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本质是

2024-04-16

意识的本质是(精选8篇)

篇1:意识的本质是

第一,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上为学生课堂教学中搭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二,互动环节处理的比较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享受思维的自由和快乐。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思维呈现出极大的活跃状态。第三,在联系生活和实际这方面做的不错,我联系了当前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讲的内容生动符合实际,吸引了学生,让政治课变得很具备趣味性。第四,达到了预先设计的目的,层次清楚的板书,教学思想的渗透等方面做的比较好。

这堂课我自己认为不足的是:

第一,不能更好将教材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第二,讲课时候语言个别显得有些随意。第三,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有些过于简单,应注意多元评价。第四,副板书有些乱。

篇2:意识的本质是

答案:

意识的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来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篇3:本质主义、存在主义与怀疑意识

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在对现象的观察中认为, 现象的世界是变动的, 作为人类, 可以对这个变动的现象世界进行归纳分类。如:一类现象可以称之为床。柏拉图于是指出, “床”这一观念是所有这类现象的“理念”。理念是不变的, 从而是真实的, 统摄现象世界。现实世界的一切床, 依靠“理念的床”而得以存在。换句话说, 现象之外或者现象背后, 另有真实存在, 这真实的存在超然于变动的现象世界。另一方面, 真实存在又和现象世界有着不可分之关系, 它是现象世界的现象的归纳和抽象。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中谈到“本体”, 认为本体乃是现象抽象的形式。可以说, 本体就是去除现象的变动性, 对现象进行归纳的产物。后世在此基础上, 将现象背后的真实之存在, 逐渐引申为本质。

如果按照本质主义一说, 世界由本质与现象构成。另一方面, 世界又划分为人和客观事物, 这里的客观事物通常指代本质。人由于具有感性, 所以本质基于感性成其为现象。人又具有理性, 所以基于理性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前面已经说过, 本质乃是现象背后的真实存在, 所以理性可谓人之本质。现象世界中尽是不可靠之物, 可靠的本质在现象世界之外, 超越“经验”, 即“超验”, 本质是在超验世界之中。经验世界中的人和物的现实中的存在依据, 来自超验世界的超验的本质, 即谓之价值和真理。所有的超验的本质归于最高超验, 可以视之为绝对精神, 也可以视为上帝。

以下几点都与本质、本质主义有关:逻辑。逻辑是人的理性规范, 与之对应的是现象对本质的归属。逻辑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把握真理的方式。数学。数学指的是, 现象的抽象的代称。科学。科学是对事物本质 (或规律) 的探寻。以“实证”证明自身的有效性。从而发展出“技术”。技术通过产出的客观效果证明自身, 人类近代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皆来源于此。到这里, 可以说:“技术”是本质主义的终端或极端表现。然而, 本质主义正式借由“技术”获得了主流地位乃至权力。

本质主义成为一种思维方式, 它借助理性, 确定了一种规范的生活范式, 为人的生存提供一种标准。人类在其影响下, 逐步趋同;并且通过趋同性、归属性, 感到安定性, 安全性。然而, 也使人裹挟进不可控制的技术之中, 产生危机。本质主义通过对“本质”的设定, 使人产生一种生活在稳定的历史进程以及生活中的幻觉。然而, 这种“标准化”带来的压抑不可克服。“本质”作为对现象的超越性抽象, 终归要依赖人的超越性的活动。这种超越性活动本身在本质主义范畴内无处安置, 换句话说, 人自身无法被人自身所把握, 人终归是“多余”的, 然而这种多余性又不至于带来“消灭”。

二、存在主义

如上文所说, 到了存在主义, 人于是采取如下的策略把握人自身。

1、“生存”意识。

本质主义所长期忽视的“情绪”、“身体”, 在存在主义这里得到了关注, 它排除了与客观事物做比较来定位自身的方法。生存状态下的最直接、最常见、最末端的“情绪”得到关注, 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人很容易陷入其中, 不可自拔。这种“融入”的状态, 使得人不再是与现象并立的“事物或东西”, 萨特称之为:“多余者”——即是说, 人是附着于物, 同时又超越于物的多余者。由这一概念即可以推导出, 存在主义最直接、最基本的生存意识概念:“荒谬感”。

2、“处境”意识。

人通过情绪、通过对情绪的体察, 得知:自身乃是使“物”得以呈现的“境域”。境域使人触及自身的生存性, 也是人作为其“自身”的“整体”的存在。生存不是并列于其他客体的客体, 而是游离在其他客体之上的“虚无”。它可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生存意识之下的周遭客体, 不再是与主体对峙的客体, 而呈现为“处境”。相较于本质主义的主体与客体的分立, 存在主义的生存与处境乃是联系在一起的。生存意识与处境意识, 要求人自身的直接体认。

三、怀疑意识

一种深沉的怀疑意识贯穿整个存在主义。理性无法安置生存, 换句话说, 理智不能解决生存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 伊凡曾说:“没有上帝, 一切都是允许的。”尼采受其影响, 号称:“上帝已死”, 影响很大。在本质主义概念中, “上帝”指的是与现象世界分离而超越的绝对精神。某种意义上, 它代表着本质世界。现象世界的一切标准和规范皆来自于本质世界, 所以人的生存皆依赖于这些价值。当人的生存不再宁静, 对生存的思考必定带来怀疑。萨特说:“生存先于本质”。本质是理智的产物, 是对世界的抽象提取, 造成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分裂。存在主义认为, 本质是以存在为基础的。换句话说, 只有在生存中, 才能形成本质, 认识是以生存为前提的。本质不再是静止的, 先验的。

存在主义的本质概念, 可以视作一个生存过程的整体表现。这种整体的生存过程, 由于游离于现实层面, 既在现实中, 又在现实外, 所以具有荒谬性。

篇4:无意识犯罪动机的本质分析

关键词:无意识;犯罪动机;冲动性

中图分类号:DF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63(2009)04-0028-04

一、无意识动机

无意识,又称为潜意识。一般而论,无意识指正在进行的心理过程与行为对个体而言是意识不到的、毫无觉知的状态,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原始性、非逻辑性、非道德性、冲动性等特征,包括无意识认知与无意识动机两大方面。

无意识的心理学理论从整体上经历了指向本能的个体无意识(弗洛伊德)一指向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荣格)一指向态度的社会无意识(弗洛姆)的发展历程。经典的精神分析认为,这种动机的无意识性是个体“有意”压抑动机,导致该动机隐伏于无意识层面的结果。它可以缓解或者解除焦虑。集体无意识的动机是人类或所属群体之经验、智慧范式对于个体行为(及犯罪行为)的潜在支配作用;社会无意识的动机则强调已经存在的社会或群体规范对于个体行为(及犯罪行为)的潜在影响力量。

无意识动机是个体本身不自知的动机。个体虽然有明确的行为活动,但是不知道行为产生的原因。无意识犯罪动机则是指个体进行了犯罪行为,却不知道(或不清晰知晓)犯罪行为的原因。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理论分别从生理、心理(认知)与社会的维度探讨了作为人的三个基本特质方面因素对于无意识的力量来源。它们对于无意识犯罪动机均具有一定的解释价值,能够从无意识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揭示这种深层次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与力量的成分。

青少年犯罪、过失犯罪、情绪型犯罪、变态型犯罪与群体犯罪中,在意识到的犯罪动机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无意识犯罪动机。其意识到的犯罪动机与无意识犯罪动机往往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共同对犯罪行为发挥驱动作用。

二、青少年犯罪中的无意识犯罪动机

青少年在潜在的本能冲动、社会规范适应及对特定群体规范的服从与对抗中,主体经历着迷茫、选择与孤独、对抗等强烈的消极体验。但主体对其力量的状态与来源并非时刻都能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与自我认知性。青少年个体所具有的无意识动机是导致其实施越轨行为、犯罪行为的重要驱使力量。

(一)本能冲动力

本能的力量推动青少年以探究性、冲动性行为走向越轨、犯罪行为的起点。而由于性机能的唤醒与性意识、性知识、性体验的成长并不同步增长,这些本能力量便以青少年主体未意识到的形式出现。无意识犯罪动机的另一表现,暴力攻击本能与性本能发挥作用的机制相似,也是在个体青春期身体机能增加、兴奋性提高的前提下,伴随着“成人感”、“独立感”、“自尊感”而出现的。青少年无意识中以遗传的攻击本能作为维护自尊心的手段;在家庭暴力与校园暴力中,青少年以攻击行为作为自尊与原始力量崇拜的象征。

(二)罪恶情结动力

性机能与性意识的朦胧唤醒在产生兴奋的同时,必然导致青少年生理欲求与社会规范冲突:社会规范在此往往有严厉的限制,青少年会觉得对于接近异性是一种不道德、有罪过的行为。如果个体在人格成长的早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心理危机,如信任危机、过分信赖,或者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情感困惑,性的罪恶感就会被无端地放大而成为青少年特定行为的主导力量。受到本能快乐追求与内心道德(超我)冲突的影响,对客观越轨或自以为越轨的青少年,其罪恶感忽隐忽现,时刻相伴相随,是其内心冲突与矛盾的来源。其极端的形式是赎罪动机,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动机是为了通过犯罪而得到的惩罚来赎清自己内心顽固存在的性的罪恶感或对父母及家庭的罪过。

(三)好奇心动机

青少年在好奇心、探究本能的驱使下,血气方刚,富有冒险性,迫切想了解、探究未知领域新奇的刺激。如果没有外界疏导的途径,越是社会禁忌的阻挡越能激发其探究的动力。在本能冲动性的自然引导下,性的信息与力量、暴力的方式与力量、创新与突破的力量、自我表达与自信的力量等都容易成为青少年强烈追求的方向,虽然他们在具体的行为、活动中未必清晰知道其行为的原因动力。由此就有了性越轨、性犯罪、攻击行为、暴力犯罪及破坏活动的好奇心潜意识动机。其更为典型的是游戏型犯罪动机,这是好奇动机与青少年游戏快乐动机紧密结合的表现。

(四)逞强动机

在同伴之间的自尊心与地位竞争中,在争取对群体归属感的过程中,青少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或想出人头地,但由于受到心理水平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时难以达到相应目的。而自卑感极强或自我显示欲极强的少年,一旦无法以合法行为表现自己时,就可能在自我价值感的驱使下,自然地激发出逞强动机。用自身的价值、自身的能力、自身的意志品质、道德品质来加强自尊的人生哲学在成人身上已经成为常识,但青少年并不能完全理解与接受。青少年往往把竞争当做与他人在气势上、力量上、胆量上的较量,他们更倾向于用直接的、外显的攻击方式来捍卫自尊。青少年往往把非本质的特性,如单纯的身体力量、容貌、体型、服式、发式、言行风格与风度等作为自己品质与自尊价值的代表,具有更为表面化的虚荣心。这些虚荣心的要素是青少年心理生活中的重要力量,也是无意识中促使青少年为追求虚荣心而犯罪的动机之一。

(五)逆反动机

相对而言,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叛逆行为)表现得更为普遍与明显。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基本上是情绪的、非自我意识的,或者说是本能性的、自发的反应。青少年个性是丰富多彩的,家庭、教师与社会(如传统习惯)则强调(甚至于强制)统一规范;青少年追求自主与独立,家长与社会则要求绝对服从。这些心理需要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对于青少年内心期待的兴趣、自由与理想的抹杀与限制,直接导致青少年天性的无意识反抗。逆反心理也是青少年求乐倾向与自由倾向的自然表现。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而社会与家庭严格的要求与他们天性追求的轻松快乐立刻导致对立与冲突。如果成人世界的规则过于强迫,他们要面对来不及适应的压力,压力便成为反抗作用力。另外,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追求社会适应与归属感的反应。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时期,他们潜意识希望在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理想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联系。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未能符合家长或社会的规范(如学习成绩较差、

行为不规范),受到家庭、学校或社会的排斥(或惩罚),他们心里一时无所适从,无所依赖。但其内心的归属感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强烈。此时,在主流文化的排斥中,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副文化群体就突显出吸引力。副文化群体中相互认同与归属感仿佛使青少年心灵在迷茫大海之中找到寄托的港湾。为了保持与强化自己在副文化群体中的归属感与地位,在群体自身规范无形的压力下,青少年自愿地接纳群体的规范。加之群体成员之间未被社会驯化的天性与行为方式的习染,最终较容易不经意地走到了与主流文化规范的对立面。自我价值追求与归属感追求的过程潜在地造就了对抗社会规范的、叛逆性的行为动机。

可见,青少年犯罪的无意识动机包括多种成分,主要有本能动机(性本能与攻击本能动机)、罪恶情结动机、好奇心动机、逞强动机与逆反动机。其实质也是行为人生理、心理与行为(环境习得)因素协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本能动机、罪恶情结动机与好奇心动机,更多地与行为人的生理性本能相联系,是无意识中个体无意识内容在犯罪动机上的体现,体现的是个体的本能欲望与早期受压抑创伤的次级后果;逞强动机更多地与行为人的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对于自我价值追求)相联系,是无意识中集体无意识内容(人类传承的行为倾向与模式)在犯罪动机上的体现,体现的是个体习得智慧(原型:祖先共同智慧的积累)之潜在的消极后果,如青少年潜意识中“英雄”、“失败者”的原始原型可能在现实受挫时成为追求自我成功、对抗社会的指引;而逆反动机则更多地与行为人的社会文化因素相联系,是无意识中社会无意识内容在犯罪动机上的体现(以叛逆方式过渡地、曲折适应规范,或者对抗权威的规范),体现的是行为人社会适应性经验的反社会性结果(犯罪青少年也是潜在地追求自我与其所属群体规范的相适应)。青少年可能以虚假的或主观真实的亚文化群体规范(如把图腾、禁忌、对抗性行为方式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排斥社会主流文化规范。

三、过失犯罪中的无意识犯罪动机

过失犯罪是由于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导致的犯罪。犯罪虽然没有追求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动机,但并非不存在行为动机与犯罪动机。过失犯罪动机的性质是多样而复杂的。其中既可能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动机(如为了求得高产增效而冒险作业,或为制止犯罪而防卫过当等),也有中性动机(如为好奇、探究造成损失),但在更多情况下则是产生于消极动机(如为争强好胜、谋求私利造成事故等)。疏忽大意是注意义务的典型缺乏,其过失犯罪之无意识动机较为明显。相对而言,虽然过于自信行为人已经预见危险,存在着某些动机斗争或冲突,但也可能存在着与之相关的或不相关的其他犯罪行为动机(多动机或被某一较强烈动机掩盖的动机),它可能是没有意识到或无意识的。

(一)个人欲望驱动力

个人的欲望是人们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能够作为一种力量在意识与无意识层面支配着过失犯罪行为。其无意识层面主体体现为贪利动机、报复动机与游戏动机。具有强烈贪利动机的人,利欲的目标弥漫于其心理的各个方面与行为导向中;心胸狭窄的行为人在受挫折或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的作用下会采用原始性、直接方式实施报复行为;行为人出于游乐的需要,忽视了手段的危害性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

(二)消极智慧与经验驱动力

认知是导致过失犯罪的决定性的主观因素,而这些消极的认知因素在过失犯罪发生时,行为人并不一定是处于意识状态中,相应地,由这些消极认知力量产生的犯罪动机也具有无意识性。或可称为犯罪动机的内隐性认知。它具体表现为行为人消极智能特征及经验对于过失犯罪的驱动力:消极注意力、消极记忆力、消极经验驱动力等。这些智能水平特征代表的消极性、内隐性智慧驱动力对于过失犯罪的动力更多地是以无意识的力量发挥作用的,其本质与集体无意识之直接或间接经验、智慧(“液体智慧”)的消极习得、行为刻板习惯性等因素有某种潜在的关联。

(三)消极态度驱动力

消极态度驱动力对于过失犯罪动机的影响集中体现于消极性格方面。性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对事物、生活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强有力地贯穿于行为人心理生活与行为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并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心理及行为发生潜在的作用。急躁者、自傲者、任性者、懒惰者、悲观者、粗心者、反应迟钝者、过于自信者都较容易导致消极习惯、不负责任的社会态度及注意义务的缺失,或疏忽大意,或盲目自信,而酿成过失行为。与之相关的,部分消极态度者,则可能以自我显示(炫耀动机、虚荣动机)表现,或不顾规章制度,或冒险行为造成消极后果。

四、情绪型犯罪的无意识犯罪动机

情绪型犯罪,又称为情感型犯罪,指一种带有感情色彩,呈现出强烈的情绪性因素,由不良的情绪性动机引起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情绪型犯罪包括情绪动力的犯罪与情绪色彩的犯罪两种类型。

情绪型犯罪本质是由消极情绪动力导致的犯罪。由于情绪、情感本身的非理智性,在特定情况下,它对行为的激发、推动作用并不是行为主体所意识到的,因此,情绪型犯罪存在着无意识犯罪动机的情形。无意识动机存在的情绪型犯罪主要体现于激情犯罪、自卑感犯罪、消极心境的犯罪、应激犯罪与情绪宣泄犯罪中。

(一)激情犯罪动机

激情犯罪是激情支配下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仅指向激情杀人,也包括其他的激情犯罪行为。激情犯罪动机就是推动激情犯罪的动机,或者说激情状态下的犯罪动机。由于激情是强烈而短暂、爆发式的一种情绪状态,行为人在激情状态下,认知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容易引发不合逻辑的、冲动性行为。这也是导致激情犯罪动机具有无意识性的心理根据。愤怒是引发激情犯罪(尤其是激情杀人)的情绪动机之一,与激情犯罪密切相关的情绪动机还有恐惧动机、怨恨动机、嫉妒动机等。

(二)自卑感犯罪动机

个体的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产生敌对的态度,从而推动个体去追求优势目标以获得补偿,因此,存在着一个人犯罪是由于感到自卑而采取过度补偿行为的情形,即自卑——努力追求优势——过度补偿——犯罪行为。如果沉重的自卑感过于严重就可能转化成为自卑情结,即个体潜意识中与软弱无能、无价值感有关的复杂心理倾向与生活风格。个体在自卑情结的压力下,更倾向于自我压抑与悲观情绪的深刻体验。自卑感与自卑情结都促使个体进行心理补偿,当符合社会规范的补偿途径、方式不能实现时,就可能以违反社会规范的途径、方式进行,其出现的可能是精神疾病与越轨、犯罪。在这些过程中,自卑的情绪力量多数状态下是以自我防御的机制进行,因而,自卑感犯罪的动机具有潜在的无意识成分。

(三)应激犯罪动机

应激犯罪是为应付突发状态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属于情绪型(或情感型)犯罪。它包括三种情况: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遇上被害人的反抗或

抗拒时突然采取攻击性暴力行为。此时,犯罪人常常由第一犯罪动机转化为第二、第三犯罪动机。如行窃时被发现或在实施强奸时遇到被害人强烈反抗,犯罪人在紧急情况下纵火或杀人灭口。在犯罪人自身利益受到威胁、侵害时,惊慌失措,自我防卫过当而导致犯罪。或者在突然而至的危险情况下导致的过失犯罪,如司机遇到险情产生强烈的恐惧,失去应变能力而造成交通事故。由于应激犯罪的行为是犯罪人在应激情绪的紧急压力下实施,其应激唤醒水平可能处于低意识的监控状态(低自觉),其行为反应并不都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来得及进行考虑),对其行为动力与后果也并不都有完全的意识觉知(如自动化的反应、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在这些情况下,故意或过失的应激犯罪中就可能存在着无意识犯罪动机或犯罪行为动机的无意识成分。

(四)消极心境犯罪动机

心境是指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带有渲染作用的情绪状态。与犯罪行为关系密切的消极心境是郁闷状态与浮躁状态:郁闷状态容易使人无形之中悲观失望,在外界挫折事件的诱发下,可能做出伤人毁物的行为;而浮躁状态使人做事心神不定、躁动不安,容易发展为躁狂情绪,也可诱发冲动性的犯罪行为。

在消极的心境对犯罪的动力表现中,乡愁成为一种独特的行为动力。乡愁犯罪是指离乡背井的人由于对家乡的特别思念,但是因为其职责在身不能脱离工作服务场所,于是在极度思乡的情况下,导致的破坏工作服务场所等犯罪。这种愁苦弥漫的心境,是一种低意识性或无意识的情绪力量(至少不是时刻都具有意识性的);极度思乡人可能出现在潜意识发泄消极情绪中破坏工作场所或对抗工作负责人以消除回乡“障碍”的情况。虽然,其行为具有幼稚性,但其压抑性、投射性的潜在行为动机是明显的。如我国现阶段某些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动力中,可能就潜藏地伴随或结合有较长时期远离家乡亲人而生的思乡情绪(情结)之无意识动机的力量。

(五)情绪宣泄犯罪动机

篇5:意识的本质是

学生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结论。因此,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必须努力要做的。为此,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寻因究果;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关系;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在此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诱导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与思考,允许对现有结论的怀疑与否定。鼓励求异,就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实现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我们的教育不能只为了教而教,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懂得如何去学,这个学不仅包括学习上的方法和技巧,还应囊括生活上的态度和技能,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有自信和勇气去迎接挑战和困难,勇敢地走下去。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上我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寻,不断地总结经验,检查自身的不足,使自己更加完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在政治课教学中不断前进。

篇6:意识的本质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样的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步调一致。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同时,还要从各类教育和不同学校的实际出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编写相关教材,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家长、教师、学生和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人员,加深理解,提高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精神文化产品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内涵中思想道德部分最主要的内容。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价值理念。因此,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需要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共同理想,变革时期更是如此。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观念多样化现象,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共同理想。有了共同理想,就有了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班有个叫李曙光的男生,刚入学不久就暴露出很多问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睡觉,要么找人讲话,而且还经常请假上厕所;另外家庭作业基本不做;同时还经常跟班主任我请假说生病不来上课。但他的自尊心很强,脾气比较古怪,而且要面子,„„由于他长期以来养成了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睡觉或和别的同学讲话,作业马虎了事,不按时完成,不爱思考等习惯,对此,我在他前后左右都安排了好学生,让他上课几乎没有讲废话的机会,一旦睡觉,同座同学及时把他叫醒。同时我也对他严格要求,及时指出不良习惯,帮助其改正。他上课喜欢上厕所,这一问题究竟怎样来解决呢?我明知他是去厕所抽烟的,以避师生眼目,可又不敢跟他明讲,怎么办呢?我明知故问他上课经常上厕所一事,他说自己肠胃不太好,上厕所没规律。没办法,我只能再跟他父亲联系,希望能得到他父亲的帮助。结果他父亲也说他儿子肠胃不太好,监于这种情况那我只能提醒其父亲帮儿子看医生,有毛病还是要抓紧时间治疗。结果有一次我跟他谈话时,觉得他身上烟味特别大,我觉得时机到了,我问他你身上哪来的烟味啊?他顿时神情紧张起来,讲话语无伦次,但经过我一番耐心开导后,他告诉了我事情的真相。对此事,我特地又进行了一次家访,请家长协助李同学把烟戒掉,同时给他们全家宣传了吸烟的危害,更何况李同学小小年纪近十年烟龄。经过一番说教以后,他父亲很惭愧的说不该跟老师隐瞒真相,表示愿意和老师一道帮助李同学把烟戒掉,同时李同学当即表态很快把烟戒掉。没多久,通过家庭和我的合力及李同学的自身努力,李同学烟戒了,上课也能集中精力听讲了。我从不挖苦讽刺他,和他谈理想、谈人生、谈名人的成材前后,人格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工作上重用他。由于他体育成绩很好,就让他担任体委,激发其向上的斗志。挖掘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宽松的氛围,抓住时机及时表扬鼓励他。譬如说他爱劳动,值日生工作做的特别好,他负责拖地,每当走进教室发现地拖的特别干净的时候,那不用问准是小李同学拖的,每当此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其自信、自立、自强,使他振作精神,奋发向上。我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引导他多看古今名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故事,还列举身边由差变优的典型,帮助他树立远大理想,保持良好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习上,一方面我让优秀同学帮他,另一方面我和任课老师利用课后时间,经常帮他补课,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他好好学习。付出总有回报。我们看到有问题的学生有着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适宜的学习方法、以及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但这些并非一日形成的,因而他们的改进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而不要急于求成,轻言放弃,要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去总结反思,保持一颗平常心。因此只要我们对有问题的学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科学的教育方法、足够的耐心,再加之平常心,他们终究会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他们一定会健康、和谐的发展。现在李曙光选择学习美术,一手准备正常的高考复习,一手准备艺术特长专项测试。在备考艺术特长专项测试的同时,不放松文化课学习,协调好高考备考与练习艺术特长的关系。摆正心态,把练习艺术特长当作高三紧张生活的一种放松方式。积极备战高考,实现个人梦想。

篇7:意识的本质教案

班级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任课教师

课题

意识的本质

讲课时间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意识的本质;

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运用:结合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的思想观点,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难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教学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但是我们说整个世界,除了包括物质世界,还包括什么?还应该包括人的思维,也就是人的意识世界,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新课讲授】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活动探究一:书本第35页:(7分钟)

物质

反应形式

反应器官

举例

无机物

反应特性

物质

岩石风化

低等生物

刺激感应性

细胞膜

葵花向日

高等动物

感觉、心理

大脑

警犬缉毒

意识

人脑

苹果与万有引力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里,一切物质,不论是有没有生命的,都会有一些反应特性,比方说,像铁会生锈,岩石会风化,水滴石穿。还有低等生物会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应激反应,向日葵会向着太阳转,含羞草被碰到之后就会把叶子收起来,还有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它们和意识是什么关系?没有这些反应特性和反应形式,意识能不能产生呢? 给5分钟时间分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反应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这是一个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没有前面的环节,那么后面的环节就不会有了。换句话说,前面的环节是后面环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而生物的反应形式,包括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因此,我们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可以说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那么是什么使得人类意识和动物的心理区分开来呢?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活动探究。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活动探究:狼孩有意识吗?(7分钟)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并捕获了两个狼孩,她们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只知道饥饿的时候觅食,饱的时候就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行走。

讨论:

1、狼孩有没有意识?说说你们的看法。

2、为什么狼孩没有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狼孩脱离了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能产生意识。

(1)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劳动和社会交往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人类是群居动物,劳动也是要合作的,这就需要交流,交流的就需要语言?随着人类的劳动越来越复杂,人类的交流渐渐从像动物那样简单的鸣叫声,发展成为有音节的语言,这就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而语言的产生,是人类能够用词语来概括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这就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刚才我们讲到了“狼孩”,那么会不会有“孩狼”呢?人类从小有狼抚养会变得跟狼一样,无法产生意识。那么,狼由人来抚养,会不会表现得像人一样,产生人类的意识呢。不会的,纯粹的动物心理是不会自发形成意识的。劳动和社会交往,使得人类和动物区分了开来,正是它使得人从猿猴进化成人,人脑也从动物脑进化成人脑,而人脑则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那么,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脑和动物脑的区别:首先,从重量上看,人脑的重量远远超过了动物脑。其次,从构成来看,人类大脑皮层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动物脑。动物脑在复杂性上是无法超过人脑的。这就决定了动物脑机能是无法赶上人脑的水平。

1、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同学们在生物上已经学过了吧!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无条件反射,像狗看见吃的会流口水,人的膝跳反应,这些都是动物遗传的本能,跟后天的环境学习没有关系的。条件反射是由后天培养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比方说,人走路的时候看见石头就会条件反射地避开,这个我们叫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第二种条件反射是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像动物就不会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这是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的本质的。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电影啊?那喜不喜欢看外星人的电影呢?那你看过哪些外星人的电影呢?《火星人玩转地球》、《独立日》、《长江七号》等。看过了没?回忆一下里面的外星人形象,看看它们都像些什么?(5分钟)

这些外星人看起来不像是这个世界存在着的,但是我们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外星人形象其实都是取材于我们身边的客观事物的,然后加上电影制作人丰富的想象力,将客观存在的几个东西,融合起来,再扭曲一下,这样就成了一个外星人了。不管想象多么丰富,都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原型。这就像课本上,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所谓的神神鬼鬼,其实不过是在人的基础上,多画几个眼睛,多了几个头而已。看似天马行空,其实只是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上加以想象的结果而已。如果没有了这些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这些外星人、神神鬼鬼的形象,就不会有,对吧?所以,我们说,意识的形成,除了需要我们的大脑之外,还需要我们身边客观存在的事物来做原材料。意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很像一个生产的过程。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进入厂房,在设备里进行加工,然后生成产品。而客观存在的事物就是意识的原材料,然后这些原材料通过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作用于人的感官,人的感官将信息传输到我们的大脑,在人脑这个加工厂房和机器里面进行加工、改造,这样就形成了意识。因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映像)。如果没有客观存在,意识也就不能产生了,那就更不用说发展了。从内容来看,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这个“主观映像”的“主观”怎么理解呢?主要是指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也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

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由于社会地位、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实际经验以及生理素质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

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来看,意识也有对错之分。它不仅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真实的描摹,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但是,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像刚才提到的外星人形象,神鬼形象,都能够在客观世界找到原型。

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换句话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这一句话记一下。【小结】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篇8: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代理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换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和稳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相近。而商业形态,则是指企业明确了产业边界之后所确定的组织形态,是在产业链系统中得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所谓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不同商业形态所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也不排斥在商业模式方面动态创新。

上一篇:检票口检票员个人总结下一篇:2011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