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学生”作文

2024-04-11

我是“中学生”作文(共9篇)

篇1:我是“中学生”作文

当我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走进中学的校门时,我就坚定的告诉自己,这会是一场攻坚战。

早晨,不再迈着温温吞吞的步伐来到卫生间,然而早饭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课间,一台台作业机器正马不停蹄地赶着工,随处可见的还有匍匐在课桌上疲惫的身影。晚上的时间也变得匆忙,庭院里不再有孩童轻快爽朗的笑声,案头昏黄的灯光弥漫在空气里……直到夜半,我才合上疲惫的双眼睡去。

这就是紧张而又忙碌的中学生活,我们像钟表上的秒针一样一刻不敢停息。

周末也不属于我们,奥数课、英语补习班……这是爸爸妈妈的旨令,可是我却在上面看到了“中国特色”这醒目的烙印。

“生在中国,有太多的无奈。”鲁迅如是说。作为中国的一名中学生,我已经背负了太重太重的担子,可是,为了升学,我必须全力以赴。

如今我已是准高三,明年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此刻我只想说:高三你慢走些,我们就来。

篇2:我是“中学生”作文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我曾无数次憧憬过初中的生活。而如今,我完成了儿时那纯真而美好的梦。当我第一次穿上初中那崭新的校服,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总会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成就感,那一刻,我甚至想仰天长啸,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

踏进初中学校的大门,我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挥手告别,过去的荣誉,曾经的痛苦,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成为过眼云烟,不索于心,不绕于怀。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起点,我将满怀希望的努力向前跑去,去创造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周围的一切让我斗志满满。在这里,我会遇到新的挑战,也会认识到很多新的朋友,我相信我们一定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择善而从,共同描述这一段属于我们无悔的青春岁月!

进入初中后,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变化其实还是挺大的。我变得不再任性,开始懂得理解父母的用心,同学和老师的好。同时也由衷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比起以前的那个我,现在的我更自信了,比之前更好了。新的阶段,新的挑战向我走来,我同样渴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赞扬;也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而正是因为渴望,才使得我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细致,做最好的自己。敢于挑战,善于提问,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就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事儿!

篇3: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

“以学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凸显的教育理念之一。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还学生以应有的主体权利,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而以教师为本位的作文批改,因其偏重“注入”,多从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认识出发,只是教师一相情愿地评判学生的作文,使得作文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漠视学生个性、窒息写作灵性、制约写作水平提高的消极因素之一。这也正是上述不该发生的之所以发生的症结所在。是否可以换个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评价作文这一问题上,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角色,以崭新的现代教育视野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修改、发展提高。“对改法”,便是我长期思考和探索的结晶。

事物既然能存在于世间,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流传甚广的教师精批细改,在了解学生写作实际、加强个别指导方面固然有它可取的地方,但这种“填鸭式”的教法往往有悖初衷,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无效劳动。承认这一点是令人心酸的,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今天,然而事实就这样无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想,自古以来肯定作文必得都由教师修改,大概有个作为前提的设想在,那就是教师费心费力地改,学生必然能完全理解,而且全都能转化为作文的实际能力。这样的设想,如今在四五十人的班级里实在是难以实现的。首先得算算,四五十本作文全都‘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理解你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那就还得给四五十个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改,这又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可是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未必就能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因而下一回作文又那样写了;那岂不是照旧要给他‘精批细改’,再来个循环?”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唱主角的“精批细改”的弊端所在———教师在夜以继日的“全批全改”中付出心血,学生却无动于衷,写作水平无法提高。在这种批改形式下,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地位,很自然地失去写作的责任感,只是把作文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而敷衍。如此现状,谈何提高,何谈效率?为了未来,为了学生,作文批改必须尽快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沼。

吕叔湘讲:“教学就是为了教学生学。”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该教学生自己改作文,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重心下移和角色的换位,最终达到叶老所说的那种“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层面上看,作文修改更应向着这种趋势发展:重教师修改,更重学生自改;重指正不足,更重发现优势;重规范格式,更重打破常规、自由发挥;重写作技巧修改,更重学生人格、个性、思维、做人的逐步提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动力,而兴趣又与当前的活动、需要有关。只有除去罩在作文批改上面的那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亲自参与批改活动,体验批改作文的个中滋味,从写作者自身的角度评判文章优劣,学生才会增强写作的责任感,激发写作的兴趣,继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修改作品的价值,可谓“前人之述倍矣”: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枚的“一诗千改心始安”,从曹雪芹的“披阅五载,增删十次”到列夫·托尔斯泰的“数易其稿”,无不说明执着修改的重要性。对中小学生的写作而言,修改除可使其作文精益求精以外,还能让其发现写作优势所在,从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并学会学习别人、尊重别人。而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同龄人的作文,则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的某些成见。

特级教师钱梦龙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也符合对改法的原则,即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批改作文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自己改文的能力,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老的至理名言。在作文批改中要重视这个“教”的作用:教师要给以必要的引导、示范、鼓励、点拨,使学生有所依靠,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 教师浏览

中学生写作文,作品当然有孩子味,有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的生活,独特的认识,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视角。教师在评判这些文章时,要走出成人角色的评判误区,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视平线上品评、发现,让学生通过写作表现率真、张扬个性,要鼓励学生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作品保持个性,学会自我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提高。

2.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对改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张志公先生说:“必要性是兴趣的根源,不觉得需要,怎么会有兴趣?”所以教师应向学生开展批改作文的目的教育,以古今中外文学大家修改文章的典型事例为导,让学生认识到“好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改”的道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修改作文的确能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地参加到批改活动之中。

3. 明确要求

作文批改也和其他学习活动一样,应该有一个体现训练重点而学生又易于接受的目标,以此规范一次写作训练的全过程,做到先入格、再出格。每次改文,通过师生协商等形式,先民主后集中,提如下几方面要求,并给予量化。

(1)根据训练重点,突出写生活。动笔行文就要写有所体验、有所动情、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的生活,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文化视野、学识功底;突出亮点:文章要有给自己带来写作自信心的长处、优点,让别人能有所喜欢、有所学习、有所借鉴。这方面30分。

(2)表现手法方面,突出有个性。从个人独到的生活视野内,浮想联翩,提笔成文:选材带个人色彩、立意是个人的感悟、构思有自己的棱角、语言有自己的习惯、特色和风格。这方面20分。

(3)一般作文的基本要求,突出写充实。文章要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写得丰富、写得严谨。这方面15分。

以上三点是作文内容上的要求,是“软件”,属“变量”,这样学生据此批改作文时就会发现作文特色,提出合理建议,公正、合理地写出评语。

(4)错别字、病句、标点等方面,共计10分。错别字包括错字、别字、不规范用字、掉字、添字等,每3个扣1分;病句包括句子中语法、逻辑、语言习惯等方面的明显不足,生造词语等,每个扣1分;较突出的错误标点每3个扣1分。直到扣完该项分为止。

(5)字数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该项10分。

(6)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该项10分。强调“45分钟500字”,不能按时完成者,该项不得分。如果缺额过大,视情况灵活处理。

(7)书写潦草,文面零乱者,酌情扣分,最多5分;书写认真,文面清楚匀整,酌情加分,最多5分。

以上四点是作文文面上的要求,是“硬件”,属“常量”。

(8)鼓励个性。个性作文首先须符合以上内容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抓住审题独到、选材新颖、思想深刻、结构巧妙、语言贴切,书写认真等特色中的一项或几项,酌情加分,最多10分,而这些特色在批语中应有所体现。

4. 示之以范

学生开始修改作文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改。此时教师要进行示范批改:将具有典范性的作文,用多媒体投出来,结合写作要求对学生予以点拨,使其明白如何评价一篇作文,怎样发现作品优点,熟悉各种修改要领: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正像叶老所言:“教师只要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

5. 操作指导

包括批改步骤的确定;各种批改符号的介绍运用;批改过程对学生的巡视指导、排疑解难;如何写批语;共性问题的归纳与分析;过程的组织控制;课后对学生批改过的作文的再度浏览批阅等。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文章不厌百回改。行文已毕,可暂时弃置不管,谓之冷处理;一两日后,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或改、或调、或删、或增;或文面,或内容,或构思,或技巧,直至自己满意为止。所谓“学生对改”,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位,同桌或前后桌两人(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只自改)彼此交换着修改作文的一种方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要求简单些,以后逐渐加码。整个过程共分五个步骤。

1. 自改———立足于改

自己至少看两遍。第一遍小声朗读,旨在改正文面,包括自己能发现的字、词、句、标点方面的毛病。第二遍默读,意在修订内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照批改要求,从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一番增、删、改、调的润色。另外在修改时更要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个性,可从写生活、写认识、写个性、写心灵等方面考虑。长期这样就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叶圣陶语)。

2. 对改———立足于批

作文中有些问题自己可能“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失去辨识“庐山真面目”的能力。怎么办?让他人改,使作文臻于完美,这就是学生对改法的现实基础。叶圣陶先生说:“经常观摩人家口头的、笔下写的语言,分辨哪些是好的,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不对的。”其实不单单语言方面应这样,别人作品里面的新观点、巧思路、好手法也应学习借鉴,让学生在对改中学会修改,学会赏析,掌握方法,帮助别人查缺补漏,有时同学的建议比教师的指正更容易被接受。

对改时按自愿的原则学生双双结成对子,为使改者有新鲜感,对子可定期改换,被批作文至少要看三遍。

(1)第一遍,细读。为了对所批文章有个真实、深刻的第一印象,要细细阅读作文,并标出明显的错别字、病句、错误标点;数出被批作文的字数(注在文尾),看是否达到规定的数量;记下读文时生发的灵感。

(2)第二遍:精读。这是批阅的核心、关键,须更认真,仔细地研读原文:边读边思边写。本着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根据自身的水平,对照批改要求,积极思考,细心品味文章,写好眉批。

(3)第三遍:速读。总体把握文章,严格评分标准,客观地予以量化,写出总批,签好姓名。写批语既要实话实说、有所针对,又要重肯定、轻否定;突出训练点,不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让对方思考;要有分寸感,同时注意多赞扬、少批评;要用商量的语气写,不主观臆断;可以纸上谈心,交换看法,最后写出改后记。

在对改过程中,有不明白或疑惑的地方,双方可讨论协商,再有争执不下的,可请教老师,以保证整个对改活动的民主、合作、负责、公正。

3. 抽评———立足于验

评文既是改文的一个环节,又是改文的另一种形式。通过读文评文的信息反馈,教师可及时地检验批改效果,评析作文中的突出问题,锻炼学生说话、听话的能力。为体现其客观性,无论是读文还是评文均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每次抽验作文二至三篇。其程序如下。

(1)读文。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作文,并按如下标准予以量化:言语规范、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说普通话、自然流畅并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可加适当的手势,读出语感。这一活动可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心理素质。

(2)听记。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台上高声读,台下认真听,并且边听边悟边记,对所读作文进行书面赏析(可以只记要点、临时发挥)。可从六个方面有所选择地进行:评判习作的内容及生活体验,欣赏作品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笔录共鸣的情感与熏陶历程,抒写思维的启迪跟联想想象,对其朗读情况品头论足,对所读作品提点合理化建议。这是一次集听话、思维、写作三位一体的综合语文学习,又是下面评议的基础。

(3)评议。评议的价值在于让学生有所发现———发现自己写作的优势风格和个性;有所鼓励———鼓励自己树立写作自信心,从中找到做人的尊严;有所提高———博取众人之长,领悟写作真谛,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在前面听思记基础上,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一是同学们踊跃发言进行评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听作文从不同方面主动评议,可以由自己来评,也可以让别人去议。他人评论又分为自由评和问题评:自由评由学生根据所思所记所议,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自由发言;问题评是让学生回答教师就所读作品的提问。每读完一篇评议一次,一般采取一文多评的方式———或主动评,或抽签评,或点名评,或问题评,或作者评等,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在评议中教师要穿针引线,妙用情感效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畅所欲言;还要授之以法,施之以范,指导学生会说善说,出口成章,启发他们对不同的观点开展必要的争鸣,允许作者阐明自己的体会和观点,允许评者做必要的补充和更改。事后整理自己的评后记。这既是对听、记、思的信息反馈,又是学生据理力争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过程。

4. 小结———立足于悟

学生对改完毕后,师生共同的加对总结,从中悟出某些写作规律。同时肯定成绩,表扬先进的;寻找优点,激励落后的;提出建议,并明确应注意的事项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5. 浏览———立足于查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写的、改的真实情况,教师应在课外通过浏览,对学生作文进行全面验收。目的如下:把握总的写作趋势;解决学生批改不了的问题(可与面批结合);选好典型文章,归纳共性问题。并作好批改记录,以备日后教学时指导学生有的放失。在浏览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效,对学生的打分、批语一般不宜更动,并尽可能地予以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若存在问题,可再以反批语的形式明告之。

篇4:我是一名堂堂的中学生

我进入中学,书本变厚了,学科变多了。我的学习自觉性也提高了。我是一个堂堂的中学生,我要抵制抄袭,默写偷看,以中学生守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小学里,我思考问题不全面,做事也马马虎虎,读书也随便糊弄。后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提高了思想认识,改正了原来的坏毛病,确立目标,更好地前行。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窗外寒风呼呼地吹着,因为马上就要临近副科考和期末考,大家都很认真,都想考一个好成绩,攻克自己薄弱的功课,我在做老师发的综合卷。做着做着,我的朋友叫我出去玩,我心想:我都堂堂中学生了,怎么还像小学一样呢?于是我决心要做完试卷再出去玩。但当我做到历史卷时,我被一道写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以及灭亡的时间的题给蒙住了,也打消了我本来想出去玩的心。

这时候,我想:面对这样的题目,如果不好好看书,那怎么考试?我决心下次上课好好听。但不一会儿,马上就要接近放学,老师说:“没写完的回家写!”回家后,我急忙拿起没写完的试卷,开始了我的工作,在我的思绪如滔滔流水般流畅地写完了之前所有的题,终于来到了最后的大题,我有些暗自兴奋,但我也不骄傲。我任然专心致志地读题,我转头突然看见有张图,于是我把视线转到图片上去,我感觉在哪见过但印象很模糊,我突然想起来它是书上的,但是却扑了个空。当时已夜深人静,我感到身体既疲惫又酸,想要与周公见面。当我想放弃时,爸爸走了过来,说:“这不是唐朝的丝绸之路吗?”我仔细看了下,点了点头,爸爸给了我一点头绪。经过我的一番思考,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是要让我们先认真读图再做,没过多久,我做出了那道题。

誰知道第二天,老师在课上提到了那张图,同学们都不会回答,这时我举起了我的手,圆满地解答了老师的问题,受到老师表扬。

进入初中,我成了一名堂堂的中学生,我要自觉学习,争取取得新的成功。

江蘇省无锡市东北塘中学初二(5)班

指导老师:薛汉忠

篇5:我是中学生作文

跨入新教室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是中学生了,永远不可能再戴上红领巾,在潮泉小学读书了!我不禁有些失落感,可渐渐地我发现,我慢慢地喜欢上了中学的新生活。

看啊!教室宽敞明亮,读起书来,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和着外面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余音绕梁,真有一种诗的韵味啊!不必说干净的地板,光滑的墙壁;也不必说透明的像面镜子似的窗户;单是教室里的那支穿着蓝色笔筒装的粉笔,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

步入初中,一切都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是陌生的,环境是陌生的……仿佛是把一条小帆船,放在了一片神秘的海面――紧张而又好奇!

跨入新教室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是中学生了,永远不可能再戴上红领巾,在潮泉小学读书了!我不禁有些失落感,可渐渐地我发现,我慢慢地喜欢上了中学的新生活。

看啊!教室宽敞明亮,读起书来,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和着外面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余音绕梁,真有一种诗的韵味啊!不必说干净的地板,光滑的墙壁;也不必说透明的像面镜子似的窗户;单是教室里的那支穿着蓝色笔筒装的粉笔,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

从窗户往外瞧去!一棵棵法桐被秋风染黄了叶子,像一个百岁老翁站在那儿,落下的叶子像一个个报秋的使者,在空中飘呀飘呀。看!那几棵松树的叶子仍旧绿得那么精神,一棵棵挺立着,像是在比军姿。那西南角亭亭如华盖的杨树,那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山,在蓝天的映衬下,定格成一幅淡雅的水彩画,令人心旷神怡。

步入初中,一切都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是陌生的,环境是陌生的……仿佛是把一条小帆船,放在了一片神秘的海面――紧张而又好奇!

跨入新教室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是中学生了,永远不可能再戴上红领巾,在潮泉小学读书了!我不禁有些失落感,可渐渐地我发现,我慢慢地喜欢上了中学的新生活。

看啊!教室宽敞明亮,读起书来,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和着外面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余音绕梁,真有一种诗的韵味啊!不必说干净的地板,光滑的墙壁;也不必说透明的像面镜子似的窗户;单是教室里的那支穿着蓝色笔筒装的粉笔,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心。

从窗户往外瞧去!一棵棵法桐被秋风染黄了叶子,像一个百岁老翁站在那儿,落下的叶子像一个个报秋的使者,在空中飘呀飘呀。看!那几棵松树的叶子仍旧绿得那么精神,一棵棵挺立着,像是在比军姿。那西南角亭亭如华盖的杨树,那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山,在蓝天的映衬下,定格成一幅淡雅的水彩画,令人心旷神怡。

收回目光,走向那绿茵茵的操场,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耳畔是轻悄悄的风儿。

再说说学习吧,老师们传授给我们更多的知识,似海潮般铺天盖地而来。虽然知识更深奥了,学习更累了,但是课堂却越来越有趣了。不错的,压力是大了些,作业也多了许多,晚上回家要更辛苦了,可即便是这样,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因为我深知,新的课程,将开阔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

篇6:我是中学生作文

现在,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科技也越来越发达,人们的思想也在日益的增高,我作为一个中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作出贡献。

现在是中学生了,就应该比以前更要懂事了,要学会体谅父母,不要动不动就跟他们斗嘴,要知道父母供我们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有些孩子想上学都还没能力上呢!要珍惜父母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读书环境。

现在是一名中学生了,那意味着作业的负担要比小学的重了,要学的知识也要比小学的广了,即使如此那也要认真对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绩。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呢?当然就是要尊敬师长和按时交作业啦,但是请问一下又有多少人做到呢?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还有一小部分人是做不到的,我要奉劝那些做不到的同学,如果连尊敬师长这条小小的规定都不遵守的话,你就可以到小学里再学五年了。

篇7:我是中学生作文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1

从20xx年9月1日开始,我正式从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当我第一次走进一中校园试一时,我就感觉到了大哥哥大姐姐们对我们的热烈欢迎,这让我感受到了当中学生的感觉真棒!

面对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室,刚开始,我十分的忐忑不安,在经过一个星期的军训之后,我们基本上认识了对方,彼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见面的时候都能聊上天了,再也不像刚来报道时,那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在中学里,交朋友的感觉真棒!

在开始上课的第一天,老师都以最好的形象给我们上好开学第一课,老师们都先介绍了自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自我介绍就是生物学老师,生物学的老师非常的幽默,总是逗的我们开怀大笑,但是他在上课的时候可不这样,他在上课时一本正经、并且追求完美,他不工作时很爱运动,而静下来时,很爱看书,因为他如果不多看书,要是有一天被自己的学生问倒了,那该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呀,在中学里认识一个这么幽默又这么优秀的老师感觉真棒!

每一天的第二节课下课后,都会有一个大课间,在这个大课间,老师会带领我们在一楼的小广场跑操。跑操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增加我们的团结意识。每次跑完操,我们都会出汗,这样我们把身体里的毒素都排了出来,这让我们可以精神饱满地去上后面的课程。锻炼身体的感觉真棒

现在我是一中人了,感觉真的太棒了!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2

当站在镜子前扎着双马尾的女儿,母亲会说:“你已经是幼儿园小朋友了!”当站在镜子前带着红领巾的女儿,父亲会说:“你已经是小学生了!”当站在镜子前梳着干练的短发的我,自言自语地说:“你已经是中学生了!”

迈入中学的大门,陌生、忐忑、害怕并兼一身,还穿着小学校服的我与中学似乎有些格格不入,感觉就像在马戏团上表演一样,千万双目光打量着自己,我不禁快速向初一三班跑去。

进到课室,见到新同学有说有笑的,顿时没有觉得融不了这个新环境。我哦顿时感觉有一股暖流融入心头。似的,长大了的中学生!

中学的学习并不是干涩无趣,老师的风趣幽默常常让我们哄堂大笑,使我们异常兴奋,书上的字体就像一个个跳舞的舞者,被老师指挥得井井有条,引人入胜。不禁让人回味,中学,真好!

入到中学后,老师会从作业本中抽出一两本优秀作业给同学们欣赏。尤其是女生的字体,工工整整,宛如涓涓细流,令人赏心悦目。回想以前,小学老师常常拿一些大师级的字体来给我们学习,同学们就像邯郸学步,叫苦连天。但是中学老师学拿了年龄相仿的同学来让我们学习,便让我们就像在比赛似的,有了上进心,学习更给力。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讲讲我与以前的区别了。在小学时代,我往往都会在六七点起床,慢慢吞吞的。而到了中学,我的节奏更快了,我深深地知道,学校为的不是让我们闻鸡起舞,五更挑灯看书,而是让我们的自觉性加强。到了中学已经是小大人了,如果一点自觉性都没有,难道以后真的要一个书童监视着你才能完成作业吗?

中学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的第一个,我们要积极向上。心里默想“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好!”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3

作为90后的学生,我为我出生在强大的中国而骄傲而自豪!你看,现在时光飞逝,与以往的中国比起来简直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现在我们即将承担中华伟大复兴事业的重任。我们便应该好好学习和为将来打好基础。

现在,我们当中大多数是依赖父母的寄生虫,一但离开父母,什么都不是,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也逐渐没有以前的挑战性,奋斗目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可以说是一扫而光。我们要通过读书,讨论,竞赛,演讲,征文等实践活动,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让我们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自信自强,脚踏实地,具有强烈时代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你们肯定会问:“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爱惜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滴水沙漠和塞特凯达斯瀑布将是最好的凭证;多读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刊;为自己定一个目标;明确自己的责任;度参与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尽量多的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多植树,不仅能防止洪水,还利于空气,这样利于大家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更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让它失去了自由,快乐,动物也有生命,也有思想,他可以说是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村”的邻居,我们应该和谐共进,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当然做任何事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持之以恒的耐心还有智慧,当你具备这三个条件时,你一定会成功,相信你自己。

写到这儿,你们明白了吗?这三个条件是你人生中必须具备的条件,没有了它们,你再厉害,只不过是莽夫之勇,有了他们你才能成功!

我要大声,自豪地告诉你,我是90后!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丹阳师范附属小学六年级一班:周晴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4

今天去学校报道,看到很多好朋友,可就是郁闷,都不分一个班。还算安心的是,把我和利分在隔壁,可我们91班只有一个六。班的,哎!

我座在教室里发呆时就想,我是不是在做梦啊?怎么这么快啊?我就上中学拉?算拉,谁叫时间不饶人啊?

上午真是惨不忍睹,我们站在太阳下一个多小时,起码就有十个同学中暑。幸亏我身强体壮,健壮如牛才没中暑。一回教室,我就遭到老师的没有点名的教训。没办法,在那一个小时多中我是说小话度过的。

下午就大扫除,我想这是报道吗?已经正式上课了吧?可我们都没交钱的啊?管他的。

哦,还有我的小说进度会慢一些,一个星期几篇,可能会这样。

吃饭去拉。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那六年的小学生活宛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已经逝去,我们已经步入了中学时代,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并开始了我们的中学生活。

我最初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新奇?是兴奋?抑或是激动?好像都不是,是不安!这份不安来自于对小学时代老师同学们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的老师同学们的好奇与担忧。记得初中入学报到的那一天,我一个人形单影只,穿梭在陌生的校园里,是那么的彷徨、无助。后来,我坐在陌生的教室里,看着四周陌生的面孔,看着那些来自同一所小学的同学都在热情地聊着。虽然周围是那样热闹,但是孤单却在我心里缓缓地蔓延,整个人仿佛跟这个世界已经隔离开了,这让我对未来的初中生活有了一丝丝小小的担忧。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我逐渐跟同学们开始认识,交流,相处也越来越融洽,愉快,感情也越来越深厚。而老师,也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柔,那淡淡的微笑仿佛抚平了我内心的不安,留下的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的心情至此开始转好,并越来越高兴。我是中学生了,感觉朋友更多了,老师更亲切了,真棒!

接下来,是感觉课程“真棒”。在小升初的时候,如美术、体育、音乐等所谓的“副课”基本上是没有了,每天的课程都是所谓三门“主课”在循环。刚到晨光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小学只有三门主课,而初中变成了七门,那我们副课还有时间上吗?但是接下来,我看到了我们的课程表中每周都有美术、音乐、微机和体育课,且体育作为中考的必考内容,每周竟有两节,成功脱离了“副课”称号,真正让我们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是中学生了,感觉课程更全面,发展更全面,真棒!

初中的课程变多了,作业自然而然也变多了,可是我却觉得“真棒”。或许有人会问,现在的作业那么多,别人哀嚎还来不及呢,你却觉得“真棒”,难道你是受虐狂吗?不!当然不是,课程内容的增多,这就意味着学习机会的增多,更意味着知识面的拓展。作业的增多,会激发我们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所以,我是中学生了,感觉作业变多了,真棒!

我成为中学生了,面对朋友、课程以及作业的增多,面对各种机会与挑战,我感觉——真棒!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6

我是一颗沙,我也知道我是一个沙!一个缥缈无依靠的沙。我静静的躺着,躺在同样孤单的风里,没有依靠,没有盼望,没有笑脸,徒有悲伤,失望中我徘徊,悲伤中我成长,总是在失落中迷失自我,又在迷失中寻找自我,徘徊中发现自己一个人站在汪洋的一个小岛上,这岛上除了几颗黑色的石头忍受着波涛的汹涌,就只有一个单薄的身影躲在那石子后面瑟瑟的颤动着他那早以湿透了的心,不知他是否应该庆幸,上天待他不薄,至少在这里他还有一个残破的避难所,在他的声旁守护着他。毕竟现在的他,还没有掉进那泪的苦海里,虽然就这么近,虽然就在声旁,就在这弹指一挥间,也许,他不知,不知自己哪里天会被这海的无情卷进去,卷进那不知明的黑暗,那道不清的寒冷里。他是谁,为何存在于天地,他迷茫了,忘记自己是一颗沙,夜月,风静静的淌着,他在那一刻感觉到了风的温暖,他开始羡慕,羡慕像风一样,没有拘束,没有烦恼,自由的飞翔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快乐的唱着自己的那一首生命的赞歌,于是他向上帝祈祷,祈祷上帝让自己变成风,向风一样。听到他的乞求,上帝说到,你先不要着急想变成风,既然你希望变成风,那么我让风带着你,带着你让你看看他的生活,如果到时候你依然坚持,我就成全你。沙同意了,于是风载起沙,开始了风的旅途。

风刚起程,沙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冷颤,但瞬间被离孤岛的兴奋冲淡了那一丝不明的寒冷,现在的他沉浸在飞翔的喜悦里,我总算可以自由的飞翔了,飞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他快乐的笑着,丝毫不觉那泪海的苦水早已悄悄的爬上了他毫无察觉的疲惫的身躯,等他发现时,不禁埋怨,风,你为什么飞得这么底,为什么让着泪的伤悲摧残我的身心,风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会有我吗,我并非凭空出现的,我的存在并非没有经过人世的苦寒与伤情,也并不是我超凡脱俗,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忘我之境,更或着是达到了绝情绝义,也不是因为生活的苦难将我折磨得身心疲惫,而麻木了,是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人生,人生免不了苦难,与其躲在苦难的背后瑟瑟的发抖,与其让自己害怕掉进那泪的苦海,不如潇洒的去面对。至少,与其被那泪的苦海呛得喘不过气来,不如让自己在那苦难中获得一份安宁,一份安定。沙沉默了。突然,沙惊恐的发现,风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是什么,是什么能让风这般的无力,他抬起了头,赫然发现,风的面前,一座山挡在了前面,而风去一次一次的撞了上去,沙哭了,停下啊,你停下,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啊,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风笑了,好吧听你的。风绕了过去。然而沙来不及高兴却猛然发现,山的背后一座更雄伟的山挺在那里,沙愣住了,眼看着风在一次撞向了山那伟岸得让人心慌的身躯,最终风消失了消失在沙的眼泪里。沙再一次躺在了山下那几颗山下那不大的石头后面,静静的。

上帝来了,问他,你还愿不愿意做风啊。沙颓废的眼神突然之间多了一丝亮光,他抬起了他那原本已消瘦不堪的脸,直视着上帝,一字一句的答到,我.愿.意!那一刻上帝笑了,他看见沙也在笑。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7

开学了,我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看着即将要生活三年的学校,我不禁有点紧张了起来。学校的房子、学校的一草一木,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但这陌生的环境又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到了七(1)班,我在教室里坐下,我看着这陌生的教室,我有些不适应。不过,当我发现这个班也有我小学的同学时,我终于感觉到我不再孤独了。

在小学时,我常听老师说,初中的老师是很“残暴”的,动不动就打学生。可是,经过几个星期的学习,我发现老师并非都很凶。相反,我觉得老师们都好相处,很和气。老师们上课都十分生动。

现在,我的学习课程越来越重,我不得不争分夺秒的学习。学习,已经不像小学那样轻松了。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8

Hi!大家好!我是一条小鱼,名叫雅清。我身穿一件金黄的纱裙,头上有五彩的条纹,大家都叫我彩虹鱼。

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我的兄弟姐妹分布在各地,浩瀚的大海、长长的小溪、清澈的池塘……到期处都有他们潇洒、矫健的身影。而我是生活在池塘里的。那里有许多白白的鹅卵石、高高的假山……我天天跟着小伙伴们在假山里捉迷藏、逗圈圈,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且呀,每天都有人按时喂我们,生活真是逍遥自在。

不是我夸口,我的本领非常大。游泳、潜水简直是小菜一碟。“蛙泳”、“仰泳”“自由泳”……我样样都会。

潜水更不用说。看你张着“血盆大口”的样子真难看,我就破例把秘密泄露给你吧!其实,我的肚子里有一个泡,人们把它叫做“鳔”。只要我一吸气,鳔就会变大,我就会浮上来。相反,只要我一吐气,鳔就会缩小,我就会沉下去。根据这一原理,人们不发明了潜水艇呢。

可是,这样安逸的生活没多久便给破坏了。一天,我发现两个伙伴——合月和越云不见了,当初我以为正在跟我躲迷藏呢,就没放在心上。没过多久,我的伙伴相继失踪了。我连忙问知识渊博的乌龟叔叔。乌龟叔叔告诉我,它们是给一个叫人的生物捉去了。我觉得很奇怪,问道:“人们为什么要捉我们呀?”

“唉,雅清,书上说人们捉我们是为了玩耍。”乌龟叔叔无奈地说。

“啪!”一条小鱼掉了下来,正好砸在我的头上,我好不容易把那条小鱼甩了下来,一看,正是合月,不过她已经死了。乌龟叔叔检查了一下,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一看,原来是被折腾死的。

傍晚,彩霞映红了天边,十分美丽。可是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这一画面。突然一双大手在我毫无防备的时候捧住了我,我无法脱身。乌龟叔叔猛地咬了一口那双大手,大手赶紧收了回去。可是,另外一双小手却把乌龟叔叔永远地带走了。

深夜,皎洁而又圆滑的月亮徐徐升起,我望着月亮想起了兄弟姐妹,想起了合月和越云那迷人的笑容,想起了和伙伴们玩耍的情景,还想起了乌龟叔叔……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9

带着父母的期望,我步入了初中的校门,我从5年前幼稚的娃娃,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这里有喜也有甜下面听听我发出的感叹吧!

第一个字喜告别了小学,迎接我的是充满梦想的初中,将接受更多知识的熏陶。我的心里便有一种特别的滋味儿那就是甜。

第二个字怒大家都知道童年是一生中最美最纯真的时候而上了初中那?好看的动画片拜拜了!好听的音乐不可能学习学习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的你喘不过气来。

第三个字哀离开了儿时的伙伴来到新的学校真的很不适应原来在母校我是多么快乐儿的女孩啊可来到这里,我不认识这里的每一位同学我便把自己封闭起来。

第四个字乐在来之前,老师对我说这是扬帆起航的起点,同学对我说你这是不输在起跑线上,有了老师同学的鼓励我坚信我会变得更好。

我将会在中学点燃我的希望放飞我的梦想今后更好地在这里学习我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是中学生作文 篇10

现在我一是一个初中生了。离开了一实小,有点不习惯。

我十分想念赵老师。进入初中后总是有写不完的作业和枯燥的学习,在初中平常的作业都要写到十点多,有时都写到十一点。那星期天就更多了,又是写两天都写不完。现在星期六。星期天都不是双休日了。在小学是作业八点多就写完了双休日就是双休日。老师说双休日是赶超别人的时间,还是被赶超的时间。老师其实说这没用,作业都写两天还有时间赶超。

还是小学生活美好呀!还好,我现在已经适应了初中生活,要不我非得吐血了不可。

老师的讲课方式很特别,很幽默。常常把我们逗的捧腹大笑的,和赵老师一样。没回我们犯错她都会打我们一下,还让我们下课去感谢她。说谢谢他的话。我就被打了一回,我下课了去感谢老师。感谢老师上课打我了一下,让我专心听讲。

篇8:我是这样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

“热情”是指积极的写作态度, 它是写文章“一挥而就”的根本保证;而作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写作素材的积累及深思熟虑、成竹在胸, 则是写好文章的基本保证。

本文撇开这些写作的主观要素, 从教师的角度, 来谈培养学生作文“一挥而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严格的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的目标应十分明确, 忌“无的放矢”。整个中学阶段的作文应有系统的教学要求, 一个年段、一个学期要有周密的教学计划, 具体到每一次作文, 要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目标。比如说写一个人, 在内容上确定是写哪一方面的事儿, 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中心, 人物的角色是怎样的;在形式上要求必须用哪些描写方法, 采用怎样的写作顺序, 运用哪些表达方法, 甚至哪些必须用的词语。学生写完作文后, 在眉批处用铅笔把这些要求标出来, 这样既强化了教学目标, 也便于教师在批改时对照。

二、严格的提纲限定。

我要求学生每次作文, 都应有两个不同样式的结构提纲。在相当数量的作文课上, 我并不要求学生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 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 (尤其是语文课的范文教学或学生的社会活动实践) , 要求学生给同一命题列出两份或多份的结构提纲, 在立意、思路、结构、手法等诸多方面设定细目。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 我比较重视在“量”中求“质”。对同一命题、不同的体裁, 要求学生有不同的题材和内容;对文中同一个人的思维, 可以是辐射性的, 也可以是逆反性的;对文章的结构, 可以是总—分—总, 也可以总分或分总;就立意来说, 可以是横向, 也可以是纵向, 也可以是综合。不许千篇一律、一题仅一文, 要取得“一文多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拟提纲的过程, 实际上是理清作者的思路, 即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道是“纲举目张”。一题多纲的训练方式, 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程序, 而且还能促进其灵活思维的质量, 可以达到开拓思维、开发智能的目的。

实践表明, 这样的拟提纲训练, 不仅丰富了写作训练的形式, 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节省了师生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明显地提高了写作教和学的效果。说到底, “一题多纲”实际是一种微型的快速的“一题多文”, 既兼顾了“量”, 又充分顾及到了“质”。这种一箭双雕的有益的训练,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严格的时间控制。

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初一的时候, 时间控制在60~70分钟内, 初二则控制在50~60分钟内, 初三则控制在50分钟内。字数要求分别是500、600、700字。时间一到, 立即收卷。未完成或不足规定字数的判为不及格。严格的时间限制对培养和促进学生快速的写作技能和敏捷的思维素养都是十分必要的。客观上还能给学生造成“背水一战”的心理压力, 从而在写作中促使其思维高度集中, 迫使其当机立断, 选定自己的思路。

诚然, 从教师实施严格的限时作文, 到学生能按时完成写作, 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训练过程。开始, 达标者不足20%, 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或字数不足, 或不能成篇, 或凑满了字数, 却结构混乱、内容单薄。经过几次训练, 能达标的可达60~70%, 甚至更多一些。可以说, 正是严格的限时训练, 逼使学生学会了注意力高度集中, 由此, 他们的写作迅速连贯了, 思维也愈加敏捷了。

四、严格的作文评讲。

学生的快速作文需要教师的快速反应。师生都要快, 否则, 一方的失误必然贻误全局。作为指导者的教师, 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渴望心理, 在写作的各个环节上给予及时的评讲———纠错点拨指导。只有这样, 才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因此, 作文中和作文后的评价必须及时、迅速。如果出现犹如泥牛入海的现象, 那学生的作文是难以快起来的。

我们不反对精批细改, 但事实往往启示我们, 由于精批细改造成的时间差, 衍生出师生间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差距, 教师的良苦用心得不到理解和回报。我一般采取较粗的批改方式:用“面批口评”的方式 (不一定着眼于白纸上的红字) , 重点批一个班的1/4~1/3, 且好、中、差三类兼顾, 目的是捕捉讲评的材料。当然, 有时候为了加工一篇文章, 精批细改, 不惜多次批改, 也是常有的。这样就可以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评讲中, 对上等的文章, 除了唱赞歌、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介绍自己写作经验外, 还要“挑刺”, 使其“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对中等文, 既要正面肯定, 又要“指点迷津”, 使其找到向上的突破口;对较差的作文, 实施优惠政策, 即在刺中觅花, 着意夸大他的长处, 故意缩小他的短处,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热情, 让他们领悟出“为文之道”来。

实践告诉我们, 及时的粗线条的“面批口评”比起费时的“精批细改”来得奏效, 大面积的鼓励褒奖比起单调乏味的指责教训来得奏效。

篇9:我是北大穷学生

1999年高考,我考了县里的文科状元,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我成为了母校建校六十年来第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

1999年9月4日的早晨,日如薄纱,我和父亲在北京站下了火车,没有目的地顺着人群走出车站。父子俩坐着绿皮火车,挤了十六个小时,从一片天大地大的皖北平原,来到了这高楼大厦之中,疲惫到了极点,同时又对自己格格不入的装束感到很不安。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上身穿着一件长袖的白色衬衣,上面沾满了灰尘,领口黑黑的一层;下面是一件褐色起毛的休闲裤,有些短,把人吊着;脚上是一双劣质的黄皮鞋。最让我放不下心的倒不是穿着如何,我所担心的是手中拎着的那个塑料行李箱,那是我临出发前在集市上花四十五元买的,因质量不好,在离家不到十里路的地方就完全裂开了。我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几段零碎的绳子把它紧紧捆住,里面的衣服从裂开的缝隙中拼命往外挤,我担心的就是它随时都有炸开的可能。

来北京上学,是我第一次坐火车,按理,第一次坐火车对那个年龄的人来说,是有些兴奋的,但实际情况却让我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在合肥上火车之后,我拿着自己的火车票,在拥挤的人群里找到我的座位,发现座位上坐着一个孕妇。如何要回自己的座位,是我开始第一次真正处理一个问题。我怯生生地告诉那个孕妇那个座位是我的。那孕妇却一句话也不说,像个小说家深沉地望着我一番之后,又开始像一个旅行家一样双眼望着窗外。面对着这种局面,我不知如何处理。我想告诉她我是北大的学生,我想告诉她,这是我第一次出门远行,可我最终没有说出口。在那片拥挤的空间中,我觉得那么不合时宜,最后我离开了,挤到了另外一节车厢里去。

就那样盲目地在人群里站着,十六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连口水都没喝上。父亲比我更惨,他和一个同去的亲戚被挤到餐车里,花钱买了个茶座,因为随时可能要换地方,他不得不扛着那个裂开的箱子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十六个小时我几乎没有说话。我在听着旁边的人说话,我不知怎么插嘴,甚至说,我根本没有想到去插嘴。我就是那样地沉默着。这第一次火车旅行让我到现在为止都害怕坐火车,就像小时候吃腻的食品,一遇到适宜的场景,便排山倒海一样从胃里涌出来。

那时北大的文科生一年级的时候是要到昌平校区的,校车拉着我们父子直接开到了昌平西郊偏僻的园区。经济上不允许父亲在学校逗留很长时间,父亲必须要当天赶回去。一下车,父子两人就赶紧忙着报到,买生活用品。买完东西,父亲留下了回去的车费,把剩下的钱全给了我,有三百多块钱。

中午,父子俩在食堂吃了顿饭,觉得饭菜很贵,也没舍得要什么菜,那算是我父亲来北京吃的第一顿饭了。下午,父亲要乘车去火车站。我们父子俩站在园区的那片槐树林里等校车。等车的时候,父亲说你不要不舍得花钱,该买的东西买,该添置的添置,又说了一阵诸如照顾自己,不是在家里,不要想家之类的话。接着我和父亲便陷入沉默。沉默了一段时间后,父亲慢慢地转过身去,望着那长满野草的球场和球场远处的树林。我看见他抬起手去擦自己的眼睛,过了半天,等他转过头来再看我,我发现他眼睛里依然残存着晶莹的泪滴。一阵悲伤的情绪从我心中不可抑制地涌出,说来好笑,那时我差点说出一句话:“爸,我想跟你一起回去。”

几年后,我在《鲁豫有约》节目录制现场,重新回忆到这个父子分别的场景,还是忍不住辛酸落泪。

我知道当时父亲为何落泪,在所有的学生里我显得那么弱小,穿的不像样,买的东西也都是最简单的。他走后,摆在我面前的是茫茫未知的大学生活,而所有的生活费只是那微不足道的三百多元。

后来我堂兄写信给我,说我父亲是第二天下午赶到家的,那天正好是我堂兄考上安徽农业大学摆酒请客的日子,包了一场露天电影,放映员反复提到我们兄弟二人的名字。我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到酒桌上,众人端起酒杯,等我父亲说话。堂兄说,所有的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父亲,他们都在等着父亲讲讲伟大首都北京,讲讲万里之外风光的我。

父亲还未开口,已经眼泪婆娑。他喝了杯酒,说了一句:“我们家的孩子在那里是最穷的一个,让他在那里受罪了。”之后,泣不成声。

父亲走后的一个多月,我是靠着那三百多块钱过活的。

吃的很简单,晚上的夜宵是晚饭时从食堂买的一个馒头,简单但过得有滋有味,我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自己的大学时光。每天早晨早早起来到操场上读英语,上下午上课,晚上看看杂书,有时也和别人打打乒乓球。没有课的下午,我和球友们一起去踢球,踢得满身大汗,我还记得新生杯上的第一个球是我踢进去的,我兴奋得满场狂奔。为何能这么高兴,这么快乐,说句实话,我思想上没有多么深刻,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看淡苦难,看淡贫穷,然后超越,风雨过后是彩虹之类的,我是习惯了。

我幸福地过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去逃避,不去让别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怜惜之感,或者说我对于这些富与贫,乐与苦根本一无所知,无知者无畏。身上只有三百多块钱,买书、买生活用品、吃饭、洗澡、穿衣,诸如种种花销,对此我倒没有什么过于拘束之感,少一分如何,多一分又如何?有些时候,井底之蛙也是幸福的。

不久,母亲写来一封信,错别字连篇,后来我还拿此封信,对我母亲说:“真看不出,你还上过高中。”母亲笑着说:“那么多年了,能记得这么多字,已经不错了。”

母亲在那封信里说,她想跟着建筑队出去,给人家做饭,一个月有五六百块。那封信让我十分难受和不安,我赶紧写信给母亲,说你要真去了,我就不上这学了。母亲身体不好,怎么能做这种粗活呢?随后,我坐车来到北大的本部燕园,在家教公司找了一份家教,每周六教三个小时,共一百块钱。这意味着我每月有四百元的收入,我赶紧写信给家里人说我找到了兼职,生活不太紧张了。

这份家教是我大学里的第一份兼职,我付出了很多。每周六一大早就要坐校车往燕园赶,再从燕园坐车去西直门,走一段路,到学生家上课,中午到,在附近吃点饭,上一下午的课。赶回校区的校车来不及,只能从西直门,坐27路,转345,坐了345到昌平,再坐小公共到南口,从南口到校区是一段林荫路,我从小公共下来之后,天基本上黑透了,我要摸黑走四里路,两边全是果园庄稼地,路上只有我一个人,每次看到校区门口的红灯笼,我眼都有点模糊,那种疲惫后的熟悉让我感到一阵阵强烈的温暖。我现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到一百块钱的补课费,是多么的高兴,在西直门复杂的立交桥上,我找不到北,一半是因为实在复杂,找不到27路车站,一半是兴奋得只顾着走了。

回到燕园后,我有了自己第一份不错的工作:帮一家文化公司写畅销书。最悲惨的赶稿,是一周之内我们三个人需要写十八万字。我那一星期,除了上课,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写稿子上。那时不像现在有电脑,一切都是手写,稿纸一沓一沓地写完,再一沓一沓地买。白天写不完,晚上搬个板凳在楼道里写,六天的时间,我写了八万字,拿到了一笔一千八百块的预付金。这笔“巨款”让我兴奋异常,那时手已酸痛得几乎拿不起筷子。慢慢地我对这种坐在屋里不出去就可以忙活的兼职情有独钟。

譬如几个同学帮人家写初中生阅读的稿子,时间太紧,忙不过来,找我帮忙,我一夜写了十二篇,篇篇通过。

从那以后,我退掉家教,开始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看书上,用在学习上,用在享受着我的北大生活上。我对于很多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上一门《东方文明史》的课,对楔形文字的起源感兴趣,北大图书馆查不到,我跑到国家图书馆去查。后来写一篇论文,交给老师,老师评价很高。

上白巍老师的《中国美术史》,我特意跑到故宫去看画展,跑到军事博物馆里看中国油画展,查资料,写论文。是的,我像北大其他学生一样,在学习,在努力,在收获,只是我的方式跟别人的方式不太一样。我开始学着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大二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我努力学习,每次期末考试前一个月都不怎么睡,背诵,查资料,困了,咖啡粉直接倒在嘴里。早晨考试,买带冰的矿泉水让自己清醒。我拿过奖学金,评过标兵,体育也获得了奖,也获得了北大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三时,一位央视的编导来中文系男生宿舍找兼职,我当时是班委里的人,给她介绍了几位同学。她不满意,让我去试试。

我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去了,那天恰好遇到了2002年北京那场恐怖的突如其来的大雪。我下午六点从北大南门出发,坐车去北三环的静安庄,平时四十分钟的路,我到晚上十二点半才赶到。整个马路上都是车,都是人。我们是推着车往前走的,从人大一直推到了静安庄。那天夜晚的北京城是混乱而又有秩序的。等我凌晨三点半从编导家里谈完出来的时候,马路上的车已经可以开动了。谈得不错,之后,我开始在央视十套、四套几个栏目做文案的写作和策划,几位接触到的电视人对我评价不错,收入也还可以。后来,我对文案写作已经很熟悉了,干起活来也如鱼得水,我决定退出来不干。这个决定大大出乎了编导的意料。她挽留我,我笑着说:“我还想做些别的。”

从大二下学期,我不再向家里要钱;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帮姐姐支付一部分的生活费和学费。在北大读研究生时,我开始写剧本。妹妹去上大学,上的是第三批录取的本科,家里打电话来说学费很高。我说没事,让她去吧,有我呢!

暑假我送妹妹去上学,前后给她交了一万七千块,还给她留下三千块钱生活费,我说当年我是三百块开始我的北大生活的,你比我幸福多了。我从长春回来的路上,妹妹给我发来短信,她说:“哥哥,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我会努力的。”我给她回短信说:“哥这么做,是因为有条件才这么做的,我只想让你好好享受你的大学,就像当年我在北大读本科时那样。”

是的,这就是北大的生活:它让我感激,让我留恋。这里不会因为贫穷而让你止步不前,我的两位好朋友,家境很好。现在一个去美国读书,一个去新华社工作,再聚一起,依然笑声不断。

上一篇:终止租房合同下一篇:曹主任要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