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2024-04-23

《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共13篇)

篇1:《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古诗简介

《闺怨》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这首诗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倚门企盼情人归来的思妇形象,“北雁南飞”“秋去春来”,可是情人却无半点消息,于是思妇心中幽怨捣衣的砧声扰乱心绪,表现了女子孤零零一人黯然神伤的情绪。

注释

⑴靡(mí)芜:草名,其茎叶糜弱而繁芜。古乐府《上山采靡芜》:“上山采靡芜,下山逢故夫。”诗中表现弃妇哀怨之情。

⑵别日:他日,指去年秋离别之日。

⑶信息稀:一作“信息违”。

⑷扃(jiōng):门窗上之插关。

⑸砧(zhēn)声:捣衣声。

赏析/鉴赏

鱼玄机在长安咸宜观出家后,对夫君李亿仍旧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这首《闺怨》即为其中之一。这首闺怨诗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倚门企盼情人归来的思妇形象。“北雁南飞”“秋去春来”,可是情人却无半点消息,于是思妇心中幽怨捣衣的砧声扰乱心绪,表现了女子孤零零一人黯然神伤的情绪。

在唐朝女诗人中,鱼玄机和李冶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爱情生活都十分不幸,屡次遭弃,被弃之后生活难以为继,被迫选择入冠,因而她们的诗篇中渗透着浓浓的闺怨情结。但是二人的闺怨情结又有所区别,对比之下,鱼玄机诗作中的闺怨情结比之李冶更为丰富,表达方式也更为多变。

篇2:《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前言」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回文词。其回文词的特点是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此词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注释」

⑴昼眠:午休。

⑵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⑶冰:用作动词,使······冰冷。

⑷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赏析」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

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 春、夏的诗词

★ 写春的经典诗词

★ 刘禹锡《春词》唐诗鉴赏

★ 春词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 词《武陵春》教学反思

★ 春夜游玩优美诗词

★ 李白《春思》诗词鉴赏

★ 描写春天花的诗词

★ 蝶恋花·送春诗词鉴赏

篇3:注释在诗词鉴赏中的作用

笔者发现,注释虽小作用很大。在诗词鉴赏中,为降低难度,命题人往往会对影响理解鉴赏的疑难处作出注释。这些注释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注明生僻字词的读音、意义,有的间接告诉作者的感情……被注释之字往往就是鉴赏的“拦路虎”,不注释就会妨碍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而注释往往就是理解鉴赏的一把“钥匙”,如果我们能正确利用这些信息,那么诗词鉴赏就能“迎刃而解”了。

笔者以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为例,对“注释”进行归纳,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 明背景

例如2010年安徽卷:

岁暮①【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注释①告诉我们作者当时是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我们通过“客居”二字知道作者此时的情况:岁末暮年,漂泊异乡,孤独寂寞。注释②告诉我们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国家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随时可能国破家亡。有了这两个注释我们就能回答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了。

二、 明情感

例如2010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①【宋】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通过两个注释我们知道,作者是南宋初年的爱国诗人,而诗歌的题目中的京师是“北宋都城汴梁”。作者大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和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思念故土、有家难归有关。

三、 明意象

例如2010年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注释②告诉我们山翁就是指隐者,结合前面的诗句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想要表现的是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注释②就限定了这里的山翁是作者所羡慕的人,山翁的生活恰恰就是作者向往的生活。借助“山翁”这一意象,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首诗。

四、 明主题

例如2010年北京卷:

古风(其三十九)【唐】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通过注释③对鸳鸾的解释,我们发现鸳鸾和凤凰同类,是品德高洁的象征。再结合前句,考生不难发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社会现实是黑白颠倒、小人得志,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五、 明生僻

例如2010年广东卷:

望江东【宋】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 ;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这首词里面有好几处疑难生僻字眼。“直饶寻得雁分付”,“直饶”,宋代语言中,有“纵使”的意思。没有这个注释,我们很难准确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有了注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知道词中的主人公的心理。在那回环曲折的描摹过程中,用“算”“直饶”“还是”等表现心声的口语化语言,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细致感人,魅力无穷。这都是注释的“功劳”。注释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诗词中一些疑难生僻字眼及专用名词(人名、地名称谓)。读懂这些,便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上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诗歌中“注释”的作用做了归纳,不难发现,小小的“注释”,作用很大。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诗词中的注释,相信会对诗词鉴赏起到帮助作用。

篇4:经典的边塞诗词原文及注释

五岳华独峻,四渎河称宗。

此当小天下,海岱特附庸。

【简析】

此诗浓墨椽笔,意境浑阔,以反衬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潼关的高险雄奇。语言警拔洗炼,豪气逼人,不同凡响。

【注释】

①五岳:我国的五大名山,有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华:西岳华山。

②四渎:我国的四条大河。《尔雅·释水》云:“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宗:伯,长。《大孝经》引《神契》说:“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③此:指潼关。小:以……为小。《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篇5:关于爱国诗词的原文及注释

鸡陵关外雨潇潇,猘犬狂奔去未遥。

瘴海珠江驰露布,金戈铁马逐天骄。

旌旗日影军容壮,草木风声贼胆摇。

一纸中枢催罢战,也应羞见霍嫖姚。

【注释】

①鸡陵关:即镇南关,在广西凭祥市西南。猘犬:狂犬,比喻法军。②瘴海:指湿热空气弥漫的南海。露布:不加封闭的公开宣布的告捷文书。③草木风声: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国打得大败,看到八公山上草木,听见风声鹤唳(li),都以为是晋兵。④中枢:中央所在地,指清政府。霍嫖姚:即西汉时的名将霍去病。汉武帝时任嫖姚校尉,后升任骠骑大将军。他曾六次击败匈奴。

【鉴赏】

这首七律,是作者在乙酉年(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对中法战争抒发感想的诗篇之一。首联,写景叙事,渲染出战地气氛和形势。“雨潇潇”三字,既描绘了当时的险恶气候,又蕴含着我英勇将士,不顾雨淋路滑乘胜追击侵略军的顽强进击精神。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败军像疯狗一样拼命夺路逃跑的狼狈景象。

颔联,继上联歌颂老将冯子材在镇南关率部大败法军,接着以饱蘸豪情的笔触,展写了南海上、珠江畔又急速传来痛打落水狗的胜利喜报。两条战线同时告捷,真是大快人心!这里,金戈铁马虽为成语,但一经铸入新句,含意便开拓深远,一幅幅将士横枪跃马、冲锋陷阵、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群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正因为我将士的雄姿英发,顽强拼搏,才把自命是天之骄子、猖狂一时的法军打得“猘犬狂奔”和“贼胆摇”。因此,第四句在结构上又起着承上启下的钩连作用。

颈联,以对比手法,进一步描绘我、敌双方胜败图景。上句总写我反侵略部队的雄壮军威军容;下句用苻坚兵败淝水典故,喻写法军胆战心惊、狼狈逃窜的丑形。这一联,诗人走笔工巧,字里行间,烘托出一幅有色、有声、有形、有态、有影、有内心活动的交响画面,给读者以真实、生动的美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尾联,笔锋陡转,辛辣地嘲讽清廷的卖国罪行,斥责投降派断送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成果。并以霍去病喻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敌将领,痛谴卖国贼的无耻行径。

篇6:《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

1.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2.白头翁:鸟类的一种,文中指白头发的老渔翁。

3.逐:跟随,随着。

4.浦: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

5.荻(dí):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

扩展阅读:郑谷的人物简介

郑谷(约851年-约9),字守愚,唐末诗人。郑谷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父史,开成中(公元838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当时诗人、诗论家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及冠,应进士举,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官至都官郎中。天复三年(903)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卒于北岩别墅。死后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岭。北宋时期,袁州太守祖无择曾主持修缮其墓,如今已无迹可寻。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郑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后谷尝从僖宗登三峰,朝谒之暇,寓于云阳道舍,编所作为云台编三卷。归,编宜阳集三卷,及撰国风正诀一卷。《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

扩展阅读:历代评论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易其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

郑都官诗非不尖鲜,无奈骨体太孱,以其近人,宋初家户习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

谷有“诗无僧字格还卑”之句,故其诗入“僧”字者甚多,昔人尝以为讥,然大历以后,诸公借阿师作吟料久矣。(同上)

郑守愚声调悲凉,吟来可念,岂特为《鹧鸪着》一首,始享不朽之名?(清·薛雪《一瓢诗话》)

谷以鹧鸪诗得名,至有郑鹧鸪之称。而其诗格调卑下,第七句相呼相唤字尤重复。寇宗夷《本草衍义》引作‘相呼相应’,差无语病,然亦非上乘。”方回《瀛奎律髓》又称谷诗多用“僧”字,凡四十余处。谷自有句云:“诗无僧字格还卑。”此与张端义《贵耳集》谓诗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觉有清意者,同一雅中之俗,未可遽举为美谈。至其他作,则往往于风调中,独饶思致,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擘矣。(《四库全书》卷一五一)

篇7:杨炯的诗词《从军行》注释及赏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扩展阅读:文学成就

初唐上官体所代表的宫廷诗风在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龙朔年间(661-663)达到鼎盛。上官体之风气过分关注声律对偶,讲所谓“六对”、“八对”,忽视了诗歌本质。杨炯虽出身寒门,但才华横溢,性气豪纵,怀才不遇而轻视权贵。因此,他与上官仪为首的宫体诗派有着分明的界线,歌咏的是自我遭际与心声,抒发的是自己真情的自我流露,与之歌咏大唐气象大异其趣,形成鲜明对照,他冲破了上官体流风,开拓了新的诗风。

初唐四杰以革除诗坛浮靡之习为己任,以对上官体批判的姿态,从狭窄的宫廷天地引到广大的市井,从狭小的台阁到山川边塞,开拓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新的生命,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清新刚健的诗风。杨炯也不例外。如《送梓州周司功》呈现出作者在送别友人后夜望西南,担心蜀路艰险,何时才能再相见的场景,感情真挚;如在渴慕功业的心态下写的《从军行》可谓杨炯诗作中的上乘佳作,此诗笔力雄劲,感情豪放率直;杨炯还有一组三峡诗,状景抒情也较真实自然,且托物明怀,借史抒志,含意比较深刻,亦是挣脱宫体诗束缚的佳作。杨炯的送别诗中,没有雍容华贵、闲适自足的情趣宫体式,而是总是渗杂着自己郁郁孤寂的身影及奋发向上的激情,大多写得质朴真切,颇有真情实感,如《夜送赵纵》,全诗语言洗炼、质朴,用典贴切。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他的《从军行》,无论从平仄声律、文字对偶以及起结作法等方而来说,都是成热的五言诗。其现存的14首五言律诗,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是一种有意的追求,廓清了齐梁以来绮媚华靡之风,促成了五言律诗的定型。

扩展阅读:历史评价

唐代崔融:“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

唐代张说:“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唐代宋之问:“伏道孔门,游刃诸子。精微博识,黄中通理。属词比事,宗经匠史。玉璞金浑,风摇振起。闻人之善,若在诸子。受人之恩,许之以死。惟子坚刚,气凌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

唐代裴行俭:“稍似沉静,应至令长。”

明代诗人张逊业:“炯之赋,词义明畅,若庖丁解牛,自中肯綮,而《浑天》考蕨,更见沉深,推历氏今犹择焉。五言律工致而得明澹之旨,沈、宋肩偕。开元诸人,去其纤丽,盖启之也。诸作差次之。五言古诗,唐人各自成家,备一代制可也;然以汉魏镜之,人人悬绝矣。”

明代胡应麟:“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然长歌遂尔绝响。”

明代徐献忠:“杨生神明内颖,卓起少年,词华秀朗,为时令慕,与子安之徒并称杰子,芝含三秀,风耀四灵,岂不蔚然观美哉!其诗三十卷,不尽传,今传二卷。五言律体,长于他作。”

明代胡震亨:“盈川视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

明代许学夷:“四子才力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而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然析而论之,王与卢、骆绮靡者尚多,杨篇什虽寡,而绮靡者少,短篇则尽成律矣。”

明代丁仪:“(炯)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虽未逮卢之古雅、骆之蕴藉,以较子安,实为胜之。‘卢前’‘王后’,宜彼不为屈也。”

篇8:金谷园杜牧诗词注释及赏析

繁华事散逐香尘①,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②。

【诗人简介】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 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宣歙观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补阙,转膳部、比部员外郎。武宗时出任黄、池、睦三州 刺史。宣宗时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又出为湖州刺史,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 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注释】

①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

②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而死。

【简析】

篇9:《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

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原来荷花深处别有洞天,主人在那里开立了自己的门户。

篇10:《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篇11: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注释及赏析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持:用来。羹(gēng)

漉(lù)

菽(shū):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燃:燃烧。本:原本,本来。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泣:小声哭泣。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他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

空无所有。月出:月亮出来。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时:时而,偶尔。闲:悠闲,寂静。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的秋天开花。惊:惊动,惊扰。

《译文》,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注释】

1.)西北。2.辛渐:3.寒雨:寒冷的雨。4.连江:满江。

5.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6.平明:清晨天刚亮。7.客:指辛渐。

8.9.孤:独自,孤单一人。10.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作者用它来比喻自己清廉正直)

12.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的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2时的邻居。(3)蹊(xī):小路。(4)娇:可爱的。(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作词的意义仍然一样。(7)江畔:江边。(8)时时:时常。(9)啼:(某些鸟兽)叫。(10)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11)流连:舍不得离去。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⑴石灰吟:石灰赞歌。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⑵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⑶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⑷浑:全。⑸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们。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品小析

全诗情感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狂喜欲绝的感情。

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作者用“忽”、“初”、“却”、“须”等虚词贯穿全诗,使诗文折转自然,舒缓自如,生动活泼。

注释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初闻此讯,止不住的眼泪洒满了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她们的愁容都消失了,我胡乱地收着诗稿和书籍,(诗书是诗人文人的生命,作者把自己心爱的诗书这样随意的卷,可见作者内心的喜悦)高兴地简直要发狂。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饮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和家人一起回到家乡。我想象着立刻出发,从巴峡启程,穿过巫峡,一路顺流而下,经过襄阳,再前往洛阳,回到自己的故乡。

作品注释

闻:听见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收:收复。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763年被官军收复。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却看:再看。却:还,再。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漫卷:随意把书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白日: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明丽的春天。即从:立即从某地到某地。

穿:穿越。巫峡:因穿

便下: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一百二十五首。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3.恃(shì):依靠。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5.究: 终究,毕竟。6.天公:造物主,这里指皇帝。7.重:重新。8.抖擞:振作精神。9.降:降生。10.九州:中国。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游蕲(qi)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篇12:《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先秦:佚名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篇13:《已凉》的诗词评析及注释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释】

①部曲:部属。据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赏格不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按:稼轩于淳熙六年(1179)秋,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次年冬即调江西,并于淳熙八年冬被劾罢职,归居上饶带湖。诗当作于此时。 诗对部曲的“赏格不下”深表歉疚。一结既祝友人此去万里云霄,亦自我明志,宁困勿屈。刘克庄云:“此篇悲壮雄迈。”(出处同上)

②“青衫”两句:追忆帅湖南时的戎马生涯。按:稼轩于湖南安抚使任上创置飞虎军,虽屡经波折,但“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宋史》本传)。两句或指此。急急符:指公文往来紧急。汉代公文常以“急急如律令”结尾,谓令到即行。宋代则书“符到奉行”,亦本此义。

③“愧我”句:谓己横遭谗害,即指淳熙八年冬被劾罢职事。明珠成薏苡(yìyǐ意以):据《反汉书·马援传》,“援在交趾,尝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后指涉嫌被诬谤者,称薏苡之嫌。薏苡:植物名,果仁谓薏米,可食,亦可入药。

④“负君”句:谓友人受己牵累,有功无赏。君:即指湖南部属。赤手:空手。于菟(tú屠):虎的别名。赤手缚虎喻立战功。

⑤“观书”两句:谓到老犹自眼明胆壮,论事无所顾忌。

⑥“万里”句:扣送人之题。万里云霄:喻仕途畅达。

上一篇: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设计下一篇:我忙但很快乐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