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2024-05-08

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精选6篇)

篇1: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在创造着人类.人类在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深受文化所制约、所引导.暴力与文化,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暴力文化这种现象到底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这两个问题.

作 者:廖莎莎 韦毅嘉 Liao Shasha Wei Yijia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刊 名: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SOCIAL SCINECES EDITION)年,卷(期):20(1)分类号:G05关键词:文化 暴力文化 青少年价值观

篇2: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主持人:南京师大教科院

冯建军

一、问题的提出

与过去单

一、稳定、封闭的环境不同,当今社会的开放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文化的多元挑战人类原有的一元价值和霸权文化,尊重个人的主体自由和选择,使人类原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渐趋多元化、离散化、冲突化。随着现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完成,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怎样重新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

普遍的交往促成了多元文化的出现。任何的文化都是时代和特定地域的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文化之间因时代、同一时代因民族、国家与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彼此之间不能完全同化与代替,这是文化自身产生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交往程度不够,文化基本是以各自孤立的状态存在的,不同的民族、国家按照自己的文化价值生活,不存在冲突的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出现,“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这意味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建立在各自文化独特性基础上的世界多元文化正式形成了。

全球化进程的影响。随着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化趋势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展现方式和历史形式,使不同地域、不同传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从而构成一幅“众声喧哗”的当代景观,形成了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格局。全球化要求文化的同一性,但这种同一性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以文化的一体化来否认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是文化自身的特性,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尊重多元文化。

信息化进程的影响。信息化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更是由技术带来的社会存在和个人存在形态的变化。信息化时代,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它不允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主导甚至霸权地位,信息更换的速度会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或兴趣也日益个人化,这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文化日益变得多元和多岐。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当今中国正在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两大转型。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催生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意识觉醒,不仅使他们追求自由,维护自己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他会带着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重构社会的文化,使文化变得个人化和多元化。另外,社会转型中的文化,依然保留着双重成分,传统的农业社会、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与先进的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的文化会发生一定的冲突。

2、多元文化带来的绝对价值的消解及其后果

传统社会的封闭维护着一元的文化、一元的价值观。一元文化、一元价值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认同一个共同的善为绝对的价值,这一共同的善是所有人的行为规范,评价着所有人的生活。也正是对一元价值观的维护,生产着一元社会的生活秩序。进入现代社会,文化多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元化的价值体系被颠覆和解构掉了,不同的个体或小群体可以按照自己认定的善的价值展开自己的生活。“后现代性之父”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口号,象征地表达了“永恒”和“绝对”价值的被颠覆。因为在一定意义上,“上帝”不过是绝对价值的宗教表达而已。“上帝之死”究竟意味着什么?陀斯托耶夫斯基和萨特都说过,上帝死了,意味着我们最高的约束者不存在了,这样我们怎么做都行,可以为所欲为。

由于文化多元格局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以绝对价值为内核的意义世界日益被遮蔽。它所导致的历史后果主要在于:个人价值的相对化、社会整合度的下降。社会失却了一个共同的价值,人们的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冲突,社会本身就会瓦解。20世纪60年代,作为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回应,在西方出现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派,甚至还有人提出学校教育去道德化的立场。这种基于自由主义哲学的道德理念,今天已经受到了社群主义的批判,麦金泰尔的《德性之后》就是一个批判价值相对主义的典型。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不仅包括政治的和谐、经济的和谐,也包括文化的和谐,而且文化和谐更具有根基性的意义。我们已经走进了文化多元时代,文化多元时代是不是必然带来绝对价值的消失以及价值相对主义,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危及社会的文化和谐?我们不可能回到文化闭关自守的时代,就像我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之中。在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吸收西方的教训,我们必须探索一个中国建设和谐文化的新路子,在和谐文化中,引导青少年重构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多元文化:多元文化的“多元”是指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异质的文化共同、平等地存在于一个时代的社会中,构成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或种族,多元文化就是对弱势民族、种族文化的尊重和平等相待。本研究的“多元文化”主要不是就民族文化而言的,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指的是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系统。

2、生活方式:心理学家认为,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行为模式。社会学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我们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受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指导而选择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按内容划分包括职业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和家庭婚姻生活方式。本研究中的儿童主要指处于中小学阶段的中小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初步的社会化,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学习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

3、价值观:价值观是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知识的另一类认识形势,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是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在社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所在。在伦理学、心理学上都有关于价值观的研究。英国学者Halstead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者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们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的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我国学者编撰的《心理学大辞典》指出,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经济的、逻辑的、科学的、艺术的、道德的、美学的、宗教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领域不同,就有不同的价值观的表现。本研究将中学生的价值观划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

4、价值观教育:是使人们形成特定文化所要求的价值观的教育。它在内容上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包罗性的术语,包括一系列共同的内容: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教育;个人的和社会的教育;宗教教育;多元文化的/反对种族主义的教育;公民教育;精神关怀以及理想教育等。在形式上,它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和教学进行,也可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价值观。

5、学生:本研究中的学生主要指中小学生,其中考虑到小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甚至缺少必要的认识,对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偏重中学,包括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

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教育,西方大致经历了从价值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进步主义教育的出现,受个人主义、多元主义、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60-70年代达到了顶峰。价值澄清学派以价值相对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平等的,道德教育不是认同和教授某种“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帮助学生选择能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强调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70年代后期,因为缺少共同的价值观的指导,最终导致了道德价值的混乱和“中空”,价值澄清学派开始受到批评。于是,80年代以后,在美国开始出现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学派不赞成价值澄清学派否认存在公认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看法,相反,它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诸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普通共享的价值观,可以作为多元社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品格教育就是要把这些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用这些核心的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已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从价值相对主义到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西方发达国家大致都经历了这个过程。英国《道德教育杂志》的主编Monica J.Taylor在一篇《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长文中(发表在《教育研究》,2003年第5、6、7期),全面介绍了在多元社会的价值危机中,英国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政策制定中如何体现价值观的目标,学校的教规和实践中如何在目标、教师、教学、学校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实施价值观的教育,以及评价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这篇长文提出的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非常具有借鉴和启迪。

价值观的教育在国内研究中也比较多。目前有学者以此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比如刘济良的“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辛志勇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与行为关系的研究”,裴娣娜教授和文喆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首都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也将“社会转型期中学生的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但其中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较少,而且调查局限于北京市。该领域研究出版的著作有黄希庭等人的《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杨德广、晏开利主编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刘济良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价值观教育的论文,一些思想道德的调查报告也会涉及价值观。综观这些研究,就学科视野而言,它们主要立足于心理学,或立足于思想政治的角度;就涉及的对象而言,主要是大学生,研究他们在当代的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教育举措。相比而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研究很少,除了不多的几篇文章外,突出的一项研究是王学风的博士论文《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不过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新加坡多元文化与中国当前的多元文化不尽相同,因此,其道德教育面临的难题与中国也不尽相同。针对中国多元文化背景探讨价值观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专门研究尚没发现。

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所立足的学科主要是教育学的视野。与其他研究的一个最大不同是,本研究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研究多元文化给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带来的挑战,以及给中小学德育所带来的难题,试图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育模式。

四、研究的目标与价值

研究目标:本研究针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挑战,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小学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为我国学校德育适应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趋势提供理论见识和操作模式,以提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的价值: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涵,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完全汇集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可能导致文化认同的迷茫,价值选择的迷茫,导致社会的道德混乱或道德的“中空”,甚至会重演西方社会的价值相对主义。所以,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教育极具有时代的价值。

在理论上,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开拓了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研究的新视阈。在实践上,本研究试图解决时代的价值冲突,为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发展的路向,为走出灌输的道德教育,尊重个人的道德主体性,提供可以操作的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子课题设计 围绕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多元文化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影响

2、江苏省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现状

3、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生活方式的现状

4、江苏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5、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现状

6、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7、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

8、多元文化背景下(和谐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探索

根据以上8个拟解决的问题,相应设计了8个研究子课题:

子课题1: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互动关系研究(承担人:冯建军)

1、文化、生活方式、价值、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

2、文化转型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考察;

3、多元文化的含义、特点、表现及其对价值观的挑战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和谐德育

子课题2:江苏省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承担人:郝永贞)

1、关于生活方式与人的发展理论

2、社会转型对学生生活方式带来的挑战

3、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现状及特点

4、中小学生学校生活方式的新问题(自杀、网瘾、校园暴力等)

5、当前中小学生健康学校生活方式的价值引导

子课题3:江苏省中小学生校外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承担人:王亚琼)

1、校外生活方式的界定、类型

2、中小学生家庭生活方式现状与教育引导

3、中小学生社区生活方式与教育引导

4、中小学生闲暇生活方式与教育引导

子课题4:城乡儿童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承担人:马多秀)

1、城乡儿童生活方式(包括学习、交往、闲暇、消费、家庭)调查的分类比较

2、城乡特殊儿童的生活方式研究(包括城市流动儿童生活方式和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方式)

3、城乡儿童生活方式差异性因素分析

4、构建城乡儿童和谐共在的生活方式的建议

子课题

5、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承担人:白莲莲)

1、多元文化时代中学生面临的多元价值选择 2.中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文化生态因素分析 4.多元文化时代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子课题6: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及其启示(承担人:柴华丽)

1、一元价值观与道德教育

2、自由主义与相对主义价值观教育

3、社群主义与核心价值观教育

4、启示与借鉴

子课题7: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引导(承担人:提秀雷)

1、核心价值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2、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及其论证(拟采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四个维度来寻找核心价值观)

3、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某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例 子课题8:“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与试验探索(承担人:冯建军)

1、理论基础

2、教育原则

3、方法与措施

4、试验学校的情况总结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于一体。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弄清多元文化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内在关系,论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了解国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问题。实证研究主要了解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现状,并进行比较和差异性分析、因素分析。实践研究一是针对中小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策略或建议;二是探讨理想的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总体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证研究到应然建构、再到试验研究的路径。研究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文献分析、理论论证和试验研究。

问卷的设计:根据中小学生的五大生活领域(学习、交往、消费、闲暇、家庭)和他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设计《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根据价值观的领域(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结合中学生的实际,设计《江苏省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问卷》。问卷在周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试测,然后再进行大范围发放。

问卷调查样本选取的几个维度:(1)苏南、苏北和苏中三类地区;(2)城市、城镇、农村不同类型;(3)好、中、差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3)随机抽样学生。生活方式的问卷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发放,价值观的问卷在初中和高中发放。

问卷发放的数量:生活方式的问卷为3000份,价值观的问卷为2000份。访谈:按照上述的几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学生个人的学习表现等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访谈,对特殊类型的学生或特殊问题实行个别访谈,比如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作好访谈记录,访谈的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调查数据的理解,访谈中的典型可以作案例材料使用。

文献分析和理论论证:对于西方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于我国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使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相结合,将有关学者对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公众调查、学生调查等,选取他们最认可的价值观,进行理论论证。

试验研究:在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时,运用试验研究法。在对“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结合”的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原则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取二所不同中学的一、两个班级在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班队主题活动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从中发现实践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完善该模式的操作体系。

七、课题的组织架构和研究进度安排

组织架构:本课题研究坚持集体讨论和资源共享,总课题负责人领导下的子课题承担制。对于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贯彻于各子课题之中。课题的问卷,共同设计,共同使用,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分类选取、统计其中的研究主题。课题在总负责人的召集下,定期交流研究的进展情况,课题经费共同使用,不进行分割。

研究进度:

1、自2006年底课题批准后,立即召集课题主要成员的会议,根据课题申报书的内容进行课题的分割,大致分为8个研究的子课题,落实子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并就各子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3次协商。2、2007年3月底,除课题总负责人承担了2个子课题外,其他6个子课题负责人都完成了子课题论证报告,并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在南京师大教科院教育学原理硕士点接受诸位老师的指导,之后,根据开题意见,各子课题又进一步修改、完善。3、2007年3月20日到4月底,子课题4位成员先后到南京市29中、南师大附小进行1周的学生生活跟踪体验。之后,根据已经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初步完成了《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问卷》和《江苏省中学生的价值观问卷》,并于4月25日,征求了四位中小学教师对该问卷的意见。5、2007年5月,经总课题负责人的修改和认可,完成问卷的设计,进行小范围的初步调查,发现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修改。5月20日后,印制问卷,大范围发放,回收问卷。6、2007年6月,课题组成员分别到苏南、苏北、苏中的不同学校进行访谈,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访谈的次数和学校类型、访谈的对象。7、2007年7-9月,进行问卷的数据处理和访谈资料的整理。8、2007年10月-2008年3月,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篇3: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一、多元文化价值背景的含义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 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 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 各种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任何社会形态都有该社会特有的文化需要, 这种文化需要只有通过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来满足。由于文化需要的复杂多样, 所形成的文化价值关系也是形形色色的。

新时期学校在多种文化共存和发展的背景下, 通过研究学生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理解以及生活行为和方式的形成和变化, 有利于教师确立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教育的地位, 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学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创新与突破德育和教学工作, 提高德育和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1. 新的思维方式冲击传统的价值体系

以前的人们像黑白电视一样, 生活和思想大多是简单的, 教师只要把“教书匠”做好就可以了,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共同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性格和德行。而现在, 各种信息的快速沟通,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就是这些对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这种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正确的认识和辨析的接受多元文化, 使其带来的积极效应最大化, 消极效应最小化, 使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能够和谐发展。

2. 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教育是要“因人而异”的, 学生是教师师德的主要接受者和考察者, 不了解学生就谈不上如何进行师德建设, 所以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转变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当社会结构趋于复杂的时候, 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碰撞就发生了, 而各种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或是不能很好的融合时, 矛盾和冲突就产生了。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我们的传统教育, 而传统教育的理念与现今的多元文化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后, 在新鲜和好奇的驱使下, 更容易去接受新鲜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不能自主分析利弊, 对多元文化与传统教育中的理念不同之处不能加以分析和融合就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对传统教育目标产生质疑和猜测;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意识弱化或是全盘的否定等问题。长期纠结于这种混乱之中, 就很容易造成个性的改变或是心理上的危机, 这种改变和危机就会以心理疾病、学习成绩的下降、行为另类等形式表现出来。在网上晒富、各种不雅视频照片在网上的疯狂传播等都是这一问题的体现。

3. 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的转变

就教师个体而言,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 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本人的身上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额的房价与不温不火的工资, 满眼充斥着的高消费生活舆论宣传, 晋升困难等职业压力……世人对教师的态度也在悄悄地改变着, 面对这些压力、诱惑, 高校教师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保持不为一斗米折腰的清高品质, 还是随波逐流金钱至上, 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思考。

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渐渐进入了教师的队伍, 在为高校教师队伍增加新鲜血液的同时, 也提出来新的问题:与老教师在工作方法和师德建设上的分歧, 与90后一代学生的相处的学问、时代适应和角色转变等, 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就更加迫切, 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元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同样也有积极的一面。多元文化的发展, 使文化差异对社会产生了许多的冲突, 如:种族群体间的冲突、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冲突、语言上的冲突、非言语行为上的冲突、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冲突、性别间的冲突等, 但也就是这些文化的差异的存在形成了文化教育的动力, 这些多元文化的出现和存在本就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历史大环境不断进步的产物。多元文化现象的出现, 使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内容, 一方面加强传统思想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是师德建设的内容多元化, 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教师自身的见识和学习也是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

三、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提高师德建设的对策

1. 坚持主流指导思想不动摇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建设首先就要坚持师德建设的主流思想不动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思想,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八荣八耻”细化到教师日常行为工作当中, 使教师能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考验, 抵御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诱惑, 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坚持德才兼备的教师培养方向, 注重教师的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减少教师在工作中发生重学术轻思想道德、重功名利禄轻学生培养、重表面工程轻实质内容的不良情况发生。只有坚持主流指导思想不动摇, 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元文化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使多元的文化思想为我们的学生教育服务。

2. 加强新、老教师在师德建设上要融合

(1) 老教师在师德理念上的融合

“传道受业解惑”无论是新教师、老教师, 他们有着同样的责任心, 对学生的关心从未减少过, 帮助其成长、成才是老师最大的心愿。随着学生一批批的成长、毕业、离开学校, 新的学生入学, 年轻的老师也渐渐地成为老教师, 和70后遇到80后, 80后遇到90后一样, 开始是不习惯、否定或是批评。80后的一代就曾经被人们称为没有爱国的一代, 但是当我国的使馆被炸的时候80后一代的爱国表现使这种声音没有了, 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爱国情怀, 只是他们选择了与传统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一代代教师在师德建设的本质标准上是一致的, 只不过这一标准随着大环境的不断改变而在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已。

随着学生主体逐渐进入自身个性很强的90后的一代, 也许有可能会出现有些老教师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但他们关心学生, 为学生负责的心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表现形式的不同。所以新老教师在师德理念建设的融合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是必要的、可行的。

(2) 新老教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方法和形式的融合

对于学生来讲, 80后的教师更热情思想更开放, 老教师相比之下就显得形式单一一些了。随着国外先进教学育人方法和理念的不断渗入, 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变化, 单一的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文娱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师德建设的内容也随时发生变化, 老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师德的建设, 新教师比较追求课外多形式的师德建设。老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缺乏创新形式, 而新教师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又经常忽略教学基本功建设。新老教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各有千秋, 需要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3) 新老教师取长补短、虚心接受, 携手为学生服务

在提到高校新老教师德建设过的融合和提高程中, 需要新老教师彼此取长补短, 虚心的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教师的能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学生而努力。所谓“三人行, 必有我师”, 新教师与学生的年龄相仿, 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 更方便的了解学生的需求, 接受新鲜事物快, 有更多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尤其是80后的教师和现在的学生一样,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代, 对独生子女的成长需求有更多的了解。老教师有更多的育人经验, 知识底蕴丰富, 在处理问题时考虑的更周全。所以, 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教师都不应妄自菲薄或是自以为是, 虚心的看待于自己不一样的观念, 接受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念, 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 就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出现。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和现代社会的进步的需要上, 适应时代进步, 将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进行融合是时代的趋势和内在要求, 无论是新、老教师都必须接受这一事实, 才能更好的培育人才, 帮助学生成长, 同时也是自我提高的必经之路。

3. 提高教师个人建设来加强师德建设

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面临着挑战、矛盾和机遇, 要不断的提高整体教师的师德水平, 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 除了宏观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鞭策, 微观上从学校和教师个人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努力的地方。

(1) 自我学习自我鞭策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 坚持与时俱进

时代是不断的变迁和进步的, 人也一样,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 没有进步其实就是退步了, 毕竟时不我待。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提升个人德行, 做到心中有大爱, 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90后的大学生想法现代, 思想都很前卫、敢于尝试和挑战, 也不惧怕所谓的权威, 思想很独立, 传统的说教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 有时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谓言传身教, 就是要言行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行”就要求教师有高尚的情操同时又要走进学生, 了解他们的状态,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做人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也希望教师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和自己有共同的语言, 理解自己, 这样学生才会愿意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 遇到问题时主动地向老师寻求帮助。与时俱进是加强和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是一样的, 与时俱进既是时代的要求有时自我提升的必须。

教书育人顾名思义教师的主要工作分为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从教书方面讲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学术论著不抄袭, 教学过程充实严谨, 使学生尊敬。从育人方面讲, 教师工作是一个良心工程, 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 提高自身觉悟和应对冲击的能力, 坚定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看得见的师德重要, 看不见的师德更重要。

教师之间也要经常的进行交流, 多方面的了解学生, 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需要教师关注的问题也不一样, 对待学生不能千篇一律, 所以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另外, 经常的彼此交流学习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面, 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2) 走进学生, 了解学生真实需要, 作以学生为本的爱心工程

要关心和帮助学生需要从细节做起, 对待学生需要用包容的心态和宽容的眼光, 无论课堂之上还是课余闲暇都要保持良好的师德品质。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走进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 关注学生经常登录的网站、学习学生喜欢的游戏、不做学生眼中落伍的老古板。

提高教师的师德建设需要教师从心底为学生着想,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去关心和帮助学生, 对待不同学生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 做学生的朋友, 事事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 建立以爱心为基础的教育工程。

4. 完善学校整体师德规范建设以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1) 加强学校教育, 提高教师师德意识

在新教师入职之初, 需要学校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了解相关责任与义务的同时, 加强新教师师德概念, 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通过集体的培训学习和个人的自我学习, 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明确师德标准, 形成自律意识。爱岗才能敬业, 使教师自觉树立教书育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德行意识。

对于老教师也要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座谈等形式不断的深化师德教育, 提醒和监督教师师德行为, 防止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疲劳期, 而产生懈怠、自我要求降低而发生有悖师德的行为。

(2) 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教师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

学校在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引导的帮助, 另一方面是要规范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 在提高教师师德建设中形成基本评判标准, 师德是一个弹性概念, 无法完全用条例或是打分去评判, 但是可以从基本方面进行刚性的考核, 对教师德行进行基本的规范和指导, 并对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

(3) 加强师德宣传, 树立正面师德典范

学校对于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扬的奖励, 一方面是对受奖教师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教师的促进和激励。对优秀教师的宣传, 是进一步加强整体教师师德的有效途径, 在教师中形成榜样的力量, 通过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如举办师德讲座、开办师德论坛、师德风采大赛等在教师中形成优良师德风范, 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德育水平的提高。

(4) 了解教师需求, 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

很多教师做出有悖师德的行为是自己也不愿意看到的, 职业晋升、个人发展等问题带来的压力, 尤其是80后教师面对更多的生活压力, 这些压力形成了教师出现师德问题的助推剂, 从学校的层面, 应尽可能多的了解教师的需求, 帮助教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减少教师在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矛盾, 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

在多元文化价值背景下,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4: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对人们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冲击更大。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发展,仔细分析不良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理想信念模糊

随着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青少年由于缺乏足够的阅历和辨识力,不能全面观察分析自己,某些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他们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习,有的迷信“金钱万能”,有的追求享乐至上。

2 爱国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较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一部分青少年一提到爱国主义便会嗤之以鼻,认为那是空头的口号罢了,做一切的事情都是以自己的事为“天平”,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观念严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

3 关注小我,不太关注他人、群体、社会等大我

受日益严重的物质文化的影响,一部分青少年将个人利益看做第一位的,这其中也有家庭原因,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从小就溺爱,这部分青少年眼中只有自己,他们没有集体利益的观念,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个人利益。

对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青少年价值观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抵制,而是应该以引导为主,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明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针对以上内容,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3.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转变认识,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观取向。

学校是实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重视师资的配备和培养,督促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单纯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深入学生内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时事,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时事内容进行引导教育,及时准确地更正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与误解,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把青少年个人的价值观组合成科学的、整体性的价值观体系,引导学生去伪存真,把握生活的方向和内容,避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陷入迷茫。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长久的价值观导向作用。我们要建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烘托一种育人的氛围。如在宣传栏上可以张贴祖国版图、世界地图、装贴名人画像名言等,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受到爱国人士的熏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课外之余组织青少年开展主题活动,如组织“如何对待‘追星热”,或者针对网络上爆出的一些反面现象进行辩论,让学生自主设计宣传栏或者板报,或者开垦出一片田地,让学生自主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等;再如组织青少年去青年宫、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学习我们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了解各国或者各个地方文化的差异,积极引导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使学生自觉认识到区别,学会甄别对待,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问题,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

3.3 重视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建立配套政策,扶植优秀文化,让青少年学会辨析各种文化的差异与价值。

家庭生活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第一要素,它是人生的第一个集体生活。如今青少年不是缺爱,更多的是溺爱,致使他们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付出和感恩,其实要青少年懂得责任,懂得付出并不难,只要从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开始,让他们明白爱和责任不仅仅只是索取,更应该是付出与承担。家长应给孩子适当的自由与独立,如果青少年做错了事,就应该让他们知道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味的包庇和溺爱只会让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愈发的薄弱。

课外利用各种生活情境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譬如举行到“福利院或者社区为留守儿童、老人服务一天”的活动、到公共场所做义工等,在耳濡目染中、生活实践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7,1,1.

[2]周海波.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8(8).

[3]崔海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江苏高教,2010(5).

[4]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

[5]吴桂汉.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2.

[6]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刘毅.注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1).

课题项目:

篇5: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麦克·费瑟斯通认为,泛娱乐化是指包含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另一个倾向,即人们对待文化不是以一种高敬仰的心情来顶礼膜拜,而是“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和‘浅层次’感到欢欣鼓舞”。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是一把双刃剑,为此全面分析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双重影响,理性检视背后的作用机制,进而合理构建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培育路径意义重大。一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娱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精神富足的重要表现,某种意义上,泛娱乐化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给青少年的知识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一)知识价值观:拓宽知识视野

“知识价值观是实践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知识价值观的基本成分包括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大众传媒的出现使青少年摆脱了纸质时代的束缚,拥有更多获得知识的途径。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泛娱乐化信息具有平面化、视觉化等特点,使传播内容生动有趣而受青少年喜爱,青少年由主动接触娱乐化内容而间接了解了各种知识,丰富了知识面,拓宽了知识视野,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而推动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形成多侧面、多维度的知识价值观。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86.6%,网络搜索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青少年面对类型繁多、内容丰富的泛娱乐化的大众传媒,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信息选取,在搜索、筛选信息的过程中其知识价值目标、知识价值手段和知识价值评价受到较好锻炼,有利于青少年知识价值观的形成。

(二)人生价值观:引导个性发展

人生价值观是人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的基本认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倡导个性化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青少年成长为创新人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虽然体现的是娱乐精神,却隐含人的创新意识,突破人们的传统认知。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促发多种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对传统人生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使青少年摒弃传统的生活方式,追求平等、自由和个性化的生活。“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要存在就是要变化,要变化就是要成熟,而要成熟,就是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无尽的自我创造。”青少年始终处于不断的成长之中,他们在精神放松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自我同一性是把与自身相关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风格,即个性化的人生价值观。这要求青少年对传统人生价值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悦纳自己的缺点,不断追求自我实现。

(三)生命价值观:保持生命张力

生命价值观是人们对当下生命价值问题的自我追问,涉及生命意义、价值、理想和信仰。青少年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助于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青少年在接受娱乐信息的同时,能够获得愉快的心情,从而恢复生命的张力,保持生命的动力。在释放压力的环境下,生命价值观教育才能“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青少年才能主动去思、去想、去感受身边的人和物,感受生活的美好,进而养成多维、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二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青少年作为泛娱乐化影响的主要对象,是热爱时尚、追求新异、崇尚个性、可塑性强但又是判断力弱、价值观不成熟和极易受影响的特殊群体。当青少年受到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不良影响时,很容易认可、模仿和接受泛娱乐化中不良的价值观,从而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一)生活价值观的功利化

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清晰的价值判断变得模糊,甚至不再信奉崇高的价值观,不愿意以理想为伴,禁锢在“小我”之中,远离了“诗与远方”的追求。在他们的生活中,榜样力量不断被消减,其偶像更多的不再是科学家、工程师等,而悄悄变成了镁光灯闪耀下的歌手、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等。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选取了西安市十所中小学的300名青少年,针对他们的理想追求做了专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多青少年崇拜明星。青少年这种功利的价值观,使自己的生活目标变得狭隘,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当下生活,缺少对身边事物的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他人、对集体的奉献。

(二)生命价值观的漠视化

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不再受舆论和权威的约束,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19岁以下的网民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其中成为手机控、游戏控、网剧控的大有人在。虚拟世界的行为凝结着个人利益和偏好,这种虚拟的生活习惯易被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偏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造成青少年不关心现实生活,漠视他人的伤痛,逐渐失去感同身受的能力,对周围的一切麻木不仁。长期在远离人与人交往的网络空间里,造成青少年情感的干涸,导致自己生命情感的异化和对生命价值的漠视。

(三)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审美价值观还未定型,因此,在消遣娱乐的过程中容易被动接受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中的不良影响,喜欢关注明星绯闻、奇闻轶事,迷恋网络直播(吸毒、色情等),导致青少年审美追求缺少理性的审视,只注重感官上的刺激和享受。以综艺节目为例,其中虽有制作精良,旨在传递真善美的良心节目,但更多的却是“掌声、笑声、博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聊事,事事开涮”的娱乐狂欢图景,此类低俗的审美容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使其将低俗、趣味低下的审美误认为是正常的审美,而将悦心悦意、悦智悦神的高雅审美弃置一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对 25 岁以下上网看电影的青少年网民的在线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轻松愉快的喜剧类电影内容在所有电影类型中排名第一,使用率高达 69.4%。对于平面化、视觉化的网络动漫作品,青少年网民对搞笑和热血类动漫关注程度更高,使用率分别达到 50.6%和 46%。三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机制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过程是青少年在面对娱乐信息时经过自主选择和整合的结果。为此,探析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机制很有必要。

(一)与青少年心理需求契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娱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长期面对学习、升学、就业的压力,更加渴望娱乐与休闲,这使娱乐在青少年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开启一个新的世界,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泛娱乐化信息强烈地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心甘情愿地沉迷于浅表化的娱乐世界,使自己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

(二)受青少年同辈群体影响

青少年的成长从属于同辈群体。“同辈群体一般是由年龄、地域、爱好、兴趣、价值观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比较接近或相似的人所组成的一种关系密切的社会初级、非正式群体。”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获得同辈认同,常常根据群体价值调整自身观念,通过彼此的相互模仿和学习获得相似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念。当泛娱乐化的内容受到群体中部分青少年关注时,在同化作用下,其他青少年也会关注这种泛娱乐化的内容,由此泛娱乐化造成的影响就由部分青少年上升到群体。同辈群体信奉的价值观念受泛娱乐化的影响发生偏转时,这种偏转又影响着每个人,致使青少年价值观随之发生变化。

(三)大众传媒自身发展需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种新兴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众生活。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抢占受众眼球,争取经济利益,各种大众传媒普遍采取受众喜欢什么就制作什么的策略,其传播内容和形式走向泛娱乐化,从而使一些大众传媒放弃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受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影响最大的当属青少年,他们身心发展未成熟,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长期处在娱乐化的环境下,易沉迷于“娱乐至死”的狂欢盛宴之中不能自拔。此外,大众传媒传播制度不完善也是青少年受泛娱乐化影响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大众传媒普遍采取“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模式,其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克服资金短缺、人才紧缺等困境,更倾向于利润高、成本低廉、符合受众喜好的娱乐节目。在这种情况下,传播信息免不了出现泥沙俱下的现象,致使传媒市场管理混乱,不良信息易被获取。当青少年接触到不良信息时,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扭曲青少年的认知,阻滞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四

泛娱乐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消解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给青少年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应该多方合力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强化学校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不断自我完善

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靠学校价值观教育。强化中小学价值观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克服泛娱乐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娱乐方式,提升青少年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和生命热情,促使青少年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首先,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维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主流道德;教育青少年自觉拒斥恶搞行为,抵御泛娱乐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失范行为,不断丰富自身的社会经历,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少年使用媒介的能力。面对泛娱乐化的影响,中小学要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地看待泛娱乐化中传递的信息,对不良、消极和颓废的信息有正确的认知;引导青少年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节,避免沉迷于泛娱乐化带来的感官刺激,减少泛娱乐化带来的网络沉溺、生活庸俗、情感干涸和生命异化。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远离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绚丽的光彩,走向生命的辉煌。

最后,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中小学要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减少阅读直白的网络小说和观看品位不高的电视剧的时间。健康的文体活动中蕴含着健康的精神、运动的美,这不仅能使青少年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运动美的感染,还有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避免价值观的庸俗化。中小学教育要使青少年通过参加各种兴趣广泛的活动使其体会到生命的愉悦、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可爱和生命的魅力。

(二)转变家长观念,理性看待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42.5% 的家长不支持青少年将业余生活投入网络娱乐中”,“69.5%的家长会担心孩子由于网络娱乐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或生活”。面对娱乐化泛滥的大众传媒,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过分的担心便会导致强硬的监管,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而言,强硬的监管往往会适得其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作为当下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家长应转变观念,理性对待。家长可以规定青少年接触媒介的时间和媒介内容,但是,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有区别地选择管理方式。家长转变观念是借助娱乐节目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一方面,家长应多花时间与青少年沟通交流,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灵、生活,进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家长可与青少年一起观看他们喜爱而又健康的娱乐节目,在观看过程中讨论交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三)政府加强对传媒业的监管,发挥其积极教育功能

2011年与2013年广电总局两次发布“限娱令”,旨在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需要的同时,而不致使娱乐节目泛滥。从“限娱令”的发布可以看出政府对娱乐节目泛滥的整治态度。首先,政府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大众传媒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泛娱乐”的标准进行法律上的界定,为各媒体提供参照依据,让大众传媒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约束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和传播形式,制约和杜绝大众传媒以经济利益作为娱乐节目传播的首要目标。对于传播那些杜撰、编造内容和恶搞节目的媒体或个人,将追究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得到法律保护。“通过调查青少年网民家长对政府相关机构监管网络娱乐内容的态度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对于政府的监管表示理解和支持,73.6%的家长认为政府对网络娱乐内容的监管应该更加严格。” 其次,优化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审核制度。一方面,国家要完善信息审核制度,控制娱乐节目的数量和提升娱乐节目的质量,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节目的出现,防止不良信息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发生扭曲,为青少年提供相对健康的娱乐环境。另一方面,国家对大众传媒信息应采取分级制度,使青少年接触到的始终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娱乐信息,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篇6:多元文化下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论文

1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

社会公德是相对于个人私德而言的。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不直接涉及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 就是私德。社会公德是在人类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可见, 人类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即是社会公德产生的前提, 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的现实基础。由于现实的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 个体的私德面貌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德风尚, 培育优良的公德意识也有利于提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私德境界。所以, 公德和私德是道德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二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要想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 不仅要重视私德培养, 更要重视公德教化。

作为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社会公德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文明风尚, 而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提高公共道德意识、陶冶公共道德情感、锻炼公共道德意志、树立公共道德信念和养成公共道德行为习惯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综合”[2]。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 需要活动的实施者、活动的指向对象以及活动的载体和外部环境。社会公德教育之所以能够对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是源于社会公德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功能。

第一, 保障功能。社会公德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的秩序稳定和生产的有序进行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它始终决定于它所代表的经济基础, 并为之服务的要求, 用与之相对应的是非善恶认同作为道德评判标准和评判体系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走向, 保障经济基础的地位。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公共生活稳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一个安定团结、秩序良好、民风纯正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与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

第二, 导向功能。“在整个文明体系及其历史发展中, 教育履行和完成的是一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3]这种“文化使命和文化任务”, 从本质上说是人类的一种历史的、传统的、整体性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 每个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不仅需要物质基础作为前提保障, 更需要意识形态上的主流思想作导向。社会公德作为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绝大多数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凝结, 社会公德教育往往给人们指引的是人类良性发展的方向, 作为一种精神指引和倡导, 教人以德, 推进整个社会的文明。

第三, 规范功能。道德的社会作用之一便是规范行为, 社会公德规范的主要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社会公德教育活动是对公民行为施加约束的过程, 市民如果接受并内化了社会公德教化, 便可以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之符合整个社会所共同认可的公共秩序规则。总之,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培养人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的公德意识、情感、意志和习惯形成之后, 对其自身而言是一种品质上的提升, 有利于个人道德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就现实而言, 社会公德教育培养的是整个社会成员基本道德的基础、提升的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2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

所谓“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多元文化给青少年提供的不再是单一理念, 而是本土文化与跨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共存的气象。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 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 使他们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习惯、语言风格、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信仰等。站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点上, 青少年的思想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 他们认知外界文化现象的敏感程度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 善与恶的评价标准, 哪些行为应该提倡、哪些行为应该抛弃, 都需要青少年做出合理选择。这无疑给青少年公德教育带来了困惑, 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德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一, 对教育理念的影响。从活动的实施者来说, 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应该持有怎样的文化立场, 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社会公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性的事业, 在多元文化环境中, 选择何种文化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在不同文化之间作出理性的抉择, 能否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实践证明, 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立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对青少年公德意识的养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 教育者在实践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对策, 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多元文化的发展使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许多长期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在接受着检验。多元文化导致了道德多元化, 青少年在多元化道德面前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就容易引起行为方式的错位, 给社会带来冲击。因此, 教育者应该根据现实社会环境的改变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以适应社会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 对教育方法的影响。从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角度来说,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社会公德教育是通过对青少年的教化, 把社会公德观念内化于其中, 培养其道德自控能力。多元文化环境下, 公德观念是多元的, 公德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但又不够成熟阶段, 他们富于理想, 追求新知, 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因脱离实际而产生思维的片面性;他们情绪情感丰富, 但往往缺乏自制力, 道德意志又薄弱, 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他们很容易接受社会上多种道德观念的影响, 形成不同性质的道德观念。同时, 他们对以往同一化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产生怀疑, 常常有逆反的心理和举动, 甚至引发道德行为的失范。这就使社会公德教育很难由他律内化为自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公德教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 如果教育方法还停留在以往的方式中, 忽略了对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研究, 社会公德教育的功能就难以实现。

第三, 对教育环境的影响。社会公德教育活动离不开社会生活环境, 脱离社会环境, 公德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公德教育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进程, 使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寻求正确的行为规范, 并以此来规范社会个体与群体的行为, 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序的目的。在一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和传播的速度有限, 一元文化对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多元化社会, 文化传递的速度、规模发展惊人, 不同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空间里的多元信息传播, 时刻冲击着青少年的公德观念。多元的教育环境无疑对公德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公德教育主要靠学校这一载体的话, 其实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3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多元文化背景下, 社会公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在理论上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青少年社会公德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其道德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与否, 青少年的道德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在对道德规范的良好认知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良好道德习惯养成和自觉约束基础之上的。所以, 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必须运用合理有效的路径, 使社会公德规范被青少年广泛认知、接受和内化。

首先, 在教育原则的确立上, 要遵循和而不同, 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和而不同”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之间要求同存异, 异中求同。彼此之间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 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正如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所说:“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应该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 在讨论中取得某种共识, 这是一个从‘不同’到某种意义上的‘同’的过程。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 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 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进展, 这正是‘和’的作用。”“一元主导”强调的是要坚持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一个民族的主导文化, 是该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坚持在民族文化主导性的兼容, 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多元并存”强调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 还要兼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 使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面前, 能够辨别真伪,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

其次,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突出层次性。少年期认知能力较低, 活泼好动, 善于模仿, 公德教育的内容应注重基础的道德教化, 以养成良好的公共道德习惯为主, 同时隐性渗透一些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从少年到青年阶段过渡的青少年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其问题意识,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在这一阶段, 青少年公德教育的内容应侧重培养其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责任意识, 使他们的公德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 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应加强多元文化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多元文化意识, 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各种异质文化, 正确处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能合理地选择各类文化信息, 培养青少年的社会生存能力。此外, 还要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灵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 让青少年了解并高度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以自己的文化为荣,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心, 这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青少年不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必然导致外来文化乘虚而入, 甚至占领社会文化环境, 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逐渐丧失其特色。

再次, 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 要遵循青少年的认知特点, 突出“双主体性”。在传统的公德教育中, 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 受教育者往往以被动接受为特征, 这就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双主体”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应该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双方可以互为主体, 彼此尊重对方的自主性, 双方在互动中进行沟通与交流, 以达到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地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 以高度的责任感为青少年树立道德的楷模。

最后, 在教育过程的实施上, 营造同辈相互教育的氛围, 实现自我教育。青少年时期性格变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叛逆心理较强, 对教育者的教育往往有逆反心理, 使社会公德的教化很难达到目的, 甚至适得其反。而同龄人之间很容易沟通, 交流也便捷。因此, 在实施公德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要营造一个同辈团体相互沟通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教育者要帮助公德感较强的孩子自觉树立示范者的责任感, 另一方面要引导其他同龄人向“道德模范”学习的意识。同辈团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交流、相互感染, 有可能使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得到强化, 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教育研究, 2001 (1) .

[2]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卡特教练》电影观后感下一篇:幼儿园摘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