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本质

2024-04-11

生态旅游的本质(精选6篇)

篇1:生态旅游的本质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1、在对待和利用旅游所具有的复杂性、多面性这个问题上,“人们怯步于旅游研究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从而退而求其次,满足于割裂地研究旅游的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地理、审美等方面”(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学者群普遍推崇从某一特定学科的角度去看待旅游,从大批的诸如保继刚的《旅游地理学》、周作明,卢玉平的《旅游规划学》、罗明义的《旅游管理学》等诸多的“旅游学”著作中便可窥见一斑,而国内众多高校也是将旅游学设立在工商管理一级科目下的旅游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培养“旅游系”的学生。“其实,旅游××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旅游学。如此大量旅游××学的诞生和发展出了能为××学增添色彩外,对真正旅游学自身的建立不但收效甚微,而且更总要的是会促使旅游学渐变为一个缺乏独立主体的、只能依附于××杂乱集合体”(庄寿强《旅游学的涵义、学科性质及学科定位》)。要想真正使旅游学科朝着自立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旅游自身的角度来看待旅游现象的各个方面,应该研究旅游现象包含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旅游这个主体的统领下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与在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哪些不同,而所有这些不同的表现形态所暗含的本质原因最后都将归属到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从而有利于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充分利用旅游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来认识旅游的本质与特征,使旅游研究朝着旅游学科的自立方向深入。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已经有一小部分学者,如上文所提到的谢彦君、庄寿强等。“旅游是综合性社会现象”,(申葆嘉《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方法论》),旅游研究应用“跨学科、多学科、多维综合分析”的方法(申葆嘉,1996)。我们应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为旅游研究服务,就如同申葆嘉所说的“从经济进去,有文化出来”,我们应从各个单一的学科中出来,最后回归到旅游本身,而不是将旅游作为延伸其它学科的工具。因此,我认为,站在旅游自身的角度看旅游现象更有利于旅游学科的自立。

4、在考察旅游的本质时,我认为旅游的动机(愉悦)是最根本的。虽然动机、金钱和余暇是旅游活动产生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但如果没有旅游的动机,即使有了金钱和余暇,人们也不会选择旅游,而是选择其他的非旅游休闲活动,诸如逛街、泡吧、看书、健身等等。旅游的动机贯穿在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正是对愉悦的追求,人们才会选择花时间花钱去旅游,而不是一味地呆在家里休息或娱乐。往往促使人们去做一件事的最根本因素都是人们内在的因素,外在因素只是起一个加速或减缓的作用,这个道理对于旅游及其研究同样适用,去旅游的内在因素——旅游的动机——对愉悦的追求促使人们展开旅游这一活动,而一定的消费能力(金钱)和旅游时间(余暇)则加速了旅游活动的到来,因为,想旅游的人也许由于没有足够的旅游时间或金钱会暂时推迟旅游计划。但如果具备了旅游时间和金钱,却没有旅游的愿望——不想去旅游,那么一切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考察旅游的本质时,动机(愉悦)、金钱和余暇这三个基本范畴中动机(愉悦)更带有根本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对旅游的基本属性的三种界定的逻辑基础便是从这三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范畴出发的,旅游的休闲属性是由它的旅游动机(愉悦)和余暇所共同决定的,而在其中其决定性作用的仍是旅游的目的,因为是人们在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余暇)下从多种可选择的活动中选择了旅游。旅游的消费属性则暗含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金钱),但旅游的动机(愉悦)则决定了旅游活动中的消费行为,“从消费的导向和构成以及各部分的意义上看,旅游消费却又大不同于日常消费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重视精神内容、追求愉悦体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消费的畸变,而这些均决定于旅游的本质规定性(旅游的目的)以及旅游所具有的外部特征(暂时和异地)”(谢彦君《基础旅游学》)。而旅游的社会属性则是动机、金钱和余暇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利用余暇的时间去追求和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

篇2:生态旅游的本质

目前,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局限于对旅游现象的熟悉,而对旅游本质的熟悉较少且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力求从哲学角度,从旅游现象的诸多矛盾中找出其根本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进而探索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探究的基础性新问题,对旅游本质的熟悉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熟悉,大多只停留在对旅游某些现象的熟悉,当然也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本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熟悉不一且深度不够。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着重从分析旅游现象入手,从旅游现象众多矛盾中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进而对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探索。

一、对旅游现象的熟悉

谢彦君在考察了自由时间和审美意识这两个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范畴后,认为个别的旅游现象可以远溯到原始社会中人们初具审美意识的历史阶段完整意义上的旅游出现在我国南朝时期。可见,旅游现象的出现非常久远,但对旅游现象的探究却非常滞后,将旅游现象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门类加以探究,可追溯到20世纪代。最早发表着作提出有关现象探究成果的,是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马里奥蒂(A· Mariotti),他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di economia)》一书,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剖析和论证。他首先对旅游现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加以探究,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这一观点得到德国学者鲍尔曼的支持。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旅游被普遍视为一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活动,这一熟悉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思想。直到1935年,柏林大学的葛留克斯曼教授出版了《旅游总论(Allgemeine Fremdeverkehrskuncle)》一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探究,探索了旅游现象的产生、基础、性质和社会影响,得出了和马里奥蒂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旅游现象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人和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到1942年,瑞士圣加伦大学的亨泽克尔教授(Prof。 Walter Hunziker)和伯尔尼大学的克雷夫教授发表了名为《旅游总论概要(Grundriss der Allgemeine Fremdenverkehrslhre)》的专着,在该着作中,他们认为,“旅游现象本质是具有众多相互功能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和国民、保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社会中各种要素和方面相互功能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现象多方位、多层面的结构思想,并且认为,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进行探究的见解,并得出旅游现象不具有经济性质的结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界人士对旅游现象逐渐持文化论看法。近年来,众多学者已越来越注重到旅游现象的非经济性本质的东西,即使一些原来将经济论的专家学者也开始扬弃自己的观点,建议广泛使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探究旅游。从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它必定具备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特征,但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然要同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发生联系,社会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在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因而,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熟悉可谓见仁见智。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笔者认为有其主客观原因摘要:首先,人们未能明确辨别旅游现象和旅游性质以及旅游和旅游业,从而导致混乱,即使在外交旅游文献中,某些词也较模糊,如旅游(Tourism)一词既可用指旅游活动或现象,也可用指旅游业,甚至还可以用指旅游学等,造成熟悉和理解上的断章取义和误用;其次,现代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准确把握;最后,现象是表面的、片面的和丰富易变的,旅游现象也是如此。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同阶段的旅游现象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且旅游现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难以把握,尤其是难以正确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

二、对旅游本质的探索

(一)目前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

正如对旅游现象的熟悉不一,旅游本质的看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摘要:王子华,李大金在其所着的《旅游学概论》中指出,现代旅游的`本质,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从本质上说,概言之,“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是对美的追求,是人们在物质需求之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1995);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组编的《旅游学概论》中认为,就构成现代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旅游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3;叶朗认为摘要: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4();谢贵安,华国梁在其所编的《旅游文化学》中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主体的“人文化成”过程,即主体自然本能的人文改造和人格异化的矫正[5();王兴斌教授发表的《旅游资源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中提出,旅游本质上是向游客提供一种离开惯常居住地的新鲜经历,一种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的服务。旅游者得到的是 游历过程中的印象、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具体的资源和设备[6(1999);西方旅游人类学界在旅游本质探究方面,存在两个立场鲜明的派别摘要:一派强调对旅游行为所内涵的符号意义的解读,一派着重于从旅游影响的结果反观旅游的实质。前者以纳尔逊。格拉本为代表,在一篇题为《旅游摘要:神圣的旅程》的文章中,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摘要:旅游是一种有着丰富符号内涵的人类活动,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和游览的结合。后者的领军人物是戴尼逊﹒纳什,他在论文《作为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的旅游》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本质上是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游客是某些强权势力的不明智的代表[7(1999);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分析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人们非职业性的前往异地对景观(包括活动)身临其境的探索和体验活动。并进一步解释探索是身临其境地了解景观, 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体验则主要是感受景观(活动)中的愉悦感(包括审美愉快和世俗愉悦)[8();谢彦君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这是古今中外的旅游莫不如此的,是所有旅游都必须具备的内核,否则就不成其为旅游[9(2001);李光坚认为,旅游的实质就是人类为适应人生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和愉悦身心之目的而采取的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的反映。简明而言,旅游在本质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感受为目的的一种非凡生活经历[10(2001);沈祖祥认为,旅游在本质上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11();王德刚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以经济支付为手段,以审美和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活动[12();陈方英(2004)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旅游的行程表现为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的行为表现为一种非凡经历,旅游的效果表现为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认为旅游是个人以旅游场为剧场,旨在满足各种心里欲求所进行的短暂休闲体验活动。

总之,目前对旅游现象的本质的注解和阐释,从总倾向上可概括为经济学观点、文化学观点和人类学观点三大流派。旅游经济论者多持经济说、消费说,主要将旅游活动定性为经济活动或消费活动;旅游文化论者多持文化说、审美说、娱乐说、休闲说、生活方式说等,将旅游活动定性为一种文化活动、一种审美活动、一种娱乐活动、一种休闲活动或一种生活方式;人类学家更多地体现出对社会责任的终极关怀,在其整体观和相对论的认知框架下,从作为“反结构现象”的象征仪式,到它所彰显出的文化政治的意识形态等不同的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可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旅游本质的归纳难免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那么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及如何去把握旅游的本质呢?

(二)从哲学角度对旅游本质进行探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摘要: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非凡矛盾所决定的。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对于复杂的矛盾群体的性质,首先要从运动形式上加以区分。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包含着本身的非凡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和其他事物、一种运动形式和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非凡本质。其次又要区别同一运动形式的不同过程或不同阶段。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若干过程或阶段,区分这些不同的过程或阶段的基础,就是它们各自包含的非凡矛盾。因此,只有了解事物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的矛盾的非凡性,才能把握这一过程的本质和各阶段的特征。为此,就要探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联系。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在其中必然存在一个根本矛盾和其它非根本矛盾。所谓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旅游活动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旅游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相对于基本矛盾而言,旅游现象中其它的矛盾属于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旅游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旅游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总之,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根本矛盾起主导功能,制约其它各种矛盾,相对于根本矛盾而言,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都是由根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应从旅游活动涉及的诸要素入手,因为旅游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旅游活动内部,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中。但旅游活动涉及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或旅游者、旅游服务诸行业以及相关的社会部门或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等诸多方面。可见,旅游活动涉及面甚广,如何在众多有关旅游活动中寻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呢?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陈才先生认为摘要:“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可以‘一次最小并且最完整的旅游活动过程’为单位进行分析,因为完整且最小的部分剥离了旅游现象中大部分次要现象而保留了主要现象,更轻易发现和判定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他假设某个人突发奇想来到离家很远的一处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以追求惊险壮美之举这种旅游活动时,认为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只存在两个基本要素摘要: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一种原始景观),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上。”[13由此得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表现为旅游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矛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该对矛盾中也蕴含着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一种矛盾摘要:即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或是相对封闭的,人的视觉空间是有限的,而人类探索的欲望(或人类的好奇心)是无限的,两者之间恰恰构成一种永恒的矛盾。

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摘要: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消费性和体验性。旅游之所以成为旅游,不同于其它事物,并和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就是因为旅游活动具有这些本质属性。

总之,人们对于旅游本质的熟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旅游现象错综复杂,而且还因为任何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人们对旅游本质的熟悉也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由不深刻到深刻的发展过程。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探究的不断深入,对旅游本质的熟悉必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申葆嘉, 论旅游现象的基础探究[J。旅游学刊,1999(3)摘要:5859。

[2王子华,李大金。旅游学概论[M。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篇3:生态旅游的本质

1 智慧旅游产生背景

1.1 散客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体

近年来, 我国散客旅游人数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0%, 国家统计局和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十一黄金周, 国内团散比率达到7:3, 散客旅游已逐渐超越团队旅游, 成为消费市场的主体。区别于“保姆”式的跟团旅游, 自助游游客需要自行规划旅游线路、预订旅游产品、筛选旅游服务, 因此要求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能够提供更为丰富和有效的信息服务以满足其出行需求。散客市场具有明显的休闲化、个性化特征, 对旅游信息有着更大的选择自由和更高的质量要求, 需要旅游目的地和各旅游企业提供以个人兴趣为基础的定制化的旅游信息服务。

1.2 旅游管理亟须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旅游进入买方市场, 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市场营销理念和旅游服务必然被市场所淘汰, 旅游管理亟须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市场形势的变化要求旅游企业将目光转向旅游消费市场, 以市场为出发点, 深入挖掘市场需求, 充分了解市场主体信息, 从而指导整个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信息化成为旅游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主要路径。

1.3 旅游产业面临转型升级

我国旅游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存在资源依赖程度高、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 旅游产业在功能、结构等方面都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早在2008年, 国家旅游局就指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但缺乏体制机制创新的转型方式最终没有实现预期效果。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 全面提升旅游业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信息化成为旅游产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主要突破口, 作为信息化新阶段的智慧旅游, 无疑成为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1.4 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大数据时代变革思维

近年来, 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物联网技术突破了互联网的“线上”局限, 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联成一体;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实时数据在系统之间、远程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2], 为无处不在的全程服务提供了条件;云计算解决了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巨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2]。这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以“PB” (1024TB) 为单位的新阶段[3], 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大数据不仅更新了旅游信息化所需的技术, 更从观念和思维上革新了人类的认识, 实现思维、商业、管理上的变革。智慧旅游产生于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 以其独有的“智慧”处在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2 智慧旅游的本质探讨

2.1 智慧旅游本质研究现状

现阶段, 国内关于智慧旅游本质的认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管理变革论。此观点由北京联合大学张凌云教授提出, 之后一直被广泛引用, 该观点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2]。

(2) 旅游形态论。此观点认为智慧旅游是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4]。

(3) 技术应用论。在现有智慧旅游的认识中此观点被引用次数最多。观点指出智慧旅游就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设备, 主动感知信息, 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5]。

(4) 旅游模式理论。姚国章等认为智慧旅游是以为游客、旅游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6]。

(5) 产业升级论。该观点认为智慧旅游是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共享及系统化变革的综合应用平台[7]。

众多学者不同角度的阐述极大地丰富了智慧旅游的本质内涵, 但大多都试图通过核心技术、“游客中心”理念以及应用效果等来界定智慧旅游的本质和外延。实际上, 这种详细的介绍由于过于具体反倒让智慧旅游的解释局限于效果的描述而使外延缩小。李云鹏等基于以上结论, 从旅游信息服务的角度出发, 提出智慧旅游是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接受的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8], 并从三个层面逐步探讨了智慧旅游的本质问题, 其界定相对清晰, 但作者并未具体分析智慧旅游的作用机理, 本文将基于以上结论, 进一步探讨智慧旅游的本质问题。

2.2 智慧旅游本质探讨

虽然各概念最后的落脚点都不同, 但“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游客为核心”和“旅游信息服务”的概念一直贯彻始终。笔者认为, 智慧旅游是随着旅游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新一代通信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而产生的新概念。因此, 智慧旅游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 旅游业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 智慧属于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从根本上说, 智慧旅游的“高级”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高级, 而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环境下, 旅游消费市场本身特别是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催生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使得各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开始广泛关注旅游信息化进程,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革新经营管理理念和转变发展战略。

2.2.1 旅游信息打破中介垄断, 信息不对称性降低

如图1、图2所示, 以团队旅游为主体的市场发展阶段, 游客直接获取由以旅行社为主体的旅游中介机构整理发布的二手信息, 旅游企业也以旅游中介为产品和服务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旅游中介机构垄断着整个市场的旅游信息, 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显著。智慧旅游发展阶段, 散客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主体, 首要表现就是其旅游信息渠道的选择、信息的获取和整理不再完全依赖中介机构进行, 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及企业实现直接对话, 旅游中介机构的信息垄断地位被打破, 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得到极大的解决。

2.2.2 游客成为信息需求的核心, 信息交互方式转变

随着旅游中介机构的信息垄断地位被打破, 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组织和传输方式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首先, 由于游客不再依赖中介机构获取信息而转向从公众渠道和旅游企业直接获取, 各企业必然转变信息组织方式传播渠道, 一方面, 游客成为企业组织产品和服务信息过程中的核心, “以游客为本”的理念开始出现, 另一方面, 互联网等公共平台成为企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各旅游企业开始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广大的互联网市场。其次, 散客市场普遍追求休闲化、个性化, 定制化服务产品和服务开始出现, 定制化的出现表明, 旅游企业信息提供方式需要由原先的群体化提供转向个体化提供, 单个的旅游信息服务成为现阶段信息服务提供的主要方式。

旅游消费市场主体间信息地位和关系的变化最终导致了整个旅游消费市场信息交互结构的转变, 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理念为这种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支撑。如图3和图4所示, 在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 旅游信息交互方式由原来的网格型向以游客为中心的圈层型结构转变。

3 智慧旅游本质探析

综上所述, 对于智慧旅游本质的认识, 笔者认为, 首先, 智慧旅游是高级阶段的旅游信息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 智慧旅游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其次, 智慧旅游产生于旅游消费市场的变化, 这种变化转变了消费市场主体的信息需求和行为特征, 并进一步改变了旅游市场的信息组织、处理和传递方式, 因此智慧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信息交互方式。最后,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旅游信息交互结构的转变, 使得各旅游企业和管理部门开始广泛关注旅游信息化进程,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革新经营管理理念和转变发展战略, 最终实现管理变革、旅游形态创新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摘要:从旅游消费市场的角度出发探讨智慧旅游的缘起问题, 认为旅游消费市场结构和需求的变化是智慧旅游产生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梳理和概括关于国内智慧旅游本质的主要观点, 在此基础上探讨智慧旅游背景下, 旅游消费市场各主体间的信息传递路径和交互方式, 并分析智慧旅游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智慧旅游,消费市场,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付业勤, 郑向敏.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 2013 (4) .

[2]张凌云, 黎巎, 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 2012 (05) .

[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4]裴盈盈, 袁国宏.智慧旅游浅析[J].当代经济, 2012 (10) .

[5]黄羊山.智慧旅游的作用与前景 (下) [N].中国旅游报, 2011-02-18.

[6]姚国章.“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7]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 2012 (02) .

[8]李云鹏.基于旅游信息服务视角的智慧旅游[N].中国旅游报, 2013-01-09.

篇4:生态艺术的本质

模仿自然,表现心灵,主客共生,或各有偏重,或独具中和,然均未出人类与世界对生之右。人类与世界对生的生态艺术观,也就有了普泛性,既能够解释古代艺术,也可以解释近代艺术,还可以解释现代艺术,更可以解释当代艺术。生态艺术是生态美学和当代基础美学的核心范畴,对它的内涵做如上发掘,彰显出艺术世界的通约性和人类艺术价值的适应性。[1]

生态艺术是人类与世界的对生物

跟所有的艺术一样,生态艺术不是世界纯粹的自在之物和自成之物,也不是人类纯粹的自造之物和自生之物,而是双方的对生物。苏轼的《题沈君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作为一位造诣很深的艺术家,苏轼讲的道理来自艺术的实践与经验:离开了艺术家,琴仅凭自身,发不出美音;没有琴,艺术家空有一双妙手,也出不来志在高山流水之声;只有人与琴对生,才会有手挥五弦的弹琴艺术,以及乐音袅袅的琴声艺术。《楞严经》卷四也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些看法,均涉及到人与琴的匹配与对应,和我们提炼的生态艺术是人类与世界的对生物,有着道理上的相通性。《礼记·乐记》既主张“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又要求“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2]同样表达了艺术在天人对生中形成的思想。刘勰则说得更直接:“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3]其天人对生与交融的思想,更是昭然若揭。可以断言:生态艺术的本原,是耦合的艺术家与世界;生态艺术的本体,是艺术家与世界的对生物。

人与世界的对生物,成为生态艺术的简约界定,是它与所有文化与文明形态的共同本质。可以说,生态艺术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特殊形态。其原因,是它充分地占有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普遍本质,进而从中发展出了自身的独特本质。

显示生态艺术本质的关键词是对生。事物间的对生,当以相互对应为前提,否则难以实现。拿一个收音机,你看不到图像,是因为它的接收功能与电视信号不对应。人的潜能与世界的潜质形成适应性、匹配性,共通性,共趋性,也就有了对应性,形成对生,自然顺理成章了。“情往似赠,兴来如答”,[4]就是一种凭情性的匹配与对应,形成的对生。这样的对应与对生,既是文化与文明形态的,也是审美形态的,可形成生态艺术。

人与世界的对应性,是自然生成的。自然在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中,强化了整生性。科学家研究海岸线,发现某一国家局部的海岸线与其整体的海岸线形状相似,由此悟出了局部是整体的分形的理论,并通过广泛性的验证,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无论在天空还是地面,分形无处不存在。如果说英国的海岸线是一条分形曲线的话,那么地图上几乎所有的区域都是分形的”。像“美国亚马孙河的流域图,仔细观察将会发现它的每一处都和整体有某种相似的地方,即使我们一时还难以说出其中的原因,但作为分形的典型是十分壮观的。”[5]我觉得:分形,基于世界整生的原理,是整生性的表征,是整生性的确证。世界的整体,是在以一生万中逐步形成的;世界的共同性和共通性,是在以万生一中,序态生长的;事物间、局部与整体间的同构性,是在以一生万和以万生一的对生中搭建的。也就是说,自然中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凭借上述三种整生,产生了自相似性,发生了分形。如此从哲学的角度解释分形的原因,尚未征求科学家的看法,仅属一己之见。基于整生原理和分形理论,人与世界的整体、人与世界的各个部分有了自相似性,生发了同一性。这就有了普遍性的相互对应的前提,有了对生的广大基础,有了生态艺术生发的可能。

人与世界的自相似性,是大致的,概略的,基础性的,要发展出专门性的对应,尚需双方的交往。人与世界同处生态系统中,相互之间,时时发生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往。凭借这种普遍性交往,双方展现了共属性对应,增强了同构性对应,发展了互补性对应,拓展了共趋性对应,生长了共成性对应。有了这些系统性对应,双方的对生,也就呼之欲出了。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这些系统性对应,也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专门性交往,形成更为具体的对应,形成更为具体的对生,构成更为具体的对生物。生态艺术,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具体的对生物,它以天人之间的系统性对应和专属性对应的统一发展为前提。

人与世界系统的具体的对应,是动态的,复杂的,变化的。生态变化,往往造成人与世界从对应走向不对应,这就需要在交往中调适,以及时地克服不对应,尽快地调整、发展、提升双方的对应,形成可持续的非线性对应。这种调适有三种。人改变自己,适应变化了的世界,形成匹配,发展对应,是其一;人改变环境,使其适应自己,增加同构性,提高对应性,是其二;人改变世界,世界改变人,在通约性的互动中,增强与发展共通性和共趋性,增长匹配性,是其三。凭借分形、交往与调适,人的潜能和世界的潜质走向系统性与专门性统一的同构,增长了对应性,发展了对生性,生态艺术自当水到渠成。

有了持续发展的系统性与专门性统一的对应,所形成的复合性与集约性对生,也就合乎生态艺术的生发要求了。这种对生,首先是双向生成,其次是在双向生成中共成。凭借对生,形成的或依生、或竞生、或共生或整生的生态关系,成为人与世界的基础性关系,成为双方其他关系的母体与载体。具体说来,在这一生态关系中,持续生发了人与世界的认知、实践、审美等等关系,形成和提升了双方的整生关系,生发了生态艺术。在人与世界的一般性对生中,形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在人与世界的系列性对生中,专门发展的认知关系,可形成生态科学;专门发展的实践关系,可形成生态伦理;专门发展的审美关系,可形成生态美学。进而言之,在对生中,基础性的生态关系分别与真、善、益、宜、美的价值关系统一,相应地形成了生态真、生态善、生态益、生态宜、生态美,构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这就既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整体质的升华奠定了基础,也为生态艺术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nlc202309011252

生态艺术作为人与世界在双向生发中的共成物,整合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各种元素。人类与世界首先在对生中相互生成与生长。这种对生,集结与关联了人类与世界的生态关系、认知关系、实践关系、审美关系,是一种既系统化又专门化即集约化的相互生成。正是在这种相互生成中,人逐步地生发了生态审美意识,逐步地提升了生态审美力和生态造美力,逐步地变成了生态艺术家;与此相应,世界凸显了生态审美特征,增强了生态审美向性,提高了生态艺术潜能。也就是说,在相互生成中,人与世界同步生长了生态艺术创造的潜能与潜质,对应地创造了生态艺术的形成条件。当这种双向生成达到一定程度,人与世界的生态艺术创造潜能与潜质,走向稳定的集约的对生性实现,也就共成了生态艺术。

生态艺术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审美化整合物,跟一般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有了紧密的联系与鲜明的区别,跟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其他形态,诸如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技术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等等,产生了共生和整生关系,形成了生态艺术向后者覆盖的内在依据。

生态艺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人与世界的对生情状,叫做行为生态艺术。它属于生活场景化的生态艺术,实践情景化的生态艺术,现实活动化的生态艺术。它存于人与世界对生的时空,随对生的始终而始终,随时空的转换而延展。另一种是人与世界的对生物,它一旦形成,可以脱离对生,成为独立存在的文本,成为永恒传承的文本。一般来说,后一种生态艺术更为精纯,可以成为前一种生态艺术的样态,引领前一种生态艺术,走向生态文化,走向生态文明,走向整个生态系统,走向整个地球和宇宙,递进地生长生态审美性,达成生态艺术最大疆域的整生化。

生态艺术是人与世界整生的绿色审美意象

在形成生态艺术时,人与世界的对生,有着复合性和整一性。生态艺术的本质,也就可以进一步地表述为:人与世界的整生物。正是这一界定,导致生态艺术与同为人与世界对生物的其他文化与文明,显示了分野,凸现了更为明确与具体的本质规定。这就使得生态艺术成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集中形态和典范形态,并与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其他形态,形成了两个方面的差别。一个方面是价值的整生性差别,另一个方面是对生物的整生性差别。就第一个差别来看,其他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价值凸显了分门别类性,生态科技偏于生态真的价值,生态伦理偏于生态善的价值,生态工程偏于生态益的价值,生态休闲偏于生态宜的价值,生态艺术则凸显了真善益宜美的整生性,赋予了上述诸种价值的生态审美性,形成了通约性价值,形成了整生美的价值结构。这就与其他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形态有了鲜明的分野。再从对生物来看,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技术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休闲学等等,主要是一种或真、或善、或益、或宜的理论形态,即各种各样的意义形态,形成的是抽象的范畴结构和概念系统。生态艺术的诸种意义、诸种情感、诸种趣味、诸种韵致,都生于、存于、活于景中和像中,实现了各种审美元素的整生化。这种整生的结果,是形成了生态审美意象。欧阳修《赠无为军弹琴李道士》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愁云阴。”从他所讲的体验,可以看出,在心与物的对生交融整合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整生出艺术审美意象。至此,我们可以对生态艺术做出一个更为具体的界定:人与世界整生的绿色审美意象。

整生,主要表现为多维的中和。人的绿色审美潜能与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在对生中形成中和,整生出绿色审美意象,生发了生态艺术。生态艺术家的绿色审美趣味和相应的艺术才智,在中和化当中整生为绿色审美潜能。就绿色审美趣味来说,它是由艺术家的绿色审美欲求、嗜好、态度、标准、理想依次生发,进而环回旋进而整生的。这多维中和的绿色审美趣味,有着艺术家本身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个体性,也有着他所属阶层的特殊性,所属民族与时代的类型性,所属性别、种族的普遍性,所属人类的整体性。这诸种层次的趣味,同样在双向生发中,形成了超循环发展的整生。跟这种趣味相对应的艺术才智,也是中和化整生的。在独具胆、识、才的基础上,艺术家中和生发的绿色艺术创造力,由相应的艺术概括力、艺术灵感力、艺术虚构力、艺术幻想力、艺术造型力、艺术表现力等等构成,并凭借与所属生境、环境、背景的关联,其个别性与特殊性、类型性、普遍性、整体性有了双向生发,进而在超循环中,形成了动态中和的整生结构。由上可见,人的绿色艺术潜能,是在以万生一中形成的,因而是整生的;是以一含万的,也是整生的;是万万一生和一一旋生的,更是整生的。[6]生态艺术家的这三种整生,在本原上使生态艺术的整生性,既包含了艺术的典型性,又超越了典型性,显示了生态艺术规律的深化与升华。

生态艺术本原耦合结构的的另外一个方面——世界,也是一个实在的整生结构,显示出相应的绿色审美潜质。世界的个体,特色独具,众彩纷呈,有着不可替代与不可重复的个别性,而这种独特性,又处在以万生一和以一生万的网络化对生中,形成了兼容性、相生性、共通性、共趋性、同进性,构成了非线性有序,生发了动态性平衡,实现了万万一生的中和化整生,形成了绿色审美潜质的整生性。世界的整体,从生态无序中走向自发的生态有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审美潜质,在经历了历史的反复与反思后,可望在人类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的绿色自觉中,走向社会、人类、文化、自然的中和,达成四者耦合序进的超循环,形成最大空间尺度和最大时间跨度的整生性,当可形成品高量丰的整生态绿色审美潜质,以实现对原生态审美潜质的超越。

基于人的绿色审美潜能的中和化整生性和世界绿色审美潜质的中和化整生性,双方的对生,自然是中和化整生的,他们整生的结果——绿色审美意象,也自会是中和化整生的。绿色审美意象的整生性,首先在于它是生态全美的绿色审美理想的实施与实现。在行为生态艺术中,绿色审美意象是生态全美理想的实施,是一种实际性实现;在物化和物态化的生态艺术中,绿色审美意象是生态全美理想的想象性实现。这样,绿色审美意象,也就成了生态全美的意象,其审美整生性,也就向最广疆域拓展了。绿色审美意象与生态全美意象同一,凭借的是绿色中和的整生化机制。艺术审美生态化,即艺术疆域向生态疆域逐级推进,实现生态系统审美化,是绿色审美意象走向生态全美意象的途径;生态审美艺术化,即生态系统实现审美化之后,进而逐步进入生态艺术化的境界,这当是生态全美意象提升审美质的方式;艺术审美生态化和生态审美艺术化的耦合并进,达成生态审美的量域和艺术审美质域的同步生发,形成了绿色中和的审美整生化机制,促进了绿色审美意象与生态全美意象质升量长的动态同一。[7]

nlc202309011252

绿色中和的审美整生化机制,还促使与生态全美意象动态同一的绿色审美意象结构,走向了更高境界的整生。绿色审美意象由景与像的绿色形貌,和情、意、趣、韵的绿色蕴含构成,是一个多元整生的结构。这一结构,经过绿色中和的整生化运动,走向了复杂性有序的整生。首先,是绿色的景、像、情、意、趣、韵之间的对生,使得绿色审美意象的各种元素,既保持与发展了自身的独特质,又兼有了他者质、众者质、整体质,这就实现了绿色审美意象各局部的整生化,提升了整体的中和化整生。再有,绿色审美意象的各部分,即景、像、情、意、趣、韵等等,均是取一于万和收万为一的,形成了和包蕴了整生。正是这层层递进的整生化,使绿色审美意象进一步实现了山蕴海涵。

绿色中和的审美整生化机制,还使山蕴海涵的绿色审美意象,走向了更高境界的价值整生。首先,其绿色的真善美益宜的价值元素,在对生中走向了审美中和化的整生。其生态真,成为绿色之真美,其生态善,成为绿色之善美,其生态益,成为绿色之益美,其生态宜,成为绿色之宜美,这就形成了绿色审美价值蕴含的集约与整生。其次,绿色审美意象在与生态全美意象的动态重合中,形成了持续增长的绿色价值整生和绿色审美价值整生。具体言之,其生态真,成为生态之大真和生态之至真,其绿色之真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真之美,生态至真之美;其生态善,成为生态之大善和生态之至善,其绿色之善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善之美,生态至善之美;其生态益,成为生态之大益和生态之至益,其绿色之益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益之美,生态至益之美;其生态宜,成为生态之大宜和生态之至宜,其绿色之宜美,相应地成为生态大宜之美,生态至宜之美;这就形成了真善美益宜至大至全至绿的价值整生,进而形成了真善美益宜至大至全至绿的审美价值整生。绿色审美意象凭此而整生无限、蕴含无穷、价值无边。

在与生态全美意象的动态重合中,绿色审美意象走向了系列化、群落化的中和,整生化空间得以无穷无尽地展开。中国传统的诗学主张: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景外之景,弦外之音。海明威的小说理论,也有著名的冰山原则,露出海面的视而可见的只是冰山之尖,仅为十分之一,藏在海中的想而可见的,多达十分之九。这种审美意象的整生化,在生态艺术的绿色审美意象中,更得到了大时空的拓展。海德格尔对壶的分析,就有着由壶及它的序列化整生性。他指出:“壶之壶性在倾注之赠品中成其本质”,“在赠品之水中有泉。在泉中有岩石,在岩石中有大地的浑然蛰伏。这大地又承受着天空的雨露。在泉水中,天空与大地联姻。在酒中也有这种联姻。酒由葡萄的果实酿成,果实由大地的滋养与天空的阳光所生成。在水之赠品中,在酒之赠品中总是栖留着天空与大地。但是,倾注之赠品乃是壶之壶性。故在壶之本质中,总是栖留着天空与大地。”[8]在海德格尔眼里,壶的审美意象,通过生态关系,关联天地神人,形成了整生无限的审美空间。海德格尔还从凡·高的一幅描绘农妇之鞋的画里,看出了审美意象的整生性:“从鞋之磨损了的、敞开着的黑洞中,可以看出劳动者艰辛的步履,在鞋之粗壮的坚实性中,透射出她在料峭的风中通过广阔单调的田野时步履的凝重与坚韧。鞋上有泥土的湿润与丰厚。当暮色降临时,田间小道的孤寂在鞋底悄悄滑过。在这双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呈现出大地之成熟谷物宁静的馈赠,以及大地在冬日田野之农闲时神秘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之必需的无怨无艾的忧虑,浸透着克服贫困之后无言的喜悦,临产前痛苦的颤抖以及死亡临头时的恐惧。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得到保护。正是在这被保护的归属中,这器具本身才得以属于自身。”[9]在海德格尔的阐释中,鞋与壶一样,作为生态艺术的审美意象,有着连锁反应般拓展的无限整生的审美时空,可次第显现无边无际的审美世界。海德格尔对具体艺术文本审美意象的整生化阐释,当基于生态艺术一般的绿色审美意象与生态全美意象的动态耦合与重合的大中和、大整生。

生态艺术是人与世界天生的绿色审美意象

艺术审美生态化和生态审美艺术化的耦合并进,在持续展开中,可走向质与量的最高境界,即艺术审美天生化。与此相应,人的绿色审美潜能和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走向了天态对生。这就形成了生态艺术的更高本质:人与世界天态对生的绿色审美意象,简言之,即人与世界天生的绿色审美意象。与此相应,生态艺术有了自己的最高样式——天生艺术。

决定生态艺术品质的主要元素有四个方面:整生化、自然化、绿色化和审美化。这四个方面质与量的最高境界均是天生态,这四者最佳的统合形态或曰四位一体的高端耦合形态也呈天生态。这种天态统合,或曰天态整生,既发生在人的绿色审美潜能中,也发生在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中,还发生在双方的对生中,更发生在他们的对生物——绿色审美意象中。也就是说,天生,成了生态艺术普遍性的最高品质和核心品质,成了生态艺术最高的生发机制,成了生态艺术理想的生发样式。

绿色审美潜能的天态整生。艺术家整生的绿色审美潜能,走向天态发展的境界,有一个辩证的过程。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是其艺术生命的本然流露,是其艺术天资的本然显现,是其艺术秉赋的本然生发,有着原生的自然性。这种原生的创作个性,走向自足的生发,即艺术天命、天资、天赋的全面生发,是谓整生。进而,它走向自律自觉的生发,即既合乎生态规律与目的又合乎审美规律与目的的生发,也就是合整生规律与目的的自由生发。再而,它走向如康德所说的无规律的合规律、无目的的合目的生发,实现了绿色艺术个性“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天然挥洒,走向了合乎生态辩证法的天态整生境界。艺术家的创造个性,经由自然——自由——天然的发展规程,所达成的天态整生,既超越了原生态的自然,又超越了整生化的规范所指向的自由,是一种螺旋发展的人的自然化后的天然。这样的天然,才可能达到艺术个性的天放境界。庄子讲的“逍遥游”境界,与此相似,也是辩证生发的。人秉道性,天资自然,尔后剔除玄揽,以天真之道心观道,在把握各种各样的“以鸟养养鸟”后,通识整生之道,即“蹈乎大方”,走向与道同一的超然与逍遥。这当也是绿色艺术个性无法而至法的天然与天放。

nlc202309011252

绿色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世界的绿色审美潜质的走向天态,也有一个螺旋发展的过程。世界万物依乎本性的生发,合乎自身的规律与目的,合乎物种的规律与目的,合乎生态系统的规律与目的,合乎自然规律与目的,这就在自发的自律中,特别是自发之自律的递进中,形成了天态整生的审美潜质。加拿大环境美学专家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的观点,其依据也不外乎自然的自律所生发的有序性。人类社会系统从自然界生发出来以后,世界万物的生发,受到了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影响,成为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成为自发与自觉的结合,形成了天态与人态整生的审美潜质。世界天态与人态交互发展的整生,有一种天化的终极向性。起初,形成的是人态同于天态的整生;进而,形成人态同化天态的整生;再而,形成天态与人态耦合并进的整生;最后,形成人的自然化与天的自然化同构的整生,或曰人的天化和自然的天化同构的整生,这就构成了世界绿色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

上述天生化的二者,形成了非线性的过程性对应,形成了辨证性的序列化对生,最终达成超越原生态自然对生的天态对生,或曰天生。换句话说,就是人与世界以天对天的相生与共成。以天对天的相生,指的是绿色审美潜能与绿色审美潜质的相互生发。在相互生发中,双方均提升了天态整生质,拓展了天态整生域。

双方天态整生质的相互提升,主要体现在潜能整生和潜质整生的自然化方面。人的绿色审美潜能的天态整生,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即从审美潜能的自发整生,走向审美潜能的自觉整生,旋回审美潜能的自然整生。与此相应,世界绿色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也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即从原生态的自然审美潜质的整生,走向人化自然的审美潜质的整生,旋回人的自然化和于天的自然化的审美潜质的天态整生。在天态对生中,这两个自然化的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显示了双方逐位相互促成、耦合并进的天态整生规程。正是这种序列化的耦合对生,人与世界在自然至绿和自然至美的平台上实现了共成,创造了天生艺术,即生态艺术的最高形态。

上述序列化的耦合对生,还使人与世界在自然至大至奥的平台上实现了共成,天生艺术也就同时成了最大形态的最远纵深的最广疆域的生态艺术。人的审美潜能的自足生发以及合整生规律与目的的自觉生发,使其生态足迹走向自然,走向天域,这就极大地拓展了他与世界绿色审美潜质对生的空间,创造了逐步在自然时空中生发生态艺术的人类条件。世界从自然化走向人化再到自然化,绿色审美潜质遍及自然,形成了不断在自然时空生发生态艺术的世界条件。当人与世界量的自然化的对应与对生,持续推进,可望在整个地球乃至宇宙,生发天生艺术。人与世界自然化的持续对应与对生,是量与质耦合的,真正的天生艺术,在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结合上,实现了天质天量的一致。

人与世界的自然化对生,共成了天质天量的审美意象,生态艺术也就登上了天生艺术的最高平台,形成了最高的本质规定性。审美意象的天质性,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从整体看,天质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以天合天的结果,它虽然是人与世界共成的,然人已自然化,看不见人工的痕迹。它虽不是原生的天然,但确胜过纯粹的天然,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是一种至美至绿的自然。从各部分看,组成审美意象的景、像、情、意、趣、韵等,均凝聚着人与物的本性,是人与物生命本然的化合,是宛如天成的,又胜过天成。天成之物,本属独特,像树木的叶子,人的指纹,都因出自本然,而独一无二。基于自然又胜于自然的审美意象各元素,更是不可重复的,可达成独创与原创统一的天生性。审美意象及其各部分,其独一性所包含的特殊性、类型性、普遍性、整体性,也是人与世界逐层拓展的以天合天的结果,是不同平台与等级的天然性与不可重复性的统一。这就达成了审美意象天质性的系统生发,并显示了审美意象天质性与天量性的关联性生长。或者说,它的天质性,也有着天量性的生长。天质审美意象的天量性增长,还指它的联类无穷。在天质审美意象的前后左右上下,潜连暗接着相关相似的天质审美意象群、群落、群团、群系,达成了天量的增殖,实现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10]审美意象天质天量的耦合生发,还显示了生态艺术在走向天生艺术的高级阶段后,向整个自然界覆盖的趋向。当这一天到来后,自然也就实现了至绿与全绿、至美与全美的统一,形成了天态美生场,生态艺术本质的系统生长也就走向了极致。

篇5:本质的意思, 本质的解释

【词语】 本质

【全拼】: 【běnzhì】

【释义】: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反义词】: 表面

篇6:生态旅游的本质

关于数学的本质及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

数学以纯粹形态的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它的概念、结论、方法都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指出了数学本质中的根本矛盾.客观实践的需求与数学内在的矛盾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作 者:李天 LI Tian 作者单位:天津商学院理学院,天津,300134刊 名:天津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1-0关键词:本质 抽象性 现实性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矛盾 唯心论 辩证唯物主义

上一篇:找关节大班教案下一篇:学校党支部书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