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2024-05-05

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通用8篇)

篇1: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国信嘉园幼儿园 金灿丽、周晶晶

摘要:教师评价作为教师得天独厚的权利,它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影响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其现状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幼儿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师评价行为;幼儿人格

前言

教育中的评价行为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望达到教育价值增殖的过程。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行为具有管理之意,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途径之一。

而幼儿是逐步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这里的成人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教师,而教师的评价行为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评价对幼儿的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一、当前幼儿园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晕轮效应

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态度误区——晕轮效应,教师的评价行为中的晕轮效应对幼儿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晕轮效应也指成见效应,指在观察判断和评价某一行为主体的时候,由于该主体的某一方面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以次掩盖了出的这一方面则演绎、扩张开来形成晕轮的作用了教师评价中的这一效应会对幼儿人格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于幼儿的喜爱程度和智力测验的结果来区分“好孩子”、“聪明的孩子”、“笨孩子”,肯定性的评价较多地给予在语言和认知发展较好的孩子,而对于“爱捣蛋”、“老犯错误”的幼儿,教师的评价往往是否定性的,使幼儿体验不到教师表扬的自豪和成功的喜悦,而更多的是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没其他小朋友聪明,幼儿的挫败感极强,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幼儿常常会把教师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容易导致幼儿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缺乏坚持性和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正因为这样的晕轮效应,导致教师对幼儿作出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感,使教师的评价不能发挥作用。

(二)评价标准成人化

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会出现言语不当的情况,成年人在对自己同龄人讲话时,往往会考虑到对方的自尊心,而面对幼儿时却很少想到幼儿的感受,忽视了每个幼儿都需要鼓励,需要尊重。

附件一:组织幼儿利用废旧的纸盒进行小制作,在展示幼儿作品时,有一名

幼儿高兴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让老师观赏,教师一看粘得歪歪扭扭的小飞机,冷漠地随口说道:“你没用心做吧,放那儿吧。”过后其他小朋友都兴奋地谈论今天的作品时,这位小朋友神情沮丧地坐在边上。因为刚才在做作品时,他是很用心做了,但是老师没有给他正确的评价。

附件二: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小朋友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下是师幼对话的情景: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身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长出了两条腿)

师:对,在大脑袋和长尾巴之间长出了两条会扑水的后腿,小蝌蚪能游得更快了。

师: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的妈妈,它游哇游,这时它看见了谁?

(幼:鲤鱼妈妈。)

师:小蝌蚪是怎么问的,鲤鱼妈妈是怎么说的?我请几对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表演完毕)

师:通过表演,大家知道青蛙的外形特点了吗?

(幼: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幼:要是鲤鱼把小蝌蚪给吃了怎么办?

师:„„(愣了一下,然后假装没听见,孩子很失落,觉得自己的问题很愚蠢。)

幼儿一旦感受不被尊重,就会产生一种低落的自我感受,形成一种消极的心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幼儿的视线平行,正确的认识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或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从而对幼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三)评价语言空泛、缺乏个性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存在着比较空泛、缺乏个性和真诚等问题,在幼儿园,我们也会常常听到有的教师每天重复的几句话“你不错”、“你真棒”、“你能干”等,仿佛是口头禅似的。其实,这样一般化、笼统化的评价意义不大,开始还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后来就变成了空话和套话,并不能让幼儿明确地知道自己优缺点,有时还会产生混乱,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还使师幼关系变得肤浅而形式化。还有些教师喜欢对幼儿进行负面的评价,随意贴标签,如“害羞”、“动手能力差”、“能力一般”、“内向”、“不爱说话”等等,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很容易认同教师的评价,结果就会固化他们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附件三: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猫后,老师启发说:“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形式单一,忽视非言语评价

教育评价大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在评价幼儿常常用到言语评价,却忽视了非言语评价及其独特功能。其实,在教育中非言语评价使用起来最简便、最频繁,也最有效,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独特心理效应。如教师对幼儿某种良好行为的微笑、点头等,对乐于助人者的点头、鼓掌等。这些非言语评价具有其他评价行为所具有的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并且具有其他评价行为所不具有的优势。

(五)评价情绪化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如果把个人的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大半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教师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就会影响工作的质量。有一位教师因为受到了批评,情绪不好,当两位小朋友发生矛盾哭闹时,教师没有认真了解、安抚,而是大声的训斥两个孩子。于是两个孩子的心理必然受到伤害,其后果往往不可预计。幼儿的心理是稚嫩的,作为成年人理应去小心呵护,而不是去伤害。做教师的也许工作了一天累了,想休息一下,而这时的孩子由于某种原因想亲近你,缠着你做这做那,这时有的教师就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玩去。”这样的反应会导致幼儿极度的失望,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二、改进教师评价行为的策略

(一)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

1.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

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能带着偏见运用表扬和批评。既要看到幼儿的优点、长处,又要看到幼儿的缺点,根据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表扬是为了肯定幼儿,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而批评是为了避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为了使幼儿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便于及时改正。

2.先抑后扬地安抚脆弱的幼儿

批评对于那些胆小怕事、性格内向的幼儿时,应特别慎重,因为这部分幼儿往往因为老师的批评长时间放不下,表现为情绪紧张、抑郁,对学习活动、集体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在评价这些儿童时应主义方法的运用,如私下给他指出哪里做得不好,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幼儿真正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能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如果需要在集体面前批评时,可以采取先抑后扬的办法。这样一来,不但引起这位幼儿的注意,起到了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保护了他的自尊心,避免了不良后果的产生。

3.鼓励表扬“被忽视幼儿”

教师应该重视这部分孩子,应关心他们的成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其主动地与其他幼儿交往、积极的参与集体活动、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此类型的幼儿应该经常给予肯定和鼓励,特别要经常当着全体幼儿的面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这样不但其他幼儿开始注意他,愿意与他交往,而且他自己也能逐渐走出自己的封闭的小天地,从而使自己的社会化进程能顺利实现。

(二)灵活把握言语和非言语评价的时机

幼儿有独立的人格,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成功,渴望教师能够关注他、表扬他。因此,如果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总是受到教师的冷遇、指责或是被教师不闻不问都会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容易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对幼儿进行正面评价的时候,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优点或成功之处。当儿童有进步时,教师的一句“真棒”、“有进步”的称赞。特别是教师的身体语言动作的支持。即教师运用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和其他关怀性的身体动作(如拍肩、抚摸头)等传递对儿童的关爱、肯定与心理支持,如与言语支持有机配合使用,则对儿童的作用更大。当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使幼儿的成功变为可观的,成为推动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当然,教师也应该关注不爱说话、不善交际的、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当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个赞赏的、满意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示意,一次轻轻的抚摩,都是对幼儿最好的支持和肯定。非言语方式特别是亲密的身体接触在教师评价中尤为重要。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轻轻的抚头、拍肩、握手等都会使儿童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随之增强。

(三)具体评价为主

教师有时会为了维持班级纪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等目的实施评价行为,或者表扬遵守纪、完成教学目标的幼儿,或者批评违反纪律、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幼儿。尽管教师评价蕴涵的目的不同,但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们往往会把教师蕴涵其他意图的评价当作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单纯评价。因此,不论教师的评价行为是出于维持班级纪律,还是实现教学目标等目的,这些评价行为都会被幼儿简单理解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评价,并会以此为标准评价周围事件。教师在日常评价中应该以具体评价为主,避免评价空洞和泛化。评价语言要具体,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评价方式具体评价幼儿。具体的评价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便于幼儿理解评价内容,也利于幼儿评价能力的提高。

如在上述美术活动的评价中,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中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四)在同伴面前慎重评价幼儿个体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特别是当众评价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择伴行为。幼儿不大愿意和一个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幼儿一同玩耍,相反,他们很愿意和一个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幼儿作朋友。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特别是当众否定幼儿时要慎之由慎。当众的否定评价不仅会伤害受评价幼儿的自尊心,而且会影响其他幼儿的选择行为,容易孤立受批评幼儿,不利其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五)从幼儿出发

教师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幼儿,在此基础上才能实施评价。教师一方面应该认识到幼儿作为尝试独立的社会个体,作为受家庭、社会文化共同建构影响的社会个体,其行为具有复杂性,出现消极行为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更要理解幼儿作为成长初期的个体,他们有着寻求真理、道德、美感的本能,但鉴于知识、表达能力有限,幼儿很多稚嫩的行为也许有着善良的本意,却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后果。作为教育者,教师在实施评价前应该联系具体场景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客观确认被评价幼儿的行为初衷。

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幼儿不同程度的进步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正确的评价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把幼儿放入群体与他人作比较。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着眼于与他自身相比,时时处处让他在教师的帮助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幼儿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希望的方向努力。

(六)评价方式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知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教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要一劳永逸,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比小、中班幼儿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方式,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的评价行为追根到底来源于对幼儿真诚的爱。评价就像一门艺术,其艺术力量在于达到对幼儿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师幼之间真诚的交流,增强幼儿的荣誉感和自尊心。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尊重儿童、信任儿童、理解儿

童,这样的评价行为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才是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参考文献

[1] 张建华.试析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105 ~108.[2]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73.[3] 李润洲.教师非言语评价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教育管理与评价),2003(3):47~48.[4] 李淑贤.教师的非言语评价[J].宁夏教育,2003(3):58.[5] 徐伟.幼儿教师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J].幼儿教育,2002(6):52.[6] 季苹,于虎.儿童对教师评价的认识与自我认识[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4):222~225.[7] 赵丽敏.教师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1):60~66.[8] 任其平.教师非言语评价的心理效应[J].教育评论,2000(3):27~28.[9] 郭剑君.论谨防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110~111.[10] 叶平枝.师幼关系与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9):25~30.

篇2: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杨 青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每项成绩的背后都有一种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换言之,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那不仅仅是课本的影响,更多是老师个人行为素养人格对学生身心影响。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后了会怎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充沛的水源,不确定有适应于群体生活的本领。

那么教师要具有怎样的素养人格行为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一、综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知识素养

教师的素养旨在养成一种胜任教师职业所需的各种素质而进行的自觉持续的修习涵养及其综合的过程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因为这是个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发达,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学生的视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化,对外部世界所传递的新思想新观念如数家珍如数接收。

那么教师在客观的物质潮流,崇尚品牌的二十一世纪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作为教师要成为一个新型教师才能与时代接轨,那么作为新型教师要具有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时代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进入一个新层次。因为教师的举手投足将会追随学生成长每一步,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一代,又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种种原因,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可能产生某些心理问题,从而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大部分时间就在学校度过,这样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所以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外,还要让学生过得有趣,使其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让学生产生一种“一入校门深似海”的恐惧感。

作为教师无疑就是一个不仅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还要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使命。所以作为人民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再学习,使自身掌握其它学科知识,如语、数、外、计机等,传统工具性基础知识,掌握综合性系统知识也有助于适应教育工作的特殊要求,例如开展教育方案研究,如果协调课堂教育工作,以最科学的途径传递学生以知识,在学校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特殊体,他是知识的源泉,是辅导者,是学生优劣的观察者,是父母的替身,是朋友。就因为教师是如此多重角色,所以教师具备的素养对学后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有深厚的素养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集于一身的教师,他会让他的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一般说来,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的教师是具有以下特点的:(1)教师讲课要有条理,能激发学生思考;(2)讲课有深度,既有哲理的启发,又有艺术的感染;(3)方法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而节奏鲜明;(4)态度和蔼可亲,课堂气氛轻松愉快;(5)严格要求学生,评价客观,没有成见和偏见;(6)有风度有个性,语言幽默风趣;(7)多才多艺,有公开发表论文或著作。总的来说这样的教师就是

一、课上得好;

二、对学生的态度好。这也同时体现了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这种爱不是私爱,不是溺爱,也区别于母爱;而是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事业的爱。这种爱最主要体现的是把课上好,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感染,给学生以切实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意识和感觉到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深远智慧的启迪和崇高感情的体验时他们就认为这是愉快的享受,而不是痛苦的折磨了,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认识情感必然会协调,意志健全,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言传身教,在显性中包含着不少隐性的教育内容,因为教师的素养包含有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他的知识素养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尤其在人文性学科例如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丰富、幽默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包含质感、敏感、通感、幽默感、美感)、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教学中对学生右脑开发。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的功能明显分工。非智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都是需要左右脑的协调配合,配合的过程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环节:始于观察(右脑),继之于记忆(左脑),深化于思维(左脑),扩展于想象(右脑)即右—左—左—右。传统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左脑教育型,即强调的是记忆和思维这两个环节,右脑开发极少,即不注意观察和想象这两个环节,而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进行左右脑的教育,即“左右脑协调教育”。

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素养无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产生影响的。

二、教师的行为人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教师是具有多种角色的身份,所以决定了他的行为就有教学交往和课堂管理行为了。而教师的人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教师的人格是道德、思想、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而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能够起到培养、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的自身的思想人格魅力将会为学生画出一片蓝天,但不合格的教师也会消极地给学生的心灵抹下灰暗的一笔。

为人师表,教师无时无刻不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教师要具有人格美,也就是包括道德美、学识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教师也要自觉地从这些方面来塑造自己。

道德美和学识美等内在美都可通过外在美—仪表美表现出来。教师仪表要整洁、端庄、大方、高雅而又有时代感,严谨而又和蔼可亲。教师在学生脑海中的形象是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生活塑造的,但主要是由他的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塑造。学生在对教师形象美的感知过程,是由外在美到内在美。外在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服饰加以装点,由仪表来体现,由教学活动来展现,学生在和老师接触下会情不自禁倍受感染,甚至教师的举止会成为学生的榜样。

一个学生在《难忘的毕业照》一文中描写他对于一位教师的印象,入学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后来这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示的道德力量深深感染了他。在照毕业照时,大家把老师扶在正中座位上,忽然觉得他的形象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严如高山,爱如大海。这就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而构成的教师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它无时无刻不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学生和教师交往中总是不知不觉地吸收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作为一位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总是局部的,而他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个性却是完整的,或者说,教师给学生最深印象是他的个性,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他的风格。

例如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会有失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该怎样做呢?这里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教郑振铎的《海燕》时,板书中出现这样的句子:“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有学生指出,“皎洁”一词用得不当。教师一时也认识不清,但没有随便解释,也没有以师威压人。他说:“那好,咱们就研究一下吧。”就指导学生先查词典看“皎洁”一词的准确含义是什么。然后结合学生学过的语法知识,确定这个句子的毛病是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最后教师坦率地承认,自己原来没有搞清楚,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师生共同研究得到了提高,今后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要认真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件事不但没有降低教师的威信,而是给学生树立了从善如流的榜样,也密切了师生的关系。

篇3: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1. 高尚的师德。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 只有在高尚的师德理念的引领下, 才能充分发挥功效。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德行, 才能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无私奉献, 忘我工作, 热爱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 行为美是更高程度的文明的标志。教师自身特有的个性魅力, 是教师给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面”。[1]显而易见, 教师高尚的师德师决定学生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2. 平等的师爱。

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既包括无私接受学生要求的爱的表现形式, 也包括为学生发展所提出的严格要求的行为方式。它他是教师自然表漏的一种最伟大最无私的职业情感。教育从人的生存意义而言, 不过就是如雅斯贝尔斯所言“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慧的人进行赋予爱心的交流。[2]在教育事业中自然的渗透这种爱, 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又是衡量教师人格的具体手段。

3. 执着的精神。

敬业奉献、热爱教育事业、关心自己的学生、吸取知识的渴望精神、对学生的好奇精神, 都是教师搞好教育事业, 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的前提。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是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 教师劳动主要是精神性劳动。教师劳动带给社会的最大价值是精神价值, 学生从教师劳动中获取的最大利益是精神利益。[3]

4. 高雅的举止。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 “作导师的人, 自己应具有良好的教养, 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举止文雅从容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表现。得体的风貌主要体现在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两个方面。“教师的仪表行为, 指教师的外在气质风范和行为活动, 包括姿态、形象、容貌和教育行为。”[4]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种影响会潜移默化的带动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语。

二、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汉代扬雄有一句传世名言———“师者, 人之模范也。”教师人格的示范力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穷无尽的。正如布鲁纳所说的那样,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社会学习理论的另一个观点是“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 人类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 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特征, 并可以由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用与之相似的行为。[8]学校是学生接触的第二课堂, 在学校中, 教育产生的效果远远高于第一课堂中的家庭教育, 而学校中, 教师始终是学生模仿与学习的首要对象。教师的人格魅力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高尚的师德, 平等的师爱, 执着的精神, 高雅的举止, 广博的学识, 形象的语言都会激起学生学习模仿的兴趣, 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激励作用。

教学是一项以教与学为主的长期任务, 而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是使学生即作为受教育者, 同时也扮演着施教者的角色。我觉得教师是在用自身所独特的教学语言以及高超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求知欲, 从长远目标上来看, 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真正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这项长期任务。

2. 教师人格对学生会的发展会产生熏陶作用。

由于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 进而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 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空白的大脑里填充丰富的蓝图。实践证明,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师生的长期接触后会熏陶着每一位学生。

3.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导向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此时期的学生往往会出现早恋自以为是, 自控力薄弱, 贪玩, 叛逆等鲜明的特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在未形成时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使他们自身的缺点得到弥补。这种导向作用一旦形成, 就会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三、塑造当代教师人格魅力的途径

1. 学校应多开展培训活动。

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提高本校与外校的研讨机会。提供给他们广泛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 培训活动的关键在于反思评价, 能够获得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 通过积累最终促进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2.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在教育工作的道路上, 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状态。俗话说得好假如要给学生一碗水,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为搞好教育事业倍加努力, 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 教师的人格魅力才如源头活水, 给学生带来无声的润泽。

3. 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 真正理解关爱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 学生作为一个人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 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 真正理解和关爱学生的教育理念, 才能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连秀云.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3]唐凯麟, 刘轶芳.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61-65

篇4: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埃里克森;人格;婴幼儿;教养行为;个性品质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性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而其中前三个阶段(0~1.5岁,1.5~3岁,3~6岁)便是婴幼儿成长和接受教育影响的关键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人格就会向着不健全的方向发展 [1]。埃里克森对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尤其在前三个阶段,也就是婴幼儿阶段(0~6岁),家庭中的亲子之间互动对儿童的发展显示出了决定性的作用 [2]。

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1岁以前的个体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儿期,这个阶段是孩童发展的第一页,是完完全全的一张白纸。乳儿对母亲的完全依赖来自于外界独立生活的开始,来自于脱离母体280天的温床寄生而产生的安全感缺乏。在此阶段,父母必须给乳儿以适宜的、稳定的、不间断的关切、照顾。例如,通过母亲或母性肢体温柔的抚摸、母亲的贴心哺育等行为给予乳儿以信赖感,让幼童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已逐渐从意识上开始认识亲近的人了,当孩子或哭或饿时,父母的教养行为,哪怕是父母及时出现,都对孩子建立信任感有着重要影响 [3]。

这种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希望社会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此类儿童以后的人格品质多为诚信可靠、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反之,则多会形成心理缺乏信任感、多疑多虑等消极的个性品质。

第二阶段: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感(1.5~3岁)

这个阶段的幼童处于心理发展的婴儿期。随着身体本能的发展,他们能越来越自如地控制自身活动,慢慢掌握了爬、走等动作活动,产生一种渴望独立活动,显示自己能力的意识。他们开始喜欢说“不……”“我要……”等,这些都表明幼童开始认识自己并且表现出自主感的发展,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倾向 [4]。

此阶段幼童的父母要给予孩子肯定。通过慈爱、温和的态度,爱抚、微笑等亲切的动作行为都会使孩子快乐,达到自主感提升的目的。这样不但使幼童自身生理品质得以锻炼,而且可以促进幼童意志这一社会心理品质的发展。此类儿童以后便意志坚强,积极自主,活泼开朗。

若父母溺爱,过于担心孩子的身体安全而阻止了幼童的自主性建立,就会造成他们身体差、性格软弱、意志力薄弱等消极个性品质,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幼童产生不自主的怀疑感。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社会、怀疑父母。

此阶段的幼童偶尔还会表现出一些行为,如:“低头,眼神回避,躲避他人,咬手,遮脸”等等,这些都是幼儿羞耻感的代表性动作行为。健康的羞耻心是个体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 [5]。幼童有一些错误行为时,父母应该给予正确指导,亲身引导,免于指责,而且千万不能放任、放纵,更要避免对幼童有过高的期望或不切实际的对比。否则,都有可能导致幼童出现沮丧、自卑、自我贬值、自我怀疑、自我孤立等不良个性品质。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这个阶段的孩童心理发展处于幼儿期,随着语言、动作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孩童已经将自身的活动范围扩增至家庭之外,幼童已经有了新朋友,新的活动领域。这一时期如果幼儿主动表现出选择探究的行为并受到鼓励,就会促使其主动性的形成和发展。此时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对孩子天赋的发现或了解,适当地帮助孩子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领域扩展幼儿的身心活动范围。当幼儿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耐心听取,细心作答;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建议要仔细分析,合理采纳,适当鼓励。在发展孩子主动性的同时,利用榜样或反例等替代性教育方式培育孩子健康适当的内疚感,同时初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道德感,这为幼儿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创新精神的形成,又有助于孩童执著、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 [6]。

若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建议等表现出不耐烦、嘲笑,或者使孩子的主动性与外界任何主动性发生矛盾时,幼儿便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父母要避免使幼儿过度体验内疚感,不要总让幼儿幼小的心灵受压抑,绝不能恐吓、威胁,更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父母最应该重视幼儿早期良好情感行为的培养,同时幼儿也需要自由的抒发感情。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不合理的内疚感,以增进安全感受,从而适应环境,主动与周围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婴幼儿这张无色的纸,将染上怎样的人格色彩,与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是任何新兴的早教培训班或培训机构无可媲美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负责任的人类灵魂第一工程师。因此,我们要倡导亲子教育(Parental Education),父母亲以幼儿的中心为立场,结合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努力为孩童塑造积极健康的魅力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2]袁红梅.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看良好亲子关系模式的创立[J].学前教育研究,2004(9):32.

[3]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26.

[4]刘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早教机构中亲子游戏的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1.

[5]竭婧.幼儿羞耻感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05).

[6]王家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1(6):39.

[7]蒋波.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启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8):16.

(作者单位 江西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篇5: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横泾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塑造人格,让受教育者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好的教师,本身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形象的强大的育人功能,即利用教师健康的人格力量去塑造学生健康、阳光般的人格。

我校开展集体合作电子备课的教学活动中,每一节内容都通过主备的精心设计,全组教师的反复酝酿,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形成教案,由教研组长签字后才可在全组内使用。应该说,备课的含量已经相当充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已确定,最后的学生练习,课前的学案也都已确定,区别在于学生练习要针对各班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比如必须掌握的知识,每班都要使用;而能力题则各班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这样,在集思广益下的教案同样使用的情况下,各班教学效果还有很大差距。原因所在,是教师的教学风格的体现,是教师的个人魅力的显现,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由此,研究教师的人格,研究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教师怎样树立人格魅力,怎样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形象等问题是很有意义的.由此,我们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的内在品质作用的外部行为的总和,也就是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性的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二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教师人格力量。教师的人格力量,说得通俗一点即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来源于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就是力的表现。”教育的“力”包括感召力、说服力、感染力等等,一句话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指教师个性人格的表现及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认同加以模仿,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品德。学生在这种心理行为是内驱力作用的结果,从而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学习工作,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刻苦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2、威迪对33000名学生的书信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应具备的特点。⑴合作及民主的态度;⑵仁慈、体谅;⑶有忍耐心;⑷兴趣广泛;⑸和蔼可亲;⑹公正无私;⑺有幽默默感;⑻言行稳定一致;⑼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⑽处事有伸缩性;⑾了解学生,给予鼓励;⑿精通教学技术。

3、我国著名学者,我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具有这样一些优秀素质的人。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他人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四、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一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1)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

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讲究“仁爱”治天下,对学生何尝又不是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2)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一般人的交往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效,何况教师还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传道”呢!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已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

(3)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

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因为“身教甚于言传”。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学生们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表现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许多学生在坐、立、行、课前准备、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得很差,许多教师也是天天强调,但就是不见效果,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就不太注意,常有粉笔头乱扔,随地吐痰,写字潦草,上课两手叉腰,手机呼机随叫随接,甚至言语不检点等不良习惯,对学生不仅没有形成正面的积极影响,反而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

其实教师优雅的行为之美也是其美好心灵的外化。一个着装大方优雅、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行为习惯,而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4)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越好。性格是人格中的核心因素,最能折射教师的人格是否完美。教师的性格在认识、态度和感情三个方面直接影响学生。其主要表现是:教师理想的性格有利于创造和维持一种舒适而有活力的学习气氛,影响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授课的态度以及对学校的态度。可以说,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是教师性格的函数。在感情方面,教师性格好,学生喜欢教师,学习积极性就高。所以,教师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只有与良好的性格特征相结合,才能密切师生关系,达到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 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教师的作风和意志等心理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期望、注意、关心等都属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积极热忱的态度能够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喜欢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有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学业的发展。(二)教师人格魅力的产生

〈1〉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健全的人格素养。拥有这样品质的人,他才会爱岗敬业,大公无私,他才会以崇高的师表风范出现在同事中、学生中、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他才会自觉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就会得到的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熏陶下才会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2〉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有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和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的关系,会创造出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从这样的老师的身上,学生的性格能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响,受益终生。

〈3〉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他们胸怀博大,能容的下性格各异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长者,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会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热冷暖放在心间。

〈4〉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教训,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更加丰硕的成果。〈5〉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美好的自身形象。这样的教师,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衣着仪表,他们在洁身自好的同时,也会影响和教育学生讲究仪表,注意文明,让那些行为不检点人在他面前自显形秽,无地自容,从而予以收敛,并逐渐养成注意良好的自身形象的优秀品质。

〈6〉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出众的交际口才和交际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教师,他们很会说话,很讲究语言艺术,注重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这样的教师学生喜欢接近,并很容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他的口才,他的能力让学生折服。他对学生教育的话语才有分量,才富有感召力,对 学生产生着巨大的震慑力,对学生的教育是深远的。

〈7〉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的教师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事物的变化具有前瞻性,进而能对学生因材施教,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他们对事物的发展方向有着准确的判断,从而能得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办起事来八面玲珑,得心应手。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纠纷时,善于处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关键,提高办事的效率,会让学生受到教育,并心服口服,心悦诚服。〈8〉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优雅气质。拥有优雅气质的教师一定是学识渊博,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的人。这样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他们很会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倍受学生的喜爱,他的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和培养。五 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更好地完成学校提出的“努力把横泾中学办成一定区域一定领域里较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农村现代化的初中”的目标。我们将借着课题研究的东风,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心理健康,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健康、学会反思、富有创意”的人格精神,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体现“享受教育,点燃生命,追求卓越,完善人生”的高尚的教师人格。学生在教师的人格力量的教育影响下,德、智、体、美、劳各种品质协调发展,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德文化基础、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合作能力,成为“合格+特长”的人格健全的新型少年。真正体现“文明,守纪,进取,求实”的阳光少年精神。六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研究伊始,分别对学生、教师进行书面问卷,教师以“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为调查内容。学生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调查内容。2. 个案法 抓取典型,树立榜样,跟踪调查,并且撰写个案。3. 观察法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观察,了解教师人 格的体现。

4. 经验总结法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积累资料,针对研究的成果撰写相应的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并且组织教师学习、探讨,不断完善结果。七 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准备分三个阶段完成:

1. 准备阶段(2007年1月~2006年12月)

(1)在学校教科室领导指导下,成立课题小组,学习理论,进行具体分工,确定课题,初步构想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同组成员学习有关资料,确定子课题并落实子课题方案。2.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08年12月)

(1)按课题方案要求,运行操作,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2)在研究工作中,密切合作,及时反馈,调控,加强流程管理。3.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

(1)整理研究材料,出版课题研究资料汇编,小论文专辑。(2)撰写结题报告并发表。

篇6: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存在着评价标准划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主体缺失,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等问题。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可采取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与教学相融合,评价语言生动恰当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评价行为评价改革

剖析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

1、评价标准划一,评价目的有所偏差

美术活动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等,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如评价时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同的实际情况,硬要部分幼儿放下画笔听教师讲评,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和课程发展”落了空,“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事实上只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

2、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片面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多采用现场即时评价,幼儿之间横向比较多,而且评价内容偏重幼儿“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却不重视,同时缺少针对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践内容的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只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

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是幼儿园教师,幼儿是被评价者,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家长等其他人员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同时,教师的评价行为更多的发生在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体现在对幼儿已完成作品的评价上。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

4、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

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语言往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如“画得不错”“有进步”“真漂亮”等,这类语言幼儿听后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有了哪些进步。对

幼儿创作过程的评价语言也不够深入,缺少启发性。如“你画的是什么”“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照顾妈妈的”等。这类语言对幼儿来说过于抽象,不易操作,基本上是无效指导。有的教师指导语言虽很具体,但表现出明显的包办代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如在幼儿画完一只猫后,老师启发说:“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还有的教师不顾幼儿的想法和体验,采用否定性的语言说:“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以上这些语言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

“把整体性的教育肢解为某些技能的培训和操练,以至于忽视整体性的教育目的和意义,这不符合当今的时代精神。”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所追求的不应是给幼儿的作品下一个结论,或评定绘画技能的高低,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对幼儿艺术天性的保护,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成长。

为此,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再提出知识、技法及想像、创造等方面的要求,并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的判断指标。

2、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

虽然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百种语言”,其中美术就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像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伴随着艺术与各领域的连接和沟通,美术活动可以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促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不断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与此同时,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儿童具有天赋的直觉和敏锐的感受力,画笔、颜料、纸张也是他们的玩具。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3、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人才,还应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幼儿美术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与多元化,不仅应包括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说来,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应包括构思、造型、艺术材料运用、构图、表现、着色等维度。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兴趣、主动性及自信心等的评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应包括对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的评价。

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当然,具体到某一次美术活动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活动内容、活动进程、幼儿整体水平或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重点评价其中某些方面,或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但在一段时间内对全体或某个儿童的评价要能体现出评价的均衡与全面性。

4、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及教师与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评价获取信息的信度、效度及评价的实际作用,包括评价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评价结果做出的推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价是否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作用,以克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现象。

5、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倡导发挥被评价者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幼儿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充分发挥家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评价成为幼儿、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征服与被征服、主宰与被主宰的对抗关系中是形成不了真正的主体性的。真正的主体性只能存在于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和谐统一关系中。”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让参与评价的多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内容与要求。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家长对幼儿的评价应主要集中在对孩子在家的美术活动兴趣、习惯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和评价上;幼儿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着重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6、评价与教学融合,实现评价的动态化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评价即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过程,它本身就是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求教师首先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引导幼儿自由讨论,确定所要表现的内容与对象,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起来。当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但又缺少一定知识与技法时,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指导以评价为基础,又是评价的深化和升华,能针对幼儿的问题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并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实现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7、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

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对话,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当幼儿的作品“离谱”时,更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努力理解其意图;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时,教师应能善意地给予诠释。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你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更多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总而言之,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与不同点,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错的。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美术活动中内容和方法的整合》李慰宜

3、《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以儿童发展为本》姚伟

篇7: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姓名:蔡文婷学号:200841340102

[摘要]:幼儿园男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女

教师“一统天下”的幼儿园中,男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究竟有何影也越来越引起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探究幼儿园男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对我国幼

儿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男教师,幼儿心理发展,影响

当今,在幼儿园的老师中,男幼师群体逐渐扩大。不断加深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及

男幼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不断鼓励促进男幼师发挥其职业幼师对我国幼儿阶段教育

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心理生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把握这

一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对幼儿教育致关重要。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性别意识逐渐增强

心理学上讲性别意识是自我认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性别意识在幼儿园阶段逐渐

形成。儿童的性别意识包括辨认、性别角色和性别概念三部分。儿童常常会先学会辨别

自己是男是女,别人是男是女,即意识到自己或别人属于何种性别。这种情况可导致儿

童按一定的性别角色做事、说话,能对自己或他人说明自己是男孩是女孩。性别概念则

是对具体行为方式的抽象认识,它的形成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需要幼儿园教师不断

地指导和帮助。

一般而言,三周岁儿童性别意识模糊,三岁以上的孩子就已经知道了男女之差别。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能对孩子进

行性别意识的培养,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个别孩子会出现性别行为和性

别角色异常的反应。

2、意志品质的发展

幼儿阶段儿童的意志品质开始发展。从心理学角度看,意志是人在有目的的行为中

自觉调节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要求人控制情绪上的波动,克服体力上的障碍,坚持信念,排除干扰,做出不懈努力等等。孔子曾告诫人们:“少成若天性,习

惯成自然”。幼儿的心理如同是一张白纸,教育者在上面写下上面就会在上面留下什么,就会影响孩子品质的形成。

幼儿意志品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儿童意志品质特征的形

成有着明显的被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意识的培养儿

童意志品质的形成。

3、幼儿游戏心理的发展

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泼好动。这个时候的儿童不仅身体长得更结实 ,动作能力更强,而且对周围生活也熟悉了,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起来,所以

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他们爱说、爱问、爱跑、爱动手、爱玩,对成人的要求往往不那么顺从听话。在这一时期幼儿有意行为逐渐代替无意行为,所以他们

在幼儿园阶段多表现出喜欢游戏的心理。幼儿的游戏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

创造游戏等。

幼儿游戏心理的发展对于儿童性格、个性品质及智力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师应该广泛的引导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通

过各种游戏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能,使他们个人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自由充分发展。

二、幼儿园男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男幼师性格特点对幼儿刚强性格的培养

众所周知,男性与生俱来的阳刚之气,其勇敢、刚强、坚毅、豁达、开朗是其自身最大的优点,大量的事实表明,幼儿所崇拜的是警察、解放军、交警,这些以男人为主的职业角色,无论是在学习或游戏中,幼儿都会争先恐后的模仿、学习力。由于男性的个性特点,所以决定了男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也有着独特之处,例如:接力跑、匍匐爬、攀岩以及模仿战争的游戏,而幼儿对这些游戏都特别喜爱。因此,跟男老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身体锻炼的需要,而且也愉悦了心理,这种个性的形成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才能称之为健康,幼儿只有具备了勇敢、坚毅、刚强、豁达的性格,才不至于在今后的成长中惧怕挫折,失去信心和勇气,幼儿也只有具备了这些个性特点,今后才能更积极面对生活,才能逐步向一个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毋庸置疑,男教师和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男孩不小心摔跤了,女教师受天然母性使然,跑上前去扶起孩子掸掸土,关切地询问伤情;男教师对此会大吼:“勇敢点,爬起来“为什么不看路,下次注意!”孩子天长日久就会积累感受,便会在其性格中打下烙印。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调皮,而女老师相对比较柔弱、娇气,态度不够“硬”,一些孩子就经常不服女老师的管理;而男老师则比较干脆、爽直,他们带队叫口令,没有一个孩子不听。尤其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女老师不太放得开,动作不够阳刚,缺乏力度,也不会随便在地上和孩子一起玩耍。男性教师则不同,他们不会娇惯孩子,也不会主观宠爱、偏爱某些孩子。这种平等、粗放的态度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个性的形成。男教师的刚强与勇敢,更是当前独生子女们所缺少的。男教师的教育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使他们由脆弱变得坚强,由执拗变得宽容,由孤僻变得合群。

2、男幼师有助于提高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孩子一出生便依其性别差异而被寄予了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其总体特征是要求男孩独立自主、刚毅勇猛、富有责任,女孩温柔贤良、端庄稳重等。男教师严重缺乏的幼儿园里,幼儿受到的基本上是“女性教育”,女教师言行的性别特点成为儿童模仿的单一对象,使儿童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女性化增强、男性化减弱,特别是男学生,长期缺乏成人男性的榜样,给他们角色认同带来困难,影响男孩人格的健全发展,导致一部分男孩阴柔有余、阳刚不足,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很可能会产生一些无法预料的结果。

男教师的缺失对于男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情感体验会产生不良后果。男性幼儿教师特有的“阳刚之气”和强壮的身体对幼儿来说是一种信任和依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少幼儿表现出信心不足、畏难、害怕挫折的情绪,高大的男教师能在心理上给他们安全感,使他们能放心大胆的做游戏。而女体育教师带领的孩子就没有这种心理满足,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女性对学生在相应方面的要求更严格于男性教师,可能在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形成过早的阴影。一些好动、调皮的小孩子,难免在玩耍中忘了整洁和干净,如果遭到女教师冷漠的盯视、冷言的批评,甚至其他极端惩罚行为,儿童身心就会受到伤害,特别是男性儿童。男性教师在这些方面则相对要宽容、大度。女性教师的标准多数为听话、顺从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爱动爱淘的孩子常受到老师的指责批评而成了边缘人物,而一成为边缘人物,孩子脆弱的心灵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孩子学习及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更是影响到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3、男教师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对幼儿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使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在发展的早期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外部环境中不同性别成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受长期以来男性统治地位的影响,男性在认知、情感、意志、言语及个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心理行为优势。如男性偏向于用抽象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更容易产生激情,自主性、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强,好动、幽默,不喜欢拘泥于细微末节和计较点滴得失等。如果能够发挥男教师的性别教育优势,将非常有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实践已经证明,男性特有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对孩子有着独特的影响。男性幼儿教师的介入可以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的乐趣与创新,特别是对目前幼儿园所提倡的创造性游戏来说,男性的性别特点决定了男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有着独到之处,如他们倾向于选择接力跑、匍匐爬、攀岩以及模仿战争等游戏。幼儿对这些游戏通常都特别喜爱。与男老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幼儿身体锻炼的需要,而且对幼儿形成勇敢、坚毅、刚强、豁达的性格有着积极作用。

三、有效性政策

1、提高教师职业声望,吸引更多的优秀男性从教

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的专业性职业,参与其中的女性就越少。因此,男性当教师研究表明,当一种职业被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时,它的社会地位就逐步下降,而越是精英型的专业性职业,参与其中的女性就越少。因此,男性当教师往往被认为是没出息的,因从事“女性的工作”而被看不起当下,教师的待遇虽然不至于沦落于“末流”地位,但是与很。多职业相比,经济待遇存在较大差距。

有学者做过调查,在20种传统职业中,民众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是收入低(列在第18位)、最劳累(列在第19位)、最不自由(列在第10位)。还有学者对城乡居民的职业选择次第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总共被选的33种职业中,中小学教师被排在第29位,而人们选择职业时最先考虑的恰恰是经济待遇。尽管近年来教师工资有所提升,但相对于涨幅过快的物价和房价,以及其他行业的收入,对男性来说教师的经济待遇不足以实现“男人的理想”。此外,教师工作繁琐细致、社会期望值高、成就模糊且滞后性的特点,让男性很难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学校相对纯净、安宁的环境文化,与男性追求创新冒险的生活格格不入。由于在传统性别文化中男性被要求“主外”,他们往往被建构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和社会的精英形象,因此必须承担起“养家”和成就“事业”的重任。当一位男性从事教师职业时,因性别是男性被赋予的“职责”与他从事教师职业的境况严重错位。他必须为此接受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承担来自社会、家庭、自身心理的多重压力,导致中小学男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如意。一个令人寻味的事实是,未婚男教师寻找配偶相当困难。有关调查显示,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女同事,超过70%的人不愿意找男性教师作为终身伴侣。这种状况使男性很少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感和幸福感,从而严重削弱了从教的意愿。欲吸引优秀男性选择教职,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2、消除家长和社会对男教师的误解

社会,尤其是家长认为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安全。传统上,社会和人们都持有“慈母严父”的思想。对于中小学校的男教师,人们普遍认为他们缺少育人经验,缺少耐性和细心,脾气粗暴,易于体罚学生。相反,女教师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更倾向于温柔、包容。由于中小学生尚未成年、好动贪玩、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侵害,家长更希望自己子女的教师是一个“慈母”,而不是“严父”。这明显体现在师生的接触,尤其是师生身体接触方面。师生长期相处,难免身体接触,但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男教师与自己子女有身体的接触,男教师也因此陷入尴尬境地。例如,在体育课、各种活动中,校方对学生的衣着都有规定。若是女教师单独带领学生去上游泳课、健身课,家长们通常比较放心;若是男教师单独带队,情况就完全不同,需要女性家长陪同前往方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女教师对学生的身体接触,如爱抚脸蛋,常62被认为是对学生的亲昵和关心,而男教师如果有此行为就会被认为有违师德。男女生单独与女教师相处,不会带来戒备,而女生常被告诫避免与男教师单独相处。男教师也被学 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禁止与女生单独相处。这说明,男教师和女教师在身体接触方面得到不同

程度的信任。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确实存在个别男性教师对学生进行性侵犯的现象,通过媒体报道之后,社会和家长对男教师的信任度更加低,男教师往往被认为比女教师的安全感低。社会和家长的这种观念思维,同时也成为男性选择教师职业的障碍。因此,促进家长对男教师的理解和包容,对吸引男性进入教职,实现教师性别均衡很有必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媒体应该向社会和家长宣传解释男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使家长对男教师形成正确认识。

3、强化男教师的榜样作用

对于职业的选择,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以及关键事件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与其建立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言语或行为给予其重要影响的人,甚至被当作角色模仿的人。中小学中教师女多男少的现象给学生造成这样一个错觉,教师是女性的天然职业。正如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主席雷吉·威弗所说:“如果孩子们在教室里看不到男老师,他们会认为教师仅是女性的职业。”其结果是,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女生大量涌向师范院校,而男生却对师范院校很少问津。这种状况又加剧了男教师一师难求的局面,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早在1996年,全美教育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让教师选出他们最初决定从教的主要原因。小学或初中教师的影响排在最主要原因中的第4位(31%)。更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此项原因的男教师比女教师多(38%和28%)。可见,男性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很好的男教师作为榜样,对于其长大后入职选择教师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因此,中小学男教师可以向他们的男学生谈谈做教师的好处,通过榜样的力量,促使更多的男生树立从教的职业理想和愿望。

4、在师范生招生和教师招聘上向男生倾斜,合理配置师资

我国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只要取得资格,不管是师范院校毕业还是其他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有获得教职的可能。但总体来说,基本上还是以师范院校毕业学生为主。鉴于中小学男教师极度缺乏,而师范院校又以女生为主,师范院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在招生中向男生倾斜。比如设定一定比例招男生;男女分别划线招生;对于就读师范院校的男生给予奖励或减免学费;对于毕业后从教的男生予以退还学费。更重要的是,师范院校要加强对男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克服各种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培养立志教育事业的信念和情操,确保他们能够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各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也应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保证男性教师在学校中占有合理比例。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值得借鉴。澳大利亚2004年开始进行立法,允许学校制定男性专有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性别区别法》,以此保障学校中男孩教育的成功与未来男教师的逐渐增加。与之相配套的措施《教师性别平衡计划》,重在采取切实的措施鼓励男孩高中毕业后选择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或相关课程,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作好必要准备。教育行政部门要拓宽男教师来源的渠道,积极吸收来自其他行业具有教师资格的男性进入教职。对本地区教师性别结构定期进行监测,合理配置师资,确保学校中教师性别均衡。

参考文献:

[1]王艳之,柴莉颖.男教师进入学前教育的现实行意义和可行性策略[J].2008,(2)

[2]张桂之,孙英莉.浅论男体育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凸显的特性.辽宁教育学行政院报

[J.]2009,(11)

[3]伏干,杨小晶.幼儿园男教师的胜任力对幼儿角色发展的影响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1)

[4]林南,田原.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报,2004,(3)

[5]刘建霞.浅析教师性别单一化的不良影响[J].洛阳师专学报.1999,(6)

[6]王芳.从体育教学看男教师的教育特色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探索[J].[7] 马群.浅论中班幼儿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读写杂志,2006,(8)

篇8:教师评价行为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

一、教师过分斥责自制力差的幼儿, 不利于幼儿认识错误

自制力差是由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精心布置了一个活动区, 幼儿却不能领会教师的意图, 将玩具扔一地;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活动, 由于个别幼儿的违纪行为, 活动不能进行下去。这时,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失去控制, 大声斥责孩子, 甚至惩罚这些孩子。然而, 对于教师的发火生气, 自制力差的孩子, 首先感受到的并不是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而是在想, 怎样才能逃过或减轻老师对自己的惩罚。

教师对幼儿经常大声呵斥, 还会对幼儿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如幼儿学着老师的样子呵斥其他幼儿。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模仿, 对知识经验缺乏的幼儿来说, 他可能认为大声呵斥别人, 也是人们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 而这与我们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可见, 教师失控的教育行为, 会被孩子模仿, 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工作中, 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 控制情绪, 原谅孩子们所犯的一些“错误”。即使孩子真的违反了“规则”, 老师也要查清根源, 让孩子真正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对能力弱的幼儿采取过急的态度, 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是坚定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时期, 自我评价能力较差, 大多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评价, 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 教师辅导一名平时在各方面能力都较差的幼儿, 老师一遍又一遍教, 这位幼儿就是不开窍, 渐渐地, 这位老师的话语中, 焦急成分增多, 幼儿也显得不安起来,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最后到低头默默不语;这时, 正好旁边的幼儿之间也发生矛盾, 随之听到了告状声, 等待老师的解决, 老师的情绪终于控制不住了, 盯着那位能力弱的孩子, 生气地说:“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快让你妈妈领回家吧!”那个孩子委屈地哭了。

再如:幼儿园要检查孩子们学习跳绳的情况, 班里每天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组织幼儿练习跳绳。半个月过去了, 还有两位小朋友不会, 老师一次又一次的示范讲解动作, 结果还不行, 老师着急说:“你们俩怎么回事, 今天学不会就别吃饭!”第二天, 两位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 并和妈妈说, 自己是一个笨孩子。可见教师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容易失去控制。教师斥责孩子的这些话, 虽然是情急之下说的气话, 却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

对那些能力差的孩子来说, 在做其他事情时, 也会缺乏信心。老师要信任每一个孩子, 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采取少批评、多鼓励的教育方式, 要以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做好”、“你肯定行”、“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 孩子就会从成人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 获取强大的推动力,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 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克服困难, 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自信心不断的增强。

三、教师压制幼儿个性, 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 发展他们, 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 鼓励独立工作——创造。”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 要给幼儿极大的自由, 使幼儿巨大的创造潜能释放出来。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某些幼儿的表现出乎教师的预料, 致使教师教育行为失控。

如一节美术活动课, 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添画, 丰富画面内容。教师已经提醒了一个孩子好几次, 要他在画面上添一些内容, 使画面更加漂亮, 幼儿就是不动。教师有些生气, 但孩子非常自信地说:“我觉得已经非常漂亮了, 不需要再画了。”这时, 老师为孩子的“公然抗命”而恼火, 并斥责他, 强迫他按照老师的意愿去做。

教师这种失控的教育行为, 仅仅是为了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的, 然而却剥夺了幼儿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从此, 幼儿也许只会循规蹈矩, 自我创造精神被老师粗暴的做法熄灭了。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在一次美术活动中, 有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中企鹅和北极熊在一起玩。老师问:“企鹅生活在南极, 怎么来到了北极呢?”孩子说:“企鹅生活在南极, 没有伙伴多寂寞, 它能和北极熊生活在一起多快乐呀!”老师及时表扬了他不仅画面有新意, 还有爱心。并把他的作品挂在“展览栏”里, 当别的小朋友来看他的画时, 他总是很高兴, 并非常高兴地介绍他的作品。

这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老师要对幼儿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为, 给予及时的强化, 允许一些看似不符常规的行为出现。

四、教师过分娇纵“好孩子”, 影响其良好个性的形成

教师教育行为失控也表现在对一些孩子的过分偏爱上。有的孩子长得漂亮, 有的孩子聪明活泼, 有的孩子会讨人喜欢, 教师对这类孩子过分的肯定、爱抚等等, 易使这些孩子形成骄纵的个性。

如:在一次“猫捉老鼠”游戏活动中, 有一个扮演猫的小朋友违反了游戏规则, 钻进“鼠洞”抓老鼠, 其他小朋友大声喊, 花猫不能钻鼠洞!这位小朋友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却说:“管得着吗?老师喜欢我!我就能进去!”边说边显出一副骄傲的样子。

再如:在一次公开课中, 老师正声情并茂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突然平时受宠的浩浩小朋友站在椅子上大声喊:“猴子大笨蛋!猴子大笨蛋!”给老师以措手不及, 其他老师暗示浩浩, 可他满不在乎地说:“猴子就是大笨蛋么, 张老师还说我聪明呢!”

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幼儿会将教师的这种亲昵性交往行为不分场合地加以应用, 还会对教师的态度极为敏感, 有时教师稍加批评就会极大挫伤其自尊心, 甚至会由于老师与其他小朋友的亲昵而心生嫉妒, 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 教师在工作中, 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即使遇到特别招人喜爱的孩子, 也要有意识地藏起那份“爱心”, 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优越感, 要让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上一篇: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责表述下一篇:万圣节空间留言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