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2024-05-13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通用9篇)

篇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参与式教学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整个学习过程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注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新知,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的和途径,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动脑、动手、动口,进行观察、计算、实验、阅读、思考等主动的研究问题,先练后讲,先学后帮,探索知识。在此阶段要注意的是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师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要为学生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创造机会,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给学生留出探索和思考的时间。探索思考问题需要尝试,需要收集信息,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的时间,还得给他们提供充裕的共同讨论的时间。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需要多长时间就给多长时间,教师尽可能少讲、少问,凡是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师就一定不讲。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有基本保障,合作、交流、探究性的学习才能成为可能。

2、给学生充分发表观点的机会。托兰斯认为: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会使儿童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使其探究创新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由此在学生学习中,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能简单的用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作出判断,更不能简单粗暴的打断学生的回答。要给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想法大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对于学生一些离奇的想法,不要立即给予否定,而要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说对了及时地予以鼓励和肯定;有创见的,大力表扬;即使说错了,也要热情帮助,启发找出错因,纠正错误。

3、引导学生“再创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在学习中要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正所谓授之学生以“渔”,而不是“鱼”。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过程。例如:在二年级数学教学“平均分”时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豆,利用同桌互助的方法,自己动手分小豆。学生们把12颗小豆2个2个分,3个3个分,4个4个分,6个6个分,然后谈想法,教师适当地帮助学生,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自主探索的方式和方法。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主体作用,这个探索过程中,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具体的操作中,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再创造”的过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正如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独到的见解,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增长自己的知识,而且形成探索的兴趣、创新性思考和自主探索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

意 识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灌输者,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和学生都把掌握知识理解为对大量经验、定义和事实的记忆和复述,判断学习者的答案的标准也是统一或单一的。在教学中强调学习者的记忆、模仿和大量的操练,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讲授、灌输为主,形成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的师生关系。学生与生俱来的独立性、怀疑性、创造性,在教学中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发展。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教学从以往“满堂灌”“一言堂”,以教师的讲为主,转化到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来,在上课时师生要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所谓“自主性学习”主要指是“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课堂的活动场所的作用,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来说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因为自主性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学习,而是师生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

1、给学生一个自学的机会。自学不仅仅是课外预习课文、看书阅读、搜集整理,它更是课堂内的一部分,在自学活动中,学生以独自活动为主,通过看文本、做练习、用工具书、查资料等,了解学习内容,发现问题,对于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同一情境中思考出不同的问题;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出不同的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要能捕捉到主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疑问和问题的方法。同时,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求教、讨论的准备。

2、分小组进行讨论。采用讨论、交流等形式,促使学生对不同观点引起争辩,以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促进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充分认识。讨论一般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学生要围绕主要内容,从不同层面展开讨论:如讨论自学中的发掘的不同问题;讨论练习中的错处;讨论不同意见;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等。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并通过组织与引导,激发、鼓励每一位学生放开去想、去说、去做。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3、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自己操作与实验。操作与实验是重要的自主学习活动,对创新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课前,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准备好要操作与实验的器具,并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让他们操作与实验,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做学生操作与实验的伙伴,最后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以便对操作和试验过程中的收获或困惑做出交流。4.要提倡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评价是个薄弱环节。对此,教师必须加强。评价可以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评价的教学民主的风尚,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一节课结束了,首先要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课堂的评价。然后在引导他们评同学、评教师;评错误、评正确、评最佳;评结果、评过程、评方法。

最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富有生命起来,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才被真正培养起来,才能完成从“自由学习”到“自觉学习”再到“自主学习”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性的学习者。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从学生个体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将会很快形成并迅速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也会大大的提高。到那时你将会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也会更快乐,学生才会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那将是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活起来的课堂将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篇2: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2、换位思考,进行说话训练。对同一个问题,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去思考,可以丰富思维的方式,以求殊途同归,首先要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使思维灵活多变。如词语训练,可以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句子训练,可以采用句式辩析法,同样,理解课文有时也需要换个角度。如《做风车的故事》中卡特对牛顿的态度,可启发学生从对与错两个方面去分析。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了。其次要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使思维更丰富。可以启发学生把自己假设成课文中的角色,也可以把课文中原来的角色互换,想想结果怎样。如《小马过河》一课,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大胆地趟过了河水,结果河水既不象牛伯伯说得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到底谁说的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认真地分析,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3、细心读书,解决不懂的问题。创造性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文中写到西沙群岛的海中“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但后面紧接着又说:“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水”和“鱼”“一半”对“一半”,不是又数得清清楚楚了吗?这“一半”对“一半”到底该怎样理解呢?像这种看似无疑的地方就该质疑。这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极好的机会,学生跃跃欲试,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会闪烁、碰撞。再次,21世纪的课堂将在更高的教育技术和艺术水平上展开,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想方设法在媒体应用上进行艺术创新,因地制宜,灵活有效地运用现代化媒体开展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过程,培养他们的内部言语思维能力;二是要保护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热情,肯定他们的思维成果,帮助他们分析思维错误的原因,使他们乐思、善思。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创新,教师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创新途径,使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这样素质教育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果。

篇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1) 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俄罗斯当代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强烈的学习愿望, 获取知识的欲望, 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内部驱动力是其学习效果的前提保障, 因此在职业中专化学学科教学中, 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培养其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基础。学习动机的形成拥有两个基本要素, 即内在驱动力与诱发因素, 因此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室学习动机形成的基础。在职业中专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并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乐趣与爱好, 融入化学教学中, 为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提供支持。

(2) 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培养

对于职业中专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兴趣是学生探索事物的认知倾向, 稳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加积极化, 对事物的观察更加敏锐, 记忆力更强, 想象力更加丰富, 这无疑于加大的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对于职业中专的化学教学而言,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争取做好每一节课堂演示实验, 组织学生做好学生实验, 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等;其次是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教学氛围,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主动学习动机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组织、策划的作用, 因此学生的情绪将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要教师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 进而有利用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形成。

2. 把握教学过程, 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增强其创新精神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化学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十分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每一节课, 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以及问题意识, 进而提高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 然后结合化学学科特点, 巧妙的设计教学进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认识到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体, 化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问题、疑问及想象;在教师指导过程中, 要注重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着重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进而通过反复的实践而从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教育心理学上看, 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探索方法、创新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特点, 注重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 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要求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并大胆的思考, 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不要拘泥于课堂思维。在职业中专化学教学中, 学生学习方法的学习将十分必要, 掌握一套完善的学习方法体系是培养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怀疑精神与行动, 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能够采用多反面的思维模式。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新课堂教学, 化学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 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的课堂氛围。在创新性、探索性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突出问题性, 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普遍会产生疑问与困惑, 这必然引起他们的问题欲望, 这是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他们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的前提;二是注重学习情境创设的探究性, 要保证课堂教学进程对每个学生保持探究性, 吸引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进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三是学习情境创设要体现个性化特点, 俗话说没有个性特点就没有创新, 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个性的自由发展空间和轻松的学习氛围。

3. 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学习还是学校生活, 都要强调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 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自身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帮助。结合职业中专化学学科教学特点以及学习规律, 在化学学习中要学生养成坚持听、坚持看、坚持想、坚持说的学习习惯,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坚持听教师的讲授、听同学的观念、听大家的问题, 还要坚持观察、坚持发现, 坚持头脑思考, 是头脑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 展现自己的个性。此外还要坚持说, 坚持课堂发言、坚持同学讨论发言, 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 进而开阔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泽叶.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10

[2]洪赛君.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4

[3]赵莉.中专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3

篇4: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索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发现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95-01

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探索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生命线,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它体现了数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回归。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待探索的目标,才能把学习知识与发展思维、获得创造力统一起来。我个人就非常赞同教学中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不经历学生的思维加工就直截了当地将现成的知识向学生讲授,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却没有深刻理解,一到具体应用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如果是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而来的知识,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灵活。

一、外部思维材料:变“告诉”为“发现”

如何有效的利用教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不但要重视教材,还要解读和研究教材,要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现成的知识结论、规律编制成让学生探索发现的素材,使知识获得的过程更具探索性。

材料的问题化处理。疑是知之始,疑是智之始。问题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困惑、迷茫、沉思的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向。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问题串,从而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美,“用数学”的美。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纵横交叉,让学生触类旁

通。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做过这样的设计:在上课的伊始就创设了一个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的情境,寻宝活动中小明领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儿?这个问题情境的设计非常精妙,它使学生的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经验条件恰当冲突,引起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自然生成了圆,引出了圆的概念,同时更引发了学生对为什么会是圆、圆有哪些特征等问题的探索。有人把一问一答的提问称为“打乒乓球式”的提问。这种提问不仅使得课堂显得零碎,而且降低了思维的难度。我在课堂上则给出了五个问题:①是什么?②為什么?③怎样做?④为何这样做?⑤一定这样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是钥匙、是引导、是路标,更是对学生学习与思考方法的指导。

二、重视启发引导探索

不管是对结论、规律的探索,还是对方法、策略的探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数学教师课堂上教学的能力往往体现为对学生引导、启发的能力。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难以模拟和复制的,但教师试图把思维过程传授给学生,数学本身是一种可传讯的语言,于是容易产生一种把思维过程也变成可传讯的数学式语言的愿望,但是,创造性思维一经传授就失去了创造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学生目标明确后的思维探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句拨乱反正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提示、一个有层次的操作设计,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引领,而教师教学中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便是启发引导探索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课时,怎样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这是全课的一个难点,它涉及到学生的空间转换观念,也就是当学生由观察者到被观察者的角色转变时,位置应该如何确定,从哪边数为第一列,在这比较混乱的思维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其实数对知识的应用就在我们的身边,同学们的座位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来,先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都站在老师的这个角度来看,哪里是第一列?”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相对性原则,不难想象出老师的右边,学生的左边是确定位置的第一列,从而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座位也就水到渠成。

篇5: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要: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 学生 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第二,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第三,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要改善教学评价标准。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 教师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作者:王克文 工作单位:湖北省石首市大垸乡焦家铺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434400 联系地址:湖北省石首市大垸乡焦家铺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593816790 email:wangkewen6@sina.com 个人简历:本人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在平常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有关教学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希望能和所有的教师朋友共同探讨教育方面的问题。 论文未发表,属于自己创作

篇6: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武汉一中 周梅

一、提出原因

语文跨学科学习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为什么要强调语文跨学科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新时代呼唤语文跨学科学习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信息化、多元化社会的世纪,社会节奏快,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增,生产高度社会化。要适应新时代,既需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做到专与博的有机统一。新型的人才能适时地将不同的知识经过系统化、网络化后进行重新组合,使知识结构始终保持高效的状态。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丰富性决定语文跨学科学习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也体现了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数学、艺术等尽在其中。而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语文脱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淹没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的特点,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语文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冲破语文的“围城”,让学生的思维、让语文的课程的“触须”向外延伸,打破学科“壁垒”,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语文素养,进行“小科文化”濡化,又用之于其他学科的实践,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主体式的综合学科,因此,语文学科便与多门学科产生了广泛联系,我们可从它与这些学科的多向、多维、多层的联系中,寻找课程综合化的结合点,把“解须”伸进这些学科中,建立起语文学科通向其它学科的“互联网”,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首先要贯彻三大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主体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师能否正确启发学生的思维成为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贯彻启发性原则,教师首先要了解所教年级的学生所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已达到什么水准,他们的联想、综合、迁移能力已达到什么程度。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将启而不发。

(二)联系性原则

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跨学科知识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将不同学科的相 关知识综合走一起,形成整体,才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综合相关知识,形成整体,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并善于围绕一中心问题,迁移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注意联系与语文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那么学生发散性思维就会加强,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调动学生巨大的学习潜力,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主动去参与语文课本知识与其它关联的讨论研究。指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各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所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如果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实地的考察,最后撰写小论文,那么学生就会得到充分的参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才会真正落实。

如何贯彻以上三个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一)树立正确思想

加强学科渗透

要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师必须首先树立不同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意识。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在学生时代受到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高考之后,不接触理化生;大学之中,精力只集中于语言与文学。对其它学科知识知晓不多,研究不深,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因此,转变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是首要任务,在备课与教学之中,不能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位语文教师,有时要像音乐教师那样,在课文中寻找跳跃的音符,发现美的旋律;有时像美术老师那样,在字里行间发现美的色彩,在头脑中描绘出绚丽的图画;有时像历史老师那样,通过记载性的文字和文物、图片等去探寻历史的改革,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将历史、政治、物理等知识和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二)发挥集体力量 解决学科问题

教师具有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这还不够。进行跨学科能力培养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水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果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语文学科之外的知识空缺很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弥补知识的不足,除了自己去阅读相关书籍,查找相关资料,更多的则要向其它学科教师请教问题,相互之间多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打破原有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状况,对于那些难以解决的、学生感兴趣的、且又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可以把其它学科的教师请进语文课堂,辅助语文教学。有位语文教师在教授《空间和时间旅行》时,改变以往语文教师讲科普文章的方式,把物理老师、地理老师、数学老师作为嘉宾请进了课堂。在引导学生分析四个小标题安排的原因,训练学生迅速准确筛选信息后,学生产生了知识的疑问,语文教师巧妙地利用各学科老师的专业所长,而物理、地理、数学教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学生阅读科普文章所产生的疑点与问题。

(三)关注教材内容

把握学科联系 无论是选编的课文,还是训练的阅读文段,涉及的内容之广,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知识之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阅读的不同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

语文与历史的关系

自古文史相通,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达尔文的《〈物动起源〉导言》,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课文都是需要丰富的世界史知识才能深刻理解,贾谊的《过秦记》、苏洵的《六国论》、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等古代散文都是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的。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与历史有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中学语文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

语文与政治的关系

语文课程目标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要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的文化素质。”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便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阅读分析与辩证唯物主义:在阅读中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既要看到人物的优点,也要看到人物的缺点,不能单一地看待文学人物。只有这样分析人物,才能更感塑造人物的真实与典型。在阅读中运用联系的观点,使前后知识融合贯通。学完了苏轼的《赤壁赋》,联系苏轼同期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补充在黄州所作的《卜算子》、《定**》,前后连接,洞悉苏轼的心理历程,学习他面对挫折,乐观豁达的胸襟。

语文与历史、政治的联系最为紧密,除此之外,语文也与其他学科知识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适当地兼顾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其它学科搞好配合,让其它学科知识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四)进行内容整合突出学科综合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他们终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来整体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合时应讲究序列、层次,篇篇课课都来整合,不现实也不必要,应以教材编排的序与“需”来定,有时我们可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重组教材。如果将贾谊的《过秦记》,苏洵的《六园记》整合在一起,与中国古代史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对秦和六国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与黑奴贸易和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政策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就不难理解这次演讲的轰动效应。

三、意义与作用

1.提供更多舞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语文跨学科学习是在以语文的主要阵地的基础上,将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而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其它学科知识的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优点的舞台,为每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成长和个性的发展。学习《阿房宫赋》,讲解第一段的描绘时,请一位擅长绘画的学生在黑板上勾画了阿房宫的特点,同学为之赞赏,自己为之高兴。在学习古文时,请历史知识丰富的同学讲解相关历史,绘出历史地图,排除大家难以理解的一些障碍„„,这样能更多地调动学生储备的多方面知识,更好地促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养多种能力,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

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泛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而开展语文跨学科学习,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那样。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渗透和整合中广泛猎各种学科知识,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范畴,克服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积极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想像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语文跨学科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是个多元的时代,需要拥有博而专知识的多方面人才,只有开展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才能造就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当今教育生态下,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欧阳芬主编)

《21世纪对新型人才需求的特点》(网上论坛)

个 人 信 息

周梅 女 高中组 34岁 武汉一中高二年级组 邮编 430022 手机*** 邮箱mzhsy@163.com

“精心设“导”引人“入”胜”的教学视频和课件

作者:不详

来源于:<51课件> 发布时间:2006-3-14 0:34:00

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气氛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

笔者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七种方法,下面简介如下。

一、情感导入法教师上课时一开始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讲《春》时,教师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贺知章描写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描写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描写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短诗只从一两个角度,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今天,我们学习的朱自清的《春》写春的内容很多,我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多方面写春的?”这样的开头语,充满激情,意境深邃,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学习情绪很高。

再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首先表情朗读课文的末段:“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样,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能尽快转入到讲授新课之中。

二、解题导入法标题,即“文眼”。它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些标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教师如果从解题入手来导入新课,那么对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有益处。

例如,《驿路梨花》的标题很有特色,本人就从这出发,设计导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驿路梨花》,这个题目一语双关,从表面上看,驿路上有盛开的梨花,还有一个名叫‘梨花’的哈尼族姑娘为路人服务;从含义上看,那洁白美丽的梨花象征着各族人民纯洁、美丽的心灵,那到处盛开的梨花,象征着雷锋精神已经像洁白、美丽的梨花处处开放。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

又如,《变色龙》的标题也引人注目,教者可以这样导入:“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是《变色龙》,请看标题。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以这比喻为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我们现在就学习这篇小说,看看这只沙皇俄国的忠实走狗是怎样善‘变’的?”

三、故事导入法在传授新课前,如果讲述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就能使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集中,快速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例如,教《从三到万》一课,我这样设计导入语:“今天,我为同学们讲一个‘妄人学字’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富人,家里很有钱,但几代人都不认识一个字,他就高薪聘请一位先生教儿子认字。先生一开始教这个人描红,写一画,说:这是‘一’字;写两画说:这是‘二’字;写三画,说:这是‘三’字。富人的儿子非常高兴,就丢下笔跑回家告诉父亲:‘我学会了,学会了!以后可以不再麻烦先生,浪费钱财了,请辞退他吧!’富人也欣喜不已,就打发先生回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富人准备请姓万的朋友来饮酒,让儿子写一个请贴,可是很久还没有写好,富人就催儿子快些。他的儿子抱怨地说:‘天下这么多的姓,为什么这个人偏偏姓万?我从早晨写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呀!’同学们在听完故事笑过之余,想一想,从这个妄人的身上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从三到万》。”

四、问题导入法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就能使他们开动脑筋,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例如:教《孔乙己》时先提出问题:孔乙己真名叫什么?他为什么总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 教《范进中举》时先提出问题:范进考中了举人为什么还会发疯?

讲《七根火柴》时先提出问题:本文的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无名战士难道真的没有名字吗?

讲《死海不死》时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叫“死海”?既然是“死海”为何又“不死”呢?课文最后又说:“真的要死了!”这三个“死”的含义相同吗?

五、类比导入法类比导入法就是以前面所学过的与本课相类似的文章来导入新课。它有四种情况:

(一)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例如,教《藤野先生》时,可以这样导入:“前面大家学过了朱德同志写的《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回忆录,写的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回忆录《藤野先生》,进一步体会回忆录的特点。”

(二)由作者相同的课文导入例如,教《书湖阴先生壁》时,可以先这样说:“以前大家学过了《伤仲永》一文,它的作者是我们临川人王安石。他不仅散文写得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诗歌也写得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诗歌《书湖阴先生壁》。

(三)由主题相同的课文导入例如,讲《范进中举》时,可以这样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的《孔乙己》,由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可以看出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从精神到肉体都是被封建科举制度吞噬的。孔乙己的悲剧充分揭露了封建科举摧残人才的罪恶。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范进中举》也刻画了一个热衷科举的范进,虽然他的命运和孔乙己有所不同,但从他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由写作方法相同的课文导入例如,讲《爱莲说》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学过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它采用的写作方法是‘托物言志’,就是在所描写的某物上寄托自己的情志。今天要学的课文《爱莲说》也采用了这种写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莲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志?”

六、对比导入法对比导入法就是以前面所学过的与本课不同的文章来导入新课。它也有四种情况:

(一)由文体不相同的课文来导入例如,教《北京立交桥》时可以这样导入:“上篇课文《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北京立交桥》却是一篇记叙文,它叙述了北京立交桥飞速发展的情况。同是写桥,文体却不同,大家在学习中要仔细体会它们的不同。”

(二)由题材相同但作者不相同的课文导入例如,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以这样说:“上节课学了毛泽东同志写的词《沁园春·雪》,它描绘了北国雪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岑参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描绘了边塞雪景。同是写雪,但作者不同,时代不同,所以写的景就不同,抒的情也不同。”

(三)由主题不同的课文来导入例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以前我们学过了《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描述了社会主义中 国人与人之间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充满温暖。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又是如何相处的呢?下面就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它形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篇7: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弥渡县牛街乡中心学校李昱生

通讯地址:弥渡县牛街乡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邮编:675606

2013年9月5日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弥渡县牛街乡中心学校李昱生)

内容摘要:教师是创造的楷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和谐氛围,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树楷模放架子尊个性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新世纪的主旋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的史诗。未来需要什么?是创新。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在强调打好基础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若只有记忆和模仿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只有通过创才可能有新,有新人类才能进步和发展。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一、教师应是创造性的楷模。要使学生有创新精神,教师应是创造性的模范,重新认识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知识,构建教育观念的新体系,使自身具备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不断的进行学术探讨,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履行创新教育的职责,从事创造性活动,能够随机应变地开展创造性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富有创意。了解和把语文学科最新的信息提供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努力钻研,勇于探索。教师本身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生,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疑问如何处理,营造怎样的学习氛围,布置什么性质的家庭作业,组织什么样的课外活动等,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创设和谐氛围。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热爱学生,善待每位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互动,以关爱、友好、宽容、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课堂中没有教师威严的面孔,没有做错题、说错话后的胆怯,有的是微笑,民主和更多鼓励自己发表看法的机会。重视发现身上哪怕是十分微弱的思想火花,变知识的传播者为知识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变指挥与服从的关系为共同探讨的好朋友;变课堂为学堂。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使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在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当然在课堂里,教师无法预料自己的学生能否创造出惊世骇俗的成就,将来是否是蜚声中外的人才,但要坚信陶行知先生的所言:人人是创造之人。苏霍姆林斯基的心扉: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

第三、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萌动的火花,是创新意识的源泉。儿童遇到不懂的事特别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可我们的教学往往不是由学生提出疑问,而是教师提问,学生按标准答案顺杆爬,既无标新立异,也无别出心裁。这不仅泯灭童心,挫伤好奇心,而且是儿童个性的扭曲。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知道:学生既不是雕塑家手中的材料,也不是画家笔下的纸张,更不是装知识的口袋或任意灌注的容器,也不可能是“园丁”手下的“花朵”,“工程师”手下的“产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独占讲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惟师是听、惟师是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独特的需要与愿望,与众不同的地方。正由于这种独特性,才使校园变得多姿多彩。不准学生乱说乱动,这岂不是叶

公好龙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引导他们质疑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生疑、思疑、存疑、解疑。一堂语文课后,使学生感到既有知识的收获,又有情感的陶冶和能力的锻炼,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初中学生的创新属于个性化的创新,他们的发现、理解、顿悟、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他人多数可能并不新颖,但对他们来说,却有着特定的人生价值。作为教师只要学生在别人不疑处生疑,别人无中他生有,都应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创,有创才有新。若只允许一花一色,岂不大煞风景;若要求玫瑰与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岂不贻笑大方。一花独放又怎能是春呢?因此,老师不能把学生期望成温顺的小绵羊,只能循规蹈、俯首帖耳,像初进大观园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不敢多走一步。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下一席之地,给他们创新的机会和空间。通过老师语言的播种,笔墨的耕耘、汗水的浇灌、心血的滋润、爱河中浸种、心海中育苗,使语文课堂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让学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光辉灿烂的明天。

[个人简介附后]

个人简介

李昱生,男,彝族,现年40岁,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1994年6月起至今,一直从事山区教育教学工作,担任过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校长、总务主任、教研员等职务;执教过语文、数学、科学、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等小学阶段开设的各门课程和初级中学语文。现任弥渡县牛街乡中心校教研员,执教语文、书法等科目。获得过云南省希望工程20年优秀乡村教师,弥渡县优秀文明公民、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连续19年获牛街乡教学质量奖。热爱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善于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愿与广大教育专家、前辈、同行真诚相待、提高自身素质!

篇8: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1.1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含义。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是人类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卢梭称“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 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中国古人亦称“人能弘道, 非道能弘人”, “惟天地人之父母, 惟人万物之灵”。也正是由这一人本思想出发, 无论是西方的教育学说还是中国的教育学说都把人的终极意义的表现、人性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视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首要关切和根本内容。古希腊的先哲们一开始就为我们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历史主题, 而以人性自身觉醒为宗旨的西方近代文艺复兴、启蒙主义运动不过是这一主题的深化和继续。与之交相辉映, 中国先秦儒家亦提出了“知其性, 则知天”等主张, 其中不仅体现了一种极其可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而且由此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历久不衰的“育人优于教书”、“尊德性”优于“做学问”这一特有的教育方向。

1.2 人文教育是精神超越性的教育。

人作为宇宙之本的优越地位, 导致了人的精神对于世间万物的超越、人的精神对于尘世的俯视, 使人的追求成为超越个体生物需要的纯粹精神的追求, 即形而上的理想和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恰恰是人之所为人、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根本所在。不难看到, 几乎所有的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化都不失为一种超越性追求的文化, 如果说西方文化的超越性追求借西伯来精神之助而走向了对超凡脱俗的神圣境界的信仰的话, 那么中国文化的超越性追求则通过儒家思想而走向了对所谓“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这一无上人格理想的崇尚和向往。故无论是西方的“外在超越”型的文化, 还是东方的“内在超越”型文化, 实际上都体现了一种精神的超越性指向。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活动, 理应使这种超越精神得以光大发扬, 否则的话, 不仅人的存在沦落为一种“灵魂的空场”, 而且人的追求也必然在这种精神的黑暗中迷失自己的前进方向。

1.3 人文教育是人的个性教育。

人文教育所强调的人是一种社会我的“大我”, 这一观点并不意味着个别的、具体的我的消失和泯灭, 并不意味着人成为一种无差别的众原子的集合。毋宁说, 人既是一种无我之我, 又是一种有我之我;人既与他人具有同一, 又与他人不失其差异。在丰富的社会性中始终保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人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群体, 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应有之义, 这种人即上升到立体的“人格”层面的人。也正是基于这一个体生命独特意义的考虑, 西方近代启蒙主义者反对宗教神学和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阉割扼杀而把人的个性张扬作为其思想旗帜;从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对“特立独行”的人格思想的讴歌, 到中国现代思想家鲁迅先生对僵化的“国民性”批判, 实际上都显示了人的个性教育这一人文主义学说的主题。

1.4 人文教育是人的潜能的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之所以优越于世间的万物, 人之所以具有一种精神的超越, 究其根本是由于人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而非“现实性”的存在, 也就说, 人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而非一种一成不变的既成的规定。正是由于人所特有的这种生命的属性, 则使人永远不满足于现实和不囿于规定, 而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而成为一种永远的创造性存在的。因此, 对人的潜能的认可以及对这种潜能的挖掘和培养, 一无例外地成为中西人文教育理论的指向。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那里, 人文主义是指一种可以使人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主张;在西方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那里, 这一思想被进一步肯定和发扬。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 注重人的潜能的教育思想则表现为儒家的“四端说”以及“良知良能说”的推出, 而为孔子率先倡导的所谓“不启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育, 不过是实现该学说的方法论保障。

1.5 人文教育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

人作为一种可能的和现实的生命体的存在, 同时意味着人是一种整体性的有机系统的存在。换言之, 人并非是拉美特利式的一架思维机器, 而是一种作为知、情、意、行综合体的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教育作为一种人性的培养活动, 从来都应以人性的全面发展、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拥有和占领为其内容, 故拉伯雷、席勒宣称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和谐的全知全能的人, 而中国古代教育家也推出了“六艺说”、“五德说”作为其全面教育的纲领。显然, 这里所强调的综合素质的教育, 并非仅仅是指一种知识上的所谓“通才”的教育, 而是指知的教育、意的教育、情的教育和行的教育兼备的人性教育的系统工程。在今天, 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 不仅是对教育本来宗旨的澄清, 而且也是大力提倡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后现代教育思想和人文精神。

2 田径运动的意义及《田径》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特点

田径运动能有效的发展速度、力量、耐力以及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 获得运动技能, 提高运动成绩, 培养意志品质。“田径运动是基础”、“田径是体育运动之母”等通俗、概括的名言, 肯定了田径运动对增强人类体质, 对竞技运动都具有积极意义。其含义都是强调田径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都是告诫人们要重视和采用田径练习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田径运动具有个体性, 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即具有较高竞技性, 又具有全面群众健身普及性。因此, 在师范院校《田径》这一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田径》的学科课程是为了培养师范学院体育系的合格毕业生, 提供田径运动的基础知识和青少年、运动员、教练员等田径运动方面的专业知识, 提供指导田径教学、运动训练和田径比赛技术知识, 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对田径运动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能够合理地采用各种教法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田径运动理论知识是田径运动发展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技术教学训练的实践能产生和总结出先进的田径运动理论知识, 先进的田径运动理论知识才能指导先进的技术, 教学和训练工作。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参与或深入田径运动实践, 善于发现和总结新的、先进的理论知识, 不断提高田径运动理论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和运动成绩, 并能够很好的为大众全民健身服务。

3 在《田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3.1 通过田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指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潜在力量, 在人的活动中占优势的倾向性决定着个性的所有心理活动,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是指气质、性格、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心理特征, 也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和评价,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要由自我进行控制与调节, “自我”是人对自已的认识和评价, 人对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认识, 正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由此可见人的个性是复杂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不能搞一刀切, 而要因材施教,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3.2 通过田径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包括两在类:按情感状态可分为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种,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情感具有两极性, 即表现在积极性和否定性上, 也表现在肯定性和否定性上。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积极的情感 (增力感) 起推动作用, 消极的情感 (减力感) 起阻碍作用, 情感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对《田径》学科的热爱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田径课的学习, 实现教书育人,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美好的情操, 这是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人的成功=IQ+EQ+MQ+HQ (IQ为智商、EQ为情商、MQ为遗传商数、HQ为道德商数) , 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EQ, 所以对学生情感和情商的培养非常重要。

摘要: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分析与理解, 探讨了在“田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田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个性

参考文献

[1]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1]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

篇9: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科论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想方法;思维能力;运用能力;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32-01

中职教学应如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数学教育仅侧重于学习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技法,而忽视了学科的基本精神、基本态度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本人认为在中职教学中应关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一、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要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鼓励冒尖,不求全责备,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要大力提倡“教学相长”的创新教学方式。

2、培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但在“应试”教育下,数学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严重忽视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落实素质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入手,给学生充分自主权,彻底改变“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模式,真正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具体教学中,学生能看懂,学会的教材内容,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布置作业与练习,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提示,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地探索解题思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如何实现创新

1、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两个方面。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而数学方法则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所以说,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是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念、形成优良的思维素质的关键。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相比,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方法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够使人“受益终生”。数学思想方法不但对学生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率具体知识和问题的解决,循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数学教育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其主要意义在于培养人的良好思维习惯,形成良好思维策略,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为此数学教学不仅要促使学生学会模式的识别,更需要体验建立数学模型的一些必要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贯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的教学指导原则,即过程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现结论的推导过程;展现方法的思考和形成过程;展现问题被发现的过程;展现规律被揭示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应当以过程性原则为依据,就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程序设计,课堂上才能充分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否则就会出现照本宣科的局面。

思维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数学的每一步进展无一不是数学家思维方式的重大变更的结果。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对增进学生的智力方面起的重要作用,一直为人们所肯定,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更应该突出和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猜想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觉思维,让学生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启发学生猜想,作为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决不能把自己的秘密全部揭示出来,而要“行在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大胆设问,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解题的方向、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知识间的有机联系等,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其创造能力、创新能力。

上一篇:战士思想工作下一篇:甘蔗汁降火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