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城乡一体化情况汇报

2022-10-15

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在撰写汇报时,你是否感觉到困惑,缺乏逻辑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筹城乡一体化情况汇报》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筹城乡一体化情况汇报

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着眼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转化“三农”、带动“三农”、服务“三农”,奋力拼博、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县城建设、小城镇开发提升及幸福乡村建设工程,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改善了城乡面貌,增强了综合实力,城乡统筹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做法和成效

(一)广泛学习借鉴,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针对昆明区域差别大、县(市)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将14个县(市、区)划分为“领跑、助跑和跟跑”三大板块,明确提出一板块一步城市化、二板块城乡一体化、三板块城乡统筹,不断加快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广泛学习借鉴和不断实践完善,全市基本形成了“345” 的统筹发展思路。一是加速“三化”化“三农”的进程。突破城乡割裂、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化“三农”、带“三农”、服务“三农”,工业化化农业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镇化化农村靠劳动力转移,市场化化农民靠土地流转。二是推进“四个集中”。推进- 1

村庄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在全面做好城镇村落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滇池流域“四退三还一护”、水库移民、新型社区建设、迁村并点等工作,全市村落实现了适当撤并、适度集中,城镇村落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合理布局,市域城镇网络体系初具雏形,基本形成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形态。

(三)实施四化联动,不断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实施新型工业化、高端信息化、全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四化”联动,大力推进工业突破、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012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45.9亿元,增长25.1%,业实现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3:45.8:48.9,城镇化率率达67.05%,主城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二三版块城镇发展普遍提速,工业化、城镇化对全市增长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四创两争”,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系统推进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的有机更新,彰显昆明“满城山色半城湖、一年春光四季花”的独特魅力,倾力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品质春城,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城市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得到很大提升。为做大县城建成区规模、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加快建设一批规模适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不断增强吸引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在安宁市及

二、三板块共9个- 3

成“五小水利”工程5万件,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清水海引水工程实现向主城供水。投资环境继续改善,人居环境得到优化,城乡统筹水平不断提高。

(五)坚持试点先行,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有序推进农民进城集中居住。2010年底,在全市确定了19个全域城镇化建设试点先行先试,整体推进。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大部分试点顺利启动并开工建设,整体进展快速有序。全部试点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400亿元,预计盘活土地资源近3万亩,实现6万余户、近20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二是正式启动山地城镇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守住红线、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山地城镇建设总体思路和要求,结合昆明实际,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积极开展低丘缓坡土地及未利用地综合开发,扎实推进山地城镇建设。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法制办调研组对昆明新机场、宜良工业片区“工业上山、城镇上山”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我市规划并开始重点打造盘龙区山水新城、五华区西翥生态旅游试验区、西山区团结民族风情小镇、安宁市宁湖新城等一批新型山地城镇、特色城镇,向山地缓坡要资源、要空间、要发展,有效增加土地供给,缓解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更好更快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路径。通过大力开展城中村改造、开发区(园区)带动、县城规模扩张及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深入实施农地重新整理、村镇重新规建、要素重新组合,扎实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四- 5

能齐全、环境有序、村庄优美、治安良好、产业发展、展现田园风光”的幸福乡村示范点,“幸福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七)高位统筹推进,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统筹城乡农转城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市领导要求,一手抓统筹城乡转户,一手抓权益保障落实,农转城工作整体推进有力,进展有序。2012年至今,全市共完成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981449人,其中2012年转户69.5万人,今年转户28.5万人,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32%和114%,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给我市的转户目标任务,农民进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配套,先后制定出台《昆明市统筹城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系列配套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农转城居民转户居民合法权益的通知》及《昆明市统筹城乡发展系列配套文件》,对相关权益进行再细化和明晰,协调相关部门对政策文件中的权益保障进行再落实,确保原农村户口享受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农转城后继续保留,从而稳定人心,起好示范带动作用,确保转户居民身份平稳过渡,有序推进农转城居民市民化。据不完全统计,自农转城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转户居民年新增带动消费达13.13亿元、年增加产值31.25亿元,土地流转、林权流转、土地集中分别达到34.6万亩、4.8万亩、9.2万亩;全市共为54.8万转户群众办理了城镇养老保险、3.4万人办理了城镇低保,共提供就业岗位4.34万个、保障性住房1.9万套,统筹安排3.8- 7

善处理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保、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城镇化科学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处理好城镇建设与农村发展的问题,既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搞城镇建设,也不能单纯地就农抓农,而是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进一步优化城镇和村庄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真正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理念来谋划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加快实施县城和小城镇开发五年提升工程, 二板块突出发展城郊型县域经济,三板块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型县域经济。

(三)城乡一体化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我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理顺体制、健全机制,统配资源、科学管理,群众自愿、市场参与”,聚合各部门力量,整合各方面资金,分工不分家、分责不分力、分解不分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努力做到目标确定在哪里,力量就集中到哪里,措施就落实到哪里,取得了较好成效。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必须广泛组织社会参与力,深入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群策群力谋发展、团结一心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考虑

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离发达地区的标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统筹城乡发展、- 910 -

第二篇:关山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1)

关山2011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2年工作思路

(宁乡县金洲镇关山村)

关山作为新一轮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点,在联点领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程水泉的关怀和指导下,按照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精神的具体要求,依据陈书记提出的‚探索一条路子,做好一篇文章,实现一大转变,致富一方百姓‛的总体构想,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工作汇报:

(一)科学谋划关山建设,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试点以来,关山积极协调争取市县规划部门投资100余万元,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组织制定了《关山三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了《关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及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农田水利等九个子规划,全面科学指导关山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规划做到了‚三统‛:即统一各类布局、统揽各类用地、统筹各类规划。规划定位为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布局是:‚两片区‛(北区观光农业片区、南区生态休闲片区)、‚三产业‛(种植业、旅游业、休闲业)、‚五基地‛(生态葡萄基地、优质水果基地、生态茶叶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二)营造文明人居环境,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1.基础设施建设。关山互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竣工通车。村内硬化了30余公里到组公路,其中李家岭集镇道路整修完毕,青年湖环线全部铺筑柏油,共铺柏油路12余公里。青年湖水库治理整修完工,新扩容1.5万立方米,集居点配套安全饮水工程设施投入使用,清理渠道2000米,完成渠道护砌5400米,新建、修复电排4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电气化示范村)项目即将完工,新增两个变压器站,更换线杆320根,电线8000余米,变压器增容300KVA。

2.农民新居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已完成58户农居房屋的改造,总共146户完成‚五统一‛的统规改造;新建青年湖集居点68户已完成统规统建,现已全部臵换入住,节约建设用地约50亩;小区内配套建设了停车坪、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休闲广场等,实行物业化管理,打造出一个完全属于农民的,兼具田园风情和社区功能的现代化高品质生态宜居小区。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1.创新社区管理,提升服务功能。关山村支两委按照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建设服务型村委。第

一、转变意识,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投入400余万元新建成关山村民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设立了群众工作站,分片区设立四个群众工作分站,分管负责人每周下村一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变过去 ‚群众上门要求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做事‛,充分

发挥村委服务功能。第

二、狠抓落实,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开展‚三联三为‛活动,实行村干部‚联点联户‛,每位村干部联系2-3个居民小组,支部书记联系支部党员、组长联系各组农户,村干部携带《民情大走访记录册》,利用工作之余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活动至今,全村626户村民已走访完,收集大小问题和建议458条,分现场解决、提交村委解决和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解决三种途径,已解决问题452条,解决结果均由被访者签字证实,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第

三、完善监督,健全村委考核机制。建立‚四定五评‛制度,即村干部定岗、定责、定点,定量,同时把干部自评、干部互评、民主测评、支部考评、年终总评结合起来,考评结果与干部工资待遇紧密挂钩,激励村干部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态度。第

四、凝聚力量,共促社区文明和谐。积极发挥‚五老优势‛,变‚五老‛为‚五员‛(社会宣传员、校外辅导员、文明巡访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目前,优秀‚五老‛宣讲员向霞光、黄正文、陈希贵等已举办宣讲活动40余场次,在全村兴起了‚学‘五老’,创先进、争优秀‛良好风气,带动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全民参与关山城乡一体化建设、共建和谐村庄的强大合力。

2.落实保障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的关山敬老院已移交镇政府,正式投入使用,接纳了全镇50多名孤寡老人。关山积极组织广大村民参加新农保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推进了社会养老

保障体系建设。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关山学校新建的教学综合楼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投入30余万元新建了学校食堂,明星幼儿园整修一新成为农村幼教示范基地。同时,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和科教兴村示范基地,省农业厅确定关山为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20人次,解决了农民就业难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4.维护全村稳定,建设和谐社区。健全了社区治保、调解组织、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实现居民安居乐业。成功通过省级文明村验收。

(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1.规模打造产业基地,农民变市民,增加工资性收入。 关山以建设四个一千亩高品质产业基地为目标,规模化打造休闲旅游基地。葡萄基地新开发500亩标准葡萄园已初步成型;金洲茶叶公司现已完成600亩生态茶园建设,并又开始新一轮良种种植;海尔斯公司1000亩四季水果采摘园已建设完成500亩,又新开发100亩特种野菜基地。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村民转型为现代农业产业员工,从公司获得就业收入。通过农业基地务工,现共解决剩余劳动力306人,人均增收2600元。

2.特色发展休闲旅游,农户变商户,增加经营性收入。 关山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现已形成两大乡村旅游点。一是以青年湖集居点民居为基地,依托湘女佳家旅游服务有限公

司,建设以民居观光、民俗博览和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为内容的乡村文化旅游区,现已有90户农家乐及农宿旅馆正式营业;二是以方圆山庄为龙头发展起来的‚主题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绿色餐饮‛为基本模式的农家乐示范带,引导农民实现农家乐特色经营,这都成为关山乡村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去年以来关山累计接待国内外各级指导、考察团队4000余批20余万人次,成功举办长沙市城乡一体化现场观摩会及长沙市第五届生态文化旅游节之浪漫关山〃牛郎织女相亲会等活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招商引资发展项目,资产变资本,增加财产性收入 关山通过创新土地模式,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开发商业项目,现已引进项目30多个,完成投入3亿多元。一是城乡一体化项目,引进碧桂园、银河集团建设的一期农民安臵房项目即将完工,乡村度假区项目初具规模。二是农业开发方面,引进北京恒坤、海尔斯、楚香源茶叶等农业开发公司对五大基地进行开发,各基地项目已全面铺开,进展顺利。三是休闲旅游方面,引进达翰关山古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建设一基三中心(即户外运动拓展训练基地、陶源居古镇生态旅游饮食文化中心、福乐天伦老年健康管理中心、少儿科教中心),经营特色餐饮、拓展训练、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项目,第一期陶源居古镇生态旅游饮食文化中心项目即将竣工。四是引进第一个轻工业企业。今年9月成功引进湖南关山美印印务有限公司,项

目选址在关山红砖厂位臵,计划投资1亿元,年产值达1.5亿元,年税收可达400万元以上,可解决就业300人左右,今年底将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6月正式投产。

去年以来,关山已启动或完工项目20余个,涉及核心区建设、集居点建设、民居房改造、农业开发、休闲旅游等几大领域,完成投入3亿多元。四川银河、碧桂园项目已投入过2亿元,湖南达翰集团、湖南恒坤投资等项目都已启动建设。通过这些项目的运作,将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建设秀美生态关山,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 关山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要求,建设环境秀美的生态关山。

1.打造绿色关山。投入600多万元完成集居点环境绿化。绿化村庄道路6公里,打造别具匠心乡村林荫路,形成了连通城乡、路网林带配套的便捷交通网络。对农户庭前院后进行整治、美化、绿化,农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2.打造清洁关山。投资15万元对21户农户实施了包括污水处理、庭院整治和生活垃圾回收的乡村清洁工程。同时,设臵专门机构以及专业保洁人员,努力将关山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新农村。今年,关山共完成改厕68户,青年湖集居点配套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3个,新建垃圾池50个,95%以上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被评为长沙市十佳清洁乡村,荣获全国生态村称号。

(六)探索创新组织建设,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

1.开展创先争优,创新管理措施。一方面,关山党总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红旗党组织”为契机,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完成社区支社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培养组成了由外出经商的大学生邓太平回乡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和社区主任,致富带头人为委员的坚强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开展“三心”活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聚人心,加强作风建设严军心,开展文明创建鼓民心的主题活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有序推进。积极开展“三联三为”活动,成立群众工作室,并分片设立四个群众工作站,冒雪慰问困难党员、群众、老村干部,联系群众,召开党员、组长、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为民所想,为民所思。另一方面,关山制定村干部 “四定五评”制度,让考评结果与干部工资待遇紧密挂钩,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2.做好一篇文章,创设一项制度。即做好土地文章,创新建立农村土地节约利用、集约经营,城乡一体、优化配臵,有序流转、开发增效,收益共享、致富农民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新制度。关山建立农民集居点并完善集居点房屋臵换办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建设用地50亩,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平台,把开发和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有偿转让臵换到城镇和园区用于开发建设,通过两个‚臵换‛实现城乡土地合理流动、高效配臵,让农民共享土地收益。

3.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关山先后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土地专业合作社、楚香源茶叶合作社、建峰养殖合作社、关山湘女佳家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关山红十字协会、劳动服务公司等组织,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其中,今年葡萄基地亩平产量达1000公斤,亩平创收15000元,2011年共实现农民增收1500余万元。

2011年,关山社区两委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关山通过做好以地融资、以地兴业、以地增收、以地富民的土地流转经营和集约节约利用文章,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农民集中居住、农村社区管理,使农民增加了经营性收入、提高了工资性收入、扩大了财产性收入,探索建立了以人为本、生态环保、资源节约、致富农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社会经济总产值3.12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400元,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各项事业蓬勃向上,获得了全国生态村、‚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省文明村、湖南农业旅游示范点、市特色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省市乡镇企业局一致推荐关山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今后,我们将带领社区群众,团结一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相信未来的关山一定会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的康庄大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村休闲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提质难度较大。由于资金的短缺和整体的协调不够,关山四大休闲农业基地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还没有完全融合,未能很好地起到互相带动发展的效

果。今后,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以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关山农业产业基地的增产增收,最终带动村民致富。

2.关山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村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够协调。自2007年以来,关山的经济突飞猛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4800多元增加到2011年的15400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村民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文明程度等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3.关山城乡一体化进入即将进入提升阶段,配套资源不足。关山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分为起步、突破、提升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现正处于突破阶段。引进的项目越来越多,这需要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及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否则会严重制约关山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后段工作计划: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精神为指导,按照《关山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年规划》要求,以把关山打造成为高品质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基地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支社两委班子建设,推进社区管理创新。关山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户创建、文明村创建、新农民运动等系列活动,推进民主管理和社务公开,努力健全和完善居民自治制度。

2.大力发展提质关山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抓好葡萄园区建设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高品质观光旅游度假景区。主要是完善关山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山水文章。同时,将农业产业基 9

地与乡村休闲旅游业完美融合,提高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

3.关山现正在对李家岭集镇进行提质改造,未来将完善好相关配套。同时,明年将完成王婆塘、二塘水库、瑶塘等山塘清淤、扩容及护坡;新修和硬化组级公路5公里。

4、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居民生活。关山将启动对中和学校原教学楼危房进行改造;建好集居点公厕和垃圾站。全面改善社区的配套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5、建好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教兴村示范基地、村级文化宣传队伍。进一步加强科技、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健康、文明、团结、和谐的良好风尚。

6、进一步探索完善土地流转等制度,探索创新社区居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低收入群体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社区老人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011年12月5日

第三篇:xxx镇城乡环卫一体化情况汇报

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会后,xxx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为把会议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我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现将xxx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为全面推进我镇城乡环卫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为副组长,各管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动宣传车2辆,对镇域范围内74个行政村无缝隙宣传,发放《xxx镇村民环境卫生公约》宣传单5000余份,利用74个行政村的广播、宣传栏进行宣传。在全镇营造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携手共建、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二、制定措施,采取镇干部包村制度。镇政府和镇包村人员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包村人员负责指导、监督所包村内卫生整治情况。对环境验收不合格的村,镇包村干部和村负责人要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讨和制定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并取消当年包村干部及村负责人的评先评优的资格。

三、开展评比、组织参观学习。前期,组织全镇机关工作人员对74个行政村的环卫工作进行了评比,根据评比情况,选出村内卫生后20名的行政村负责人到xx镇、xx乡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查找自身不足,为下一步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更好地开展好所在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四、做好村环境卫生经费保障工作。多方筹措资金,用于村内环境卫生工作,根据我镇现有情况,镇财政出资一部分,村内集资一部分,用于村内保洁员的工资、垃圾运送等日常性支出,确保有钱办事的工作机制。

下一步,xxx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全面提高环卫保洁作业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xxx镇人民政府

2014年1月20日

第四篇:关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筹备情况汇报

市委领导: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中旬,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深入总结了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和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前不久,市上又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为了贯彻好、落实好这三次会议精神,郊区工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建议市委主持召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通过会议来达到总结成绩、明确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目的。随后,郊区工委向主管农业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成录和市政府石建明副市长作了汇报,两位领导认为召开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很有必要,十分赞同,对会议的筹备工作谈了具体的建议。目前,召开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主要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讨论制定了会议方案,具体为:

(一) 会议时间:拟定于2005年2月3日左右,会期半天;

(二)会议地点:市级机关会议中心1号会议室;

(三)会议议程

1、传达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市委领导讲话;

3、表彰奖励(1)、颁发全省基层组织建设“五好镇”、“五好村”奖牌;(2)、表彰2004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3)、表彰2004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工作者;(4)、表彰农村致富带头人;(5)、表彰支农工作(双培双带)先进单位;

4、农林局和支农单位表态发言;

5、市政府领导总结会议。

(四)、参会人员

1、市上四大班子领导;

2、涉农单位的负责人;

3、农口全体干部职工;

4、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5、评选表彰的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

6、新闻单位记者。参加大会的人员总数约300人。

(五)会议经费

1、2004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单位(7个):奖励1个镇,奖金3000元,奖励5个村,奖金各2000元,奖励1个农林局局属单位,奖金1000元,奖牌每个200元,合计15400元。

2、2004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工作者(20名):奖励5名农口职工,奖励10名村干部,奖励5名组干部,每人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每个10元,合计10200元。

3、农村致富带头人(10名):主要奖励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交通运输业、

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农民致富带头人,每人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每个10元,合计5100元。

4、支农工作(含双培双带)先进单位(8个):颁发奖牌,每个200元,计1600元。

5、会议材料费、村干部补助费及其它费用等,计1800元。以上共需会议经费34100元。

二、按照会议方案,认真作好前期工作为了切实保证会议顺利、圆满召开,近期,郊区工委连续召开了两次工委会,对市委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了研究,安排有关工作人员作好会议的准备工作。目前,会议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1、结合中央、省委农村会议工作会议精神,准备了市委领导的讲话材料和会议结束时的小结材料,已报郭部长;讨论制定了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

2、制定评选标准、印发推荐登记表,对拟定表彰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农村致富带头人在三镇和直属单位进行了初步推荐和评选,准备报市委审批;

3、提出了支农工作(含双培双带)先进单位。包括: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8个单位;

4、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申请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经费的报告》,请市政府解决会议经费;

5、拟定了会议的表彰决定和会议通知;

6、其它工作正在认真准备过程中。

第五篇:蒙阴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蒙阴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蒙山云蒙景区、464个行政村、53.8万人口,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和老区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文明秀丽的山水生态城市”为目标,把城乡环卫管理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管并重,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行市场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卫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的显著变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关心支持环卫事业良好氛围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蒙阴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蒙阴县市容环卫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突出了工作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为城乡环卫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注重载体结合。把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与创建文明城市、旅游强县和园林城市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强与城管执法、工商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搞好宣传发动。以“爱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为目标,坚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的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在全县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通过广播、

- 1

坚持典型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按照“五化”标准,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全县464个行政村中,“五化”达标村庄305个,占村庄总数的66%。

1、净化工作。干线公路方面,制定了《蒙阴县干线公路整治实施方案》和整治示意图,明确了具体整治任务加强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积极争取项目,对较差路段实行整修,在可视范围内的路域环境整治上,加大对违法违规私搭乱建或破旧建筑清理力度。在村庄整治方面,每个村规划1-2处柴草集中堆放点,彻底清理影响观瞻的“五大堆”。每个村庄建立一支垃圾清理运输队,在村内建设1-3处垃圾池,每个家庭购买1个垃圾桶,建立健全了“户集、村收、乡运、乡处理”的垃圾处理网络。

2、美化工作。结合社区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生态村建设等,每个乡镇都建设了6—8处居民休闲娱乐场所。鼓励群众对现有住房进行适当整洁修饰,通过清洗、粉刷等方式对建筑进行修整,形成统一协调的村容村貌;干线道路和村内主街道两侧建筑物立面整洁,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

同时,结合园林城市创建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提出墙上有文化的目标任务,建设了一个个内容丰富、构图精美的乡村画廊,提升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平。目前,全县共投入200余万元,建设乡村画廊103个,各类图画6800多幅,约1.8万多平方米,覆盖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蒙山风景区的103个行政村。

3、绿化工作。在干线道路、进村主要道路建设绿化通道,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对重点村进行面型绿化,加大绿

- 3

间距适当,道路转弯和村庄入口处优先设置,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路灯使用的长期性和规范性。

(四)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城乡环卫改革步伐

一是抓好环卫队伍建设。在县城,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卫保洁作业任务日益加重,为此,近三年来,我们连年增加保洁工人,减轻人均工作量;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按时发放四季劳保用品,积极筹划缴纳社会保险;连续五年在10月26日召开环卫工人节大会,对环卫工人中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宣传报道,提高了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劳动的尊重和理解。目前,我县共有环卫从业人员1667人,其中县城217人,乡镇(社区、村)环卫所(站)1450人,一支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性强、相对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已初步建立。

二是理顺环卫管理体制。以“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突出重点,行业指导”为原则,对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实行定人、定岗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环卫管理区域界限,县环卫处负责对城乡环卫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及时协调、调度各乡镇环卫管理情况。特别是2009年以来,结合“清洁家园”行动,对县城周边村居新组建充实环卫队伍16支57人,环卫工人由县环卫处负责统一管理,蒙阴镇统一收缴费用,各单位、市场、商场均安排专人进行卫生保洁,实现了垃圾收集、清运、人员、收费管理“四统一”,驻城环卫管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加快城乡环卫改革步伐。随着城乡保洁任务的不断加

- 5

上一篇: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处下一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