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舞蹈创编教学

2022-06-27

第一篇:大学舞蹈创编教学

张洁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园自娱性幼儿舞蹈创编教学整理

张洁

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在进行幼儿园自娱性幼儿舞蹈创编时,出现的典型问题,谈一谈个人的教学策略。

自娱性幼儿舞蹈分为四大类: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以及集体舞。

自娱性幼儿舞蹈由于表现形式的差异,各显其特点,律动重反复性、歌表演重表演性、集体舞重交流性、音乐游戏重趣味性,这是它们与众不同之处。在创编时要准确把握,以免混淆。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幼儿舞蹈都不能脱离童心、童趣,这是它们最为重要的共同特征,也是幼儿舞蹈创编的出发点和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

一、 律动创编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创编动作的节奏与音乐节奏脱节,动作较随意。

2、创编律动只是无意义动作的随意堆积,不能以实际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创编。

3、创编律动的情境创设空洞无意义,缺乏对于幼儿正向情绪的启发和引导。

4、形象动作不突出不准确。 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创编思路不清晰、创编目的不明确、创编动作无章法、创编点子不新颖。

因此,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主要解决这四大问题。

1、对于创编思路不清晰、创编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学生先体验三种类型律动(节奏律动、模仿律动以及动作律动)的创编练习,首先使其明白律动创编要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需求为导向,以幼儿认知水平以及知识基础为依据,服务于幼儿园教学实际,由此明确创编目的。 其次,教师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创编律动的步骤,①明确律动训练目的、选择创编律动的类型②怎样选择合适的音乐③动作的设计与编排④道具的应用。

2、对于创编动作无章法,形象动作不突出,动作节奏与音乐脱节的问题。教师借助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动作的节奏训练方法,使学生掌握不同音符下的动作时值,帮助学生提高动作节奏的敏感度。 策略一:先用声势动作将

2、

4、

8、16分音符表现出来,体验节奏。再将学生

分成每六人一小组,每组按照自己的主题,设计动作。(动物、交通工具、家务、体育运动、自然类等)

策略二: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音乐,学生依据音乐内容、性质以及结构设计动作,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形象的动作捕捉能力。

3、对于学生创编没有新颖点子的问题,教师以“兔子”这一形象为例,从形态特征、动态特征、习性特征、整体感觉以及心理活动这五个方面,引导学生怎样通过细致的观察生活,从而获得创作灵感。

二、歌表演创编

学生在歌表演的创编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动作杂论无章,动作创编随意性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凑动作,动作组织也毫无规律可言。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的教学策略——动作发展变化与组织。 《小蝴蝶》 步骤一:依据音乐《小蝴蝶》确定形象动作(元素动作)

形象动作的提炼要准确、形象具体,能表现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并要注意形象动作要单一性以及可变性要强。 步骤二:运用编舞技法对形象动作进行发展变化。

通过改变“蝴蝶”形象动作的幅度、节奏、力度、路线、空间、方向等方法,发展更多的子动作。 步骤三:组织动作的方法

按照音乐情节内容组织;按身体部位的某种秩序组织;按音乐的重复变化规律组织;按对称的原则组织;按主题动作组织。

学生们经过这一专项训练后,在之后的创编实践中,动作编排略有章法,会由一个动作发展出若干个不同动作,获得动作素材。但创编作品大都有些呆板,只是单纯的按创编技法设计动作,容易忽略动作的生动以及情趣。还需要学生不断尝试创编练习,熟练创编技法,积累创编经验。

三、 集体舞创编

学生在集体舞创编时的问题。

1、学生会跳集体舞,但对于集体舞典型特征换伙伴以及伙伴交流认识模糊。

2、学生往往把集体舞动作设计的较为复杂,对于集体舞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这样不仅幼儿完成起来困难,而且偏离集体舞以自娱为目的,为幼儿提供与人合作交流机会的教育意义,因此,动作要简单便于幼儿掌握,动作种类不能太多,动作变换频率不宜太快。

3、学生在设计换伙伴环节容易“为换而换”,频繁更换伙伴,但伙伴之间没有交流,这就失去了换伙伴的意义,集体舞就是为了让幼儿不断结识新伙伴,与伙伴交流互动。

4、“伙伴交流”动作设计呆板,常常以拍手、点头等无情绪无内涵的动作互动。幼儿天真活泼,伙伴交流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身体接触类的动作(碰碰臀部、碰碰头、钩钩小鼻子等)容易引起幼儿兴趣的动作,或设计一些对比类的动作(一动一静、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等),增加动作的趣味性。

5、创编动作的段落感不明显,一个动作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重复使用,这样既不便于幼儿记忆动作,又不能使幼儿通过动作去感受音乐节奏、结构等。因此,学生应该为不同的音乐段落(具有鲜明特点的乐句)设计不同的动作,便于幼儿记忆动作并用动作感知音乐的变化。通常音乐有明显的段落感,学生在设计动作时就要利用好音乐段落的节点,使音乐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总体来说,集体舞的创编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明确集体舞的定义、类型、特征以及教育意义;第二,准确掌握创编集体舞动作的难易程度;第三:探究集体舞交换伙伴的模式。 教学策略一: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设计了——经典案例分析

步骤一:先一起感受集体舞经典案例《萨沙》、《乓乓舞》,明确集体舞定义。

步骤二:将《萨沙》由散点集体舞,改为单圈舞或双圈舞,将《乓乓舞》由圆圈舞,改为行列舞或链状舞的集体舞形式,掌握集体舞的基本类型。

步骤三: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案例当中,①换伙伴和伙伴交流的音乐段落②变换伙伴时的音乐节点(具体哪一乐句)③变换伙伴的方式④伙伴交流所用的动作。从而强化学生对于集体舞的特征的认知,并使其理解集体舞对于幼儿集体意识、沟通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意义。

策略二:针对集体舞难易程度的把握这一问题——创编实践《hello,朋友!》

步骤一:要求学生为中班幼儿创编单圈集体舞《hello,朋友!》 步骤二:根据3-6岁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状况,以及每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为依据,分别为小班和大班幼儿创编集体舞。要求在中班单圈集体舞《hello,朋友!》的基础上,对动作进行简单修改(进行加减法)。让学生深刻体验动作的难易差别,并巩固大中小班不同年龄层幼儿不同的动作能力水平。 策略三:专题训练——集体舞交往模式的探究

集体舞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就“交换伙伴”,这里我们称之为交往模式,集体舞种类繁多,同一种类集体舞交往模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种类的集体舞交往模式更是五花八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掌握集体舞,开展集体舞交往模式的探究。

步骤一: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择一个之前的集体舞创编成品,先以单圈舞的形式,进行交往模式的探究,每种类型最少得出两种交往模式。

步骤二:分组回课、组际互评,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步骤三:分别尝试双圈舞、三圈舞、行列舞以及链状舞的交往模式探究活动。

四、 音乐游戏创编

音乐游戏学生觉得好玩,但是真正投入创编时,又觉得无从下手。经过前一阶段的创编练习,为一段音乐设计动作对学生已不是难题。因此,音乐游戏的创编难点在于怎样把音乐知识融入到游戏当中去。另外,学生的游戏知识储备也不足。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玩游戏”

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收集各种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闯关游戏、五种感官游戏等,各种游戏的搜集工作完成后,在初始课时尝试各种游戏的玩法。为学生积累游戏素材。

策略二:教授经典案例,分析创作思路—-《匹诺曹要做真孩子》 步骤一:教师教授经典音乐游戏《匹诺曹要做真孩子》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先去体验什么是音乐游戏,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从而,加深对于音乐游戏定义、特点、教育目的的认识。 步骤二:分析经典案例,回导创作思路

给学生抛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问题一:《匹》包含几部分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匹》包含故事、互动以及游戏三个部分。作者的创作思路是以“故事”激发幼儿兴趣,用“两人互动”活跃气氛,以“游戏部分”增加趣味性。 问题二:音乐段落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故事情节要依据音乐的段落来安排。 步骤三:创编实践,归纳创编步骤。

学生通过创编实践,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音乐游戏的创编步骤。

1、确定创编的音乐游戏目标,明确音乐知识点。

2、根据音乐段落,编排故事情节。另外,提示学生在创编时故事素材可以从幼儿经典故事或童话当中获得。

3、用简单的动作翻译故事情节。

4、反复合音乐,修改动作。

5、加入游戏部分。

从而,帮助学生在创编时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日常自娱性幼儿舞蹈,在今天的学前教育领域,已经越来越被广泛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创编课的宗旨是拓展学生的创编思路,为这些“准幼儿教师”提供一个了解掌握幼儿园日常音乐舞蹈活动的平台,在将来的幼儿园的音乐舞蹈活动课,借助律动、歌表演、集体舞以及音乐游戏的形式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并不是让教师直接将编创好的成品交给幼儿,而是在与幼儿共同完成某项创编活动时,在活动进行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建议或一个解决的方法,帮助幼儿获得满足感,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促进其健康成长。

第二篇:谈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 要】本文以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根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等,阐述了如何完成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教学能力 创编能力 培养目标 基本途径 艺术实践

从中小学反馈的信息表明,舞蹈教育虽没被纳入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但对于开展第二课堂,训练校内舞蹈队伍,丰富活跃学生的文娱活动,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演出及舞蹈比赛,很需要具有音乐知识同时又具有舞蹈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能仅是单纯的传授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相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要强,要能体现舞蹈训练中的“教”与“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不但会跳,还要会编,因此,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舞蹈风格种类要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进行形体基训,学习芭蕾舞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除此之外,还应学习现代舞,编舞基本技巧和中学生舞蹈。只有在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入贯通。因此,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第一学期基础训练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同时要学习风格不同的各种舞蹈组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实际地精选好教材。在舞蹈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的练习为辅。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不仅进行形体训练,又广泛接触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为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学期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要从各种民间舞的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使其对以后编舞具有很强的使用性。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灵活性、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能力准备。

为了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学生学过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近一步提高,我在第二年开设舞蹈选修提高课,使一部分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提高。扩展舞蹈教学内容,除了继续进行形体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和编舞技法课的学习外,外国代表性舞蹈,国际标准交舞以及爵士舞和现代舞均占一席之地,采取了这种扩大容量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能让学生有机会最大限度吸收各种不同风格舞蹈的精华,广收博采有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达到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和创编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着重从舞蹈实践可行性角度考虑,确定几项必备能力作为舞蹈必修课教学过程中的未来舞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从主要面向中小学从教的实际出发,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课学习时必须掌握基本能力是基本教学能力和编排舞蹈小节目能力。

下面我就这两方面最重要的能力培养,进一步阐述:

(一)基本教学能力培养

首先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锻炼手段。促进学习思考、反复实践至成熟。课堂提问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的要领、作用、目的、舞蹈术语等,以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技巧语言传授给学生,懂得让学生不照搬教科书上内容的情形下,用自己的流利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是对正确地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纠正错误的动作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可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进行实分析比较,辩别异同。例如在中国古典舞动作时,可把已学过的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代表性动作的“迎风展翅”(Arabesqe)和“鹤立式”(Attitade)典型的动作和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和典型动作中的“顺风旗”“商羊脚”进行对比,可从两种手位、脚位、身体姿态、运动轨迹、内在气质、舞蹈风格上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芭蕾特点是“开、蹦、直、立”,舞姿长而舒展延伸,动作多表现在下肢,线条清新等,与之相比中国古典舞特点是“圆曲、圆弧”,还有回旋,舞姿婉转修长,上下身配合,线条曲折等,通过对不同风格认识更清晰,动作要领更准确,这样也就提高了自我纠错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舞蹈教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最后3—5分钟,对课堂学过的知识、动作技能、技巧让学生来进行总结。

(二)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人体规律之后,接着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这时可以有侧重地培养学生舞蹈想象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从舞蹈基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

在教东北秧歌手绢花动作时,学生学会了“里绕花”这一主要绕花后,不要按一般规律那样接着就教“双绕花”、“交替花“等动作,而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编舞发展动作技法去延伸想象,去进行空间节奏,力度等变化的想象。结果产生出比教材中更新颖、更独特的绕花动作,如“上下绕,左右绕,前后绕,站、跑、跳、坐绕,还有翻滚、仰、俯绕”等,然后再将即兴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评议总结,与教材中的手位动作相比,分析、培养学生的编舞创造能为。

在舞蹈整体组合教学时,结合讲授舞蹈构图和画面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让一组人表演,另一组人进行观察评议,通过直观教学向学生讲解各种不同的舞蹈构图的动用和表现特点以及使用手,让学生明白舞蹈构图不在于有什么固定模式而在于运动中怎么变,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变化中创造美。

(三)改进考试方法,重视艺术实践,以利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舞蹈考试是检验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试可以采用课堂现场表演这一形式,同时也应进行笔试和口试,笔式可以考察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口试可以综合考察学生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舞蹈评分期采取平时分和末考试分数两部分相结合的做法,有利检验学生综合舞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激励他们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在改进考试方法的同时,必须抓编舞、艺术实践,适当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编排舞蹈,突出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舞蹈创编实践,通过学习自己习作的排练检验对学过的舞蹈理论与技法的理解相应用。

我们可以抓住音乐专业优势,以音乐特有的形式与内涵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音乐所示的特定内容,进行编排舞蹈,让学生随着音乐即兴编舞,学会确立主题动作,进而变化和发展主题变化动作,并注意音乐色彩结构及音程关系,知道如何开头,如何使动作体现高潮,动作与音乐吻合或体现不同,如何设置结局等。通过舞蹈短句和舞蹈的习作,再编成相对稳定的舞蹈组合,最后发展成舞蹈小节目,使学生循续渐进掌握舞蹈方法,再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设想,提倡个性差别与审美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全方位地提高舞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切合实际地精选教材是达到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条件,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的具备是取得成效的桥梁,考试方法的改进及教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舞蹈教学能力形成的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只要我们有步骤地坚持这样做,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 幼儿园舞蹈创编及教学四种模式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在这些年的舞蹈教学中,我根据各年龄阶

段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适合幼儿在3—6岁期间学习和表演的四种模式的舞蹈创编和教学方

法,逐步实现了教学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我将舞蹈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地面练习、地面技巧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融入了3—4岁,4—5岁(上)

,4—5岁(下),5—6岁四种基本模式中,通过这四种基本模式音乐、动作的舞蹈组合练习,不仅完成了教育

、训练目的,而且使幼儿舞蹈创编和教学趋于规范化。

1.3—4岁模式。3—4岁的幼儿,躯干力量弱小,肢体各个部分的活动范围应由弱到强,一点一点地展开。

在设计这个时期的舞蹈动作时,以活动幼儿各关节为主,通过舞蹈练习达到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

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将舞蹈动作设计定位以后,选择欢快活泼的音乐,通过跳跃性的音符再现,配以简

单、幽默的舞蹈设计,来完成乐曲、舞蹈动作的相吻合,经过一定的调整修饰,使舞蹈节目达到统

一、和谐,

进一步演练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舞蹈《小乖乖》就是依据这个原理来创编、教学的。我首先将轻松、简单、便

于幼儿掌握的动作设计出来,然后随音乐和小朋友们一起跳,边跳边改,不仅使儿童表演天真、自然,而且达

到了创编、教学的目的。

2.4—5岁(上)模式。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和学习、训练后,各个方面已逐步进入了“幼儿园小

朋友”这个角色,身体发育情况与刚入园时相比,已经具备了再提高一步的条件。这时,在编排舞蹈动作时,

需要给幼儿加大一定的活动量,调整动作幅度。舞蹈《皮筋舞》就采取了常见的游戏方式“跳皮筋”,通过音

乐节奏和幼儿可以达到的跳跃动作、幼儿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舞蹈节目表演过程。在动作设计过程中,适当

地加入一些身段和手的练习,使

幼儿提高节奏感、灵敏性,增加幼儿的音乐感受。

3.4—5岁(下)模式。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象有趣的故事或

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获奖舞蹈《山间回响

》,就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将舞蹈的情节,编成一个小故事:美丽的山中,几个调皮牧童吹着长笛,骑在

牛背上玩耍。欢快的笑声,牛、羊的叫声,潺潺的流水,书写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小朋友们不时互相追打

嬉戏,不时吆喝着牛羊,不时唱着山歌,不时念着口诀。故事对城市小朋友来讲,如同童话一般,新鲜、有趣

,然后,再用在课本上、图片上、电视上看到的农村情景去引导小朋友慢慢联想,使幼儿在增加负担不重的情

况下,对舞蹈表现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

4.5—6岁模式。经过幼儿园几年来的累计教育训练,以及身体发育,幼儿在5—6岁时,基本上进入了从幼

儿向少儿过渡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的舞蹈创编模式,我主要重视了三个方面。一是动作上增加了地面练习

及适当的技巧,来加强幼儿身体素质的改进,锻炼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能力和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在动

作上适当地强调一定的技术、技巧难度;注意培养训练幼儿肩部的开度,胸腰、中腰的软度、力度,胯部、膝

盖的开度;腿部的软度、开度、力度;脚腕、脚背的力度及灵活性。二是舞蹈内容上有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

。通过舞蹈作为桥梁和中介,把小孩暂时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以优美的旋律和各种舞蹈动作,印入幼儿的心

灵。三是色彩和服装。幼儿较喜欢鲜艳、明快的色彩,同时,也喜欢对小动物色彩的模仿。因此,在舞蹈创编

的服装色彩中,在满足幼儿心理的同时,逐步地引伸到有特定意义的服装色彩上来,使舞蹈的音乐、动作、服

装逐步达到和谐统一。

第四篇:舞蹈创编感受

民间舞和古典舞的创编心得

首先是找到一个好的主题,无论是民间舞还是古典舞这都是舞蹈创编的关键,其次是找到一个符合主题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一个好的音乐直接影响着舞蹈的成功与否。最后就是舞蹈动作的思考,要求紧扣主题和音乐又要动作新颖,想要在众多舞蹈作品中脱引而出动作的独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动作的创编也分几个过程,首先找一个核心动作,再从核心动作发展起来,形成整个舞蹈的主题动作套路,最后配合队型和整体结构分配,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我认为想创编一个好的舞蹈,编导必须积累多方面的艺术知识,丰富想象力。成功的舞蹈作品离不开舞蹈编导对生活的初身感受。对创作舞蹈来说积累舞蹈素材丰富舞蹈语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在民间舞中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调查它们的渊源、传统和流派,没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渊博的知识是不可能创出出一个好的作品。在舞蹈的动作创编上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发展。一个好的编导不仅要学习舞蹈知识,而且要对音乐,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

如果一个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成功作品。

曾雨瑶

第五篇: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幼儿舞蹈概述: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块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目前,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成人舞蹈的现象越来越多,使幼儿舞蹈园地这片沃土受到一定的污染。我虽不是一个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但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凡是一位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者,均有能力创编出幼儿爱看愿演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的舞蹈作品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究竟从哪里着手呢?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谈谈我的创编体会。 第

一、题材的选择。

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必须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舞前先“童化”自己。

(1)最常见的是直接通过幼儿本身的形象或借助幼儿本身的生活片段,经提炼、加工成反映幼儿爱劳动、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如《洗手绢》、《一分钱》、《让座》等;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喵呜》借“小猫”歌颂勤劳、机智等。幼儿易理解,爱模仿,也喜欢表演。

(2)从孩子们所喜爱的文艺、文学作品中取材。动画片《宇宙卫士—奥特曼》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节目,“奥特曼”的形象、动作人人爱模仿,歌曲几乎人人会唱,我由此编排的由清一色男孩表演的《小小奥特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环保教育的同时,我成功地编排了舞蹈《花满小城》;想当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大使馆进行轰炸,举国上下义愤填膺。“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呐喊在 幼儿园响起,在使孩子们懂得“国家强大,别人才不敢侵犯”的道理的同时,我创编的反映古代、近代与现代的中国娃娃发奋图强,从小立志“勤学苦练,兴我中华”的大型舞蹈《中国娃》应运而生。

(4)可结合本地的季节及民俗选材。我们这里是北方,冬天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是老幼皆爱品尝着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药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又名糖球)。我从中受到启示,编出了反映两群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尝、嬉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糖球乐》;此外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妞妞嬉扇》。 第

二、音乐的选取。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在我确定要编排《中国娃》的舞蹈后,有偏偏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恰倒好处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由于是成人歌曲,我担心孩子们理解不了,但实际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在孩子们面前播放几遍后,孩子们便自己拉开架势操练起功夫来,并且一招一式挺带味儿。并且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孩子们学得很快。2010年的“

六、一”前期,孩子们带的磁带中有一首曲子活泼欢快,节奏感很强,孩子们一听“就想扭、想跳”可已有同事用此曲编排了节目,既然孩子们喜欢,何不一曲多用,此曲就成了我编排的反映幼儿庆“

六、一”,舞蹈《喜迎归》的主题音乐。主题和音乐确定后,则应考虑舞蹈的结构。怎样开始?情节如何发展?怎样推向高潮,又如何结束?幼儿都喜欢有情节的舞蹈,有了情节还要考虑细节。在舞蹈《糖球乐》中我这样设计:开始交代时间、地点及干些什么,中间发展即两群孩子高举糖球向对方炫耀、比试,突然出现一男孩手拿特大糖球,众人羡慕不已。男孩炫耀之后并没有独自吃,而是让每人都品尝一口,将情节推向高潮。孩子们你让我一口,我尝你一口,在一起高高兴兴品尝,以动作与感情的交流抒发内心情感,从而表达出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主题。 第

三、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如:《糖球乐》和《妞妞嬉扇》中的动作全取之于孩子们的日常动作。象你一下,我一下炫耀以及品尝到又酸又甜的滋味而发自内心的表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丰富的舞蹈艺术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舞蹈《喜迎归》则选择综合了汉族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以及云南花灯里的一些动作。

(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门类的一些动作。在舞蹈《中国娃》中,对于古代娃们,我借鉴了中国古老戏剧中的圆场步及一些手位、脚位及眼神来亮相;近代娃则以京剧中踱方步为基本动作;现代娃主要运用了一些艺术体操动作,整个舞蹈以武术操来贯穿。 第

四、服装与道具。

在服装与道具上应有新颖的艺术处理,体现舞蹈的特点。还如舞蹈《中国娃》,我是这样处理的:古代娃身着斜襟束腰束袖长袍,手持马鞭威风凛凛驰骋于疆场,当马鞭展开,却成了一面面写有“赵”、“钱”、“孙”、“李”等百家姓的古代战旗;近代娃则身穿马褂,头戴有长辫的瓜皮帽,手持写有“儒”、“道”、“法”、“墨”等各学派名的纸扇踱步而出,儒雅书生气十足;现代娃着轻便练武短装,赤手空拳一跃而上,整个场面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花满小城》,考虑孩子们使用手绢花不方便,片不起花来,便将八角手绢中见去掉一块,穿进橡皮筋后套在腕上,这样仅靠手腕的转动便可将手绢舞成一片花海,取得可喜效果。

总之,幼儿舞蹈的创编离不开孩子们的生活,更离不开编舞者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很多没有理论基础,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特别是有些农村的幼儿教师)创编出非常优秀的幼儿舞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不推陈则不会出新,在幼儿舞蹈这片沃土上,只要有“几度春秋勤耕耘”的努力,才会有“月月岁岁绽新花”的收获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