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2024-04-11

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精选6篇)

篇1: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摘要: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色彩。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饮食文化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想通过本文浅谈一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从中反映俩个地区具有的不同文化特色。

注释:“名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味:就是味道,味蕾。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味道的重要性。

世界因差异而美。因为差异,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自然而言,中西方国家也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饮食文化。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成就了多姿多彩的中西文化。

下面本人就从五个不同的方面的中西饮食习惯浅谈一下中西方的文化。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中西方对味和营养的追求是明显不同的,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国家视营养为吃的首要标准,视营养为“吃”的上帝。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这一饮食观念与西方的文化背景脱离不了联系。西方文化起源与大洋文化,崇拜上帝,而行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活力,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凡事具有两面性,开放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某些事物的发展,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将就用量,将就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除了装饰的改变实质却无艺术可言。

篇2: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军事思想是“ 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的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其来源于军事实践, 以理论的方式指导军事实践, 并随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他产生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的基础之上, 同时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军事思想的性质又由一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政治观念决定, 同时, 文化、道德伦理、法律、宗教、民族、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军事思想的发展, 所以考察军事思想的意义及特征, 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切入。其中文化差异是军事思想差异的本质原因, 军事思想是人们对战争与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它是人类社会和战争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并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战争的日益频繁和规模逐渐扩大,作战样式的改变以及人们思维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由一个从朦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 自低级向高级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不同的社会文明以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特质, 深刻影响着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 使中西军事思想各自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面貌。而二者的交流与互补, 则成为军事思想发展史上颇令人注目的重要问题。下面就中西方军事思想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国家战略的影响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于“西方” 及“ 西方军事思想” 的界定与认识

自古以来, 中国对于“西方” 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 有的将“西方” 界定为古代华夏文明之外的其他早期文明地区, 认为这一些文明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起源;另一种看法认为只有早期爱琴文明、迈锡尼文明才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真正源头;发展到现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人进行以及世界中心的转移, 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意义上的非欧洲西方国家由于其在历史渊源上与欧洲文明的联系, 尽管存在着地理上对于古代西方文明中心的偏离, 但仍被纳人“ 西方” 或“西方文明”等话语的意义涵盖范围;这一种情况也体现在地处亚洲的日本身上, 在西方八国集团中便有日本的席位, 其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军事思想都受西方国家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苏经历了几十年的争霸时期, 并分别是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领军国度,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西方指的便是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其成员国。二次大战中巨大的利益获得与对当代先进科技的掌握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 特别是前苏联的解体造成的世界体系的失衡, 使美国成为西方乃至世界的第一军事大国, 其军事思想成为当代西方军事思想的最重要来源, 如美国历届政府的核威慑政策、现阶段布什政府的NMD 战略、对待敌对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等等都对其盟国甚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美国的西方盟国在某些具体战争问题上与美国的态度有时也会南辕北辙.但总体来讲, 其利益关切与价值观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共同的世界观基础上, 解决具体问题时的方法论中产生了些许偏差。对当前西方军事思想的考察离不开历史的关照。在思想层面 , 以美国为首的当代西方军事战略仍然是对古代西方军事思想本质的继承, 仍然是产生于18 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及以后近半个世纪逐渐形成的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理论体系的延续, 在现阶段, 其军事思想是为其推行掠夺扩张政策服务的, 在政治上具有侵略性和反动性。

二、中西方军事思想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战争态度

军事是带有强烈对抗性质的社会现象, 在如何对待引起对抗的矛盾的问题之一, 中西方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的总体原则是亲仁善邻、顺俗施化、以德怀远, 而西方的总体原则为以武力征服天下。中西方战争态度的不同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化, 其军事思想形成于中国古代封闭稳定的农业社会。在漫长的历史中, 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开始占统治地位, “儒释道并举’, 也不能动摇儒家文化的主体地位,并逐步形成了内“ 仁” 外“ 礼” 的儒家伦理秩序, 这是形成中国军事思想的文化基础。而且在“ 儒释道”对待战争的态度上, 儒家不主张通过战争解决问题.而强调道德修养;道家主张回归自然, 讲求社会和谐;佛教更是连杀生都视为异端行径, 更何况人类战争。中国军事思想的形成还与中国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及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关,比较讲求安逸。在中国历史上, 除了春秋战国时期霸主地位之争(那一时期也还没有形成儒家的伦理秩序), 总体上相对于西方国家战乱不太频繁。在封建社会后期, 统治者大多力避战争而追求安逸, 除镇压叛乱及农民起义外, 较少主动向外用兵, 特别是近代以来, 更是以割地赔款逃避军事冲突。“ 明朝万历年间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 看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与精良, 却是完全防御性的, 中国并没想用这支军队去进行侵略’然而,中国并不是不重视军事, 只是其战争态度与西方有很大不同;首先, 在如何对待战争态度上, 中国承认军事在维护国家稳定与社被安全过程中的重要性, “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其次, 在战争的运用方法与原则中国讲究“ 势” 的作用, 将‘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为战争的最高境界, 同时以“德”顺化外邦;再次, 在不得已而用兵或是为统治阶级利益而征伐时, 也会讲究“ 师出有名” , 将战争的正义性或是自身解释的合理性作为用兵的理由;最后, 在战争目的的终极追求卜,还是希望通过“ 势” 的合理运用, 达到对立双方的和谐与平衡.以期亲一几善邻、以德怀远。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坚持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便是文化观念以及战争态度所决定的外交策略而在地中海沿岸与欧洲大陆成长起来的西方文化则是投机贸易交流文化.主张胃险与扩张。在西方历史卜.战争连年不断, 除西欧各民族自己的相互征战, 还经常联合或独立对外用兵, 所到之处近至地中海沿岸, 远至亚非拉, 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众多原因掺杂其中, 处处体现了西方人崇尚武力、喜欢扩张与冒险的文化特征。二战之后, 西方的许多殖民地脱离殖民统治, 建立起拥有独立主权的发展中国家, 西方国家对其以军事手段直接占领已不可行, 所以其侵略的方式转换为经济控制, 而发展中国在逐步掌握或部分掌握了自身的经济命脉后,西方国家则又采取了文化侵略的路径;无论军事占领、经济控制还是文化侵略, 仅仅是手段的不同, 其扩张与占有的欲望和本质没有什么改变, 而且, 在其他非军事手段不能达到目的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是会动用武力来力图解决问题。911之后, 美国不顾联合国宪章以及其他国家甚至部分盟国的反对, 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现在却陷人了战争的泥潭;无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 发动战争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其中之一便是美国欲在中东地区通过推行其文化价值观念改造阿拉伯世界的想法缕缕受挫, 于是采取了战争这一极端的方式;从文化背景上看, 以美国为伦表的西方国家是不会采取和谐万邦、和平共处的政治策略, 而会使用某一种自认为有效的手段对他国实施改造甚至侵略, 于是战争便成为当前“ 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主题下的极端行径。

三、中西方军事思想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思维方式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双方军事思想的影响也体现在思维方式上, 而“ 思维方式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理性认识方式, 它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思维方式作为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反过来又成为主体客体化的精神准备和观念开端, 成为人们进一步从事各种具体认识活动的内在起点, 成为主体认识客体、评价客体的观念模型, 进而成为主体改造客体的‘ 实践意识’和行为观念。’ ,泛针对中西文化背景, 总体来讲,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于: 东方强调主客体的统一而重综合, 西方强调主客体的对立而重分析。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对于军事问题的思维方式上, 东方重视战争的谋略艺术, 西方则强调科技的强力作用。中国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善于思辨, 长于综合思维,比如中国的语言, 话语不多却往往寓意深刻, 是典型的“高语境”语义系统。在中国的军事思想中谋略思辨的内容较为突出, 对于战争能以综合辩证的语言提出高度概括性的思想, 并在长时间大范围内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在具体的军事运用中, 强调了战略的‘ 意’, 与战术的“ 形”。当西方人还在以马其顿方阵进行简单对决时,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就已提出了敌我、攻守、虚实、劳逸等战斗矛盾概念, 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孙子兵法》、《司马法》等军事著作主要提出了形而上层面的战争原则,而不是具体的作战方法和建军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战术上, 中国人用兵讲究策略, 研习阵法,甚至于为了保证部队的灵活机动以求得阵法的变化, 中国量应用了轻装步兵与骑兵, 虽然其与重装战斗人员相比, 防护性大大降低, 但得到的是部队的机动性。应当说, 在战术运用于阵法变换上, 中国较西方丰富许多。而西方军事思想则强调实证主义精神, 长于逻辑分析, 这不仅体现在古代西方用兵的策略、战术布阵的安排上, 更体现在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中。近几十年来, 西方人在注重理性实证思维的影响下,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积极引进自然科学方法及量化分析, 对国家战争思想、战略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将战略明确界定为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马汉在《海权论》中就明确提出要控制海洋必须建立起一支由装备着大口径火炮的重刑战列舰组成的强大海军。这些军事理论从一个侧面推动了西方军事思想的发展, 它的产生也与西方注重实证与逻辑的文化背景有关。所以“ 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 由于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极为重视技术的作用;美国人更是普遍推崇‘ 技术是美国的天定宿命’的观点。受此影响, 西方军队总是企望在技术的庇护下寻找解决在战略和策略难题的办法。’, ¼自明代晚期以后, 中国在由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军事变革中, 军事技术开始落后于西方。直至1840 年被迫打开国门,进而想通过洋务运动“ 师夷之技” , 然而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也葬送了买办技术与设备以图救国的虚无理想。究其原因, 可以说文化的差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长时间注重人文精神的确立与发扬、忽视科学理念的建构与培养的文化传统终于结出了恶果, 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培养了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缺乏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五四时期,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便是“ 民主与科学” , 其中“ 民主” 的提出是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控诉与抗争, 而“科学” 的口号则是对民族自身理性主义精神不足的反思与呼唤。有人讲, 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无科学是有一定道理的。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 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 这是对自古以来文化观念的拨乱反正, 也使全民中兴起了崇尚科学的风潮, 至少可以部分地改造中国人缺乏理性的思维方式。

结语

中西军事思想差异的原因很复杂, 从文化角度对其分析,其主要表现为: 中国讲求和谐与顺化, 既要“维护自己的民族独立,又要不向外扩张, 对于外来侵犯, 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原则, 同时利用道德教化去“协和万邦”而西方军事思想讲求对立和斗争, 强调理性的逻辑分析, 且许多思想家主张利用科技的先进与武力的强大来解决冲突, 甚至实现统治世界的目标, 而且这种主张常常被当权的统治者采纳并付诸行动。文化差异是中西方军事思想差异的本质原因.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对于理解西方政治策略与战争态度以及构建我国的国家战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中西军事思想的交流已不仅局限于某些具体原则和观点, 而是深入到中西军事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这一更深的层次上。例如中国古代兵法注重从战争总体上进行宏观思考, 而西方军事思想则具有偏重微观的思维特征。后者虽然导致了具体战争运筹活动的填密, 也容易造成大战略原则把握上白加流忽。美国的柯林斯在所著《大战略》一书中感叹, 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孙子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是他对西方“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的狭隘思维方式深刻反思的结果。芬兰前国防部战略间题研究所所长尤玛·米尔蒂宁也指出: “ 早在两千多年前, 伟大的战略家孙子就列举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些因素, 如士气、气侯、地形、领导、学术等。今天的某些战略家往往只重视四个方面, 一是机动性, 二是火力, 三是条例, 四是领导。很明显, 他们忽视了士气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说忽视了部队的素质和他们的斗志。” 当然, 这方面最具有说服办的例子莫过于70 年代末华盛顿斯坦福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邀请日本教授三好修共同进行战略研究。按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福斯特的说法, 一贯受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的美国人往往喜欢一厢情愿, 喜欢用纯逻辑推理和纯技术的观点认识战争。现在只有用《孙子》兵法所代表的东方思维去改造传统的核战争观念, 才能重新制定出胜过苏联一筹的核战略。可以说,只是在这个层次上, 中西军事思想才产生真正的非单向度的交流与互补。

篇3: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For instance, in China, the word‘礼’proposed by Confucius (551 B.C.—479 B.C.) , which corresponds with'face', has pointed out how to be respectful to nature and to other people, and regulated the appropriate conduct of people in the hierarchical social order.While in the West, according to Goffman (1959) , Face is a sacred thing for every human being, and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factor that communicators all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face wishes are reciprocal, i.e.if one wants his face cared for, he should care for other people's face.

From the two interpretations of'face', it is not hard to notice that, while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share some similar aspect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ce-giving, they are obviously different.On one hand, China has a deeper focus on the hierarchical social order, while the west on individuality.

Those differences have led many, on both sides, to believe that the practices of the other are neither understandable nor appropriate.Even if this belief is simply the reaction of the unconsciousness of seeing that while the practices of face-giv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are much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Chinese, the main ideas are very similar—showing respect to others, as well as building up a humility self-image.To be more exact, the western countries are very much focused on respecting those people around by acknowledging them, whereas the Chinese are more focused on respecting those around them by humbling themselves, moreover by making themselves appearing inferior, and making others feeling superior than they are.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is poin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social lives that'face'involves in the aspect of language, both verbal and non-verbal.

In the west, humbling yourself is often done, however it is not always seen as respectful to the other person, since it implies that the person doing the humbling lacks confidence.In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humbling yourself is seen as the most honorable way of respecting those around you.

First, the use of honorific expressions in people's addressing starts from the first-time acquaintance among Chinese:

敝姓王, 您贵姓? (My surname is Wang, your surname?)

The word‘敝’ (bì) is a humble way of saying'my', which has the extended meaning of'poor or shabby', and the use o word贵’ (guì) is an honorable way of saying'your (name) ', which also has the extended meaning of'noble or precious'.While in English, there are no such expressions.A Chinese commentator Fu Pei observes:'A speaker could not refer to his/her name as“贵姓” (guìxìng) ' (Leech, 2005) .

Similarly, when welcoming guests to one's home, the Chinese host would often say, 欢迎光临寒舍! (Welcome to my humble home!)

In English, there is also a similar expression, 'Excuse the mess!'to describe the dirty, untidy, or disordered condition o the house and it does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poor condition of the house at that moment, while the Chinese expression is jus a polite phrase, and the house can be far from being'humble'.

When introducing the host's wife, the husband would often say,

这是我的内人/贱内。 (This is my worthless wife)

This expression reflects the subservient position of women in China, long confined by Confucius'teachings.There is no such expression in the west due to the effort of the wide spread o women's organizations have brought about an awareness of the role of women in many walks of life.

In China, which has a hierarchical culture, adjectives, usually in a derogatory sense, are being used by the addressers when referring to themselves or their close ones, in order to show respect to the addressee's superiority.

In the west, in most French-speaking regions, there is a rigid'tu-vous'distinction to acknowledge others.As Michael Gregory and Susanne E.Carroll (1978) notes, at one time'vous'was taken as sign of social position, recognized status.Servants addressed noblemen as'vous', and noblemen addressed servants with'tu'regardless of the degree of familiarity in the relationship.Children addressed parent and older family members as'vous', while the latter used'tu'to them.Social equals (student status, or the same social status in some hierarchies) called each other either'vous'or'tu'depending on which class they belonged to.So the usage marked social hierarchy.Gradually, the use of'tu'became a marker of familiarity and solidarity (Brown and Gilman, 1960 cited in Gregory and Carroll, 1978) , 'vous'became a symbol of formality and respect.Children and parents call each other reciprocally'tu';spouse and close friends all use the'informal''tu', leaving'vous'for use with stranger, unless that person invites you to use'tu' (Williams et al, 2007) .Two people who use'tu'in their private interactions may consciously switch back to'vous'in public or formal occasions.In general, however, the switch from'vous'to'tu'is'negotiable'depending on the actual situation;it can happen nearly unconsciously, or it can become extremely complicated.Though the rules of usage are complicated and are based on 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addressees'certain statu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ddresser, without any derogation to the addresser.

In English, when addressing others, as Braun (1988) notes, 'there is such a special variant with ambiguous respect degree.'The pronoun'thou'which has gone out of use in daily situations, still may occur in religious contexts (such as prayers) when addressing to God, or in poetry (Brown/Gilman 1960:253, SchmidtHidding 1954:55 cited in Braun, 1988) .From the viewpoint of application, 'thou'appears to have a high degree of respect, but it is not used in'normal'communication.From a formal and historical standpoint, 'thou'may be regarded as implying a low degree of respect, having originated as second person singular pronoun and having been so much restricted to intimate or low status addressees that it was finally impossible to use it at all (Finkenstaedt, 1963 cited in Braun, 1988) .Though its status compared to'you'is difficult to define in term of a hierarchy, again it does not bear any derogatory sense to the addresser, which is a clear contrast to the Chinese way.

From the examples above, it is clear that, unlike western languages, the choice of language in letting others gain face in Chinese is much more on the speakers humbling themselves by using expressions with derogatory implication, while the west, though gradually shift over time, still the emphasis is being put on the addressees'part.

Secondly, in the west, the phatic expressions, such as, 'Thank you.''Excuse me.''I'm sorry.'a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phrases in daily lives to acknowledge others.However, to some extent, it can be taken as a sign of affectation in Chinese culture;therefore these expressions are not used by the Chinese as frequently as the westerners do.Instead, Chinese has a gesture to show gratitude in a silent way that reflects humbleness.In China, when someone pours tea for you, you would lightly tap your index and middle finger together on the table which means'Thank you'.This gesture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old Chinese practice of‘叩头’ (koutou) , which is a very traditional gesture used in the imperial palace, when someone gets on their knees and bows their head.Legend tells that an emperor being disguised as a commoner paying inspection visits to his kingdom and in a tea house, he poured tea for his companions.In order to preserve his anonymity, the companions, who were overwhelmed by this unexpected favor, could not kneel to thank for such grea honor, instead they mimicked‘叩头’with their fingers.In this gesture, the tapping fingers on the table symbolize legs on the ground bowing.The actual bowing is rarely practiced nowadays however, the gesture survived,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gesture does not often reflect the actual status of the two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situation.This non-verbal form of face-giving is what the western countries lack.

Another important area involving'face'appears in the intragroup interactions.Hu and Grove (1999) point out, 'senior people in China generally have great freedom to talk because juniors demonstrate their place in the hierarchy by giving humble attention most of the time.'This perfectly explains the situation of a classroom setting with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The Chinese students tend to be much quieter than their western classmates in a seminar, and they tend to interrupt the teacher less.Even if they have differen opinions, or the teacher makes an obvious mistake, the Chinese students would not make their suggestions intentionally, or would at least wait until after class or in private when there is less people around and then give their opinions.In their concept, by doing so, the authority—teacher would not be offended.On the other hand, the Chinese students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 far beyond theirs, so they tend to think little of themselves by keeping quiet, but the silence is often interpreted as a negative attitude and lack of commitment to their studies from a western viewpoint.On the contrary, in the same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ir western classmates would do just the opposite,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y have rights and wants which need to be respected and indulged, and they sure know how to'sell'themselve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commitment to their studies, furthermore, a sign of respect to the teacher.

Each nation has a historical lineage that differs greatly from that of the other.

By some accounts, China's history stretches back almost ten thousand years.Throughout most of this lineage, China was at the forefront of'collectivistic group-oriented'cultural development in which the indirect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s preferred because the image of group harmony is essential.'It is rare in Asian cultures to have open conflict, because it appears to disrupt group harmony.' (Ting-Toomey, 1992) .Besides,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that China's modernday soci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 have roots in.Confucius says'The best way to save face is to keep lower part of face shut.'Together with Taoism, which focuses on nature and the natural order, also complements the societal focus of Confucianism by pointing out the'men of Tao'should be'humble, and thus he remains entire'.The tradition undermined in people's thought—from the unquestioning obedience expected of the people to con cubinage, resulted from the attitudes engendered by the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according to Wu Yu (1960) , 'has turned China into a big factory for the production of obedient subjects.'Therefore it has shaped the face concept in Chinese soci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their historical lineages stretch back in a special way, by relying upon the continued infusion of outsiders as a means of social and cultura development.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n, many of these practices have their roots in other cultures;cultures, whose members have immigrated there, retained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which can be labeled as'individualistic'culture, in which people tend to be verbally direct:they value the openness of communication learn to self disclose, like to be clear, and straightforward (TingToomey, 1992) .Therefore, subsequently deposited these practices into the mélange of practices above mentioned.

In western cultures, talking is very therapeutic;in Asian cultures, there is an emphasis on observing and reflecting abou the process (Ting-Toomey, 1992) , which explains the reality reflection towards'face'matters in China and westerner countries While these differences seem to divide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 nations, common sense and good manners can help bridge differences and actually achieve the same ends, and those ends are namely, respect.

参考文献

[1] Braun F.Terms of Address:Problems of patterns and usage in various languages and cultures[M].Berlin:De Gruyter, 1988.

[2] 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Doubleday, 1959.

[3] Gregory M, Carroll S.Language and Situation:Language Vari- etie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s[M].London, Henley and Bost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8.

[4] Haugh M, Hinze C.A metalinguistic approach to deconstructing the concepts of 'face' and 'politeness' in Chinese, English and Japa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 (35) :1581-1611.

[5] Hu W, Grove C.Encountering the Chinese:A Guide for Ameri- cans[M].2nd edition.Yarmouth, Maine:Intercultural Press, 1999.

[6] Leech G.Politeness: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J].General Serial, 2005:160.

[7] Ting-Toomey S.Cross-Cultural Face-Negotiation:An Analyti- cal Overview [J].Pacific Region Forum on Business and Man- agement Communication, 1992.

[8] Williams N, Berry O, Fallon S, Nevez C.France [M].Worldwide: Lonely Planet, 2007.

篇4:西方发达国家廉政文化建设与启示

关键词:西方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成就;启示

当腐败问题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时,西方国家除了在体制、法制、制度等方面上加大惩处和预防力度外,还普遍建立了社会所认可和遵循的廉政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影响力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其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为我国的反腐倡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西方发达国家廉政文化建设概述

(一)物质层的建设

1.利用廉政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廉政文化景观景点营造崇廉文化氛围

韩国首尔廉政历史文化遗迹——景福宫国立民俗博物馆通过展出40 年前韩国农民以及王族古代的生活用品及清贫生活场景,对青少年进行忆苦思甜和廉政教育。美国将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四位美国总统的巨幅面像雕刻在黑山山脉拉什摩尔山靠近山顶的峭壁上,对公民进行价值观教育。

2.健全教育及培训机构、优化廉政教育环境

法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国家公务员队伍整体进行职业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教育,开展大范围内的反腐败教育。芬兰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关键在于清正廉洁已经被融入了芬兰人的民族精神,深化成一种廉政文化品格。韩国政府在中、小学教学课程中设置反腐败内容,加深下一代对反腐败的危害的认识。同时,通过各种传媒进行反腐宣传,建立一个腐败现象不能被容忍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3.优化公职人员工作条件,以薪养廉

优厚的报酬和社会保障待遇,是公务员自我约束、忠于职守的物质基础。美国《联邦薪水法》和《联邦工资比拟法》规定联邦雇员的工资要同私营部门人员的工资相当,津贴、奖金、退休生活保障金和医疗福利也远远高于私营部门人员的工资。英国最高文官秘书的工资比首相还要高。物质上的优厚待遇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和抑制腐败的高发、多发,公务员一般不敢轻易涉贪而冒丢失职位的危险。

(二)意识层的建设

西方国家在反腐败的实践中意识到,控制官员越轨行为最有效的手段是强化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这一类基础性的东西。加强道德建设,建立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提高为政人员的道德修养,执行严明的操行纪律、行为规范,约束从事公务活动和工作中的从政行为,从根本上杜绝公职人员贪污腐化,是西方国家在意识层面上建设廉政文化的主要手段。

1.建立社会诚信道德体系,以诚防腐

瑞典非常重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并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这方面的培养,诚信对瑞典人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他们深以腐败为耻。在瑞典,政府官员和普通公民都很害怕有污点记录。一旦有污点记录,就很难在瑞典乃至欧洲立足。《美国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了官员应当遵守的十条道德规范。在芬兰,凡进入政府机关就职的官员,必须举行仪式,宣誓遵守法纪和公务员道德规范。人们普遍遵守诚信自律的社会公德,崇尚自尊自律,鄙视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丑恶之举。

2.重视学校道德教育,以德抑腐

英国的道德教育一是借助宗教教育进行,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社会中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确立个人的价值观;二是直接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注重个人品性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再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健康教育等其他学科和活动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德国各州的学校法中都将遵守行为规范,做到公正、诚实、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具有群体精神、承认并且运用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条例、履行国家公民的义务等列为重点。

3.构筑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以风促廉

新加坡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从开始任职,就要写出宣誓书宣誓,遵守公务员守则和条例,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进行道德自律。德国的每个公务员上岗前需签“廉政合约”,并在国旗下宣誓,要以“传统的普鲁士官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廉洁奉公、公私分明。北欧国家十分重视廉政文化的培养,公民大多养成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公务员的廉洁自律程度高,全社会形成了崇廉、尚廉的好风气。

(三)制度层的建设

廉政文化是廉政意识和廉政制度的结合体,建立健全各种廉政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治本之道和根基所在。

1.以严格的法律、法规威慑腐败西方国家通过廉政立法,对国家公职人员一切可能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手段都严格禁止。在客观上促使国家的公职人员为政清廉。芬兰近几年一直稳站世界上最廉洁国家的宝座,与芬兰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分不开的。在芬兰,宪法、刑法、民法、行政管理法和伦理道德都可以用来反腐败。芬兰公务员接受金钱、珠宝、家用电器、免费旅行都可视为接受贿赂,甚至接受荣誉头衔和有关部门的推荐也可能被视为受贿。在《公务刑法》中,对公职人员的渎职、贪污、诈骗等惩戒尤为严重。如果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他人索取或接受受贿或好处,违反和不遵守与其义务有关的规定,都将会受到免职、罚款或判刑。公职人员不得频繁出入饭店,以免有损公职人员的形象,动摇公众对国家官员的信任。公司也不可向公职人员提供试看、试用本公司产品,否则会构成行贿罪。

2.以完善的规章制度预防腐败

严格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防止官员腐败的最基本途径。其四个内在机制对于反腐倡廉有一定的作用:第一,竞争机制——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水准,保证政府的廉洁与高效。第二,法律机制——防范和杜绝政府官员贪赃枉法,使公务员管理依法进行,公务员的各种权利得到可靠保证。第三,道德机制——对公务员造成一种心理钳制和行为约束,促使公务员循规蹈矩。第四,监督机制——公务员与权力发生关系是否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内容执行处于透明状态。

西方国家还实行严格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政府官员必须把家产情况向公众交代清楚,否则不能为官或者必须辞去官职。美国的《从政道德法》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任职前报告并公开自己以及配偶的财务状况。法国《政治家资金透明度法》规定:“总统、议员、政府成员以及地方官员,在当选或任职以及任期届满或职务终止时,都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交财产申报单,否则取消一年当选资格。西方国家还通过政府官员交流制度和职务回避制,避免部分官员长期掌控一个部门结成营私舞弊的关系网,防止公职人员利用其地位和职务为自己的亲属谋取利益和好处。

3.以独立的监督体系制约腐败

用法律作保障对公职人员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是西方国家廉政建设的特色之一。西方国家的监督体系包括:代议机关的监督。议会通过听证会制度、质询制度、不信任投票、弹劾等等,抑制或监督政府公职人员的为政不廉行为。

行政监督。政府依据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行

政决策及其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所展开的检查、督导和约束。其完备的行政法纪监察系统,确保了行政管理的廉洁、公平、公正和效能。其行政审计监督尤其具有监督、评价、管理控制和保护国有资产的功能。司法监督。司法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公共权力的运作是否合法、是否有违法犯罪现象所开展的检查督促活动。主要包括司法审查与违宪审查、检察监督与反贪肃贪等。

政党监督。一是执政党通过议会党团和执掌行政权来对公共权力的运作予以监控;二是在野党以“影子内阁”等形式对执政党的监视和抨击。新闻舆论监督。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被称为“第四权力部门”,它们与其他监督方式相配合,通过舆论造出声势,给被监督者以政治上、伦理上、人格形象上的压力,迫使被监督者自律或在其他监督机制的配合下达到反腐的目的。

此外,还有公民和社团监督,一些国家还专门设立廉政监督机构,如美国有政府道德署、国家总审计署,联邦调查局、独立监察宫等;英国有“重案院”、“议会行政监督专员”、“国家稽查委员会”等;日本有行政监察局等。

4.以健全的反腐败机构惩治腐败

为保证廉政法律得以实施,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对官员腐败行为进行防治和打击的专门或者兼职的国家机关。这种机构在美国有“公务员风纪署”;在法国有“惩戒委员会”;在日本有“政治伦理审查会”;在奥地利有“纪律委员会”。这些都是国家级廉政工作机构。澳大利亚的国家罪案调查局,加拿大的皇家骑警反贪处等反腐败机构,在反腐败中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5.以透明的信息公开来约束腐败

权力的行使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腐败也应运而生。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电子政务系统这一开放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透明度,减少了“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的产生。美国政府建立的雇主税务管理系统和全国采购系统和转账系统等网络即是如此。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国借助较高的电脑普及率、互联网使用率以及手机拥有率,大大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和信息的开放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抑制腐败的滋生蔓延。

(四)行为层的建设

1.领导人的率先垂范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榜样力量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局长杨温明1993 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肃清贪污的“先决条件是政治领袖必须是一些绝对诚实和清廉的人,并且肯为国家彻底清除贪污而献身”。韩国总统金泳三上任后,即表示反腐败从自身做起。出任总统第三天,率先公布自己和家属的全部财产。国家领导人注意身体力行,清政廉洁,抑制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瑞典是一个廉洁度很高的国家,如果一位官员被发现利用权力来做交易,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瑞典前副首相莫娜萨林1995 年因使用公务信用卡购买衣物遭非议而被迫辞职。

2.领导人的清廉和亲民形象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本活教材

在过去的20 年里,韩国总统所在的青瓦台是严禁老百姓进出的禁地。自金泳三入住后即宣布开放,把各地的总统别墅改为图书馆、博物馆和幼儿园等,还决定降低公务宴会标准,膳食从简,除青瓦台招待外宾外,一律以面条和牛杂汤招待客人。

3.制定完备的廉政法规约束公务人员的行为,客观上促使国家公职人员为政清廉

如禁止公职人员经商和兼职的规定,对接受捐款和竞选费用限制使用的规定,规定政府官员的职权和私人事务的界限,对各部门职员的穿着、言行、奖惩、津贴、休假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韩国相继制定《腐败防止法》、《政治资金法》等。美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要求公职人员必须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不得贪赃枉法、不得以权谋私、不得营私舞弊等政治性金钱收受活动。

二、西方国家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乏资金刚性支持,宣传阵地不足,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不强;不少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落后,个人主义膨胀,享乐主义盛行;廉政教育对象不够广泛,廉洁教育内容雷同和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领导体制和长效的工作机制,监督检查过程中人为压力和阻力多;情大于法,甚至徇情枉法等时有发生。借鉴西方国家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可以使我国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少走弯路。

(一)加快实施廉政文化物质基础建设

1.以充足的资源投入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持久、稳定地进行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必要的资源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我国可以通过建立以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自筹、社会各方面赞助的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不断扩大廉政文化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的健全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刚性的物质性基础,避免廉政文化建设后顾之忧。

2.加强载体建设,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平台

廉政文化建设离不开载体。一方面,要通过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等外部制约,养成廉洁自律的习惯,形成强制性载体;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一些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活动,做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公职人员在参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形成非强制性载体。

3.增强媒体监督力度,抑制腐败滋生

在西方国家,媒体所扮演的监督角色和所起的监督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在瑞典,民众和媒体具有很强的监督意识。如发现某一公务员的生活水平高出他的收入水平,很快就会有人举报他,税务部门也就会派人来查他,如果有问题,媒体很可能马上予以曝光。在美国,媒体几乎无所不及地报道现实中发生的人和事,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4.建立廉政机构

西方国家的经验证明,独立、有权威、体系完备、强有力的国家廉政机构,为廉政建设所不可缺少。为强化廉政法制的权威性,必须对廉政工作机构赋予很大的权力,并且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领导体制等方面加以保证。

(二)高度重视廉政文化意识建设

1.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

开展各种形式的廉政理论研讨和廉政宣教活动,有利于全社会廉政意识的增强和廉政观念的普及,有利于形成“崇廉、敬廉、尚廉、践廉”的全方位良性互动社会环境,人人从行动上抵御腐败侵扰。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筑牢广大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还要大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扩大教育辐射面,增强教育的形象化和吸引力,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塑造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构建全方位廉政文化全民教化体系

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抓廉政文化的良好局面。要将廉政教育融入个人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之中。加强国民廉政教育,养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使清廉之风吹进社会的每个角落,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廉洁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廉的良好风尚。

3.加强公职人员的道德建设,提高道德自律水平

要发挥廉政教育与制度和监督有机结合的合力作用,积极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教育,使之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守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道德自律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把诚信教育、廉洁教育作为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融入党政机关争先创优活动中,融入企事业经营管理当中。

(三)全面完善廉政文化制度建设

1.以规固廉,使人不能贪

以规固廉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增加权力制衡。如实行双重检查制度,确保一个官员的决定必须由另一个官员审查或监督;二是减少权力运作黑幕。如规定一切有关政府官员的权力的工作条例力求简单明了;三是减少自行处理权力。如在批准发给执照或许可证方面,要尽量减少政府官员的自行处理权;四是减少公共权力涉足。如规定公职人员不得担任任何营利性职位,不得从事商业活动;五是减少势力网、关系网。如实行职务回避制度,职位交流制度等;六是防患于未然。如规定公务员不得向下属或被管辖者及有公务往来者借钱等。

2.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贪

通过立法严明、执法严厉以及能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的反贪机构和廉政机构,为政府廉洁提供保障。一方面,铁腕护法的贪污调查局是保廉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立法严明、执法严厉是保廉有效途径。

3.以制养廉,使人不想贪

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形成规范从政行为、按章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完善领导机制,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上的支持;完善工作机制,使廉政文化建设长期稳定有效地开展下去,并保持持久动力;完善奖惩机制,通过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监督和检查,保持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四)稳步推进廉政文化行为建设

1.加强思想品德建设和个人品德修养

公职人员要端正做人原则,纯净为官境界,规范自己言行,自觉在生活上管住自己的手脚,把住嘴巴,挡住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切实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打牢思想基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公职人员应做到自尊、自爱、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惕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损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损害公共利益。要把好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廉洁关,形成戒贪尚廉的清净家风。

2.塑造领导者良好的公职道德人格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官”气正则民风清。领导干部要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率先垂范,崇廉敬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融思想性、道德性、艺术性、创新性、传承性、时代性于一起,涉及政治文化、社会文化、职业文化、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内涵丰富,结构复杂。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作保证;需要以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需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突出思想教育,提升道德建设高度;需要强化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需要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需要构筑干部廉洁从政体系,优化从政环境;需要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需要不断创新反腐防腐的机制与方式。

参考文献:

[1]宋振国,刘长敏.各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李秀峰.廉政体系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孙晓莉.国外廉政文化概略[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4]熊健.当代中国廉政制度预设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5]李强.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cul.jschina.com.cn/ 2008-7-21.

篇5: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关文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类膳食結构开始发生变化,中西方餐具开始出现不同。不同的餐具代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宗教和不同的饮食习惯。我们吃东西时往往不会去在意餐具,目前很多学者在大量研究中西方餐桌礼仪及相关文化,却忽视了餐具文化本身的吸引力。餐具的外观可以展示的流行元素。它的发展可以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餐具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和饮食文化的发展需要。从饮食文化和世界上餐具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是不同的。我们研究餐具文化可以感受这种不同,有利于中西方交流。

一、中国和西方国家餐具的差异

1、中国的筷子

在中国,人们主要的餐具是筷子和勺。筷子只是两个小棍子,但人们可以用来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在古代,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也是占卜的工具。

据《礼记》记载,人们在先秦时代是直接用手吃饭的。之后,由于人们无法用手直接烧烤食物,竹子成为架烤食物和翻转食物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聪明的祖先逐渐学会了将竹子切成细条,这便是筷子的雏形。

2、西方的刀叉

在西方国家,刀叉是人们的主要餐具。西方国家使用刀叉的历史大约有45个世纪。西方餐具通常是刀叉一套,与简单的用筷子相比,刀叉具有更多功能,有着细致的分工,通常人们用刀切割,用叉子吃。

刀叉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餐具,出现比筷子更晚。西方餐具的最初起源是与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相关的。为了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他们必须学会充分利用锋利的狩猎工具。生肉通常比较大块,因此切割和饮食的过程十分依赖于锋利的工具。

3、中国餐具筷子的使用

在中国,在你吃食物之前,筷子应该放在碗的右边,吃完后需将筷子放在碗的中间。除了左撇子,人们通常用右手使用筷子。

4、西方餐具刀叉的使用

在西方国家,食物应放在左边,餐具应放在右边,叉应该放在托盘的左边,刀应该放在托盘的右边,勺子应该放在托盘的前面。当你吃饭时,左手拿叉右手执刀。当你进食完毕,最好将刀和叉横放在托盘上。

二、中西方餐具文化不同的原因

1、不同类型的食物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西亚成为农业的发源地,开始发展畜牧业,并开始种植小麦。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西亚的人们饮逐渐形成以肉和面包为主食的饮食习惯。至于西方大陆,由于贫瘠的土地不能种植大米,人们只能饲养牛羊,所以肉变成了主要的食物,西亚的面包成为了次要食物。西方国家的人们都以游牧和航海业为生,形成了渔业和狩猎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同的食物结构导致吃食物的方式不同。刀和叉成为了西亚和西方国家主要的餐具。

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围绕长江与黄河衍生的两种文化形成了以耕种和渔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由于耕种比捕鱼更有保障,蔬菜成为中国主要的食物而主要餐具为筷子。

2、不同的饮食观念

中国更加注重色、香和味,以及享受食物的感觉。只要是美味,营养是次要的。这种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主人通常宁愿说“希望这些菜合您的口味。”而不是“希望这些菜的营养适合您。”

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加注重营养的搭配和吸收。他们的饮食是为了生存和健康,所以他们吃大块的肉、整鸡和“硬”的食物,不会过分强调味道。如西方人吃血牛排,大白鱼、津津有味地生吃蔬菜,而中国人几乎不能忍受这样的食物,觉得难以下咽。

3、不同的饮食方式

中国古人提倡“食不言,寝不语”,这是完全不同于在中国餐桌上的活跃氛围了。中国人喜欢聚餐,所有的人餐桌面前坐一桌,一起吃饭、交谈,而将筷子作为餐具很容易与他人分享食物,这种方式也显示中国“和谐”的思想。

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以独立的方式进食,使用自己的餐具来吃,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子和餐具,更健康和卫生。这种饮食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在西方国家就餐氛围也比中国人更安静,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如果你想跟你的邻座交谈,你需要降低分贝。

三、中西方餐具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1、 集体主义

中国的价值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强调集体是主要的价值,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意识服从集体意识。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儒家思想一直备受推崇。它是封建统治的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的“仁、义、礼、智、信”,鼓励人们坚持“中庸之道”,与他人和谐相处,都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筷子不同于刀叉,不是用于切割,与刀叉相比不具有强烈的攻击性,这也体现了“和”的思想。

在吃饭的过程中需要筷子和手指的协调与合作,强调了整体的作用。同时,中国的用餐方式也受筷子的影响,通常是家里的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用餐,看似简单的吃饭过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集体主义。

2、个人主义

对于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一词最先源自法国革命的意识形态根源——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和18世纪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它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它强调尊重个性的个体差异,理解和宽容。

由于个人主义意识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更注重自己。就像用餐,在西方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子,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就餐氛围比中国更自由。

四、结语

篇6: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为主的.十余位学者撰写的该套丛书共九册,近日由辽……

作 者:汤德美  作者单位: 刊 名:世界历史  PKU CSSCI英文刊名:WORLD HISTORY 年,卷(期):2000 “”(5) 分类号: 关键词: 

★ 成果主持词

★ 成果总结

★ 成果汇报

★ 教育现代化发言稿

★ 来之不易的成果范文

★ 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 小学作文:成果

★ 党性成果汇报

★ 成果的近义词

上一篇:蒙氏教育环境创设原则下一篇:小学生新年贺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