趣和动机,都力荐“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遵循这一理念,减少学生“奉命行事”的厌烦写作情绪,我们在作文拟题时,总是用书不唯书,以放而不乱为宗旨,对全班学生不强求一律,允许“开小灶”,做到自拟题目与命题相结合,尽量写熟悉事物。如二00三年的第十二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画面展示的是一间生物标本制作室的内容。这对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来说,他们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而对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经常见到这些生物,但他们从未进行过生物标本制作,更甚的是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什么生物标准制作室的概念,对这样的作文,学生当然不会写,也无法写好。于是,我们通过研讨,反复征求学生意见,在不改变训练项目的基础上,选择几幅学生熟悉的画面供学生选作,让学生去写。这样,学生便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理可阐,有情可抒。既消除了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又达到了训练之目的。

近年来,我们采用这种用书不唯书的自主拟题与命题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思维,学生作文已不再是“逼上梁山”了。

3 让学生成为评改作文的主体

“文成于思”、“文成于改”,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常言之道,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上处理最差而有徒劳无益的教学环节。众所周知,老师辛苦地批改,学生往往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成绩,至于怎么改,为什么要这样改,就根本没有考虑过。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对作文的评改作了这样的论述:“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而不是代替他们来解文章。”因此,我们每次在作文以后,首先有代表性地粗览部分学生的作文草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把评改标准具体化、公开化。指导学生在交流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相互启发,在启发中相互成功。这种方式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味,都争着评改,其效果远比老师一手包办好得多。

在评改过程中,我们按能力把全班分成若干个组,每组好、中、差相互搭配,每组四至六人,先让学生相互评改,还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一堂讲评课,学生可以看到多篇作文,通过比较鉴别,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就自然心中有数了。

在讲评课上,同学们在充分发言的机会,能畅所欲言,这样,“读者”有争议,“作者”吸精华,去糟粕,择善而从,整个评改在积极舒畅和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学到了作文的技巧,改作文的门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也免去了教师的不少无效劳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评改作文后,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把原文和修改后的文章刊载在班刊上,这样,许多同学都争着投稿,希望自己的作文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学生是否喜欢作文,与材料收集,题目,评改及指导方式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语),尽可能地尊重主体感受,转变教学行为,让学生“我心写我口”,这样,学生就自然喜欢作文了。

摘要:作文是一种经历,是一种乐趣,是修身养性、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要走出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形式加以限制、书写命题作文的误区,尊重学生主体感受,转变教学行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有事可叙,有理可阐,有情可抒,乐于去写,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作文教学,自主,积极性

上一篇:氯化氢含氧量等技术条件对三氯氢硅质量、产量的影响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原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