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

2024-05-06

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精选8篇)

篇1: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

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试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提出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幸福,在汉语中的解释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那说到底,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满足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和期盼,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文化的。幸福指数,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不断改造而来的概念,是一个在不断修正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在不断添减,所着眼的重点在不断调整,但有一个不变的趋向是注重个体的感觉和身体的感受,是以个人对各种事物满意度的测试。

一、关注教师情感

学校管理工作不能仅仅是管理教师的工作,同样要重视教师的情感状态,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所以我们管理者平时要摒弃领导的那种居高临下、以大压小的管理方式,而是应该以服务者角色出现在教师面前,认真听教师倾诉,细心为教师解开心结,及时帮教师调整好情感状态,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一是满足心理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尤其如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教师的普遍心理。所以说尊重是教师的第一需要。二是维护人格尊严。三是尊重岗位选择。

二、营造和谐氛围

调查显示,妨碍教师人生幸福的最大障碍是不良人际关系,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的恶化都在剥夺教师的幸福感。事实上,不少好教师跳槽或转校,往往有这方面的原因因此,学校要努力让教师置身于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从而使教师觉得在这所学校里工作是愉快的、美好的、幸福的。这是校长关怀教师的又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在建设,我们不回避冲突,重要的是学会理解、沟通和谅解。首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精诚团结,以诚相待,作出表率。倘若领导之间拉帮结派、勾心斗角,那么教师之间的关系势必紧张。其次校长还要“亲臣,远小人”。千万不要出现:做事的时候想到的是一部分人,而在进行利益分配或荣誉分配的时候,想到的则是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否则会把整个学校的人际关系复杂化。再次要适度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现在普遍推行的“末位淘汰制”是导致教师人人自危、人心惶惶的催化剂。因为害怕被淘汰,于是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少了不正当竞争多了,结果文人不是“相亲”而是“相轻”。学校应该鼓励和提倡教师间的合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解放教师心智,这也是从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压力,解放学生的心智。在校内应明令禁止打小报告、传播流言、打听他人隐私等破坏合作的行为。二是宽松的工作氛围。教师所乐见的是一种愉快、合作、开心、高效的办公室文化。这种办公室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校长的个人风格、学校的管理水平等直接相关。为此,校长首先要着力于软件建设:平时要注意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注意同一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包括性别比例,俗

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以期产生鲶鱼效应,增加办公室的亲和力; 还要适当增强人员流动性,避免不团结的教师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也要避免小团体的形成;一旦发现问题要

及时采取措施。其次要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教师办公室要求宽敞明亮、干净整齐,办公用品够用、实用,每一个角落都要有值得体味的细节,要能传递出强烈的时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体现人文关怀。例如有些学校每学年把经费拨到各组室,由教师自己装点办公室,学校评出最富文化韵味的组室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境,办公效率才能发挥得更好.三、促进专业成长“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在教学管理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因此,校长关怀教师,就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一是搭建学习充电平台。教师职业不仅是一个生存的岗位,更是一个公众关注的文化形象。面对课改的洪流,教师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教师必须有“一泓清泉”。学校应以创建学习型校园为载体,积极倡导教师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如组织开展教师理论学习“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研读一部教育名著、每年订阅一批教学专业杂志、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天阅读一份教学杂志。深入开展好书传看、好文章传阅、好课共赏、好思想

共享等一系列活动。向教师推荐《人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李镇西的《爱的教育》等理论书籍,努力用大师的人格魅力开启教师的教育思想,用大师的教育理念培育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是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既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也能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与理解。学校鼓励教师之间经常开展“一人一课”、“评课议课”、案例分析、教师赛课、专家报告、教育沙龙、网络备课、教育博客、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创设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和谐融洽、敢于交换意见的良好氛围。三是搭建展示自我平台。为了让教师获得成功,展示自身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提高职业幸福指数,学校应千方百计多层次、多角度地为每一位教师搭建自我展示平台。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建设,组建学科创新团队和名师工作室,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评比、名师申报、论文评选和学术主题报告,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自我展示活动,为每个教职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一个能留住教师的学校应该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教师也能得到提高,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有成就感。这样的学校既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又能培养出名师,这才是双赢的策略。

四、关心教师健康现在的教育都强调要把学生休息的时间还给学生,因为疲劳学习是对学生的一种摧残同样,疲劳工作只能给教师带来倦怠感,而不是幸福感!所以我们要把教师休息的时间也还给教师,平时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双休日不组织工作。其次提供锻炼身体的设备与时间:比如安排教师集体练操、设置教工活动室,充实设备、定期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体检等等。学校都应将上述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议程,拿出相关方案,扎实落实或实施。

五、丰富精神生活

第一,保障文体活动。一所听不到教师的歌声、笑声,看不到教师打球、跳舞的身影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教师的健身和娱乐提供保障。事实上,学校具有其他单位和行业所没的丰富的优质的文体活动资源,校长需要的只是观念的更新和行动的支持。一是提供时间。这

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教师最缺少的就是时间。除了提供课外活动时间之外,有些学校还规定每星期一、四下午最后一节课教师可以自主参加文体活动,这一举措很得民心,深受老师的欢迎。学校还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的体育周、艺术节,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艺。二是安装设施在学校里建立健身房、音乐厅、舞厅以及其他露天健身设施等,让教师有场地活动。三是举行培训。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长,在学校里开设太极拳、气功、瑜珈、健美操、交谊舞、书画、歌唱等短期培训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开展校外活动。例如重阳节登山,举行球类、围棋、拔河、钓鱼等体育比赛以及唱歌、跳舞、书画等艺术活动,有奖参与。五是推行健康服务。邀请专家医师为教师作健康知识讲座,了解心脑血管、高血压等教师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有条件的地方体育科研机构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体检、开出运动处方、设计合理膳食方案等一体化的跟踪服务。六是提供展示平台。例如资助教师著书立说,办书画展览等。丰富的教师文体生活,使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得到调息,营

造了宽松有序的工作环境,优化了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了集体凝聚力。第二,惠及教师家属。“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学校不能从工作上完全减轻教师的压力,但可注重对教师家属的人文关怀,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这也是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明智之举。例如逢年过节适时召开茶话会、联谊会、座谈会、表彰会等,邀请教师家属参加,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通过这些会议,让教师家属对教师们予以理解和支持,感受当教师及其家属的光荣,努力营造“人人愿当教师,人人愿当名教师”的浓厚氛围。又例如暑假教师旅游,学校可以从经济政策上和时间安排上鼓励教师家属及其子女一起参加,享受天伦之乐。这样,全体教师及其家属心暖、心齐、劲足,全力投身于教育中.

篇2: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

回答:这个问题很大,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清楚,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下,要就业,找市场已被学生接受,虽然就业市场形势严峻,但我们乐意在市场中参与竞争,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

点评:主试人为测验应试者分析问题与逻辑思维能力,有意提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回答此问题时应边说边想。若想好了再说,主试人会认为你反映迟钝。为了赢得思考的时间,开头可以先说一句开场白,后面边想边说,分条回答。想起一条答一条,在答第一条时就想第二条,依此类推。回答完了的时候,再从中找出一两个重点。这样就容易获得构思敏捷,思路清晰,善于抓住要害的好评。

篇3:教师如何幸福生活

怒放的生命

教师首先是一自然生命的存在。生命能否怒放决定了教师幸福的指数。怒放的生命有两个指标:一是身体充满活力, 二是内心有无穷的斗志:身体充满活力, 教师能播种教育的幸福、守护教育的幸福、收获教育的幸福;内心有无穷的斗志, 教师能超越过去的羁绊、当下的困惑、未来的迷茫, 尽情地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无限的事业, 而教师的生命很有限。于是, 对相对永恒的教育事业来说, 教师个体的工作微不足道。不过, 教育事业之所以是永恒的, 是依赖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激情。在无限教育事业与有限生命存在的抗争中, 教师获得了内心的幸福。

在此, 教师的幸福是去接受这个职业, 而且从心眼里爱这个职业。在接受和爱中, 教师的生命在绵延、在扩展——与孩子的生命茁壮成长相关。

所以说, 教师的幸福是身心合一的幸福, 既能被知觉到, 也能被感觉到, 是充满活力的身体和充满激情的内心的统一体。

阳光的生活

一个教师的生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同事之间关系、领导关系、家长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出发点。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没有一套规章制度可循, 全凭教师的智慧。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是一个个有差异的存在, 是一个个“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的生成者。教师是幸福的, 在于工作充满了无穷的新鲜感, 在于工作富有无穷的挑战性。

同事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关键点。研究表明, 教学即学术:第一, 教师面向一个个具体学生开展的教学, 本身就具有学术性;第二, 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促进学生的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需要开展教学研究。不难发现, 教学学术离不开集体和团队的合作, 合作指向教师幸福的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习。

领导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生长点。与领导关系和谐了, 一方面说明教师的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领导认可了教师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 学校这个大平台也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可见,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与学校相互促进的幸福。

家长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加速点。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体:教学目标要得到家长支持, 教学方式要得到家长肯定, 教学管理要得到家长落实, 教学成绩要得到家长承认, 教学活动要得到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携手, 定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保持了上述关系和谐, 教师的生活就像沐浴在阳光下, 是很幸福很惬意的。

智慧的生存

智慧的生存指教师要不断地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相区分, 不断地彰显一种真正地属于教师的生命, 过一种真正地属于教师的生活。于是, 教师的幸福由智慧的生存所规定, 因为它指明了生命和生活的本质:没有智慧的深刻把握, 生命会变得刻板, 生活会变得琐碎, 幸福也会退隐不现。生存的智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价值引领。教育是有价值的, 它的价值在于为了孩子的好。什么是对孩子的好?如何做才是对孩子的好?如何让孩子感知到对他的好?这是教师每天必须反思的内容。教书之所以能育人, 在于教书是为了孩子好, 为了孩子好是目的。为了孩子好是教育的智慧, 它规定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也是教师感到幸福的源泉。

职业认同。幸福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 认为这个职业是自己的生命之源、生活之本。因为认同, 教师身不由己地凭自己的良心守护着三尺讲坛。因为认同, 教师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认同, 教师把这个职业的所有酸甜苦辣看作是甜的、美好的。

专业发展。教师是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中获得幸福的, 可见, 教师幸福是行动的幸福, 是在做之中获得的幸福。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吸收、教学管理实践知识的进一步反思、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团队合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行动研究能力进一步创新, 面向具体的孩子给予教育爱的进一步课改实验。

情绪高亢。教师的情绪与他是否幸福相关, 研究表明, 身心健康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快乐和微笑不是吸引学生的主要特征, 但愁眉和苦脸是排斥学生的主要特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教师更能获得同事和领导的承认, 开朗平和的教师更能体会到教育所带来的幸福。

篇4: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标准探析

关键词:小学教师 职业幸福感 评价标准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主要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满意度和所获得的情绪情感的体验。[1]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给学生完全不同的人生视野和生命体验。但是,目前我国评价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工具较为缺乏,致使不能及时了解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从而影响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提升。对此,我们运用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2],编制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标准。

一、制定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标准的依据

1.小学教师工作目标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工作目标应该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一是成长性。小学生在身高、体重、智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快的发展。二是平稳性。相对处于青春期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较大波动性来说,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较为平稳,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三是开放性。由于小学生天真、活泼、单纯和真挚,与其沟通较为容易。四是可塑性。小学生好动、好奇、好模仿,具有不受束缚的想象力,虽然他们总体认知水平较低,但是心理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是提升思维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享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培训等权利,并且应该履行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等义务。

3.相关的科学理论

有学者认为,人的幸福感就是对自己幸福的不同形式的表达。[3]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来说,这种表达与教书育人活动中的两大因素有关:“认知满意度”和“情绪情感体验”。这里的“认知满意度”指由对事物的评价而获得的满意度;“情绪情感体验”为某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目前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作为获得幸福感的认知心理基础的“认知满意度”主要表现为:第一,职业认同。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理想,从心底里喜欢这个职业,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教师才可能获得幸福感;二是热爱学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底层到顶端的排列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要使其健康成长,必须满足他们的“归属和爱的需要”,进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也由此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第二,合理定位。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工作状态要有科学、客观的认知,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从工作中寻求各种乐趣,从而获得幸福感。当然学校发展目标的定位也会对教师工作目标定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影响获得幸福感的需求满足基础的“情绪情感体验”的主要因素是:(1)经济收入。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本条件。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是教师的基础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个需要,后续递进的高级需要才能较好得到满足。要满足这个需要,教师的经济收入是基本条件,“一个需要经常为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担忧的教师,其体验教育幸福的能力必然是有限的”[5]。(2)社会地位。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是社会尊重教师职业的直接体现,“不仅决定着教师群体能否获得来自社会的积极评价,而且决定着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教师对职业的自我评价[6]”。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环境条件。教师尊重需要的满足,才能较好实现自我价值。(3)工作状况。这是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程度,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因条件。虽然教师的工作状况受制于学校管理制度、教学环境和人际关系等,但是其最终还是由教师的基本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等决定的。它往往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体现出来。(4)发展前景。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二是学校发展状况。这两个方面均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师和学校发展了,教师自我价值能够得到较好实现,另一方面教师自我价值实现了,也会促进教师自己和学校的发展。为此,这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推进条件。

4.实践活动积累的经验

2014年6月我们对上海市两所分属不同区的小学的领导和教师(领导4名;教师11名,兼顾不同学科、年龄和职称等)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内容涉及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看法和评价等。学校领导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二是内在因素。主要涉及职业认同、工作成就、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等。教师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领导的信任和同事关系的和谐,其中学生是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谈到,看到自己的学生有了出息或者获得成功,感到快乐和幸福;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能力、学习、情感等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并合格走出学校时,倍感自豪;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令人感到快乐;当毕业的学生回学校看望老师时,感到万分幸福;等等。

2014年9月我们对上海市9个区15所小学的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对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因素认识的问题有12个。每个问题我们均用统一格式的肯定陈述句来表达,比如“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让我感到幸福”等。这些问题的回答范畴全部使用莱科标度(LikertScale),具体分为五级:非常赞同、赞同、基本赞同、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分别赋予5、4、3、2、1分值)。问卷不具名,要求被调查对象按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其中的一个答案。共发放调查问卷77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回收率为90.9%。之后,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教师的工作状况是决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方面,最低的平均数也达到了4.27,均表示“非常赞同”或“赞同”,其中“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让我感到幸福”和“学校教师和睦相处让我感到幸福”两个问题的平均分为最高;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问题“小学教师经济收入比较多让我感到幸福”的平均分为3.45,是这12个问题中得分最低的,说明目前上海市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已达到一定水平,教师基础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将是决定教师职业幸福指数高低的主要因素。

5.评价对象和条件

由于我们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上海市的小学教师,由此作为依据之一制定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标准只适用于上海市的小学教师,对于其他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可以运用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方法制定适合其自身的评价标准。

二、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标准的制定

1.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制定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标准的五大依据,我们首先提出初拟指标体系,然后经过征询意见、理论论证、专家评判和实验修订等方法,得到了以“两个基础、四个条件”为基调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至于评定标准,我们选择了评定等级标准,以往一般的做法,首先确定标度,比如三档、四档或五档等,假定为四档,然后配上标号,比如“A、B、C、D”或“好、较好、不太好、不好”。评价主体根据自己对职业幸福感的认知和感受进行评判(即选择标号)。这种方法至少有以下不足:一是评定标准的导向性不强,评价主体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到哪些具体的要求,仅凭自身感觉进行评判。二是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领导部门依据评价结果较难诊断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及时做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决策。由于传统评定等级标准存在缺陷,我们采用根据表2中二级指标的内涵提出要求的方法,比如三等级标度,每条指标提三个要求;四等级标度,每条指标提四个要求;五等级标度,每条指标提五个要求;等等。这些要求提出的依据是文献研究的结果以及访谈或问卷调查学校领导和教师所获得的信息,比如对于提出指标“工作状况”的评定等级要求,虽然影响教师工作状况有多种因素,但我们还是把着眼点主要放在教师的工作效果上,同时考虑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回避采用“我的教学得到学生的好评”等较为成人化的要求,而是用“学生喜爱我的教学”等进行表述。可见,这种评定等级标准有以下好处:一是要求的导向性较强。依据每条指标的具体要求,评价主体能清晰地知道,要增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必须做到什么。二是原因的诊断较具体。学校领导或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可以根据每一条要求的统计结果,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高低的具体原因,从而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三是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对于传统的评定等级标准,评价主体判断的是“指标做到什么等第”,而在新的评定等级标准中,评价主体判断的是“指标的要求做到没有”,显然判断“指标的要求做到没有”比判断“指标做到什么等第”要容易,客观性强。四是评价标准较为科学。采用新的评定等级标准能够使评价标准做到共性指标体系与个性评定等级标准相结合,即相同的指标能够配上不同的评定等级要求,使得评价活动更有针对性,诊断性更强,更能发挥评价的功能。由于新的评定等级标准与评价标准使用范围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愿望、需要和意图”有关,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降低了评价标准脱离实际的可能性,增加了科学性。

2.几点说明

(1)表2的评价主体是小学教师,它不仅可以测评每个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且可以评价一所小学或一个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表2中指标体系的权集是运用对偶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算得的。

(2)至于计算评价结果,先算出评定标准中每个要求评价主体认可的百分比(以100为单位,若每条指标的四个评定要求评价主体均认可,则该指标得A等第,认可三个为B等第,认可两个为C等第,认可一个或四个都不认可为D等第),然后运用加权平均公式(将A、B、C、D各等第分别赋予4、3、2、1分值)算出每条指标的得分,最后采用累积分数法算出总得分。如果要计算教师幸福感指数,只要把总得分除以满分4即可。

参考文献

[1] 唐志强.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2).

[2] 吴钢.现代教育评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葛喜平.职业幸福感的属性、价值与提升[J].学术交流,2010(2).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邓茂强,顾玮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民族教育,2014(3).

[6] 李清季.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4).

[作者:吴钢(1960-),男,浙江镇海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须烨琛(1994-),女,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校在读本科生。]

篇5: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

关键词:教师幸福指数,AHP,日重现法,马斯洛层次理论

1 幸福概念及教师幸福指数研究现状

“幸福”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极抽象的概念,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它离得很远, 有时候又觉得它就在身边, 有人用“像蜜一样甜”来形容“幸福”。人们对“幸福”无比虔诚, 一直契而不舍地追求着“幸福”。在现实生活当中,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 如武侠小说中“爱情至上”的幸福观, 又或者是现实世界“金钱至上”的幸福观, 总之, 在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人群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 因此要准确地度量“幸福”更是天方夜谭[1]。

教师作为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其幸福感的评价与居民幸福感评价基本相似。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工作也做了很多研究, 如周东提出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2], 张日颖提出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相关性研究[3], 蔡玲丽提出的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4]。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幸福感进行研究和探讨, 但是他们均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没有构建教师幸福感的评价体系, 也没有对幸福指数进行度量。

本文以AHP模型为手段, 提出了基于AHP模型教师幸福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给出一套合理的教师幸福指标评价体系和教师幸福指数的科学计算方法, 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对教师幸福感进行评价和度量, 将非结构的事物转化非半结构化模型, 这样更有利于教育管理部分对教育工作的管理与展开, 也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教师幸福指数构建的意义

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传统的教师管理模式是以教育管理部门为主体, 采用权利、控制、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的非人性化的模式。而教师幸福指数管理模式是以教师的主观感受为主体, 体现民主管理的思想, 从以政府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 这种模式意味着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从“约束和控制”向“服务与亲民”转变, 从而体现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基本思想。此模式可以促使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需求做出灵敏的反应, 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事业进程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教师经济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如人际关系冷漠,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这些负面问题若是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国家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而教师幸福指数的引入, 将有效地帮助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寻求社会的公众力量来共同解决负面问题, 并且还可以通过教师幸福指数的度量和追踪, 可以有效地帮助教育管理部门及时地掌握本地区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和进程, 从而为国家教育决策机构提供科学依据。

3 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原则科学的统计方法和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因此在研究教师幸福指数的构建和评价指标体系时, 人们应该遵循指标和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其总结如下:

3.1.1 普遍性和不可重复原则。

就教师幸福指数及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统计指标对研究对象所反映的内容来说, 应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重复工作会加大统计工作量, 增加社会浪费, 模糊各指标的独立意义, 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评价信息的失真。

3.1.2 可计量原则。

可计量原则就是所设置的指标能够量化, 即尽可能地用数量来衡量。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的主客观指标可以采用量表的形式使其量化, 即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 应该将能够量化的指标选入指标体系, 这样有利于对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这也是构建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

3.1.3 可比性原则。

在构建教师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指标的可比性, 当前教师幸福指数指标的研究很难做到横向可比, 即每个地方都是设计只满足于本地区的教师幸福指数体系, 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所构建的教师幸福指数的指标没法放在一起比较。本文所设计的幸福指标适合于大多数地区,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3.1.4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构建的幸福指标体系要具有较清晰的层次, 如本文的指标体系共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具有各自的子系统, 各子系统又包含具体的指标, 从而展现一个清晰的完成指标体系。总之, 层次性原则就是要有鲜明的层次, 清晰的架构。

3.2 AHP层次模型层次分析法 (简称AHP) 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5]。

它是一个将人的思维数量化、层次化的过程, 不仅可以简化系统分析和计算, 还有助于决策者保持思维的一致性。它以数学的方法为工具, 为系统分析决策与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 是处理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 和进行决策分析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AHP建模大体分为以下4个步骤:

步骤1:明确问题, 建立递阶层次模型。步骤2:构造判定矩阵。步骤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步骤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

教师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及指数构建本文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为基础, 构建幸福指标体系, 根据中国本国情对内容做一些适当的添加和修改。最后为每个层次的主要指标选取一些相关的指标来构建教师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本文主要对教师幸福指数的指标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在选取指标尽量使他们有代表性。指标权重的量化过程主要是依据如下层次分析模型, 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各因素归类整理, 可用图表的方式来表示, 如图1所示。

第二步构造判定矩阵。在构造判定矩阵前先来了解一下, 判定矩阵量化对照表。如表1以及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表如表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论及重要程度可建如表3列出了幸福的客观条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各指标对幸福客观条件的权重关系。

在表3-10中, 2, 4, 6, 8及它们的倒数有类似的意义, 取值处于上述中间

判定矩阵B1-Ci说明单层权重的计算。

步骤3一致性检验判定矩阵最大的特征根λmax=5.1708,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λmax-n) / (n-1) =0.043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0.0381<0.1可见判别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依据上述方法, 计算出所有的权重和总权重如表4所示。

3.4

构建教师指标特征的量化表完成对测量的指标进行有效的量化, 在生活中直接采用询问或者观察来对教师的幸福感进行度量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必须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或者手段将人们难以表达的概念客观地表达出来, 这就需要引入一个度量表的概念, 在本体系中有关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一切指标都要进行特征量化, 本文量化的方法采用李克特量表法[6]。

4 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部网站, 将该模型评价与中国高校教师幸福指数大排名的前50名和前100名进行对比, 对比表如表5所示。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 基于AHP模型教师幸福指数和中国高校教师幸福指数大排名比较接近, 排名相似率均大于80%, 且随着排名数量增加相似度增加, 因此可以认为本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

5 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幸福概念及教师幸福指数的研究现状, 接着提出教师幸福指数的概念和阐述了构建教师幸福指数的意义, 然后依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对教师幸福指数进行构建, 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合理性, 可以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科学管理依据。

参考文献

[1]黄静.构建居民教师幸福指数指标评价体系[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周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J].社会纵横, 2012, 27 (3) :163-165.

[3]张日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相关性研究[J].科教导刊, 2012, 6:91-93.

[4]蔡玲丽.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12) :39-42.

[5]叶海虹, 罗国勋, 梁德等.企业物流系统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J].新西部, 2009 (2) :59-61.

篇6:你对教师幸福如何评价

深入研究,造成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如下:

1,社会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最低层次的学生的教育由低水平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去办,社会缺乏对职业教育工作者起码的理解、尊重和认同。

2,我国的职业教育至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不像普通教育,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套用。学校如何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如何进行?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挑战。

3,我国目前缺乏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职业学校教师大多毕业于普通高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双师”素质不达标。

4,职业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非专业化,让教师专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定期的企业技术实践。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师职称的评审等。

5,最低层次的生源质量成倍地加大了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教师的付出与收获(尤其是成就感的收获)不成正比。

综上所述,造成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社会和教师自身传统认识上的误区,也有职业教育自身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来源于新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与要求难以实现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却是职业学校发展不得不正视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如何将职业学校的教师从职业倦怠中解放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学习借鉴英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认识和评价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于改变传统观念误区,让教师在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发展中发现和找寻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无疑是非常值得尝试的途径。

1,评价目的激励教师专业发展。

不同于以笔试为标志的前教育评价、以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教育评价、以描述为标志的第二代教育评价和以判断为标志的第三代教育评价的“预定式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把评价聚焦在发展上,以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只注重教师个人某个阶段、某一次的工作表现,更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发展。

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层层筛选后剩下来的学生群体。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职业学校教师的肩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关注的是变化而非结果,有变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进步,职业学校教师的成就感应从变化中发掘,在发展中寻找。而社会、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教师自身,仍沿用普通教育的成功观去评价职业教育和职校教师。事实上。“集天下英才而教之”固然“不亦乐乎”,将一向被视为“竖子”“朽木”的顽劣之徒雕琢成器,不更伟大?虽然这里的“才”和“器”有“乔木”和“灌木”之差。但难度却相对更大。唯其难,更显教师之功力,唯其坚,更显教师之意志。

2,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强调评价的双主体性——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相互探讨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和个人特质,共同制订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大到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小到一次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成败得失等,给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去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去讲述自己教学设计的独特思路和用心。双主体性使评价透明、平等、公正,因而更民主、更具个性化,充分体现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主动寻求未来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评价者独霸话语权,与被评价者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常常忽略教师的匠心独运。导致教师因委曲、失望而放弃对话的欲望。认真观察。那些独来独往、对学校的工作乃至自己的晋升都漠然视之者,有很多正是学校里最有思想、最具创新潜力的怪才。

没有一以贯之的既定发展模式的职业教育。需要大批创新型管理人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大批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他们需要创新的评价机制去培育发掘。合作、对话、交流、沟通。把被评价者——教师作为活生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感、有理智、有个性、有追求的人,全方位地关注、全身心地关爱、可持续地培养,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收获更多自我实现的喜悦,感受更多事业进步的幸福,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真正关怀学生的幸福?为了学生的成就,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当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把教师的幸福指数纳入学校考核的指标体系,越来越多的校长从教师的幸福指数来考量自己的治校业绩。

3,评价结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教师评价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评价结果优秀,进一步推广升级,评价结果有问题,继续追踪解决,评价的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将评价不好的一部分教师列入黑名单止步不前。每一个到职业学校听课的研究者都会有特别深切的感受,授课班级学生的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太大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课上启而不发,导而不走,不足为怪,轮到在情况严重的班级开课,教师非三头六臂无可奈何,如何评价?评价结果将如何处置?对于发展性评价来说,这正是下一个观测站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找变化。用变化、发展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给教师以发展的期望,增加了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同感,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教师奋力攻坚、持续发展的作用。

客观地讲,任何一种评价都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每一种评价之间都具有相应的互补性,我们不提倡、也不可能照搬国外某一种评价理论和做法,但学习借鉴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观念,尽快完善科学合理的、能有效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我们无法改变教师的工作性质、学生的整体质量以及工作的环境等,却可以用梦想制造变化,用变化唤醒教师追求发展的激情,所以,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伊莱恩(Elaine K,McEwan)在《卓越校长的七个习惯》中引用奇格拉(zilar)的话说:“我们能够给予他人的最重要、最积极的东西之一是富有指导性、充满鼓励和信任的希望——希望他们的未来是光明的,不论他们此时是否如此。”在新加坡,走进企业和学校,所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愿景”教育——用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激励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发展。

篇7:如何提高中学教师的幸福感

那么怎么提高中学教师的幸福感呢?经过收集、调查和研究, 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保持健康

这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实际是人生幸福的一个客观基础, 但在主观幸福感中却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健康的人本身不会把健康看作是一种幸福, 只有当健康出现问题了才产生“健康是最大的幸福”这样的思想, 所以健康才是幸福最主要的基础而且是幸福感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心理健康对幸福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情感和心态, 是幸福的支柱性因素之一。身体是工作的本钱,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通过适当的锻炼, 培养合理的生活习惯, 保持乐观的心态, 就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不就是幸福吗?

2. 加强学习、创新, 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不断加强学习, 是产生自信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具有高度自尊和高度自我效能感的源泉, 大量的学习是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学习, 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教师职业观念。[2]首先, 是学习科学发展观, 学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 领会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次, 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 还包括学生发展成长、学生的管理、学生的心理, 学习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虚心学习, 不耻下问。当我们能够从身边的那些教师身上吸取营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得到同行的认可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细心积累, 积少成多。当我们拥有的资料日益丰富、教学原理不断加深、教学手段更加多样、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提高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反思和教育研究, 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成果分布, 做好学困生的推进工作, 抓住超常生的培养, 分层教学, 结合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智慧, 当看到全部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我们会不幸福吗?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例如, 抓住学生对化学学科中各类丰富多彩的实验和生活中体会这个兴趣点, 先把学生吸引过来, 再引导学生去追求更深入的化学科学知识, 使学生进入“追求—探索—发现—提升”的良性循环模式。有这样一个调查问卷, 问题是这样的:你是否喜欢化学学科?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 有80%的学生喜欢化学, 喜欢的原因有两点: (1) 有化学实验, 可做实验。 (2) 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多。可见, 教师应从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本, 加大探索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教学, 比如探索一些电影制作中使用的化学方法, 揭秘电影中烟火的奥秘, 揭示电影中各类化妆的奥秘, 如流汗装、流泪装、流血装等, 还有电影中是怎么布置冰和雪的, 泡沫塑料在电影布景中的作用;探索将鲜蛋加工成皮蛋的化学过程, 并实际给学生参与制作等, 这样的实验谁不喜欢!平时适当介绍一下如何选择护肤品、洗发水等, 这个不仅给学生, 也给教师本身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3. 积极工作

人们都说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如果这光辉和幸福相关联, 则教师这职业就能成为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事业, 教师就会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 而感到幸福。因为工作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改变世界, 工作就是创造价值, 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幸福。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至善至美的工作, 是充分发挥出人的美好道德的工作, 正如一位教师说的:“做老师的人才体会得到什么是魂牵梦萦, 多少次半夜醒来, 梦境中全是学生;做老师的才知道什么叫无怨无悔, 多少无私付出, 只求收获光荣和幸福;做老师的人哪怕再苦再累, 发现学生的一个小小进步, 无不充满着幸福感。”正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才生活在这巨大的幸福之中。教师的工作是教师幸福感的无尽的源泉。积极地享受工作吧!

4. 给学生无边的爱

爱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感情, 爱就是尊重, 爱就是关怀, 爱就是携手共进。对教师来说, 爱还是教学相长, 还是教育。有人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有了爱, 教师才能和学生进行真挈的情感交流, 而情感的交流是相互的, “亲其师, 信其道”, 你爱学生, 学生就爱你;你的爱给学生送去微笑、点燃激情, 学生的爱就给你带来快乐、充满激动;你的爱给学生送去学习的成功、发展的机会, 学生的爱就给你带来专业的发展、情感的奔放;你的爱给学生送去充满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生就会使你生活在幸福之中!爱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你的爱会使他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 这就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就会以教师的讲授作为构建自己的新的认知结构出发点, 从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幸福的另一个持续涌流的源泉。我们要做的就是以诚心打动学生。当学生主动地向我们走来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当我们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肯定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爱学生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 在实践中承认个体差异, 并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 尊重班级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 恪守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在处理学生事务上要“小事上显风格, 细微处见精神”, 广育英才。[3]

5. 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师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构建, 使个体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体, 并在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在成功后再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 取得新的成功。要学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特别是工作的业绩和研究的成果, 表现自我的能力和水平, 使他人对自己有个积极的评价。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解释生活, 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用自己对生活的解释, 使别人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 感受自己的职业幸福。在自己的能力受到怀疑时, 要及时转移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 把自己的职业活动变成自己擅长的活动, 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得到他人较好的评价, 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总之, 给学生一滴水, 它能给我们造一个大海。快乐地面对我们的学生, 教给他们知识, 影响他们快乐地做人, 这就是教师幸福的生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保持健康的身体, 积极地行动, 不断地学习创新, 努力工作, 关爱学生, 展现自我, 就能寻觅和创造自己的幸福, 也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教师的职业幸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1.

[2]周德义, 王嘉德, 王荣德.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 龙门书局, 2009.

篇8:如何对教师进行幸福教育

一、对教师进行幸福教育的缘由

目前,教师的压力日益增大,职业倦怠日趋严重,教师职业幸福感普遍下降,学校生活的幸福正在校园中不断失落。不管是站在学校文化传统的角度,还是社会责任的角度,还是学校发展的角度,学校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唤醒教师的“自我”。唤醒“自我”,就是要让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力、情绪、需求与个性以及影响这些特质的背后因素,养成爱护自我、自省、自律的习惯,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并乐观进取,努力表现个人特质,感悟幸福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教师的生存方式决定着学校文化的生存状态。只有抓住幸福教育的灵魂,教师才能实现文化生存的超越,学校教育创新才可能真正突破。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感受那种从职业中获得的创造感、尊重感与艺术感。因此,教师对幸福教育的自我体验是凝聚和激励教师的动力之源。

二、对教师进行幸福教育的内容

1.教师幸福教育理念的内涵。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每个学生今天的幸福,更是为他们的未来幸福打基础;学校始终要立足培养能够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也能够为其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实践幸福教育,创新幸福教育,以积淀幸福为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学校的灵魂。拼搏奋斗、敬业爱生、无私奉献和获得精彩的过程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源泉。学生的微笑是心灵之花的绽放,是思想甘泉的流淌,是成长之河的浪花,教师徜徉在心灵的快乐海洋,教师的幸福就在学生的微笑里。只要看到学生前进的步伐,聆听学生顿悟的心声,面对学生感激的眼神,教师的心中便会荡起幸福的涟漪。

2.感受现实教育生活的幸福。幸福是一门学问,教人幸福更是一门艺术,它能点亮学生的智慧人生。语文课堂应是学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快乐课堂。因此,笔者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平常心、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任何事情,因为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幸福的人就是善于调整自己心态的人。教师经过努力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奋斗,收获累累硕果时所带来的一种持久的满足、愉悦和健康的主观感受就是幸福。当教师超越了纯物质欲望的追求,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学生的成长联系在一起,与自我价值的显现联系在一起,并在理想与现实的吻合中欣赏自己、善待自己、追求“自我实现”时,他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感受到现实教育生活的幸福存在。

3.幸福的教师造就幸福的学生。在良好心态的基础上努力工作,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才能让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教师通过努力,在工作中每取得一点成功和进步,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高兴的同时,感受到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以往的辛酸顿时涌上心头,但顷刻间化作一股暖流荡漾在心头。当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展露笑颜、学有所获时,欣慰与自豪油然而生。为师者的幸福在于:拥有满园芬芳的桃李,拥有学生们敬重、感激的目光,学生们的锦绣前程中有教师辛勤的锻造。作为教师,也许我们的一生就只有青灯、粉笔做伴,但我们默默无闻为之付出心血,无愧于良心与灵魂,会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心灵安慰,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成为精神上的贵族,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可见,幸福的教师必然会打造幸福的人生,造就幸福的学生。

三、对教师进行幸福教育的方式

1.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的幸福发展。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教师与学生是幸福教育的执行者和最终受益者。因此,为办好幸福教育,学校必须为教师营造幸福的校园氛围,鼓励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激励他们成名成才,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指数,实现合作共享,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教育人生。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在加强师德修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同时,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成才观,以民主的管理和科学的服务意识引领学生成长;勇于尝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设快乐、高效的课堂,切实减负,真正实施适合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愉悦,也让自己幸福。教师要真正实现幸福从教的目标,除了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育人的智慧和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还应该积极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享受成功的幸福。学校的领导要真诚的尊重教师,关注教师,依靠教师,给教师提供表演的舞台,重视教师内在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被尊重、理解和肯定等诸多需要的满足。所以,学校应该全方位地、多方面地为教师创设平台,让教师体验到被人认可、被人关爱、被人尊敬的幸福感。

2.满腔热情的精神引领,弘扬幸福师德的情怀。众所周知,学校的精神是学校的文化支柱,是学校的文化旗帜。为了弘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幸福师德的情怀,就需要管理者满腔热情地进行学校文化精神的引领。学校进行幸福教育的过程是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幸福旅程”;让教育成为教师的“幸福生活”;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我们觉得这正是使师德师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极好时机。每一个生日都是新的开始,教师们用激情和梦想再创辉煌。学校坚持在每位教师生日当天送上一盒生日蛋糕,激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驱力,弘扬幸福师德的情怀。每一个节日的问候,总会让教师心头热乎乎地感到幸福不已。学校的发展凝聚着教师拼搏的磨砺、成功的喜悦、超越的豪迈、辛勤的耕耘和无私的奉献。继续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坚持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感受为师者的幸福。以礼仪为抓手,以感恩为中心,以换位思考为沟通技巧,营造幸福师德人际文化。校园里随处可见人际的礼仪交往,年轻教师尊重年长教师,老教师热情帮助年轻教师,行政领导关心、爱护教师,教师积极支持领导工作,大家相处得像兄弟姐妹,友情加亲情,整个校园像一个巨大的幸福磁场,紧紧地吸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到处充满着幸福的激情。

3.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成就幸福师德的理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给每个教师一个憧憬,给教师群体搭建更多平台,让他们能够经常激情地跳一跳,摘到心中的幸福果实,成就他们心中的幸福师德的理想。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觉地重视自身教学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为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打造“幸福教育”的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友善的师德研修,激励教师生命的自觉。要激励教师生命自觉,追求师德成长中的幸福,必须尽量少用行政命令,多用情感系统的师德研修。在“春风润物细无声”的师德研修中让教师领悟到:师德是从教之基,师能是立教之本。只有爱学习善学习,拥有良好师德师风,才能使自己做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做一名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一天都在编织着教育的幸福生活,享受着教育的愉悦和幸福。

上一篇:前台接待年度个人总结下一篇:2018年沙河镇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