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频道纪录片

2024-05-12

探索频道纪录片(共8篇)

篇1:探索频道纪录片

谈探索节目与电视纪录片

2010-2-7

一、开篇:中国的纪录片之旅

“亨·阿杰尔在他的《电影美学概述》中引用过这样一段话:„电影,像强努斯(古罗马神,能知过去和未来,因此有两个面孔)两面神那样,把现实和非现实表现在无区别的统一体里。‟”一切的电视影像都是从早期的电影开始的,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先的新闻纪录片。尤其在中国,新闻开始用电视普及的时候,新中国全国大建设,各方争相报道先进的生产事迹。新闻影像乃至以后的纪录片创作开始成熟起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即观察式纪录片。但中国的纪录片发展之路却是艰辛而曲折的。中国纪录片在发展初期受苏联影响较大。苏联人大开大合的蒙太奇式的创作手法,在我们很多有过重要影响获过大奖的纪录片中都可以看到烙印。例如《收租院》等。在其“形象化政论”的影响下,导致中国的纪录片维持了30多年的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尤其在文革文化高压下,这种模式更是大行其道,阻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初设想,产生了内容单调、主题僵化、选材面窄、形式单一和表现公式化,“声画两张皮”的弊端。在中国这片缺乏影视传统文化的土地上,纪录片的创作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囿,只强调其“工具性”而漠视它纪实的本性。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纪录片开始尝试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开始反映新风气,运用新技法,虽然仍旧是格里尔逊式,但却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庐山》、《让历史告诉未来》和《伏尔加日记》等。90年代,中国纪录片才开始在观念技巧上面下功夫了,此时的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始跟西方的纪录片拉近距离,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架起与国际思维模式相一致的话语体系,并在亚广联等国际大赛中频频获奖。与当时流行的“假大空”不同,纪录片走向了“新现实主义”,主张真实描述人们生活的原态,用小角度、情节化的描述来展现普通群众的生存状态。在这方面,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如《沙与海》、《半个世纪的相恋》、《藏北人家》、《毛泽东》、《中华之剑》、《壁画后面的故事》、《龙脊》、《神鹿啊神鹿》等等。而后来的《望长城》成为了一个里程碑:颇有纪实味道长镜头、真实的同期声、采访者身份的主持人(取代了单纯的朗诵者、宣示者)。这种模式继《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节目成功运用之后成为范本。国内与国际间的相互学习促使中国纪录片日渐成熟。

中国最初的纪录片合作对象是日本,例如《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 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纪录片以异常的速度在发展,但是一些靠纪录片生活的人经济却日益拮据起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做的东西没有观众欣赏,没有消费者来买单。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例如《纪录片编辑室》,当年何其风光,曾经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如今收视率已暴跌至7%—8%。外国的一些诸如肥皂剧、大片之类的东西开始侵占我们的国内市场,而我们却还在守着当初的荣誉不肯放手,固守老一套。要知道现在是受众主导市场,在他们中间最受欢迎的还是电视剧、足球和其他综艺节目。也不是中国人民不欢喜关注现实了,他们仍然每天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些耗去制作者大量心血的出色之作,在电影节上周游列国之后,让制作者锁进柜子。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纪录片没有以前好看了,又或者是,这些纪录片不再能迎合观众的口味了。宣传式的电视纪录片,妄想再次强行闯入市场已经是不可能事情了。

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

(一)片面强调国际化,忽视了个性化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记录片工作者为了能“走向世界”,迎合国际口味,国内出现了突出的“老少边穷”现象,于是老人题材、少数民族题材、边远地区题材、贫穷者(包括残障人士)生活题材成为了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但是这些记录片在拍摄角度上往往停留在对生活形态、自然形态的猎奇点上,缺乏文化上的理解,暴露出没有深度的、没有历史性思考的、仅仅停留的浅薄的内容呈现形式。

(二)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

目前的纪录片市场主要是被国外的强势媒体集团所控制,一些国际级的交流会上一些国际强势集团常在会议上谈论他们的标准,对于弱势团体来说,一些纪录片制作上的标准和规格多是他们说了算,即使不是完全照搬,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纪录片起步较早,发展形态比较成熟,长期以来中国的记录片都是在学习西方的记录片而进步。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记录片的大部分市场还是被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和相关集团所占有。

(三)选题过于狭窄

题材是作品的最基本构成因素。所谓电视记录片的题材,就是创作者从客观现实或历史资料中选择出来组成作品的材料,具体展示在荧屏上的主要事件或生活现象。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题材狭窄,视野不开阔,选题中猎奇现象严重。纪录片所传达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观众通过纪录片难以把握生活的真实本质。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纪录片创作的选题中对社会问题关注较多。自然问题关注较少,虽然近年来,自然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关注(如央视的《探索发现》、《天地人》等),这是可喜现象,但相对其他题材而言还是少了些。比如说,水利、环境污染,人类要维持长久繁荣与长久,必须采取措施维护生态环境,让人们了解其重要性;在社会问题选题中,创伤性题材过多,过多记录人的艰难困苦以及现代人所承受的压力,忽视了人类的自我张力,忽视了对人类潜力的发掘;在自然类选题中,对自然现象记录过多,对知识探索较少。

(四)表现模式僵化

它一方面表现在:长镜头、跟踪拍摄手法的运用,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拍摄。以率先采用长镜头、跟拍手法而著称的《望长城》出现以后,长镜头、跟拍的运用似乎成为一种定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手法令人啼笑皆非,以至于有人误以为纪实主义就是长镜头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盲目追求“纪实”,导致自然主义倾向。当前,一些创作者出于对纪实感的肤浅理解和片面追求,一味强调“纪实”无节制、无目的的滥用镜头,刻意地记录庸常琐碎的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片段的重复,风格单

一、节奏拖沓、内容杂乱等弊端,毫无美感而言,丧失了纪录片应有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纪实主义不等于自然主义,不等于纪录片工作者漫无目标的、不加选择的记录毫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八现实生活中直接抓取素材,必然要经过筛选、组织、裁剪,那些有闻必录的纯暴露并不能代表纪实,为纪实而纪实的片子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五)整个国民文化水平日渐低下

这样说的范围就更大了,不过这也是纪录片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被网络、手机、报纸、杂志上面的种种低俗、猎奇的信息所淹没。尤其是网络,遍地开花的小色情广告、一夜情俱乐部、奇门八卦的东西使得许多人性中最原本的部分过分膨胀。他们以通晓各种星座奇缘、明星私密为荣,很难静下心来关心一下整个地球和人民息息相关的纪实性节目。更别说去力捧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了。

(六)中国本身的纪录片管理投入不够

纪录片仿佛只是一小拨热心人的事情,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还没能形成上下一心去搞纪录片的氛围。数的清的一些机构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本土纪录片雄起的愿望。

二、《探索·发现》的栏目特色

1993年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标志着纪录片栏目化的开始。栏目化作为一种趋势在中国找到了它生根发芽的地方了。作为央视纪录片创作播出的主要阵地——《探索·发现》在科教频道这一定位于人文的频道坚持将“影视史学”进行到底,并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甚至是央视的一档品牌栏目。《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的纪录片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是《探索·发现》的栏目宗旨和始终如一的追求。央视2002年第四季度观众综合指标调查报告中,“观众流动率”这项指标的第一名被央视科教频道每晚8:30的《探索·发现》夺得。在栏目满意度(由知名度、观众规模、期待度、人气指数、忠诚度、家庭人气指数等指标综合得出)的总排名中,开播不到两年的《探索·发现》一直高居前十名左右。当《Discovery》节目横扫全球电视媒体的时候,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们也在积极改进中国的纪录片制作现状,《探索·发现》就是其中的典型,在它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中国纪录片人努力探索的结果。

它成功的原因,首先要归功于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个根本准则。纪录片需要真实,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于1935年再度来到了博里纳奇这个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仅一两个小时火车车程的煤矿区。在这里,他拍摄了纪录片《博里纳奇矿区》。片中,博里纳奇到处都是灰黯的颜色,腐枝烂叶,还有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少,矿工与矿主和当地执法者的斗争,都真实的记录着这片矿区的艰难困苦的生活。该片产生轰动,对以后许多纪录片的纪实风格都产生了影响。观众对于这样的景象不会产生怀疑。这就关乎我们所说的取材真实性的重要性。《探索·发现》节目内容的选取以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为主,用影像的力量和真实的力量去感染感动受众。取材的真实,即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空发生的真人真事。如纪录片始祖《北方的那努克》记录的是一家猎人,在影片外,那努克都是活生生存在的一个人,你甚至可以直接去和他进行对话。再一个便是讲究艺术的真实,这里就有一个主观世界如何恰如其分地认识和再现客观世界的问题。纪录片就是通过创作者根据自己意图做出来的选择不同的真实或再现真实场景记录一段历史、人物故事等。它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且是作者内心活动与思想感情的体现。因此,这些特性就是电视纪录片以独立艺术形态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特质,它也成了记录人类社会成长的见证人。《探索·发现》栏目始终保持着对最真实人类社会的记录,使得节目能够触动到观众的心灵深处。每一代人对下一代都可以成为财富,都可以留下宝贵的资料,但必须真实和有思想。纪录片将二十世纪以及现在人类社会的重要和有意义的事件、生活片段纪录下来,作为影像资料珍藏,给后人以启示。纪录片的纪实性,其内涵超出了表现手法意义上的纪实,而呈现出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的特征。这里的再现是客观写实,表现则相对指主观介入。再现客观生活,使之具备生动鲜活的真实感,这是纪实性的基础。近年来,不少纪录片在内容、题材和镜头语言上作了深入的探索,使“再现”达到了新的高度。纪录片的表现是通过情感化外物实现的,而这个情感化外物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种声音“表现”将主体意识渗透到一系列的艺术处理中去,以纪实形态表情达意。《探索·发现》栏目在过去的几年里精心制作的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如《百年中国》、《历史不能忘却》、《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中原大发现》等都是对国人民族记忆的一种拾掇。最新制作的《考古中国》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考究,运用情景再现、故事叙述、设置悬念等方式,将观众的视野再次拉回到远古时代的华夏大地,提示人们重视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在2005年栏目中播放的三十集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真实的再现那个特殊年代里整个中国所处的状态。整个节目中,没有个体的口述和采访,没有事先设定的主题,而是以为时间框架,把所能够搜索到的当年的所有影像资料进行类型化梳理,将所有与相关年代有关的书刊、影像线索编织起来,形成一张庞大的历史网络。

《探索·发现》之所以能够受观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它独特的叙事结构设计。故事片的设计因为知道结果,所以,更加紧凑。如何铺垫、如何照应、如何突转、如何解开谜底,都是在开拍之前都已经形成。而纪录片在叙事上虽仍然要遵循时间逻辑,但却经常可以做一些时间上的调整。《探索·发现》制作的纪录片《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1946年至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中的斗争。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这次审判的结局已经成为历史常识,没有悬念。但是这部电视片依然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因为它的重点在于这些结局是如何出笼的,中间经过怎样的斗争。围绕这一目的,纪录片编导把那些发生在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的时间打乱次序,依据不同论题的需要重新组合。从每一集之间的关系上看,还是从属于比较明显的时间线索,但是每一集的内部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打破这样的线索,上下古今、纵横捭阖,“形散而神聚”。

纪录片栏目化是纪录片与电视结合的必然结果,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的生存策略,栏目化了的纪录片更大意义上作为一个栏目而存在,而不是特别强调单个的作品。因此《探索·发现》栏目除了必须有基本的栏目化特征,如固定的播出时段、定位准确的固定主持人、固定的版块模式以及固定的栏目包装等等,还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旨,统一的选题定位和风格定位。这样就使纪录片节目以整齐统一的方式在观众面前亮相,容易得到观众的注意和收看。

再次,《探索-发现》之所以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还在于它将娱乐注入到纪录片里面,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收视需求。它播出的纪录片涉猎极为广泛,包括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历史不容忘却》(53集)、《丧钟为谁而鸣》(7集);人文历史地理方面的《三坊七巷》系列节目;大型考古系列节目《考古中国》(45集)、《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30集)、《中原大发现》;大型纪录片《极地跨越》(148集)、《同一个世界》(51集);两台大型直播节目《古文明新发现一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动》和《嘿!火星》等等。中国本土的纪录片以往似乎总是以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姿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内容真实,主题深刻,却也留给大家枯燥乏味,题材边缘,视角主观的印象。而所谓娱乐化纪录片,《探索·发现》的解释是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利用所有可能的电视手段进行表现。比如用搬演的手法完成历史的重现,加之相关人物的访谈,动画特技,表现手法甚至比故事片更加充分,更加“无边界”。从而使其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最后就是运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在《探索·发现》栏目中就有许多通过演员的表演或电视特技效果的制作或通过意象的手法将历史或逝去的画面重新表现出来的手法。如2005年暑期科教频道的教科文行动中推出的《东陵遗恨》一片中在描述1928年7月清皇家陵墓——东陵被孙殿英所部盗走走大量珍贵文物这一场景时大量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将当时的情景虚构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历史不能忘却》的系列栏目之《川岛芳子》一片中,川岛芳子最后在狱中的痛苦挣扎心理就是通过黑暗牢房的衬托,并且通过演员脚步的来回走动的表演虚构表现出来的。这样观众在心理上就更容易理解当时的真实情景,摆脱了单纯语言介绍和有限历史资料展示时的乏味。正是这些纪录片天然所有的品质和人工修饰的结合让这一精英文化和其所记录的边缘文化有了新的生存空间。

三、中国纪录片之路

中国的纪录片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开始走上沉寂的道路,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几度萎靡不振。直到央视诸如《探索·发现》等优秀纪录片栏目的崛起,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从这些栏目中,结合国际纪录片市场的走势,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的纪录片之路线。首先从纪录片本身来看,“酒香不怕巷子深”,前提是你拥有好酒。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纪录片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因此,我们要先总结中国目前的纪录片拍摄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中国的纪录片选材还显得窄

纪录片的选材范围很广,大到国家、国际大事、全球问题,小到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婚丧嫁娶、奇闻异事。要想拍出好的纪录片,选材很重要。你不可能把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生活起居拍出一部值得称赞的纪录片来。从早期刷牙到吃饭睡觉的事情是每个人每天习以为常的。然而,如果这是一个伟人、残疾人或者一个对社会造成了不小影响的人都话就可以考虑考虑了。在繁杂的题材中选准切入点,跳出只关注边缘人的框框,找出能准确反映百姓心声、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人和事,是需要纪录片创作者很花费一番心思的。选好题材决非简单的命题作文,更重要的则是要本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眼光,带着问题,在观察社会、感悟生活、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使人产生思索和升华。如《沙与海》中,渔民和牧民的生活选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对立的人物故事。一个在露水环绕的海岛,一个住在满是黄沙的沙漠之中。不同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一个相同的人生思考: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在那个破旧风、树新风的时代里是很能反映时代的烙印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社会形态基本固定。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的那种生活形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纪录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局限于那些边缘人物和猎奇事件。而应该更加着眼于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地球环境的恶化、恐怖活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篇2:探索频道纪录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说明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之中。纪录片是文化产业中的活跃部分,深受人们喜爱,研究纪录片的策划选择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策划含义概述

从现代意义的角度理解,所谓的策划就是在一些信息素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创意以及方法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依据。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电视节目创作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名电视人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选题策划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方面,这项工作为节目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以说策划已经成为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策划是节目制作的第一步,可以有效避免决策失误问题,提升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做好策划工作,一个电视节目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纪录片选题策划中,虽然由于节目固有性质导致创作的自由度受到限制,但是选择策划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记录片是将真实事件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出来,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提高节目的感染力。总之,纪录片选题策划工作非常重要,是在现有信息上的一种选择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创作过程[1]。

篇3:探索频道纪录片

一、造型因素

在影视作品中, 所有的画面都是片断性的, 通过后期的剪辑技巧使这些片断构成一个完整的复合体, 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 由影像造型和声音造型构成的叙事空间成为影视作品中最主要的语言手段, 直观地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因此, 由影像和声音构成的叙事空间是连接现实空间和观众头脑中意识空间的中间环节, 是科学纪录片制作者得以影响观众并与之交流、引起共鸣的最直接的媒介。

1. 丰富多彩的影像造型

首先, 以优美、新奇、罕见的影像内容为根本。镜头内部的各种视觉元素都具有语言的表意功能, 但探索频道的制作者们更倾向使用影像造型的直接叙事功能, 基本上每个画面都与所要叙述的主题相关。优美的画面内容可以使观众获得审美上的享受, 新奇、罕见的影像造型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些都是探索频道最大化实现影像造型叙事效果的重要手段。探索频道的制作者们十分擅长使用手中的机器, 在纪实的同时, 对构图、光线、景深等手段的运用都十分娴熟, 极力将美好的事物用最优美的镜头记录下来, 提升整部作品的艺术水平。如在《愤怒的地球》系列节目中, 探索频道的制作者冒着极大的风险, 将摄像头对准了龙卷风、海啸, 尽他们最大的可能接近它们, 为的就是能够获得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画面。同时画面的构成也十分讲究, 让观众在近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的同时, 获得美的享受。

其次, 以超常规的视角呈现肉眼无法观测到的领域。科学纪录片需要表现许多人类无法直接感知的主题, 这就要求制作者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来向观众呈现。探索频道就深喑此道, 即使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主题, 探索频道也会从新奇的视角对主题进行解读, 在视觉上给予观众极大的震撼。例如《人体内的住客》这一期节目中, 就是采取显微拍摄技术, 将人体内或者身上的微生物放大, 让观众能够直接感知, 获得视觉冲击。

再次, 数字技术的运用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字技术拓展了科学纪录片题材的表现空间, 探索频道的制作者们运用数字影像生成处理技术, 表现一些目前无法拍摄到或者是不易拍摄到的事物, 如宇宙太空、分子原子结构等;数字技术也能够改变科学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和视觉风格, 无法拍摄到的影像都可以用虚拟图像技术来解决, 使得故事性的叙事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画面连接方式也向无痕连接转变, 使过渡显得更加自然。

2. 极具感染力的声音造型

首先, 多使用无声源音乐渲染叙事, 增强科学纪录片的感染力。无声源音乐在叙事过程中, 可以起到推动叙事发展、揭示主题内涵、渲染环境气氛等作用。在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中, 对无声源音乐的使用则相对比较频繁。例如影片《沙漠之城迪拜》中, 为了向观众表现迪拜这座采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城市, 在节目的叙事中常伴以大量的电声音乐出现, 创造出了一种神奇、丰富、变幻莫测的音乐形象。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也常用无声源音乐配以转场画面来表现节目节奏的变化转折, 预示将要发生的紧张、危险、悬疑的情景, 预测事件的发展,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 利用自然音响增强叙事真实感, 拓展叙事空间。如果说音乐造型在叙事过程中主要起渲染情绪、推动叙事发展作用的话, 那么音响造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叙事空间具备更复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使影视作品显得更加真实。探索频道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 尽可能地将原始的音响形态记录下来, 与拍摄到的影像画面一起呈现, 使科学纪录片更具真实感。如《透视黄石公园》中, 炙热的岩浆沸腾时的声音、雪崩时雪块滚落发出的声响、游隼捕猎时发出的叫声等等, 都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黄石公园景象, 弥补了影像中立体感的不足。

二、语言因素

科学纪录片中的语言是制作者与观众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 也是最具释义作用的一种手段, 在科学纪录片中起着叙事、交代环境、论证推理、增强现实等作用。如果说影像、音响、音乐等造型手段更多的是侧重于科学纪录片的形式, 那么语言因素则更多的是侧重于科学纪录片的内容层面。一般影视中的语言系统中, 大致包含对白、独白、旁白、字幕这几种主要的成分。

1. 对白与独白的灵活使用

首先, 简洁的对白作为线索不断推进叙事的发展。对白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 在影视作品中, 它是作为叙事符号而存在的。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中的对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简洁。复杂的对白容易造成视听的混乱, 不易理清叙事发展的状态。

其次, 设问的独白设置增加叙事的悬念, 引发观众的兴趣。在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中, 独白经常是以设问的形式出现, 表现影片中人物对于未知事物的困惑, 其实这也是为了引导观众, 使其往叙事发展的方向上思考, 并设置悬念, 吸引观众的关注。以《野孩子:乌干达猴男孩》为例,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奥克塔博士的内心独白, 如在了解了许多关于猴男孩的消息之后, 奥克塔博士的独白出现了:“但是有件事还没有人能告诉我, 这么小的男孩, 刚学会走路还没有多久, 怎么能在荒野生存长达三年的时间呢?是猴子帮助了他吗?”这是奥克塔博士的疑问, 同样也是观众的疑问, 也是影片叙事过程中设置的一个悬念, 使观众的注意力持续不断地集中, 并使之后的解答显得顺理成章。这些设问的独白形式在影片中为叙事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 无处不在的旁白

首先, 多用旁白传递抽象信息。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叙事过程中, 因为表现与科学相关的主题, 概念性的东西十分常见, 这一部分的内容十分抽象, 画面也不能清楚地表述。而旁白则可以将这些事物概括出来并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思维。除了概念性的事物之外, 对于环境、背景以及出现在画面中的人物等信息的交代同样也离不开旁白。以《透视黄石公园》为例, 在向观众介绍火山、雪崩的时候, 就使用了旁白, 在相关影像因素的配合下, 使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些抽象的信息。

其次, 用旁白串联画面, 使叙事更加连贯。这是声音蒙太奇的一种形式。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经常会采取在一个大的主题下分别叙述几个子主题的叙事结构, 因此画面就会存在含混性和叙事不完整的情况, 画面之间没有完整的逻辑性。在这里, 旁白的使用很自然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科学纪录片《透视黄石公园》, 在由介绍游隼向草原响尾蛇切换的时候, 用了这样的旁白“黄石的环境使得这里成为游隼的完美家园, 但另一些生物则要适应这里才能生存。这是草原响尾蛇, 公园内唯一致命的毒蛇”, 这一段旁白的使用使两个子主题之间的画面过渡显得很自然, 很连贯地将黄石公园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

第三, 旁白在承担科学纪录片叙事情节的讲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事化的手法是探索频道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科学纪录片在故事化方面, 存有先天的缺憾, 因为所要展现的主体无法自行表现自己的意图, 观众如果只观看单纯的画面, 就无法了解影片所要表现的故事, 对于其中的情节也可能会产生误解。旁白在画面和观众思维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使观众能够明白影片中的叙事情节, 获悉制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果没有旁白, 画面根本无力独自承担此责任。

3. 精炼的字幕

在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中出现的字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职员表及语言翻译的字幕。另一种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加入的字幕。很显然, 我们这一节所要讨论的字幕是后一种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 字幕的许多功能逐渐被声音及其他元素取代, 在十分注重使用新元素的探索频道中, 这一“古老”的元素虽然使用不是很多, 但依然与其他叙事手段一起发挥着作用。

字幕在探索频道中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叙事显得更加客观。在科学纪录片中, 影像与声音是最直接作用于观众思维的元素, 虽然效果很直接, 可对于观众来说, 他们是在被动接收信息, 有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被强制的感觉。而在有字幕出现的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中, 字幕的出现都带有一种客观、中立、冷静的色彩。字幕以文字的叙述样式表现出来, 能够引发观众主动阅读,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同时, 也能引发观众对科学纪录片所要表现主题的想象与思考。影像与声音因素虽然能够给观众带来亲切感, 但是字幕的出现则带有一些理性成份。

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在叙事中运用了丰富的影像造型和声音造型, 对白、独白、旁白及字幕也有恰当好处的运用, 这些都成为其获得公众青睐的关键因素。对优秀作品的借鉴是一种智慧, 探索频道在叙事构成要素方面的种种表现无疑能给我国的科学纪录片创作提供借鉴, 使我国的相关工作者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摘要:将娱乐化因素融入到严谨的科学纪录片叙事过程中, 是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获得大众肯定的关键, 造型与语言这两种影视叙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深受影响, 同时表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就对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在造型与语言两方面的叙事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 并辅之以适当的实例以证明。

关键词:探索频道,科学纪录片,叙事,造型,语言

参考文献

[1]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1]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罗伯特·斯坦姆等:《电影符号学的新语录》, 张梨美译, 台湾远流出版社, 1997年版[2]罗伯特·斯坦姆等:《电影符号学的新语录》, 张梨美译, 台湾远流出版社, 1997年版

篇4:探索频道纪录片

国际媒体首度开辟中国节目专栏

《神奇的中国》栏目将于3月28日起在Discovery探索频道电视网亚太主频道、南亚频道、澳新频道开播,每周播出一小时中国题材电视纪录片,可覆盖亚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亿家庭订户。这将是国际媒体集团首度开辟的对外介绍中国的节目专栏,通过成系列、栏目化的节目排播方式,于固定时段集中播放中国题材电视节目,满足国际观众对中国的兴趣和探知欲,进一步帮助国际受众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精彩的中国。

开篇巨制《运行中国》隆重首映

双方合拍的系列纪录片《运行中国》将作为《神奇的中国》栏目开篇之作于3月28日登陆探索亚太电视网,并同时在Discovery探索频道全球电视网面向全球电视观众播出。该片围绕“城市化进程”、“科技与创新”、“民生与愿景”三大主题,关注当代中国经济、科技、社会的新变化与新气象,生动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对外传播中国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主持人兼建筑师丹尼福斯特将走遍中国,揭开她雄心壮志的大型项目并探讨其中的突破性创新科技,以深入了解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变迁。透过独家专访,观众将会领略到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攀爬到中国建筑最高峰,以及了解一个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如何影响现代人的沟通方式。中国创新发展日新月异,而这将为她的未来写下新篇章。

现场访谈

记者:《神奇的中国》这个栏目未来主要聚焦在中国哪些地方?

马丁:除了这三集,我们有更多题材可以挖掘,未来题材更多通过我们不断构思讨论当中进一步确定未来方向,我们有很多题材宝库。

记者:选题是怎么确定的?

张方:是磨合的过程,互相讨论的过程,因为Discovery公司的节目本身要符合Discovery本身市场定位,同时考虑它的价值,播出要有人看。他们五洲想拍的我们认为市场没效,我们想拍的五洲可能认为拍不了。这次《运行中国》都是我们双方在过程里面不断磨合,不断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

记者:请问一下《运行中国》包括以后的《神奇的中国》接下来的节目,它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是Discovery自己团队,还是和中国团队有合作?

张方:我们过去跟五洲合作的模式,通常是我们共同来找适合的国际制作公司来做这个题材,未来这个模式会延续,不排除找国内制作公司来做这些节目,《神奇的中国》这个栏目就是个平台,我们希望在平台上发展各种可能性,甚至做人员的培训,怎么样来训练中国的导演制作人去做国际型的纪录片,这个是未来可以延伸出来的合作。

井水清:对于《神奇的中国》的合作,我觉得是和五洲合作探索的开端,以前65个小时,都在亚洲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制作公司,制作公司是哪国我们并不在意,可以是中国的,可以是亚洲的,也可以是世界各地。《神奇的中国》因为52个小时的节目都选自中国题材,我觉得这对于推动国际纪录片的制作,包括纪录片人往这个方向发展,都是很积极的平台。国内优秀的制作人崭露头角,他们用国际化的语言讲中国故事,其实《神奇的中国》给中国的制作人近距离提供了一个平台,但这个平台我们是面向全亚洲全世界的,我们不会确定用哪个平台做,谁能讲好这个故事,谁讲的这个故事符合我们共同理念,我们就请谁去做。

记者:开辟了《神奇的中国》这样一个栏目,您觉得它最大的意义是什么,能给外国观众带来一些什么?

马丁:我们纪录片主要展现的不再是把过去五年十年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核心和重点,而是要重点展现未来的五年十年,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中国不再是世界工厂,不再是世界制造的中心,中国非常小心翼翼地转变成为核心技术中心体,我们正在转变这个过程。

我想举一个例子,比如在城市化进程这一集当中,我们想探讨中国如何使用高铁解决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和危机,比如北京、上海这样大的城市,如果交通网络足够强大,就不会造成大城市由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污染问题。

记者:现在咱们的外国人更喜欢中国的哪些文化,在我们片子中,我们栏目《神奇的中国》会涉及哪些内容?

篇5:探索频道纪录片

史无前例的壮举——讲述的是首钢人自己的故事

按照总公司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通知要求,各单位通过网站公告、微信公众号、书面通知等多种形式,号召职工积极收看纪录片《首钢大搬迁》,感受镜头中蕴含的浓浓首钢情。

纪录片尊重历史、再现历史,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幕幕难忘的瞬间,生动演绎了首钢人特有的精彩。

机电公司卫建平专门约了几个同事早早地坐在宿舍电视机前,提前锁定了中央电视台十频道。“45分钟的节目,我们目不转睛从头看到尾。纪录片真正把首钢的恢弘历史拍出来了,也把我们首钢人的气魄拍出来了。”

卫建平说:“现在机电公司地处河北,每名职工都在摩拳擦掌,努力在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中创出首钢品牌。”

首钢退休职工马立昆特意给总公司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打来电话,激动地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我和家人一起从头看到尾,边看边给他们讲首钢的历史,虽然家里人已经听我讲了很多遍,但仍然喜欢听我讲。”

园区管理部职工程国庆家有8人在首钢工作,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家”。“我们一家几代人,亲身经历了首钢炼铁高炉生产发展的变迁;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工业化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几代首钢人为中国钢铁工业和首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和牺牲。”看到电视镜头里的情景,程国庆有感而发,特作诗一首:“眼望荧屏泪双流,多少往事撼心头;百年首钢传奇史,铁水钢花铸千秋;顾全大局做奉献,抛家舍业解民忧;炉火虽灭心还热,首钢精神万古传”。

园区开发部职工冯尧刚说:“纪录片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事,是首钢人自己的故事,使人振奋,催人奋进。我们要继承首钢人的光荣传统,努力多作贡献。

篇6:探索频道纪录片

中外合拍的纪录片《孔子》于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这部具有国际范儿的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不仅是献给亿万电视观众的精神大餐,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值得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思考。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发布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英国,将促进中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刻,纪录片《孔子》正式在全球上线开播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纪录片既富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中国风格,也体现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世界表达。

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纪录片《孔子》既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部值得长久记忆的经典作品,也探索出一条中英合作拍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两国相关方面继续合作,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

孔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千多年来,褒贬不一,从汉代独尊儒术直到晚清,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与帝制的亲密关系是传统的主流,然而正如该纪录片所描述的,二十世纪的批孔批儒浪潮,尤其是文革破四旧运动对孔子的极端否定,使得孔子的地位降到历史最低谷。中国近几十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新尊孔,并且再次认可其伦理道德价值。纪录片《孔子》在此历史与时代背景下,从国际视野寻找孔子的灵魂与终极意义,传播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用巨大!

该片的第一大亮点是人物采访。国际上著名的汉学家,比如悉尼大学教授王安国、耶鲁大学教授金安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梅可、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他们向世界观众解释孔子的内涵,很有说服力。同时,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博士的外语同期声,消除西方人士的语言接受障碍,可谓事半功倍。

故事化讲述,使得抽象理念具象化。这是该片的第二大亮点。不仅讲孔子的传奇故事,还通过今天的典型事例讲述孔子思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通过山东一个名叫北东野村的礼教缩影,说明《弟子规》儒家教化的作用;通过春节团聚的真实纪录,阐述家庭、孝道的凝聚力与人情味;通过京博石化集团运用儒家文化管理企业,证明传统价值观对当代经济运行的效果;通过四海孔子书院的教育实践,给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启迪。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人们,孔子的.灵魂已经深入世俗生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

提炼关键词,为观众找到理解孔子思想的钥匙。是该片的又一亮点。礼、君子、孝、仁、六艺,这些内涵丰富的汉字词汇,是儒家经典的精华。比如,君子,不仅是精英领导者的楷模,也是一般人学习的榜样。做人,就是要做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天,我们看看拜金主义对道德的损害,就更加理解义的重要性。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轻视商业利益,导致社会发展迟缓。而事实证明,唯利是图也绝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选择,普通人做人也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会丧失道德底线。人们呼唤儒商,崇尚义利平衡,特别是主流价值观提倡为官、发财两分开,已经说明君子的德行毕竟是真正的正能量。纪录片《孔子》重新让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对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

此外,该片在叙事结构上采取经纬交织、时空转换的方式,避免了枯燥乏味,能够激荡人的思想。情景再现与影视资料的丰富运用,增加了可视性和感染力。精美的片花穿插,消除了观众的收视疲劳。显然,主创团队具有国际化的业务素质,体现了追求精品力作的实力。

国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中英两国机构推出《孔子》纪录片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成全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的智慧也已经跨越时空和国界。

篇7: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地点: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405室

要点:

1、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

2、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

3、1982年《话说长江》的播出使人耳目一新

4、1984年开拍的《话说运河》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

5、1989年搞纪实语言的人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

6、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

7、《望长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

8、1993年开播的《生活空间》站在非常前卫的位置上

9、从90年代末到现在纪实语言处在比较停滞的状态

这是纪录片论坛研讨活动的第二天,上午主要由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对中国20年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演变做了全面的总结,下午与会代表主要就纪录片语言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研讨。研讨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主持。

陈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近20年来,中国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纪录片的发展,用什么语言表现,用什么语言记录,用什么方式跟观众交流,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我们在从业过程中听到很多说法,什么叫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纪录片还有一种分类,叫介入式和非介入式。前不久英国一个制片人讲,在英国纪录片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访问式的,第二种是跟踪记录式的,第三种是偷拍式的,第四种是真实再现式的。英国BBC把纪录片创作手法分成四种不同表现形式。总之,各有各的分类,但是最终人们都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20年,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在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请广播学院的教授朱羽君老师为我们从头细说。

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20多年来,中国纪实语言发展状况、方向、轨迹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加走向人本化的传播。

20年来,我们的电视纪实语言在朝这样几个方向前进: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于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多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回顾20年,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什么?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也就是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特点,尤其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80年代,几乎所有的手段都是电影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电影的。

那时候最基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70年代在电视台拍片子,我们当时拿的机器是16毫米的,就是电影的,而且我那时候拍摄也是这样的情况,机器是用手摇发条的。手摇发条的最长时间只有22秒左右,上紧一把发条,要拍摄这个时间。我们每次上片子的时候,一盘片子是一百尺,能够拍摄的时间是3分钟。给我们一个主题的片比是3:1,只有三盘片子,300寸必须拍一个主题。所以,那时的语言不可能不是电影的。这就使那时人们的智慧集中在怎样用好片子上,怎么样运用视觉的因素,怎样把某一元素说清楚。而且那时我们用的机器不可能录音,没有录音设备。我是60年毕业以后,参与了一些摄影过程,除了拍摄中央首长,派一个人另外录音,到时候非常困难的对上几句话以外,都是没有声音的。

那时候大部分的新闻是采取点式的取材方式。图象、解说词、音乐这三条线是完全平行的进行,互相独立。

那时的解说词非常完整,非常独立。脱离片子,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比如那时的《生土源》、《深山养路工》、《放路》等等,很多片子都是这样的,最好的片子也是这样的。一直到80年代中期,纪录片基本上还都是这种语言模式。因为这种形式也是以前没有的,以前连影都看不到,这种方式至少能让观众看到毛主席什么样,天安门什么样,所以大家对这种语言采取了欢迎的态度。

我下面给大家放一个,以这种语言为代表的片段,演示八分钟。我们看看当时纪实语言的状况。

(播放70年代后期用电影胶片拍的影片《甘枝梅》片段)

这个片子叫《甘枝梅》,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片子,而且作为一个典型发给地方台去学习。

画面能够运动起来,在那个时候就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当时能够把20多秒的发条用得非常精彩,或者是长一点的片比能够用得非常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移动使用得非常好。

这的音乐是独立进行的,处于一种伴随状态。

片子的解说词还是非常官化的,还有播音腔。

另外的一种智慧就是在镜头的使用上,使用很美且镜头十分完整。对角线构图的拍摄非常用心。摇下去肯定是一张笑脸。那时的片子推到最后总是非常工整的一张笑脸,因为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好的表情,非常向上的情绪。

这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标准的纪实语言状态。

篇8:探索频道纪录片

一、内容及叙事结构分析

每一集《毁灭瞬间》都以预告的方式作为开头, 将节目中所要讲述的毁灭性瞬间剪辑在一起, 时长20秒左右, 极具视觉冲击力, 抓住了受众眼球, 也制造了悬念, 让受众“想”继续往下看, 很好地把握住了受众的“好奇”心理, 真正做到了“在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1。接下来是由节目主持人朗·彼兹一段16秒出镜, 他选取了典型案例告诉受众本集纪录片将要呈现的主要内容。紧接着是《毁灭瞬间》的简短片花, 片花的内容为精心选取的毁灭性瞬间的集合。然后是纪录片的正文内容。每一集《毁灭瞬间》的正文包含了8~9个毁灭性事件, 每个事件的叙述时长为2—3分钟, 事件之间安排非常紧凑, 叙述的重点就是毁灭的瞬间。最后, 整个节目以主持人出镜结束, 只说一句话:“我是朗·彼兹, 晚安, 我们下回见。”

每一个事件采用的是以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 以因果关系、逻辑顺序为辅的叙事顺序。以第四集的第一个案例———半联结车追撞油罐车事故为例, 对该事件的解说是这样的:“某地区南部一条主要运输干线上, 发生了半联结车追撞油罐车事故。油罐车载有25吨高度易燃的苯乙烯, 不断扩大的火势随时可能引爆油罐车。消防员从各个角度灌救仍无法控制火势, 消防员试图冷却油罐车, 但油槽内的压力不断升高。高温导致油槽喷出状似龙卷风的火焰, 那是最后警告, 消防员纷纷走避如雨般落下的燃烧碎片。进一步分析发现油槽周围的火势将槽内的苯乙烯加热到超过914度燃点, 这次自发着火产生的火焰超过250尺高, 爆炸使得槽内的25吨化学品瞬间气化。燃料爆炸烧尽后, 火势渐渐平息。破坏的范围很广, 油罐车的驾驶室宛如被炸毁的空壳, 至于半联结车, 只剩下烧熔的焦黑车架, 最后有四位消防员受到轻伤。油罐车的爆炸撼动了整条公路。”

对上述解说词进行分析后, 可以发现纪录片的制作者首先把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用精炼的语言叙述了一遍, 从发生追撞事故, 到可能引爆油罐车, 再到消防员试图灭火, 最后到油罐车爆炸, 纪录片按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了描述。对爆炸发生一瞬间的状态, 纪录片则进行了重点描述, 从“消防员纷纷走避”到“化学品瞬间气化”, 对这个瞬间描述的文字接近所有叙述文字的三分之一。如果说之前的描述都是原因的话, 最后一段的描述就是“毁灭性瞬间”造成的“毁灭性”的结果。

二、画面叙事的分析

《毁灭瞬间》讲述的事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 事件本身就非常“刺激”, 加之纪录片以“毁灭瞬间”命名, 重点描述最具毁灭性的一瞬间, 所以纪录片的画面即使不采用那些花哨的剪辑和特效, 也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

纪录片中选取的部分事件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瞬间发生的, 所以那些视频的拍摄者不能够事先策划镜头的分布及景别的设计, 因此在讲述这些事件时, 画面会相对单一。例如, 在第五集中讲述的第二个事件———扬尘大赛参赛者惨剧中, 拍摄的画面只有一个角度———在场地下方拍摄自上而下滑行的参赛者, 也许拍摄的机器是由大赛组织者架设来记录比赛的, 但没想到却拍到了一幕惨剧。由于事发突然, 周围观看的群众也许惊讶得根本来不及进行拍摄, 所以也就缺少了其他角度的画面, 反而加强了真实感。

对于那些可以预知毁灭性瞬间的事件, 纪录片呈现了多角度、多景别的画面, 还有不同的运动镜头, 使得纪录片更具可视性。例如在《毁灭瞬间》第五集中的第一个案例———德州达拉斯市焊接用品工厂失火事件中, 第一个画面是交代事件发生地点的大全景, 紧接着是对失火现场进行记录的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画面的不断变换。画面显示其中一台摄像机的架设在直升机中, 另外几台分布在事故现场周围较远处, 所以画面角度也呈现出了不断的变化。

三、纪录片声音运用的分析

纪录片《毁灭瞬间》中的声音多样, 包含主持人出镜播报、解说、同期声和背景音乐四种声音来源。纪录片的整体节奏较快, 不仅表现在画面剪辑上, 也表现在声音的运用上。

配合画面以及解说, 纪录片采用了节奏感鲜明的背景音乐, 只在重要同期声出现时消失, 让画面更加有动感, 使受众在观看时能够跟着纪录片的节奏, 并在适当的时刻给人“心惊肉跳”的感觉。

《毁灭瞬间》和其他探索频道的纪录片一样, 具有鲜明的叙事个性, 它采用带有真实客观的素材, 巧用素材剪接突出细节, 营造该纪录片的快节奏, 最大限度地追求真实与扩大传播效果。观看discovery节目, 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其叙事的与众不同, 特写镜头表现人物, 生动讲述事件的发生过程、画面结构的强势转换、声响的运用、高技术奇观造型、摄影镜头的调度等等都充分展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增强了表述事件与情节的可信性、可观性。■

参考文献

[1]张萍、蒋宏.当今科普纪录片运作分析——以discovery探索频道为例[J].新闻界, 2007 (5) .

[2]李春颐.从探索频道节目看影视纪录片的发展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9)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探索频道纪录片】相关文章:

基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商业化探索09-11

自我探索之能力探索09-15

探索与发现-发现与探索手抄报06-02

探索序言04-21

心智探索05-02

艰辛探索05-03

努力探索05-09

探索05-09

政策探索05-01

现实探索05-04

上一篇:如何改变自己范文1000字下一篇:中学生优秀作文:感受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