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舞蹈创编千手观音的教案

2024-04-12

优秀舞蹈创编千手观音的教案(精选10篇)

篇1:优秀舞蹈创编千手观音的教案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幼儿舞蹈概述: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块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目前,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成人舞蹈的现象越来越多,使幼儿舞蹈园地这片沃土受到一定的污染。我虽不是一个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但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凡是一位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者,均有能力创编出幼儿爱看愿演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的舞蹈作品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究竟从哪里着手呢?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谈谈我的创编体会。第一、题材的选择。

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必须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舞前先“童化”自己。

(1)最常见的是直接通过幼儿本身的形象或借助幼儿本身的生活片段,经提炼、加工成反映幼儿爱劳动、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如《洗手绢》、《一分钱》、《让座》等;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喵呜》借“小猫”歌颂勤劳、机智等。幼儿易理解,爱模仿,也喜欢表演。

(2)从孩子们所喜爱的文艺、文学作品中取材。动画片《宇宙卫士—奥特曼》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节目,“奥特曼”的形象、动作人人爱模仿,歌曲几乎人人会唱,我由此编排的由清一色男孩表演的《小小奥特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环保教育的同时,我成功地编排了舞蹈《花满小城》;想当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大使馆进行轰炸,举国上下义愤填膺。“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呐喊在 幼儿园响起,在使孩子们懂得“国家强大,别人才不敢侵犯”的道理的同时,我创编的反映古代、近代与现代的中国娃娃发奋图强,从小立志“勤学苦练,兴我中华”的大型舞蹈《中国娃》应运而生。

(4)可结合本地的季节及民俗选材。我们这里是北方,冬天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是老幼皆爱品尝着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药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又名糖球)。我从中受到启示,编出了反映两群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尝、嬉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糖球乐》;此外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妞妞嬉扇》。第二、音乐的选取。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在我确定要编排《中国娃》的舞蹈后,有偏偏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恰倒好处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由于是成人歌曲,我担心孩子们理解不了,但实际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在孩子们面前播放几遍后,孩子们便自己拉开架势操练起功夫来,并且一招一式挺带味儿。并且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孩子们学得很快。2010年的“

六、一”前期,孩子们带的磁带中有一首曲子活泼欢快,节奏感很强,孩子们一听“就想扭、想跳”可已有同事用此曲编排了节目,既然孩子们喜欢,何不一曲多用,此曲就成了我编排的反映幼儿庆“

六、一”,舞蹈《喜迎归》的主题音乐。主题和音乐确定后,则应考虑舞蹈的结构。怎样开始?情节如何发展?怎样推向高潮,又如何结束?幼儿都喜欢有情节的舞蹈,有了情节还要考虑细节。在舞蹈《糖球乐》中我这样设计:开始交代时间、地点及干些什么,中间发展即两群孩子高举糖球向对方炫耀、比试,突然出现一男孩手拿特大糖球,众人羡慕不已。男孩炫耀之后并没有独自吃,而是让每人都品尝一口,将情节推向高潮。孩子们你让我一口,我尝你一口,在一起高高兴兴品尝,以动作与感情的交流抒发内心情感,从而表达出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主题。第三、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如:《糖球乐》和《妞妞嬉扇》中的动作全取之于孩子们的日常动作。象你一下,我一下炫耀以及品尝到又酸又甜的滋味而发自内心的表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丰富的舞蹈艺术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舞蹈《喜迎归》则选择综合了汉族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以及云南花灯里的一些动作。

(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门类的一些动作。在舞蹈《中国娃》中,对于古代娃们,我借鉴了中国古老戏剧中的圆场步及一些手位、脚位及眼神来亮相;近代娃则以京剧中踱方步为基本动作;现代娃主要运用了一些艺术体操动作,整个舞蹈以武术操来贯穿。第四、服装与道具。

在服装与道具上应有新颖的艺术处理,体现舞蹈的特点。还如舞蹈《中国娃》,我是这样处理的:古代娃身着斜襟束腰束袖长袍,手持马鞭威风凛凛驰骋于疆场,当马鞭展开,却成了一面面写有“赵”、“钱”、“孙”、“李”等百家姓的古代战旗;近代娃则身穿马褂,头戴有长辫的瓜皮帽,手持写有“儒”、“道”、“法”、“墨”等各学派名的纸扇踱步而出,儒雅书生气十足;现代娃着轻便练武短装,赤手空拳一跃而上,整个场面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花满小城》,考虑孩子们使用手绢花不方便,片不起花来,便将八角手绢中见去掉一块,穿进橡皮筋后套在腕上,这样仅靠手腕的转动便可将手绢舞成一片花海,取得可喜效果。

总之,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孩子们的生活,更离不开编舞者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很多没有理论基础,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特别是有些农村的幼儿教师)创编出非常优秀的幼儿舞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不推陈则不会出新,在幼儿舞蹈这片沃土上,只要有“几度春秋勤耕耘”的努力,才会有“月月岁岁绽新花”的收获和喜悦!

篇2:优秀舞蹈创编千手观音的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进行简单队形的变化与连接 教 学 重 点:舞蹈构成中各元素的理解掌握 教 学 难 点:有创新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舞蹈的结构 结构性质与功能 结构的样式 结构的方式 2 作品欣赏

二 舞蹈的节奏 造型和构图

舞蹈的节奏 舞蹈的造型 舞蹈的构图 2 作品欣赏 三 常用的舞蹈队形 1 分组站队形 2 作品欣赏 四 作业

分组进行基本队形的变化与连接

课 题:舞蹈作品创编构思及编舞技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进行舞蹈作品简单构思描绘 教 学 重 点:编舞技法的掌握 教 学 难 点:动作发展的连贯性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舞蹈的语言 舞蹈动作 语句 段落 2 作品欣赏 二 编舞的基本技法

舞蹈语言的组织 技法练习 2 作品欣赏 三 作业

自选动作,进行编舞技法的练习。

课 题:拓展主题动作形成舞句、舞段 教学目的与要求:动机 舞句、舞段的发展

教 学 重 点:动态 动速 动律 动力四个基本元素的体现 教 学 难 点:原始动作的分解变化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以组为单位检查作业

二 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要求动机舞句的逐级发展及动作的优美性连贯性 三 作业

修改完善汇课内容

课 题:舞蹈的艺术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运用多种艺术处理方法对舞蹈进行艺术处理 教 学 重 点:艺术处理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 学 难 点:针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艺术处理 教 学 方 法:讲授 欣赏 示范 教 学 时 数: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舞蹈的艺术处理 重复 夸张 对比平衡 拟人 象征 铺垫 衬托 渲染的艺术处理手法 2 作品欣赏

运用以上艺术处理手法进行课堂实践 二 开头 高潮 结尾的处理

开头的呈现方法 高潮的表现方法 结尾的处理方法 2 作品欣赏

三 舞蹈音乐 作品欣赏 四 舞台美术

篇3:优秀舞蹈创编千手观音的教案

关键词:舞蹈形象,塑造,艺术,创编

一、前言

当我们产生了创编舞蹈的构想之后, 如何通过舞蹈的动作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地特有的构想呢?古今中外已经有过的舞蹈已多到无法计算, 为什么在此时此地还要创编一个新的呢?如何使自己要创造的“这一个”舞蹈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也不同于自己曾经创编过的某一个呢?如何使自己的舞蹈恰恰是“这一个”构想的外化而不是似曾相识的东拼西凑呢?这里要说的是从构思到舞蹈产生的过程――舞蹈形象的塑造。

二、舞蹈形象定义及塑造舞蹈形象的意义

舞蹈形象是以人体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所塑造出饱含着主体情思的具有着客体典型形态的、可被人们直接感知的动态形象。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应当具有典型性、直观动态性、情感性和审美感染性。它可以是一个特征鲜明的动作和姿态, 也可以是一个以主题动作为核心的动态系统, 甚至也可以指以舞蹈语言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 因此, 舞蹈形象是构成一部舞蹈作品的核心, 是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个性因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动态形象。舞蹈形象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舞蹈形象, 它既可以是单一的动态形象, 如单一的舞蹈动作的形象;也可以是比较繁复的动态形象, 如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组合形成的舞蹈语言, 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情感的舞蹈形象;还可以是舞蹈作品中通过群体的行为、舞蹈场面情景交融的发展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意象、意境的舞蹈形象。而狭义的舞蹈形象则主要指舞蹈作品中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借助于音乐、构图、舞台美术等其他因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蹈理论和舞蹈美学的论述中, 所谈论的舞蹈形象, 大多指狭义的舞蹈形象, 即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舞蹈形象唤起欣赏者各种相应的感受, 从而触发共鸣, 引起联想和受到薰陶。舞蹈形象既是舞蹈美的物质外化和体现, 又是人们感知舞蹈美的主要媒介, 因此, 舞蹈形象的问题是舞蹈理论和舞蹈美学中必须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在科学文化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舞蹈事业也在蒸蒸日上, 不断扩大和深化它的表现领域。冯双白说过:“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将成为中国舞蹈界发展的首要问题, 现在流行的对语言和技巧的探索将更多的让位于深层次的形象塑造。”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飞速发展, 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 不断扩大和深化它的表现领域。舞蹈表演不仅是一种传达和再现, 而且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是在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互维运动的过程中完成最终的形象塑造。舞蹈形象的塑造首先来自于编导, 其次是内心的想象, 要靠舞蹈演员的演绎与展现。舞蹈表演艺术也是感受的艺术, 这种感受来自内心的想象, 也是内心意象的积累。在编导创造舞蹈形象之后, 演员应认识、感知、体验他们所面对的舞蹈作品上, 进而解放自我, 正确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一切手段服务作品、体现作品, 从而更好的去塑造去丰满舞蹈艺术形象。

舞蹈形象的美学特征: (1) 可视性。是一种实体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 有着确定的状貌和具体的视象, 欣赏者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其表达的感情内涵。 (2) 流动性。不呆滞, 不固定, 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 占有一定的时间。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变化和完善。 (3) 审美性。做为动的造型艺术的舞蹈形象, 应该是美的创造, 符合形体美的法则, 给人以美的薰陶。此外, 舞蹈的形象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1

根据不同舞蹈体裁和塑造形象的不同方法和途径, 舞蹈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

1. 在表现一定情节或矛盾冲突的舞蹈或舞剧作品中,

舞蹈形象的塑造多是在情节或矛盾冲突的发展中, 以舞蹈手段集中概括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及人物的行动的思想基础, 并以此业刻画和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2. 在基本上不具有情节, 只是表现某种情绪或抒发一

定情感的抒情性舞蹈中, 舞蹈形象的塑造多是用舞蹈直接表现一种概括的典型的人物和情感形象。如独舞《海浪》就是通过两个形象——海燕和海浪的舞蹈形象, 抒发了舞者——作者对新时代、对青春、理想和希望的豪情壮志。

3. 在一些不以表现个性人物性格特征而着重描写某种

概括的社会生活和象征意象的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 往往是通过众多人物群体的动作和场景的变化和发展而创造出某种意象和意境的舞蹈群体的舞蹈形象。如《小溪·江河·大海》以拟人化的手法由3 0几位身着白衣白裙的少女塑造出水滴、细流、小溪、江河、大海的舞蹈形象, 表现出水滴从源头的条条小溪汇合成宽阔的江河, 最后涌向波涛翻滚的大海, 这无数艰辛的历程, 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沧桑, 也表现出世上万物都是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以至壮丽辉煌的客观规律。

4. 在一些主要描写生活场景或民众风情的舞蹈作品

中, 舞蹈形象也大多是着重塑造群体的形象。根据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编排的一些舞蹈作品多属此类。如黎族舞蹈《摸螺》通过对一群黎族儿童在小河沟中摸螺生活场景别有风趣的描绘, 塑造出社会主义时代黎族儿童的群体舞蹈形象, 表现出他们新的精神风貌。

三、创编《Mask》的思路, 紧扣其主旨, 全面塑造《Mask》的舞蹈形象

而自编剧目《M a s k》则是受电影《夜宴》启发而创编的舞蹈, 其中文意思就是面具。主要是通过舞蹈表演、舞蹈形象的塑造, 要揭示在现代忙碌而紧张的生活节奏下的人们的虚伪和丑恶, 人们都是带着面具生活, 把真正的自己深深地隐藏在面具之下……每天带着面具过着虚假的生活。在《M a s k》中舞蹈形象的塑造主要运用第二种类型, 它是很抽象的, 基本上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在面具的压抑下的可怜的人们想挣脱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仍有一片净土, 还是那么的单纯、那么的无邪……

塑造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 是要以人体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舞蹈《M a s k》中, 基本上所有的舞蹈动作是以挣脱面具为主要动作元素, 从一开始的沉闷, 经过一步步发展, 到后来的释放, 动作的上的幅度也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舞蹈的开始是一个乱场, 起初是制造了一个在大街上的场景, 演员就是走来走去, 没有过多的动作修饰, 只是走, 但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小动作, 通过小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虽然是小动作, 但是观众通过这个小动作就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后, 所有演员瞬间静下来, 两个带着面具演员站在舞台中央, 周他们两个人是在高位空间, 其余演员都在低位空间, 这时, 便是双人舞蹈展示——两个人多会儿都是重叠在一起的, 从观众的角度去看, 无论什么状态, 从前面只能看到一个人, 而另一个人总是在他的身后, 只是偶尔的闪出。在这里, 主要是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两个人, 代表着两种态度, 两种立场, 两种看法, 一个是正义的, 一个是邪恶的, 两种念头在不停的搏斗……这些舞蹈动作、群体的行为、舞蹈场面情景交融的发展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意象、意境的舞蹈形象是能唤起欣赏者各种相应的感受和联想的。经常听人们说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很美丽的无声的语言, 那, 就是舞蹈。

肢体语言的塑造是打造舞蹈形象的基础, 舞蹈人物性格的描写, 也需要肢体语言的刻画, 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 个人认为, 不需要多大的舞蹈动作, 多大的舞蹈场面, 仅仅通过一个小动作就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塑造舞蹈形象的人物性格。《M a s k》中, 每一个演员都有自己的小动作, 我也是演员中的一员, 我的小动作就是不停的揪衣角, 通过这个动作, 可以执白得让观众们看到, 更让他们了解到演员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空虚、寂寞、紧张, 最主要是虚伪。

在把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打造完善后, 为了能丰满舞蹈形象, 为了能更好的塑造舞蹈形象, 紧扣主题, 我们便努力从各个方面着手:

1、音乐

凡是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 除了编舞者要有新颖的舞蹈构思和独特的舞蹈视角, 舞蹈音乐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舞蹈获得成功, 必须在音乐上先下功夫, 因为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还要欣赏音乐。如果音乐写得生动形象, 舞蹈也必然赏心悦目, 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为了体现现代社会的忙碌和压抑, 在舞蹈《M a s k》音乐的开头是用声音在描写着一个场景:人们匆忙的脚步声、大街上你来我往的嘈杂声、钟声、秒表嘀嗒嘀嗒的响声……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就会给人听觉上的一种紧张感。而后随着情节和情绪的变化, 音乐也随之走向高潮……整体上来听, 音乐基本上处于紧张状态, 在最后一段, 也就是结尾, 才有些舒缓的感觉, 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挣脱的感觉……这时, 《M a s k》的舞蹈形象便有了基本的雏形, 在音乐中蕴藏着丰富的舞蹈形象。一个好的舞蹈音乐应该是烘托气氛, 渲染主题的, 同时也是向观众传达主题的唯一途径, 更是舞蹈的灵魂与精神。优秀的舞蹈音乐必将给舞蹈形象增添光彩。舞蹈的生命在舞蹈中, 舞蹈音乐的价值在于它与舞蹈形象的珠联璧合。

2、构图

我个人认为, 对于一个剧目来说, 一个好的开始, 也就是开场, 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没能吸引观众们的眼球, 相信观众是没有耐心继续在往下看了。所以说, 好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群舞来说, 能使它更锦上添花的便是构图。有了好的构图、绝妙的流动与穿插, 在视觉上便会给人一种很大的冲击力。在《M a s k》中, 我们运用了较多的流动与穿插, 舞蹈一开始便是:结合着音乐——忙碌的生活节奏, 演员们便从舞台两边上来, 来回穿插, 配合音乐制造一种忙忙碌碌、人群川流不息的场景, 而音乐里面沉闷的钟声则是由三个演员来演绎的, 他们在舞台最后高台的正中央, 随着钟声摆动……此时的构图便是乱中有序, 后面的三点与前面的若干条流动的横线相呼应, 视觉上应该算是不小冲击了, 舞蹈形象也随之更加深刻。

3、舞美

(1) 服饰, 《M a s k》是一支现代舞, 所以说, 在服装上没有像古典现代那样奢华亮丽, 简单宽松的上衣, 主要色调是红与黑两种颜色的过渡。黑色表示沉闷虚假的社会;红色则代表人们的内心真正的激情。

(2) 道具, M a s k的中文意思就是面具, 在舞蹈中, 每个演员都带着一张面具。这个舞蹈的灵感来自于电影《夜宴》, 影片中的太子无鸾经常带着面具。白色的, 很白, 上面什么图案都没有, 只能露出两只眼睛。在电影中, 面具是象征, 是符号, 更是躲藏和掩饰, 是复杂诡秘的宫廷和复仇中不可或缺的自我保护方式。在《M a s k》中也一样, 演员带着面具, 最简单的样式, 最洁净的颜色, 掩饰着他们的身份和表情。他们都戴着面具, 却通过身体表现出一种疯狂, 想挣脱的疯狂。通过身体表现出内心, 让人觉得更有力度。舞蹈形象在舞蹈中不是简单的视觉元素, 而承载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是这种情感发泄的一种表现方式, 与舞蹈整体的情节结合在一起, 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

另外, 还有布景、灯光等一系列的舞美因素, 这些因素的配合会使得《M a s k》的舞蹈形象塑造得更加完美。

以上是对《M a s k》舞蹈形象进行的大致分析, 从舞蹈的动作、人物的性格、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 基本是全方位, 多角度的研究分析。剧目最终通过上述手法塑造出了一群戴着面具过着压抑的生活的人们, 他们想要挣脱面具, 追求真我, 释放自我的舞蹈形象。由此也不难看出, 舞蹈形象是一个的舞蹈的灵魂, 如果能塑造出近乎完美的舞蹈形象, 可以说, 这个舞蹈绝对称得上是惊世之作了。塑造舞蹈形象不易, 而要塑造好的舞蹈形象就更加不易!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舞蹈, 不仅要学习它的形式和风格, 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它如何表现生活、创造形象的方法和经验。而且, 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 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 其中, 没有哪一个形象重复着另一个形象, 每一个形象都凭它所特有的生命而存在着。前人创造的艺术形象 (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 , 只能是借鉴而不能抄袭。抄袭和模仿前人的舞蹈形象来代替自己的创造, 那样的作品必然是拙劣的。如果出现了普遍的抄袭, 从创作上来讲, 就会形成病入膏肓, 行将就木的僵化状态。所以艺术上的“样板”和“模式”都是创造的敌人。只有从现实生活出发, 才能创造出新鲜动人、丰富多彩的舞蹈形象。所以说, 我们还需要继续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江口笼哉, 金秋译.舞蹈创作法.学苑出版社, 2005, 7

[2]金秋.舞蹈编导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1

[3]王海英, 肖灵.舞蹈训练与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2

[5]隆荫培, 徐尔冲.舞蹈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6]舞蹈编辑部.舞蹈论丛.第二辑

[7]隆荫培, 徐尔冲.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8]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篇4:优秀舞蹈创编千手观音的教案

【关键词】幼儿舞蹈 元素融入 舞蹈教学 技能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15-01

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幼儿教师在教幼儿创编幼儿舞蹈时要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引导,同时更应该注重舞蹈元素的融入。

作为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探讨,教会幼儿生动、形象、活泼的舞蹈,并提高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幼儿的生活、想法和态度。幼儿舞蹈是通过身体动作,幼儿语言和戏剧表演和音乐结合,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实现文学、音乐、舞蹈的结合的综合艺术,并陶冶幼儿的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实现舞蹈教学,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并激发幼儿的表现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潜能。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感受和表现的情境,创造宽松的表达空间,并收获舞蹈教学的效果。

一、重视幼儿舞蹈题材和音乐的融入

1.教师要重视幼儿音乐素材的选择

教师要重视选择幼儿的舞蹈题材,并重视选择音乐鲜明、新颖有趣的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并形成教育意义。选择的舞蹈要充满生活气息,抒发幼儿的情感,重视舞蹈的编排,要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重视幼儿体验生活带来表演的惊喜,凸显舞蹈的活力等。教师带领学生舞蹈能为幼儿提供感情宣泄的舞台,让幼儿参与生活,做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優化幼儿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受到环境的陶冶,并提高生活的热情,融进生活的情趣,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更欢快、活跃。

2.教师要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

教师要让幼儿感受音乐,领会音乐的意境,重视在音乐中融进情感的艺术,重视表情和动作的添加,教育幼儿正确地感知音乐的节奏,把握舞蹈的旋律,发挥想象力。教师要重视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教育幼儿提高适应能力,重视领会音乐表达的情感,获得音乐的体验,能跳出舞蹈的韵味,并在幼儿的舞蹈中增添神韵,让幼儿融入音乐作品中提高音乐的想象能力和感受能力。教师要教育幼儿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参与音乐的畅游,获得美的体验,成为舞蹈的精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要增加学生音乐中获得的愉悦的心情,重视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里的真实情境,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发挥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音乐后,做出贴切的音乐动作,并进行舞蹈中的感情交流,让学生表演的时候更加表情丰富,轻松活泼。

3.激发幼儿参与创编,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引入幼儿创编动作,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形象性,难易性,重视提高幼儿的感受能力,让幼儿更简明、形象、生动、直观地增强感受能力,重视提高动作的幅度,增大活动量,并提高幼儿的能力, 让幼儿的动作衔接和变化更富有规律,容易记住。教师可以选择舞蹈中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幼儿舞蹈动作,进行简化、分解和组合、加工,重视选择肌肉的控制能力,重视身体的平衡。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动作,重视幼儿独立的个体,学会独特的表达方式,并为幼儿创造创作空间,让幼儿说出自己的表达方式,增进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增加幼儿舞蹈的元素,让幼儿成为舞蹈参与者,成为舞蹈的主人,并教育幼儿说出想法,鼓励幼儿按照想象进行表达,这样就能全面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了。

二、广开思路,提高幼儿舞蹈表演力

教师要教育幼儿选择舞蹈动作的时候,尊重幼儿的想法并让幼儿和教师一起参与舞蹈动作的编排,确定舞蹈的道具和服装,重视舞蹈创编动作的优化,实现服装和道具的运用,重视避免画蛇添足,增加自己创编的舞蹈的类型的认识,并根据舞蹈的需要来设计舞蹈的服装和道具,教育幼儿经过激烈的争辩,来重视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好冲锋枪,服装用好军装,并戴好大盖帽,让幼儿更加威风;教师也要重视幼儿动作的选择,教育幼儿练习舞蹈动作,重视幼儿一起把走、跑、爬等动作连接起来,交替进行,表现出不同的乐段,教育幼儿动作有起有伏、动静结合,散发生趣。有了幼儿的参与,幼儿的舞蹈就是思维的载体,反映出幼儿的喜好和对事物的精彩看法。

三、舞蹈队形变化要和音乐融为一体

幼儿舞蹈的队形是根据音乐来设计的,简单清晰。变换队形的时候要细致均匀,实现穿插跑位的合理化,避免偏台和拥挤,并在编排舞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队形和队形之间变化的合理性,让队形变化清晰可见,增强舞蹈的整体效果。

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幼儿运用椭圆形和纵队等,并将三角形、圆形、梯形等作为舞蹈队形变换的基础,实现队形简单,让舞蹈更加流畅,充满青春的力量,更加具有青春朝气,并提高效果。幼儿要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重视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实现成长的欣喜。

四、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幼儿个性和品德的融入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舞蹈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重视生活的积累,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进行加工锤炼:要用幼儿喜欢的生活形式表现内容,让舞蹈成为幼儿展示自我才华的场所,就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使幼儿感觉舞蹈带给人们的美好。教师要积极将难度大的舞蹈化整为点,运用游戏活动掌握舞蹈动作,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舞蹈,并练就舞蹈基本功,利用游戏进行训练,能增强幼儿的舞蹈能力,并通过舞蹈训练,设计场景,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篇5:莲台观音与千手观音舞蹈

敦煌莫高窟中描绘的观音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显宗观音、密宗观音和民俗观音。显宗观音是遵照佛教显示的仪轨所绘的,其头戴天冠,或坐或立,一面二臂,法相庄严;密宗观音是遵照佛教密宗仪轨所绘,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器,如大悲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和八臂十一面观音等,在敦煌壁画中这两种观音最为常见。另外一种出现较少的民俗观音,则不遵照佛教仪轨,是自由创造的,如水月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杨柳枝观音等。观世音菩萨在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教中都享有至高的供奉和信仰,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千眼千手法象,真可谓妇孺皆知。观世音菩萨悟人向善,救苦救难的慈心与法力在千万现实人的信奉中不可动摇。在佛教与儒、道教互融互化的变革中,观世音法象在现实的人文概念中早已成为集真善美于一体,并凝聚无穷法力,救助苦难的偶像。出神入化的《千手观音》舞蹈,舞者以坦诚的心灵体验,揭示着人间真善美的崇高与永恒。

千手千眼观音又叫千手观音、大悲观音,敦煌壁画中绘有千手观音的壁画多达40多幅,莫高窟第3窟北壁中《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中刻画的千手观音是现存的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图中观音为十一面,正面神态端庄,立于莲花上。面像上有三只眼,中间一只眼,竖立于前额。身内两侧从肩和臂上伸出千手,各持法器、法物。每只手臂和手掌掌心都有一只眼,巧妙地组成圆形法光。千手千眼观音的手,配上观音的背光,看上去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红日,而观音好似立于花环和红日之中,似乎在静观天上人间的一切。千手千眼观音周围有两身飞天、吉祥天女、火头金刚、婆藪仙等仙人,整个画面内容丰富,人物色彩淡雅,线条细腻,彩绘精工,堪称上品。

多年来,有很多表现“千眼千手观音”的作品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首先要介绍的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在1979年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该剧在序幕中用24位女演员淋漓尽致地舞出了“千眼千手观音”的形态,曾有位参观过莫高窟壁画的观众看完此剧后大为惊叹地说道“序幕的千手观音简直就是把壁画搬上了舞台”。也正是这段舞蹈,将人们带进了复活千年敦煌壁画风采的舞蹈艺术殿堂。该舞的序幕中为了准确体现剧本环境,编导以起伏的浩瀚戈壁为背景,让流动的驼队营造出了绵延辽远的丝绸古道,悠扬的乐声伴着叮咚的驼铃。突然,在瓦蓝天空的映衬下出现了“六臂神”的剪影,这无疑是编导借观音“之手”点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也是用舞蹈本身的肢体语言营造丝绸之路的神秘奇幻,引领观众进入舞剧的情节。

从莫高窟壁画的发现,到现今敦煌舞的盛兴。敦煌舞以石窟壁画舞姿为依托,结合中国古典舞的流动韵律,创作出了一种独特的舞蹈语汇,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前景,以全新的舞蹈思维走上了舞台。敦煌舞把美丽献给观众,把掌声献给舞者。

参考文献

[1]朱晓榆.舞蹈《千手观音》的审美启示[J].音乐时空,2013(02).

[2]赵园园.谈舞蹈对人的全面解放——以《千手观音》为例[J].大舞台,2013(07).

篇6:谈幼儿舞蹈的创编

【关键词】幼儿舞蹈 特点 创编 生活 

一、幼儿舞蹈的特点

(一)幼儿舞蹈的短小精悍

既然称作幼儿舞蹈,肯定是和幼儿的心理和生理有关。因此,舞蹈内容不能过于复杂,但不能缺少儿童时期的天真活泼的艺术情调。因为在这个成长阶段,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育成熟,过多的抽象复杂的动作,很难让孩子理解,也就无法达到创编的预期效果。所以说,幼儿舞蹈要用短小精悍的舞蹈情景和内容,直观的表现幼儿的内在思维,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夸张有趣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完成孩子的审美感觉的培养。

(二)幼儿舞蹈的模仿性

幼儿舞蹈的模仿性是从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的角度出发的,模仿是舞蹈学习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幼儿舞蹈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如小鸟的飞行姿势,幼儿模仿着用手臂来表示;小狗叫,幼儿学会“旺旺”叫等,因此说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

(三)幼儿舞蹈的童趣性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会对明星的歌曲进行评点和模仿等。可见幼儿的兴趣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例如幼儿音乐舞蹈《拔萝卜》,一只由幼儿扮演的小花猫,看到一个大萝卜,他想搬走和他的同伴分享,可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动它一下,结果他找来了小黄狗等做他的帮手,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不但让幼儿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让他们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意义。由此而言,幼儿舞蹈必定要有童趣性。

二、幼儿舞蹈的创编

(一)让孩子在分享中感知

舞蹈素材即舞蹈的动作表现形式和表现主题。幼儿舞蹈的表现形式是从孩子的生活片段中截取,再通过形象化手段艺术化手段的运用,表现出舞蹈内在意义。传统的幼儿舞蹈的创编由于受到成人主观意识的影响,使幼儿舞蹈的创编充满着抽象的概念,过多的悬念的设置,富有深度的动作表现形式,成为衡量幼儿舞蹈表演水平的筹码,显然这种情况,无法实现幼儿舞蹈真正的创编的价值。基于此,我们提出幼儿舞蹈创编分享的概念,分享的实质是让舞蹈者去感染观众。能感染观众的前提是舞蹈的内容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这就要求在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以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为基础,从分发挥幼儿的向应力,让幼儿在作为参与者或者观众的同时,都能积极的融入到舞蹈的角色中。例如在《可爱的企鹅》的舞蹈创编中,教师不妨把视角转换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虚拟出一种场景,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幼儿的思想形象。

(二)舞蹈场景化,让幼儿在生活中理解

古语有言:“要想会游泳,必须先下水。”加强幼儿舞蹈的实践培养,是提高幼儿舞蹈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如果在缺少合适的生活实践的引导,极易导致幼儿对舞蹈的认识产生偏差,对幼儿艺术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在幼儿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老师不能把创编的重点放在幼儿舞蹈的动作的传授上,而是要幼儿舞蹈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很多教师其实很多老师为了增加幼儿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常常引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就是舞蹈创编回归生活的表现,只不过这种方式缺少必要的实践,达不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在幼儿舞蹈的创编过程中设立一种生活化的环境,可以使幼儿不由自主地调动起参与舞蹈的积极性。例如在《让座》舞蹈创编时,可以把舞蹈的场地设置成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幼儿扮演社会中人,在社会生活的环境中,深化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幼儿舞蹈创编的生活化,就是将幼儿舞蹈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幼儿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舞蹈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联系,在舞蹈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舞蹈,并使幼儿的艺术氛围得到真正的陶冶。

(三)幼儿舞蹈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舞蹈的主导者,有什么样的音乐旋律就有什么样的舞蹈动作。幼儿舞蹈创编时音乐的选择也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选择一些曲调明朗,节奏感强,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让幼儿在听了音乐之后便产生蠢蠢欲动的欲望。例如在编排《花舞》的舞蹈时,不妨选择庞龙的《两只蝴蝶》,这首歌简单、节奏感强, 再加上他们比较喜欢欢快、活波、节奏鲜明的曲子,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他们接受,也与幼儿的年龄相吻合。孩子们因为喜欢音乐,受音乐的感染而加入动作的,是通过听觉神经对动作神经的一种刺激。同时花与蝴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效应,无形中也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

(四)在舞蹈创编中,要让学生互动

篇7: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策略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 通过肢体语言, 配上音乐表现人的感情, 反映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舞蹈是心灵的直接语言, 而舞蹈的创作与编排就是通过对生活的阅历和积累, 去发现美好的东西, 通过舞蹈动作呈现给观众。舞蹈教学不单单是要传授学生舞蹈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积极的培养学生舞蹈创编的能力, 锻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舞蹈, 让学生们表达心中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

二、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教学中, 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编排出一正套完整的舞蹈作品, 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我们应该循序渐进, 要有一个过程, 一个舞蹈是由多个舞句组成, 一个舞剧是由多个舞蹈动作组成, 所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要从基础抓起:

1. 动作创编

舞蹈是通过人体做出各种动作所体现的艺术, 人体是进行艺术表达的媒介, 舞蹈动作是舞蹈组成的基础, 在培养学生创编舞蹈时,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个舞蹈动作是由:动态、动速、动律和动力所组成的。在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重点的体验膝、胯、腰、肩四个主要关节的交替变化, 配合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 形成千姿百态的动作, 在教学中, 在对基础动作学习掌握时, 要培养学生根据舞蹈内容的实际需要, 融会贯通, 将基础动作, 重新组合, 产生新的舞蹈动作。

2. 舞句的创编

舞句是根据舞蹈的情景设定, 由几个或者十几个舞蹈动作组成的舞蹈片段, 在学生可以独立创编舞蹈动作以后, 教师要让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传遍完整舞句。一个好的语句在音乐的衬托下应该可以准确地表达一个情感, 比如:农民在丰收时的喜悦、战友在分别时的伤感, 一个舞句都可以表达出来。

3. 简单舞蹈的创编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舞蹈作品的赏析, 要对舞蹈的的构思、核心内容的确立、高潮的处理、以及结尾的合理安排进行讲解, 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鼓励同学们勇于进行尝试, 在一些传统的舞蹈上要敢于创新。

三、创编能力的培养方法

1. 兴趣的激发

要想学习好舞蹈的创编, 就要有这浓厚的学习兴趣, 他是推动学生学习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有恒搞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重要前提。

(1) 在竞争中激发兴趣

当代学生有着很强的争胜心理, 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 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创造竞争的条件。比如设立舞蹈编创的比赛, 设置奖品、颁发奖状。设立比武的擂台, 让同学们的才华都有施展的机会。

(2) 成功滋长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 要让同学们感受到编创舞蹈后的成就感, 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获得创编舞蹈的成功后, 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 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个小小的成功都可以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和兴奋, 激发学生更多的编舞的兴趣。

2. 注重模仿

一提到模仿, 很多人会将模仿与抄袭混为一谈, 但是笔者认为, 舞蹈的编创能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对一些舞蹈动作的模仿, 可以扎实自己的舞蹈基本功, 在学生的不同阶段, 我们要指引学生在不同的年级要有不同的模仿重点, 低年级要注重舞蹈动作的模仿, 高年级要在模仿的基础上重视创编。我们要鼓励学生模仿、指导学生去模仿, 不单单对于动作的模仿, 更要侧重于舞蹈的内在的“神”的模仿。

3. 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 每个人都有去创编舞蹈的权利, 每个学生都有创编舞蹈的潜能, 要将这种潜能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 需要我们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 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创造的欲望。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状态下, 可以进行大胆的想象, 激发自己创造的能力。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 对学生的一些想法要多支持, 鼓励学生去创造, 去创新。在平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会倾听, 新时代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她们有思想、有主见, 对于一些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脑力激荡, 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学生的一些创意, 要鼓励、要支持, 对于一些好的想法, 要帮助学生付诸实践, 总结一些失败的经验,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艺术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 借助外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师要搜集一些影像资料、图片、杂志作为创作的素材, 帮助学生打开创编的思路。在组织学生的体验生活时, 要根据社会生活的一些现象,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舞蹈的创编要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要提升学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发现舞蹈因素。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完美的动作, 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的同时, 还要积累学生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艺术修养。音乐与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一些优秀的歌曲、乐曲中激发创作灵感, 根据音乐的意境去编创舞蹈。

四、结语

培养全方面的舞蹈人才是舞蹈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舞蹈的创编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 它不仅仅需要舞蹈者要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 还需要学生要有对生活细致观察的能力。舞蹈教师要在教学中, 循序渐进的去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舞蹈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去探索、去研究, 加强交流与合作, 为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今天, 人们对自己不断充电,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高校教学中也遇到这种情况,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方针后, 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也要注重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方面, 在培养学生掌握一些舞蹈技巧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创编能力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魏曼红.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策略[J].交流与探讨.2003. (2) .

[2]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3]全宁.创造性教学在舞蹈课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

[4]董力言.刘振远.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篇8:浅谈中学舞蹈的创编

【关键词】年龄特点 寓教于乐 即兴 技巧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没有成人的成熟老练,又脱离了儿童的幼稚,这一区别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与少儿舞蹈的不同,中学舞蹈更具有个性。

一、如何选择舞蹈题材

1.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来选材

(1)生活上 学生们课间喜欢做的游戏有踢毽子,拔河,跳皮筋等,我们就可以构思出一群学生在玩“扔水袋”的游戏,一个路过的女孩不幸被扔到了,水袋摔破使得女孩无辜地全身湿透,很委屈地哭了,然后大伙是怎么地安慰她,然后邀请她一起参加游戏。这个过程既可以表现出他们渴望友谊的这份情感,又不失活跃的气氛。或者可以描述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而同学们跟老师们是怎样一块钱一块钱地为他募捐,然后又是怎样地交到他手上去的,家庭困难学生内心感到非常感动而做出的一段独白可以成为整个舞蹈的高潮部分。

(2)学习上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把舞蹈跟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比如课文《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物,舞蹈《孔乙己》却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整个作品用非常滑稽的动作贯穿在一起,有点讽刺的感觉,令人捧腹大笑之余,还通过剧情使观众对人物产生一种同情、怜悯之情。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舞蹈,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认识到课本中的人物,对“他”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课本对人物生平的介绍,更好地演绎出了作品。

2.围绕青春期的教育进行选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迅速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对异性交往充满好奇。现在全国的中学都在普及课间跳集体舞,我们可以借鉴外国民间舞蹈中集体舞的形式,如小步舞的形式。这一类的舞蹈比较文雅,端庄,步法也比较简单,构图很优美,整个舞蹈讲究男女双方的配合与默契,正因为需要互相配合,男女同学间才能有机会在一个正常的气氛下,进行积极的交往,是非常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的。而我们把这些从自娱性舞蹈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元素用在舞蹈创作上,学生们的舞蹈表演能力必定会有所增强,同时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风范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同伴关系。

三、舞蹈类型的创编

1.独舞

(1)即兴创编 构思独舞经常用到的创作方法是即兴舞蹈。即兴指的是舞蹈者完全自由地、无限制地舞蹈,把自己想要抒发的感情用肢体表现出来,产生新的动作用于舞蹈中,而且这些动作通常都是超乎自己想象的东西,这就是即兴舞蹈的特性。在真正创作一个舞蹈作品的时候,老师先跟学生们讲述作品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或是已经构思好的情节,再与学生们交流一下,往往他们的意见才是最重要和最适合创作的,比如他们觉得某个地方需要站得高高的去表达情绪,或开怀大笑,或痛哭流泪,都让他们去做,效果往往比我们在音乐方面下功夫去渲染气氛要好得多。

(2)道具和背景 在中学舞蹈创编中,道具和布景的运用是很能帮助我们展开构思的,它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将我们的构思直观地体现出来,变成能够表达情感的动作,而一般的中学生功底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运用道具更可以有效地掩盖舞蹈者的短处;鲜艳的布景色彩或可爱的图案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类。

2.群舞。关于群舞的创作,要注意的是队形要整齐,变化时要合理和适当控制作品的长度。队形的整齐,举一个正方形为队形的例子,一般主跳(选择舞蹈特长生或舞蹈功底相对好的学生)应放在前排中间等最显眼的位置,具体还要按实际出发;两边可以放舞蹈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舞台分为六个区域,我们要明确区域的重要性,分清哪一个区域是表演的最佳区域,哪一区域是舞台表演的弱区域,才能在舞蹈中把情绪和情节的高潮放在舞台区域最重要的部位,把不明显的和起衬托作用的队形和人物动作安排在比较次要的舞台区域。行进路线方面,我们要处处留心调度,队形流动时尽量不要出现混乱。中学舞蹈的队形比较偏爱于正方形变圆形,或三角形变走斜线等简单的图形变化,如果我们要创出新颖的作品,就不应该守旧,要多做创新。其实队形变化何止如此简单?《舞蹈编导学》中所罗列的民族民间舞蹈常见队形中有“双环形”“山形”“编花寨”“双开门”等并不复杂而又容易排出来的队形,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

篇9: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作编排

关于舞蹈教育一直以来是广大艺术工作者所重视的问题。舞蹈的学习不应局限于对优秀作品的单纯模仿,应该对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创编能力进行侧重。只有一部加进了编排者思想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有血有肉。因此关于对学生该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舞蹈创作与编排能力的具体培养过程

1.关于舞蹈动作的创作与编排

舞蹈是一门通过身体语言方式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现的肢体艺术。如果把整个舞蹈比作一个城墙,那么关于舞蹈动作的创作与编排就是构成这座城墙的城砖。舞蹈的动作是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即动作神态,速度,动作韵律,和力度的掌握[1]。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于舞蹈形态方面要进行充分的指导教学,让学生的身体动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展现的更为优美,最终展现出优美的舞蹈作品。于此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舞蹈的内容,将舞蹈的四个要素予以充分糅合。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对具体的舞蹈动作实现再创作。

2.关于舞蹈语句的编排与创作

一篇文章的构成,缺少不了语句的连贯。舞蹈艺术也是如此。所谓舞蹈语句,指的就是通过一系列优美的舞蹈动作,按照思维的排列,对动作进行连贯的过程。舞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系统的编排,形成舞蹈语句。

3.关于整体舞蹈的创作与编排

通过以上系统性的引导与训练,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关于整个舞蹈创作和编排的指导。一部优美的舞蹈作品必须将中心思想对观众予以展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整个舞蹈的框架,主体思想内容,舞蹈高潮部分的展现等对学生进行阐述,让学生真正理解舞蹈表达的中心思想。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二、培养学生舞蹈创作与编排能力的具体方式

1.对学生进行分阶段舞蹈教学

要想对一部舞蹈作品进行编排与创作,除了掌握好舞蹈基本功之外,还要求创编者要有一定的音乐细胞。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目的是令学生在进行舞蹈表演时动作更为优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离不开配乐。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舞蹈动作韵律节奏,达到根据不同舞蹈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音乐。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关于培养学生的编排和创作能力,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舞蹈的编排创作能力的培养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整理能力。

在舞蹈编排能力培养中,舞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还要参与到学生具体编排实践之中。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在实践舞蹈编排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予相应的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编排能力[2]。

2.培养学生对舞蹈创作与编排的兴趣

舞蹈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对舞蹈编排与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编排好舞蹈。兴趣的产生,不仅可以加快舞蹈学习的进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还可以加法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舞蹈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培养舞蹈兴趣的课堂氛围,使之得到发展。一改以前教师高高在上的严肃形象,把学生和教师看成平等地位,并给予学生舞蹈编排的空间。教师在施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每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对待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编排与创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令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舞蹈,爱上舞蹈。

3.引导学生对舞蹈进行艺术构想

舞蹈的艺术构想是这个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一定包含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构想。艺术构想的成功,可以令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在培养学生舞蹈创作和编排上,要对学生的艺术构想能力进行着重培养。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艺术构想都是从生活的点滴中积累的,所以说,善于观察生活是培养学生艺术构想能力的源泉[3]。只有从生活中提炼出精华,并将其融入到舞蹈作品中,才能显得舞蹈作品富有情感,栩栩如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特殊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加工成分过多,是舞蹈编排者经过重新组合编排而成。想做到培养学生舞蹈艺术构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只有对中心思想加以明确,才能确立基本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知道告诉观众舞蹈什是什么意思。每一部舞蹈作品的编排与创作从内容上来讲都是对原作品的再加工过程。在进行系统的创作与编排之前,应该对这个舞蹈的编排作一个分层次的处理。根据内容的变化,来进行具体的艺术加工。

三、结语

篇10:如何做好舞蹈的创编与教学

关键词:舞蹈;编排;教学

一、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提高创编者自身素质

首先合格的职校舞蹈编导应做到了解学生,要摸清学生思想,了解他们的心理及对动作的实际接受水平。同时队员的选择应以那些专业基础较好,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善动、好学、积极性高、领悟性强的专业班学生为主。抓住此特点才能编排出具有时代感、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高质量舞蹈作品来,才能让学生自己演自己,丰富职校校园生活,宣传职校办学方向。其次职校舞蹈绝不是专业舞蹈的改头换面,要创编好的舞蹈作品,编导不仅要提高自身舞蹈知识、技能,掌握舞蹈的一般规律、种类、表现形式和常用手法,掌握大量的舞蹈素材,夯实舞蹈基本功,更应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厚积薄发,广泛涉猎美术、音乐、文学等,这对舞蹈构图、色彩、服装设计、化妆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强化舞蹈的最终表现效果。

二、切实搞好职业学校舞蹈的选材和创编,进一步增强现代感

职业学校舞蹈的创编,要体现生活,考虑职校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选材时要注意舞蹈如何开始,情节怎样发展,怎样把舞蹈推向高潮,在高潮中又如何结束。教师在创作时心里既要有词有旋律,又要有生动形象的动作,应在心里塑造出舞蹈中典型人物的形象,这是舞蹈创作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下面以我自己作词、作曲并编排的戏曲舞蹈《阮妈逛职校》为例谈谈在舞蹈创编中的我是怎样选词、选音乐、选动作的。这个舞蹈曾获2005年全国职业学校文艺调演二等奖,河北省职教之春汇演一等奖,获唐山市职教之春汇演一等奖。

1.选词。我们选择了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白话作为舞蹈的主线,如词中道:“有请五姑娘,离开了百花园,又把古城(我县文化遗址奔城)逛,只见那……”把戏词生活化,由远及近,把奔城如诗如画的景色描绘得有声有色,把对奔城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吸引人的注意力,为音乐为舞蹈创作提供了鲜明的文字形象。增强了学生对奔城的了解、对职校的认识及观众对职业学校的了解,增强学生“校荣我荣”的集体意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选音乐。音乐诱导对“情”的表达,为舞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音乐形象。在《阮妈逛职校》舞蹈中,大胆借鉴了评剧《花为媒》的唱腔、叫板,如开始阮妈上台突出空板的特点,欢快、滑稽更好突出阮妈彩旦形象。中间部分改换了音乐,采用小打击乐打节奏改变了以往的表演套路。这样就更生活化,更让观众喜闻乐见。

3.选动作。在《逛职校》戏曲舞蹈中,大量吸收了冀东文艺三枝花的内容动作,如阮妈唱“桃李竟芳春意闹,人杰地灵喜洋洋”时,手拿大烟斗学起了木偶戏,颤颤巍巍把路走。再如阮妈介绍职校时采用节奏型为

突然阮妈跳起了迪斯科,新颖别致,当阮妈唱到“要论功底那可真叫厚”跳起一个大跳,紧接一个盘腿坐,真叫功夫,简直不可思议,这也正是戏曲舞蹈的高潮部分。突出学生专业功底,也更能调动起观众胃口,受到观众的认可,台上台下形成互动,融为一体。

创编舞蹈三要素必不可少,词、曲谱、音乐三者是表现舞蹈的思想感情精髓所在。创编者不应拘泥套路,关键是应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乐于并敢于大胆进行新的尝试,作创编的有心人,就一定会排出有声有色、受人喜爱的舞蹈。在一个舞蹈作品中,怎样把演唱者与伴舞者的情感气势带动起来,演员与观众怎样沟通,都与舞蹈的创编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教师必须将音乐反复唱熟,深品其味,牢固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再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等编排动作。

三、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示范法。舞蹈教师应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地示范表演舞蹈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及学习情绪,根据不同舞蹈不和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完整示范和部分难点示范。

2.自己练习法。让学生自己练习,把自己放入舞蹈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充分体会音乐,体会舞蹈的感情,陶冶情操,增强在舞蹈中的主人公意识,教师在旁应给予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增加单独表演的勇气。

3.观察模仿法。舞蹈教学中的观察模仿法不同于示范法,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看教师或表演稍好同学的表演,自己模仿。同学是一面镜子,互找差距,变相增强学生的好胜心、主动性。

4.舞台表演法。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熟悉掌握词、曲、动作后,让学生登上舞台,在台上体会舞蹈动作的连续性及准确性,体会乐段的感情,增强学生表演意识,确定自己主角形象。

上一篇:电脑短训班培训教案下一篇:全县中小学中层干部岗位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