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2024-05-05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共6篇)

篇1: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推进高效课堂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学习和推广高效课堂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各学校都试图把自己的学校打造成高效课堂教学的典范。那么,如何把他人的经验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呢?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整体参与和分类推进的关系。学习推进高效课堂要结合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在整体移植或学习他校经验的同时,必须思考哪些经验是适合我们的,要区分学校类型,研究适合于各自实际的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推进策略,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学习先进经验与提升或优化本地本校优秀教学经验的关系。既要很好地学习借鉴改革的成功经验,又要吸收借鉴本地一些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把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精髓与本地本校的优良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本地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把先进的经验内化为教学行为,做到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三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高效课堂不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内涵是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是用“满堂问”替代“满堂灌”,不是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没有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

四是高效课堂与德育的关系。高效课堂必须依靠学生坚强的意志、刻苦的毅力,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互相帮助,要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荣辱观、助人为乐、坚强乐观、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五是全面提升与重点培优的关系。高效课堂的显著标志就是克服和转化后进学生,高效课堂不是补差的教育,而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六是高效课堂与海量阅读的关系。某校有一个活动叫海量阅读,每一年级的学生要读40本经典著作,要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还要搞诸多的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简单地看,这似乎与提高教学质量关系不大,但是通过阅读,学生知识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这些都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七是推进高效课堂与抓教研、形成校园文化的关系。推进高效课堂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改革,要认真地研究教风、学风建设的策略,激发师生潜力,将高效课堂纳入学校校园文化,使学校都形成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让教师在良好的群体中得到熏陶感染。要努力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用各种先进的、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引导教学,让教师通过学习与思考、反思与重建、实践与创新,真正将自己的行为与先进教学观念建立联系,自觉地把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

八是常规管理建设与构建教学模式的关系。高效课堂必须要落实在常规管理中,好的常规往往潜在于成熟的教学模式当中。因此,科学构建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必须要规范教学常规,提倡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尝试对课堂进行模式构建,并在构建模式的过程中体现出更高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追求。

九是高效课堂建设与形成长效机制的关系。推进高效课堂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课堂,焦点在评价,但管理在校长。因此,推进高效课堂必须要校长带头、全员参与、科学管理、联动推进。推进高效课堂不能单靠教师,也不能单抓课堂,没有制度保障的课堂改革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推进高效课堂必须要从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管理、评价、教研、考核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加强常规管理,构建长效机制。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基石,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培植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培植独特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评价体系建设为保障,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9日第8版 段生英)

篇2: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发展,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对卷烟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烟草专卖管理承担着保证卷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重要职责。如何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烟草专卖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实现专卖执法的最佳社会效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是每位烟草专卖执法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都应当积极探索的一个崭新课题。笔者认为,当前在卷烟市场监管中实现和谐执法,体现人性化执法,应着重处理好专卖严格执法与和谐执法的关系:

一是专卖严格执法与规范市场的关系。专卖严格执法是规范卷烟市场秩序的基本保证,规范的市场是专卖执法的目的所在。严格专卖执法就是严格依照烟草专卖法律法规,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当事人而异,体现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依法办事,既不极端化,也不情绪化。尽量引导当事人进行纠正和整改,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处罚,切忌使用粗暴的执法方式,激化矛盾,影响市场秩序的稳定,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专卖严格执法与教育疏导的关系。专卖执法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重罚,不能一味地用严厉的处罚手段替代在执法中至关重要的教育手段。处罚不是专卖执法的目的,而只是专卖执法的手段,如果把执法的目的和手段混为一谈,将会给专卖工作带来危害。

在卷烟市场监管中,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发生。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专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帮助经营者树立牢固的守法经营意识和诚信观念,让经营者从思想上认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要以身试法,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通过这种宣传教育,力求做到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不少事实说明:只有把管理和教育有机结合,促使执法和普法并举,才能达到最佳的执法效果。

三是专卖严格执法与关爱弱势群体的关系。在专卖严格执法的同时彰显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这与执法的初衷并不矛盾,也不会削弱法律的严肃性。专卖执法的对象有不少是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外来移民、农民工等等,对于这些弱势群体违反法律的行为,在依法处罚的同时,也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办法、解难题,使他们心悦诚服。在此基础上,协调各方,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创造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此外,专卖执法还应处理好和谐执法与人情执法的关系。在专卖和谐执法中,执法者可以在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性化方面进行创新和发挥,但必须遵守法律的底线,严格依法办事。在法治社会,任何曲解和谐执法的内涵,对执法对象的违法行为迁

就姑息,最终都会导致袒护偏私。因此,在执法中,“该罚不罚”是错误的,“当罚不罚”同样是不正确的。假如滥用人文关怀,包庇、纵容违法行为,这样的执法就是对和谐执法的曲解、异化,是非人性化的。

篇3:分数概念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整体与阶段的关系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在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借助现实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逐步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建立分数的表象。

二、处理好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苏教版在注重数学本质的同时,对一些概念的定义适当淡化了形式。这是为了讲求实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体会数学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当的淡化是为了真正的“强化”。由于分数的概念关涉学生对于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反映的是一种“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所以学生用“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在表述上往往会说“其中的每一份是他的”,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觉得有了“其中”更能凸显对关系的认识,这种表述也是可以的。那么,教材中为什么不这样来表述呢?这就是教材概括性的要求所至,它的描述必须涵盖所有情况。认识了假分数,就会知道分数不局限于部分与关系的范畴,还经常用来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学时应淡化表述的形式,突出概念的本质。

三、要把握好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概念形成,是指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的例子进行反复感知、分析、比较和抽象,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掌握这一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大量形象直观例子的具体感知,从形象过渡到抽象,逐步概括出概念定义。例如,教学“分数”这个概念时,首先感知的是把单个物质实体看作一个具象整体,把这个具象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具象整体的几分之一。其次认识的是把多个物质实体看作一个抽象整体,把这个抽象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抽象整体的几分之一,多个物质实体就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整体概念。学生首先必须形成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逐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四、处理好基本与变式的关系

对于分数这个基本概念的教学,必须安排概念的精致过程,即要对概念内涵进行“深加工”,对概念要素作具体界定,在对概念正例与反例的比较中,基本与变式的练习中,更准确地把概念的细节。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时,首先应认识一份是1个物体时,这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份之一,再认识一份是几个物体时,这一份也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感受分数表示的是一份与几份的关系,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处理好引导与归纳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小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一般体现在以下五个基本环节:引入要恰当,感知要深刻,抽象要适时,概念要到位,巩固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概念的共同属性后,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归纳和小结,归纳一般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自己概括,相互交流,揭示概念,及时反思。归纳出概念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一些例子,对数学概念进行恰当的演绎。

综上所述,对分数的认识,是由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到一个整体,带单位“1”,再到部分与整体,与除法,与比的关系,是一个概念逐渐深入、抽象与拓展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一步一个台阶的拾级而上。

摘要:分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分数与整数有较大的差异, 学生掌握分数概念比较困难, 因此, 在进行分数概念教学时, 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遵循概念教学的基本规律, 定能取得较好的实效。

篇4: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部地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中部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崛起。目前,中部地区城市化率达到了30%以上,进入了国际通常的30%-70%快速增长区间,正处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农村人口多、城市化率低、城市规模小、产业支撑力不强、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会出现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和人口地域分布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测算,发达国家在1820-1950年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7的高度,这说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十分强大的。另一方面,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而形成的人口及人类经济活动在特定区域大量聚集发展的过程,城市经济活动的聚集和人口的增加,推动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以及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更重要的是,城市是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集聚地,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文化支撑。可见,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大大促进工业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思想观念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滞后于自身的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2005年中部地区城市化平均水平比全国低6.46个百分点;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93,远低于1.4-2.5这个国际公认合理范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的比值高达2.34,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这些数据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因此,中部地区推进城市化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应切实增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紧迫性和危机感,树立加快城市化就是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并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产业,提升工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夯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

(二)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根据工业化的发展规律,经济结构的演进是遵循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这一发展轨迹的。轻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得城市的劳动力供不应求,尤其是收入的差异吸引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向轻工业转移,这样就形成了城市化的第一次浪潮。在重工业发展阶段,重工业的资金密集型特征决定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不太强,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有限。但伴随着重工业发展而来的是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重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大大增加了对外部环境以及社会性服务的需求,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因此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得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的消费阶层,这些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与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这样,生活性服务业也会成为最富活力的产业之一。显然,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并将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第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因而当第二产业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而相对减少劳动力需求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却能提供大规模的就业机会,接替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那么,伴随着重工业发展而来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就掀起了城市化的第二次浪潮。从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工业结构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此城市化的第一次浪潮没有完成,这也是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目前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已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其占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3个百分点,入围200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只占全国的11.2%和4.1%。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必然会延缓城市化第二次浪潮的到来。因此,中部地区推进城市化要处理好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来加速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偏误:一是把“三农”问题归罪于城市化,认为是城市占用了农村的发展资金和农民的廉价土地,剥夺了农村和农民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主张放慢城市化步伐。这显然是不对的。我国城市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是无法也不应该阻挡的。二是认为城市化才是现代化,搞新农村建设违背了现代化的规律,主张只要把城市建设好,把农民转移到城市就行了,不一定要搞新农村建设。这种观点也脱离了我国国情,有片面性。因为我国有13亿多人口,而且每年还要增长上千万人,要把他们都转移到城市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化率达到70%或更高,农村人口依然数以亿计。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在我国现代化布局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温家宝总理指出:“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条件,才能为反哺农业、带动农村提供经济基础,才能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同时,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城市化的强大动力,是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市化就失去了支撑。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但只有城市化,没有新农村,就不是全面的现代化。中部6省大多数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国有1/3的农民分局在中部地区,该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全国要高近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因此,中部地区推进城市化要特别重视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要“反弹琵琶”,从推进城市化入手,以城市化统筹新农村建设,通过城市化“解放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曾经用世界各国的实例描述了城市扩张的过程。他认为,中心城市扩张把外围逐渐结合进整个生产体系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在财富和经济活动从中心向外扩散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增长点可能具有劳动力上的优势、市场的优势、自然资源上的优势,这样新的聚集利益中心的出现,使得城市与区域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动互利的发展空间,即区域性的“城市化空间”。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分工关系,实现区域内部城镇体系的功能衔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缪尔达尔所讲的“城市化空间”就是城市群。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城市群是现代生产力集聚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化新形态,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它是以1-2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了众多相连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存、兴衰与共的城市组合体。城市群的优越性在于它既可以发挥生产力区域高度集中的积极作用,又能克服单个城市过度集中带来的不良后果。根据戈特曼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已形成六大城市群。我国也已初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中部地区城市化就中心城市发展而言,存在特大城市、大城市偏少、偏小等问题。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东部有7个,中部仅有1个;200-400万人口的城市,东部有16个,中部只有3个;100-200万人口的城市,东部有76个,中部仅有37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东部有132个,中部也只有81个。就城市群发展而言,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虽已列入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点支持的城市群,但城市群建设还处于起步甚至是研究阶段,与东部三大城市群差距很大。今后一个时期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中部地区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发展壮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加速推进城市群建设。

(五)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世界各地城市化历史看,在城市化早期,资源浪费、耕地减少过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也消耗了大量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这是我们选择城市化模式的现实起点,也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中部地区是人口密集区,水和土地等许多资源人均占有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密度是全国的2.6倍,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在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湖南为例,尽管近两年省委、省政府加大了洞庭湖、湘江和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治理的力度,但节能降耗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湖南万元GDP能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46和0.21吨标准煤。到2006年底,全省29个设市城市还有19个没有生活垃圾处理场,有10个没有污水集中处理厂;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只有46.3%与42.7%;县城这两项指标仅为2.1%和1.9%;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排全国第24、23位。中部其他省份与湖南的情况基本相似。中部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中部地区推进城市化,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集约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六)城市化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两大要素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化与制度创新。工业化的速度与质量决定着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扩张的能力和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而制度创新则决定着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由地向城市集聚,并进而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制度成熟的国家与地区来说,由于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过程不存在制度障碍,因而城市化的进程与水平也就主要取决于工业化的速度与质量;与之不同,对正处于制度转型期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制度本身就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促进力量。譬如,近年来重庆市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土地产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有效破除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障碍,对城市化形成了巨大的驱动力,推动重庆城市化率由2001年的34.7%提高到2006年的46.7%,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快0.8个百分点。就中部地区的具体情况而言,当前正处于快速的制度转型期,因此实现制度创新并借此消除城市化的制度障碍,必将为中部地区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中部地区城市化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制度障碍是户籍制度。因为现行户籍制度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起着“固化”作用,使农村劳动力不能正常向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产业部门流动,导致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更为重要的是,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供给是以城市户籍人口为依据的,进城农民因身份所限,无法享受城市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与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和各项公共服务,社会歧视、制度限制、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等使得农村流动人口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因此,中部地区推进城市化要把制度创新作为重要推动力,要为农村流动人口自然融合到城市社会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特别是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彻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同时要继续深化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七)城市化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城市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城市化不仅是人口集聚、生产要素集聚、产业发展的过程,而且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的过程。一个城市良好的建设、先进的设施、优越的环境,是其必备的硬件与外形;而其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个性和文明程度,则是不可或缺的软件与灵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是没有个性和吸引力的城市。没有文化理念的指导,城市就不可能规划好、建设好。高楼大厦、马路广场建得再多、再好,缺少文化底蕴和特色,也难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世界各国很多国际大都市,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等共性因素之外,每个城市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构成了令人向往的独特魅力,也是其长期繁荣、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长沙市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评价,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长沙城市综合实力已超武汉进全国八强,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五位,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长沙综合实力的增强,除了制造业等的快速发展外,还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密切相关。中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中原文化、湘楚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特色鲜明。中部地区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搞好硬件建设,又要重视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历史文化,又要致力于文化创新,在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城市现状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努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将城市文化融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形成一批文化氛围浓厚、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

(八)城市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城市化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也是利益格局大调整、思想观念大碰撞、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各种社会矛盾与不和谐因素都有可能集聚凸现,所以城市化也是一个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城市是高度复杂的综合体,人口流动量大,社会关系复杂,是各类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地、多发地,因此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中部地区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现期,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还会进一步凸现出来,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对抗、社会冲突。因此,中部地区推进城市化要高度重视城市和谐稳定问题,把城市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城市征地拆迁中的利益调整、进城农民工的管理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实现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篇5: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关键词:新与旧;难与易;知识与能力

一、新与旧的关系

初中化学各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对学生而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新与旧、已知与未知的问题;对教师而言,产生了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获得新知的问题。钻研教材,深入研究这种新与旧的关系,力求以“旧”引“新”,利用“新”来巩固、完善和深化“旧”。这个新与旧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钻研教材时应注意掌握的原则。

二、难与易的关系

初中生首次接触化学,无基础可言,而化学基础理论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形形色色的物质的性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学好化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因此,化学学科教学确有难点。教师在备课中钻研教材、设计实验、联系实际、进行类比等有效方法能分散难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课组织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难”就变为“易”了。

三、部分与全局的关系

在化学教学中,若以整个化学作为全局,那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局部;若以化学实验作为一个全局,那么仪器、药品的使用、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物质的检验等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部分。教师只有心中有全局,处理好各教材章节间的关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知道工夫应下在何处。

四、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备课时不但要研究教材、确定目标、明确重难点、了解学情,同时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能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如:归纳、总结解题思路,既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定律和概念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五、知识与品德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也会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言行和世界观。因此,备课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品德的关系,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在备课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备课的内容与授课时学生的表现不能一致,所设计的教案往往在课堂中难以发挥其实效性,但只要我们及时进行总结、反思,灵活驾驭课堂,做好课堂的参与者、调控者,处理好多种关系,一定能收到较好的课堂效益。

篇6: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性质决定了既要关注民生,积极为民鼓与呼,同时也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自觉执行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口,还存在着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做好这些社会矛盾的报道,促进矛盾的有效解决,达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是当前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媒体的责任就是要弘扬主流的、健康的民意,以维护大局的稳定。在报道这些矛盾时,要注意平衡,把握好火候,要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积极引导群众正确和理性地面对各种矛盾纠纷。

不管是媒体还是政府,关注民生,总是要把着眼点放在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上,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政府而言,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对媒体而言,关注民生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会涉及许多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情民意民愿等问题,也必须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要从当地的实际和客观条件出发,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报道的去报,以敦促事情的尽快解决。对那些明知道受现实条件的制约暂时不可能解决的,还是不要报道为好,要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做到既贴近百姓又不给政府添乱。

二要处理好报道和引导的关系。在公众舆论代表的社会舆情与党和政府的主流意识之间,新闻媒体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一个社会的民意表达,能不能紧跟社会的主流意识,如何把公众舆论引导到理性和建设性轨道上来,新闻媒体责任重大。媒体关注民生,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深受百姓的欢迎。然而,有人却错误地认为媒体关注民生,也就意味着反映百姓的困难和意见越多越好。事实上,如果人们每天在媒体上见到的都是诸如此类的报道,自然而然就会被引发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和错误认识,甚至有可能诱发新的不安定因素。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和事件,除了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表述、分析外,媒体还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事先设想到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积极疏导舆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我们应该提倡新闻记者不仅要向受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受众解释事件的前因后果,引导受众客观公正地看待发生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生活资讯,无论是灾害报道还是轶闻趣事,都应该突破就事论事的层面,赋予它新闻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社会意义。

舆论监督是媒体关注民生高举的一面大旗。媒体适度的批评和建议,能及时向政府传达民意,帮助政府了解民声。我们在提倡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舆论监督一定要有度,要防止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滥权越位。媒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社会格局中的正确定位,弄清自身是“观察者”而非“参与者”。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要着眼于促进问题的解决。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那些典型的、有紧迫现实意义的、与广大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报道,促成问题的尽快解决,达到既让党和政府满意又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的。

三要处理好媒体的社会责任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媒体关注民生,把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新闻表现的来源和视角,深受百姓的欢迎,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之所在,同时也是媒体自身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传媒和受众彼此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媒体每天需要大量的新闻线索,百姓有什么家长里短、烦恼琐事,也都愿意找媒体反映和帮忙,结果造成了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哪个地方出现火灾了,市民首先拨打的是报社或电台电视台的热线电话,而不是火警电话119;有不少受众把媒体当成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遇到乱收费等不公平的事情了,首先是找记者解决,而不是找相关的政府部门,媒体的记者也因此而疲于奔命。虽然排队找新闻部门解决问题的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说到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闻媒体只是一个信息传输的交流平台,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绝不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它的作用应局限于表达民意层面,而不能代替行政执法。媒体可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敦促有关部门转变作风,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同时也要为部门做相关的解释工作,促使政府和百姓的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化,不能因为插手为百姓解决问题就可以不按程序办事,搞特殊化。媒体要在自身发展和关注民生之间寻求一条道路,在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为老百姓服务方面寻找一个合适的支撑点,把握分寸,量力而行,既要牢记和坚守责任,又要时刻注意不越权,不妨碍政府的正常公务。

四要处理好新闻报道的平民化与避免庸俗化的关系。媒体在关注民生的报道中所遵循的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新闻理念,但一些地方的媒体在具体报道过程中由于过分迎合受众需求,追求收听和收视率,在强调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没有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使新闻报道在追求平民化的过程中失之偏颇,走上了庸俗化或媚俗化的道路。具体表现为:在选题上过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内容琐碎雷同;在报道方式上过分追求新奇和悬念,或者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做深入、系统的挖掘,缺乏对新闻事件、对社会生活的整体观照。其实,民生新闻除了奇闻怪事、家长里短以外,还可以涵盖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政策服务资讯等多方面的内容。今后媒体在关注民生的报道中要着重解决的是扩展报道的广度与深度问题,做到既要有平民的视角,又要有正确的导向和较高的品位。

(作者单位: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

上一篇:学校学生科科长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小升初语文单元摸底测试