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2024-05-12

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共13篇)

篇1: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平行]

“直线∥平面”的主要条件是“直线∥直线”,而“直线∥直线”一般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来证明。

“平面∥平面”的主要条件是“直线∥平面”,可转化为“直线∥直线”来解决。

[注意]

书写的格式规范,3个条件(线面平行)或5个条件(面面平行)要写全。

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 若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②若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若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零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④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零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③④

例2.已知m,n是两条直线, ,是两个平面,以下命题: ①m,n相交且都在平面,外,m∥,m∥, n∥,n∥,则∥;②若m∥, m∥,则∥;③m∥,n∥, m∥n,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练习2:设a,b是两条直线, ,是两个平面,则下面推理正确的个数为

(1)a,b,a∥, b∥,∥.(2)∥,a,b,a∥b

(3)a∥,l, a∥l

(4)a∥, a∥∥.例3:已知四棱锥P-ABCD中,地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M,N,Q分别为PA,BD,PD上的中点,求证:平面MNQ∥平面PBC

【练习

求证:

例4.分别为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EC

【练习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求证:EF∥平面BB1D1D

AC

ABC

D

练习5 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E,F分别为棱A1B1,A1D1,B1C1,C1D1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EFDB

A1

C1

A

D

C

例5.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A1,B1,C1 分别是PBC,PCA,PAB的重心, 求证:平面ABC∥:平面A1B1C1

篇2: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判定:a用向量,方向向量平行b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它平行于它所在平面与那个平面的交线。C若一平面与两平行平面相交,则两交线平行。D同时与一平面垂直的两直线平行。E同时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性质:貌似没啥性质,一般是证明线面关系的时候先证明线线关系。

2.线线垂直

判定:a向量,方向向量垂直b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直线与平面中的任意直线都垂直c第一条直线与第二条直线平行,第一条垂直于第三条,则第二条也垂直于第三条d把两直线放在一个平面中,利用平面几何各种判定方法,如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等。E(重点)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过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过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这个比较重要,记不住的话找一下例题,多看看图就好了)性质:貌似也没什么性质,一般也是要证明线面关系的时候用到它。注意:第一条直线垂直于第二条直线,第一条直线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第二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可垂直可平行也可普通相交。

3,线面平行

判定:a面外一条线与面内一条线平行。(常用)b空间向量法,证明线一平行向量与面内一向量(x1x2-y1y2=0)(常用)c面外一直线上不同两点到面的距离相等d证明线面无交点(定义)e反证法(线与面相交,再推翻)

性质: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意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4.线面垂直

判定:a一条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b两个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两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c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面面平行

判定a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常用)b如果两平面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则两平面平行(大题一般不用)

性质:a两个平面平行,在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b两个平面平行,和一个平面垂直的直线必垂直于另外一个平面c两个平行平面,分别和第三个平面相交,交线平行d平行平面所截的线段对应成比例(这个是推论,不好描述,书上或练习册上应该有类似的题)

6.面面垂直

判定:一个面如果过另外一个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面相互垂直

篇3: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例1】 如图,四面体ABCD中,M、E、F分别为△BAC,△ACD及△ADB的重心.

求证:(1) 平面MEF∥平面BCD;

(2) 求S△MEF∶S△DBC.

分析 本题考查面面平行的判定以及面面平行的性质。

(1) 根据重心的性质易知应该连接AM,AE,AF,再根据相似比可知△MEF的三边分别与△DBC的三边平行,进而可得结论;

(2) 因为两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因此,求两三角形面积之比,实质求这两个三角形对应边之比。

解 (1) 连接AM,AE及AF,分别延长使之交BC、CD、BD于G、H、P三点,由E、F、M分别为三角形的重心,

所以AMAG=AEAH=AFAP=23,所以连接GH、HP、PG,后有ME∥GH,EF∥PH,

可证ME∥平面BCD,EF∥平面BCD,

故平面EFM∥平面BCD.

(2) 由(1)知AMAG=AEAH=23,

即ME=23GH=13BD,

同理可证MF=13CD,EF=13BC,

所以△MEF∽△DBC,其相似比为1∶3,

所以S△MEF∶S△DBC=1∶9.

点拨 由于M、E、F分别是三个三角形的重心,从而联想到重心将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等分,

由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由此联想到直线ME∥GH,ME=23GH,进一步可以证明直线ME与平面BCD平行,从而使命题得证。

题型二 面面垂直问题

【例2】 (2011年江苏卷第16题)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 直线EF∥平面PCD;

(2) 平面BEF⊥平面PAD.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要证线面平行可在所

求平面内找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要证面面垂直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一条另一平面的垂线。

证明 (1) 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

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

(2) 连接DB,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点拨 由于E、F分别是AP、AD的中点,从而可以证明EF∥PD,由此可以证明EF与平面PCD平行。由平面PAD⊥平面ABCD可以得到直线BF⊥平面PAD,进一步可以证明两个平面垂直。

题型三 面面平行与面面垂直的综合问题

【例3】 如右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且β位于α与γ之间.点A、D∈α,C、F∈γ,AC∩β=B,DF∩β=E.

(1) 求证:ABBC=DEEF;

(2) 设AF交β于M,AC∥\DF,α与β间距离为h′,α与γ间距离为h,当h′h的值是多少时,△BEM的面积最大?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平行所涉及的综合求解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在平行时存在,同时在垂直时也存在,对同学们综合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证明(1) 连接BM、EM、BE.

∵β∥γ,平面ACF分别交β、γ于BM、CF,

∴BM∥CF.∴ABBC=AMMF,

同理,AMMF=DEEF.∴ABBC=DEEF.

(2) 由(1)知BM∥CF,

∴BMCF=ABAC=h′h.同理MEAD=h-h′h.

∴S△BEM=12CF•ADh′h1-h′hsin∠BME.

据题意知,AD与CF是异面直线,只是β在α与γ间变化位置.故CF、AD是常量,sin∠BME是AD与CF所成角的正弦值,也是常量,令h′∶h=x.只要考查函数y=x(1-x)的最值即可,显然当x=12,即h′h=12时,y=-x2+x有最大值.∴当h′h=12,即β在α、γ两平面的中间时,S△BEM最大.

点拨 要证明线段之比相等,一般可以转化为平行线问题,而求解面积的最值问题,一般可将面积表示为某一变量的函数,利用函数知识求解最值问题。

牛刀小试

1.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3,AC=AB=4,PB=PC=BC=5,

D、E分别是BC、AC的中点,F为PC上的一点,且PF∶FC=3∶1.

(1) 求证:PA⊥BC;

(2) 试在PC上确定一点G,使平面ABG∥平面DEF;

(3) 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 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VC⊥底面ABC,AC⊥BC,D是AB的中点,且AC=BC=a,∠VDC=θ0<θ<π2.

(1) 求证:平面VAB⊥平面VCD;

(2) 试确定角θ的值,使得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为π6.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参考答案】

1. (1) 在△PAC中,∵PA=3,AC=4,PC=5,

∴PA2+AC2=PC2,

∴PA⊥AC,又AB=4,PB=5,PA=3,

∴在△PAB中,同理可得PA⊥AB,

∵AC∩AB=A,∴PA⊥平面ABC,

∵BC平面ABC,

∴PA⊥BC.

(2) 如图所示,取PC的中点G,连接AG,BG,

∵PF∶FC=3∶1,∴F为GC的中点.

又D、E分别为BC、AC的中点,

∴AG∥EF,BG∥FD,

又AG∩GB=G,EF∩FD=F,

∴面ABG∥面DEF,

即PC上的中点G为所求的点.

(3) VPABC=5394.

2. (1) ∵AC=BC=a,∴△ACB是等腰三角形,又D是AB的中点,∴CD⊥AB,

又VC⊥底面ABC.∴VC⊥AB.

于是AB⊥平面VCD.

又AB平面VAB,∴平面VAB⊥平面VCD.

(2) 过点C在平面VCD内作CH⊥VD于H,则由(1)知CH⊥平面VAB.

连接BH,于是∠CBH就是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依题意∠CBH=π6,所以在Rt△CHD中,CH=22asinθ;

在Rt△BHC中,CH=asinπ6=a2,∴sinθ=22.

∵0<θ<π2,∴θ=π4.

故当θ=π4时,直线BC与平面VAB所成的角为π6.

篇4: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基础练习]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平行

B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有无数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它们在平面内彼此平行

D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平面内任意直线都与已知直线异面

2.若直线l与平面α的一条平行线平行,则l和α的位置关系是()

AlB l//C l或l//D l和相交

3.若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a,b是异面直线,则直线b和α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D。相交且垂直

4.下列各命题:

(1)经过两条平行直线中一条直线的平面必平行于另一条直线;

(2)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3)空间四边形中三条边的中点所确定平面和这个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平行。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0B 1C 2D

35.E、F、G分别是四面体ABCD的棱BC、CD、DA的中点,则此四面体中与过E、F、G的截面平

行的棱的条数是()

A.0B 1C 2D

36.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A.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B。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

C.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直线都不相交D。直线与平行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

7.若直线上有两点P、Q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 或平行、或相交、或在内

8.a,b为两异面直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过不在a,b上的任何一点,可作一个平面与a,b都平行

B 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直线与a,b都相交

C 过不在a,b上任一点,可作一直线与a,b都平行

D 过a可以并且只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平行

9.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2)若直线l,则l不可能与α内无数条直线相交()

(3)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内任一直线都不平行()

(4)经过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的平面平行于另一条直线()

(5)若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和直线l异面,则l()

10.过直线外一点和这条直线平行的平面有个。

11.直线a//b,a//平面α,则b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12.A是两异面直线a,b外一点,过A最多可作个平面同时与a,b平行。

13.A、B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3、5,M是的AB中点,则M到平面α的距离是。

14.P为平行四边形ABCD外一点,E是PA的中点,O是AC和BD的交点,求证:OE//平面PBC。

15.求证:如果一条直线和两相交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就和它们的交线平行。

[深化练习]

16.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四边上的点,它们共面,并且AC//平面EFGH,BD//平面EFGH,AC=m,BD=n当EFGH为菱形时,AE:EB=.17.用平行于四面体ABCD的一组对棱AB、CD的平面截此四面体

(1)求证:所得截面MNPQ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AB=CD=a,求证:四边形MNPQ的周长为定值。

C

18.已知P、Q是单位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面AA1D1D、面A1B1C1D1中心。

(1)求线段PQ的长;

(2)证明:PQ//平面AA1B1B。

DD

[参考答案]

篇5:线面平行判定习题

注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可分为三类:①直接法,②找中点(或作中点),③通过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找中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题型一:直接法

1、如图是正方体ABCD-A1B1C1D1,求证:BC1∥平面AB1D

1题型二:找中点(或作中点)

2、如图是四棱锥,已知BC∥AD且BC

AD,E为中点,2求证:CE∥平面PAB

题型三:通过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找中点

3、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F为PC的中点,求证:PA∥平面FBD.D

变式训练:

篇6: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31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两直线垂直;

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麽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PO,O推理模式: PAAaAO。

a,aAP

2.线面垂直

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l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垂足。直线l与平面α垂直记作:。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推理模式: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

3.面面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相交成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如果,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推理模式:

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课后练习

1、(2008上海,13)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及平面,条件“直线l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与平面垂直”的()条件

A.充要B.充分非必要C.必要非充分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l是异面直线AB1 和A1D的公垂线,则直线l与直线BD1的关系为()

A.l⊥BD1B.l∥BD1C.l与BD1 相交D.不确定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

(1)求证:CD⊥AE;

(2)求证:PD⊥面ABE.2、如图,棱柱ABCA1B1C1BCC1B1的侧面是菱形,B1CA1B

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 底面ABCD,证

明:PABD4、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

面面垂直的性质

1、S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求证AB⊥BC.S

A C2、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证明:AB⊥平面VAD

V D

C B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2,AD4将

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DB平面ABD 求证:ABDE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平面PCD;

(2)平面BEF⊥平面PAD

(第4题

图)

CBD

篇7:线面平行垂直关系学法指导

【例1】 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在棱BC上.

(1) 若D为BC的中点,求证:A1B∥面ADC1;

(2) 若CD=3BD,P为AA1上一点,AP=λPA1,当λ为何值时,BP∥面C1AD.

分析 (1) 此问是证明线面平行,D又为中点可以通过中位线入手用线线平行证之;又或通过面面平行证明之。(2) 此问是针对把线面平行当作条件求参量λ的值,即求比例关系,可能要转化为平面几何来求,所以此题要想到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线面转化为线线。

证明 (1) (法一)连接A1C交AC1于H,连接HD,

因为H为A1C的中点,又D为BC的中点,所以HD∥A1B.

因为HD∥A1B,HD面ADC1,A1B面ADC1,

则A1B∥面ADC1.

(法二)取B1C1的中点E,连接BE,A1E;

因为BE∥DC1,C1D面ADC1,EB面ADC1,所以BE∥面DC1A.

同理:A1E∥面DC1A,因为BE∥面DC1A,A1E∥面DC1A,A1E∩BE=E,

所以面BA1E∥面DC1A,又A1B面A1BE,所以得证.

(2) 连接PC,交AC1于H,连接HD,

因为BP∥面C1AD,BP面BPC,面BPC∩面ADC1=HD,所以BP∥HD.

所以BDDC=PHHC=PAC1C=13,即λ=12.

点拨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欲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与平面内一线平行,通过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往往这样要作辅助线,特别是中位线等。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欲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经过该线的一个平面平行我们要求证的面,当然还要通过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但这里一定要注意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何用。

抓住两类定理是硬道理,当然线面平行的证明还是利用线线较好;

综上:证明线面平行关系可以如下表示:

【例2】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AB=1,BC=2,CD=1+3,过A作AE⊥CD,垂足为E,现将△ADE沿AE折叠,使得DE⊥EC.

(1) 求证:BC⊥面CDE;

(2) 在线段AE上找一点R,当R点满足3AR=RE时,求证:面BDR⊥面DCB.

分析 (1) 欲证明BC⊥面CDE,则证BC垂直于该面的两相交直线即可;(2) 找出一条线非常重要,因为QC⊥DB很好找,所以我们选取QC作为线面垂直的那条线。

证明 (1) 由已知得:DE⊥AE,DE⊥EC,AE∩EC=E,

所以DE⊥平面ABCE,

所以DE⊥BC,又CE⊥BC,DE∩EC=E,

所以BC⊥面DCE.

(2) 当R点满足3AR=RE时,取BD的中点Q,连接AC交BR于H,

连接HQ,因为QB=2,HB=255,

因为在△DBR中,cos∠DBR=105,所以QH=305,则有QH2+QC2=HC2,所以QC⊥QH,因为QC⊥DB,QC⊥QH,DB∩QH=Q,所以QC⊥面DBR,又因为QC面DBC,所以面DBC⊥面DBR.

点拨 证明垂直关系就三种:线线垂直,此类可通过线面垂直得到;线面垂直,通过判定定理中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还可以得到面面垂直,只要垂线过其中一个面即可。

综上:证明线面垂直关系可以如下表示:

牛刀小试

1.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E,F,G分别是AA1,AC,BB1的中点,且CG⊥C1G.

(1) 求证:CG∥平面BEF;

(2) 求证:CG⊥平面A1C1G.

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CD=2AB,E为PC的中点.

(1) 求证:BE∥面PAD;

(2) AB⊥面PAD,面PBA⊥面PBD,求证:PA⊥PD.

3. 如图甲,在直角梯形PBCD中,PB∥CD,CD⊥BC,BC=PB=2CD,A是PB的中点.现沿AD把平面PAD折起,使得PA⊥AB(如图乙所示),E、F分别为BC、AB边的中点.

(1) 求证:PA⊥平面ABCD;

(2) 求证:平面PAE⊥平面PDE;

(3) 在PA上找一点G,使得FG∥平面PDE.

4. 已知△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AEAC=AFAD=λ(0<λ<1).

(1) 求证:不论λ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 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参考答案】

1. 证明:(1) 连接AG交BE于D,连接DF,EG.

∵E,G分别是AA1,BB1的中点,∴AE∥BG且AE=BG,

∴四边形AEGB是平行四边形.∴D是AG的中点,

又∵F是AC的中点,∴DF∥CG,

则由DF面BEF,CG面BEF,得CG∥面BEF.

(注:也可证明平面A1CG∥平面BEF)

(2)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1C⊥底面A1B1C1,∴C1C⊥A1C1.

又∵∠A1C1B1=∠ACB=90°,即C1B1⊥A1C1,∴A1C1⊥面B1C1CB,

而CG面B1C1CB,∴A1C1⊥CG,

又CG⊥C1G,∴CG⊥平面A1C1G.

2. 思路1:转化为线线平行,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ABEF,其中F为PD的中点.

证明:(1) 取PD的中点F,连接AF,EF,则EF为△PCD的中位线,EF∥CD,且EF=12CD,又因为AB∥CD,AB=12CD,所以EF∥AB且EF=AB.

所以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AF,BE面PAD,AF面PAD,所以BE∥面PAD.

思路2:转化为线线平行,延长DA,CB,交于点F,连接PF,易知BE∥PF.

思路3:转化为面面平行,取CD的中点F,易证面PAD∥面BEF.

(2) 在平面PBA内,作AH⊥PB于H,面PBA⊥面PBD,且面PBA∩面PBD=PB,

所以AH⊥面PBD,所以AH⊥PD,又AB⊥面PAD,所以AB⊥PD.

又因为AB∩AH=A,所以PD⊥面PBA,所以PA⊥PD.

3. (1) 证明:因为PA⊥AD,PA⊥AB,AB∩AD=A,所以PA⊥平面ABCD.

(2) 证明:因为BC=PB=2CD,A是PB的中点,所以ABCD是矩形,

又E为BC边的中点,所以AE⊥ED.

又由PA⊥平面ABCD,得PA⊥ED,且PA∩AE=A,所以ED⊥平面PAE,

而ED平面PDE,故平面PAE⊥平面PDE.

(3) 过点F作FH∥ED交AD于H,再过H作GH∥PD交PA于G,连接FG.

由FH∥ED,ED平面PED,得FH∥平面PED,

由GH∥PD,PD平面PED,得GH∥平面PED,

又FH∩GH=H,所以平面FHG∥平面PED.所以FG∥平面PDE.

再分别取AD、PA的中点M、N,连接BM、MN,

易知H是AM的中点,G是AN的中点,

从而当点G满足AG=14AP时,有FG∥平面PDE.

4. 证明:(1) ∵AB⊥平面BCD,∴AB⊥CD,

∵CD⊥BC且AB∩BC=B,

∴CD⊥平面ABC.

又∵AEAC=AFAD=λ(0<λ<1),

∴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CD,

∴EF⊥平面ABC,EF平面BEF,

∴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

(2) 由(1)知,BE⊥EF,又平面BEF⊥平面ACD,

∴BE⊥平面ACD,∴BE⊥AC.

∵BC=CD=1,∠BCD=90°,∠ADB=60°,

∴BD=2,AB=2tan60°=6,

∴AC=AB2+BC2=7,

由AB2=AE•AC得AE=67,

∴λ=AEAC=67.

故当λ=67时,平面BEF⊥平面ACD.

篇8:线面平行判定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能应用定理证明简单的线面平行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了解空间与平面互相转换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归纳及其应用。

难点: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探索过程及其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借助实例,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理解判定定理。

2、教学用具:投影仪(片)

四、教学过程:

【回顾知识,提出问题】

1、(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分别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

(2)你能从生活中举几个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实例吗?

(3)当门扇绕着一边转动时,门扇转动的一边所在直线与门轴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4)观察“书本模型”:将课本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封面,封面边缘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发现问题】

1、门扇两边所在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2、书的硬皮封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探究问题】

3、如右图,平面外的直线a平行平面内的直线b,则:(1)直线a和直线b共面吗?(2)直线a与平面相交吗?

【解决问题】

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知识挖掘】(1)定理的____个条件缺一不可,用六个字刻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定定理简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学思想方法:空间问题________平面问题 【学生练习】

1、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1)与AB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2)与AA1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3)与AD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①如果直线a平行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a∥。()

③如果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例题讲解】

例1 求证:空间四边形的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所在的平

面.【合作探究】

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棱A1B1的中点,过点P画一条直线使之与截面A1BCD1平行.C

1A1

D

P

B1

C

B2、如图:已知有公共边AB的两个全等矩形ABCD和ABEF不在同一个平面内,P、Q是对角线AE、BD的中点,求证PQ∥平面CBE?

A

D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与C1D1的中点.求证:EF //平面BDD1B

1D1 A1

C1

A

小结: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2)

2、应用判定定理判定线面平行时应注意六个字:(1)(2)(3)

3、应用判定定理判定线面平行的关键是找方法一:方法二:

4、数学思想方法:

C F B

当堂检测

1、已知直线a,b和平面,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若a//,b,则a//b

B、若a//,b//,则a//b

若a//b,C、若a//b,b,则a//D、则b//a或b a//,2、能保证直线a与平面平行的条件是:()A、a,b,a//bB、b, a//b

C、b,c//a , a//b,a//cD、b,Aa,Ba,Cb,Db,且ACBD

3、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MAB,NAD,若

AMAN

,则MN与MBND

B

平面BDC的位置关系是

篇9: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课题:垂直关系

教学分析

垂直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平行关系的转化手段,可以说垂直关系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热点内容。

垂直的性质定理在立体几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巩固线线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基础上,讨论垂直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时,要注意是立体几何最难的定理,往往是一个复杂问题的开端,先由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否则无法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

1.探究垂直的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掌握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垂直的性质定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通过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2)垂直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1)应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2)性质定理的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与平面垂直。

(2)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直线与平面垂直。

lbalbabAla

2线面垂直的性质

(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2)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α⊥β,α∩β=l⇒m⊥β.用符号表示为mα,m⊥l

4面面垂直的性质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二、课堂演练

1.在三棱锥V-ABC中,VA=VC,AB=BC,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VA⊥BCB.AB⊥VC

C.VB⊥ACD.VA⊥VB

2.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则“l⊥α”是“l⊥m且l⊥n”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关于直线m、n与平面α、β,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m∥α,n⊥β且α⊥β,则m∥n.②若m⊥α,n⊥β且α⊥β,则m⊥n;

③若m⊥α,n∥β且α∥β,则m⊥n;

④若m∥α,n∥β且α⊥β,则m∥n;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

C.①④B.③④ D.②③第4题图

4.△ABC,∠ABC=90°,PA⊥平面 A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

三、典例精析

例1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异于A,B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求证:(1)BC⊥面PAC(2)若AH⊥PC,则AH⊥面PBC

C B 例2如图,已知PA┴ 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 求证:(1)MN┴CD(2)若PDA

P 45,求证:MN面PCD

四、小结:三种垂直关系的转化

M D C

五、作业:课时作业

篇10:面面平行的判定学案

一、复习引入:

问题1:空间两个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2:如何来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和平行?

二、探索学习:

探究

(一):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背景分析

思考:假定平面//,那么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m,它同平面有什么关系? 反过来,我们能否用线和面的平行关系来判定面与面的关系呢?

探究(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

问题1:若平面内有一条直线m//,能否判定//?为什么?

问题2:若平面内有两条直线m、n,m//,n//,能否判定//?为什么?(画出反例图)

问题3:将平面内有两条直线m、n限制为两条相交直线,情况又怎样?

写出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三种语言。即: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三、理论应用:

例1:课本P57 例题

2变式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 中,求证:面AC//面A1C1。D11 A 1

1AB

四、自主学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平行

B.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D.如果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A.α、β都平行于直线l

B.α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l、m是α内两条直线,且l∥β,m∥β

D.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α,m∥α,l∥β,m∥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经过平面外的两点作该平面的平行平面可以作().A.0个 B.1个C.0个或1个 D.1个或2个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Aα,则().A.α∥平面ABCB.△ABC中至少有一边平行于α

C.△ABC中至多有两边平行于αD.△ABC中只可能有一条边与α平行

6.已知直线a、b,平面α、β, 且a// b,a//α,α//β,则直线b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为.7.已知a、b、c是三条不重合直线,、、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说法中: ⑴ a∥c,b∥ca∥b;⑵ a∥,b∥a∥b; ⑶ c∥,c∥∥;⑷ ∥,∥∥; ⑸ a∥c,∥ca∥; ⑹ a∥,∥a∥.其中正确的说法依次是.五、小结:

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2.数学思想方法

篇11: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类型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例1】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点在底面A1B1C1上的射影是正△A1B1C1的中心.E为侧面BB1C1C对角线BC1上一点,且BE=2EC1,

证明:OE∥平面AA1C1C.

分析 (1) 从“量”上分析:①从BE=2EC1知E是一个三等分点(离C1较近);②从正△A1B1C1,O是△A1B1C1的中心,知O是△A1B1C1的重心,隐含O是B1C1边上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与E点有遥相呼应之感;

(2) 从“形”上分析:由相似三角形的原理知延长CE与B1C1的交点必是B1C1的中点H,从而根据重心知识知A1、O、H共线,这样可形成△A1HC;同时可联想B1C1的中点是建立联系的纽带;

(3) 从方法上分析:应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设法在平面内找到平面外的直线OE的平行线,俗称“找线法”。

证明 连接CE并延长,交B1C1于点H,因为BC∥B1C1,BE=2EC1,所以△BCE∽△C1HE,且BC=2C1H,所以H点为B1C1的中点.

又因为点A在底面正△A1B1C1内的射影点O是△A1B1C1的中心,所以O是△A1B1C1的重心,显然A1、O、H共线.且A1O=2OH.

在△HCA1中,CE=2EH,A1O=2OH,所以△HEO∽△HCA1,所以EO∥CA1.又EO平面AA1C1C,CA1平面AA1C1C,所以OE∥平面AA1C1C.

点拨

(1) 从图形上可联想有一个三角形,过OE且与平面AA1C1C有一条交线,故联想到B1C1的中点;

(2) 在添加辅助线时,易出现错误.如:连CE交B1C1于H点,连A1、O、H等形式的错误;

(3) 除用判定定理证明外,也可以构造平面与平面AA1C1C平行,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来证明。

总结: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有:定义法、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等方法,常用的是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类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

【例2】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AD∥BC且BC=2AB=2AD=2,侧面PAD是等边三角形,PB=PC=2,求证:PC⊥平面PAB.

分析 (1) 从“量”上分析:底面的等腰梯形中,可得出其他的基本关系,作AH⊥BC垂足为H,知BH=12,故易知∠ABC=60°,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易知AC=3,在△PAC,PA=1,PC=2,AC=3,易知PC⊥PA;在△PBC中,PB=2,PC=2,BC=2,易知PC⊥PB;

(2) 从“形”上分析:应联想到PC应垂直平面PAB中两条相交的直线

PB,PA,AB中的其中两条即可,可联想连接AC,用勾股定理证明;

(3) 从方法上分析:应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设法在平面PAB内找到与PC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

证明 由条件易知在△PBC中,PB=2,PC=2,BC=2,故PB2+PC2=BC2,即∠BPC=90°,故PC⊥PB.在等腰梯形ABCD中,

由BC=2AB=2AD=2,得BC=2,AB=AD=DC=1,

作AH⊥BC于点H,得BH=12,所以在Rt△ABH中,∠ABH=60°;

又在△ABC中使用余弦定理知:AC2=AB2+BC2-2AB•BC•cos∠ABC=3,

所以在△APC中,PA=1,AC=3,PC=2,满足勾股定理,即∠APC=90°,即PC⊥PA,

由上可知PC⊥PA,PC⊥PB,PA∩PB=P,所以PC⊥平面PAB.

点拨

(1) 本题从找线出发,联想到要证PC⊥PA与PC⊥PB,而PC⊥PA是本题的一个难点;

(2) 本题最终在△APC中利用勾股定理证得PC⊥PA,亦可以通过AB⊥平面PAC,证得PC⊥AB得到。

总结: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定义法、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法、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等方法,常用的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类型三:利用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的探索性问题

【例3】 已知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C⊥平面ABC,PA=22,E为PB的中点,F为AC的中点,试在线段PC上找一点Q,使得AE∥平面BFQ.

分析

(1) 从“量”上分析:△ABC为正三角形,PA=22,易得PC=2;从而知PB=22;

(2) 从“形”上分析:AE平面PAB,且AE∥平面BFQ;△P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可以联想在平面BFQ内有一条与AE平行的线;

(3)从方法上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通过线面平行得出线线

平行,从而确定Q点的位置。

解 因为△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AC=2;

又因为PC⊥平面ABC,AC、BC平面ABC,所以PC⊥AC,PC⊥BC,所以△PA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PC2=PA2-AC2=4,即PC=2,所以△PBC是以C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不妨在PC上取一点Q,假设满足AE∥平面BFQ,则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连接CE交BQ于点H,连接HF,作出平面AEC.因为AE∥平面BFQ,

AE平面AEC,平面AEC∩平面BFQ=FH,所以AE∥FH;

显然在△AEC中,F为AC的中点,所以H为EC的中点.

过E作EG∥BQ,交PC于点G;

在△CEG中,HQ∥EG,H为EC的中点,所以Q为GC的中点,故GQ=QC;

在△PBQ中,EG∥BQ,E为BP的中点,所以G为PQ的中点,故GQ=PG;

所以PG=GQ=QC,故Q为PC的一个三等分点且靠近C点;因为PC=2,所以QC=23.

点拨 (1) 取Q点形成平面BFQ,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AE∥FH,从而知H为EC的中点;

(2) 在△PBC中求Q的位置,除了用本题的方法外,还可以把△PBC平面化,利用解析几何知识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Q点的坐标,从而确定Q的位置;

(3) 学理科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求Q的坐标,确定Q的位置。

总结:线面平行的探索性问题常用的解题步骤是:(1) 假设点在某处;(2) 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出线线平行;(3) 通过线线平行确定点的位置。

【例4】 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BC=2AB=2AC=2,CC1=1,D为B1C1的中点,

篇12:面面平行判定(导学案)

编制人:lh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举例、类比、探究、归纳出判定定理

3.情感价值观:进一步陪养解决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

学习重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学习难点: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应用

一、复习与思考

1.我们学习过两种判断线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法: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条件:关键:

思想:

找平行线的方法有:

2.两个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请画图说明:

3.观察你的周围,请举出面面平行的具体例子:

二、合作探究

问题

1提示:将面面平行转化为......问题2思考在下列4种情况下,α∥β是否成立。(请举例说明理由)

(1).若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a平行于平面β,能保证α∥β吗?

(2).若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a、b都平行于平面β,能保证α∥β吗?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名人名言

(3).如果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则α∥β吗?

(4).如果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则α∥β吗?

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根据探究结果,对照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请尝试归纳出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定理内容: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简述为:

定理再理解

1.正确运用定理需要

2.定理用到的数学思想:

3.运用定理的关键是:

四、定理的应用

定理初应用

例1如图:三棱锥P-ABC,D,E,F分别是棱PA,PB,PC中点,求证:平面DEF∥平面ABC。D

E

A

B

变式1:若把例1中的“D,E,F分别是棱PA,PB,PC中点”改为“

结论是否依旧成立?请口述原因。

F C PDDAPEEBPFFC”,定理再应用

例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D

1A1

D C1 1 C

变式2:若把例2中的“正方体”改为“长方体”,结论是否依旧成立?请口述原因。

方法小结(请总结出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一般步骤):

五、达标检测

1.已知α、β是两个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α∥β的是()

(A).l,m,l//,m//(B).l,m,l//m

(C).l//,m//,l//m(D).l,m异面,l ,m,l//,m// 2.已知直线a//平面,过直线a作平面,使//,这样的,()

(A).只能作一个(B).至少可以作一个(C).不存在(D).至多可以作一个

3.已知α∥β,a,b,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异面(C).相交(D).平行或异面

4.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P,Q,R,分别为A1A,AB,AD的中点。

求证:平面PQR∥平面CB1D1.Q

六、小结与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判断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2.应用判定定理判定面面平行时应注意:

3.应用判定定理判定线面平行的关键:

4.找平行线的方法有:

篇13:“三法”证明线面平行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责任编辑钟伟芳)endprint

平行关系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其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三种类型.其中线面平行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既与线线平行相关,又与面面平行有一定的联系,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一半的试卷涉及线面平行的证明,下面以题为例研究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寻找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责任编辑钟伟芳)endprint

平行关系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其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三种类型.其中线面平行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既与线线平行相关,又与面面平行有一定的联系,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一半的试卷涉及线面平行的证明,下面以题为例研究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寻找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上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体会下一篇:大学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