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的诗词《秣陵》注释

2024-04-25

屈大均的诗词《秣陵》注释(精选4篇)

篇1:屈大均的诗词《秣陵》注释

《鲁连台》

作者:屈大均

原文: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鲁连台》注释

①“一笑”句:指鲁仲连笑斥游士新垣衍,坚持义不帝秦。海东:东海。

②排大难:史载鲁仲连性格豪爽侠义,常为人排难解忧。“不屑”句:指鲁仲连不屑于自己的功绩,不接受赵、齐的封赏。

③古戍:古代营垒,自古以来的边防要地,指鲁连台所在地。三秋:深秋,晚秋。农历九月为秋季第三个月,故名。高台:指鲁连台。万木:成千上万棵树木。

④从来:自古以来。天下士:指天下有见识有本领的人。布衣:平民,多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鲁连台》简析

鲁连即鲁仲连,先秦齐国高士,排难解纷,多行侠义,却秦救赵,功非寻常。齐君欲封其官爵,逃避而去,隐居以终。鲁仲连以天下事为己任,替人排难解纷,功成不受赏的精神,深为后人所景仰,因建台以祭祀。鲁连台在山东省聊城县故城中,公元16(明万历三十五年)东昌知府陆梦履建,相传台址为鲁仲连射书劝燕将撤守之处。屈大均身处明清之际,积极投身抗清斗争,对鲁仲连的为人品格有着不同一般的深刻体会。这首瞻仰鲁仲连古迹的五言律诗,写得雄劲刚健,掷地有声。此诗前四句首先用简练生动的文字追述了鲁仲连的义举奇功,高风亮节,提点鲁仲连功成而不屑封赏精神的可贵,慨叹人间如仲连者难得一见,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景仰赞佩之情。五六两句写登鲁连台所见,景象雄阔而颇具沧桑之感。结尾两句,热情地歌颂了人民(包括隐士)的高贵品质,含意尤为深刻,态度相当明朗。全诗叙事写景与抒情融会无间,语言素朴而笔带豪气。

篇2:屈大均的诗词《秣陵》注释

作者:屈大均

原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戌清明作》创作背景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凋零的严冬过去,煦暖的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是祭奠和怀念亲人、朋友、同志的一个日子。这天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并禁绝烟火,所以又称“寒食”。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之问的“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张继的“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宋代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杨万里的“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程颢的“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陈子龙的“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而作为遗民诗人的屈大均,在这天触景生情,将时节与自己的奋斗联系起来,抒发了反清无望的深沉幽愤和悲怆。

《壬戌清明作》鉴赏

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后句,点出一个“愁”字,流露郁懑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颔联用双关语对比地写眼前的现实。“有泪”,形容花上的露珠。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鸟”来比喻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这种写法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来比喻忠与奸。那“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就是这类构意的始祖了。这样的写法,能够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

颈联感情强烈,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的深沉幽愤,也有“万里悲风随邮塞,三年明月照思乡”的沉痛遗恨,慷慨悲壮而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篇3:浅析屈大均的环境思想

关键词:广东新语;屈大均;环境思想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与自然对立与共生的磨合中,广东人基于本地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发展并有利于环境互生的较为平衡的生存模式。但到了明清时期,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有意或无意的作用之下,这种平衡的状态被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广东新语》一书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交往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与思考。针对广东地区凸显的环境问题,屈氏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见解。

一、安土重农、精耕细作的农耕环境思想

中国重农的传统由来已久。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部门。在传统思想的熏陶下,屈大均也最重农业。《广东新语》一书中,对农业的记载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包括土壤地质、家禽走兽、草木虫鱼、特产小吃等等。据统计,该书农业类内容记载有十万字左右,占全书的四分之一。[1]他安土重农,对勤于劳作的人民给予称赞,如《食语》载:“广州望县,人多务贾与时逐,……惟下番禺诸乡,其俗微重朴勤,能尽地力”。[2]372统治者虽然以“重农抑商”为基本政策,但农业生产力苦利微的事实却不容置疑。屈氏虽未表现出对经商贸易之民的反对,却明显表达了对务实耕作的农人的敬佩,因而对地方官不劝农耕的行为颇有微词,“地虽膏腴,而生之者十三,食之者十七……有司者罕以劝农为务,小民不以地著而安,服畴无人,死徙载道”。[3]372

屈大均安土重农,崇尚的是精耕细作,是循天时、顺民意、尽地力有科技含量的耕作方式,而非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粗犷耕作。《食语》称“黎人性蠢”[3]376,“性蠢”二字即可看出屈氏对黎人原始耕作方式的不赞同。而所谓精耕细作,《广东新语》中多处记载了屈氏对水稻品种、稻田类型、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熟制等详略介绍,这些介绍集中于《食语》,《地语》、《禽语》、《鳞语》等略有提及。屈大均认为,各田所产的稻谷用于食用,稻秆作为薪柴,烧成灰后还可施于原田,能够有利于禾苗长成。各地有几千年来农耕的实践,也不应一概废除,贸然实施新法。但诸如畲田刀耕火种的形式,对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利用率低,则应蠲除。

广东地理位置独特,地卑土薄,气候温暖,一年四季并不分明。“若通四时言之,夏多而微有冬,春秋不复辨矣”[4]。广东一年多为三熟,两熟或一熟较少见。《番禺县志》载“盖五谷天下……三熟则粤东独檀耳”。[5]屈大均鼓励农民务耕,在保证每年两熟、三熟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轮作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如番禺县,早禾田一年两熟。田间间或种植莳菜用以榨油,或者种植颜料植物,也会有番薯等荒政食品。西洲地区将白蔗与蕉轮种,通常白蔗为两年,而蕉种三四年,种蕉时将蜜桔、羊蓣杂种其中,利用植物之间相生相长的习性,提高地力效能。

二、因地制宜、经营副业的经济环境思想

屈大均交游广阔,闳览博物,思想较为豁达开阔。他重视农业,但又不拘泥于“重农抑商”的传统,对手工业也持有肯定的态度。他认为,如能因地制宜,依赖于土地为生,可以适度经营副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地力产出,还能约束民力,维持社会稳定。屈氏认为可以经营的副业主要有基塘农业、种植业、制糖业与制盐业等。

(一)基塘农业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发展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基塘经营方式的出现和推广”[6]。基塘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在广东地区地势与气候条件综合作用下,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创建经营的,主要有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等。所谓基塘,一般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经暴雨天气,积水不退形成一塘,人们将水塘挖深拓宽,所挖泥土在塘周建基使其稳固,基上种植果木。“广州诸大县村落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基下为池以畜鱼,岁暮涸之,至春以播稻秧。”。[3]564基塘农业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生态农业,不仅符合生态发展规律,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经营模式现今仍在延续和发展。

(二)种植业

基塘农业的形成对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全国推广,但一般的种植业在各地都可以发展,广东多种茶树、甘蔗、果树等。种植茶树的如:“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多业艺茶”[3]384,“文简尝治云谷精舍,中有稻田茶丘十余亩”[3]384。种植甘蔗的如“秀糖称东莞,糖通称广州”[3]389。广东多地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如番禺县家家种植花果。果树品种繁多,《广东新语》中还记载了各类果树的栽培技术,诸如“竹栽宜初二日,蔗栽宜望日。桃栽宜密,李宜疏,杏宜近人室家”[3]653。又如嫁接技术:“栎上接栗,桑上接杨梅,椐柳上接核桃”[3]653等等,不一而足。

(三)制糖与制盐业

“大抵广人饮馔多用糖”[3]389,因而广东各地的制糖业较为发达。制糖业与甘蔗种植息息相关。《广州府志》记载:“番禺、东莞、增城糖居十之四,而蔗田几与禾田等矣”[7],屈大均又补充“阳春糖居十之六”[3]689。制糖的利润很高,一般开糖房的广东人大多能够致富。增城将白蔗与芭蕉轮种,种芭蕉时套种香牙蕉与蜜桔、羊蓣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白蔗的品质,因而“增城白蔗尤美”。

广东近海,制盐业也比较兴盛。“粤有生盐、熟盐,熟盐产归德等场,……生盐产淡水等场”。屈大均并没有明确说明制盐业的经济效益。但书中记载,归善、龙川没有埠商,盐民得利,而东莞等地存在埠商,因而常在正常税额之外,另有其他名目的赋税,“商仍冒称拆引行盐,高取数倍之价,专勒渔船,仍设仔埠帮饷,商收其利,民受其害。”这从反面说明盐民利润可观。另外诸如冶矿业、造船业、造纸业等,由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又没有实现技术的革新,因而书中虽有提及,但屈氏并不赞同经营此副业。屈氏的经济环境思想,仍舊是立足于保护环境、谋求长久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他也反对因为经营商业而使农业凋敝。

三、寓盗于农,建仓贮谷的社会环境思想

广东自古为蛮夷之地,靠山近海,民风彪悍,民俗好勇。清初战乱频繁,盗贼渐生。以顺治五年即1648年饥荒为例,“斗米银一两二钱,人多饥死,间有割尸充腹者。男女一口,易米一斗。又值大疫,盗贼窃发,民亡过半,有一乡而五一人存者”。顺治十年,“又遇大饥,流离之苦,甚于戊子年”[8]。天灾人祸给任何一个地区带来的都是深重的灾难。有鉴于此,屈大均提出寓盗于农,建仓贮谷的社会环境思想,以期通过实时运作与未雨绸缪的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一)寓盗于农

“寓盗于农”是屈氏看到清初战乱之后,人口流离、盗贼渐生的情景提出的安民维稳的思想与措施。他认为在战乱时期,更需要官民团结一心,互助以度患难。盗贼之所以生,大多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非从心做贼。战乱或灾荒年间,地方官府可以筹集一定的资金,为辖内民户修建草庐,置办耕牛农具,那么灾荒之年,良民不至于取巧而致力于经商;而残暴者有事可为,也不至沦为贼寇。官府的支持是这一措施的关键之处。天灾人祸年间,粮食是得以生存的必需品,此时从商经贸都非必要之举,官府应该劝诫人民以农耕为重,甚而可以为农耕者提供农器畜力,调动耕作的积极性。“不则尽迁广州招抚之盗以实之,使之屯垦荒田,以分其势。”[3]372。招抚偷盗之民,让他们垦荒耕作。在混乱时期寓盗于农,不仅能增加粮食的产量,还能教化盗民,为乡民除害。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以促进对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二)建仓贮谷

丰年贮谷、荒年救济政策自古有之。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机制。屈大均提出丰年建仓,以备灾年。《广东新语》记载王许之、林培等置义仓,并详细介绍了义仓的管理方法,“龙门知县王许之,常立义仓,计一邑之通以为约,凡十家一甲,五家一保,二保一约。”[3]379。“东莞林公培知新化,……置义仓一十五所,均口赋,以粮为差”[3]288。义仓通常以一邑为单位,十户人家为一甲,五甲设定为一保,两保就可以设立义仓。建成后,主要由乡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事,另设副手协助,主要由富户捐谷,贫者得粮。除义仓外,另有湛文简、胡杭设立义田,“以助周急之需”[3]54。庞弼唐制定宗祠制度时,甚至将置义田与入仕为官,有德于民相提并论,在入宗祠时都可以“得入祀不祧”[3]464。倉储制度具体实施时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义仓立则人人有谷。行之十年,……虽有饥馑,而民不流移矣”[3]379。

屈大均的环境思想中充满了环保的理念,基于环境思想提出的措施也是为了资源的优化利用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他有长远的目光。另外,支持副业经营也表现了他经济环境思想的先进之处,而且他主张与东南诸番贸易互利,在主张海禁的清朝,表现出特立独行的清醒。但屈氏的思想也不可避免有着局限性。首先,屈氏的环境思想大多得益于传统实践经验,实用性措施多,理论成果较少。其次,屈氏的思想较为零散琐碎,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又因其思想的零散混乱,没有引起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彭世奖.论屈大均在广东农业文化史上的贡献.中国科技史料,1997,18(1):29.

[2] 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阮元.(道光)广州通志.卷八十九·舆地略七.

[4] 《番禺县志》,卷十七,乾隆三十九年.

[5] 杨万秀,钟卓安.广州简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58.

[6] 史澄,李光廷.(光绪)广州府志·卷十六·舆地略八.1979年(清光绪五年)刊本.

篇4:对屈大均《秣陵》诗歌的鉴赏

屈大均《秣陵》诗歌鉴赏

物去人非 倍感伤痛

———屈大均《秣 陵》诗歌赏析

叶春平

牛首开天阙,龙冈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秣 陵》

“秣陵”,古代县名,即今南京。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改金陵邑置,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南秣陵关。三国东吴将其治所移至金陵,改名建业;晋太康元年(280)灭吴,复改名秣陵。故后世又称南京为秣陵。

屈大均(1630-1696),广东番禺人,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著名诗人、学者,被称为明末清初诗坛“岭南三大家”之首。他出生于明清鼎革之际,面对外族统治者的侵略和屠杀,他坚决反抗异族入侵,力图恢复故国山河,态度十分坚决。

此诗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屈大均出家之后,以僧为掩护,积极从事反清复国活动。顺治十四年(1657),大均离家北上辽东,名为寻访祖心禅师,实是察看形势,侦探关东虚实。第二年,大均从辽东经西北返回,又抵达南京,居住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写下这首怀古诗,抒发对明亡的感慨。

诗歌首联写南京形胜,南京是得天独厚的帝王之都,诗歌先突出它的地势形胜。诗的意思是,牛首山双峰对峙,状如皇宫前的阙楼;龙冈却怀抱着皇帝的宫殿,形势十分险要。“牛首”,牛首山,也称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山虽不高,但其形怪异,两峰角立,宛如牛首,地形十分险要,古代多称之为“天阙”,将它比喻为南京的大门。“龙冈”,即钟山,它比牛首山的名气大得多。据《六朝事迹》记载,三国时诸葛亮称孙权所居之地为:“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南京由于“龙蟠虎踞”,诸多王朝在此建都,所以诗人称秣陵为“帝宫”。这一联写的是南京景物,但诗人以一“开”一“抱”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牛首和龙冈写活了。

中间两联主要是抒写南京衰败景象,物去人非,今非昔比,为尾联抒发感慨作铺垫。

颔联的意思是,六朝的繁华已经成为过去,现今皆淹没在萋萋春草之中;城内众多家宅有如落花似的,已经破旧不堪了,南京已是繁华不再。“六朝”,指南京。从东吴孙权开始建都,到南陈后主弃城投降,南京一直是六朝京城,繁华无比。然而,历史巨变,人事兴衰,眼前的南京是多么令人痛心啊!“万井”,即万家。古时以八家为一井,因此,“万井”也可以引申为家宅。“六朝”中的“春草”、“万井”中之“落花”,既是抒写暮春景象,又是表现城市的残破,从而寄寓诗人内在的哀痛情感。“春草”一语,暗用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之意,寄寓诗人对国家安危无限忧虑和哀伤;“落花”一语,暗用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子的意思,寄寓了诗人亡国之痛。这一联是以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秣陵今不如昔的哀伤。

颈联是以诗人之所见,进一步抒写京城的荒芜、人事的凋零。诗的`意思是,我此时所见的是,探访乌衣巷的人少了;连听《玉树后庭花》艳曲的人也没有了。“乌衣巷”,南京地名。原为东吴石头城戍卒军营,因军士穿乌衣,故称乌衣巷。后东晋王导、谢安等贵族居于此,此地也就成为名门贵族的代词。这里是指觅明遗民。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诗,使乌衣巷名声更著,游人到南京游览,多探访乌衣巷。可是,国家沦亡,游览的人自然少了。诗人这次探访乌衣巷,所见是人去楼空,昔日的繁华显赫已经不复存在了;“玉树”,指《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所作。《隋书 . 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陈后主因沉迷声色而亡国,故历代将此歌视为亡国之音。诗歌借用此典,暗指明末朝廷也是由于沉迷声色而亡国,现在国家已经灭亡了,连听亡国之音的人也完全消失了。此联以一“少”字和一“空”字,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当日金陵人事之凋零。

尾联紧扣历史,抒写诗人的感慨。诗的意思是,为什么亡国之恨,却总是发生在大江之东呢?此诗是诗人在明朝灭亡后游金陵时所作,而建都金陵的六朝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而更加令诗人感到悲痛的是,明朝灭亡后,建都在南京的福王以及后来在江南的唐王、桂王小朝廷也相继败亡,这不由得诗人如此感慨万端了。诗歌以一个“尽”字,将内心无可奈何的遗恨表露出来了。

上一篇:兢兢业业、干干净净做好检察工作下一篇:以醒悟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