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2024-04-25

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精选6篇)

篇1: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让农民变市民的重要条件,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局结合县情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破解难题,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近年来我县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7年以来,我局坚持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措施是突出“四个统筹”:

(一)突出统筹城乡就业。一是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扶贫工程的重要措施来抓,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培育皮鞋、石油机械、节能灯具等支柱产业紧密结合,通过举办大型劳务用工交流洽谈会、周五劳务集市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每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达1万多人,在外农民工累计达21.54万人。二是大力实施城乡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施培训券管理制度,举办了电脑、家政、车工、电焊工、餐饮服务、服装、现代农业技术等若干期免费培训班。突出城乡“两后生”培训工作。近三年来,我局共免费培训下岗失业职工12100多人,农村劳动力18000多人。三是扎实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通过举办创业培训班、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后续跟踪服务等措施,积极扶持有创业愿望但缺资金、缺技术的城乡劳动力创业,并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突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方面,我们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将社会保障业务向农村拓展,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了切实解决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从2007年9月份开始,我局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在全市率先启动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提出了“一年试点、两年面上推开、三年基本完成、四年全覆盖”的总体思路。我县被省劳动保障厅确定为“江苏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新农保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09年底,我县新农保制度建立率达100%,参保农民近13万人。二是在尝试实践“四有”示范试点村建设。2008年初选择颜单镇任杨村先行试点,2009年将“四有”示范村试点工作纳入县委农村工作实施意见,实行“1村示范15村试点”,全面推行“四有”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11月6日在我县召开了全市“四有”示范试点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并推广了我县的成功做法。三是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扎实做好县开发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截止2009年底,相继有开发区、近湖、颜单、建阳等镇陆续进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保人数达24076人,参保率达98%,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7759.39万元。为了全面实施我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城南新区建设,2009年我们又启动了近湖镇严桥、胜利两村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先保后征”,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三)突出统筹城乡维权执法。一是加强全县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在全县建立了5个一级网格、20个二级网格,将劳动监察工作职能拓展到乡镇。二是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为了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与县总工会、建设局联合发文,按工程总造价的2%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007年共向34户建筑企业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20万元;2008年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15万元,督促支付农民工工资920多万元,涉及职工1850人;2009年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18万元,督促支付农民工工资500多万元,实现了农民工工资支付“零拖欠”。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维权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了“问诚风暴”、“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劳动合同法》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维权执法“百日行动”,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维护了广大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突出统筹城乡基层平台建设。2006年以来,我县在各镇(区)建立了16个劳动保障所,在近湖镇16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2007年以来,我县又按照有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一间房、一台电脑、一部传真机、一部电话的“五个一”工作要求,在16个“四有”示范试点村建立了劳动保障站。2008年初,建成了600m2的县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档案管理等“一站式”就业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在就业方面:一是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失地农民,特别是中年农民文化层次偏低,缺乏技能,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能适应向城镇化转岗的需求。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医疗无保障。三是部分企业用工环境不优,工资待遇偏低,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难以留住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本地就业。

2.在社会保障方面:一是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用工单位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自觉性还不高,不缴、拖缴的现象还存在;少数镇和部门对社会保险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推进力度不大。二是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相对较低,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差距较大。三是城镇居民尚未纳入社保大门。相当一部门老年居民,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原街办工厂等小集体职工和五七家属工,逐步进入退休养老年龄而无养老保障;大量处于劳动年龄的城镇居民,现在不纳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若干年后其养老问题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四是与苏南地区相比,我县相当一部分企业参保险种不全,不少企业仅参加养老保险或工伤保险。

3.在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我县镇、村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尚未完全到位,绝大部分村(居)尚未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基础台帐不健全。

三、对策措施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市提出的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全力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体系。一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逐步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坚决清理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政策,在进城农民工就业、就医、子女就读、困难救助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待遇,形成一个“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大力拓展就业空间。根据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中小企业,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失地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城就业,购房落户,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速度,推进城市化的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照“规范、对路、适用、专业”的要求,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我县产业结构相适应,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培训券管理制度。充乡发挥县技工学校、职教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对有就业愿望但无技能的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实施免费培训券制度,参培人员优先推荐就业,努力提高城乡劳动力转岗能力。三是大力支实施“两后生”就业培训工程。加大对城乡“两后生”培训力度,确保今年城乡“两后生”培训就业2000人。

(三)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就业再就业援助制度。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参照城镇就业援助方式和要求,对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且生活困难的农村纯农户家庭劳动力、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农民、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劳动力等农村就业困难对象,提供有效的就业援助服务。二是做好失地农民就业援助工作。鼓励引导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按规定享受促进就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为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被征地农民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愿望且尚未就业的,可依照规定享受有关补贴;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的,可向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申请享受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促进其实现自主创业。三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通过打造就业一条街、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优先安排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失地农民就业。四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继续大力实施“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通过举办创业培训班、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后续跟踪服务等措施,鼓励缺资金、缺技术但有创业愿望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进城创业,鼓励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

(四)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议推行“五险合一”同步征缴工作。针对以往用人单位参保险种单一的客观实际,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实行五大保险“四个统一”,即“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统一稽查”,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加大新农保全覆盖推进力度。《建湖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已于4月17日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近期将出台。该办法进一步明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参保范围、基金筹集、养老金待遇等内容。建议近期召开全县规模的新农保工作会议,在全县全面推进新农保制度,确保年内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加大失地农民保障力度。修改完善《建湖县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将被征地农民划分为三个年龄段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分类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年龄在16周岁以下(不含16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征地补偿有关规定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达到就业年龄或学习毕业后,作为城镇新生就业力量,参加相关社会保障。年满16周岁且未满60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按相关政策规定结算个人帐户资金,并根据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自愿选择新农保6个档次参保,原则上一般收入家庭人员参保不得低于400元档次,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可选择200-400元档次参保。年满60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可一次性向县农保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障费用,按月领取养老金。四是研究出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政策。根据城镇居民生产、生活和收入特点,尽快研究出台《建湖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对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作出制度安排。可借鉴新农保普惠型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由政府全额提供基础性养老金,个人缴费可设几个档次,供居民自由选择,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于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县财政可按一定的比例给予适当补助。年满60周岁的,可不用缴费,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家庭成员必须参保缴费,可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

(五)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打破城乡分割局面,进一步完善县、镇(区)、村(居)三级人力资源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就业介绍、培训申请、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社会保险事务办理等服务窗口的职能,方便企业和群众,提供面对面、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在进一步完善镇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向村拓展,年内所有村(居)建成全县联网、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形成涵盖城乡所有劳动力的数字化台帐。

(六)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机制,每年列入预算,并随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真正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普惠性和福利性。

二O一O年四月十八日

本文来自建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原文地址:http://

篇2: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2007-8-16

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并以此统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局,将农民所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首要问题,突出“为民”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成都的进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农村科技和文化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保证了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1均衡发展城乡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质量,已成为危及社会公平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为此,成都市坚持人财物“三管齐下”,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1.1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城乡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城乡教育硬件的均衡配置。从2004年开始,成都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配置、规范管理”的原则,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成都市打破过去教育投资、规划和建设的传统机制,将标准化建设的投资主体上移,由市政府投入10亿元负责学校的主体工程,按照统一投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六个统一”要求统一实施;14个郊区(市)县政府筹措4.5亿元配套资金,负责提供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截止2006年底,成都全市41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365所。教育均衡发展之花正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春风,盛开在每一个村镇和每一所学校。

1.1.2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关键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为此,成都市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化“校校通”。二是加快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通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了1500名校级学科骨干教师;通过农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达到了相应标准。同时,全市还将晋职、评优政策向农村教师和支教教师倾斜。三是建立城乡教师互动机制。2004年初,成都市作出三项决定,即城里教师“下乡”、农村教师“进城”、名师“会诊”。这三项决定实施以来,成都城区(镇)学校共选派1093名中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到332所农村中小学任教,城区75位特级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与农村学校定点结对,有效地带动了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四是实施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成都市探索出了“一所城区示范品牌学校和一所郊区薄弱村校‘捆绑’在一起,两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领导互派,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的教育发展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

1.1.3完善教育惠民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成都市采取农村教育“杂费”分步减免、帮困助学等一系列惠及广大农村学生的政策措施,保证了全市80余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无一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或辍学。同时,成都市还制定出台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意见(试行)》,从政府财政经费、统筹规划、收费办法和管理扶持等方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确保了农民工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力。

1.2加快发展农村科技和文化事业

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都离不开科技和文化的支撑。为此,成都市大力加强农村科技和文化事业建设,积极推动科技、文化进村人户,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繁荣。

1.2.1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成都市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富集的优势,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科技专项计划,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跨越。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以来,成都市共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5万人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科技资源不断向农业优势区域集中,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彭州蔬菜、大邑金堂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1.2.2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成都市积极探索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模式,加快建设有关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低成本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用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带动农村发展。截至2006年底,成都市固定电话村通率达100%,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达100%,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固定电话66.7部、接人移动电话98.6部,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58%。电子政务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连接市辖19个区(市)县318个乡镇的信息网络架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覆盖全市每个乡镇,并延伸到189个农业企业,全市每年通过农村经济信息网实现网上交易3亿多元、网上招商引资2亿元。

1.2.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此,成都市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截止2006年底,全市每一个村(社区)都建成了具有“五室三通”(党员活动室、两委办公室、电教室、图书室、网络培训室,通电话、通光纤、通宽带)功能的活动中心;已建成三级馆以上县级图书馆17个、各类文化馆站120多个、农村文化广场数十个,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善、设备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乡镇(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室、图书室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街道)有文化站,村村(居委会社区)有文化室;已在14个郊区(市)县建成广播电视台21座,211个乡(镇)实现了县到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缆联网。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进村活动,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农村文化得到逐步繁荣,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得到逐步满足。

1.3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

针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技术设备仍然较差,医疗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都市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乡镇公立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完善公共卫生惠民制度等措施,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

1.3.1实施农村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从2005年开始,成都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的原则,投人3.5亿元,对中心城区以外的14个郊区(市)县224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同时,成都市还同步启动了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或新型农民集中居住点都建设了一个政府支持、多元举办、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的村卫生站。

1.3.2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差的状况,成都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一是严把人员人口关,非专业技术人员禁入。凡不具备医学院校大中专以上学历或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乡(镇)公立卫生院从事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乡(镇)公立卫生院安排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二是加强培训,实行干中学。对全市238所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传染病主检医师和3018个村卫生站乡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三是以城带乡,促进农村医疗全面建设。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按照分级负责、定点支援、重点实施、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实施了以乡(镇)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为重点支援对象,采取赠送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对口支援,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的提高。

1.3.3完善公共卫生惠民制度。成都市在全面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防护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和农民工免费体检行动、少儿互助金制度、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医疗救助制度等,为农民建立起了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健康保障体系。截止2006年底,成都新型合作医疗累计受益农民达430万人次,补偿总金额1.9亿元;全市已有135万少年儿童参加了互助金,参加率达87.94%,其中低保家庭儿童参加率99.7%,残疾人家庭儿童参加率84%。另外,成都市中心城区以外的14个郊区(市)县均建立起了规范化的药品供应网络和群防群治的监管网络,乡(镇)、村卫生机构一律实行药品集中配送制,实现了100%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站)进入药品集中配送网络、100%的药品由药品集中配送供应企业供应,确保了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2努力促进城乡充分就业

成都市在实践中,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关于失地无业人员再就业有关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的意见》等,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分片定责、管理服务、转移培训、扶持援助等机制体制。

2.1城乡一体的就业务员工作管理督查机制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始终把促进农民就业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好落实。一是建立促进城乡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将新增就业岗位、控制失业、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充分就业区(市)县等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县、镇、村(社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体系,增强全社会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整体合力。二是实行就业实名管理制度。为确切掌握城乡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失业、培训、社会保险等基本状况,成都市全面推行了就业实名制,实行就业统计实名、培训统计实名、再就业援助实名、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实名、社会保险实名,通过建立劳动就业动态管理和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到人的_丁作机制,真实反映劳动力就业、失业和培训变化情况,科学做出决策,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社保服务。三是建立“分片定责入户”督查机制。从2006年开始,成都市从市级机关抽调100名机关干部,组成20个就业督导组,按照“分片、定责、人户”的要求,深入街道、社区和百姓家,检查、指导基层抓就业工作,协助做好就业工作,为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成都市着力消除“城镇就业保护”等体制性障碍,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积极发展各类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了以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区(市)县劳动力市场为骨干,覆盖镇(街道),辐射村(社区)的四级劳动力市场网络。二是建立了城乡就业组织网络。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都建立了劳动就业工作机构,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培训机构以及已认定的民办职业介绍、培训机构等组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网络。三是建立了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储存、交流、传播、咨询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城乡失业统计制度、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构建了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2.3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培训机制

成都市着力于提高农民素质,自上而下建立了农民转移就业的培训机制。一是构建统筹城乡就业的培训平台。通过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各级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成人教育中心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全社会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机制。二是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对转移就业农民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办法,统筹制定培训规划和标准,建立农民培训指导、协调、考评和监控机制,确保培训实效。四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见习基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转移农民的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培养大批企业急需的技能型劳动者。

2.4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服务机制

成都市建立了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申请、承诺服务、就业协作服务等工作制度,全市20个区(市)县都成立了就业援助中心。一是自下而上建立了再就业援助机构和再就业援助工作网络,专门负责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工作。二是完善就业援助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制度,实行了再就业援助机构送岗上门、送政策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三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了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收集制度,及时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援助,并对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给予补贴。四是建立企业参与再就业援助机制。积极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再就业援助,企业征地时,投资项目按一定比例安排公益性岗位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

2.5城乡一体的就业优惠扶持政策机制

成都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已登记失业的征地失业农民发放《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并建立了七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就业。一是职业介绍服务补贴政策。鼓励经资质认定的职业介绍机构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并对其给予培训补贴,标准为:经其免费职业介绍成功就业的,每人给予200元以下补贴;未成功就业的,每人给予20元以下建档费补贴。二是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经资质认定的培训机构对农民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培训结业时给予培训费70%的补贴,成功就业后再给予30%补贴。三是青年职业见习补贴政策。对青年实行3—6个月的职业见习,见习期间由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向见习人员发给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30%的生活补贴,并向见习基地支付标准为每人每月50—80元的见习补贴。四是自主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征地农民参加培训后自主创业的,可享受5万元的小额贷款扶持,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可采取灵活的还款方式。五是灵活就业优惠政策。灵活就业的被征地农民,经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报有关部门审核后,按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部分的40%比例给予个人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时间不超过3年。凡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按规定享受税收减免。六是促进再就业重点企业扶持优惠政策。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占职工人数30%以上的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和各项补贴及贴息贷款支持。七是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政策。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各类用人单位,在合同期限内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招用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3年内每年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的岗位补贴。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成都市坚持把“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险”作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优先目标,在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构筑城乡一体的全民社保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3.1 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社会保险覆盖面

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城市社会保障能力是建立全民社保体系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成都市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依法加大征缴力度,努力确保应收尽收,社会保险扩面成效显著。目前,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政策覆盖面包括国有企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以及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和征地农转非人员。到2007年3月,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57.26万人、241.42万人、105.48万人、107.61万人和178.84万人,比“九五”期末和2005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时,随着2007年1月1日《成都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成都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城镇基本医疗全覆盖的省会城市。

3.2建立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被征用。过去成都市安置农转非人员的办法是一次性发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一安置办法虽简便易操作,失地农民得到了经济补偿,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征地以后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征地农转非人员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客观上造成征地农民的长期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双流县等区县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土地换保障、退费进社保、政府给补贴、新人养老人”的思路,制定并实施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由政府补贴近40亿元,将1991年实行货币化安置以来产生的征地农民及其2004年起新征地的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让征地农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到2007年3月,全市共为27.43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了社会保险,参保率达85%;为10.35万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保,参保率达100%;有13.06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和4.334万名征地农转非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35552名农转非人员享受到了住院医疗费报销。

3.3建立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土又离乡涌向城市,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民进城务工多数从事脏、累、险、差的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收入少,缺乏基本的劳动保障。如何为他们提供工伤、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成都市在充分考虑农民工群体特殊性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按照“广覆盖、低门槛、可转移”的思路,在中国西部地区率先为农民工量身定做了《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建立了综合社会保险。按照这项制度规定,凡是成都市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和其他在本市就业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都应该参加综合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综合保险费。综合保险的保障范围为工伤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等。截止2006年底,全市有33.93万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加了综合社会保险。这一制度的施行,解决了现实条件下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在养老、医疗、工伤等方面的基本保障需要,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3.4全面推进农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成都市在把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后,又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新型养老保险办法,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随着2007年1月5日《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千百年来农民“退休”无养老保险的历史终于在成都得以改写。按《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且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均可参加养老保险。为鼓励参保,成都市各级政府还将对农民参保人员进行补贴。目前,成都市五城区、温江区和高新区已经开始启动了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截止2007年3月,全市参加新型农民养老保险4.47万人,并且已经有1.95万名农民按月领取了养老金。

4统筹推进成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成都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快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市民政部门统计,2003—2006年,全市城乡救助人次(户)数共计133.9万人次(户),救助资金达11.2亿元。其中,城乡低保848673(人次),资金44700.00万元;帮困助学14786(人次),资金3107.1万元;帮困助医463238(人次),资金1321.1万元;帮困建房12272(户),资金13626.6万元。

4.1统筹推进。突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重点

成都市以城乡低保为基础,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支撑,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配套开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弱势群众在“吃、穿、住、医、学”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4.1.1规范城乡低保工作,适时调高低保标准。通过“城乡一体、标准有别、分类施保”的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审核、审批及发放程序;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原则、以“促进、鼓励就业”为出发点、以“与最低工资拉开距离”为前提,研究建立城乡一体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积极推行低保“听证”制度、“承诺”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成都市已2次调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目前执行的标准是:五城区和高新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为家庭月人均230元,其他区(市)县不低于175元;全市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为年人均补助不低于260元。全市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4.1.2实施“阳光圆梦”工程,确保“一个不能少”。近几年来,成都市持续开展“帮困助学”专项救助民心工程,意在“帮寒门学子入学,助贫困家庭脱贫”,帮助低保学子、贫困学生圆上大学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在低保家庭学生中实施“牛奶、鸡蛋工程”,受益学生达19000人次;开展“阳光育苗”工程,2006年首批试点资助了1000名低保家庭中、小学生,使每名学生每年能享受到500元资助;面向社会、企业和个体公募资金339万元,直接实施资助贫困学生达3288人次;为考上大中专学校的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困助学金,使他们顺利跨进学校的大门;在蒲江、金堂两县试点,对2006年秋季就读中职类学校的新生按普通高中标准收费,受惠学生4032人等等。

4.1.3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就医难问题。一是建立惠民医院或救助定点医院免收低保对象住院起付费,实施医前救助;二是实施低保对象社区医院优惠卡制度,小病早治;三是对因患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四是制定惠民医院价格优惠和零利润药店购药政策;五是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成都市坚持把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作为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了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进一步缓解了城乡贫困人员看病难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4.1.4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集中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全市农村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一是实施五保户危房改造工程。将全市农村3102户散居五保户危房改造纳入了各地“三个集中”的总体规划,依托重点镇、中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本着“安全、经济、适用、集中”原则,采取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和新建集中居住点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二是实施“安居新村”工程。结合土地整理和农民新居建设,在14个区(市)县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安居新村”工程建设,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三是实施“阳光新居”工程。这是成都慈善会2006年推出的一个慈善救助新项目,已投资135万元,共帮助50户农村低保家庭162人搬进了集中居住房,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观。

4.2城乡一体。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成都市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为统揽,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抓手,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

4.2.1抓好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和实施。全面建立和有效实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既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核心,又是当前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确保所有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根本措施和长效机制。近年来,成都从市到区(市)县,新出台的单项救助制度不少,各地结合实际,先从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人群人手,抓紧抓好了社会救助制度措施的落实。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力的增强,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效能,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成都市加强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除了积极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互联互补外,还积极做好社会救助制度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劳动就业、户籍管理、教育卫生等制度的衔接,救助范围逐步扩大,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4.2.2完善救助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系统作为救助体系的技术支撑,目的是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机制,做到“应救尽救、不重复救助和不漏救”。2005年7月,成都市政府投资1100万元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自2006年7月1日实行试运行以来,逐步将涉及政府10多个部门的30余项相关业务有序纳入救助体系信息系统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对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一口上下、不重不漏”的管理目标。救助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完整、高效、资源共享的特点,通过进一步畅通救助信息、规范申领程序、方便群众查询,有力地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效率,对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4.2.3加强救助资金的筹措与管理。近年来,中央、省、市和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投入都有大量增加,对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救助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各地救助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成都市采取r多种办法:一是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救助政策的要求和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二是利用民政部门从事社会捐助管理的职能优势,广辟资金渠道,通过福利彩票、社会捐赠、慈善活动等多方募集救助资金,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合理利用资金,确保社会救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4.2.4发挥舆论和宣传的导向作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惠及困难群众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舆论和宣传的作用,以达到困难群众知晓救助政策和申办程序,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局面。在这方面,成都市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信息渠道,借用媒体与舆论,让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最大效能,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可靠保障,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了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篇3: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酒泉市、嘉峪关市 (以下简称“酒嘉”) 作为甘肃省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两市地缘联系紧密、城镇化水平高,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比较好, 拥有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能性。笔者通过参与《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课题研究, 在多次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多方论证研究的基础之上, 就酒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期望可以对我国城乡“绿色”富民战略提供一些参考。

1 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对酒嘉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 嘉峪关城市化水平很高, 2009年其城镇化率已达到90.32%, 城市文明普及率理论上已达到100%, 推进酒嘉区域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能够扩大嘉峪关城市文明向酒泉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范围, 加快酒泉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对于推进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其次, 嘉峪关工业实力雄厚, 具备较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能够有效弥补酒泉工业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整的弱势, 带动酒泉周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 酒泉地域广阔, 矿产资源丰富, 农业相对发达, 农村劳动力充裕, 推进酒嘉区域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能够有效解决嘉峪关矿产资源衰竭的发展危机, 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对嘉峪关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统筹酒嘉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是集聚两市生产要素、促进优势产业有序分工协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区域工业化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统筹两市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是优化配置两市各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2 酒嘉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地方资源和财政实力有限, 导致酒嘉地区大量公共社会资源和财政资金投向城市,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简陋, 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具体表现如下。

从城乡财政服务看, 农村资金供给偏少, 农民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2008年, 酒泉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7.51亿元, 不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4, 财政直接用于“三农”支出4.25亿元, 仅占财政支出的11%, 全市农村仍有8个乡镇和40.8%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 27%的农户不通自来水, 农村饮水安全率不足40%;从城市发展较快的近10年来看, 城市整体和个人投资增长了28倍, 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了5.7倍。

从城乡教育发展看, 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 师资力量短缺, 教育教学质量落后于城市。2008年, 酒泉市农村教育投资为2.41亿元, 仅占教育总支出的32.5%, 生均教育经费3 353元, 相当于城市的58.8%, 农村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相当于城市的32.34%, 中小学高级教师只有27人, 不足同类城镇学校的1/9,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8年, 比城镇少2.1年。全市现有的3 000多青壮年文盲全部为农村人口。

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看,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农民不能享有与城市城镇职工同等的卫生资源和医疗补贴,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比较突出。2008年, 酒泉市财政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支出7 800万元, 仅相当于城镇的49.36%;农村每千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97人, 比城市少3.75人, 44%的农村人口只享有全市30%的医疗卫生资源, 且医疗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均远低于城市水平。

从城乡文体事业看, 农民的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一些地方终年没有任何文化体育活动, 亟待从多方面加强。首先是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文体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农村文体人才后继乏人;四是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创新;五是农村文化的创作力量非常薄弱;六是缺乏激励机制, 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从城乡就业服务看, 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 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2008年, 酒泉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2 405人, 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只有4 750人。全市农村就业、社会保障支出2 450元, 是城镇的1/20, 44%的农村居民只享有4.7%的社会保障支出。由于农民工劳动保障制度缺失, 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许多农民宁愿在家受穷, 不愿外出务工就业。

从城乡社保体系看, 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健全, 保障覆盖面小, 保障水平低, 涉及农民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 (2009年全国10%的县开始试点) 、失业保险等尚未建立, 土地依然承担着农民基本的社会保障功能, 农民工未能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由于长期执行不同的医疗政策造成农村基本医疗的差别待遇, 如2008年, 酒泉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只有80元, 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补助标准低10元, 人均医疗卫生费支出178元, 只有城镇居民的55.6%;新农合保障能力有限, 目前农民人均年医药费支出300元左右, 而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只有100元,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 整体水平还偏低。

综上所述, 酒泉在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 这既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历史原因, 也有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优先引导资源配置、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转移的动因。

3 统筹酒嘉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纵观我国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历程, 实际上就是贯穿着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走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是由城乡二元到一体化的巨大变革。鉴于酒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加大对财政、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农力度, 并逐步建立起引导更多的城市资源为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 加快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城市化, 实现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3.1 建立城乡财政制度

加快推进酒嘉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财政的支持将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社会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 其资金缺口必须要由财政资金来弥补。二是城镇建设需要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才能更好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 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城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服务制度。

3.2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

加快高中、初中向城市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集中的教育资源整合步伐, 完善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推进农村三年学前教育, 提高城镇中小学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能力;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农村教师队伍培训的力度;加大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程, 组织和引导进城或返乡农民参加各类技能培训, 传授就业技能和外出就业基本知识, 增强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 市县两级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经费补贴。

3.3 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向农村延伸;按照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和人员配备标准, 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服务能力, 建成城乡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推进农村人口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

3.4 发展农村文体事业

新建一批乡镇、村社基层文化、体育和培训“三位一体”的活动场所, 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乡镇文化站、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活动场所,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先进乡镇、文化特色村、科技文化中心户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 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3.5 统一就业服务制度

首先, 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针对目前乡村劳动力知识水平不高、劳动技能不高的现状, 实施城乡有别的免费劳动力就业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岗位需求的特点, 适时调整培训内容, 使城乡劳动者掌握既符合自身特征, 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劳动技能。其次, 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调控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开发机制、劳动力市场利用和配置机制、劳动力市场规范体系、安全保护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各方面制度。最后, 重点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使得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尽快转移出去。具体措施一是就地安排到乡镇工业就业。二是加大村级劳务公司的组建力度。三是支持和扶持农民自行就业和自主选择创业。

3.6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在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前提下, 一是要扩大宣传和政策引导, 采取扎实的措施, 提高居民的参保率;二是要提高乡村居 (农) 民的个人交纳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 在探索城乡社会保障标准相互衔接的基础上, 尽快制订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反包倒租等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鼎三.城市化的轨迹与展望[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 (增刊) :185-187.

[2]催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 2009:40-43.

篇4: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本刊讯(通讯员于清涛) 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别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广西人才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

“十二五”期间,广西将从6个方面着力推进人才发展: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强重点工业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人才开发;三是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合理调整人才布局,统筹推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四是适应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开发;五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六是加快改革攻坚步伐,积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十二五”期间,广西将从7个方面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一是实施经济发展与促进就業并举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继续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是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五是全面做好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六是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七是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能力建设。

篇5: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2009-3-31

长期以来的城乡失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宁夏石嘴山市近年来在实施经济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石嘴山是我国“一五”时期建立的老工业基地,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依托型城市。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得益于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2008年该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4%,位居全自治区第一,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

据介绍,目前石嘴山人均GDP达到4700美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2.4%,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32.4%,可以说,该市已经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转折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农户增收和人口流转是石嘴山当前城乡统筹的一大亮点。从2005年开始,石嘴山在坚持土地承包政策、土地用途和农民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试行了以集体土地和资产为资本,以存贷、托管、代耕种土地为业务的土地信用合作社模式。即农户将土地存入土地信用合作社,再通过合作社集中贷给大户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农户可以从中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目前,仅平罗县共成立土地信用合作社39个,存贷土地13.8万亩,转移劳动力633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051万元。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在于户籍制度。从去年开始,石嘴山市在辖内的大武口区积极探索将现行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并存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为统一的一元化管理模式。同时推进与户口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综合改革。

篇6: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378更新时间:

2006-09-08

2006年3月9日 江苏省委省政府 苏发[2006]1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我省“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迫切要求。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现就我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统筹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产业互补联动、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发挥城市企业在市场、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逐步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资源,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种养业、种子种苗业、精深加工业、现代营销业,加快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经济板块,推进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发展。把实施短平快增收项目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园艺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行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力度。加快推进黄河故道、丘陵山区开发,努力提高沿海滩涂、高沙土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鼓励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扎实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作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转化力度。省科技三项经费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各地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比重不低于30%,其它科技资金也应提高对农业科技投入比例。着力抓好外向农业,切实推进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大农业利用外资力度,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序推动农业企业和农村劳动力到境外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水平。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进行土地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2006年,全省高效农业规模扩大3—5%,畜牧水产业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改善145万亩农田基础设施。

3.放手发展农村民营经济。贯彻落实“六放”方针,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入的领域外,民营经济都可以平等进入。加快建立以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法律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地方成立返乡农民、复转军人等创业贷款担保机构。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允许新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2006年,全省新创办农村民营企业6万家。

4.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农村新办工业企业一律进入工业规划区。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原工业企业,应采取措施逐步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其新厂房用地允许按规定以原厂房用地进行置换。完善农村工业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和企业集中建设,提高工业集中率、资产利税率、污染达标排放率、单位能耗产出率和就业率。省乡镇工业产业集聚发展资金支持重点集中区进行标准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全省力争形成100个产出30亿元左右的工业集中区;乡镇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45%。

5.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为农服务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新型流通业态,鼓励供销合作社、邮政系统、大型连锁企业和加工企业等发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现代流通业。大力推进“千镇万村市场工程”,2006年力争建设4000家乡村连锁农家店。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加强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加大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扶持建设一批融供应优质苗种、渔药饲料、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渔业专业服务组织。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为内容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到201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以上。创新农技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等参与农技推广。

二、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6.编制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遵循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理确定规划村的数量、布局,到2006年底全面完成全省镇村布局规划。做好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面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重点中心镇建设进行政策和资金扶持,增强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继续稳步推进乡(镇)村合并、撤村设居,注意保留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村名镇。对规模较大、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农村集中居住村规划设计,逐步将散乱无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的农村新社区。“十一五”期间,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在全省规划建设10000个农村居住示范点,2006年着力规划建设1000个示范点。

7.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土地治理开发潜力和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测算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要,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各项用地指标,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坚持镇村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一致。

8.完善城市建设思路和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把进城农民的住房、就业、医疗及子女入学等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展建设“民工公寓”试点,为进城农民提供廉租房。把为进城农民服务的质量作为考核、评价城市工作的重要指标。

9.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健全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专职机构,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向乡(镇)村延伸。实行城乡规划的集中归口管理和指导,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无规划不决策、不供地、不投入,确保城乡规划相互衔接、全面覆盖。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导向,加强规划建设审批管理,确保新建、翻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

三、坚持内转外输相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10.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为政府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健全城乡就业管理服务平台及网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进一步加强职业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镇镇通”工程。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定期统计分析和公布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相结合,继续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

1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坚持全民培训、重点培训、分层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创业培训10万人。全省农村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力争全员接受技能培训。对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省里适当提高培训补助标准。

12.密切区域劳务协作。继续实行苏南苏北劳务输出(输入)对口挂钩协作目标责任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南北劳动力对口交流信息网建设,重点引导和促进用人单位、培训机构、服务组织之间的对接。鼓励职业介绍机构联合农村职业培训基地,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服务联合体。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政府购买保安、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提供给当地的失地失业农民以及对口帮扶地区的困难农民。

13.改善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加快并促进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环境,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其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抓好农民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问题的专项治理。做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就业农民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工作,制定在地区间流动就业相互衔接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为进城务工农民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政策。省财政继续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接纳人数较多、工作做得较好的市县修缮校舍、购置设备和培训师资。开展优秀务工农民和返乡创业人员的评选表彰活动,建立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制度。

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4.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认真执行关于农村征地补偿、征地拆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保证他们当前生活不降低、长远生活有保障。同时,允许一些地区采取“留用地”的办法,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逐步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过渡、衔接工作。

15.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力度。2006年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从15元提高到30元。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并逐步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扶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造,2006年基本完成苏北地区卫生院设备更新任务。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通过补贴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农村群众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培训,有条件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大力开展“卫生支农”活动,组织县以上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定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

16.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各类企业单位职工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暂不具备条件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要先纳入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探索构建农保和城保之间转换的通道,基本建立以制度规范为基础,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筹资,苏南、苏中、苏北分类指导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省大部分地区到2010年力争基本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缴费标准,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参保比例,对农村贫困户,要逐步建立财政补贴制度。有条件地区逐步实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并轨。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17.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缩小城乡低保差距,有条件地区要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从健全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合理提取福利彩票公益金(不低于10%)等多渠道入手,完善农民医疗救助制度,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团体、个人捐赠或捐助。做好农村“五保户”工作,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2006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敬老院建设,确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10个百分点。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给予社会救助。

五、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18.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镇村布局规划要求,搞好确定保留镇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继续组织实施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圩区治理、灌区节水改造、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立并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加快推动农村危桥和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利用冬春季节对全省村内河塘进行一次集中清淤疏浚,完成1亿方清淤疏浚任务,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苏北、苏中薄弱地区实行补助。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原则,鼓励单位和个人采用多种形式兴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居住点。2006年全省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十一五”期间达到4万公里。加快行政村通公交车步伐,力争2010年全省行政村公交车通达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

19.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探索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开展生态农业县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遏制秸秆焚烧,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从2006年起,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气化、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结合建设沼气池,积极推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积极探索“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办法,逐步实行城乡垃圾统一处理。开展全省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编制区域性土壤综合利用规划,对受污染的土壤组织生态修复。注重农村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扎实建设“绿色江苏”,确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

20.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006年起,在全省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继续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学前3年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构建城乡一体的乡镇社区教育网络,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进行定点、定期支教,支教期间待遇从优。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区域供水步伐,严格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农村老水厂及管网的综合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状况。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1.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为户口准迁条件,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制度。加快与户籍管理有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军转安置等方面的配套制度改革。

22.深化土地征使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收权和征收范围,进一步完善征收程序。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房地产项目除外)。鼓励开展村庄整理,实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通过村庄整理净增加的耕地面积可以按照规定核定为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全部留给所在县(市、区)使用,使用该指标进行农用地转用后,土地有偿产生的纯收益,安排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土地复垦整理,复垦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按规定折抵为建设用地指标,折抵指标由省统筹,可以跨地区有偿使用,实现区域之间资金与资源的优势互补。

23.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高度重视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切实加强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债权债务清收还款责任,严格制止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各级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建立还债准备金制度,逐步增强偿债能力。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排农村公益事业项目,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安排配套资金。深化国有农场的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2006年,全省全面推进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发放办法。

2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三个合作”。大力发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注册登记、税费优惠、经营范围、用地用电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县以上财政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于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显著的合作经济组织,县以上财政要给予重点扶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条件的逐步向股份有限公司过渡。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探索多形式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

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5.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扶持。进一步落实已有的扶持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苏发 2005 10号)的贯彻实施,继续大力推进“四项转移”,加快经济薄弱地区振兴步伐。加大对苏北地区1011个经济薄弱村和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106万户、310万贫困人口的扶持,实行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和产业化带动扶贫,重点搞好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乡村通电和通信、人畜安全饮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清洁能源等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黄桥、茅山老区的扶持力度。

26.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在继续坚持“五方挂钩”帮扶的基础上,完善扶贫工作方式,整合扶贫开发资源,组织实施“整村推进”计划。自2006年起,从苏南对口帮扶县(市、区)和省、市、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村帮扶,将干部锻炼与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有生产能力和发展潜能的贫困户列为扶贫对象,实行开发式帮扶,落实对特困和大龄贫困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确保每户都有1个以上的增收项目,都有1名以上的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并实现就业。逐年增加扶贫小额贷款规模,2006年贷款规模达到6亿元。省、市、县(市、区)要把扶贫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27.探索产业化扶贫路子。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机制,帮助经济薄弱地区招商引资,积极引导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薄弱地区转移。鼓励苏南县(市、区)到苏北对口县(市、区)建立产业转移带动园区,引导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兴业。组织开展“一企带一村”活动,动员城市相关企业以产业为纽带,与经济薄弱村进行一对一的挂钩合作。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都要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订立农产品生产合同。培育和扶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

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增加农村资金投入

28.增加财政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县以上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资金要高于上年。省财政2006年对“三农”的投入增加30亿元以上。完善省市县财税分成体制,加强县级财源建设,加大对乡村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认真落实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和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等政策。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主要用于“三农”。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粮食风险基金50%以上用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9.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组织体系,加大县级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力度,创造条件组建江苏农村合作银行。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探索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办法,鼓励邮政储蓄存款、农业发展银行的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购买县(市)农村信用联社的协议存款。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金、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引资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加大农业直接融资力度,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境内外发行债券和股票创造条件。

30.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认真落实各项禁止向农民乱收费的政策规定,对涉农收费进行全面清理,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增设涉农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切实加强涉农经营性服务项目的收费管理,严格控制收费项目、范围和标准。坚持并不断完善涉农收费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执法监督检查。

九、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组织实施“千村示范、千村帮扶”工程。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要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为目标,与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同步,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服务社会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农民知识化、乡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进程,全省力争到2010年有1000个村达到“八化”要求。对苏北地区1011个经济薄弱村,要以扶持项目为载体,加大帮扶力度,力争到2010年左右,努力达到有“双强”班子、科学规划、高效农田、特色产业、配套设施、保障机制、整洁村容、文明村风的“八有”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集约资源,促进发展;政府扶持,群众自愿;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创新机制,形成合力”的原则。

3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推进农村党建“三级联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他们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本领,保护、调动和发挥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省、市、县党政机关到村帮扶的干部,要切实加强指导、管理和锻炼,提高他们的政策法律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加强阵地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村无村部和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

33.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坚持依法自治,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搞好村务公开。继续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能力,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水平。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和“平安家园”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3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乡镇文化站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农业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低于500平方米的文化站给予扶持。鼓励创作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举办全省农民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实施好“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组织开展“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评选活动,加强对农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行动”,转变群众婚育观念。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切实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5.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全面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大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因地制宜地开展“文明家庭奖”、“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他们自觉遵守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发挥社区教育载体作用,扎实抓好农村科普工作,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既帮助他们掌握先进实用生产加工技术,又培养他们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手、经纪人、企业家转变,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上一篇:宣传发动阶段总结下一篇:义务监督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