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

2024-05-02

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共9篇)

篇1: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

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是为了诊断,更是为了促进发展,实施学困生的转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发现单纯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学校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教育行为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初中化学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获益匪浅。

一、好的评价有易于促进学生兴趣的增长

学生学习的兴趣既需要培养又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化学知识。

二、正确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不足之处

老师在评价中必然要涉及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也能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哪些知识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欠缺,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刚学化学学生对实验操作还有恐惧感和好奇心,对自己的操作没有自信,如果老师此时既鼓励他们大胆的去做,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正确的操作方法给予肯定,又对不足之处给予纠正,同时引领他们去探究实验的好方法,那么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实验,并能够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长期坚持下去必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是一个教师基本的素质,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培养这种能力,只有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了,学生也才能在这种水平的平台上获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篇2: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

东新乡东新小学

田贵红

目前, 对教师评价比较注重对教师某一方面或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单项评价, 如教学态度、教学成绩、班主任工作, 或者一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次家长会等, 一些学校甚至用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的驱使下, 教师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 而是为了获得领导、同事、社会、家长的认可以及职业升迁, 甚至为了可怜的奖金和表扬, 拼命加班加点, 搞题海战术, 限制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教师评价体系既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 又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以强化和巩固。同时, 现行教师评价也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用统一的标准规范, 要求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教师, 不但抹杀了教师的个性, 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创建特色。

我认为对教师应从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一、学校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其创造性发挥的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阶段评价。为使教师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应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主要应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教师评价的标准是从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科研能力、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几方面综合进行评价。

(一)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应基于对教育事业的进取心、职业热情程度;对学生的爱心、公正程度;对教师自身的正直诚实性、健康心态情况进行评价。

(二)学科知识:是否正确掌握学科知识中的有关概念、定理等;能否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否了解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是否熟悉教学的基本体例;是否能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能否顺着学生的思路探究问题并准确判断该思路的可行性。

(三)教学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教师是否将学科知识通过精心计划、有趣儿而又有效地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又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准确找到学生学习学科问题的“闪光点”,并能采取有效的和创新的措施来巩固评价的成果;是否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的、自然的、无隔阂的师生交往,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四)文化素养、科研能力评价标准:教师应具有热爱学习、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能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并可灵活地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热爱祖国的文化,具有较高的文明礼仪水平,丰富的非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人品。

(五)交往能力评价标准从以下方面考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理互换,对学生真诚、善意、民主;能机智地扭转出现问题的师生关系,消除交往中的障碍;与学校领导、同事、家长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同事中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六)自我评价能力评价标准:能够通过自我评价,有意识听取有关人员(学生、同事、家长、领导等)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的个人计划随时调整。

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自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在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是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家长评价教师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育人水平、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能力、家访情况。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敬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上课,上课及时,穿着整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教学环节紧凑合理,体现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准确、及时、到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三位目标的落实,让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价值观、思想觉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提醒、帮助、引导、辅导学困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分发展;堂堂清测试题设计详细、全面,体现层次性;学生达标侓高,教学效果好。

(三)教师的育人水平:

评价标准:教师在课堂上、课间要认真辅导学生,发现学生弱点与不足,要及时恰当处理;教育学生方法得当,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不弃视差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发现学生优点,运用表扬、鼓励、暗示等方式教育学生,及时辅导学科知识,查缺补漏,完善教学过程。

(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能力: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具有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所教班级学风浓,班风正,教学成绩优秀,教育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五)家访情况: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的安排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家访,家访时态度和蔼、诚恳,反应学生问题符合事实,解决问题方法得当,注重与家长沟通,给家长讲解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与方式,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深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具有较好的家访效果。

三、社会对教师的评价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师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而光荣的职业,社会对教师就有一定的职业要求,这些要求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形象,决定着对于教师的评价。

(一)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要求

1、对待学生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对待自己上,严谨治学,学而不厌。

3、对待教育事业上,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4、对待教师集体上,团结协作,勇于探索。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

1、教书育人的角色教学角色──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育角色──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2、管理的角色

3、心理辅导的角色

4、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

5、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6、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能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在教学中,重点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总评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教学态度: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彩、完整,不迟到、早退,不随意调课;讲课富有激情,不照本宣科,注意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关心学生课下学习,认真辅导答疑。

教学内容:课程计划安排合理,快慢有序,条理分明;每堂课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信息量适中。

(二)教学方法:讲课富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课堂气氛活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对重点难点讲述清楚、突出,注重归纳总结;批改作业认真,既有全班总结讲评,也有个别辅导。

(三)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教学,我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总评 对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水平的总体评价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对老师的评价,给每一位教师建立一个档案,同时对老师近两三年的工作进行纵向比较,了解老师的成长和发展轨迹,因为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 绝非一朝一夕的产物, 仅仅依靠

一、两次的单项评价, 不可能真实反映教师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 也必然导致评价结论与教师实际工作表现的偏差。由于教师在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评价应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以及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等。所以,对于教师评价应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篇3: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

一、改革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方法

1. 通过学生的活动评价学生主体地位是否确立。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 如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另一种是消极被动地参与, 仅仅是学生表面上在动。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外动”和“内动”整合起来,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 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 要放手让学生活动, 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 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 怎样收;什么时候放, 什么时候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得有序, 不能杂乱无章, 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 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2. 以教师教学活动的准备评价教师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教师的教学结构设计, 做到层次分明, 条理清楚, 疏密合理, 快慢得当, 时空分配科学, 有节奏, 讲效益。更重要的是, 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胸中有“本”, 眼中有“人”, 手中有“法”。

3. 用课堂小测试题的结果来评价课堂认知目标是否完成。

是否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合理设计小测试。一看测试内容是否精练。测试题要精心筛选, 认真编制, 不搞题海战术, 做到起点适度, 落点恰好, 梯度、密度、广度、深度合理。二看测试形式是否灵活。要科学引入“过渡性”测试, 要引导学生用“导学性”或“尝试性”测试, 新课结束时要有“归纳性”或“巩固性”测试, 课后练习要有“延伸性”测试, 期末复习时要有“系统性”测试。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 什么时间讲授, 什么时间提问, 什么时候测试, 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不偏不倚。

4. 用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来评价教师组织下的课堂气氛。

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好的课堂气氛是活跃与恬静相统一, 活而不滥;热烈与凝重相统一, 热而不乱;宽松与严谨相统一, 是和谐的、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 学生听懂和听不懂的表情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要设计课堂的热烈气氛, 显示启发式教学, 采用边讲边问, 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不停地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使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形成师生互动,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

二、改革传统观念中对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价方法

1. 以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其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由教师个人的特征和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决定的, 因此, 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方法体系中, 以行为评价法为主, 在确定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时, 能识别和判定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 从而对教学水平作出评价。但也要包含一些教师个人特征、拥有的知识与技能和教学效果方面的内容, 从而对教学水平作出辅助性评价。通过行为评价法确定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有效行为, 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个人特征, 更能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在学生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行为评价法具有较高的适应程度, 适合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

2. 学校要建立完备且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

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利用教师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特点, 学校要兼顾指标的全面性, 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 全面评价教师, 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 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 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 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 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

3. 学校要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外界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教师教育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这就要求对教师评价时, 既要有定性指标, 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素质教育观下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反映在评价实践中, 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 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 教师评价也应该强调“自我评价”, 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 提高评价的民主性, 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篇4:教师如何对幼儿行为进行正确评价

一、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在评价幼儿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等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活动中接受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全面了解幼儿,巧妙利用评价引导幼儿发展。不应该将目光集中在少数“好孩子”身上,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小朋友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评价主要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不要轻易地把幼兒与他人作比较。对幼儿的评价应着眼于与他自身相比,让他在老师的帮助下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得到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二、评价手段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识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拥有它。可使得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在中班阶段,改变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作为评价的手段,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班,小朋友对地球仪特别感兴趣,热衷于认识全国各大城市,我就利用“小飞机飞向北京”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飞”过一座座城市,最后“飞向北京”。这种形式果然大受欢迎,“小飞机”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幼儿。

三、在评价中发现幼儿的潜力,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

对幼儿行为不适宜做全面评价,那样做对幼儿要求太苛刻了。有些幼儿平时表现平平常常,一时表现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结合评价原则、与家长及时沟通,他就会豁然开朗,他的个性特色会悄然浮出水面,这时再去评价他,让他在自己的空间内找到属于个性的亮点,使其潜力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使幼儿在平等、公正、自信、自强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四、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即兴、即时地对幼儿进行评价

如我们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评价、情景表演、角色表演、音乐游戏等活动的综合评价,识别幼儿在某一领域的表现水平,发现幼儿的智力强项,使孩子在鼓励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句话:“教育有差异而无差生。”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容城县小里镇胜利庄幼儿园)

篇5:教师如何进行创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激励和评价,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创意性的评价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结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大量的评价用语,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

二、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有一个孩子聪明,但好动,还很淘气。有一天,我在检查家庭作业本时,发现该生由于粗心做错了好几道题,我便在他的练习本上写上这样一句话:“一时的落后并不等于自己笨,不要气馁,老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果然,下一次作业题他全做对了,我便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你真了不起,我们班为有你这样的好学生而感到骄傲、自豪。”之后,我便把该生的表现及时向家长汇报,请家长协助,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也终于成为班里的“尖子”生。

三、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把学生看作种子,需要老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活动进行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使学生的活动行为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课上,老师请同学们都来当回小小设计师,动手设计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师:“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图形最棒?”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李晓萌举手说:“是不是不管设计哪种图形,只要符合面积是6平方厘米就行了?”“我说:“是。”她说:“比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只要把它们的长、宽、分别写成两个数相乘等于6的式子,这两个数据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我以赞赏的目光注视着她,并对她说:“你的思路真好,有创意,和数学家想的一样,老师很佩服你。”此时,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对学生评价,教师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评价,应需要运用各种评价手段,好的评价用语,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以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因此,要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欢乐,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评价,不妨采用如下评价用语对学生说:

“你这么用功,一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好样的,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你真了不起,简直是小发明家。”

五、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

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更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例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信息:“有黄花6朵,红花18朵,”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口头编应用题。我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看谁编的好,请举手。”这时,我发现平时不爱发言的李晓燕也举起了手,老师便请她起来回答。李晓燕:“有黄花6朵,红花18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我说:“老师真为你高兴,你终于能主动回答问题了,真了不起。”此时,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的她红着脸,却开心地笑了。

篇6: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江苏 淮安 ●成艾梅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改革。今天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是贯彻在师生互动全过程的评价。它既包含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也包含对学生个性、人格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在新课程教育教学中,随着师生交往与对话的进行,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从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变化,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绪,也因教师的评价而变化。教师恰当适时的评价,可以巩固学生思考、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成果,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习的兴趣,强化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我认为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价应该真诚、真实

任何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爱。作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在这方面的需求更为明显。他们遇到事情或难题时,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应。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一旦得出答案往往都比较兴奋,急切地想要表达,这时候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尽情地表达。无论学生回答正确还是错误,教师千万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他们的错误,而要运用真诚、和蔼、亲切的话语给予他们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但是在表示真诚的同时,教师切记用华而不实,夸大其词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学生回答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指导或同学们的纠错,及时得到正确的答案,。如果教师这时给出的评价不恰当,高出标准,学生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绝不能把学生的错误敷衍或搪塞过去,更不能一律用“OK,你真棒”来评价,否则,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虚假或造假的感觉,从而使评价失去了导向、激励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科学面前严谨求实的意识和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给予真实的评价。在评价的语言上注意体现艺术性,使学生在了解错误的同时,也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同时收获成功的快乐。

二、评价要善于启发、延伸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教师这时绝不能一股脑儿把答案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提出与结论相似、相近的问题,为学生搭桥,为了学生悟出结论,给予简明的解释与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与思维加工,感悟问题的真实含义。譬如我在教学《老山界》一文时,有这样一句话:“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让学生理解这里的“抢”的含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出“红军饿了”。这时我们教师就不能简单地评价学生错了,而要引导学生联系红军当时的处境,前面的山路艰险,后面又是追兵,所以一个“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的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教学论文 )文字表层的意思学生理解了,更深层的内涵也把握了,教学的任务也顺利达成。这里,教师评价的启发、延伸让学生真正成为了问题的思考者,研究者,达成者。

三、评价要及时、准确

在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不稳定性,当学生受到干扰自我意志消沉而导致情绪消退时,教师要及时予以激励性评价。

平时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情绪表现不正常时,教师实施及时评价,把该生平时的点滴进步及时整合,唤醒他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动力。面对难题,要让学生始终充满自信,让他们挺起胸膛,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在学生失败时,多说几句“失败是成功之母”“跌倒了,再爬起来”“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它们可以让学生情绪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不过,这种激励性的评价要适度,恰当,到位。不能让学生产生表扬依赖心理,那样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四、评价要多元、多样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自己崇高的敬业之心善待学生,用多元发展的理念关注与悦纳学生。学生“出错”时,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帮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在精神上给他们以支持,让他们意识到“出错”是必然的。无论“出错”多少次,都要帮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肯定他们在某个方面的优秀表现,鼓励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自己的优势,鼓足勇气战胜消极,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从“出错”中走出来,一步步走向成功。

评价不仅仅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家长、社会、同学、朋友等方面因素的参与,评价的行为不仅可以是语言上的,还可以表现为行动或物质的。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运用,评价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真诚、真实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找准方向。当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时,教师的评价要带有启发、延伸性,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索与研究。当学生的情绪消极时,教师的评价要及时,用准确的话语,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实现身心共建。多元、多样的评价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始终坚信自己能成为一名成功者。无论采取哪种评价,都要用“爱”来评价,提倡“微笑”评价,让学生在充满真爱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篇7: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

摘要: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等情况作出的综合性价值判断活动。高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评价,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的过程。本文就将对高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正确的教学评价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评价

当今创新教育与实践方向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对自身学识、执教过程的改革。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高中教师只把重心放在了教学的前期准备与教学过程的精心安排中,而往往忽视了教学评价对学科发展、学生活动、与教师成长的升华作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明白课堂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开端和精致的教学活动设计,更要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评价理念与实践观来做支撑。下面文章就将从三个方面对本文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国家体现在,它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消亡的国家和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中断、反而愈加兴盛的国家。而深究起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还是在于“语文”的推动作用。从远古社会语言文字的诞生,到现在的语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与多元的发展方向的呈现,我国的“语文”学科也显露出日益完善与科学的良好教学局面。但素质教育的鼎力提倡与我国语文教育仍有很大前进空间的基本现实却要求着高中语文教师,不可松懈的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评价部分进行反思与提升。

任教教师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基本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它的“育人”、“移情”、“审美”功能不言而喻。但这些功能仅仅是存在于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吗?教师要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达到“润物无声”、“育人有效”的境界,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评价观、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观。高中的学生心智越发的趋向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名能发现他们“闪光点”的“指路人”。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一定不要传统的对知识的完成情况来衡量这节语文课的成败。我们说语文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但就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观”来说,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更在于将教学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及时改进课程设计、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的正确的评价观念。

二、评价内容的整体综合性

现代语文评价观下讲究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全面综合发展”的个体。因此,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重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综合的做出合理的判断。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讲,它涉及的基础语言工具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思维理解能力的训练、写作抒情言志等都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决不能将语文评价局限于“语文学科”的狭隘圈子里。以数学为例,它的题型复杂、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来对题意进行整体把握和正确理解。

再就高中的的历史、地理等学科来讲,“语文”的重要更是不可或缺。如果我们的学生连“中央集权、资本主义”、“水循环、荒漠化”等词语的基本意思都无法理解,那么又怎能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呢?语文的这一点功能几乎所有的教师与学生都清楚,毕竟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有力工具。但有些语文的其他功能或者是不易被人察觉的作用就很容易被人忽视了,比如在高中语文《琵琶行》一文的学习中,也许由于文章本身对情感理解的高度要求,使一些学生可能不能立马达到”与作者在同一情感线上“的体会共鸣。但这并不能使高中语文教师匆匆下定义:本节语文课堂教学不够成功,学生学习效果未达语文教学目标。有善于总结的教师会惊喜的发现不仅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以突飞猛进,而且这种情感的潜能发挥会使学生在其他相关学科(比如高中政治关于“人权”、高中生物关于“基因”章节等的学习中)变得格外的主动与好学。而且语文所培养的沟通表达、思维发散等能力在其他学科中都能得到体现,这些学科的良好发展又能反作用于学生对语文积累高度的热情与丰富的知识内涵。所以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语文单一评价”的狭窄观念,对受教育者进行整体综合的课堂教学与评价。

三、评价手段的多样灵活化

教学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纸笔试测验、还有灵活的口试、面谈等多种新形式。在语文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同时也要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与灵活化。可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师的表现情况采用相应的评价手段,比如教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为了激起学生对刘和珍君遇害的愤恨和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相应,可让学生分别为刘和珍君和鲁迅先生??两段赞语概括他们的事迹。就这两段赞语的概括与情感升华程度来讲,教师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情感体验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学生对文章的脉络(刘和珍遇害的过程与鲁迅写作的缘由)有了更进一步的梳理,对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是语文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与灵活化的一种表现,由不同的评价手段来促进教学。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评价手段的多样表现在评价时间的灵活选择上,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学生和自身教学进行评价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具体来讲,语文教学评价根据时间和评价的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方式。诊断性评价可运用语文学习的新课讲授前的摸底诊断;形成性评价多用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的动态的变化评价(比如高中课文《荆轲刺秦王》一文不仅篇幅较长而且全是文言文,教师则可多开设几个课时,并注意在执教过程中对教学进行多次反馈与评价);终结性评价又称总结性评价,多用于语文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等,作为对学生的一个最终综合评价。教师在这个时候就更要注意评价方法的灵活运用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总之,对教学评价手段的灵活运用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反馈教学、完善语文课堂。

篇8: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在尝试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 也在大胆尝试着对学生评价的革新。现在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观念、目的、方式和方法等都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以前对学生的评价多是学习结果的量化评价, 多是学习阶段或知识单元的教学终结性评价。而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则不然, 它注重过程的评价, 强调质性的评价。评价不是教学的终结, 而是教育功能的继续发挥和教学行为的必要延伸。

一、在过程中评价, 在评价中激励

我们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作为重点。新课程的教学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学生探求新知、学会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上。新的教育观念表明, 学生形成学科认知结构, 使他们的智力、思维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是探究过程、方法与探究结果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这改变了过去“重结论, 轻过程”的传统观念, 在强调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 过程与结论相比较, 学生探究结论所花费在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学生在学习中有质疑、比较、选择等认识活动, 也有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形成思辨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 此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对于形成他们的这些意识、能力和精神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中, 评价注重过程就更具意义。因为学生的探究、研讨、发现等认识活动,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机和能力的形成等, 更多地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之中。

这些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显而易见地延伸了教学, 让教学功能得以继续释放。更多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说是润滑剂, 也是加速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发现和发展, 关注更多学生的潜能或特长,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鼓励他们乐于进取、勇于实践, 所有这些都是与教师教学中的评价, 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紧密相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评价, 有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 这表现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根据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 我们的教学评价应该在求实中侧重褒扬, 努力发现学生学习、成长中的亮点。哪怕学生有微小的进步, 教师也不应该吝惜表扬。教师对于学生不理想的课业成果、研究结果等, 不给予全盘的否定性评价。实践证明, 褒扬性评价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能产生更好的激励功效。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努力和参与意识, 应该关注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智良性变化, 应该关注发生在过程中的合理想法、步骤, 应该关注产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 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要稳定和巩固学生的主观努力和参与意识, 延续并定型他们心智的良性变化, 肯定并延伸他们的合理想法、步骤, 拓宽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 赞扬并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过去作为一个学习阶段或一个知识单元的终结性评价, 就不大可能显现激励功效。

注重教学过程, 让评价有机贯穿于教学过程, 努力形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的学生管理评价机制, 这样能促进学生和谐主动的发展。构建既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又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模式和评价机制, 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该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愉快因子, 应该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信心因素, 也应该是学生学习进步、形成个性优势发展的一个动能。

二、在评价中引导, 在引导中改进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趋向进一步的融合。学习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 为开放式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方便。更多的开放式评价又对学生的引导提供了极大的可能和方便。以往的封闭性评价就缺少对学生引导的时机和方便条件, 更不能多谈促进学生的改进了。

在新课程教学中, 往往是对一个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在先, 发现某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后。发现了某一个学生的学习困难, 教师会对他采取适当形式的教育引导。教师往往是一边评价, 一边引导, 评价中有引导, 引导中又有评价。恰当的引导常常是与合宜的评价结合进行。这是最直接、最直观的评价中的引导。在评价中发现问题, 在引导中努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改进, 无论这种评价发生在课内还是课外, 它都延伸了教师的教学, 继续发挥着教育的功效, 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中, 对学生学习设计的参与和引导帮助, 更多地依赖于多种形式和及时恰当的评价。当学生进行了一段课业构想, 学习的创设成果还没有完成而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能要介入其中, 了解学生难于取得成功的障碍是什么, 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障碍。或者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建构, 产生了不太完整的设计, 这时教师也可以对初步的建构、不太完整的设计进行评价。这时会因为教师的评价而保证了学生思维的缜密、完整, 使得学生的建构和设计更加趋向合理和成功。这既可以缩短学生建构的时间, 也可以有机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建构的正确框架和弥补学生初步建构的学习框架、设计上的缺陷, 改正其中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 恰当的评价中加入合理的引导, 会促进教与学双方的进步与成功, 进而使得不同学情的学生都得到变化和进步。

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应当采用“坐下来”的方式, 对学生实行面对面的评价。这种方式相对减少了与学生相互隔绝的介质性评价。评价中有引导, 引导中有改进, 这种亲切和谐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更容易产生激励功效, 更容易让学生努力和进步。

教师在评价中引导, 在引导中评价, 它既缩短了学生不会学习或暂时障碍学习的时间, 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或掌握技能, 以顺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变, 改变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引导的意义在于进取, 进取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已经不是为了区分和排序, 而是为学生更好地改进发展“引路”。

三、在评价中发现, 在发现中发展

更多地接触学生, 才可能有更多的过程性评价。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评价, 才可能有更多的发现。接触和评价既产生发现, 又促进发现。过去对学生的评价, 多是终结性的量化评价, 而且有中间介质。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多是从介质中发现。其弊端是过程呈现得少, 补救不及时或不能补救, 量化评价多, 质性评价少, 缺乏激励机制。特别是期末考试的量化评价, 更明显地反映出以上的弊端。最为可惜的是失去了发现这一重要的教育机能。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并注意在评价中去发现。这里的发现有三层意思。

一是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评价, 就能发现教学环节上的诸多问题。摸清是学习态度问题, 还是学习方法问题;是个别学生的问题, 还是多数学生的问题;是学生接受的问题, 还是教师教授的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在过程中发现, 才可以解决, 才可以更快地解决, 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新课程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 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评价中有发现, 有发现就有教学反馈。从这个意义上说, 评价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反馈, 评价过程也是反馈的过程。在评价中, 能反馈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不同问题:这些问题是特殊的, 还是一般的;是学生学习中的某个环节问题, 还是他们学习中的全过程问题;是教师教学课前设计的不周全, 还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失误等。有了以上的发现, 教师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补救。有了以上的反馈, 把教学情况了解清楚, 才会使我们在教学补救时汲取经验教训, 使今后的教学更加严谨地进行。

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知识和技能的补救, 表现了教学针对个体差异的实施和继续。评价是补救的媒介, 补救是评价的深入。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补救, 方法是扶一把、帮一阵、送一段, 意义在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使得不同层次、不同学情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是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中, 因为学生有更浓厚的兴趣、更宽松的环境、更活跃的思想等因素, 个性反映得更为充分。这其中不乏有他们某一方面潜在能力或个人特长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就可能对此有所发现。在学生探讨、研究等认识活动中, 如果教师将教学评价和教学引导有机结合、恰当使用, 发现学生潜能和特长的机会就会增多。

评价是一种介入过程。新的教学理念将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了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着教学内容。如果这时让多种形式的评价介入其中, 教师就会得到更多的新发现, 就会有更多的学生的特长被发现。

学生的潜能或特长是特殊存在的, 还是普遍存在的, 一个学生“能”在哪里, “长”在哪里, 他们的潜能和特长的发展速度和方向理想与否等问题, 只有介入学生学习活动之中并伴随合理的评价才能得出合理的解答。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有时没能在相应的时机、范围、条件中显现出来是常见的, 重要的是教师为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的显现创造良好的时机、范围和条件, 不失时机地发现, 并保持、定型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这些都与教师的敏锐观察、精心呵护、正确引导密切相关, 而这一切又都与评价的介入密切相关。

评价也是一种实验。因为学生表现个人的潜能或特长不是一次性的, 更不可能在一次评价中有极致的表现。他们在完成研究性学习课业、设计开放性学习的成果框架时, 不是一次成功, 个人潜能或特长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得到最佳的发挥。教师可以在这些学习中审视、检验和评价他们, 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学会学习、学会设想。引导并帮助学生创设潜能、特长发挥的最佳情境和氛围。当一个设计不成功时, 可以引导他们去改造, 或引导他们重新建构一个新框架, 用以审视学生、检验学生的潜能或特长。我们应该相信, 只有没有发现的教师, 而没有不具备一技之长、一物之好、一事之趣的学生。只要教师鼓励并保护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就能够促使他们有积极的个性化发展。

三是发现学生的发现。在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中, 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中, 教师还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发现。学生在探索新知中的发现, 在获得新知的体验中的发现, 更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无论这些发现多么稚嫩、多么简单, 有多少缺陷, 只要有一点点闪光之处, 或者只要有一点点创新的精神, 都是可喜的, 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我们设想, 如果教师不接触学生, 没有对学生有更多的过程性评价, 就不会有发现的机会, 更不会发现学生的发现。

教师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发现学生的潜能、特长, 发现学生的发现, 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发展。

在新课程教学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对学生正确评价的意义, 充分利用它的功效, 使新课程教学稳步、深入地开展, 进而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篇9: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路。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才会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想以此谈谈我的看法。

一、评价要注意与学生沟通

“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这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老师怒气冲冲地带一位学生到办公室,是因为该学生自己把题抄错了一个数字,列式和计算方法都正确,老师打了错号,本子一发下去,该生就嚷嚷道:“老师你给我批阅错了。”就这么一件事,要是碰上一般的人,弄清事情的真相也就行了,但该老师却在办公室对该学生大发雷霆:“你先看看你把题抄对了没有,你把一个数字抄错了,而答案却是正确的,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错误的责任你也应该承担一部分,你却在全班学生面前说我给你批阅错了,让同学们怎样想?好像你什么都懂,老师是在瞎混呢!这让老师很没面子,你知道吗?看得出这位老师情绪异常激动。听了以上这些话,我就想,给学生说明打错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即使老师真批阅错了,改正过来,也是给自己一个教训。毕竟学生多,作业量大,出点错是情理中的事,这很正常啊!但老师却觉得“面子”很重要。那学生就顾着老师的面子,即使老师真的批阅错或讲错,学生也不吭声,因为有“面子”隔着。这样一次、两次……将会是什么后果呢?通过以上案例,不难发现,不恰当的评价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抑制他们探究和发现问题的积极

性。

二、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变反面评价为鼓励性评价

正面评价,往往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刚带上这个班时,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别人都说他有多动症,不爱学习、爱欺负老师,是全校出了名的坏学生。于是我便对这位学生格外关注。经过我短时间的观察,我觉得他并不像被别人说的那么坏,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有意对他很照顾。帮同学打扫卫生、帮老师打水……,我总会夸上他几句。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上课只要他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我便毫不犹豫地叫他回答。慢慢地,他变了,在我的课堂上变乖了。记得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办一期板报,第二天交给我。结果第二天一早我走到办公室门口时,他已经在门口等我了,并且双手将板报交到我手中,不好意思地抿着嘴笑了笑,转身就跑了。我看了看,板报做的还不错。后来我才知道他昨晚为了这个作业睡得很晚。看着他的这一切变化,我高兴地笑了。于是我对以后的工作就更自信了。

三、有的放矢,导向性强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都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有的放矢。有时瞅准时机,借题发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别的同学都听得很认真,只有唐炜一会儿手在抽屉里摸,一会盯着桌面得意地笑(只是没出声),我看了他几眼他全然不知。还在那儿不亦乐乎地玩,我轻轻地走过去,他丝毫没有发觉,原来在盯着一只蜗牛发呆呢!我“吭”了一声,他这才猛地回过神来,第一反应是想把蜗牛收回。但发现的太迟了,所以很难为情地等待我“发落”。这时我原本很生气的表情变得和蔼起来。是什么原因让我有如此大的转变呢?前面说过,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都有好奇心,这也许正是《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内容教育了我的缘故吧!

于是,我借题发挥,和蔼地说:“这只蜗牛真的很可爱,你已经观察了很久了,发现什么了吗?”他难为情地摇摇头。我说:“不知道就要去研究呀!比如:它的外形特点。由这些外形特点你想到了那些品质。如果他从地上爬过会留下一条银色的痕迹,不信下课后好好观察一下,好吗?如果能将你观察到的写一篇观察日记那就更好了。

之后,他这节课听得出奇的认真。谁敢说自己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或多或少的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这也绝非都是坏事,你恰当地引导会让他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换一种方式说话,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毕业生自我鉴定(数控)下一篇:举措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