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22-09-1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适应这种形势,教育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如下的新课程改革正体现了创新思想。要想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即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观念,重视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重视学生思想观念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敢于创新

课始老师的导入:“小熊给小朋友们寄来了一封信,寄给谁了呢? 请大家找一找。”小朋友们兴趣骤起,纷纷寻找。老师请找到信的同学打开读一读,新的教学内容就此展开了。接着,通过多媒体播放小猫亲切的叫卖声:“卖苹果,卖苹果咯! ”小鸟飞来了, 说:“我买9个”,“小朋友, 请你帮小猫算一算, 还剩几个? ”浓厚的生活情趣,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而且这样在解答问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

1.2提供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体现数学来于源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二个层次的练习,首先出示直观判断题,这是学生每天都在大量运用的数字,字母和汉字。学生判断后,再引导学生交流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接着,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轴对称图形。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2启发学生的积极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拿出学具盒,每人尝试摆12根小棒,然后,让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自己摆的成果 ,大家会发现,左边摆一捆,右边摆两根,这种摆法最清晰,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摆的是12根。接着,课件出示小棒图,让学生根据图来说数,从而认识11、13各数,然后直接出示数字16,让学生根据之前11、13小棒的摆法,来尝试摆16,交流汇报后,再让学生摆自己喜欢的十几的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摆十几根小棒都是先拿一捆,再拿几根。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了十几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3.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促进积极思维

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提出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在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不可以把侧面沿一斜线剪开, 展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侧面积公式等。对于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我都加以鼓励,都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3.2让学生获得尝试的乐趣 ,保护参与意识

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如下题目:( )÷( )=8……5,使学生尝试填出后,进一步巩固除数与余数的关系。进而提出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中, 如果除数是9,它的余数有可能是几 ? 让学生大胆猜想。要尝试 、猜想 ,就应允许出现错误,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1渗透学习方法 ,丰富创新内容

在应用题的练习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妈妈买三件衣服用了72元钱,买一条裤子用了8元。根据条件学生可提出下列问题:(1)买衣服和裤子共用了多少元钱? (2)买衣服比裤子多用了多少钱?(3)买衣服用的钱是买裤子的几倍?(4)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钱?(5)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钱?(6)一件衣服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几倍? 这些问题学生都能独立解答,并能说明算理。将第一个条件改成“妈妈买三件衣服,每件衣服24元”,再搭上前六个问题让学生解答,使学生看清原形题与改编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知道为什么原形题的前三个问题是一步计算,后三个问题是两步计算。而改编题后为什么前三个问题变成两步计算,后三个问题倒变成一步计算。再将原形题的条件和问题改成:妈妈有96元钱,买三件衣服用了72元,买一条裤子用了8元,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完成后有个学生说:“这个改编题我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 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条裤子?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只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他们的相互交流,完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最高峰。

4.2加强实践活动 ,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了“统计”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分组活动,调查、记录校门口五分钟内卡车、轿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流量,然后绘画出统计图和统计表。看着统计图,小组成员说说汽车排出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总之,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根本,把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日常喜闻乐见的事物上,灵活驾驭教材,努力设计探索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思维容量的练习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摘要: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精神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

上一篇: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下一篇:加热炉效率低、燃料单耗高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